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编 街区管理和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月湖街道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641
颗粒名称: 第六编 街区管理和建设
分类号: U412.37
页数: 48
页码: 251-29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60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月湖辖区的规划、市政、公用事业、市容、环卫、环保等管理工作不断臻于协调和完善,街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月湖区域不但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而且是市民的宜居之地。
关键词: 月湖街道 街区 管理建设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60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月湖辖区的规划、市政、公用事业、市容、环卫、环保等管理工作不断臻于协调和完善,街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月湖区域不但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而且是市民的宜居之地。
  第一章 街区管理
  1956年城区街道成立后,较长时间内无城市管理专职机构。1984年,辖区街道设立市容监察中队,受大队和区政府办公室双重领导。1992年月湖街道始设城市管理科,2000年更名为城建管理科,配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爱卫办”)。1993年,市容监察中队更名为城建监察中队;2002年又更名为月湖城管执法中队,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和街道双重领导,承担市容监察、环境保护、卫生健康教育及绿化等工作。
  第一节 市容秩序管理
  1978年,宁波市建设局划分为建设局和市政公用局。其中市政公用局承担市政、园林、内河、环卫、供水行业的建设和管理职能。这是改革开放以后对城市管理最早的分工。1984年11月,街道设立市容监察中队,受大队和区政府办公室双重领导。市容监察队成员是海曙区第一批专职从事市容管理工作的人员,市容监察队也是城管执法队伍的前身。1993年1月,海曙区市容监察大队更名为城建监察大队,隶属于海曙区城建局。同年,在月湖街道成立城建监察中队,负责辖区内的市容管理等职责。2002年4月,宁波市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由此设立城市管理局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同年8月,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考和原在编城管监察队员群众评议、组织考核和竞争上岗等方法,成立和充实月湖城管执法中队。
  月湖城管执法中队所辖区域内共有沿街商铺562家,主要马路6条,包括解放南路、长春路、镇明路、柳汀街、中山西路以及灵桥路。至2015年,城管执法中队有执法队员14名,协管员29名,中队办公室面积320平方米,有专门的会议室和案件审理室。中队有台式电脑22台,笔记本电脑1台,触摸式大屏幕1台,打印机4台,执法车4辆,摄像机3台,录音笔2支,监控设备2套,照相机7台,对讲机21部,执法记录仪22台。
  月湖城管执法中队履行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职能,为月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月湖城管执法中队自2014年申报“示范路”以后,多次对第一医院周边、望湖市场周边、月湖菜市场周边、天一阁周边等辖区内的重点区域的跨门占道、流动摊贩等各类老大难问题进行整治,市容秩序明显提升。自2013年至2015年,街道共累计处置各类违建263处,合计约23780平方米。
  月湖西区的改造,主要涉及月湖街道天一、桂井和平桥3个社区。经过对区域内的违法违章搭建的全面整治,总计拆除违法建筑面积3631平方米,为月湖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改造工程和天一阁·月湖争创全国AAAAA级景区奠定扎实基础。
  在违法建筑防控机制方面,街道建立社区网格化、全覆盖的动态巡查机制,落实“一日一查”和“责任包干”措施,通过定期巡查和不定期突击整治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严管楼宇顶层、沿街路面、公共区域违建新增情况;对新增违建采取“零容忍”,基本达到“即查,即拆,即清,即整”的工作要求;及时清理违法建筑拆除之后的建筑垃圾,确保整治现场整洁有序;对投诉举报、群众来信来电的受理、上报、回复、处置和归档都作出明确的规定和细化。
  2014年3月,街道比省委督导组规定期限提前30天顺利完成望湖市场后街整治工作,38处违法违规行为全部整改完毕。整治之后,背街小巷改造工作及时跟进,有效避免破墙开门的“回潮”。街道于2015年之前,已实现辖区室外违章广告牌“清零”,共拆除设置楼层高、拆除难度大、社会影响广的高楼户外广告牌105块,面积约6663平方米。
  月湖街道被市政府授予“2014年度宁波市‘无违建乡镇(街道)’创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5年度宁波市‘基本无违建乡镇(街道)”称号。
  2007年,月湖城管执法中队被评为“区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2008年,先后被评为“宁波市群众满意先进基站所”“宁波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文明中队”“2007年度浙江省城建监察城管执法工作先进集体”。2010年,中队在全区率先开展试行社区网格城管工作室。2014年12月,月湖城管执法中队荣获“宁波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二星级文明中队”称号。
  第二节 环卫管理和环境保护
  月湖辖区环境卫生管理最早可追溯到民国八年(1919)建简陋粪坑,经营城市粪肥谋利。1949年5月,宁波军管会财经部财政处接管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处,市区设5个分处,境内镇明镇(长春路30号)为第二分处办公地。1984年,市环境卫生作业和管理职能下放到区。区设立环境卫生管理所,履行全区范围内环境卫生作业和管理职能。区环卫管理所人事管理权归属区政府,隶属于区城建局,在月湖辖区设平桥、县学2个环卫站,承担居民生活垃圾、粪便日常收集和道路保洁作业及公厕、便斗清洗管理工作。这一环卫管理体制一直延续到1998年底。1999年开始,海曙区各街道陆续成立卫生保洁服务中心,负责本辖区的道路保洁。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月湖辖区的公共厕所和粪便管理,有了极大的改观。作为天一阁·月湖景区所在地,社区环境卫生常抓常新,走在城区街道的前列。
  道路保洁 民国时期,月湖辖区道路保洁已配有清运夫,负责打扫菜场,清除主要街道垃圾,打捞内河、月湖的漂浮污物等。次要街巷由积肥农民自扫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区的清肥、清道人员大幅增多。1953年,洒水车辆经过改装后,喷洒包括月湖辖区的城区主干道路面。1958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市卫生局在市区部分区域试行定人定地段保洁,次年推广到包括月湖辖区的市区主要街道。1983年,月湖辖区主要街道实行一日三扫或四扫制,增加夜间收集垃圾,保洁水平明显提高。
  1993年5月,根据《宁波市环境卫生管理规定》,月湖辖区内首次实施责任区制度。1995年6月,月湖辖区开始实行对委托代管的责任单位收取“门前三包”委托代管费,至2004年7月1日取消。1997年5月,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考评制度。1999—2015年,月湖街道辖区共有马路48条,其中主要马路8条,由区环卫中心保洁,街道主要负责背街小巷保洁。
  1999年2月,月湖街道在全区率先建立由56名保洁人员组成的卫生保洁中心(后改名为保洁服务中心),统一管理街道大街小巷13万平方米的保洁工作。保洁中心列入街道再就业服务中心下属企业。为促进长效管理,街道对各老居民区共投入55万元,配置100只高档次密封垃圾桶,解决街巷支弄的垃圾投放问题。月湖辖区基本实现垃圾密封清洁。月湖街道保洁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保洁中心”)自成立以后,积极拓展“海曙模式”,全面落实“大环卫、全覆盖、动态化”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提出“环境卫生管理看月湖”和争先创优的工作目标,为辖区的环卫保洁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环境卫生管理看月湖”主要内容为群众参与、气氛浓厚、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卫生整洁。2000年10月,实行城区全干道3.5万平方米18小时动态保洁,街巷支弄居民小区9.2万平方米实行16小时动态保洁。
  保洁中心严格按照定人、定时、定岗“三定”原则管理保洁员队伍。保洁中心每条马路配备2名保洁员,按照18小时工作时间实行“三班两用制”。保洁作业时间严格按照考核标准执行,夏季(5—9月)早上7时前必须完成首扫(包干道路精扫一遍),7时以后进入动态保洁。冬季(11月下旬—次年3月上旬)早上7时30分前完成首扫。保洁作业严格按照墙角到墙角的“一把扫帚”模式。保洁中心特别成立一支清运机动组,用于应对应急性、突发性保洁任务。机动组配备保洁员5名,配备清运卡车以及清洗设备。2012年,街道投入10余万元,购买道路冲洗车1辆,并统一更换保洁员工作服、雨具等劳保用品,新购不锈钢垃圾清运车28辆;提高保洁员收入福利,增加工作年限补贴每人每年120元、按2倍工资发放年休假补贴、劳动竞赛每月考核奖每人200元、环卫工人节补贴每人300元等各项补贴。为解决保洁员住房困难,在街道三产用房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给大多数保洁员解决了住房问题,保洁员每月每间只需缴租金150—300元。保洁中心在确保保洁员实际收入的同时,给保洁员缴足各种社会保险,使保洁员能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2002年,保洁中心成立全区街道保洁服务中心第一个职工工会组织,积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同年6月,首次向社会招标部分道路的保洁业务,探索市场化运作之路。
