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礼仪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43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礼仪习俗
分类号: K892.26
页数: 11
页码: 367-377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婚俗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包括普通婚俗、订婚、贺礼、搬嫁妆和迎娶等方面的内容。在订婚方面,男女双方会交换庚贴并占卜,然后互送聘礼和聘金。在贺礼方面,男方选定迎娶吉日后会送彩礼,女方则根据彩礼多寡和家产置办嫁妆。在迎娶方面,男方会前往女方搬嫁妆,并在婚礼当天陈列于男方堂前供人观赏。
关键词: 龙观乡 风土习俗 礼仪习俗

内容

一、婚俗
  1、普通婚俗
  媒妁 旧时女子成人由父母于门第资财相当人家择亲,探询双方生辰百字,若非“龙虎相斗”、“羊入虎口”、“鸡犬不和”等相冲生肖,则挽亲友做媒。媒人登门例不喝茶,双方有意则交换庚贴,占卜后确认无“冲”,则由媒人为介议定财礼,择吉日“下定”,又称“递恳贴”、“过书”。再择吉日互换大红庚贴,由媒人分送对方。收者将庚贴压于祖堂或灶君闪香炉下,三日内家中无破碗碎盏之事,始正式订婚。建国后提倡自由恋爱、自主婚姻,有介绍者的仅互通情况,转交照片约定会面等,旧俗多废。80年代后,有青年通过报刊和广播等征婚。
  订婚 旧时订婚问明男方鞋帽尺寸和父母兄妹鞋样,预为制作。男方于吉日向女方送聘礼包括鹅鱼肉蛋酒及120只金团、麻饼并桂圆、黑枣、莲子、白糖等四色包头;其他糕点包头4只;金戒子、金耳环各一对;绸缎衣料6至8件。聘金以36元银元为小礼,120元银元为大礼。媒人送婚贴至女方,女方以酒宴款待,宴毕附回贴,送回礼于男方,称“发送”,回礼有女方做的鞋帽及绣袋5或7件,袋绣鸳鸯、松鹤、荷茶、白莲等吉祥图样,上钉有“百年好合”、“五世其昌”等语的金属饰片。男方宴请媒人后婚事遂定。本地另有习俗,订婚后男方要送龙凤喜饼和喜酒,俗称“大饼老酒”,故女有“老酒甏”之称。订婚后男方逢节要送礼,有端午粽、中秋月饼及鸡、鱼肉等,直至迎娶。建国后,订婚较前简单,双方择定日子,请介绍人一起欢宴即成,也有男方向女方送聘金的。近年来,青年多属自由恋爱,由人介绍相恋者也多不订婚。订婚者渐减少。
  贺礼 旧时男方选定迎娶吉日后,于头年腊月请媒人告诉女方,女方同意后,男方即送彩礼。女方根据彩礼多寡和家产置办嫁妆。婚期前,双方亲友皆送贺礼,送女方多为衣料、日用物品,俗称“陪嫁”;送男方多为银钱,至亲者送喜幛、喜轴,喜幛多用红绿绸缎被面,上缀“双喜”或“天作之合”,上款题主婚人和新郎新娘姓名,下款写送礼人姓名。喜轴多用墨或金字写吉祥对联,幛轴专供布置礼厅。有的还送红枣、花生、桂圆、莲心、小黄糕等,寓意早生贵子,祝婚姻美满。建国后,送女方贺礼多为日常用品。送男方贺礼多为钱,60~70年代起贺礼数额较小,多在10元以下。80年代后,贺礼数额亲友50元左右,至亲者更多。进入新世纪后贺礼数额上千元,有的甚至上万元。
