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散记选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44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散记选录
分类号: I22
页数: 11
页码: 420-4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寿院记》、《桓溪旧宅碑文》、《走进五龙潭》等文学作品。
关键词: 龙观乡 诗文 文学作品

内容

天寿院记
  北宋·周铢
  四明山磐亘千里,隐如叠浪。而西南诸峰,惟灌顶、定光为最高。旁有瀑布,泻于两山万叠之间,峭壁参云,足不可到。其下有天井焉,泓然澄深,清澈见底,是为天井。岁时大旱,郡邑之人不远百里来祷于井,随求而应,变现俄顷,有金钱蜥蜴之状而赴感,作为云雷,沛为膏泽,为一方千里之惠,而岁每用丰。以故此邦之人,咸生信仰。建隆初,有僧道凝,自福唐来,爱其峰林深秀,遂卓锡于麓。扪萝而上,危磴嵌崎,行三里余,始至其井。旱时灵响浸闻,缁徒日众。殿堂重复,长廊广庑,几至百楹。乡人遂以天井院名之。咸通中,剌史李伉以祈祷屡验,乃即崇寿宫建五龙堂以答休。俾郡人咸便香火,有石刻在焉。治平中,郊祀大飨,得请于朝,始以天寿赐额。宣和三年春,予游定光,爱其山水胜绝,磐桓累月,见所谓天井瀑布,不绝如线,而佛刹殿宇,俯视于烟云晻霭间,欲一到未果也,一日,住持僧净高自天井来访予,语及院之所以兴与所以得名之因。异日,数过予于水面,辄求记于予,以纪岁月,且将刻赐额敕黄于石。予因以山川游览之胜,三井灵异之感,并净高之言,叙次以书。宣和四年(1122)九月。
  桓溪旧宅碑文
  清·全祖望
  予先世家桓溪之上,故搜索溪上文献最详。尝谓鄞之山水,自四明洞天四面有二百八十峰,其在鄞者居多,然莫如溪上之秀。舒龙图尝以慈溪、桓溪、蓝溪称为三溪,予谓鼎足之中,当推桓溪者,以本色也。句章城址邈矣,溪上之山,其脉甚远,溯自四明山心之杖锡,迤逦而出。大小皎之幽深,石臼之清奇,天井之闲静,响岩之明瑟,或起或伏,穹穹窿窿,其中药炉茶灶,琼枝玉木,鸡犬俱别,不可名状。溪上之水,发源四明山中,及放乎兰浦而下,它泉汩汩,一碧如洗。蕙江环其背,春深而绿阴夹岸,秋老而绛叶满址,千篙竞发,缩项之鳊,时出丙穴。虽山阴道上之泉,不足比美,句余灵淑之所荟萃也。而吾鄞诸叟之卜筑其间者,亦于此最多,故游人迁客亦最盛。
  自唐贺秘书为开荒诗老,其高尚泽今尚存。宋丰清敏公,则蕙江其故居也。陈尚书以忤蔡京归,于密岩结冥庵。南渡而后,魏文节公自焦山来,筑碧溪庵于石臼,为觞咏地。而张监军良臣自大梁来,亦卜居焉。三径密迩,其时文节东阁之客,甲于江东,王季彝之诗,白玉蟾之仙,柴张甫之侠,葛天民之诞,皆以魏、张之友来溪上。又未几时而楼宣献公别业在焉。宣少帅别业亦在溪上,而乡里以其人不甚重,故弗称。咸淳间,安秘丞刘以忤贾似道亦居溪上。日赋诗。而王尚书深宁园亭,多在城东,其溪上小园,则晚年所为也。东发黄先生亦别署杖锡山居士,其寓溪上最久。清容谓溪上盛时,碧瓦朱甍,翠耸鳞比,望之如神仙居。呜呼盛矣!