  保洁中心探索建立长效保洁机制,遍布大街小巷的保洁员,随时将乱堆放、乱倒垃圾、乱倒污水等不文明行为报给城管执法中队社区网格员,网格员迅速做出处理,形成保洁中心与城管执法中队的快速联动机制。城管信息采集员利用智慧城管平台,将发现的问题上报区城管局指挥中心,再由相应责任区块网格员和保洁员处理。保洁中心对全体保洁员严格实行“与作业同步”考核方式,并从保洁员中抽调1名骨干参与日常考核和人员管理。在道路清爽行动中,每月通报辖区范围内的马路、背街小巷及居民区的卫生状况检查情况。2001—2005年,辖区镇明路被命名为“省级街容示范路”。2005—2006年,解放南路(部分)、镇明路被评为“市级示范路”。2002年,1名保洁员被评为“市级城市美容师”,5名保洁员被评为“区级先进工作者”。2005年,1名保洁员被评为“市级城市美容师”。2006年,2名保洁员被评为“市级城市美容师”。2007年、2012—2015年,分别有1名保洁员被评为“市级城市美容师”。2015年,月湖街道保洁中心荣获“海曙区环境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至此,保洁中心已连续17年获此称号。
  公共厕所和粪便管理 民国时期,月湖区域公厕大都为露天便斗,建造在人口较集中的居民区,设备极为简陋。粪坑或粪缸上用搁板作蹲档,砖石围墙上盖挡雨瓦,坑位多则四五个,少则一个,且无男女之分。蝇蛆滋生,卫生状况极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辖区逐年对公厕进行拆除改建。1952年,县学派出所辖区拆除粪缸462口,改善厕所11处。1957年,湖西街道辖区粪缸全部掩埋加盖。1960年后,月湖辖区内许多公厕使用集中水箱自动冲水。20世纪80年代初,辖区内新建公厕均为通槽式集中水箱自动冲水。1990年,为争创全国卫生城市,对辖区内的公厕进行了改建和装饰,新建公厕标准均在二类或二类以上。1992年底,对一类公厕及部分二类公厕实行收费制度。2002年7月,辖区内由区城管局管理的公厕全部免费对外开放,结束环卫公厕收费历史。
  长期以来,辖区居民使用马桶,粪便倒入粪缸。1952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私厕和粪缸拆除,改由环卫工人手推车摇铃收集粪便。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住房条件改善,家庭配有卫生间,安装抽水马桶。老式住房居民仍使用马桶,收集和运输习惯仍沿旧习。2006年,海曙区内有人工粪便收集站点79个,其中月湖辖区有三圣巷、书院巷、偃月街、共青路、桂井巷、镇明路、县学街各1站,柳汀街、三支街、惠政巷各2站,中山西路、中营巷各3站,青石街4站,共计23个站点。至2010年月湖西区改造后,区域内尚存少量老式住宅住户仍使用马桶。至2015年,月湖辖区梅园社区个别老式住宅住户仍在使用马桶,粪便由收集点收集。
  再生资源回收 2005年,月湖街道区域共设有3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和15辆废品收购人力三轮车。1号网点设在三板桥街43-4号,面积为26平方米;2号网点设在三支街,面积为23平方米;3号网点设在云石街51号,面积为23平方米。限定回收的区域范围:1号网点为长春路以东,镇明路以西,中山西路以南,共青路、柳汀街以北区域;2号网点为长春路、灵桥路以北,解放南路以西,柳汀街、共青路以南区域;3号网点为镇明路以东,中山西路以南,解放南路以西,柳汀街以北区域。
  居民区环境卫生 民国二十五年(1936),月湖区域内设立垃圾箱。1950年,设立石板和砖砌垃圾箱。1978年前,环卫部门用自制手推垃圾车一日两次摇铃收集区域内居民垃圾,居民必须每天早晚拎着垃圾桶听铃声等候垃圾车到来,十分不便。1978年,环卫部门将自制手推垃圾车更换为脚踏三轮车,同时沿街放置铁制垃圾桶收集垃圾。居民住宅区内设有垃圾收集点(露天或垃圾亭),由环卫工人用人力三轮车运到垃圾中转站或由环卫服务中心收集。1995年后,新建住宅区中居民生活垃圾主要由物业管理部门负责收集,环卫部门免费清运,或物业自运垃圾到垃圾中转站;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则由街道委托居民会收运垃圾。营业垃圾由环卫部门采取有偿服务方式负责收集清运,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由区渣土办统一审批,按指定清运线路、消纳点及时清运消纳。1996年,根据新颁布的《宁波市城市生活垃圾袋装收运管理规定》,月湖街道居民全部实行用垃圾袋装收集垃圾。
  1999年2月,街道在各居民区开展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制定《居民区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奖励实施办法》,对优胜单位每月给予奖励,颁发流动红旗,并列入年度居委会城管考核目标。是年,街道对各老居民区投入2万余元,配置100只高档次密封垃圾桶,解决了街巷支弄的垃圾问题,并对辖区内的老式墙体进行全面、高质量的刷白。是年底,月湖辖区基本实现垃圾容器密封清洁和垃圾袋装化。2003年,重点整治老社区卫生设施,平桥、天一、桂井等老住宅区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改变。2006年,在争创省首批文明示范城区工作中,共清理卫生死角8处、楼道墙门214个、屋(车棚)顶45只、绿化带1万余米,清运装潢垃圾等250余吨,发放鼠药、蟑螂药120箱。是年共收取卫生费、垃圾清运费23万余元。2007年,以“国卫”迎检复查和创全市二星级卫生街道为契机,全年新增投入100余万元,用于月湖菜场周边环境,桂井、天一、平桥等老小区及偃月街、中营巷等市容秩序专项整治,共整治楼道636个,拆除破损雨篷75只、乱搭建物30余平方米,清理乱堆放垃圾20多处、废弃水缸30余只,清洗道路污面1000余平方米,疏通地下管道50余次600余米,整理露天电线400米,改造低洼地段管道200米,修补绿化面积500平方米,清理楼道广告垃圾6000余张,修补粉刷背街小巷20000余平方米;并出资5万元,联系卫生消杀服务单位对墙门、楼道垃圾及时进行消杀处理。2008年月湖街道被评为“宁波市卫生二星级街道”。2009年,结合园林城市复查和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迎检工作,街道共处理小区楼道“乱张贴、乱涂写、乱刻画”等“三乱”问题2100余处;组织力量整治卫生盲点与死角26处,清理绿化带垃圾200余处,清理垃圾130余吨(包括老小区整治等产生的装潢垃圾);修复破损宣传窗16处;更换、增设垃圾桶387只;修补粉刷桂井街、马衙街、天一街、中营巷等背街小巷2500余平方米,处理破损楼牌及老旧、破损黑板28处;清理楼道杂物45卡车;处理饲养家禽20余起50余只;补发、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告知书300余份,“门前三包”签订率保持100%。是年,月湖街道被评为“浙江省卫生街道”“宁波市三星级卫生街道”,并在区环卫工作年度评比中,第十一次蝉联“区级环境卫生先进集体”,同时成为全区唯一获得“宁波市市容环境卫生先进集体”荣誉的单位。2013年,全年各社区共清理卫生死角20余处,清运建筑垃圾、杂物等215车;粉刷、覆盖乱张贴、涂写5300余平方米;新添置50个垃圾桶,用于更换路面上破损垃圾桶。2014年,全年共清理卫生死角30余处,清运建筑垃圾、杂物等231车;粉刷、覆盖乱张贴、涂写7300余平方米;每周冲洗人行道、菜场地面等共计面积15万余平方米;开展“五水共治”工作,以保洁中心为主,由街道城管中队、各社区组成的护河小分队共计清理河岸垃圾10吨,组织志愿者80余人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0余次。2015年,全年共清理卫生死角25处,清运建筑垃圾、杂物等280余车;粉刷、覆盖乱张贴、涂写7300余平方米。是年,实现街道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
  环境保护 为创建绿色生态环境,街道引导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减少各类污染,优化人居环境。1972年12月4日,宁波市卫生防疫站对位于县学、湖西、仓桥街道的月湖水质污染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对湖水受严重污染原因作了具体分析,认为月湖景区长期存在着环湖园林缺乏专人管理的问题;原有的保护湖水的卫生公约和卫生日常制度形同虚设;近湖厕所离水源均不到30米,上游两岸种有蔬菜污染水源;近湖的医疗卫生单位常将污水倾倒湖中;沿湖工厂、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排水沟均直通月湖。针对以上情况,市防疫站提出整改建议,并提交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1985年,辖区街道与驻地部队、武警和单位共建文明街、路(巷),设立宣传窗(牌),粉刷墙面,搭建花坛,配置垃圾箱,清除路障,设置监督岗。1985年5月8—9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城市管理工作座谈会,各街道、乡、镇和各居民区主要负责人参加。月岛等居委会分别在会上介绍如何搞好环境卫生管理的经验。会议决定街道之间开展环境绿化、市容卫生、建设文明单位等3项内容竞赛活动。1999年3月,月湖街道提出“居民区环境卫生管理看月湖”目标;4月,对居民区保洁体制实施“管、做分离”,企业化运作取得成效。5月20日,区政府在月湖街道召开现场会,向全区推广月湖经验。
