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街区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月湖街道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64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街区建设
分类号: U412.37
页数: 18
页码: 263-280
摘要: 本文海曙区月湖街道的街区建设,其中包含市政建设、街区绿化、古树名木等。
关键词: 海曙区 月湖街道 街区建设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区的市政、公用事业建设和月湖景区、街区绿化主要由市、区两级城建部门承担。月湖街道地处城区的中心地带,街巷交叉、民宅密集,又因境内有湖,周遭河道纵横、桥梁棋布,加之文物丰厚,历史遗存众多,街区建设历来被市、区两级政府重视。特别是自20世纪末开始实施的月湖景区建设和月湖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工程,使月湖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文化品位提高,旅游景观添色,综合功能增强。
  第一节 市政建设
  道路
  北宋以来,月湖地区人口已具规模,随之宅群、街巷形成。至明代,颇有地方特色和人文底蕴的街巷日趋完整,或以所在地建筑、或以大族姓氏、或以古代兵营衙署、或以水利设施等命名,虽历经岁月洗涤,但大部分街巷名称仍沿用至今。
  民国二十年(1931),沿城垣原址新建长春路。民国二十二年(1933),扩建广济街。民国二十四年(1935),改建南大路(三角地以北段)、镇明路。民国二十五年(1936),改中山西路为碎石路面。抗日战争开始,道路建设停顿。抗日战争胜利后,修补破碎路面外,很少新建。
  1949年6月—1950年5月,修复镇明路镇明岭以南段。1957年,改建县学街为沥青路面。1958—1960年,拓宽长春路,填平采莲河,拓宽解放南路南段。1963年,铺设长春路共青桥至西门口段,致柳汀街为沥青路面。1964年,改解放南路为沥青路面。1973年,改建共青路。1977年,拓宽长春路。1987年,拓宽改建中山西路。
  2000年,完成对长春路、马衙街、迎凤街、镇明路、偃月街、共青路、三支街虹桥共“七路一桥”的道路和周边基础设施建设。1991—2006年,月湖辖区内拓宽改建的道路有中山西路、解放南路、镇明路。
  中山西路 东起解放路,西至机场路,全长3744.66米。辖区内路段为解放南路至长春路段。1985年,按三块板式拓宽解放南路至西门板桥段,改建后此段长1008米,宽19.50米,中山西路延伸到西门板桥(望京门外)。1995年,再次拓宽、改建解放南路至长春路段,改建后此段长997.70米、宽31米。
  柳汀街 东起镇明路,西至环城西路,区域内路段为镇明路至长春路段,长752.31米、宽34米。2007年11月,对柳汀街道路进行改造,12月完工。
  解放南路 原南起三角地,北至中山东路与中山西路交接处。1960年,填河拓宽永宁桥至三角地段,与鄞奉路相接。初为泥结石路,1965年改为沥青路,灵桥路至县学街段长867米、宽14米。县学街至中山东路、中山西路交接处路幅17米、宽11米,线型弯曲,视距短。1996年9月,全面改建解放南路、北路,改建后解放南路的灵桥路至药行街段长997米、宽30米,药行街至中山路段长575.62米、宽45米。2000年10月,改建镇明路至灵桥路段,改建后此段长510.66米、宽34米。2001年9月,拓宽解放南路与开明街、大沙泥街交叉口的东侧道路。2005年12月,解放南路改线,南起镇明路,北至县学街。2006年7月,解放南路人行道整修工程开工,采用3厘米和5厘米火烧板面层改造,人行道结构全面采用新人行道标准。2007年4月,对解放南路(冷静街至灵桥路)道路及人行道进行改造——对人行道进行火烧板、透水砖、侧平石、雨水管道以及树穴的铺设,道路部分采取铣刨并摊铺细粒式改性沥青、抬升各类窨井,7月竣工。
  2013年,对月湖片区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改造。改造范围为县学街(镇明路—解放南路)、迎凤街(偃月街—解放南路)、天一街(长春路—天一阁西门)、马衙街(长春路—偃月街)、水仓街(迎凤街—中山东路),改造面积13449平方米。主要包括车行道“白改黑”(即在水泥路面上加铺一层沥青,改为沥青路面),人行道铺装及排水管道改造,绿化提升,电信、电力及网通等悬空架线“上改下”,沿街建筑物立面及店招改造等。工程历时2年,于2015年底竣工。2014年,对三支街、共青路进行整治,面积为14502平方米。
