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月湖街道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78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商业
分类号: K892.28
页数: 4
页码: 621-624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月湖地区的商业习俗。商业习俗包括商的交易,如居间商、行贩、坐商和摊位商;口头声响和吹打声响在商业交易中的使用;招牌标志和广告等的商家宣传方式;商民对财神堂信仰和分岁酒的习俗;以及一些商店的禁忌和传统习俗保留情况。
关键词: 月湖街道 行业习俗 商业

内容

区域内商帮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特有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就是商业习俗。
  商的交易
  居间商 本区域商品交易,有专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并抽取佣金的居间商,俗称“掮客”。如蔬菜行将船来车到的蔬菜水果投售者接至行内热情招待,白天请酒吃饭,晚上留宿看戏,说合买卖者成交,从中取佣金,所谓“一手拉两人”。佣金轻则九五扣、九四扣、九三扣、九二扣,重则“重八除四”,即扣16%。居间商背大秤的“牙郎”,叫“卖场先生”,专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抽取佣金,抽卖者10%,买者5%,抑或取卖者7%,买者3%,没有统一标准。“卖场先生”熟悉行情,眼头活络,看人头做手脚,有的为图利,八十斤唱一百斤,反之,一百斤唱八十斤。
  行贩 亦叫“游动行贩”。多为小商小贩,他们向商行赊得货物,挑货走街串巷叫卖,赚点脚力钱。也有赶市集、赶庙会、跟“戏班”招徕生意者,雇一条木船,闻戏班换台基,即乘船去抢占位置。在小商小贩中,一种手摇拨浪鼓的“兑糖担”,以麦芽糖兑换废铜烂铁、破鞋、头发、牙膏壳、鸡胗皮等物。这些物物交换,带有古市遗俗。还有一种叫长途行贩,从城里贩货物到乡下,从乡下收得农副产品进城交易赚钱。
  坐商 本区域内坐商居多,如做金融货币生产的钱庄业,就有大同行、小同行、现兑行3种,统称“银钱业”,主要经营存款、转账业务。各行各业货款往来,不用现金,都通过钱庄“过账”方式,所以称“宁波为‘过账’码头”。“过账”唯大同行牌号有“过账效能”,而“小同行”和“现兑行”则须经“大同行”间接办理。甬俗商业每年正月初五开市,唯钱庄为正月廿五始“过账”,谓之“开笔”。市肆贸易均以端午、中秋、腊月为三节。腊月因大月小月,俗有廿九夜、三十年夜之称,各店于这两夜前索讨欠节账。
  摊位商都有固定摊位,摊位等级分甲、乙、丙、丁。甲级摊位多在街口,顾客多,生意好。官府每年抽签一次,按摊位优劣缴纳摊税,抽到好摊位,私人间可互相转卖。桩头行贩,一般有店面,并雇人相帮,其货物多以商行成批折价行得。亦有与农户挂钩成批收购。
  本区域坐商最多为店铺商。店铺多以行业聚集,所谓“店多拢市”。街道巷弄也有以商行、店铺冠名。也有以族人、亲邻、同乡结帮开业。如染坊、酒坊为绍兴人,薪炭店为奉化帮,理发店为天台人,钟表店大都是鄞县樟村人,中药业为慈溪帮,钱业以“三北”(镇海、慈溪、余姚三县的北边)人居多。所谓“夫妻老婆店”“兄弟店”遍及全市,本区域为集中地之一。
  市、商标志
  口头声响 口头声响多出自小商小贩的叫卖声和唱卖声。如卖白果的唱“糯米炒白果,只只鹅蛋大”(甬语“大”念“驮”)。卖茴香豆的唱:“喷香茴香豆,三个铜板买一包,可以吃到吴淞口(每天下午宁波有夜轮船开往上海)。”不仅小商小贩善唱,坐商、居间商都善唱。咸货店称渔货,唱鱼名,唱斤两,唱价格。蛋行数蛋唱数字,唱生意经讨彩头:“一手来、两手来,连中三元,四季发财,五子登科,六六顺利,七巧生意,八仙过海,九十快得利……”
  吹打声响 吹打声响向来为小商小贩招徕顾客的手段之一,如卖芦稷(高粱)汤果的敲竹管,钉碗匠挥铁片,铜匠担晃铜串,货郎担摇皮鼓,算命测字弹三弦。用吹打敲击声响标志的,在坐商中也是这样。如大布店每到生意淡季,专门雇一班“吹行”(多为堕民),坐店堂楼台,日夜吹打。亦有雇“西乐队”,吹打洋号洋鼓以吸引顾客。