  2002年,根据区“环境保护责任书”要求,街道、社区建立环保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环保员,建立规范、完善的二级环保网络,实施垃圾分类投放,回收废旧电池,查处室外焚烧、无证养鸽、任意排放污水、油烟等污染环境事件。2005年,综合整治餐饮服务行业经营环境,联手社区居委会清查企业经营、卫生、环保、环境状况,登记造册,责成有问题业主整改或换户落实整改。36家企业实施统一内外环境整治、统一工作服、统一配套垃圾桶、统一规范炉灶、统一证件上墙“五统一”措施,6家企业安装油烟净化器,2家企业改进炉灶。定期检查饭店、宾馆空调外机噪声、厨房污水、光污染、烟道走向等情况,净化周边环境。2006年,以创建生态环境、环保模范单位、三产整治为生态环保主要工作,解决涉及环境污染投诉8起,并在2005年“三产”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于5月开始组织推广饮食企业油水分离设施综合整治工作。通过摸底调查、宣传发动,实施整治,推广饮食企业油水分离设施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安装油水分离设施10套,较好地完成推广工作。2007年,实施网格化目标管理和“数字城管”,做好辖区城市部件勘测普查、定位标图和数据录入工作,建成覆盖全区现代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实现无缝隙管理。2008年,完成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查出各类污染源129家。新投入30余万元升级改造桂井、仓基等老小区,整治面积约3.70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街道于2006年获“宁波市环境管理综合优胜单位”称号。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教育
  爱国卫生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街道成立,辖区卫生工作主要由受派出所管辖的居民会牵头负责,通过宣传、拟定制度、设置卫生竞赛流动红旗等方式,组织居民参与,改变街巷环境卫生面貌。1952年,原县学派出所辖区从4月开始,组织各居民会发动群众开展爱国防疫卫生运动。有8516人投入运动,改善水井25口,拆除粪缸462口,改善厕所11处,清除垃圾2986吨,填塞污沟2条,维修疏通阴沟、明沟102条,计1278丈,捕鼠123只;召开大小群众会议350次,共有11850人次参加,黑板报宣传156次。1957年,湖西街道辖区粪缸全部掩埋加盖,水缸、池塘都养了鱼,居民家庭实行双筷制,一人一条毛巾、一支牙刷制。1959年1月5日,镇明湖西辖区成立麻疹隔离所,由地段医生1人专职主其事,到13日共收容病孩75人,治愈出所32人。1月15日,宁波市除“四害”指挥部通报表扬镇明湖西辖区建立麻疹隔离所开展麻疹预防工作。
  1971年3月中旬,镇明区革命委员会在曾获得全国、省、市卫生先进单位光荣称号的月岛居民区召开爱国卫生运动现场会议。1972年12月4日,宁波市卫生防疫站对月湖水质污染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对湖水受严重污染原因作具体分析。市防疫站提出整改建议并提交市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1979年,区环卫部门派专管员进驻街道,处理解决辖区卫生工作难点问题。
  1985年3月,街道和居委会先后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卫会”),加强卫生工作领导和管理,不时组织人民群众、单位开展爱国卫生活动,保持街巷清洁。1995年6月,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门前三包”责任制的通知》精神,街道各单位签订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门前三包”责任书。人员少、单位小、无力承担“门前三包”的单位,由单位出资,委托街道保洁中心专职保洁员实施。街道负责主要街巷日常清扫保洁,相关居委会小街小巷则雇人每天清扫,费用按规定每季度向住户收取。爱卫会组织人员检查监督饮食服务和食品行业卫生情况,定期消杀老鼠、蟑螂、苍蝇、蚊子“四害”。是年,街道荣获“迎接第三次全国城市卫生检查先进集体”称号,天一、梅园、仓白、菱池、芝兰等5个居委会也获得此项荣誉。
  2001年,在第十三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中,街道建立“除四害”工作服务站,辖区有2家单位被评为“浙江省卫生先进集体”,1家被评为“市级卫生先进集体”。2002年,街道在平桥、天一、桂井3个老社区开展社区环境建设工作,对80多个老墙门和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共清运垃圾20余车,拆除违章5处120余平方米;对菱池一期住宅小区绿化进行彻底改造,投入资金3万余元,新种树木花草2000余株,草坪1000平方米;深入社区、企业消杀“四害”。辖区有2家单位获“浙江省卫生先进集体”称号,1家获“市级卫生先进集体”称号。同年,实施“放心早点工程”,12家早餐店分别被评为市、区级示范店。2003年,重点整治老社区卫生设施,使平桥、天一、桂井等老住宅区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改变。2004年起,街道致力强化病媒生物的市场化消杀机制,实行全覆盖的市场化除“四害”模式。街道出资,由专业公司对无物业公司管理的居民区和五小行业、公用设施进行专业消杀;对私人承包的农贸市场和政府补助的老小区物业公司,街道引导他们实施市场化专业化的消杀,凭合同和发票由街道补助一半费用。2008年,新增投入30余万元用于桂井、仓基等老小区环境卫生改造升级,整治面积3.7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2000余平方米。是年,街道完成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在本辖区共排查出各类污染源129家。除“四害”工作在海曙区率先推出辖区单位市场化管理方式。2009年,街道通过“宁波市三星级卫生街道”考核验收,荣获首批“浙江省卫生示范街道”称号。2013年,针对月湖辖区拆迁地块较多的情况,街道爱卫会同保洁中心对各社区的楼道、墙门、拆迁地块进行了几次大清理,清理各类杂物、垃圾500多吨;投入灭鼠、灭蚊蝇药物共计金额10多万元。街道成功创建“国家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2014年,街道大力推进无违建街道创建工作,完成望湖市场后街38处违法违建行为整治工作,成功拆除云海宾馆、长春大厦、县学街167号等大面积违章搭建,消除了潜在的卫生、治安和消防安全隐患。上半年,街道投入灭鼠、灭蚊蝇药物共计金额10多万元。是年,会同保洁中心处理乱倒垃圾等各类违章行为80余次,清理整治卫生死角5处,参加人员100余人次,共清理垃圾杂物40余车90多吨。全年累计拆除违法建筑面积7013平方米。是年,通过省、市对于无违建街道创建工作的验收。2015年,街道开展辖区环境秩序整治,特别是对老墙门内的杂物进行一次集中清理,300余人次参加清理劳动,共处理乱倒垃圾等各类违章行为1110余次,清理整治卫生死角15处,共清理垃圾杂物40余车90多吨;联系专业消杀机构对辖区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消杀,投入灭鼠药物65千克、蜡块35千克,更换毒鼠屋100只、粘鼠板40块、烟炮150只、捕蝇笼100只、粘蝇彩带180条等。
  健康教育
  1999年,各社区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橱窗,每季更换宣传内容,聘请医务人员讲授青少年青春期卫生、老年人养生、男性保健、科学睡眠等知识。
  2006年,街道辖区有爱卫宣传橱窗40余个,刊出各类健康宣传资料400余版次,举办健康讲座30余场,参加人数500多人次。
  2009年5月,为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街道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举办应急演练。是年,街道以创建“宁波市三星级卫生街道”为契机,共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讲座等活动16次,受益人数600人次。镇明路一带是宁波市有名的婚庆一条街。街道利用这个平台,共召开计生协会联席会议4次,打造婚育新风宣传一条街,在商户店堂内增设宣传架,放置计生和婚育方面的宣传资料,并在商户的“婚纱走秀”广场活动中,融入婚育新风方面的宣传,发放资料和小礼品,深受众多准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同时加强对外来人口的健康教育,设置40多块与社区特色相适应的宣传框、宣传板面;组织外来人口健康服务日和专场讲座5次,内容包括心理疏导、职业病防治、青春期健康、母婴健康和甲流防控等,服务外来务工人员200人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街道开展各类健康教育活动的中坚力量,共开展面向辖区居民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近50次,受益人数4000多人。是年底,月湖街道获“省级卫生街道”称号,是海曙区首家获该荣誉的街道。
  2010年,街道累计举办各类卫生健康讲座、大型咨询活动35次,参加人数1126人;卫生日宣传8次,参加人数1739人;全年发放健康教育资料7800余份。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天一热线”,结合属地化工作开展包括老年人、青少年等多个年龄组的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指导,计电话咨询831人次,QQ咨询258人次,面询114人次,心理测验55人次。
  2012年,在创建国家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活动中,街道整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宁波口腔医院、宁波市老年大学等辖区专业资源,采用项目管理模式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及时向社区家庭及单位职工推广限盐勺、控油壶等工具,普及健康理念;结合辖区优势资源,创立6个健康品牌:健康广场品牌——月湖公园、健康学校品牌——宁波市老年大学、健康楼宇品牌——中信银行大厦、健康婚育宣传品牌——镇明路婚纱一条街、营养膳食宣传品牌——月湖盛园健康餐饮、健康商圈品牌——月湖盛园阳光苑。是年,街道被市爱卫会授予“宁波市首批健康街道建设试点单位”称号。
  第四节 物业管理