  予家先世文词之学,实自义田宗老六公发之。其时及接楼、王诸叟风采,至今取所传《空集》读之,虽所造深浅不同,然莫不循循有前辈师法。夫山川之秀,必赖人物以发之,不然,则亦寂寥拂抑而不自得。以溪上之山川如此,人物如此,数百年以来,忽变而为樵童牧叟荒江野烧之场,流风遗韵,澌灭殆尽,欲求当日诸老踪迹不可得,岂不惜夫!
  予自放废以来,复从宗人求一隙地,筑室其间,思为溪上田父,以充圣世之幸民。因念汉宣城太山有庙,多名士集其中,荆州刺史为立《冠盖里》碑,唐之衡阳有《儒林文学碑》,以志其一州人物。今吾溪上之盛,实无忝焉。乃为文勒石,树之旧宅之旁。后生晚辈,不及见前哲之风流,得此碑犹可追溯而想见之也。
  走进五龙潭
  陈剑
  一个在宁波市地图上只有针尖那么大的标点,名不见经传的自然小不点,近几年来,渐渐名气在外,游客络绎不绝,她的奇妙之处到底在哪里呢?笔者上百次游览了她,感促颇深。
  冰雪奇观五龙潭
  天台山脉天井山下的五龙潭,不同于庐山、峨眉山……它以其独有的险峻、冷傲,甚至于没有翠绿树木遮挡的山石和碧潭瀑布而闻名浙东。它具有很多文人、画家用手中的笔墨描绘出的气势磅礴、幽谷深潭。
  冬季的天井山峰被薄薄的一层白雪覆盖着,它那怪石林立的身躯,时而升腾着一层云雾,缭绕着、扭动着,并与坐落于山际间的五龙神堂中的香火一起盘旋在整个四明山峰。
  沿着崎岖的山路,我走进了四明山脚下藏蛟龙的幽谷——五龙潭。冬季的五龙潭,没有了潺潺流动的溪水,惟有壮丽的冰凌瀑布闪现在我的眼前。
  山间的冰凌晶莹剔透,没有一丝瑕疵。它静静的冻结在怪石缝隙,悬挂在山涧。一缕一缕的垂直冰柱,形成一道天然的玉雕,有的如天女散花,有的像熔岩奇景,有的似守山的将士。
  看着眼前的景观,我情不自禁的掰下一小块冰凌,放在嘴里,凉爽爽的沁透心扉,着实令人惬意至极。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每到冬天下雪的季节。我会从树上、瓦楞下摘一块“冰糖”咀嚼在嘴里,听着那“卡脆、卡脆”的响声,觉得童趣无比。成人后,我时常会给孩子们讲那自己孩提时的往事,可他们总是睁着好奇的大眼睛问:真有这样的事吗?是啊,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还会记得这些吗?现在孩子的寒假乐趣已经被一个个学习班、摞起来的作业所代替。而大人呢,不由自主的丢失了一份真诚、丢失掉了一种温馨,丢失掉了一种信任。只有走进深山,亲吻自然,才使得将要丢失的东西一点点拾起来。一阵寒风袭来,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现实。于是继续沿着冰雪封山的游步道向上爬,在带钉的登山鞋和破冰雪棒的支撑下,一步步地艰难的向古祭台顶峰攀登。
  嗬!人生不也是如此吗?
  冬季的五龙潭,虽然已没有了含苞待放的杜鹃花,却有盛开着奇型多姿的冰雪花,悄悄的凝结在游步道薄冰上和悬崖峭壁的不老杂木、松树上。低头凝望着脚下这朵朵冰花,翘首仰望着悬崖间那一颗颗数年未见的雾松奇观,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送给那个文友的冰凌花。我刻的冰凌花虽远不是眼前的冰花婀娜秀美,它可是我用心在窗户上印刻下的痕迹。至今玻璃窗上的冰凌花已经化了,但那印刻在我心里的痕迹却永久不会抹去。
  眼前的冰花深深的隐藏在深山中,我可以把它带回家吗?如果我把它捧在手心,它会被融化吗?唉,如此俊美的冰花,只能深幽在山中,远离闹事、污染,它才使自己的花朵洁白无瑕。
  不知为何,每每观赏到一个景物的时候,我就会联想到自己的人生轨迹。
  继续往前走,前方又会有什么样的奇迹令我感叹呢?
