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风土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428
颗粒名称: 第三章 风土习俗
分类号: K892
页数: 26
页码: 360-385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的传统习俗和商业习俗。其中,生产习俗中包括了农业、山林和匠作等各个方面的习俗,比如报春牛、孵秧子、插秧、尝新等,商业习俗中则介绍了行贩、钱庄、放帐、回扣和请财神等商业活动中的传统习俗。文章最后提到了这些习俗在当代的变迁和影响。
关键词: 龙观乡 民情 风土习俗

内容

第一节 生产习俗
  一、农业
  报春牛 每近立春,有报春牛者进农宅持青铜小牛在米缸、谷仓或门口正反各绕三圈,边唱吉词“黄龙盘谷仓,青龙盘米缸”等,或口念“吉祥如意”。并推销木板印的“春牛图”,上有当年二十四节气、霉伏期、潮汐等农事有关的天文气象、现象预报。外饰以十二生肖,中缀以牧童骑牛图。各家贴图于门墙。以示吉祥。50年代后,报春者以口念吉词为主;“文革”间图上加印“抓革命,促生产”领袖语录等;80年代后多印“恭喜发财”、“招财进宝”、“年年有余”等吉词。近年来,报春牛者很少见。
  孵秧子 清明前后浸种称“秧子落缸”。秧子上放一张红纸,压一把刀镰称“催芽”。集体生产后此俗废,多数生产队于孵秧子前聚餐以庆新农年。家庭联产承包后,部分农户又行此俗。
  撒秧子 旧俗秧子落田要择时辰,忌干支带“乙”日,此系彭祖百日忌的“乙不栽种”的忌讳,秧谷装箩不能满,以讨“浅出满进”口彩。出门时男挑担,女念“一担出万担进”吉词。种子落田后,四周饰以稻草人驱鸟雀。建国后不再择日、念吉词。
  插秧 第一天插秧称“开门秧”,结束叫“关门秧”,农家于此两日小宴,也有吃团子和笋,因其时亲邻互相帮工协作,故借以酬劳。团子有团圆(和睦)之意,笋隐喻足力硬健。种田时一天除早、中、晚餐,另加上下午点心。
  尝新 新谷登场后,择优质早稻米磨粉,拌以早稻草灰汁,蒸成“灰汁团”,先供灶君、祖宗,称“尝新”。此俗今废,惟农家仍做灰汁团。
  种贝母 种贝母时在田头供酒饭祈收成。立夏贝母上市,商贩涌至收购,称“贝母客人”。村雇班演“贝母戏”。贝母形似元宝,农家以贝母向糖坊换糖果称“元宝换吃场”。
  二、山林
  植树 上山植树,先用猪头、鸡、鹅、鱼等祭山公山婆,然后由族长分发树苗种植。今废。
  罚东道 旧俗不论谁家之山,若发现有人偷树告族长,由族长决定罚则,称“罚东道”。方言东道即公道。也称“罚酒肆”。今废。
  砍树 村里如砍公有大树出售,须由族长出面议价,择日砍伐。先祭土,后砍伐。砍首斧者可得若干钱米,常为树价的20%。首斧多由年长未婚者(俗称“砂锅”)来砍,仅轻砍三斧。
  判山 向山业主购买整片山林,伐木还地,称“判山”。判山时双方议定价格,须付清后方准砍伐。砍树前,买主先以猪头、鹅、肉、香烛祭山神,然后再砍伐。此俗今废。
  三、匠作
  拜师 旧时工匠多系祖传,少数出门拜师。学徒拜师须找“保头人”荐举,立“师徒合约”。学期三年内供食宿不计工钱,意外伤亡不关师傅。徒弟逢节要送礼,第一二年帮工打杂为主,称“做下手”,半途被辞退,贬称“回汤豆腐干”。满师要办“满师酒”祭鲁班,宴请常客工匠及亲友,学徒须向师傅、师母行三跪九叩大礼,师兄弟间斟酒庆贺。学徒满师后称“半壮”,其工钱只能拿师傅的半数。“半壮”在外作工或承接业务,不得抢师傅生意,否则叫“捉师傅帽子”,被同行责难。师徒之礼今尚存,比旧时简单。
  尊师祖 旧时工匠奉鲁班为祖师,俗称“百作手艺供鲁班”,尤其石、木、泥瓦匠,逢节必祭。竹匠崇拜泰山,传说泰山是鲁班徒弟(一说儿子),先因鲁班视竹匠蹲地作业不雅而不认其为徒,后竹匠为皇帝编成“上朝掌扇”方被承认。凡工匠收徒、相互斗殴,或遇生意清淡、工艺难题等都到鲁班殿祈求。今废。
  第二节 商业习俗
  行贩 多担货担沿街叫卖,货物多由商行赊帐。另有长途行贩专事来回贩运者。行贩常赶集市、庙会,跟红班子兜生意,跟戏班的行贩多租车船卖水果、糕饼等。行贩于正月初五接财神,在钱桶上贴财神像,求开年得利;除夕秤尾扎红纸,秤钩吊纸元宝。此俗随公私合营而废。
  钱庄 以帐薄、金折、信扎、庄票4种作过帐凭据。逢年开业,发给客户过帐薄;存款多用金折,内盖钱庄凭证图章和暗记篆印;信扎多用于远地客户;庄票俗称“上票”,只用作解付款项。钱庄每年正月廿五开始过帐,称“开笔”,以端午、中秋、腊月三节为结帐日。建国后,钱庄停业,俗废。
  放帐 旧时商店有以放帐形式兜揽生意。牛骨业(肥料)等以货价95%向农民放帐赊销,按区乡划分帐区,规定重阳节前付款,若现金交易则九折优待。每近冬至,商店租车船由放帐先生按户收款;若欠至年终,加收货款10%、称“滞交费”。粮食业用纹帐预买、包买方式低价收购粮食,专称“放青苗”。建国后废。
  回扣 回扣为对商品购买介绍人的酬谢,介绍成交大生意后,商店从货款中分百分之几酬劳介绍者,解放后被废。80年代起又实行,政府不予提倡。
  请财神 旧时商店多设财神堂,正月初一至初五商人于五更开门,供财神像,以猪、羊、鸡、鹅、鱼五牲为祭品,猪羊多扣头尾,中设一刀猪肉、羊肉,称“全猪全羊”,鸡、鹅、鱼须成双。所点龙凤烛又称“足斤”、“脚缸烛”,称“请财神”;正月初五,商店设五色茶点恭迎第一位顾客,并呼其为“财神”,不管营业额大小均给予优惠,或对折付款或馈送礼品,若顾客衣着华丽、成交额大则预兆全年生意兴隆,称“接财神”;若开门后久无光顾,店主即焚香烛至财神殿祈拜或卜签,称“求财神”。若上年生意清淡亏本,商人则一家都去境庙敬神,路遇僧尼,则将其夹在中间过市。以为财神常附身僧尼,此称“兜财神”。建国后此俗均废。
  财神酒 除夕夜,业主在财神堂置酒席宴请店员,俗称吃“财神酒”、也叫吃“岁饭”和“分岁饭”。当年盈利最多的分店经理或店员坐首席。酒毕多吃油菜汁水年糕汤,意来年油水好,盈利更多。并在财神堂吊纸元宝,贴“一本万利”、“宝藏兴焉”等条幅。此俗今废。
  第三节 岁时习俗
  一、时令八节