  1994年以前,月湖辖区内没有正规的物业管理,一般由物业开发单位后勤部门负责物业日常维修、环境维护等工作。1994年8月,随着城镇住房制度的进一步改革,物业管理逐渐推广。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引进物业管理,由区住建局下设小区办公室管理。1996年,宁波市出台《关于推进市区住宅区物业管理的若干意见》,物业管理走上正规化管理轨道。
  2005年,街道辖区内12个相对独立的住宅小区已有9个小区实行物业管理。其余3个住宅小区实行封闭(庭院)式管理。街道明确这3个住宅小区由所在平桥社区居委会设立综合管理办公室,街道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实施综合管理。
  根据海曙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海曙区物业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月湖街道办事处于2008年10月成立月湖街道物业管理服务站,由城管科科长兼任站长,并配备一名专职工作人员。街道物管站主要负责联席会议的组织;指导和规范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开展相关工作;负责协调处理各类物业管理纠纷及投诉;参与物业项目的日常考核和年度考评。2009年,各住宅小区均成立业主委员会,菱池、云石、仓基、紫金、梅园等小区业委会完成换届选举或主任改选。
  至2015年,月湖街道物业管理服务站主要对17个项目进行日常考核和年度考评。
  月湖街道内基本都为老小区。针对老小区物业积极性不高、经营困难的情况,街道对老小区物业进行考核,达标的补助奖励1.2元/平方米,70%—80%的老小区物业公司得到街道补助及奖励,其中梅园社区政府扶持金额达13万元,迎凤社区近5万元。
  街道物业管理服务站成立后,对辖区内主要建造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前的房屋定期开展安全巡查,巡查区域主要集中在菱池街、县学街、解放南路、紫金街等,并将检查情况经街道报区住建部门。
  第二章 街区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区的市政、公用事业建设和月湖景区、街区绿化主要由市、区两级城建部门承担。月湖街道地处城区的中心地带,街巷交叉、民宅密集,又因境内有湖,周遭河道纵横、桥梁棋布,加之文物丰厚,历史遗存众多,街区建设历来被市、区两级政府重视。特别是自20世纪末开始实施的月湖景区建设和月湖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工程,使月湖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文化品位提高,旅游景观添色,综合功能增强。
  第一节 市政建设
  道路
  北宋以来,月湖地区人口已具规模,随之宅群、街巷形成。至明代,颇有地方特色和人文底蕴的街巷日趋完整,或以所在地建筑、或以大族姓氏、或以古代兵营衙署、或以水利设施等命名,虽历经岁月洗涤,但大部分街巷名称仍沿用至今。
  民国二十年(1931),沿城垣原址新建长春路。民国二十二年(1933),扩建广济街。民国二十四年(1935),改建南大路(三角地以北段)、镇明路。民国二十五年(1936),改中山西路为碎石路面。抗日战争开始,道路建设停顿。抗日战争胜利后,修补破碎路面外,很少新建。
  1949年6月—1950年5月,修复镇明路镇明岭以南段。1957年,改建县学街为沥青路面。1958—1960年,拓宽长春路,填平采莲河,拓宽解放南路南段。1963年,铺设长春路共青桥至西门口段,致柳汀街为沥青路面。1964年,改解放南路为沥青路面。1973年,改建共青路。1977年,拓宽长春路。1987年,拓宽改建中山西路。
  2000年,完成对长春路、马衙街、迎凤街、镇明路、偃月街、共青路、三支街虹桥共“七路一桥”的道路和周边基础设施建设。1991—2006年,月湖辖区内拓宽改建的道路有中山西路、解放南路、镇明路。
  中山西路 东起解放路,西至机场路,全长3744.66米。辖区内路段为解放南路至长春路段。1985年,按三块板式拓宽解放南路至西门板桥段,改建后此段长1008米,宽19.50米,中山西路延伸到西门板桥(望京门外)。1995年,再次拓宽、改建解放南路至长春路段,改建后此段长997.70米、宽31米。
  柳汀街 东起镇明路,西至环城西路,区域内路段为镇明路至长春路段,长752.31米、宽34米。2007年11月,对柳汀街道路进行改造,12月完工。
  解放南路 原南起三角地,北至中山东路与中山西路交接处。1960年,填河拓宽永宁桥至三角地段,与鄞奉路相接。初为泥结石路,1965年改为沥青路,灵桥路至县学街段长867米、宽14米。县学街至中山东路、中山西路交接处路幅17米、宽11米,线型弯曲,视距短。1996年9月,全面改建解放南路、北路,改建后解放南路的灵桥路至药行街段长997米、宽30米,药行街至中山路段长575.62米、宽45米。2000年10月,改建镇明路至灵桥路段,改建后此段长510.66米、宽34米。2001年9月,拓宽解放南路与开明街、大沙泥街交叉口的东侧道路。2005年12月,解放南路改线,南起镇明路,北至县学街。2006年7月,解放南路人行道整修工程开工,采用3厘米和5厘米火烧板面层改造,人行道结构全面采用新人行道标准。2007年4月,对解放南路(冷静街至灵桥路)道路及人行道进行改造——对人行道进行火烧板、透水砖、侧平石、雨水管道以及树穴的铺设,道路部分采取铣刨并摊铺细粒式改性沥青、抬升各类窨井,7月竣工。
  2013年,对月湖片区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改造。改造范围为县学街(镇明路—解放南路)、迎凤街(偃月街—解放南路)、天一街(长春路—天一阁西门)、马衙街(长春路—偃月街)、水仓街(迎凤街—中山东路),改造面积13449平方米。主要包括车行道“白改黑”(即在水泥路面上加铺一层沥青,改为沥青路面),人行道铺装及排水管道改造,绿化提升,电信、电力及网通等悬空架线“上改下”,沿街建筑物立面及店招改造等。工程历时2年,于2015年底竣工。2014年,对三支街、共青路进行整治,面积为14502平方米。
  桥梁(详见第三编 街巷 河道 桥梁)
  排水与排污
  碶闸 为调节区域内河与外江交接的水位,发挥泄水、蓄水、排涝和排洪作用,区域内设有共青闸,因共青桥而得名。1959年,建闸于长春路望湖桥西10余米处。1998年,因月湖景区改造,将闸门东移至共青桥旁。闸以调控月湖景观水体为主,并有城内排洪泄涝之功能。共青闸为单门直闸,闸门连杆电动操作,由区内河管理处直管。
  下水道 1963—1965年,修筑一批较大口径的管道和涵渠,包括仓桥一带140厘米×140厘米等管道。1982年起,排水设施系统由雨污合流制逐步改建为雨污分流制。自2013年以来,月湖街道启动游河、偃月、菱池3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投入304.5万元。主要改造内容为对小区化粪池实施系统清理;对管道进行专项清淤疏通,对破损、老化管道实施维修及更换,扩大管径,从原200毫米管径统一扩大为300毫米;将阳台落水等生活用水接入污水管;针对居民私接、混接的管道,从源头上进行截断处理并引流至污水管等。至2015年,游河、偃月和菱池3个老小区已按计划全部完成改造任务,累计涉及居民1200户,累计改造管道2371.55米;新建检查井779座、雨水口33座;修复路面2144.05平方米。
  区域内雨水、污水依靠城市主干道路的排水管道、支路管道排入主干道路管道。生活小区的雨水、污水接入支路管道,雨水出口就近排入河道,污水通过小区内的化粪池、净化池进行初步自然处理后再排入城市污水管道。区域内于1996年9月建成解放南路临时泵站。
  主要干管情况如下:
  解放南路排水干管1965年建。建成时长1574米,其中开明街南口至灵桥路段为100厘米的马蹄石砌暗渠,长437米;开明街至中山东路西段管道管径60厘米,长620米;其余管径为40厘米。至2005年12月底,下水道总长5.8千米,其中中山路至药行街段下水道管径为80—160厘米,下水道长1.8千米;药行街至灵桥段下水管道管径为80—200厘米,下水道长2.7千米;开明街至镇明路南段下水道管径为40—110厘米,下水道长1.2千米。管道纳解放南路、新街以南和开明街、药行街以南一带雨污水,入濠河下水道,排入奉化江。
  月湖西环湖截流下水道流经辖区的奉化江属潮汐河流。受此影响,高潮位时污水上溯月湖。1986年,在月湖北建闸一座以防倒灌。1989年8月,建成柳汀街至长春路下水道,管径60厘米,长615.60米。同年11月,建成柳汀街至迎凤街环湖管道,管径50厘米,长530米,支管长214米。2003年,改建芳草洲桥,为保月湖水质,防止截流雨、污水倒灌,月湖北闸停止使用。
  管网
  燃气管道1994年10月,《宁波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出台,要求从新建小区开始铺设管道,分片实施,逐步联网,实施市区燃气管道化。1995年11月26日,区域内第一个高层住宅公寓——太阳公寓燃气点火成功,住户用上方便、清洁、安全的“自来气”,实现市区管道供气史上“零”的突破。截至2015年底,区域内基本完成天然气管道铺设。
  电力管线(电网) 1989—2006年,区域内主要道路大部分建有单独电力沟。电力沟以PVC双壁波纹管包注钢筋混凝土形式为主,孔数为4—24孔不等。1989年10月,配合马园变电所出线工程建设,对长春路电缆沟(明沟)进行改造01997年,对中山西路一共青路段电缆进行改造。
  第二节 街区绿化
  1949年5月,现月湖街道辖区内绿化归属市园林处管辖。1964年,街区绿化实行市、区两级管理,现街道辖区内的绿化分别归属海曙、镇明区绿化队管理。1988年5月,市、区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实施公共绿地项目建设,月湖历史文化景区作为主要建设项目之一,与其他项目一起,形成“三江六岸、一湖居中”的主体绿地格局。2002年4月起,月湖景区内的绿化养护由月湖景区管理所管理。2005年3月,为加强街道对绿化的管理工作,街道绿化工作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指导和管理辖区单位、物业及社区绿化工作,开展创建绿化特色小区工作。
  月湖景区绿化 月湖景区东起镇明路,南至三支街、长春路,西抵共青路、偃月街,北临迎凤街。1998年,月湖景区一期建设工程实施,投资6亿多元;次年6月工程全面动工。2000年1月,工程基本完工。建成后的月湖景区占地面积28.60公顷,其中绿地面积13公顷,种植花木119个品种。
  2000年,月湖芳草洲举办市首届兰花展,共展出兰花300余盆。2002年9月,在月湖景区内种植宁波市与日本长冈京市友好友谊树,象征着中日友谊长青。2003年5月,月湖景区园中园举办海曙区第六届花卉盆景展和首届插花艺术展。2006年,景区内再造桂花园,金秋时节,满园充盈桂花芳香。2007年3月,月湖景区绿化被市评为“2006年度‘茶花杯’园林绿化优质奖”。至2015年底,月湖景区未有大规模的绿化项目改造,月湖景区管理所仅对景区内的绿化进行日常养护和补种工作。