  搬嫁妆 婚礼当天,男方去女方搬嫁妆,女方在庭院摆列嫁妆让人观赏。发放嫁妆时,第一扛必须置花烛台一对,铜镜一面。富家嫁妆至少四扛,穷家嫁妆仅一垫一盖。嫁妆搬到后,先陈列于男方堂前,供人观赏品评。50年代至60年代,嫁妆较少,大件者惟缝纫机及绸被。70年代末起,嫁妆益丰,富者常有电视机、录音机等高档家用电器,搬嫁妆多用汽车,搬到男家后直接放入新房,以供观赏。进入新世纪后,除普通农家还有搬嫁妆习俗外,大多已在结婚前置好嫁妆放于新房内,搬嫁妆人全部由同辈亲戚和朋友改为陪女婿了。
  相亲旧时婚前三日,女方用大红贴请女婿,再请,则答以“谨遵台命”,三请后,才坐蓝呢轿在写有本堂名的灯笼下引导到女家,在堂上拜见岳丈,侍坐一旁,茶送三道后入房中拜见岳母,稍坐后出拜太公等尊长,再会见帐房等执事。酒席上岳丈向女婿送酒菜,女婿致谢,礼毕岳丈退席,由妻舅陪席,新娘避而不见。此俗今废。
  迎娶 旧俗婚前三日,新郎与父母双全的男孩同睡,新郎须睡外边,俗称“伴夜”。每晚给孩子吃包子、花生、鸡蛋等,寓早生贵子意。结婚日凌晨,男家以全猪、全羊、全鱼、果品等在礼厅致祭,称“享先”。新郎剃头,两旁各置茶几一张,放二枚银元和1只五色果包,内裹二枚银元的新毛巾包,作理发报酬。送嫂用棉线绞去新娘脸上汗毛,称“开面”。中午女家办“开面酒”即起嫁酒,宴请贺客和男家迎娶人员,新郎不迎亲。花轿由男家出发,堕民手捧名贴引导,轿前有仪仗队,常人家雇吹手一班,“罗帽”(中式吹鼓手)一堂,富家加西乐一队、龙凤吹手一队。沿途吹奏,陪轿者放爆竹。女家虚掩大门,花轿到后男方使者从门缝塞入红包,始大开中门迎入,花轿须轿门朝外停于堂前。妻舅持红烛、镜子照轿内以逐匿居的吊死鬼,搜轿后,使者催妆3次,新娘才穿霞披、戴凤冠、盖大红方巾由兄弟抱上轿,以免新娘双脚碰地带走娘家风水。如步行上轿,地上须铺红地毯,未铺地毯新娘须在新鞋外套旧鞋,上轿后脱下由送嫂送回。新娘上轿前由母亲喂口“上轿饭”;寓意不忘哺育之恩。新娘上轿坐定后不可移座。轿出门时,母亲及姐妹上堂哭诉吉祠送行,新娘须以哭惜别。座下放铜火,内燃碳火香料,寓意新娘如火旺发。妻舅送花轿至中途,用火之火点香带回置火缸内,寓意共同兴旺。男女双方各有2或4名男子送接,双方相遇致礼后,接方向送方送糕点以致慰劳。建国后,嫁娶之俗渐变,新娘多步行、坐车或骑自行车到夫家。1985年后,多以轿车接送新娘,接时车贴大红喜字。
  拜堂 旧俗花轿至男家时,鸣鞭炮,击鼓锣,敲悬于帏的铜喜鹊。花轿停在堂沿,轿夫开轿门,一盛妆幼女上前行礼后,送嫂取蜡壶中香粉在新娘脸上补妆,称“添妆”。然后携新娘出轿门立于拜位,幼儿退立一旁,一全福妇女用秤杆微叩新娘头部,再用秤尾自下而上挑去方巾,置床顶上。陪郎请新郎位于拜位。主婚者位于上,赞礼司仪,新郎新娘上香拜天地、祖宗后对拜。拜堂后,陪郎2人捧花烛引导新人踏地面布袋入洞房,布袋5只,每行一袋,送嫂即移置于前接之,称“传代入房”。入房后新人并坐床沿,饮红糖圆子汤,礼厅中宾客同时进食,以示团团圆圆。饮后新郎出房,送嫂服侍新娘换妆,然后新人依次向父母和长辈跪拜。礼毕新郎捧果子糖向长辈敬茶,长辈置红包于茶盘作见面钱,新娘上前接茶盘。此俗今废。但敬茶收见面钱习俗尚存。