  用心去赏景,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和大自然说话、亲吻,大自然一定会给我无法想象的收获……
  雨中五龙潭
  春上,有一批北京、天津、吉林、陕西等地客人来宁波,大都是文学爱好的同行。那天来五龙潭观光,作为东道主,理应作东。可偏偏天公不作美,当我们来到景点门口,下起了雨,淅淅沥沥,这雨不像是下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在景点口的小卖部边小歇了一段,雨却越来越大。等到近午,天色转亮,大家不由喊了一声:“走吧”!拎起挎包,撑着雨伞,兴致勃勃,向景点方向出发了。
  是烟是雾,大家辨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整个山水上上下下,裹得严严实实。走近了,才知道眼前所见的是百丈岩。岩上镌刻着巨大的“龙”字,是我国已故著名书法家沙孟海老先生在八十七岁高龄时留下的墨宝。在百丈大瀑布衬托下,使隐藏在四周青山叠翠、草木葱茏、溪流瀑布裹顶而下的五龙潭,透露出几分神迷的色彩。
  一路走去,拐入鹅卵石铺就的山溪峡谷,一缕缕芳香从远处飘来,缥缥缈缈,若有若无,想必是春天奇草异花盛放的季节。慕香朝前走,芬芳更浓了,人更醉了。一切都迷离恍惚,大家不知身在何处。迷惑无主时,忽然一声“映山红”,大家才如梦初醒。那醉人的芳香,真想一次偿个够。山美给人以精神享受,酒美则给人以物的享受,正像五龙潭的山水美圣地,造就了龙观人美的生活。
  雨大起来了,我们撑起了雨伞。雨声越来越大,人声越来越小。溪边的竹林在大风大雨中摇曳着,极具动感。奔腾直泻的山溪,别致的小桥,再加溪边的廊亭,大有诗画中的“小桥流水人家”之意境。透过溪边竹林,依稀可见前面玉泉峰下润泽潭飞流直泻的白练,水声轰隆。这是龙母的寝宫,被人们称为黄龙潭。黄龙又有长寿之意,也称“寿”潭。走过竹林,再看远处,在山峰陡峭的石阶上,几顶小雨伞也渐渐地模糊起来,五龙潭在雨的包围中显得更加神奇和逼真了。它虽然没有五岳之尊的泰山那样峻秀挺拔,但它却有一种灵性,如同人一般,让人越品越纯。此时,雨中清新爽朗的空气带给我们以舒坦,而山溪的气息,峡谷雨中的景致则带给我们以山乡清新纯朴之感。
  忽然,我们都不约而同地闻到一缕缕烤鱼香,那诱人的香,真让人垂涎三尺。跨越山溪,迈过石阶,终于发现了“猎物”:是烧烤鱼。你一条我一条,不一会儿,炉上的鱼少了一半。在狼吞虎咽时,突然发觉一位同行者脸色难看。再细瞧,大家不禁大笑起来。原来那位仁兄被鱼刺卡住了喉咙。咳!北方人真够呛。也难怪,这样的烤鱼,他们一生中能吃上几次呢。不经意间,大家互相对视,个个嘴边都有八字形的炭灰迹,样子极象童话中的老花猫。笑声就这样持续不断。老板娘丢下生意拿来毛巾和洗脸水,帮衬的姑娘为大家拍了合影照,着实让大家感受到了龙观人热情好客,我为自己是一个龙观人而感到自豪。
  雨小了,溪水淌过露出水面的鹅卵石,溅起雪白的浪花。哗哗的水声,清脆悦耳。那声响是深山溪流发出潺潺水声,自然地感觉很美很纯。当我们走进溪水时,清凉的感觉刹那间灌透了全身。迎着水流向前攀登,清爽的感觉真美。
  缓缓踱步,细细观赏,似有所思,而无所思。心融入了雨,融入了雨中的景色,人与大自然的微妙交流,更增添了雨中旅游之乐,尤其是来自北方的同行,更是生平难忘的一次出游。
  开始登山了,大家都抑制不住心中兴奋之情。“人朝上走,水朝下流”,大家不知道上了多少个石阶,一阶又一阶。依着山崖,仰头朝上望,石阶仿佛一架长梯。“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头顶”,北方的同行有点胆怯了。流水的石阶,天上的雨,更是增加了登山的难度。大家一段一小歇,边观景边照相,终于登上了祭龙坛。祭龙坛,顾名思义就是祭龙的地方。过去,这里大祭有三:一是求雨请龙;二是还愿送龙;三是龙王神诞日祭龙。这祭龙坛始建于唐朝,是当地百姓祈求风调雨顺的地方。每年春节和农历六月十六或久旱不雨时,当时的官吏和百姓都要举行隆重的祭龙和请龙仪式。至清末,历代宁波府台、鄞县县令都要来此公祭,祈祷国泰民安。现重建的祭龙柱高9米,直径2.5米,耗用70吨福建孔雀绿石,如此规模庞大的龙形图腾在国内实在罕见。