  2015年,月湖景区绿地设施占地面积为286000m²,建筑面积为57597.66m²,绿地面积为228402.34m²。
  天一阁园林绿化 天一阁坐落在天一阁博物馆内,位于月湖西原芙蓉洲上,天一街20号。占地面积1.76公顷的天一阁园林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内植有15种乔、灌木及数种竹类,共计232株,并有5株古树名木被列入重点保护范围,其中1株香樟树龄达338年(至2015年)。天一阁园林主要由东园和南园组成。东园位于藏书楼南方,仅一墙之隔,是20世纪80年代新建花园,400多年前是明朝尚书闻渊的住宅花园。1959年翻土绿化平整土地,种植竹木,迁移石亭、铁牛、石虎于此,园林初具雏形,占地0.1公顷;1974年将搜集到的69通碑石嵌入围墙;1982年开始续建,挖土成池,堆土成山,环园建廊,又移建清末建筑两幢,于1986年告竣并对外开放。南园位于天一阁藏书楼之南,占地0.34公顷,是天一阁扩建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96年动工,历时2年竣工。南园以水为主,水岸聚而不分,池岸迭石玲珑。池畔为临水的主体建筑水北阁,池南面建真隐观。整个园林简洁、清新,给人以闲适、雅逸和平静之感。(详见第十编天一阁)
  长春路绿带 护城河段东岸的长春路于1985年拆除临时沙石上岸码头和沿河违章建筑,依地形成上下层,植树1400余株,隔以绿篱、紫薇、山茶花、美人蕉,投资3万元。道路两边隔三四步种植香樟,树干粗壮,枝繁叶茂,四季常绿,遮天蔽日,形成长春路绿带——长1235米、宽10米,占地1.10公顷,依傍长春路,北自板桥,南至柳汀街柳汀桥。
  1996—2015年,傍月湖辟绿带,于解放南路、镇明路建林荫道,形成环月湖公园的绿化体系。街道辖区内广济中心小学垂直绿化中的墙面覆盖面积为0.05公顷,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屋顶绿化面积为0.05公顷,太阳公寓屋顶绿化面积为0.014公顷、墙面覆盖面积为0.30公顷,镇明小区墙面覆盖面积为0.015公顷,迎凤小区屋顶绿化面积为0.003公顷。
  社区绿化 街道绿化办指导和监督社区物业制定小区公园、房屋周边、道路两侧等公共绿地绿化规划,每年3、4月组织社区居民群众义务植树、养草、种花。社区每年动员居民、青少年学生在公共绿地种植各类园林植物,组织少先队员成立保林护绿志愿者队伍,建置“爱惜草地,请勿践踏”等草坪护绿告示牌。迎凤社区组织居民志愿者种植队,年年植树,小区绿树成荫,花草遍地。2006—2008年,平桥小区投资5万元,种植各类花木约1.3万株,铺设草坪1000多平方米,小区绿化品种增至40余种,通过市、区绿化特色小区验收。街道于2008年获“海曙区绿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对于非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绿化由街道直接养护、管理。2008年上半年,仅菱池、平桥、广济、桂井小区及月湖周边零星绿地的绿植补种达4900平方米,绿植品种包括杜鹃、大叶栀子花、麦冬、马尼拉、小叶女贞、金边黄杨等,价值近4000元。
  2011—2015年,云石小区一期绿化升级改造工程开工,对原有大树木进行修枝,并种植了金桂、大金桂、重瓣茶花、红花继木球、金森女贞、茶梅、杜鹃、马尼拉草坪,绿化面积2600平方米,对念书巷、陶家巷26—30号、18—22号采取退让部分绿化带铺设植草砖措施,种植麦冬、金边黄杨。文和物业公司对紫金梅园小区零星绿地进行补种、修剪,金额达18490元。2014年,迎凤社区启动“携手点亮绿色家园——游河小区绿化美化项目”。迎凤社区游河小区是一个老小区,大片绿化地闲置荒废,有的甚至变成菜地,为此,居民反映强烈。游河小区总绿化面积约为310平方米,除去原有的绿化面积,绿化补种面积约170平方米,种植茶花、桂花、红叶石楠苗木。同年紫薇小区进行绿化带改造,改造面积500平方米,植草砖面积104平方米。是年,平桥社区进行绿化带改造,对大雪松进行修剪,补种麦冬。紫金梅园小区对部分区域原有雪松、樟树进行重度修剪或将树移位,并补种桂花、梅花苗木。2015年,梅园小区对平安巷一带及三支街65弄5—6—9号地块进行绿化带改造,改造面积120平方米,栽植小叶女贞。是年9、10月,云石小区对陶家巷9—14号进行绿化升级改造整治,涉及改造面积约360平方米。改造前,沙土裸露,土地植被稀少,水泥地面破损严重;改造后,外侧铺设1.4米宽的植草砖,增加人行通道,也为小区内车辆的停放、交会提供方便。在绿地外侧增加三面挡车墙,有效保护了绿植;增加彩叶植物,绿化与美化相结合,使得小区内的环境更具灵动美。该次整治中主要种植的地被植物为麦冬、杜鹃、红花继木、红花继木球、重瓣茶花。
  街道各社区定期开展专题活动,宣传小区绿化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特别是通过游河小区美化项目的带动,以点带面,全体居民树立了“绿化家园人人有责”的理念,形成了积极参加社区绿化美化的良好氛围,增强了爱绿护绿的责任意识。
  第三节 古树名木
  1995年8月,市政府公布第一批古树名木名录。街道辖区共有12株,其中二级1株,三级11株。至2015年底,月湖辖区古树名木共有18株,其中二级1株,位于天一阁狮子林,三级13株。根据《宁波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街道重点抓好旧城改造中的古树名木就地保护工作,如在偃月街路面改造时,为2株银杏古树让道,预留生长空间,在树周围设置保护装置,并在树上悬挂古树名木的名牌。
  第四节 公用事业
  城市公用事业是城市公共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关系所有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等基本需求。自建城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月湖区域内公用事业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发展状态。
  水源
  昔日,家家户户都备有一口口水缸、坛坛罐罐积存“天落水”(雨水),月湖水也成为生活用水。民国八年(1919)遇天旱,月湖区域内大范围掘地挖井,通宵吊汲井水,加明矾澄清。1955年,区域内有公井86口(其中县学24口、湖西29口、仓桥33口),抽水摇杆自流井7口(游河巷1号、萧家37号和87号、府城隍庙前2号、解放南路100号、惠政巷6号、仓桥菜场)。随着旧城改造,水井日减,绝大多数被废弃或停止使用。1987年,区域内共有深井2口,分别位于长春路线厂和三支街铝制品二厂。至2008年12月,为有效控制地面沉降,根据省有关文件规定,区域内地下水井均已封存。
  1955年3月,宁波市人民政府筹建自来水厂,次年水厂建成。本区域居民开始使用自来水。20世纪60年代,自来水大多未接入住宅,居民几家甚至几十家共用一个自来水龙头。2001年2月22日,宁波市将“改善居民饮用水水质,加强水源保护,改造屋顶水箱,推广自来水‘一户一表’制,实施城郊自来水管网改造”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是年起,本区域内的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全面展开。至2015年底,月湖街道居民均使用上自来水,且基本实行“一户一表”。街道在水压较高的居民区取消楼顶水箱,在社区安装智能加压泵,实行直供水;对水压低的小区,更新使用低压密封式不锈钢水箱,防止水质的二次污染。在本区域内的公共场所如月湖公园等处安装广场饮水机,采用多级膜技术过滤水处理新工艺,提升了城市品位。
  电
  民国四年(1915),永耀电力公司向城区供电。在月湖街道区域县前街、镇明路设配电间2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区用电逐渐普及,负荷增强。20世纪50年代,逐步改造低压线路,换粗导线,将木杆换为水泥杆。1957年5月,发电厂配电线路改建为10千伏供电。1965年10月,城区电网并入华东电网。至1984年,城区无大型专用电厂。
  辖区内主要电力设施是马园变电所,位于长春路86号附近,是近市中心第一座110千伏变电所,占地1.79公顷。马园变电所有31500千伏安主变压器2台,为三相双绕组变压器,投资583.70万元,1989年12月投运。110千伏进线双回路同杆架设,电源由220千伏宁西变电所输入,线路长3.81千米,导线型号为LGJ—185。变电所端不设断路器,只装隔离开关。10千伏单母分段接线出线共20回,全部用ZN—10真空断路器,在宁波电业局尚属首次。2000年6月,马园变电所改名为“宁波电业局变电运行工区”。2008年2月,更名为“宁波电业局超高压运行工区”。2012年6月,搬离马园变电所原址。
  燃料
  20世纪50年代前,月湖区域居民基本以木柴为燃料。20世纪60年代起,煤球与蜂窝煤饼投入使用。“文化大革命”期间,原煤供应不足,实行凭票定点供应,规定每月每户3人以下50千克,4人以上65千克,引火柴7.5千克,引火煤饼30只。
  1978年,市液化石油气站建成,本区域居民开始逐步使用瓶装液化气。1994年10月,《宁波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出台,要求以新建小区为起点,分片实施,逐步联网,实施市区燃气管道化。次年10月,城市燃气管道建设拉开帷幕。1995年11月26日,位于本区域的全市第一高层住宅公寓——太阳公寓点火成功,住户用上了方便、清洁、安全的“自来气”,实现市区管道供气史上“零”的突破。
  2008年,老小区管道天然气改造启动。至2014年,区域(除桂井街14、18号及文保房)内的天然气管道改造全部完成,居民们用上了一户一表的管道天然气。
  照明
  地方小型火力发电厂建立之前,区域内家庭多以蜡烛、菜油灯、煤油灯照明。民国三年(1914)始,境内先后办起小型火力发电厂,供部分城区商店、居民照明用电。20世纪80年代初期,家庭照明多使用日光灯、白炽灯。20世纪80年代末,冷光灯、吊灯、射灯、节能灯等新型照明设施开始使用,人们的居室从一室一灯到一室多灯,从一个灯泡到多叉灯饰,从简单照亮到根据环境选择不同灯具照明。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紧凑型光源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采用,镇流器等灯用电器配件小型化,家庭照明灯具向小型、实用、多功能方向发展。