  喜宴 结婚日晚,主婚人和新郎恭候在大门口迎贺宾,乐队奏迎宾曲。宴会设新娘专席,由4名未婚姑娘侑食。每上一道热菜,送嫂陪新娘回洞房换一套新衣,回席向宾客施礼说:“众位先生,姑娘在此换汤作揖。”最后一次说:“姑娘在此谢汤作揖”,称“侍筵”。席间乐队奏“龙凤呈祥”等乐曲。喜宴毕,新娘到厨房,行亲割礼,称“上厨”。宴后奏送宾曲。建国后,喜宴礼仪大简,亲友聚吃一餐,视来客多少而办酒席。结婚酒宴常延续3至5天,惟婚日晚酒席最为隆重,但无上述礼仪。近年来,有的人家在饭店包桌,新郎、新娘在饭店门口恭候宾客。喜宴旧习俗多废弃,改由新郎新娘敬酒等。
  闹洞房 喜宴后,寿翁二人及亲朋簇拥新人入洞房。房中花烛桌上置果盘,上放桂圆、荔枝、花生、红枣、桔子等。寿翁居中向新人敬酒三杯,每敬一杯,皆交换酒杯,新郎新娘啜一口,称饮“交杯酒”。再取盘中果各二颗分给新郎新娘,并诵吉语。习俗新娘第一天不开口,宾客要百计逗新娘说话。午夜12时宾客退出,新郎随出。送嫂整理卧具、侍新郎换装。新郎遍谢襄办婚事人员后回房。送嫂取黑枣嵌胡桃给新郎新娘分食数枚,又取床头果1包给新娘,新娘赠红包。送嫂看包内银元,若嫌少则站立不走,待加足赏银后出房并招呼新娘关门。新娘关门后,新人共吃床头果,入寝。乡间又行于此时设法破门取闹,以罚糖果。建国后闹洞房习俗仍存,但内容大变,长辈作礼节性看望后退出,多由同龄亲友笑闹。近年来,多在新房里喝茶、吃糖、吸烟,以请新娘点烟或唱歌为多。
  回门 旧时次日起床后新郎开门,寓早生贵子意。男家发轿、贴请妻舅,妻舅受茶三道后退至新房休息。中午宴请妻舅,称“会亲酒”,妻舅坐首席,菜肴丰盛,唯忌用毛蟹(甬语以毛蟹为娘舅嬉称)。宴后新人坐轿到女家,随轿送“望娘盘”1担,内盛喜宴所设果品及鱼肉等。晚岳家设盛宴待新人,忌用冰糖甲鱼。宴毕,原轿返回。到家后新娘由新郎挽扶从轿前至房门前20多条长凳架成的“仙桥”上走去,旁客边看边催迫,若新娘步履稳健,则在新房门前的桥头处再叠上长凳1条,并递上一只油包,叫新娘咬住走过。称“鲤鱼跳龙门”。回门之俗今仍存,惟较旧时简单,新人回女家用午餐后即回。
  2、便亲婚俗
  换亲 双方父母为节省财礼,各以女儿嫁对方儿子,俗称“换亲”。婚礼从简,多为穷家所行。此俗在六、七十年代农村山区仍存,今已罕见。
  叔续嫂(伯续弟媳) 订婚后男方猝亡而有未婚兄弟,经双方同意,可继续姻缘,妇方改嫁亡夫兄弟。亦有婚后男方亡故,经家长作主或双方愿意,弟与嫂或兄与弟媳成婚,此俗在今部分农村偶有所见,但需经结婚登记。
  招赘 旧时无兄弟之女招婿称“招赘”。受招男子须改妇方之姓。受招者在家中地位低微,受社会歧视。建国后,招赘女婿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社会地位提高,并多保持原姓。近年来随计划生育独生女增多,政府鼓励男入女家。