  春节 正月初一为“春节”。此日须早起,鸣炮,称“开门炮”。老少皆着新衣帽,以示辞旧迎新。近年来,初一零时一过,各家即竞放爆竹,焰火,至早晨渐息。各家设香案祭祖,幼者依序拜尊长,称“拜岁”,尊长则须给拜岁钱。晨出与人相见皆拱手相贺,即使头日抵牾争执也不例外。早餐吃汤团或豆粥,取团团圆圆和头头顺流意。此日主妇休息,不待客,不打骂孩子。未昏即眠,不点灯火。近年来因子女多与父母分居,则改于此日携礼到父母处拜年会餐。旧俗初二起男人出拜亲邻,以甥拜舅、婿拜翁、侄拜姑父为重,称“贺岁”。各家相互宴请,称“岁饭”。此俗今仍存。初六后各家做新年羹饭,菜肴有8大碗、10大碗、12碗不等,必有鱼(谐音余)、豆芽(偕形如意)和豆腐、年糕,寓步步登高之意。
  元宵 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上灯节”。旧俗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并于祖堂悬祖宗画像以祭。其间城乡各词庙街巷悬彩灯、陈器玩以娱神,时有龙灯、马灯、狮灯、禽灯、兽灯、船灯、车灯、十二月连环灯、花灯鱼灯及玻璃灯、金银灯彩等百灯纷陈,俗称“灯祭”。十三日间儿童多穿彩衣作跑马灯游,以锣鼓为伴。十四日夜各家儿童用五彩纸灯遍照院舍,并口唱俚曲以驱蛇虫。十五日农民耍狮子、舞龙,行程常数十里。晚调龙灯。建国后,元宵舞龙挂灯渐少,“文革”时停止。80年代后常举行各种形式元宵灯会,多由当地政府组织,并以电灯为光源,色彩和造型年趋精巧。本地恢复元宵灯会于2003年。由金溪村老年协会组织全村民众参加,之后,每年由政府或各村老年协会组织举行盛大元宵灯会。
  端午 五月初五,也称“端阳”。此日门户插菖蒲剑和艾旗;儿童买“孩童跨虎图”白描稿纸着色,称“描端午老虎”,贴于门壁。姑娘以香粉、棉花彩绸制成六角、鸡心、粽子、麒麟等形状香袋,以五彩线挂于颈项以驱邪,并臂缠五色线,称“缠手绳”、又叫“长寿绳”、“健绳”、“长命缕”等。家人将秫米饭丢在屋瓦上由飞鸟衔去,意为保儿童无病无痛。有用线将菖蒲根串成人形,蘸以雄黄酒,挂在床沿或帐钩上,称“菖蒲孩”。中堂挂钟馗像,书符咒“五月五日天中节,一切虫蛇污秽尽消灭”。室内喷雄黄酒以驱邪禳毒,以酒脚雄黄渣在婴儿额上书“王”字或涂于手足、臂间以避祟。各家烧苍术、白芷以祛蚊、俗称“熏蚊烟”。中午饮雄黄酒,吃蜒蚰螺炖蛋和清炖瘌蛤蟆,以为可清凉解毒,有将蜗牛嵌入点心食之以避百毒。各家以乌馒头祀祖,裹粽子互送,称“送节”。女婿以鱼肉鹅酒送岳父母,用幢篮盛之,少者4色,多者8色、12色,称“端午担”。近年来多为未婚女婿送端午担甚多。
  七夕 七月初七,鄞县少女节。因少女、少妇此日乞巧、洗头、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洗头节”。相传,此日织女于杼机旁用槿叶汁洗头,牛郎见秀发遂生爱意。民间以此为习,一早到井、河边打水。采槿叶搓碎调成胶状用以洗头。晚上妇女多在庭院陈瓜果、设香烛,以向织女乞巧,凡在月下以线穿过针眼者为得巧。有的认准一组七星,念“七巧扁担稻桶星,念过七遍会聪明”,称“乞巧”。此夜把端午所系的健绳剪下抛去,认为被鸟雀啄去,即去造桥,小孩就会聪明。此俗建国后废弃。
  中元 七月十五,民间称“鬼节”。各地祭祖做“七月半羹饭”,或放“焰口”为野鬼安魂。有将熟新谷祭祖后食之称“尝新”。俗传阴司自七月初一“放饿鬼”,居民集资请祭司诵经念咒,并沿街设祭,用篮盛碗鱼肉酒及馒头、南瓜、豆腐、毛豆等12碗祀无主鬼魂,称“檐下羹饭”。祭时,商店挂蜈蚣旗,路旁焚冥锭、纸衣、车柜、纸马。祭毕祭品被乞丐食之。并演目连戏敬神,称“街戏”。此俗建国后以迷信被禁止。近年民间此日有在家中祭祖的,俗称“羹饭”。
  中秋 本地以八月十六为中秋节。相传南宋相史浩母亲寿诞为八月十六,族风蔚成乡风,相沿成习。旧时各家都祭祖,吃月饼、鸭子、芋艿,并以月饼相赠。各处办灯会,在十五、十六两天举行“中秋竞渡”。建国后民间于中秋日吃月饼。近年政府团体常在节间举行中秋茶话会。各单位、学校多举行联欢晚会。
  重阳 九月初九,又称“重九”。旧时士子佩茱萸、携美酒,结伴登高赋诗,饮茱萸酒。各家裹粽子、吃重阳糕和牡丹糕,寓步步登高意。亲戚间互赠重阳糕、牡丹糕,称挑“重阳担”。建国后,民间多不重重阳。1987年,浙江省以重阳为老人节,本地即于节间举行各种敬老活动。民间有祭祖。
  除夕 腊月廿三,各家祭灶神,传说灶神升天将界下家人点名入册,故在娘家的女子须回夫家,俗称“接灶”。满水缸米缸,称“缸缸满甏甏满”,米缸上放酱粉,取涨息意,放鱼、肉、饭元宝、如意年糕,用纸龙封缸盖,寓青龙守缸意。正月初五开米缸,如碗中见水则新岁多雨,若米饭干燥则多晴天。将年糕、饭元宝放在厨笼等处,取“年年高、赚元宝”之意,孩子则分“祭灶果”,为米制什锦糕点。
  月底日称除夕,又称除岁,此月有三十日,称“三十年夜”,无三十称“廿九夜”。此日换桃符、贴春联、门神称“从新”,放爆竹避邪。各家净室挂祖宗像,晚吃“除夕酒”亦称“分岁酒”或“午夜饭”、俗称“年夜饭”。此日祭祖,祀毕合家欢宴。饭前祭祖,请“亡灵”回家过年。席间父辈为孩子挟菜,说吉利话讨新岁彩。盘中有全鱼不吃,须留之新岁,寓年年有余意。饮酒后吃汁水年糕汤,寓新年油水多、年年高。饭后长辈给孩子分压岁钱,富家给大洋、穷人分铜板,外包红纸,压于枕下以祈好梦。建国后,压岁钱多延至春节时分。用豆腐饭糖等置米筛上祭床神,祈儿童终岁安寝,称请床公床婆,俗称“做床”。夜间扣家放“关门炮”紧闭门户,通宵点灯烛,灶火不息。农户多围聚灶边至天明,称“守岁”。建国后,此俗仍存,80年代后因农村炊具改革和电视普及,各家多于晚宴后在庭院竞放焰火、鞭炮,常历数时不绝。自1983年起多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联欢晚会》至午夜,并于12点形成鸣炮高潮。
  二、四时节气
  立春 明清时,府县官员于立春前日迎春,立春日吏员执仗彩,县官扶犁耙,先祭芒神、土牛,再至“先农坛”行田礼,后下田试耕,称“祭芒神”。雇乞儿穿官服,称“春官”。民国时废。农家晨起用牲酒爆竹祭神,称“接春”;用荠菜、艾草做春盘、春饼(青饼),饮春酒,然后下田试耕,称“打春”、“闹春”;寓早种将有好收成意。建国后此俗废。