  心还在跳,腿还在抖,大家到底还是上来了。站在祭坛栏内,举目远眺,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美感和快意。高挂白练的利泽潭、润泽潭,玉簪剑艺般的玉泉峰,闲情逸致的竹廊茶坊和玲珑剔透、形态各异的九龙山脉等都历历在目。细看那醉人的绿树、溪水、秀峰,不觉间悠心渐起,五龙潭风韵,一醉一陶然。
  雨一直陪我们回到了景点口,回头眺望雨中的五龙潭,大家都享受了一次大自然突至而来的美感和快意。
  五龙潭,是诗情画意的和谐统一。有山有水有潭,如同人有了眼睛,也就有了灵性。雨中五龙潭,一路走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感到格外的兴致盎然。
  鸣凤水景区
  汽车沿着乌贼、狮子、白象、鲤鱼等峦峰山间中那宽敞明亮的水泥公路上行驶,不一会儿就到了五龙潭风景区总入口处。迎面是一座用花岗岩、青石等材料建造的大牌楼和厢房,牌楼上“五龙潭”三个苍劲有力的金色大字,在早上的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这是我区青年书法家张中良的手笔。牌楼前是宽阔的游憩广场和停车场。游憩广场上樟、枫等乔木林立,是游客遮荫挡阳的好地方。用大理石铺设的停车场,至少可停放300辆旅游车。我们来不及细细观赏这些,就急冲冲地进入门楼,来到了鸣凤水景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用花卉绿树种植装扮成的、形象逼真的“五龙潭”图形商标,驻足其间,好像在观赏一幅特大的山水画,拍上一张照片留念,是一件快事。
  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径向景区纵深走去,由梨、桃、竹、枇杷、杨梅、茶花、广玉兰等构成的十大花果园,散落在高山流水之间。眼前正是百花盛开的时节,穿梭于园林间,不禁使我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这里月月鲜花盛开,季季果实累累的景致,让人把一切疲劳、烦恼、苦涩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极目远眺,天井山上群峰林立,云雾缭绕,青山绿叶间鲜花怒放。那云雾、那鲜花给大自然的景色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彩。那山岙间的五龙潭瀑布、古祭坛、青云梯仿佛在向你招手,欢迎远方宾客的到来。
  漫步在十大花果园之间,亭台、竹楼、小桥、石景等错落有致,倾听着穿行于溪滩石铺就的人工湖泊间的潺潺流水和水车昼夜不绝发出的“轻音乐”,观赏着一股股喷涌而出的泉水在杂乱无章的溪石间跳跃,尝一口甘冽清凉的泉水,令人心旷神怡。
  一路游玩一路放松,不知不觉来到了水景区尽头。这里是通往五龙潭景区观光车的中转站,向右前往五龙潭飞瀑景区,向左前往青云梯景区。据介绍,鸣凤水景区占地面积290余亩,总投资2500万元,由集散区、龙漫滩水景、龙归海水景、凤鸣山景点等组成。景区取名为“鸣凤”,有“龙吟凤鸣”、“龙凤呈祥”之寓意,突出了龙崇拜的文化氛围,营造“飞龙、潜龙、游龙、蟠龙、卧龙”之龙文化景观,它是连接龙潭飞瀑区与青云梯景区的重要枢纽。景区建成后,使五龙潭一日游真正形成了气候。下一步,还将完善吃、住、娱乐等配套设施,发展相关旅游产业,使五龙潭真正成为国家4A级或5A级景区,形成二日游,甚至三日游。笔者相信,五龙潭景区的一期、二期、三期的相继落成并对外开放,预示着它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兴旺繁荣。不是吗!大牌楼上那旭日东升、闪耀着金色光辉的“五龙潭”三个大字可以作证。