  进舍 寡妇有田产无公婆,子女幼小者常招赘入门,俗称“进舍”,又称“坐门招夫”。进舍者多为独身穷汉或兄弟众多无力娶妻者。建国后此俗仍存,惟不以田产、公婆在否而论,均经合法登记后即可成为夫妻。
  填房 男子妻亡后续娶的称“填房”,多娶年轻寡妇或大龄姑娘。有的翁婿亲密,长女亡后以次女续配。续娶礼同前,惟在祭祖时设一席以祭前妻。今续配者与前妻地位同等,亦不称填房。
  再醮 丈夫亡后妻再嫁,称“再醮”,出嫁必在夜晚。寡妇穿红鞋,外套丧鞋,上轿时脱掉丧鞋。主婚人多为舅姑。如有子女同往,则称之“拖有病”。今寡妇再嫁受法律保护,亦无此旧习。
  并亲 鳏夫和寡妇结婚,其子女年龄相当,亦在同日结婚,称“并亲”。
  守寡 丈夫亡后子女尚幼,而家产足可糊口,为免遭物议,多守寡不嫁,终身深居简出,奉公婆抚遗孤,不事修饰,礼佛吃素。建国后,妇女多参加劳动,未再嫁者不遵旧俗。
  抢亲 旧时山区青年订婚后,因双方都无力筹办婚事,通过媒人商定,当姑娘在河埠溪边洗濯时,男方派三四人用长衫裹住姑娘头抢回家去。姑娘被抱须佯哭,女方派人佯追。若有人围观,须放爆竹驱散。到男家后,在中堂点香烛、设净茶、拜堂成亲。此俗建国后废。
  逃婚 双方自愿恋爱而遭一方父母反对,一方逃至另一方结婚,若双方父母反对,则相约出走。亦有不满父母包办婚事,愤而出走。建国后,婚姻自主,逃婚者不多见。
  指腹婚 又称“摇篮亲”。双方父母在怀孕时约为婚姻。此俗今废。
  二、生育
  避鱼 怀孕俗称“避鱼”,其闻腥作呕。嫁家闻知后送金团、肉鸡等食物。凡孕妇想吃的食物,公婆设法采购,俗称“依耳朵”或“掩耳朵”。此俗今偶见。
  催生 孕妇临产,娘家人送“催生担”,有黄棉袄、黄夹衣、黄单衣、涎兜及包被、尿布等衣物和鸡蛋、红糖、长面、桂圆、核桃、黄鱼鲞等食物。催生衣物扎成包袱从窗口扔在床上,以包袱朝向卜男女,如朝里朝下为男,朝外朝上为女。此俗五、六十年代农村盛行,今仍存,但很少见。
  贺生 生育俗称“做生姆”、“做月里”、“做产”。婴儿出世即向亲友、四邻分送糖面,表示添丁之喜。娘家送贺生担,俗称“生姆羹”。有鸡、肉、鸡蛋、长面、红糖、河虾、鲫鱼等。亲友送红糖、鸡蛋、长面或婴儿衣服等。现亲友多送童装、玩具等。婴儿须向别家讨吸第一口奶,称“开口奶”。女婴须吸产男婴产妇的母奶,反之亦然。吸奶前先喂黄莲汤,称先苦后甜。将肥肉、状元糕、酒、鱼、糖等分别制汤,涂婴儿嘴,边念:“吃了肉,长得胖;吃了糕,长得高;吃了酒,福禄寿;吃了糖和鱼,往后生活甜蜜又富裕”。现生育多住医院,此俗不多见。
  满月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满月”,娘家送“满月担”,有鸡肉鱼等食物和老虎头鞋帽、抱裙、披风等衣物。姨母、姑母、舅母等以五色线编彩带挂婴儿项上,并赠饰物祝长命百岁。是日祭神祖,办盛宴请亲友,称“满月酒”、并向四邻送肉丝炒面。婴儿由福寿双全的老太抱着在堂前剃头,称“满月头”。酒宴后,亲友须反说“介难看”,意孩子越长越美。宾客告辞后,在婴儿鼻间点墨,由保姆(俗称“出窠娘”)撑纸伞抱外婆家或近邻串门,称“黑鼻头官望外婆”,外婆以饰物和银钱为见面礼。此俗今仍存,且满月酒近年来越办越盛,但礼仪较旧时简略。