  吹打敲击声响常和口头声响配合,使声响更富有节奏感、音乐感,更有诱惑性。如做货币生意的贩子,手敲古钱币,叮叮当当,嘴上唱:“四十九个铜板兑二角,十二个角子兑一元……”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唱得有板有眼,嗓子好的贩子唱得听客不散。卖老鼠药的手打竹板,的的笃笃,嘴上唱:“包吃包死,早吃早死,那里吃,那里死。”卖小糖的用小锣伴唱:“一分一粒三角糖,两分一块生姜糖,三分一根葱管糖,四分一块线板糖,眼睛看大小,小糖吃味道,破零破碎找一找,不换糖吃也烂掉……”街上卖棒冰的敲着箱子叫卖。他们都将“竹板”“小锣”“银币”“货箱”当作口头声响的伴奏“乐器”,自奏自唱,像街头卖唱艺人。
  招牌标志 坐商把商店的招牌悬挂在店铺门前,亦有为对应建筑结构,用砖雕、石刻、镀金文字做标识的“金字招牌”。左称“青龙招牌”,俗叫“青龙首”。典当业在屋外高墙上写“當”字。药店习惯在大墙上写“道地药材”。茶馆挂“茶”字。酱园挂“酱”字。棺材店挂“大老寿”牌子。有的借店主姓氏或商号之谐音做文章,如“葛年成”酒店,因甬语“葛”与“隔”,“成”与“陈”谐音,成为“隔年陈”谐音。宁波人有“喝茶要喝新茶,吃酒要吃陈酒”之说,以此迎合顾客心理。有的商店借绘画图像作店铺招牌,如五老峰酒馆店,挂“五老图”。还有在店门外撑旗帘、挂灯具等来做招牌,吸引顾客。
  此外,还有用广告等形式推销商品的。有的是用商品做广告:打铁店悬挂各种铁器,银楼店陈列大型银鼎银盾,“寿庄”摆设死者专用衣衾,烛坊悬挂各种蜡烛。有的是用模型做广告:鞋子模型,大如皮箱,小似烟盒。有的是用图像做广告:药店出售“虎骨木瓜酒”,悬挂“猛虎图”;卜易馆悬挂“鬼谷仙师”神像;还有张贴戏剧人物画,展览珍藏名画。有的办“菊花会”,引人观赏,设“音乐会”,听者奉茶。乡村顾客夜里返家,商店赠送灯笼,灯笼上书店号,既讨顾客欢心,又做广告宣传。此外,招头纸、包装纸也是宣传商品或商号的载体。
  商民信仰
  财神堂 商民笃信财神菩萨,多设有“财神堂”。药店供奉葛仙翁(葛洪),理发店供奉吕祖大仙(吕洞宾)。新开商店,习惯张贴“新张之喜,开业大吉”,点蜡烛,放鞭炮,潮涨开门,供木雕或泥塑财神菩萨像。在神像背孔挂一“银菱”(灵)。正月初五日,称“财神日”,亦叫“五路日”。商民五更即起祭祀财神菩萨,烧“檀香”,点红烛,供糕饼、金果、水果、十二杯净茶(闰月十三杯)、“三牲”、“五牲”或“七牲”福礼(猪、羊、鸡、鹅、鱼)。鸡要雄鸡,意为鸡啼鹅叫会发。鱼多用两条金黄透鲜大黄鱼,意为“金子”。若以“鲤鱼”祭祀,供毕放生江河,讨“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彩头。接财神时,店主须整衣沐浴,恭恭敬敬,手拿三炷香,从屋外摇至店堂,意为接“财神”进屋。商家依序膜拜,然后焚化“阡张”“纸马”“纸元宝”,说火焰冲得越高越好。此日,商店吃“财神酒”。头道菜为“蛤蜊”,称吃“元宝”。这天第一个顾客登门敬奉“元宝茶”,认为开门头一桩生意顺利,一年生意都会顺顺利利。
  分岁酒 腊月,店铺老板摆设“分岁酒”,亦叫“吃岁饭”,宴请商店经理等。有的经理随带当年账目清单,俗称“红单”,向老板汇报。席间,老板亲自执壶为这年盈利最多之经理斟酒,并请其坐上横头。
  禁忌 商店禁忌繁多。店堂门口不许站人,不可打呵欠、伸懒腰、踏地栿、手托门枋,否则认为挡住了财神菩萨进门,把生意赶跑了;背不可朝外,背朝外为大忌。商民扫店堂只能往里扫,不可往外扫,谓金银财富扫进来。猪头谓“利市”。《说卦传》谓商民往往以猪首祭财神,以求福利,故谓猪首为“利市”。药店习规,年初进货须进“胖大海”和“大莲子”(意为大发大利)。学徒进店,先拣“万金枝”“金银花”和“金斗”(意为黄金、银子)。春以“冬术”开刀,冬为“丹皮”收刀,药铺扎“药包”,正月须用红线扎结,形如“金印”。药铺店员忌嗅药。送药忌说“送药”,要说“送药补”。
  岁易时移,本区域现代商业业态与传统商业相比发生很大变化,但商业习俗变化不大,除部分老行当消失带来相关商业习俗断传,大部分习俗保留下来,如新店开张时放炮仗、奏欢乐;一些店铺设“财神堂”,业主正月初五放爆竹迎财神等。

知识出处

月湖街道志

《月湖街道志》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月湖、社区、街区管理和建设、街区治安和公共安全、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民政、民俗、方言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月湖街道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