  清明 清明融节气与习俗为一,各家门窗插柳,妇女发簪柳梢,小孩头戴柳圈,老人脚穿柳皮鞋。各家用糯米和黑树皮汁做“黑饭”,又称“乌米饭”、用糯米做麻糍上撒松花,然后祭祖扫墓。以青糍、乌米饭、牲礼祭坟。俗称“上坟”。建国后,插柳之习渐废,上坟者改用点心果品,近年来多以小花圈寄托哀思,大多除草漆碑,随后在山上折杜鹃花或野餐。机关、团体、学校此日有赴樟村祭扫革命烈士陵墓,参观烈士纪念馆并举行纪念仪式。
  立夏 各家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伴白粳米煮饭,俗称“五色饭”,也叫“立夏饭”,后多以碗头肉煮秫米代之。用胡桃壳或茶叶煮蛋,称“立夏蛋”,互相馈送。用彩线编蛋套套蛋挂在孩子胸前。吃软菜、脚骨笋、樱桃、红枣,寓眼明耳亮脚手健之意。吃炒蚕豆使牙齿坚硬,吃海螺蛳使头脑聪明。小儿颈项或手背绕五色丝线,称“立夏线”。以乌笋茶叶蛋祭祖。此日各宗族在祠堂悬大秤逐个称体重,无宗祠者在家悬秤称之。言此或免疰夏。小儿坐7根石阶可散百病。因节后农活更多,故又称“苦节”。今民间过立夏节多吃糯米饭、茶叶蛋、乌笋,并互送茶叶蛋、乌笋,称人之俗仍存。
  立秋 吃西瓜,称“拔秋”。给小孩吃时用罗卜子、蓼曲伴炒米粉和西瓜,使其长得快长得壮。
  冬至 用糯米粉搓圆子,俗称“冬至汤果”,加蕃薯的叫“蕃薯汤果”,取“翻身”意。小辈送长辈,邻里互送。各家祭祖祀神,俗称“冬至羹饭”。冬至又叫“长生日”,认为此夜梦甚准,求梦者有的备香烛睡柴间。此晚洗足可免冻疮。堕民戴钟馗巾持剑到各家驱鬼,称“跳灶王”。今冬至日仍吃“汤果”,余皆废。
  第四节 礼仪习俗
  一、婚俗
  1、普通婚俗
  媒妁 旧时女子成人由父母于门第资财相当人家择亲,探询双方生辰百字,若非“龙虎相斗”、“羊入虎口”、“鸡犬不和”等相冲生肖,则挽亲友做媒。媒人登门例不喝茶,双方有意则交换庚贴,占卜后确认无“冲”,则由媒人为介议定财礼,择吉日“下定”,又称“递恳贴”、“过书”。再择吉日互换大红庚贴,由媒人分送对方。收者将庚贴压于祖堂或灶君闪香炉下,三日内家中无破碗碎盏之事,始正式订婚。建国后提倡自由恋爱、自主婚姻,有介绍者的仅互通情况,转交照片约定会面等,旧俗多废。80年代后,有青年通过报刊和广播等征婚。
  订婚 旧时订婚问明男方鞋帽尺寸和父母兄妹鞋样,预为制作。男方于吉日向女方送聘礼包括鹅鱼肉蛋酒及120只金团、麻饼并桂圆、黑枣、莲子、白糖等四色包头;其他糕点包头4只;金戒子、金耳环各一对;绸缎衣料6至8件。聘金以36元银元为小礼,120元银元为大礼。媒人送婚贴至女方,女方以酒宴款待,宴毕附回贴,送回礼于男方,称“发送”,回礼有女方做的鞋帽及绣袋5或7件,袋绣鸳鸯、松鹤、荷茶、白莲等吉祥图样,上钉有“百年好合”、“五世其昌”等语的金属饰片。男方宴请媒人后婚事遂定。本地另有习俗,订婚后男方要送龙凤喜饼和喜酒,俗称“大饼老酒”,故女有“老酒甏”之称。订婚后男方逢节要送礼,有端午粽、中秋月饼及鸡、鱼肉等,直至迎娶。建国后,订婚较前简单,双方择定日子,请介绍人一起欢宴即成,也有男方向女方送聘金的。近年来,青年多属自由恋爱,由人介绍相恋者也多不订婚。订婚者渐减少。
  贺礼 旧时男方选定迎娶吉日后,于头年腊月请媒人告诉女方,女方同意后,男方即送彩礼。女方根据彩礼多寡和家产置办嫁妆。婚期前,双方亲友皆送贺礼,送女方多为衣料、日用物品,俗称“陪嫁”;送男方多为银钱,至亲者送喜幛、喜轴,喜幛多用红绿绸缎被面,上缀“双喜”或“天作之合”,上款题主婚人和新郎新娘姓名,下款写送礼人姓名。喜轴多用墨或金字写吉祥对联,幛轴专供布置礼厅。有的还送红枣、花生、桂圆、莲心、小黄糕等,寓意早生贵子,祝婚姻美满。建国后,送女方贺礼多为日常用品。送男方贺礼多为钱,60~70年代起贺礼数额较小,多在10元以下。80年代后,贺礼数额亲友50元左右,至亲者更多。进入新世纪后贺礼数额上千元,有的甚至上万元。
  搬嫁妆 婚礼当天,男方去女方搬嫁妆,女方在庭院摆列嫁妆让人观赏。发放嫁妆时,第一扛必须置花烛台一对,铜镜一面。富家嫁妆至少四扛,穷家嫁妆仅一垫一盖。嫁妆搬到后,先陈列于男方堂前,供人观赏品评。50年代至60年代,嫁妆较少,大件者惟缝纫机及绸被。70年代末起,嫁妆益丰,富者常有电视机、录音机等高档家用电器,搬嫁妆多用汽车,搬到男家后直接放入新房,以供观赏。进入新世纪后,除普通农家还有搬嫁妆习俗外,大多已在结婚前置好嫁妆放于新房内,搬嫁妆人全部由同辈亲戚和朋友改为陪女婿了。
  相亲旧时婚前三日,女方用大红贴请女婿,再请,则答以“谨遵台命”,三请后,才坐蓝呢轿在写有本堂名的灯笼下引导到女家,在堂上拜见岳丈,侍坐一旁,茶送三道后入房中拜见岳母,稍坐后出拜太公等尊长,再会见帐房等执事。酒席上岳丈向女婿送酒菜,女婿致谢,礼毕岳丈退席,由妻舅陪席,新娘避而不见。此俗今废。
  迎娶 旧俗婚前三日,新郎与父母双全的男孩同睡,新郎须睡外边,俗称“伴夜”。每晚给孩子吃包子、花生、鸡蛋等,寓早生贵子意。结婚日凌晨,男家以全猪、全羊、全鱼、果品等在礼厅致祭,称“享先”。新郎剃头,两旁各置茶几一张,放二枚银元和1只五色果包,内裹二枚银元的新毛巾包,作理发报酬。送嫂用棉线绞去新娘脸上汗毛,称“开面”。中午女家办“开面酒”即起嫁酒,宴请贺客和男家迎娶人员,新郎不迎亲。花轿由男家出发,堕民手捧名贴引导,轿前有仪仗队,常人家雇吹手一班,“罗帽”(中式吹鼓手)一堂,富家加西乐一队、龙凤吹手一队。沿途吹奏,陪轿者放爆竹。女家虚掩大门,花轿到后男方使者从门缝塞入红包,始大开中门迎入,花轿须轿门朝外停于堂前。妻舅持红烛、镜子照轿内以逐匿居的吊死鬼,搜轿后,使者催妆3次,新娘才穿霞披、戴凤冠、盖大红方巾由兄弟抱上轿,以免新娘双脚碰地带走娘家风水。如步行上轿,地上须铺红地毯,未铺地毯新娘须在新鞋外套旧鞋,上轿后脱下由送嫂送回。新娘上轿前由母亲喂口“上轿饭”;寓意不忘哺育之恩。新娘上轿坐定后不可移座。轿出门时,母亲及姐妹上堂哭诉吉祠送行,新娘须以哭惜别。座下放铜火,内燃碳火香料,寓意新娘如火旺发。妻舅送花轿至中途,用火之火点香带回置火缸内,寓意共同兴旺。男女双方各有2或4名男子送接,双方相遇致礼后,接方向送方送糕点以致慰劳。建国后,嫁娶之俗渐变,新娘多步行、坐车或骑自行车到夫家。1985年后,多以轿车接送新娘,接时车贴大红喜字。