  桥梁(详见第三编 街巷 河道 桥梁)
  排水与排污
  碶闸 为调节区域内河与外江交接的水位,发挥泄水、蓄水、排涝和排洪作用,区域内设有共青闸,因共青桥而得名。1959年,建闸于长春路望湖桥西10余米处。1998年,因月湖景区改造,将闸门东移至共青桥旁。闸以调控月湖景观水体为主,并有城内排洪泄涝之功能。共青闸为单门直闸,闸门连杆电动操作,由区内河管理处直管。
  下水道 1963—1965年,修筑一批较大口径的管道和涵渠,包括仓桥一带140厘米×140厘米等管道。1982年起,排水设施系统由雨污合流制逐步改建为雨污分流制。自2013年以来,月湖街道启动游河、偃月、菱池3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投入304.5万元。主要改造内容为对小区化粪池实施系统清理;对管道进行专项清淤疏通,对破损、老化管道实施维修及更换,扩大管径,从原200毫米管径统一扩大为300毫米;将阳台落水等生活用水接入污水管;针对居民私接、混接的管道,从源头上进行截断处理并引流至污水管等。至2015年,游河、偃月和菱池3个老小区已按计划全部完成改造任务,累计涉及居民1200户,累计改造管道2371.55米;新建检查井779座、雨水口33座;修复路面2144.05平方米。
  区域内雨水、污水依靠城市主干道路的排水管道、支路管道排入主干道路管道。生活小区的雨水、污水接入支路管道,雨水出口就近排入河道,污水通过小区内的化粪池、净化池进行初步自然处理后再排入城市污水管道。区域内于1996年9月建成解放南路临时泵站。
  主要干管情况如下:
  解放南路排水干管1965年建。建成时长1574米,其中开明街南口至灵桥路段为100厘米的马蹄石砌暗渠,长437米;开明街至中山东路西段管道管径60厘米,长620米;其余管径为40厘米。至2005年12月底,下水道总长5.8千米,其中中山路至药行街段下水道管径为80—160厘米,下水道长1.8千米;药行街至灵桥段下水管道管径为80—200厘米,下水道长2.7千米;开明街至镇明路南段下水道管径为40—110厘米,下水道长1.2千米。管道纳解放南路、新街以南和开明街、药行街以南一带雨污水,入濠河下水道,排入奉化江。
  月湖西环湖截流下水道流经辖区的奉化江属潮汐河流。受此影响,高潮位时污水上溯月湖。1986年,在月湖北建闸一座以防倒灌。1989年8月,建成柳汀街至长春路下水道,管径60厘米,长615.60米。同年11月,建成柳汀街至迎凤街环湖管道,管径50厘米,长530米,支管长214米。2003年,改建芳草洲桥,为保月湖水质,防止截流雨、污水倒灌,月湖北闸停止使用。
  管网
  燃气管道1994年10月,《宁波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出台,要求从新建小区开始铺设管道,分片实施,逐步联网,实施市区燃气管道化。1995年11月26日,区域内第一个高层住宅公寓——太阳公寓燃气点火成功,住户用上方便、清洁、安全的“自来气”,实现市区管道供气史上“零”的突破。截至2015年底,区域内基本完成天然气管道铺设。
  电力管线(电网) 1989—2006年,区域内主要道路大部分建有单独电力沟。电力沟以PVC双壁波纹管包注钢筋混凝土形式为主,孔数为4—24孔不等。1989年10月,配合马园变电所出线工程建设,对长春路电缆沟(明沟)进行改造01997年,对中山西路一共青路段电缆进行改造。
  第二节 街区绿化
  1949年5月,现月湖街道辖区内绿化归属市园林处管辖。1964年,街区绿化实行市、区两级管理,现街道辖区内的绿化分别归属海曙、镇明区绿化队管理。1988年5月,市、区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实施公共绿地项目建设,月湖历史文化景区作为主要建设项目之一,与其他项目一起,形成“三江六岸、一湖居中”的主体绿地格局。2002年4月起,月湖景区内的绿化养护由月湖景区管理所管理。2005年3月,为加强街道对绿化的管理工作,街道绿化工作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指导和管理辖区单位、物业及社区绿化工作,开展创建绿化特色小区工作。
  月湖景区绿化 月湖景区东起镇明路,南至三支街、长春路,西抵共青路、偃月街,北临迎凤街。1998年,月湖景区一期建设工程实施,投资6亿多元;次年6月工程全面动工。2000年1月,工程基本完工。建成后的月湖景区占地面积28.60公顷,其中绿地面积13公顷,种植花木119个品种。
  2000年,月湖芳草洲举办市首届兰花展,共展出兰花300余盆。2002年9月,在月湖景区内种植宁波市与日本长冈京市友好友谊树,象征着中日友谊长青。2003年5月,月湖景区园中园举办海曙区第六届花卉盆景展和首届插花艺术展。2006年,景区内再造桂花园,金秋时节,满园充盈桂花芳香。2007年3月,月湖景区绿化被市评为“2006年度‘茶花杯’园林绿化优质奖”。至2015年底,月湖景区未有大规模的绿化项目改造,月湖景区管理所仅对景区内的绿化进行日常养护和补种工作。