  吃鹅舌头 婴儿第一次开荤,须吃鹅舌头,寓意跌跤时会像鹅头一样昂起,以免受伤。此俗仍存。
  取名 婴儿取名,以“阿狗”、“阿猫”等贱之,认为贱生长寿。正式取名时先排八字,看在五行中缺什么,就在名字中补什么。如缺“金”就取带金字旁的字为名。小孩上学时请先生按宗祠排行取书名。解放后,孩子取名多寓意理想,或与当时政治形势相关。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多喜取单名。至今也有取复姓的。
  三、丧葬
  本地的丧葬礼仪内容繁复且十分讲究,许多习俗沿袭至今,火葬者则有所变化。
  做寿域 俗称“寿坟”,富家老年人都择地做寿域,域内放“寿砖”、茶壶、油瓶各2只。墓碑字用红字,以示空穴,待进棺后改黑色。今有在公墓中预定空穴或寿域者。
  送终 老人临终,家属侍立床前,目送去世。去世后,齐声嚎哭,掀帐,焚香烛、烧纸钱,称“送盘钱”。
  浴尸 气绝后由于嗣穿素服,撑伞挈桶,至井边烧纸钱或投以银币后汲回井水,用新毛巾擦抹死者,称“买水浴尸”。并梳发整容,修剪指甲。子浴父尸,媳浴婆尸。
  穿寿衣 浴尸后,为尸者换衣,有的临终前换,称“穿寿衣”。
  移尸 穿寿衣后尸体由长子捧头,幼子扛脚移于中堂木板床上仰卧,眷属跪送,不许哭。尸床脚侧点油灯称“脚后灯”。至此可放声嚎啕。
  报丧 移尸后,派人向亲戚报丧,路远者拍电报或打电话报丧,路近者由报丧人挟一把雨伞报丧,伞头朝后,行至门前将伞柄朝下放置门外,以示凶信。报丧人吃点心后,告知入殓日子即走,主人将其用过的茶碗连同瓦片弃于门外。
  守灵 尸体前悬巨幅孝幔,由三张八仙桌并成祭桌,上供糕点、中间供牲醴,下摆香炉、烛台,燃香烛昼夜不灭。孝眷制孝服,称“破孝”。孝子寝卧于尸侧草垫,称“陪尸”。
  吊仪 亲友闻报皆来吊唁,至亲好友送红绸面白布里薄被称“重被”,亦称“情被”,或送香烛、纸钱、锡箔、果品、祭轴等。一般亲友送香烛一副、果包2只或钱。丧家则回赠白布,制丧服,称“散白”或“回白”。
  丧服 孝子孝孙穿麻衣、着蒲鞋、束草绳、戴“三梁草冠”。孝孙帽沿别一圆形红布以示孝中有吉,侄子戴二梁草冠。嫡亲戴圆顶男帽,远亲戴方形男帽。女的至亲戴状如披风的白孝兜,女儿媳妇最长;一般亲友为白包头。本家晚辈穿麻衣,平辈穿白布衣,并以白布满鞋面,后嵌一方红布。
  大殓 又称“入木”、“入殓”、“落材”、“落棺”。灵堂停尸3至5天,择日时(一般为涨潮时)大殓。尸体入木前,先于棺底铺石灰包上盖一面被,两头分置“元宝枕”和脚架,供尸搁头和脚。入殓后两侧分置死者爱物。然后依次叠盖亲友所送“重被”,最后一条为孝子孝孙所送,俗称“子孙被”。然后大声报随葬物清单,叫“报衣单”,然后合棺梢。殓毕,贫者即出柩;富家则择日出丧安葬。此俗在土葬时仍存,现实行火花制度后时有改变。
  孝榜 大殓后,丧家廊柱遍贴素对,门窗贴斗方,大门对贴孝榜讣告。