  拜堂 旧俗花轿至男家时,鸣鞭炮,击鼓锣,敲悬于帏的铜喜鹊。花轿停在堂沿,轿夫开轿门,一盛妆幼女上前行礼后,送嫂取蜡壶中香粉在新娘脸上补妆,称“添妆”。然后携新娘出轿门立于拜位,幼儿退立一旁,一全福妇女用秤杆微叩新娘头部,再用秤尾自下而上挑去方巾,置床顶上。陪郎请新郎位于拜位。主婚者位于上,赞礼司仪,新郎新娘上香拜天地、祖宗后对拜。拜堂后,陪郎2人捧花烛引导新人踏地面布袋入洞房,布袋5只,每行一袋,送嫂即移置于前接之,称“传代入房”。入房后新人并坐床沿,饮红糖圆子汤,礼厅中宾客同时进食,以示团团圆圆。饮后新郎出房,送嫂服侍新娘换妆,然后新人依次向父母和长辈跪拜。礼毕新郎捧果子糖向长辈敬茶,长辈置红包于茶盘作见面钱,新娘上前接茶盘。此俗今废。但敬茶收见面钱习俗尚存。
  喜宴 结婚日晚,主婚人和新郎恭候在大门口迎贺宾,乐队奏迎宾曲。宴会设新娘专席,由4名未婚姑娘侑食。每上一道热菜,送嫂陪新娘回洞房换一套新衣,回席向宾客施礼说:“众位先生,姑娘在此换汤作揖。”最后一次说:“姑娘在此谢汤作揖”,称“侍筵”。席间乐队奏“龙凤呈祥”等乐曲。喜宴毕,新娘到厨房,行亲割礼,称“上厨”。宴后奏送宾曲。建国后,喜宴礼仪大简,亲友聚吃一餐,视来客多少而办酒席。结婚酒宴常延续3至5天,惟婚日晚酒席最为隆重,但无上述礼仪。近年来,有的人家在饭店包桌,新郎、新娘在饭店门口恭候宾客。喜宴旧习俗多废弃,改由新郎新娘敬酒等。
  闹洞房 喜宴后,寿翁二人及亲朋簇拥新人入洞房。房中花烛桌上置果盘,上放桂圆、荔枝、花生、红枣、桔子等。寿翁居中向新人敬酒三杯,每敬一杯,皆交换酒杯,新郎新娘啜一口,称饮“交杯酒”。再取盘中果各二颗分给新郎新娘,并诵吉语。习俗新娘第一天不开口,宾客要百计逗新娘说话。午夜12时宾客退出,新郎随出。送嫂整理卧具、侍新郎换装。新郎遍谢襄办婚事人员后回房。送嫂取黑枣嵌胡桃给新郎新娘分食数枚,又取床头果1包给新娘,新娘赠红包。送嫂看包内银元,若嫌少则站立不走,待加足赏银后出房并招呼新娘关门。新娘关门后,新人共吃床头果,入寝。乡间又行于此时设法破门取闹,以罚糖果。建国后闹洞房习俗仍存,但内容大变,长辈作礼节性看望后退出,多由同龄亲友笑闹。近年来,多在新房里喝茶、吃糖、吸烟,以请新娘点烟或唱歌为多。
  回门 旧时次日起床后新郎开门,寓早生贵子意。男家发轿、贴请妻舅,妻舅受茶三道后退至新房休息。中午宴请妻舅,称“会亲酒”,妻舅坐首席,菜肴丰盛,唯忌用毛蟹(甬语以毛蟹为娘舅嬉称)。宴后新人坐轿到女家,随轿送“望娘盘”1担,内盛喜宴所设果品及鱼肉等。晚岳家设盛宴待新人,忌用冰糖甲鱼。宴毕,原轿返回。到家后新娘由新郎挽扶从轿前至房门前20多条长凳架成的“仙桥”上走去,旁客边看边催迫,若新娘步履稳健,则在新房门前的桥头处再叠上长凳1条,并递上一只油包,叫新娘咬住走过。称“鲤鱼跳龙门”。回门之俗今仍存,惟较旧时简单,新人回女家用午餐后即回。
  2、便亲婚俗
  换亲 双方父母为节省财礼,各以女儿嫁对方儿子,俗称“换亲”。婚礼从简,多为穷家所行。此俗在六、七十年代农村山区仍存,今已罕见。
  叔续嫂(伯续弟媳) 订婚后男方猝亡而有未婚兄弟,经双方同意,可继续姻缘,妇方改嫁亡夫兄弟。亦有婚后男方亡故,经家长作主或双方愿意,弟与嫂或兄与弟媳成婚,此俗在今部分农村偶有所见,但需经结婚登记。
  招赘 旧时无兄弟之女招婿称“招赘”。受招男子须改妇方之姓。受招者在家中地位低微,受社会歧视。建国后,招赘女婿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社会地位提高,并多保持原姓。近年来随计划生育独生女增多,政府鼓励男入女家。
  进舍 寡妇有田产无公婆,子女幼小者常招赘入门,俗称“进舍”,又称“坐门招夫”。进舍者多为独身穷汉或兄弟众多无力娶妻者。建国后此俗仍存,惟不以田产、公婆在否而论,均经合法登记后即可成为夫妻。
  填房 男子妻亡后续娶的称“填房”,多娶年轻寡妇或大龄姑娘。有的翁婿亲密,长女亡后以次女续配。续娶礼同前,惟在祭祖时设一席以祭前妻。今续配者与前妻地位同等,亦不称填房。
  再醮 丈夫亡后妻再嫁,称“再醮”,出嫁必在夜晚。寡妇穿红鞋,外套丧鞋,上轿时脱掉丧鞋。主婚人多为舅姑。如有子女同往,则称之“拖有病”。今寡妇再嫁受法律保护,亦无此旧习。
  并亲 鳏夫和寡妇结婚,其子女年龄相当,亦在同日结婚,称“并亲”。
  守寡 丈夫亡后子女尚幼,而家产足可糊口,为免遭物议,多守寡不嫁,终身深居简出,奉公婆抚遗孤,不事修饰,礼佛吃素。建国后,妇女多参加劳动,未再嫁者不遵旧俗。
  抢亲 旧时山区青年订婚后,因双方都无力筹办婚事,通过媒人商定,当姑娘在河埠溪边洗濯时,男方派三四人用长衫裹住姑娘头抢回家去。姑娘被抱须佯哭,女方派人佯追。若有人围观,须放爆竹驱散。到男家后,在中堂点香烛、设净茶、拜堂成亲。此俗建国后废。
  逃婚 双方自愿恋爱而遭一方父母反对,一方逃至另一方结婚,若双方父母反对,则相约出走。亦有不满父母包办婚事,愤而出走。建国后,婚姻自主,逃婚者不多见。
  指腹婚 又称“摇篮亲”。双方父母在怀孕时约为婚姻。此俗今废。
  二、生育
  避鱼 怀孕俗称“避鱼”,其闻腥作呕。嫁家闻知后送金团、肉鸡等食物。凡孕妇想吃的食物,公婆设法采购,俗称“依耳朵”或“掩耳朵”。此俗今偶见。
  催生 孕妇临产,娘家人送“催生担”,有黄棉袄、黄夹衣、黄单衣、涎兜及包被、尿布等衣物和鸡蛋、红糖、长面、桂圆、核桃、黄鱼鲞等食物。催生衣物扎成包袱从窗口扔在床上,以包袱朝向卜男女,如朝里朝下为男,朝外朝上为女。此俗五、六十年代农村盛行,今仍存,但很少见。
  贺生 生育俗称“做生姆”、“做月里”、“做产”。婴儿出世即向亲友、四邻分送糖面,表示添丁之喜。娘家送贺生担,俗称“生姆羹”。有鸡、肉、鸡蛋、长面、红糖、河虾、鲫鱼等。亲友送红糖、鸡蛋、长面或婴儿衣服等。现亲友多送童装、玩具等。婴儿须向别家讨吸第一口奶,称“开口奶”。女婴须吸产男婴产妇的母奶,反之亦然。吸奶前先喂黄莲汤,称先苦后甜。将肥肉、状元糕、酒、鱼、糖等分别制汤,涂婴儿嘴,边念:“吃了肉,长得胖;吃了糕,长得高;吃了酒,福禄寿;吃了糖和鱼,往后生活甜蜜又富裕”。现生育多住医院,此俗不多见。