  2015年,月湖景区绿地设施占地面积为286000m²,建筑面积为57597.66m²,绿地面积为228402.34m²。
  天一阁园林绿化 天一阁坐落在天一阁博物馆内,位于月湖西原芙蓉洲上,天一街20号。占地面积1.76公顷的天一阁园林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内植有15种乔、灌木及数种竹类,共计232株,并有5株古树名木被列入重点保护范围,其中1株香樟树龄达338年(至2015年)。天一阁园林主要由东园和南园组成。东园位于藏书楼南方,仅一墙之隔,是20世纪80年代新建花园,400多年前是明朝尚书闻渊的住宅花园。1959年翻土绿化平整土地,种植竹木,迁移石亭、铁牛、石虎于此,园林初具雏形,占地0.1公顷;1974年将搜集到的69通碑石嵌入围墙;1982年开始续建,挖土成池,堆土成山,环园建廊,又移建清末建筑两幢,于1986年告竣并对外开放。南园位于天一阁藏书楼之南,占地0.34公顷,是天一阁扩建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96年动工,历时2年竣工。南园以水为主,水岸聚而不分,池岸迭石玲珑。池畔为临水的主体建筑水北阁,池南面建真隐观。整个园林简洁、清新,给人以闲适、雅逸和平静之感。(详见第十编天一阁)
  长春路绿带 护城河段东岸的长春路于1985年拆除临时沙石上岸码头和沿河违章建筑,依地形成上下层,植树1400余株,隔以绿篱、紫薇、山茶花、美人蕉,投资3万元。道路两边隔三四步种植香樟,树干粗壮,枝繁叶茂,四季常绿,遮天蔽日,形成长春路绿带——长1235米、宽10米,占地1.10公顷,依傍长春路,北自板桥,南至柳汀街柳汀桥。
  1996—2015年,傍月湖辟绿带,于解放南路、镇明路建林荫道,形成环月湖公园的绿化体系。街道辖区内广济中心小学垂直绿化中的墙面覆盖面积为0.05公顷,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屋顶绿化面积为0.05公顷,太阳公寓屋顶绿化面积为0.014公顷、墙面覆盖面积为0.30公顷,镇明小区墙面覆盖面积为0.015公顷,迎凤小区屋顶绿化面积为0.003公顷。
  社区绿化 街道绿化办指导和监督社区物业制定小区公园、房屋周边、道路两侧等公共绿地绿化规划,每年3、4月组织社区居民群众义务植树、养草、种花。社区每年动员居民、青少年学生在公共绿地种植各类园林植物,组织少先队员成立保林护绿志愿者队伍,建置“爱惜草地,请勿践踏”等草坪护绿告示牌。迎凤社区组织居民志愿者种植队,年年植树,小区绿树成荫,花草遍地。2006—2008年,平桥小区投资5万元,种植各类花木约1.3万株,铺设草坪1000多平方米,小区绿化品种增至40余种,通过市、区绿化特色小区验收。街道于2008年获“海曙区绿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对于非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绿化由街道直接养护、管理。2008年上半年,仅菱池、平桥、广济、桂井小区及月湖周边零星绿地的绿植补种达4900平方米,绿植品种包括杜鹃、大叶栀子花、麦冬、马尼拉、小叶女贞、金边黄杨等,价值近4000元。
  2011—2015年,云石小区一期绿化升级改造工程开工,对原有大树木进行修枝,并种植了金桂、大金桂、重瓣茶花、红花继木球、金森女贞、茶梅、杜鹃、马尼拉草坪,绿化面积2600平方米,对念书巷、陶家巷26—30号、18—22号采取退让部分绿化带铺设植草砖措施,种植麦冬、金边黄杨。文和物业公司对紫金梅园小区零星绿地进行补种、修剪,金额达18490元。2014年,迎凤社区启动“携手点亮绿色家园——游河小区绿化美化项目”。迎凤社区游河小区是一个老小区,大片绿化地闲置荒废,有的甚至变成菜地,为此,居民反映强烈。游河小区总绿化面积约为310平方米,除去原有的绿化面积,绿化补种面积约170平方米,种植茶花、桂花、红叶石楠苗木。同年紫薇小区进行绿化带改造,改造面积500平方米,植草砖面积104平方米。是年,平桥社区进行绿化带改造,对大雪松进行修剪,补种麦冬。紫金梅园小区对部分区域原有雪松、樟树进行重度修剪或将树移位,并补种桂花、梅花苗木。2015年,梅园小区对平安巷一带及三支街65弄5—6—9号地块进行绿化带改造,改造面积120平方米,栽植小叶女贞。是年9、10月,云石小区对陶家巷9—14号进行绿化升级改造整治,涉及改造面积约360平方米。改造前,沙土裸露,土地植被稀少,水泥地面破损严重;改造后,外侧铺设1.4米宽的植草砖,增加人行通道,也为小区内车辆的停放、交会提供方便。在绿地外侧增加三面挡车墙,有效保护了绿植;增加彩叶植物,绿化与美化相结合,使得小区内的环境更具灵动美。该次整治中主要种植的地被植物为麦冬、杜鹃、红花继木、红花继木球、重瓣茶花。