  登临青云梯
  “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宁波五龙潭二期景区——青云梯,以雄、险、壮的态势即将要出阁了。想先睹为快的我,慕名前去登临。碰巧景区负责营销的沈副总带领导游小姐去熟悉景区线路,于是跟随前行。
  汽车绕着景区新浇铸的柏油马路盘山而上,途中一块怪石吸引了我。导游介绍说,这块石头像不像一个拱手作揖的仙人?它叫“好汉迎客石”。我们将要攀登青云梯,不是有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名言吗!其实登青云梯要比登长城还难啊,登上青云梯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我有点不太相信。
  据资料介绍,青云梯垂直向上共有1368级石阶,中间没有任何缓冲台地,这在国内绝无仅有的。
  到了青云梯站口,抬头观望,左边是被称为“华东第一瀑”的水门岩大瀑布,大有“飞流直泻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感;右边像一条长龙直冲云宵,离天似咫尺之遥。青云梯取名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之句。眼前的登山石阶,称为“天下第一梯”当之无愧。
  我们稍作休息就开始登梯了。大家兴致盎然,谈笑风生,全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陶醉了。然而才登上二百来阶,就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大家只得在梯旁的平台上休息一下。青云梯旁共修建了9个小平台,约60米修建一个。9个平台出自道教太玄经上“天有九重”之说,从下往上,第一平台叫中天,意为上仙了;第二平台叫羡天,意为高仙。依次类推有,徒天,意为大仙;更天,意为玄仙;醉仙,意为天仙;郭天,意为真仙;咸天,意为神仙;治天,意为灵仙;最高一台成天,为至仙,意为神仙做到极顶了。
  过了第二平台,就往左侧游步道去了水门瀑,我想反正已经达到高仙了,走一条轻松的线路未尚不可。
  进入水门瀑景区,跃入眼帘的是整座石壁自平地涌出,好像一道天然石屏风,石上树草苍翠,蔓藤绕生,纹理如画。我不禁想起李白《西岳六台歌送丹邱子》中“二峰却立如欲摆,翠崖丹谷高崖开”之句。整条山谷像涌翠壁一样,奇形怪状岩石随处可见,却也错落有致。抬头仰望,飞流银丝扑面而来,那种清凉凉的感觉,似进入人间仙境。
  从人造阶梯登到水门瀑中段,再看水门岩,像是“群龟欲仙”,那一只只乌龟正沿着瀑布奋力向上爬,看来都想成神仙了。
  箭峡关地势险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我们小心而上,这里有块“象猬石”,很像一头大象背着一只小刺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沿山路前行,取名“九天银河”的一条山溪伴你向上,溪上石头像鱼、像龙、又像麒麟,只要你有想像力,就可随意取上一名。不知不觉到了天门瀑。天门开,天水涌,天门之水从天而降,如白虹倒挂,在这里,你会领悟到什么是“疑是银河落九天”了。
  终于到了状元顶,俯瞰青云梯,我似乎领悟到了“平步青云”的本义。
  从青云梯下山,梯陡岩险。依栏一步一阶,像在走人生的每一个脚步,时时要小心,处处要慎重。虽说美景如画,但我们也不敢左顾右盼。三步一歇,五步一停,沿着1368级石阶,在“天有九重”的每一个平台上歇歇停停地下到了起点站。呵!青云梯,你让我真正当了一回英雄好汉!