  1995年,城区主要桥梁实施形象工程,开始景观照明。1999年,建设月湖灯光工程。月湖灯光工程是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公园绿地景观照明工程——在古建筑上安装可塑霓虹灯,在公园内安装仿古庭院灯、草坪灯、树木地灯,并首次采用彩色金卤灯。2007年底,在月湖景区古建筑、石油大厦、文华大厦等实施照明灯光升级工程,2008年4月竣工,工程总投资300万元。灯光升级工程的实施,使城区夜景照明内容更丰富,结构更完整,满足了市民及游客欣赏需求。
  停车库(场)
  1958年前,辖区内无专门停车场。2000年6月,月湖停车场开工建设,12月竣工,东起水仓巷,南临迎凤街,西抵镇明路,北至财税大厦,占地6000平方米,其中停车场地4500平方米,设置停车位100个。2005年,改建为镇明路地下停车库,为市内第一个地下三层停车库。镇明路地下停车库为宁波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位处石油大厦和财税大厦中间,西临镇明路。工程占地面积5163平方米。之前的停车场仅有96个地面停车位,不能满足周边社区、写字楼、商业和月湖景区旅游的需要。改建后,停车库有车位396个,其中地面96个、地下300个。地下车库的平均挖深达12米,停车场除配置基本智能化设施外,还引入停车动态诱导系统,停车者可实时了解停车库是否有车位、剩余多少车位。停车库在规划之初就考虑与周边环境的相容性,建成后停车库如同一个小型公园,可供周边居民晨练、散步。
  轨道交通
  宁波轨道交通1号线是宁波轨道交通首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一期工程于2009年7月14日开工建设,2014年5月30日开通运营。1号线在月湖街道长春路与中山西路交叉路口的西侧,沿中山西路设置西门口站点。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
  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是宁波轨道交通第2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一期工程于2010年12月31日开工建设,2015年9月26日开通运营。2号线在月湖街道柳汀街、解放南路路口南侧设置城隍庙站点。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车站在建设时曾用柳汀街站名。
  邮电通信
  1956年,辖区镇明路邮电所设立,可办理长话、信函、包裹、汇兑业务。1998年,辖区解放南路设立新邮电所并对外营业。1999年,解放南路邮政所与芝兰邮政储蓄所合并为解放南路邮政所。2006年,改为芝兰邮政所。2008年,街道辖区内宁波市第一医院、天一阁、望湖桥、文华大厦、迎凤街等地都设有通信信箱。
  第三章 房屋
  月湖街道地处城区中心地带,传统民居根据气候条件和生产生活需要,普遍采用合院、堂前、明堂等形式,常见的类型有合院式住宅和排屋式住宅,总体布局多开敞通透,内外空间既有联系又有分隔。普通民居多朝南或朝东南,排列紧密,多为连户拼建排房,前后隔弄布局。大型院落型住宅由若干进穿堂及两边对称廊屋组成,大门亦有北向的。清代留下的民居多为“前厅后堂、四明两廊”式。清末民初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民居多为“单向两弄双明轩”式。
  辖区的明清民居有秦宅、林宅(澹吾庐)、偃月街徐宅、佘宅、解放南路张宅、师古堂、李宅、袁宅、陈鱼门故居、杨宅、杨坊故居、屠氏别业、三圣殿、访庐、小巷周宅、张氏祠堂、大书院巷周宅、登科第、江氏宗祠、盛氏花厅。(详见第二编月湖)
  民国时期,境内民居房屋结构基本是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因年代久远,长期失修,加上战争毁坏,许多住宅质量和使用功能差劣。辖区的民国民居有李宅、朱宅、中营巷张宅、董梅生故居、林氏故居、天一巷尤宅、金宅、李氏宗祠、吴氏支祠、徐宅、青石街洪宅、卢宅、王宅、徐氏故居、赵宅、秦氏支祠、翁文灏故居。(详见第二编月湖)
  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原有砖木结构住宅大都改为环境、交通、生活设施完善的新式住宅楼,部分明、清豪门望族居宅则作为文物单位保存。
  第一节 现代住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月湖区域居民住宅多以私有房为主。20世纪50年代,国家房管部门直管公房占有率日益增大。70年代末,开始建造带有阳台、卫生设备等的成套住宅。80年代至90年代,区域内建起一批设备较为齐全的住宅小区。至2015年,辖区内共有215幢住宅房屋。下辖15个小区(包括零星地块)中,有14个小区建成时间是在2000年前,占93.3%。
  梅园社区
  梅园社区因老小区拆迁、改造和新建,由梅园巷居住区、三支街65弄居住区、桂芳桥巷居住区、紫金街48弄居住区、梅园街居住区、镇明路5弄居住区、紫金街居住区、三支街21弄居住区、三支街居住区、平安巷居住区、紫金街69弄居住区、紫金巷居住区、紫金街58弄居住区等13个零散居住区合并而成。
  梅园巷居住区 1990年始建,1992年竣工。位于梅园社区之西,东临紫金街48弄居住区,西至三支街,南接三支街65弄居住区和紫金街58弄居住区,北邻梅园街居住区。面积约0.02平方千米,有住宅楼11幢,楼道17个,住户166户,人口430人。
  三支街65弄居住区 1990年始建,1992年竣工。位于梅园社区西北,东北依梅园巷居住区,西傍三支街居住区,南连梅园巷。面积约0.02平方千米,有住宅楼4幢,楼道(门牌号5—21号)13个,住户220户,人口468人。
  桂芳桥巷居住区 1994年始建,1995年竣工。位于梅园社区东北,东临紫金街69弄居住区,西依紫金巷居住区,南连紫金街,北至镇明路。面积约0.02平方千米,有住宅楼9幢,(门牌号3—100号)25个楼道,住户291户,人口683人。
  紫金街48弄居住区 1990年始建,1992年竣工。东、南依紫金街58弄居住区,西北傍梅园巷居住区。面积约0.003平方千米,有住宅楼1幢,楼道(门牌号1—3号)2个,住户42户,人口93人。
  梅园街居住区 1990年始建,1992年竣工。位于三支街东南,东至梅园街,南依梅园巷居住区,西至紫金巷65弄居住区,北至三支街。面积约0.005平方千米,有住宅楼5幢,楼道(门牌号8—22号)7个,住户70户,人口117人。
  镇明路5弄居住区 1990年始建,1992年竣工。东临镇明路,南、西邻云海宾馆。面积约0.003平方千米,有住宅楼1幢,楼道(门牌号1—4号)4个,住户35户,人口74人。
  紫金街居住区 1994年始建,1995年竣工。该区分两个部分:13—41号2幢住宅楼位于南北向紫金街东侧,50—66号2幢住宅楼位于东西向紫金街南侧。面积约0.01平方千米,有住宅楼4幢,楼道(门牌号13—66号)16个,住户196户,人口398人。
  三支街21弄居住区 1990年始建,1992年竣工。东临紫金街,西北至三支街居住区,西南连梅园街,东北达平安巷。面积约0.01平方千米,有住宅楼4幢,楼道(门牌号4—15号)11个,住户140户,人口360人。
  三支街居住区 1990年始建,1992年竣工,与三支街21弄居住区并称为“三支小区”。东依三支街21弄、65弄居住区,西北临三支街,南至梅园巷,北达平安巷。面积约0.01平方千米,有住宅楼5幢,楼道(门牌号1—63号)15个,住户162户,人口462人。
  平安巷居住区 1990年始建,1992年竣工。东临紫金街,西北至三支街,西南连平安巷,东北达镇明路。面积约0.01平方千米,有住宅楼5幢,楼道(门牌号1—23号)17个,住户161户,人口278人。
  紫金街69弄居住区 1994年始建,1995年竣工。东临镇明路,西北傍桂芳巷居住区,南至紫金街。面积约0.01平方千米,有住宅楼3幢,楼道(门牌号1—8号)8个,住户153户,人口271人。
  紫金巷居住区 1994年始建,1995年竣工。东临桂芳桥巷居住区,西依紫金街居住区,南至紫金街,北达镇明路。面积约0.03平方千米,有住宅楼9幢,楼道(门牌号3—100号)25个,住户340户,人口673人。
  紫金街58弄居住区 1985年始建,填河、拆除望湖桥,老小区逐年拆迁、改建,1987年建成商、住两用的小区,项目名称为“望湖小区”。东起镇明路,西临三支街,南连长春路,北至梅园巷。面积约0.02平方千米,有住宅楼8幢,楼道(门牌号1—23号)23个,住户237户,人口467人。
  太阳社区
  由月湖人家、太阳公寓、仓基小区等组成。月湖人家位于仓基街46弄;太阳公寓由仓基街居住区、冷静街43弄居住区、解放南路居住区三个居住区合并而成;仓基小区由仓基巷居住区、仓基街41弄居住区合并而成。
  仓基街46弄居住区 临街住宅,以所在地位置的街路排序编号得名。1999年,仓基街旧城改造,新建小区,2001年建成交付使用,项目名称为“月湖人家”。居住区位于太阳社区之西,东北临镇明路146弄,西至镇明路,南连仓基街。面积约0.03平方千米,有6层住宅楼5幢,楼道(门牌号1—15号)10个,住户129户,人口992人。
  仓基街居住区 因仓基街两旁居民楼得名。1982年,由公路局和交通局联合建造职工分配房。东临解放南路,西至镇明路,南连仓基街,北接冷静街。有5层住宅楼1幢,楼道(门牌号61号)1个,住户10户,人口33人。
  冷静街43弄居住区 临街住宅,以所在地位置的街路排序编号得名。1993年,冷静街旧城拆迁改造,新建小区,1995年建成交付使用,项目名称为“太阳公寓”。居住区位于太阳社区中心,东临解放南路,西至镇明路146弄,南接仓基街,北到冷静街。面积约0.06平方千米,有住宅楼15幢,楼道(门牌号11—69号)41个,大都为5—7层建筑物,其中有一幢为25层高公寓楼,共有住户1050户,人口2256人。
  解放南路居住区 因解放南路两旁居民楼得名,面积约0.01平方千米。解放南路3—7号住宅于1979年由月湖房管所建造,51号住宅于1980年由纺织局建造,49号于1986年由鄞州信用社建造。解放南路3—7号位于解放南路与灵桥路相交处西北侧,北接仓基巷,西靠镇明路,南接灵桥路,有5层住宅楼1幢,楼道(门牌号3—7号)3个。住户30户,人口95人。解放南路51号位于解放南路西侧,有住宅楼1幢,楼道(门牌号51号)3个,住户30户,人口87人。解放南路49号位于解放南路与灵桥路交接处西北侧,有住宅楼1幢,楼道3个,住户30户,人口136人。
  仓基巷居住区 因仓基巷两旁居民楼得名。1995年,仓基街旧城拆迁改造,1997年建成住宅区,项目名称为“仓基小区”。居住区位于天元大厦西北,东临解放南路,西、南至仓基巷(翰香小学),北与仓基街41弄居住区为界。面积约0.02平方千米,有住宅楼3幢,楼道(门牌号6—17号)9个,住户138户,人口372人。
  仓基街41弄居住区 临街住宅,以所在地位置的街路排序编号得名。1995年仓基街旧城拆迁改造,1997年建成住宅区,项目名称为“仓基小区”。居住区东临解放南路,西至翰香小学,南连仓基巷居住区,北达仓基街。面积约0.02平方千米,有住宅楼4幢,楼道(门牌号1—17号)12个,住户177户,人口503人。