  街道各社区定期开展专题活动,宣传小区绿化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特别是通过游河小区美化项目的带动,以点带面,全体居民树立了“绿化家园人人有责”的理念,形成了积极参加社区绿化美化的良好氛围,增强了爱绿护绿的责任意识。
  第三节 古树名木
  1995年8月,市政府公布第一批古树名木名录。街道辖区共有12株,其中二级1株,三级11株。至2015年底,月湖辖区古树名木共有18株,其中二级1株,位于天一阁狮子林,三级13株。根据《宁波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街道重点抓好旧城改造中的古树名木就地保护工作,如在偃月街路面改造时,为2株银杏古树让道,预留生长空间,在树周围设置保护装置,并在树上悬挂古树名木的名牌。
  第四节 公用事业
  城市公用事业是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关系所有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等基本需求。自建城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月湖区域内公用事业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发展状态。
  水源
  昔日,家家户户都备有一口口水缸、坛坛罐罐积存“天落水”(雨水),月湖水也成为生活用水。民国八年(1919)遇天旱,月湖区域内大范围掘地挖井,通宵吊汲井水,加明矾澄清。1955年,区域内有公井86口(其中县学24口、湖西29口、仓桥33口),抽水摇杆自流井7口(游河巷1号、萧家37号和87号、府城隍庙前2号、解放南路100号、惠政巷6号、仓桥菜场)。随着旧城改造,水井日减,绝大多数被废弃或停止使用。1987年,区域内共有深井2口,分别位于长春路线厂和三支街铝制品二厂。至2008年12月,为有效控制地面沉降,根据省有关文件规定,区域内地下水井均已封存。
  1955年3月,宁波市人民政府筹建自来水厂,次年水厂建成。本区域居民开始使用自来水。20世纪60年代,自来水大多未接入住宅,居民几家甚至几十家共用一个自来水龙头。2001年2月22日,宁波市将“改善居民饮用水水质,加强水源保护,改造屋顶水箱,推广自来水‘一户一表’制,实施城郊自来水管网改造”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是年起,本区域内的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全面展开。至2015年底,月湖街道居民均使用上自来水,且基本实行“一户一表”。街道在水压较高的居民区取消楼顶水箱,在社区安装智能加压泵,实行直供水;对水压低的小区,更新使用低压密封式不锈钢水箱,防止水质的二次污染。在本区域内的公共场所如月湖公园等处安装广场饮水机,采用多级膜技术过滤水处理新工艺,提升了城市品位。
  电
  民国四年(1915),永耀电力公司向城区供电。在月湖街道区域县前街、镇明路设配电间2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区用电逐渐普及,负荷增强。20世纪50年代,逐步改造低压线路,换粗导线,将木杆换为水泥杆。1957年5月,发电厂配电线路改建为10千伏供电。1965年10月,城区电网并入华东电网。至1984年,城区无大型专用电厂。
  辖区内主要电力设施是马园变电所,位于长春路86号附近,是近市中心第一座110千伏变电所,占地1.79公顷。马园变电所有31500千伏安主变压器2台,为三相双绕组变压器,投资583.70万元,1989年12月投运。110千伏进线双回路同杆架设,电源由220千伏宁西变电所输入,线路长3.81千米,导线型号为LGJ—185。变电所端不设断路器,只装隔离开关。10千伏单母分段接线出线共20回,全部用ZN—10真空断路器,在宁波电业局尚属首次。2000年6月,马园变电所改名为“宁波电业局变电运行工区”。2008年2月,更名为“宁波电业局超高压运行工区”。2012年6月,搬离马园变电所原址。
  燃料
  20世纪50年代前,月湖区域居民基本以木柴为燃料。20世纪60年代起,煤球与蜂窝煤饼投入使用。“文化大革命”期间,原煤供应不足,实行凭票定点供应,规定每月每户3人以下50千克,4人以上65千克,引火柴7.5千克,引火煤饼30只。
