第二节 民间歌舞杂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月湖街道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81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民间歌舞杂艺
分类号: K892.29
页数: 2
页码: 650-651
摘要: 本节介绍了甬地的民间歌舞杂艺包括马灯舞和龙舞。马灯舞是通过表演马灯引起欢乐的舞蹈,通常由男童扮演,舞动轻快。龙舞则是利用龙的形象进行舞蹈表演,有吉祥的寓意,并会引发观众的欢呼和奖赏。此外,甬地的民间杂艺表演包括傀儡戏和猴戏,其中傀儡戏使用木偶进行表演,而猴戏则是驯猴人表演驯猴技巧。还有一种游艺活动叫做老鼠变戏法,在祠庙门口表演耍鼠的技巧,吸引小孩子们观看。
关键词: 月湖街道 游艺习俗 民间歌舞

内容

歌舞
  马灯舞 马灯有两盏、四盏、六盏、八盏之分,通常为四盏马灯。4个男童(或两男两女),12岁上下,天真活泼,左手擎马,右手扬鞭,踏着锣鼓节拍,随“门抡”起舞,穿“龙门阵”“梅花阵”“剪刀阵”“金蛇脱壳阵”等,动作轻快欢乐。
  马灯进街巷,多先发红帖,在祠堂、庙宇、明堂、道地挨家挨户表演,祈风调雨顺,消灾降福,所谓“拜年马灯”。有的跑到最后就唱:“正月马灯跑又跑,阿婶阿姆撩年糕,年糕呒没〓也好,爱格仑登唷,年糕呒没〓也好。”所以,又叫“讨饭马灯”。马灯到家,主家一般备有礼物,年糕、糯米〓,或“小红包”,赏给马灯班。
  龙舞 旧时龙舞,龙身和龙头龙尾多用竹木做骨架,有9节、12节,多的18节。一块绘有龙鳞的长布覆盖在骨架上,布有红、黄、青、白、黑五色,甬地多用黄色和青色。舞龙时由执“龙珠”者引龙起舞,有单龙戏珠,双龙抢球,有盘、滚、游、翻、跳等套路。在锣鼓、鞭炮欢乐声中,龙绕屋柱,盘厅堂、水缸、米缸、谷仓,所谓“青龙盘米缸,黄龙盘谷仓”,以示吉祥。主家多给赏钱,或送给点心。
  杂艺
  旧时月湖区域民间杂艺表演者,多为外地走江湖艺人,表演傀儡戏、猴戏、杂技、戏法等杂艺。
  傀儡戏 俗称“小戏文”,操纵木偶演出。戏班子多来自浙南平阳或福建等地。提线木偶木偶较大,由一人或两人牵线操作,能挥刀枪、翻跟斗表演武打,嘴能张,眼会动,有后场伴奏,帮腔演唱。“帐头孩”多以围幕表演,由艺人在幕下操作,舞动木偶,边做,边唱,边独白。“孩儿戏”也称“凳头戏”,木偶较小,俗称“布袋偶”,一人立于矮凳上,手伸入木偶内动作。用哨子唱、白,甬人称“下弄上”。通常多在街市巷口演出,演毕向观者索钱。
  猢狲戏 多来自外地民间驯猴艺人,挑箱牵猴,走街串巷,常在街市空地表演。先敲锣引人,孩子们闻声赶来,耍猴人牵猴子兜一圈,以示演圈。猴子开始翻跟斗、倒立。耍猴人又给猴子戴上纱帽,穿上猩红衣裳,猴子照锣声表演戴帽、摘帽、捧衣物入箱等动作。正当观众拍手时,耍猴人便使猴子捧盘子向观者索钱。
  老鼠变戏法 旧时在祠、庙门口常有民间耍鼠的游艺活动。小白鼠在耍鼠架上上下奔窜,耍鼠人随小白鼠边耍边说:“快来看哟,这个叫刘二姐逛庙会,看它跑得多快呀!”“这是李三娘吊水呀,啊呀,糟了,水桶掉下水井去了,快用绳子把它吊上来,多命苦啊。”“哎,小夫妻爬钢丝过河,小白猴正在偷桃。”老鼠变戏法,小孩子最喜欢看,小孩子越多,耍鼠人越皱眉头,因为小孩手头没有钱。耍鼠人看见大人要走,就会立即停下来讨钱或兜售小货物。

知识出处

月湖街道志

《月湖街道志》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月湖、社区、街区管理和建设、街区治安和公共安全、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民政、民俗、方言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月湖街道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