  县学社区
  由云石小区和镇明小区、镇明路居住区、县学街74弄居住区等组成。云石小区由解放南路133弄居住区、解放南路111弄居住区、镇明巷居住区、解放南路121弄居住区、陶家巷居住区、念书巷居住区组成。镇明小区由云石街37弄居住区、云石街居住区、带河巷居住区、镇明路278弄居住区组成。
  解放南路133弄居住区 临街住宅,以所在地位置的街路排序编号得名。1988年,旧城改造拆迁,由中兴房产公司始建,于1992年建成住宅区,项目名称为“云石小区”。居住区东临解放南路,西至陶家巷居住区,南连解放南路111弄居住区,北达县学街。面积约0.01平方千米,有住宅楼2幢,楼道(门牌号1—11号)9个,住户128户,人口321人。
  解放南路111弄居住区 临街住宅,以所在地位置的街路排序编号得名。1988年,旧城改造拆迁,由中兴房产公司始建,于1992年建成住宅区,项目名称为“云石小区”。居住区东南沿解放南路、月湖盛园。面积约0.01平方千米,有住宅楼4幢,楼道(门牌号1—43号)5个,住户126户,人口330人。
  镇明巷居住区 因镇明巷两旁居民楼得名。1988年,旧城改造拆迁,由中兴房产公司始建,于1992年建成住宅区,项目名称为“云石小区”。居住区东临念书巷,西至镇明路。面积约0.02平方千米,有住宅楼8幢,楼道(门牌号3—19号)9个,住户89户,人口207人。
  解放南路121弄居住区 临街住宅,以所在地位置的街路排序编号得名。1988年,旧城改造拆迁,由中兴房产公司始建,于1992年建成住宅区,项目名称为“云石小区”。居住区东、南、北三面邻解放南路111弄居住区。面积约0.01平方千米,有住宅楼3幢,楼道(门牌号1—7号)6个,住户100户,人口183人。
  陶家巷居住区 因陶家巷两旁居民楼得名。1988年,旧城居住区改造拆迁,由中兴房产公司始建,于1992年建成住宅区,项目名称为“云石小区”。南临象鼻巷,北至县学街。面积约0.02平方千米,有住宅楼4幢,楼道(门牌号6—30号)15个,住户291户,人口858人。
  念书巷居住区 因念书巷两旁居民楼得名。1988年,旧城改造拆迁,由中兴房产公司始建,于1992年建成住宅区,项目名称为“云石小区”。居住区南临云石街,北至县学街。面积约0.02平方千米,有住宅楼6幢,楼道(门牌号8—27号)10个,住户278户,人口628人。
  云石街37弄居住区 临街住宅,以所在地位置的街路排序编号得名。1996年6月建成住宅区,项目名称为“镇明小区”。居住区东南临月湖盛园,西至镇明路278弄居住区,南连云石街35弄居住区,北傍云石街居住区。面积约0.01平方千米,有住宅楼2幢,楼道(门牌号1—46号)5个,住户112户,人口274人。
  云石街居住区 临街住宅,以所在位置的街路排序编号得名。1996年6月建成住宅区,项目名称为“镇明小区”。居住区东临月湖盛园,西至镇明路278弄居住区,南连云石街37弄居住区,北达云石街。面积约0.02平方千米,有住宅楼2幢,楼道(门牌号40—48号)8个,住户132户,人口392人。
  带河巷居住区 因带河巷两旁居民楼得名。1996年6月建成住宅区,项目名称为“镇明小区”。东、南临月湖盛园,西、北依镇明路278弄居住区。面积约0.02平方千米,有住宅楼3幢,楼道(门牌号9—17号)4个,住户126户,人口294人。
  镇明路278弄居住区 以所在地位置的街路排序编号得名。1996年6月建成住宅区,项目名称为“镇明小区”。居住区东临云石街37弄、带河巷等居住区,西至镇明路,南以月湖盛园(郁家巷)为界,北达云石街。面积约0.02平方千米,有住宅楼5幢,楼道(门牌号1—25号)9个,住户266户,人口626人。
  镇明路居住区 因镇明路两旁居民楼得名。东、南连镇明中心小学,西临镇明路,北傍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有5层住宅楼1幢,楼道(门牌号398号)1个,住户15户,人口41人。
  县学街74弄居住区 临街住宅,以所在地位置的街路排序编号得名。1992年,旧城改造拆迁,1995年建成。东临解放南路,西依宁波市第一医院,南至县学街,北至芝兰邮政所。有7层住宅楼2幢,楼道(门牌号1—8号)6个,住户88户,人口208人。
  平桥社区
  由菱池西区、菱池东区、平桥小区、青石巷居住区、中山西路201弄居住区组成。其中菱池西区是原来的菱池街居住区,平桥小区由迎凤街居住区、镇明路631弄居住区、迎凤街92弄居住区组成。
  菱池街居住区(菱池西区) 因菱池街两旁居民楼得名。1989年建成,原属菱池居委会,俗称“菱池西区”。东临菱池街,西至长春路,南连三板桥街,北靠中山西路。面积约0.03平方千米,有5—6层住宅楼9幢,楼道(门牌号1—31号)31个,住户363户,人口1089人。
  迎凤街居住区 因迎凤街两旁居民楼得名。1994年建成,原属平桥居委会,俗称“平桥小区”。东临大夫第,西至偃月街,南连镇明路631弄居住区。有住宅楼1幢,楼道(门牌号168号)1个,住户20户,人口48人。
  镇明路631弄居住区 临街住宅,以所在地位置的街路排序编号得名。1994年建成,原属平桥居委会,俗称“平桥小区”。东临镇明路,西至偃月街,南依迎凤街92弄居住区,北靠中山西路。面积约0.02平方千米,有6—7层住宅楼5幢,楼道(门牌号21—49号)17个,住户248户,人口444人。
  迎凤街92弄居住区 临街住宅,以所在地位置的街路排序编号得名。1994年建成,原属平桥居委会,俗称“平桥小区”。东临镇明路,西至偃月街,南临迎凤街,北傍镇明路631弄居住区。面积约0.02平方千米,有住宅楼4幢,楼道(门牌号1—14号)14个,住户193户,人口332人。
  青石巷居住区 因青石巷两旁居民楼得名。1996年建成,原属菱池居委会,东起惠政巷,西至青石巷,南临菱池东区,北靠中山西路。面积约0.01平方千米,有6—7层住宅楼3幢,楼道(门牌号1—6号)14个,住户88户,人口220人。
  中山西路201弄居住区 临街住宅,以所在地位置的街路排序编号得名。1992年建成,原属菱池居委会,东起青石巷,西至菱池街,南临菱池小区,北靠中山西路。面积约0.01平方千米,有6—7层住宅楼2幢,楼道(门牌号11—18号)6个,住户60户,人口160人。
  三板桥街35弄居住区(菱池东区) 临街住宅,以所在地位置的街路排序编号得名。1994年建成,原属菱池居委会,俗称“菱池东区”。东临青石街,西至菱池街,南连三板桥街,北达青石巷。面积约0.03平方千米,有5—6层住宅楼8幢,楼道(门牌号1—40号)31个,住户403户,人口1200人。
  迎凤社区
  由紫薇巷居住区、游河巷居住区、水仓居住区、广济居住区、陈家巷居住区组成。
  紫薇巷居住区 1992年原址拆迁,新建小区,1996年建成交付使用,项目名称为“迎凤小区”。东临解放南路,西至镇明路,南接章耆巷,北达迎凤街。面积约0.04平方千米,有住宅楼14幢,楼道(门牌号2—68号)37个,住户858户,人口2730人,居民较集中。
  游河巷居住区 因游河巷两旁居民楼得名。1992年原址拆迁,新建小区,1996年交付使用,俗称“游河小区”。东临广济中心小学,西至镇明路,南接柳汀街,北达广济街。面积约0.02平方千米,有住宅楼3幢,楼道(门牌号15—33号)6个,住户310户,人口665人。
  水仓居住区(解放南路293弄) 临街住宅,以所在地位置的街路排序编号得名。1989年旧城改造拆迁,新建小区,1992年建成交付使用,项目名称为“水仓小区”。位于迎凤社区北部500米,东临解放南路,西至水仓巷,南连迎凤街,北达陈家巷。面积约0.02平方千米,有住宅楼8幢,楼道(门牌号1—20号)16个,住户525户,人口1575人。
  广济居住区 因位于广济街旁边得名。1985年,旧城改造拆迁,新建小区,1990年建成交付使用。位于迎凤街东部50米,东临解放南路,西至城市先锋大厦,南连广济街,北达广电网络传输中心。城市先锋大厦有住宅楼2幢,楼道(门牌号广济街14—16号,广济街22号)3个,住户50户,人口103人。城市先锋大厦始建于2000年,2003年10月竣工。大厦位于广济街22号,东临解放南路,南连广济街,西至老年大学,北达章耆巷。主体层数16层,高51米,占地面积34632平方米,建筑面积10680平方米,使用面积7476平方米。整幢建筑呈长方体,外墙用花岗石贴面。大厦有地上、地下2个停车库。一楼设有店面,迎凤社区居民委员会设于此。管理单位为宁波中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属商住两用高层建筑。
  陈家巷居住区 因位于陈家巷旁边而得名。1983年,旧城改造拆迁,新建小区,1986年建成交付使用。位于迎凤社区北部500米,东临解放南路,南连陈家巷,西至水仓巷,北达中山西路。面积约0.01平方千米,人口261人。
  天一(桂井)社区
  因拆迁,由原天一社区和桂井社区合并而成。
  桂井街居住区 因桂井街两旁居民楼得名。20世纪80年代初建成。已属拆迁地块,至2015年只留桂井街14号、18号两幢住宅楼。东起共青路,西临长春路,北傍宁波市青少年宫,南至桂井街。月湖景区提升改造后,只保留5层住宅楼2幢,住户106户,人口266人。
  第二节 非住宅
  月湖区域的非住宅,除有部分市、区机关、事业单位驻地外,在中山路、镇明路、解放南路、长春路沿线,有商用大楼、剧场、市场、历史文化街区等等,构成现代化中心城区的景观要素。
  月湖菜市场 位于镇明路136号。因地处月湖街道,故名。1956年始建,称“月湖菜场”。后迁址镇明路,1999年动工新建,2000年竣工,改称“月湖菜市场”。位于镇明路南端,近邻月湖街道办事处,东临解放南路,南至仓基街,西接镇明路,北靠冷静街。主体层数1层,高5.4米,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使用面积2700平方米。菜场内设有肉、禽、鱼、蛋、蔬菜、水果、海鲜、熟食品等摊位。管理单位为海曙区工商分局,使用单位为宁波市海曙区镇明菜市场经营服务有限公司。
  星汇金座 位于镇明路528号。因地处市中心,是商贾群星会聚之地,故名。2014年,由信达中建置业申报,经宁波市民政局审核批准予以命名。原是宁波市第一医院卫校地块,2012年动工,2014年11月竣工。东临广济中心小学操场,南至广济街,西靠镇明路,北接章耆巷。占地面积8813.7平方米,建筑面积23484.44平方米。
  长春大厦 位于灵桥路159号,解放南路与章耆巷口。因长春路而得名。东接解放南路口宁波市建筑工程设计院,南临灵桥路,西傍鄞州银行。主体层数14层,高45米,占地面积9440平方米,建筑面积6608平方米。整幢建筑呈H形,外装材料为面砖。正门外墙顶上书“长春大厦”四个金色大字。管理单位为海曙海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房地产大厦 位于解放南路259号。1994年8月动工兴建,1997年7月竣工,始称“中建房产开发公司办公楼”。后更名为“房地产大厦”。东临解放南路,南至章耆巷,西、北连接迎凤小区。建筑主体层数13层,高55米,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0平方米,使用面积6600平方米。整幢大楼坐西朝东,为钢混结构,由市机电设计院设计,市华丰建设公司承建。产权单位为宁波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管理单位为宁波华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内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房产交易中心两个单位。