  满月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满月”,娘家送“满月担”,有鸡肉鱼等食物和老虎头鞋帽、抱裙、披风等衣物。姨母、姑母、舅母等以五色线编彩带挂婴儿项上,并赠饰物祝长命百岁。是日祭神祖,办盛宴请亲友,称“满月酒”、并向四邻送肉丝炒面。婴儿由福寿双全的老太抱着在堂前剃头,称“满月头”。酒宴后,亲友须反说“介难看”,意孩子越长越美。宾客告辞后,在婴儿鼻间点墨,由保姆(俗称“出窠娘”)撑纸伞抱外婆家或近邻串门,称“黑鼻头官望外婆”,外婆以饰物和银钱为见面礼。此俗今仍存,且满月酒近年来越办越盛,但礼仪较旧时简略。
  吃鹅舌头 婴儿第一次开荤,须吃鹅舌头,寓意跌跤时会像鹅头一样昂起,以免受伤。此俗仍存。
  取名 婴儿取名,以“阿狗”、“阿猫”等贱之,认为贱生长寿。正式取名时先排八字,看在五行中缺什么,就在名字中补什么。如缺“金”就取带金字旁的字为名。小孩上学时请先生按宗祠排行取书名。解放后,孩子取名多寓意理想,或与当时政治形势相关。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多喜取单名。至今也有取复姓的。
  三、丧葬
  本地的丧葬礼仪内容繁复且十分讲究,许多习俗沿袭至今,火葬者则有所变化。
  做寿域 俗称“寿坟”,富家老年人都择地做寿域,域内放“寿砖”、茶壶、油瓶各2只。墓碑字用红字,以示空穴,待进棺后改黑色。今有在公墓中预定空穴或寿域者。
  送终 老人临终,家属侍立床前,目送去世。去世后,齐声嚎哭,掀帐,焚香烛、烧纸钱,称“送盘钱”。
  浴尸 气绝后由于嗣穿素服,撑伞挈桶,至井边烧纸钱或投以银币后汲回井水,用新毛巾擦抹死者,称“买水浴尸”。并梳发整容,修剪指甲。子浴父尸,媳浴婆尸。
  穿寿衣 浴尸后,为尸者换衣,有的临终前换,称“穿寿衣”。
  移尸 穿寿衣后尸体由长子捧头,幼子扛脚移于中堂木板床上仰卧,眷属跪送,不许哭。尸床脚侧点油灯称“脚后灯”。至此可放声嚎啕。
  报丧 移尸后,派人向亲戚报丧,路远者拍电报或打电话报丧,路近者由报丧人挟一把雨伞报丧,伞头朝后,行至门前将伞柄朝下放置门外,以示凶信。报丧人吃点心后,告知入殓日子即走,主人将其用过的茶碗连同瓦片弃于门外。
  守灵 尸体前悬巨幅孝幔,由三张八仙桌并成祭桌,上供糕点、中间供牲醴,下摆香炉、烛台,燃香烛昼夜不灭。孝眷制孝服,称“破孝”。孝子寝卧于尸侧草垫,称“陪尸”。
  吊仪 亲友闻报皆来吊唁,至亲好友送红绸面白布里薄被称“重被”,亦称“情被”,或送香烛、纸钱、锡箔、果品、祭轴等。一般亲友送香烛一副、果包2只或钱。丧家则回赠白布,制丧服,称“散白”或“回白”。
  丧服 孝子孝孙穿麻衣、着蒲鞋、束草绳、戴“三梁草冠”。孝孙帽沿别一圆形红布以示孝中有吉,侄子戴二梁草冠。嫡亲戴圆顶男帽,远亲戴方形男帽。女的至亲戴状如披风的白孝兜,女儿媳妇最长;一般亲友为白包头。本家晚辈穿麻衣,平辈穿白布衣,并以白布满鞋面,后嵌一方红布。
  大殓 又称“入木”、“入殓”、“落材”、“落棺”。灵堂停尸3至5天,择日时(一般为涨潮时)大殓。尸体入木前,先于棺底铺石灰包上盖一面被,两头分置“元宝枕”和脚架,供尸搁头和脚。入殓后两侧分置死者爱物。然后依次叠盖亲友所送“重被”,最后一条为孝子孝孙所送,俗称“子孙被”。然后大声报随葬物清单,叫“报衣单”,然后合棺梢。殓毕,贫者即出柩;富家则择日出丧安葬。此俗在土葬时仍存,现实行火花制度后时有改变。
  孝榜 大殓后,丧家廊柱遍贴素对,门窗贴斗方,大门对贴孝榜讣告。
  出殡 俗称“出丧”。大户人家于灵柩上盖红毡一幅,上罩蓝布材套,四角扎白花球,顶中立一纸扎头朝天的鹤,称“独鹤朝天”。官宦人家由一鹤居中、四角各一,称“五鹤朝天”,由8人抬棺。巨户用玻璃材套,遍扎花球,前伸龙首,后见龙尾,16人抬棺。灵柩抬前,请贵宾题神主,即在牌位的“王”字加点使成“主”字。点主者称“主师”,主师来时,孝子穿素服,围白毡条于内、红毡条于外跪迎入灵堂。请上座。赞礼高喊:“主师升堂”,主师持神主牌起立面向灵堂,孝子拜跪四次,主师连念死者称衔三遍,于“主”字先以朱点,再用墨改。点主毕,在神主牌上饰红绸“魂帛”。然后抬柩出门,孝子在门外向棺跪进三杯酒,抬棺人接酒一一泼洒于抬扛,称“醮杠”。当孝眷围棺号哭时,高呼:“醮-杠”,哭声骤停,下跪肃听醮杠人念醮杠词。边念边以酒洒向杠头、杠腰、杠尾、前方。随之抬棺上路,孝子起步。以“开路神”、“方相”、“方弼”前导,敲9下匀锣后加4下紧锣一节合称“十三记锣”。轮番击打、放爆竹,称“引路炮”。散纸钱,称“买路钱”。随后,童子执“引路幡”,有纸扎如仆婢状的童男童女;次为“魂桥”,内坐捧神主的女婿,再是“像亭”,上悬遗像,案陈果品香烛;后为挽轴队;其后为灵柩,孝子孝孙孝侄披麻戴孝,扶二尺长的“孝竹棒”扶棺躬身而行;其余亲友随后。灵柩遇桥,孝子俯身从棺下过,然后跪迎,待耿柩抬过桥后再扶棺而行。遇村庄须绕道,逢亲友所设路祭,须歇柩受祭,孝子叩谢。
  入穴 孝子率送葬人列队顺时针绕葬所三圈后开墓门,用芝麻杆点火烘墓穴称“暖圹”。将青毛竹对剖后并置穴底作滑轨,棺头朝里推入墓穴。封墓门、立墓碑、铺铭志、复土墓顶后,罗拜墓前,倚丧棒于墓侧,脱丧服,凡草冠、草带及纸仆婢等皆在墓前焚化。
  烧草 一般亲友送葬路途即回,至亲送至墓地。回程皆循原路至丧家,进门须跨门前所堆草堆。送丧者回家主客不送别,待后择日致谢,称“谢孝”。孝子穿素服,坐素轿,按对方地位高低、人情厚薄送衣料等物志谢。孝子候于轿中,由当差用盘托礼物入内,对方收发后发“谢贴”,不当面酬谢。“谢孝”之俗今废。
  吃羹饭 自移尸中堂后,丧家每日以羹饭待客,凡戴白者皆可就餐。出殡中餐多为正餐,晚餐称“上堂饭”。
  剃孝子头 服丧期间,孝子剃两次头,一次在出丧前,一次在“五七”时,称“剃孝子头”。
  做七 人死后每隔七天行祭奠礼,上夜香,供羹饭,称“做七”,至“七七”(又称断七)止。以“五七”之祭最为隆重。
  百日 人死后满百日供羹饭纪念,称“百日”。
  周年羹饭 人死后一周年称“周年”,二年称“二周年”、三年称“三周年”,三年内每逢死者忌日,办羹饭祭奠亡灵。
  天外落材 凡死者非病故而在外因水、火、刀、木、土、石或中毒而亡称“五伤”,尸体不能进屋,在屋外搭棚进行丧殓,称“天外落材”。
  四、交际