  深闺大峡谷
  长江三峡以险峻、壮观而名冠中外,黄果树瀑布以雄姿秀色而蜚声天下。似乎山川精华都已荟萃于斯,别处皆不能与之媲美。其实,在广袤的国土上,风景岂止这边独好?山川各领风骚,美景随处宜人。不是吗?在宁波市西北部龙观乡境内的交坑大峡谷,在我看来,它神奇秀丽的姿色不亚于云南丽江的虎跳峡。然而,正如《长歌恨》名句中所云:“养在深闺人未识”。
  这是一条养在深闺的原汁原味大峡谷。它属天台山脉四明山系,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区五龙潭第四期待开发的工程。周末,因半山村吴支书的邀请,我携带相机走进了如诗如画的原始森林。一天下来,虽然攀崖爬岩、穿林过溪累得精疲力竭,但看着这拍摄下的近50幅那沟沟壑壑的山崖、蜿蜿蜒蜒的峡谷景点资料,确凿让人感慨万千。
  据吴支书介绍:交坑峡谷区域面积8.1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5.7平方公里,竹林、杨梅、柑桔、黄花梨、花木、茶园、珍稀植物园等水果林、经济林2.4平方公里。大峡谷全长15公里,两岸落差约300米,谷底宽约1000米。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
  在那深沉而蜿蜒的峡谷间穿行,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风光如画,刺激无限……。
  水,自有其独特的个性,它们从深山峡谷走来,或奔流直下悬崖,银浪倾泻,气势磅礴,形成以白龙潭、青龙潭、螺旋瀑为代表的8个大小瀑布;或顺着山势蜿蜒曲折,潺潺而行,柔情缱绻,令人神往。如百丈流水、三叠瀑、云雀瀑、云豹瀑等为代表者。林,在这里是一个广泛而又多姿多彩的概念。有水上石林、水中杨柳、百丈流水等7处自然风光区。园内有百类树种共存的近现代森林,郁郁葱葱,枝盛叶茂。洞,又是它的一大特色,大自然通过几百万年火山活动形成初具规模的酸性溶岩。这里有别具一格的寿星洞、龙居洞和交坑洞等,它们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曾是四明山三五支队指挥部和阴伏点。
  这里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独特的森林植被和气候,为野生动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在这里修生养息和繁衍后代。这里,溪中有油鱼、色花鱼、溪鳗、甲鱼等,肉质鲜嫩,味美可口,富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山上有国家二三级保护动物云豹、穿山甲、河麂、豹猫、豪猪、花面狸、鬣羚、青腹松鼠等兽类47种;有鹤、雀、鹭、画眉、红嘴角相思鸟、黑背燕尾等鸟类333种。爬行类有蛇、石龙子、乌龟、鳖、蹼趾壁虎、宁波滑蜥等42种;两栖类有日本林蛙、华南湍蛙、中华大蟾蜍等17种。
  山、水、林、洞以山为依托,形成大峡谷迷人的自然风光。那弯弯曲曲的溪水一次又一次地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向导和吴支书不停地用溪内的大石铺垫成小石墩、小石桥,让我过溪过坑。就这样,不知道过了多少道溪,多少道湾……
  前面荆棘布满,给人又是浮想连翩……。
  踏过岩层,爬上壁坡,过土垅,攀悬崖,终于踏上了一条横着的小径,沿着那条路向下望去,那就是我们刚刚穿越的峡谷吗?真是不敢相信,我们在那样的一个地缝中穿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样一个奇迹。那样逼人的千仞峭壁承载的是怎样的一种力量?!一种无法形容的气势,而交坑峪又以怎样的曲折的流势在深深的谷底部冲刷着的呢?
  大地山峦溪流并不是亘古不变的,但愿通过对它的开发,能给四明山革命老区经济建设做点贡献。
  撰于甲申年腊月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