  粮油大厦 位于解放南路293弄1-1号。以产权单位宁波市粮食局而得名。1992年建成,项目名称为“粮油大厦”,一直沿用至今。位于迎凤社区东北部,东临解放南路,南接迎凤街,西连水仓巷,北至水仓小区。主体层数9层,高31.2米,占地面积606.06平方米,建筑面积5683.2平方米,使用面积5114.3平方米。属20世纪90年代初高层建筑,外装材料为瓷砖。
  阳光大厦 位于解放南路65号。因毗邻太阳公寓而得名。1993年5月开工,1996年12月竣工。东临解放南路,南、西临太阳公寓,北连光大证券。主体层数22层,高67米,建筑面积22173.22平方米,使用面积15521平方米。大厦框架为剪力墙结构,外装材料为面砖、石材,正门上方书“阳光大厦”。大厦设有地下停车库。管理单位为美屋物业。
  财税大厦 位于中山西路19号。因以产权单位宁波市财税局而得名。1995年2月开建,1999年12月底建成使用,原名为“三利大厦”。1996年,三利公司将大厦转卖给国际信托公司,大厦改名为“国托大厦”。1998年,国托将大厦转卖给市财税局,大厦改名为“财税大厦”,一直沿用至今。东临水仓巷,南至陈家巷延伸段,西至镇明路,北达中山西路。大厦由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市华丰建设集团承建。整幢建筑为钢混结构,由6层裙楼和25层主楼组成,呈宝塔形,外装材料为面砖、石材。大厦设有地下停车库。管理和使用单位为宁波市财政税务局。
  月湖盛园 位于仓桥街32—58号。以月湖和盛氏花厅而得名。东、南临仓桥街,西、南接镇明路,北至大沙泥街,邻月湖历史文化区。主体层数4层,高21.9米,占地面积38996平方米,建筑面积49000平方米,使用面积40000平方米,为现代江南三合院建筑。建筑坐西朝东,由杨坊故居、陈鱼门故居、盛氏花厅等院落组成。月湖盛园是宁波“中提升”战略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宁波紫线规划八大历史文化街区最先动工的保护性开发项目,是国内首个以江南三合院为蓝本打造的城市时尚休闲项目。内有两个停车场,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共有260余个车位。管理和使用单位为宁波海盛置业有限公司。
  海曙大厦 位于中山西路11号。因位于海曙区,故名。于1992年12月开工,1995年1月竣工。东临丝绸大厦,南至陈家巷,西临镇明路,北达中山西路。主体层数14层,高56.7米,占地面积17300平方米,使用面积12500平方米。由浙江建安实业公司施工。大厦内设有爱建证券、因特学校、海开物业管理公司等单位,属商务大楼。
  浙江外经贸宁波大厦 位于长春路70号。以经营对外贸易且设在宁波故名。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主体层数9层。
  宁波逸夫剧院 1972年始建,1976年10月竣工,初名“宁波剧院”。1996年,装修改造时得“宁波帮”著名人士邵逸夫先生的部分捐助,更名为“宁波逸夫剧场”,一直沿用至今。(详见第十一编 文化)
  望湖市场 位于长春路30号。因有望湖桥而得名。1985年7月填河道,建市场。1986年11月建成开业;1990—1993年,改建成梯层式市场。1994年建成二期工程,俗称“望湖市场”,一直沿用至今。主体层数7层,占地面积8713平方米,建筑面积13400平方米。市场为框架结构,1—2层为市场,3—7层为居民住宅。望湖市场共有1112户个体经营户。管理单位为宁波宏业发展总公司。
  天元大厦 位于解放南路9号。2003年,由宁波市天元房产公司申报,经宁波市民政局审核批准予以命名。市地名命名审批表资料称:“名称含义及原因有三,其一天元是围棋盘上的重要棋点;其二是大厦位于市中心重要位置;其三是天元公司承建,故取名天元大厦。”主体层数20层,主体高度70米,占地面积1866.5平方米,建筑面积15842平方米。管理单位为宁波亚太酒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鼓楼大厦 位于中山西路75号。因鼓楼得名。1987年4月始建,1988年12月建成。位于中山西路,东至天吉巷,南接镇明路631弄,西傍范宅,北临中山西路隔路与鼓楼相望。主体层数11层,高42米,占地面积18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700平方米。整幢建筑坐东朝西,为混钢结构,外装采用石材。大厦是市区繁华地段综合性多产权写字楼。管理单位为鼓楼大厦物业。
  月湖大楼 因位于月湖东侧而得名。1999年动工,2001年竣工。位于仓基街和镇明路交叉口,东临镇明路146弄,南至仓基街,西为镇明路,北连月湖菜场。主体大楼7层,高31.5米,占地面积3330平方米,建筑面积4350平方米。一楼是商铺,月湖街道办事处设此大楼内。管理单位为海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永煌大厦 位于青石巷5号。1996年10月始建,2001年11月竣工。始称“商业银行西门支行”,后称“永煌大厦”。东临青石巷,南连宁波教育学院分部,西接西后街住宅区,北至中山西路。主体层数9层,高37米,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7964平方米。有7家单位在此办公,是综合性多产权写字楼。管理单位为永煌大厦物业。
  石油大厦 位于镇明路618号。以产权单位中石化浙江宁波石油分公司而得名。1995年5月始建,1997年9月竣工,1998年3月18日投入使用。东、南连接紫薇巷住宅小区,西临镇明路,北至迎凤街。主体层数19层,高79米,占地面积1020平方米,建筑面积16184平方米。
  建行大厦 位于广济街31号。因是中国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的办公楼而得名。东接宁波逸夫剧院,南临柳汀街,西沿金带巷,北至广济街。主体层数26层,高99.9米,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使用面积29400平方米。主楼1—2层作为银行营业大厅。管理和使用单位为中国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
  时代广场 位于冷静街8号。2006年8月,由银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申报,经宁波市人民政府审核批准予以命名。2006年9月动工,2009年5月竣工,2009年6月交付。东临解放南路,南至冷静街,西沿大沙泥街,北接仓桥街。主体层数16层,裙楼高2层,高60米,占地面积15130平方米,建筑面积37825平方米。内设多家商铺。管理单位为银亿物业。
  外运大厦 位于解放南路69号。因是浙江中外运有限公司办公大楼,故名。1993年开工建设,由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承建,1995年竣工。东临解放南路,南接民生银行,西连太阳公寓住宅区,北至冷静街。主体层数18层,建筑面积9216.24平方米,使用面积6451平方米。大厦设有地下停车库。管理和使用单位为浙江中外运有限公司。
  文华大厦 位于镇明路488号。始建于1995年,1997年建成,1999年交付使用。东临游河巷,南至柳汀街,西临镇明路。主体层数10层,高35米,占地面积1608平方米,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内驻广发银行、方正证券营业部等多家企业。管理单位为宁波中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中信银行大厦 位于镇明路36号。曾名“金隆中心”,又名“中普大厦”。2004年6月开始建造,2006年8月竣工,2007年4月交付使用。2006年8月,经市政府批准由“中普大厦”更名为“中信银行大厦”。东邻白果巷,南至灵桥路,西临镇明路,北至仓基街。主体层数26层,高99.6米,占地面积19998平方米,建筑面积52692平方米,使用面积39974平方米。大厦绿化率达32%。设有地上、地下2个停车库,内有多家单位办公。管理单位为亚太酒店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金隆国际管理处。
  月湖金贸大厦 地处月湖西区,是宁波市重点工程,海曙区总部基地,为使总部基地更体现金融贸易元素,故名为“月湖金贸大厦”。2012年10月开工,2014年12月竣工。位于护城河东岸,东至规划路,南傍月湖花园,西临长春路,北临柳汀街。主体层数20层,占地面积14170平方米,建筑面积33364平方米,绿化率达24%。
  第三节 房屋拆迁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近30年,月湖辖区房屋拆迁、道路改建活动比较频繁。尤其是1998年至2000年,市政府投入6亿元资金实施月湖景区一期建设工程,主要用于月湖周边老旧居民住宅的拆迁和1万多平方米古建筑的修缮。2009年,又启动月湖景区西区一期改造项目前期拆迁工作,拆迁非住宅7200平方米,住宅33456平方米,计913户。这一时期,其他的房屋拆迁涉及的项目有:天一阁博物馆、范宅、高丽使馆旧宅等文保房屋的扩建、整修;市第一医院、湖西卫生院、广济中心小学、镇明中心小学、市十一中学等改、扩建工程;解放南路、镇明路、广济街、冷静街、县学街、迎凤街等街路的拓宽工程;广济街项目、县学地块、压缩机厂地块、镇明路地块、菱池街地块的居民住宅房建设工程等。通过近30年的拆迁、改造、建设,至2015年底,月湖辖区的天一阁·月湖景区通过全国创建AAAAA级旅游景区资源与景观质量专家评审,列入全国景区创建预备名录。景区周边的街路、公共设施、城市景观、房屋布局日臻协调、完善。

知识出处

月湖街道志

《月湖街道志》

出版者:宁波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月湖、社区、街区管理和建设、街区治安和公共安全、经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民政、民俗、方言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月湖街道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