  作揖 旧时士绅见面多作揖致礼,作客则主人迎于门外,三揖而入阶,再揖而就坐。席间宾主屡屡作揖,席罢宾主揖让如前,至门外揖别。此俗建国后废。
  握手 亲友熟人相见或告辞,双方用右手相握。初见须经熟人介绍再握手;遇尊长或妇女,须对方先伸手再相握,如戴手套须脱下再握。握手越紧越长,表示越亲热。此俗今最为流行。
  招呼 亲友或熟人相逢,互相致意问候,旧时多问:“吃过吗?”或“忙吗”?近时多说“您好”、“您早”等以示礼貌。
  做客 客人忌带中草药、纸钱香烛、白布等物进门,以避不祥。雨具须放门外。如遇其他客人,则一一招呼或握手。旁坐妇女一般不吸烟。主人不请不进卧室。坐谈一会应告辞,主人坚请可再稍坐。告辞互祝“再会”。主人送至大门口为上礼,至房门口为小礼。客人应致意“免送”或“留步”。
  待客 客人进门,主人起身相迎,敬茶敬烟等,均须用双手以示礼貌。客人在场,不打骂孩子,不看钟表,免受“下逐客令”之嫌。
  交谈 谈话时,目光注视对方,频频点头,表示赞同或理会,不随意打岔或插话,静默时另找话题免遭冷场,不让孩童插嘴,忌不听对方所讲之事而抢话题。
  五、喜庆
  喜宴 民间婚嫁酒宴,男方称“好日酒”,取此日为好日子之意;女家以此日新娘开面而称“开面酒”。赴宴前,亲友多送贺礼,男方送现钱居多,俗称“人情”。60年代前送2至8元不等,70年代10至30元不等,80年代后40至200元不等,至今上千动万元的也有。女家送礼品为主,多为房中小件用品,如绸被面、暖水瓶等。至70年代菜肴仍较少,每桌8至10碗不等,且常在肉下垫罗卜片,请“阿舅”和女婿的菜稍为丰富。摆宴多用八仙桌,8人一桌。70年代末开始,婚宴菜肴日趋丰盛,多达20余盆。摆宴多用圆桌,每桌10人,称“圆台面”。近年来,有好多结婚人家都在饭店办酒宴。
  进屋酒 民间迁入新居多置酒庆贺,称“进屋酒”。被请宾客多为当地名流。外姓人迁入村中,不办进屋酒不能在河埠洗涤。建国后,此习已绝,但迁入者为联络感情,仍置“进屋酒”以结缘。
  满月酒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家长邀请亲朋欢聚会餐庆贺,称“满月酒”。民国时,置办满月酒的多为富家。建国后,多不办。80年代后,大多人家又兴,男孩满月酒尤为丰盛,菜肴近似婚宴。
  寿酒 旧时富户从30岁开始做寿,俗称“做生”,生日置酒,赴宴需送寿礼。民间有“三十不做,四十不发”之说,40岁不做寿,50岁开始逢十做寿,如“五十大寿”、“六十大寿”,届时,子孙均要行礼拜寿。本地有“做九不做十”习惯,即60大寿在59岁做。寿诞前一日为“暖寿”、宅内挂灯结彩,张寿屏,设香案,燃寿烛、旁列寿礼。寿诞日上午由儿孙祭神,下午寿公婆于寿堂接受晚辈跪拜,分赠“寿钱”。待亲友祝寿后,开寿筵,并向四邻分赠寿面、金团、油包。大户常于晚上请戏班演寿戏。今仍祝寿,然不拘礼仪,多为亲友会餐以庆。
  做阴寿 为亡灵祝寿,寿堂陈设素色,俗称“做十头”。阴寿做到一百岁止。百岁仪式最为隆重,俗传百岁以后均投胎。
  六十六岁生日 本地习俗老人到六十六岁女儿烧六十六块猪肉(若父母吃素以烤麸代)、糯米饭一碗和葱一根,由窗槛递进,认为吃后能长寿。今此俗仍存,但礼仪简单化了。
  上梁酒 民间造新房,上栋梁之日必备酒筵款待工匠,以示慰劳。此俗今仍存。
  第五节 生活时尚
  一、饮食
  餐次 一日三餐。称早饭为天亮饭,中饭为昼饭,晚饭为夜饭。农民在“春插”和“双夏”时多吃点心,上午称“上点心”、下午称“下点心”。农家请工匠或帮工时,均备点心。
  主食 水稻区以大米为主食,山区旧以蕃薯、玉米为主食,居民粮食不足时常以蕃薯干与米合煮食用,称“蕃薯干饭”或“蕃薯汤饭”。80年代以来,城乡山区均以大米作主食,蕃薯、玉米多作辅料或饲料。
  点心 本地家常点心以米制品为特色,尤以水磨年糕、糯米粉制品见长,作田头点心,兼作家庭待客食品。鄞式点心以龙凤金团、豆沙八宝饭、猪油洋酥、鲜肉小笼包子、水晶油包、猪油汤团、三丝宴面、鲜肉馄饨、豆沙合子和肖孟为十大传统名点。
  汤团、汤果、圆子 糯米水泡浸过夜后水磨成粉,盛布袋以草木灰抽干,嵌以猪油芝麻粉或黄糖豆沙馅搓成球丸,以沸水汆熟装碗,称汤团。以猪油芝麻为馅的汤团称“猪油汤团”,在旅外鄞人中享受盛誉。糯米粉搓成柱形,截成扁柱状以菜或糖煮汤,叫汤果;糯米粉搓成小球状,以糖、豆沙或酒窠酸酿烧成汤,称圆子,尤以酒酿圆子著名。
  年糕 年糕以粳米为原料,或干碾成粉或水磨粉,蒸熟后在石臼中捣烂成条状。80年代起,年糕多由机器制成,仅少数农户仍手工制作。年糕晾干浸水待用,切成片或以菜成汤,或炒成装盆,尤以咸菜年糕汤和肉丝笋丝炒年糕特具风味。
  金团 水磨糯米粉蒸熟后嵌豆沙或芝麻白糖馅,放入雕花模子中成饼形,涂以松花,可冷食。龙凤金团是农村喜庆和访友时馈赠佳品。
  雪团 糯米粉嵌入甜馅子成团,滚上生糯米,蒸熟,洁白如雪。
  麻团 又称“沙鸡”,糯米成饭。趁热在锅中捣糊,成团,滚以白糖芝麻粉,质白表乌,香甜柔软。
  青金团 艾叶去筋粉碎,掺入糯米粉,揉成粉泥,填糖性馅子成饼状,蒸熟,色青翠如春草。不嵌馅者青馍果。以冷食为佳。
  米鸭蛋 糯米粉加糖蒸熟搓成鸭蛋形,滚以松花粉,其色鹅黄,冷热均可上口。
  灰汁团 上好早稻草烧成灰,滤灰汁,加水磨糯米粉浆,加糖,蒸熟成半透明圆形状,冷食清香爽口。
  扁子 以汤团粉成扁饼状,油炸成金黄,蘸糖吃,外酥内糯。
  饭瓜麦果 老南瓜除瓤,蒸熟去皮后掺入糯米粉,加糖,揉成粉泥做饼,色金黄清香,冷热食宜。
  米馒头 米粉浆以酒酿发酵后,用勺舀至笼布上,蒸熟后成馒头状。
  蚕豆糯米粽 取新上市蚕豆剥肉烧糯米饭,配以茶叶蛋蘸精盐,为立夏节佳品。
  酒酿 粳糯混合米成饭,加白药。趁微热装入甑内,压实,中挖一浅孔,裹以毛毯保温,24小时后孔中见酒汁即可取食,香甜微醉,四季均宜。
  百宝饭 糯米饭装碗后中嵌猪油豆沙,压实,上铺各种果脯蜜饯待用。吃时蒸熟拌匀,有百果之味,且有异香。
  面结 用豆制百叶(俗名千层)包荤素馅成条状,水汆之即可食。
  牛肉细粉 绿豆粉丝以牛肉汁煮烂上碗,铺以薄牛肉片,加葱汁,即摊可食。
  烹调 烹调以红烧、生炒、白切、炸、烤、炖、蒸、煎为主,一般求脆、香、味偏咸,不喜辣。