  出殡 俗称“出丧”。大户人家于灵柩上盖红毡一幅,上罩蓝布材套,四角扎白花球,顶中立一纸扎头朝天的鹤,称“独鹤朝天”。官宦人家由一鹤居中、四角各一,称“五鹤朝天”,由8人抬棺。巨户用玻璃材套,遍扎花球,前伸龙首,后见龙尾,16人抬棺。灵柩抬前,请贵宾题神主,即在牌位的“王”字加点使成“主”字。点主者称“主师”,主师来时,孝子穿素服,围白毡条于内、红毡条于外跪迎入灵堂。请上座。赞礼高喊:“主师升堂”,主师持神主牌起立面向灵堂,孝子拜跪四次,主师连念死者称衔三遍,于“主”字先以朱点,再用墨改。点主毕,在神主牌上饰红绸“魂帛”。然后抬柩出门,孝子在门外向棺跪进三杯酒,抬棺人接酒一一泼洒于抬扛,称“醮杠”。当孝眷围棺号哭时,高呼:“醮-杠”,哭声骤停,下跪肃听醮杠人念醮杠词。边念边以酒洒向杠头、杠腰、杠尾、前方。随之抬棺上路,孝子起步。以“开路神”、“方相”、“方弼”前导,敲9下匀锣后加4下紧锣一节合称“十三记锣”。轮番击打、放爆竹,称“引路炮”。散纸钱,称“买路钱”。随后,童子执“引路幡”,有纸扎如仆婢状的童男童女;次为“魂桥”,内坐捧神主的女婿,再是“像亭”,上悬遗像,案陈果品香烛;后为挽轴队;其后为灵柩,孝子孝孙孝侄披麻戴孝,扶二尺长的“孝竹棒”扶棺躬身而行;其余亲友随后。灵柩遇桥,孝子俯身从棺下过,然后跪迎,待耿柩抬过桥后再扶棺而行。遇村庄须绕道,逢亲友所设路祭,须歇柩受祭,孝子叩谢。
  入穴 孝子率送葬人列队顺时针绕葬所三圈后开墓门,用芝麻杆点火烘墓穴称“暖圹”。将青毛竹对剖后并置穴底作滑轨,棺头朝里推入墓穴。封墓门、立墓碑、铺铭志、复土墓顶后,罗拜墓前,倚丧棒于墓侧,脱丧服,凡草冠、草带及纸仆婢等皆在墓前焚化。
  烧草 一般亲友送葬路途即回,至亲送至墓地。回程皆循原路至丧家,进门须跨门前所堆草堆。送丧者回家主客不送别,待后择日致谢,称“谢孝”。孝子穿素服,坐素轿,按对方地位高低、人情厚薄送衣料等物志谢。孝子候于轿中,由当差用盘托礼物入内,对方收发后发“谢贴”,不当面酬谢。“谢孝”之俗今废。
  吃羹饭 自移尸中堂后,丧家每日以羹饭待客,凡戴白者皆可就餐。出殡中餐多为正餐,晚餐称“上堂饭”。
  剃孝子头 服丧期间,孝子剃两次头,一次在出丧前,一次在“五七”时,称“剃孝子头”。
  做七 人死后每隔七天行祭奠礼,上夜香,供羹饭,称“做七”,至“七七”(又称断七)止。以“五七”之祭最为隆重。
  百日 人死后满百日供羹饭纪念,称“百日”。
  周年羹饭 人死后一周年称“周年”,二年称“二周年”、三年称“三周年”,三年内每逢死者忌日,办羹饭祭奠亡灵。
  天外落材 凡死者非病故而在外因水、火、刀、木、土、石或中毒而亡称“五伤”,尸体不能进屋,在屋外搭棚进行丧殓,称“天外落材”。
  四、交际
  作揖 旧时士绅见面多作揖致礼,作客则主人迎于门外,三揖而入阶,再揖而就坐。席间宾主屡屡作揖,席罢宾主揖让如前,至门外揖别。此俗建国后废。
  握手 亲友熟人相见或告辞,双方用右手相握。初见须经熟人介绍再握手;遇尊长或妇女,须对方先伸手再相握,如戴手套须脱下再握。握手越紧越长,表示越亲热。此俗今最为流行。