  1978年,市液化石油气站建成,本区域居民开始逐步使用瓶装液化气。1994年10月,《宁波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出台,要求以新建小区为起点,分片实施,逐步联网,实施市区燃气管道化。次年10月,城市燃气管道建设拉开帷幕。1995年11月26日,位于本区域的全市第一高层住宅公寓——太阳公寓点火成功,住户用上了方便、清洁、安全的“自来气”,实现市区管道供气史上“零”的突破。
  2008年,老小区管道天然气改造启动。至2014年,区域(除桂井街14、18号及文保房)内的天然气管道改造全部完成,居民们用上了一户一表的管道天然气。
  照明
  地方小型火力发电厂建立之前,区域内家庭多以蜡烛、菜油灯、煤油灯照明。民国三年(1914)始,境内先后办起小型火力发电厂,供部分城区商店、居民照明用电。20世纪80年代初期,家庭照明多使用日光灯、白炽灯。20世纪80年代末,冷光灯、吊灯、射灯、节能灯等新型照明设施开始使用,人们的居室从一室一灯到一室多灯,从一个灯泡到多叉灯饰,从简单照亮到根据环境选择不同灯具照明。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紧凑型光源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采用,镇流器等灯用电器配件小型化,家庭照明灯具向小型、实用、多功能方向发展。
  1995年,城区主要桥梁实施形象工程,开始景观照明。1999年,建设月湖灯光工程。月湖灯光工程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公园绿地景观照明工程——在古建筑上安装可塑霓虹灯,在公园内安装仿古庭院灯、草坪灯、树木地灯,并首次采用彩色金卤灯。2007年底,在月湖景区古建筑、石油大厦、文华大厦等实施照明灯光升级工程,2008年4月竣工,工程总投资300万元。灯光升级工程的实施,使城区夜景照明内容更丰富,结构更完整,满足了市民及游客欣赏需求。
  停车库(场)
  1958年前,辖区内无专门停车场。2000年6月,月湖停车场开工建设,12月竣工,东起水仓巷,南临迎凤街,西抵镇明路,北至财税大厦,占地6000平方米,其中停车场地4500平方米,设置停车位100个。2005年,改建为镇明路地下停车库,为市内第一个地下三层停车库。镇明路地下停车库为宁波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位处石油大厦和财税大厦中间,西临镇明路。工程占地面积5163平方米。之前的停车场仅有96个地面停车位,不能满足周边社区、写字楼、商业和月湖景区旅游的需要。改建后,停车库有车位396个,其中地面96个、地下300个。地下车库的平均挖深达12米,停车场除配置基本智能化设施外,还引入停车动态诱导系统,停车者可实时了解停车库是否有车位、剩余多少车位。停车库在规划之初就考虑与周边环境的相容性,建成后停车库如同一个小型公园,可供周边居民晨练、散步。
  轨道交通
  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是宁波轨道交通首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一期工程于2009年7月14日开工建设,2014年5月30日开通运营。1号线在月湖街道长春路与中山西路交叉路口的西侧,沿中山西路设置西门口站点。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是宁波轨道交通第2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一期工程于2010年12月31日开工建设,2015年9月26日开通运营。2号线在月湖街道柳汀街、解放南路路口南侧设置城隍庙站点。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在建设时曾用柳汀街站名。
  邮电通信
  1956年,辖区镇明路邮电所设立,可办理长话、信函、包裹、汇兑业务。1998年,辖区解放南路设立新邮电所并对外营业。1999年,解放南路邮政所与芝兰邮政储蓄所合并为解放南路邮政所。2006年,改为芝兰邮政所。2008年,街道辖区内宁波市第一医院、天一阁、望湖桥、文华大厦、迎凤街等地都设有通信信箱。

知识出处

月湖街道志

《月湖街道志》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月湖、社区、街区管理和建设、街区治安和公共安全、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民政、民俗、方言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月湖街道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