  菜肴 城镇居民多现买吃,尚时鲜,喜食海味,农家自种蔬菜,四季常有,荤菜多从集市购买。70年代前,农家大多腌咸菜,主要有雪里蕻、苋菜、冬瓜、霉干菜等,今惟雪里蕻咸菜作为主食。五、六十年代民间菜肴基本保持传统特色,农家平时以自产地作蔬菜为主,逢时节或祭祖,偶买少许鱼肉,农忙季节则买咸鱼蒸吃,以增食欲。烧菜力求省火省油,每餐一般二菜一汤。至70年代末居民生活改善,菜肴追求质量,初以新鲜可口为主,烹煮时多放味精和油。80年代起,城乡居民均喜上市买蔬菜及肉禽、水产品等,每天大都有新鲜鱼肉,并增为四菜或六菜一汤,讲究营养搭配。菜肴的开支在每个家庭开支中占了主要地位。本地佐食必有一汤,吃饭时汤菜并上,喝酒时最后上汤。
  传统名菜
  鄞地以冰糖甲鱼、苔菜拖黄鱼、剔骨锅烧鳗、咸菜大汤黄鱼、荷叶粉蒸肉、黄鱼海参羹、网油包鹅肝、火脏全鸡、彩溜全黄鱼、苔菜小方烤为十大传统名菜。
  冰糖甲鱼 以冰糖、甲鱼在锅中蒸,并用热油裹紧甲鱼,色泽光亮,绵糯润口,甜酸香咸。味鲜美,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热度。
  苔菜拖黄鱼 以苔菜、面粉、黄鱼块为原料,形似枇杷,色泽金黄,软松鲜嫩,苔味清香,食时蘸醋,其味更佳。
  腐皮包黄鱼 色泽黄亮,腐皮松脆,鱼肉鲜嫩,香气四溢,吃时用醋、花椒盐佐食。
  网油包鹅肝 肝香味醇,软润糯口,油重不腻,有补目功效。
  荷叶粉蒸肉 清香软糯,不膻不腻。
  剔骨锅烧鳗 河鳗剔骨,红烧,须用铁锅,色泽黄亮,鳗肉鲜嫩、绵糯香醇,味鲜略甜,汁浓有胞。
  黄鱼海参 鱼肉嫩滑,海参绵糯,色彩淡雅,味美鱼香。
  彩溜全黄鱼 其色五彩缤纷,其味甜酸咸鲜。
  火脏全鸡 色泽红白褐绿,四色相映,原汁原味,鲜嫩滑口。
  苔菜小方烤 用苔菜小方肉,红绿相映,肉味不腻,苔菜清香爽口,略带甜味。
  除上述名菜外,富有地方风味的名菜尚有宁波摇蚶、油爆大虾、三丝拌海蜇、剥皮大烤、青鱼划水、青豆虾仁、蛎黄泡蛋、苔菜花生米、蛤蜊鲫鱼、鳝鱼糊辣、竹笋弹涂片、芋艿全鸭、鸡白鲞汤、虾子炒冬笋、咸菜大黄鱼、丝瓜卤蒸黄鱼、菜蕻炒鲨鱼和咸菜卤蒸蛏子等。
  酒 鄞人原多喝黄酒,俗称“老酒”,夏日多喝白酒,俗称“烧酒”。部分农民在冬季自酿米酒。70年代末,各类瓶装酒开始在部分家宴上出现,一般有啤酒、葡萄酒、大曲等。至80年代,家宴中所饮酒趋于高档,有的家宴用“茅台”、“五粮液”、“汾酒”等名酒。但此类家宴多为企业干部、供销员及个体户等用作工作性交际。近年来,民间夏季多饮啤酒,冬天饮黄酒。
  烟 旧时农民多抽旱烟;城镇居民以“老刀”、“联珠”、“飞马”为上;1958年后,抽卷烟者居多,且以中老年为主;“文革”后,青年吸烟者渐多,城乡多抽卷烟,但多为价低质差的低档烟;70年代初,民间多用“青松”牌过滤嘴香烟招待贵客。70年代末,无过滤嘴的甬产“上游”(俗称短上游)和沪产“牡丹”、“凤凰”牌香烟为流行的名烟。1984年后,民间所抽卷烟牌号各异,社队企业供销人员多抽进口卷烟并作客用,青年人多抽“宁波”牌卷烟,中老年人开始抽“上游牌”香烟,至1988年,抽进口卷烟风行,城乡先风靡“良友”,继而“万宝路”、“健牌”、“三五”。1990年后,云南产各类香烟如“云烟”、“红塔山”和上海产的“中华”等成为主要高档卷烟。民间吸烟者所抽香烟因市场所售卷烟品种众多,产地不一而所吸各异。目前,一般居民多抽甬产“大红鹰”为主。
  茶 本地以茶待客,民间喝绿茶者居多,俗称“赤泡茶”。现亦有喝花茶和红茶者,如茉莉花等。
  二、服饰
  服式 旧时男性商人,知识分子以穿长衫马褂为多,俗称“长衫马褂先生”,工人农民以穿直径胡桃纽扣衫居多。裤子为中式白腰头大裆裤,蔬菜行、咸货行的人喜穿青龙布裤,裤脚肥大,套在裤外面,以便作业。冬日有穿围裙,一如女裙,但质地甚厚。城市妇女流行旗袍,农村妇女习惯穿中式大襟衫,腰间常围蓝布兜。其时富家衣料多用绸缎、呢绒和机制棉布,市民穿“洋布”居多,贫民以土布为主。建国初,民间衣着朴素,干部和乡镇居民穿卡其布料服装,色彩以蓝布为多。青年妇女尚天蓝色,俗称“摩登蓝”。山区农民仍有穿自制土布的,城镇青年流行“列宁装”和“青年装”,乡村和山区仍以传统款式为主。50年代中期,一度流行大印花苏联花布,许多男青年亦穿花布衣衫。60年代中期起,种类服装皆提倡朴实、宽大。“文革”时全民尚武,青年男女以穿卡其军装、扎腰带、戴军帽为时尚。凡穿线条突出,色彩华丽、暴露面较大的衣衫者,必遭非议,甚至被强行剪破。其时服装面料以卡其布为主,偶用灯心绒面料,绸缎等高档面料,裙子、旗袍等服装无人问津。男女皆穿直筒裤。服装几乎无性别之分,多系男装女穿。70年代初,开始流行国产灯心绒,新娘常以大红灯心绒做婚服;1972年后,部分上海知识青年和供销人员始穿的确良化纤服装,色彩以蓝白为主。至70年代末,的确良、涤纶为面料的服装风行城乡,建国前流行的中山装再度流行,蓝色的卡其中山装为男青年青睐的时装。女青年的服装从款式、面料到色彩都丰富多彩,夏季开始穿裙子。80年代起,城乡服装的面料、款式、色彩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流行几十年的卡其面料被毛料、呢料、中长纤维等中高档面料取代;青年装、列宁装款式被西装、茄克衫、猎装所取代。服装的色彩除部分老者仍以蓝灰色见多外,青年人多喜欢追随流行色,或红或黑或白或咖啡色或紫罗兰等等。1985年后,服装几乎年年翻新。时装流行款式本地要比城市晚半年到一年。除部分老年人仍请裁缝做衣裤外,大多数人则从商店购买成衣。至今很少有人请裁缝做成衣。
  鞋、袜 建国前后本地男人多穿布鞋,也有穿草鞋,雨天穿元宝套鞋,也有穿木制钉鞋。春秋夏也有多赤脚的。60年代后,本地居民多穿橡胶鞋、塑料鞋和布鞋,夏天穿海绵拖鞋,也有穿木制拖鞋、草编拖鞋等。70年代后期始,本地居民多穿皮鞋、旅游鞋、牛筋鞋,室内穿绣花拖鞋、布拖鞋等。鞋的型号和种类随时流行,变化甚多,但主要是各类皮鞋及皮制鞋类。儿童旧时多穿绣花虎头鞋、绣花草鞋,建国初至七十年代,多穿布鞋,橡胶跑鞋,塑料鞋,70年代后期多穿体操鞋、旅游鞋。旧时居民多穿纱袜,山民多穿用粗布制成的上山袜,袜底用针线密缝,厚达十余层,上部袜套穿至膝盖下,便于在刺草丛中行走。建国初至60年代,仍穿纱袜为主,70年代始,穿尼龙袜、卡普龙袜。80年代后,穿裙子的女子多配穿长统丝袜,连裤袜。城乡居民都穿尼龙袜、卡普龙袜。