  招呼 亲友或熟人相逢,互相致意问候,旧时多问:“吃过吗?”或“忙吗”?近时多说“您好”、“您早”等以示礼貌。
  做客 客人忌带中草药、纸钱香烛、白布等物进门,以避不祥。雨具须放门外。如遇其他客人,则一一招呼或握手。旁坐妇女一般不吸烟。主人不请不进卧室。坐谈一会应告辞,主人坚请可再稍坐。告辞互祝“再会”。主人送至大门口为上礼,至房门口为小礼。客人应致意“免送”或“留步”。
  待客 客人进门,主人起身相迎,敬茶敬烟等,均须用双手以示礼貌。客人在场,不打骂孩子,不看钟表,免受“下逐客令”之嫌。
  交谈 谈话时,目光注视对方,频频点头,表示赞同或理会,不随意打岔或插话,静默时另找话题免遭冷场,不让孩童插嘴,忌不听对方所讲之事而抢话题。
  五、喜庆
  喜宴 民间婚嫁酒宴,男方称“好日酒”,取此日为好日子之意;女家以此日新娘开面而称“开面酒”。赴宴前,亲友多送贺礼,男方送现钱居多,俗称“人情”。60年代前送2至8元不等,70年代10至30元不等,80年代后40至200元不等,至今上千动万元的也有。女家送礼品为主,多为房中小件用品,如绸被面、暖水瓶等。至70年代菜肴仍较少,每桌8至10碗不等,且常在肉下垫罗卜片,请“阿舅”和女婿的菜稍为丰富。摆宴多用八仙桌,8人一桌。70年代末开始,婚宴菜肴日趋丰盛,多达20余盆。摆宴多用圆桌,每桌10人,称“圆台面”。近年来,有好多结婚人家都在饭店办酒宴。
  进屋酒 民间迁入新居多置酒庆贺,称“进屋酒”。被请宾客多为当地名流。外姓人迁入村中,不办进屋酒不能在河埠洗涤。建国后,此习已绝,但迁入者为联络感情,仍置“进屋酒”以结缘。
  满月酒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家长邀请亲朋欢聚会餐庆贺,称“满月酒”。民国时,置办满月酒的多为富家。建国后,多不办。80年代后,大多人家又兴,男孩满月酒尤为丰盛,菜肴近似婚宴。
  寿酒 旧时富户从30岁开始做寿,俗称“做生”,生日置酒,赴宴需送寿礼。民间有“三十不做,四十不发”之说,40岁不做寿,50岁开始逢十做寿,如“五十大寿”、“六十大寿”,届时,子孙均要行礼拜寿。本地有“做九不做十”习惯,即60大寿在59岁做。寿诞前一日为“暖寿”、宅内挂灯结彩,张寿屏,设香案,燃寿烛、旁列寿礼。寿诞日上午由儿孙祭神,下午寿公婆于寿堂接受晚辈跪拜,分赠“寿钱”。待亲友祝寿后,开寿筵,并向四邻分赠寿面、金团、油包。大户常于晚上请戏班演寿戏。今仍祝寿,然不拘礼仪,多为亲友会餐以庆。
  做阴寿 为亡灵祝寿,寿堂陈设素色,俗称“做十头”。阴寿做到一百岁止。百岁仪式最为隆重,俗传百岁以后均投胎。
  六十六岁生日 本地习俗老人到六十六岁女儿烧六十六块猪肉(若父母吃素以烤麸代)、糯米饭一碗和葱一根,由窗槛递进,认为吃后能长寿。今此俗仍存,但礼仪简单化了。
  上梁酒 民间造新房,上栋梁之日必备酒筵款待工匠,以示慰劳。此俗今仍存。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