  帽式 旧时冬天农民多戴猢狲帽,又称罗宋帽,商人、知识分子戴瓜皮帽或戴礼帽,春夏秋农民戴草帽或竹编凉帽。儿童帽子多仿戏帽,帽前绣“长命富贵”字样或各种象征吉祥的花草。50年代,青年男子流行有耳布棉帽、单舌呢帽。山民多戴棉帽,老者仍戴猢狲帽。此时以海虎绒帽耳的军帽为上。女子在冬天多以围巾包头。夏天男女都戴草帽。60年代,草绿色军帽为男女青年青睐之物,并风行配以大口罩。70年代起,工人的工作帽成为男青年的时髦帽子。女青年则逐渐以绒线编织的风雪帽代替围巾。80年代后,帽子样式和质料日趋丰富。男子曾一度流行鸭舌帽。其后,由于部分男青年流行蓄长发、烫发,冬天戴帽者不多,个别女子在穿裘皮大衣时配戴鼓式貂皮帽。夏天除在室外从事体力劳动者仍戴草帽外,其余多戴旅游帽和金丝草帽。至今,女子开始流行“贝蕾帽”。
  饰品 建国前,城乡殷富人家多用金银饰物,农村中银项圈、银长命锁较常见,男女青年有镶金银牙齿为时尚,女子多戴银、玉手镯,金、银戒子、项链、耳环,富家儿童多佩戴银制手镯、脚镯。50年代,城镇殷富居民尚有遗风,孩童戴银仍常见。“文革”期间,首饰作为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奢侈品而被批判,民间的金银首饰大多兑卖、流失,爱美青年仍以医用口罩为文明装饰,女青年唯彩色尼龙丝或发夹作首饰。80年代初,市场供应仿金、银戒子、项链,为青年男女所青睐,开始由少数人佩戴家藏金银首饰引为自豪,1985年后,金银首饰大量面市,男子多带金戒指,青年妇女多戴金戒指、金项链,穿金耳环屡见不鲜,宝石、玛瑙戒指等陆续面世。至今,以带钻石戒指、钻石项链、钻石手表为富裕身份的象征。
  发式民国时农村男子年长者多剃光头,青年多剃平头,孩童多剃童花头。青年女子梳辫或“一刀齐”刘海式,老年妇女挽髻,俗称“绕绕头”。50年代,青年男子多西式分头,青年女子大多养长辫,城镇女子剪刘海一刀齐披发。60年代起,男子有吹包头被谑称“阿姨爷叔头”,因前看如男,后看若女之故。也有剪成游泳式,女子开始烫发,或剪“三刀式”泳发。“文革”期间,女子烫发和男子长发被视为资产阶级情趣而加以禁止,女子以短披发或短辫者居多,男子以剃西式头和“杨梅”式平头为主,常不加梳理,称“自然式”。至七十年代末,女子开始烫发,部分男青年蓄长发,80年代起,发型日益丰富,男女都有烫发,男青年曾一度流行烫菊花狮子头,女子多为披肩“长波浪”或独束后披式,俗称“马尾巴”,中老年妇女则留短发或梳头挽髻,姑娘也有时尚挽髻的。
  三、居住
  房屋 本地房屋多朝南或朝东南,因以南向偏东为尊,唯庙宇大殿方朝正南。山民依坡建宅,平原居民枕河而筑。居宅以二层三合院为多,宜合族聚居,清代所建多“前厅后堂”、“四明两廊”式,近代所筑多“三(五、七)间二(四)弄明轩”式。以门面合一间宽为正一间,不分深度和实际分隔,也不计楼层,故名为一间,实际常高下分数间。间内分割,俗称“前后房”。故旧时富家常屋近百间。此类大宅有照壁、石库门,尚对称,中有天井,俗称“明堂”。正房旁、后多盖披屋或平屋间数不定,随贫富而别,以堆放杂物。故本地少单间宅居,无房间则住庙堂或宗祠偏房。屋顶多以象征富贵的元宝砖压顶,脊中绘塑取意吉祥的图案花板。屋面多用中式蝴蝶瓦。富户有瓦档,豪富之家多用空斗双重高墙,双屋之间以“马头墙”作防火墙。山民多用卵石和泥垒墙造屋,以单间连栋为多,少组合院。建国后三十年间农民仅偶有建房,80年代起农民建房成风,宅地以沿河、沿公路为上,多为独立门房,排列建筑,适合核心家居住。以砖石钢筋混凝土为主,建阳台,富裕人家有建三层楼房。90年代后,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开始集中规划,统一建房,形成与城市住宅形式相近,楼层多为二层的住宅群。如龙溪村的潘溪、铜坑、南坑等新村住宅。
  房顶装饰 旧时富家厅堂多画栋雕梁,配以名人字画,一般人家过年贴年画,春联,房厅装饰较简单。50年代起,改贴政治宣传画,中堂必悬领袖像,辅以政治性对联。1966年秋后,壁饰多红漆写毛主席语录及大红心形“忠”字图案,古代人物、戏曲画像因属“四旧”而不准挂贴。1968年后,样板人物画成为各家争贴的装饰画。其时起新婚户多拉纸平顶,糊纸壁,用棉布窗帘。80年代起,房顶不再挂领袖画像,且追求整洁、明丽。新建房初以纤维板作平顶,壁刷彩色涂料,漆地板,故开始时尚进门脱鞋,1985年后,厨房和卫生间多用马赛克地面、瓷砖墙面,房间多用墙布和凹凸花纹墙壁纸,厅房初用塑料地毯,后用小拼木地板,并开始流行三夹板护壁的地砖,并饰以吊灯、壁灯,殷富的甚至用大理石、水磨花岗石地面和人造玛瑙卫生设备。材料和程度因各家经济而异,一般装饰费用在1000~10000元之间,老年人所居旧住房不重装饰。进入新世纪后,大批农民进城买房,装饰费用成倍翻番,至今约在10~20万元之间。
  家具 旧时富家多用红漆檀木大床,称“七环梁床”,床前有棚架,俗称“踏床”,床内有马桶箱、梳妆台。穷苦人家多板床或简易木床。富家大橱称“乌橱”,配玻璃门橱头箱和挨橱橙,用搁几、八仙桌配雕木嵌镶椅。贫苦的仅板桌板凳或竹椅。土改后,地主的家具多分给贫雇农,居民多无成套家具。70年代起,青年结婚尚新制家具,一般有三门大橱、五斗橱、被柜、方桌、方凳等组成,工艺简便,外形明快,多漆成栗壳色。至70年代末,新婚夫妇家具中增有写字台、梳妆台、食品橱等,流行浅色,做工也较前精致。其时流行沙发。1985年后,组合式家具上市,并配以钢折椅、桌、茶几等,两年后即在城乡流行。并开始流行“席梦思”床垫,1989年后,房间多利用空间作壁橱,并有玻璃家具上市。至此,各户家具视不同审美观点和经济条件不同进行配置。
  四、新俗
  集体婚礼 本乡始于70年代,由政府群团组织筹办集体婚礼,礼堂一般设在大会堂,乡级由团委书记或党群书记担任主婚人,村级由团支部书记或大队副书记担任主婚人,新郎新娘胸戴大红花,向领袖像鞠躬,再向来宾鞠躬,然后互相鞠躬。仪毕,由锣鼓队把新郎新娘送入洞房。婚宴仅1至2桌,宴请主要长辈和介绍人。80年代中期起,婚费逐年增加,参加集体婚礼后青年照旧俗操办婚事。因而,虽各级政府和群众团体再次倡导组织集体婚礼,但响应者寥寥无几。
  五好墙门 1982年初,由妇女组织印发订有邻里团结互助、婚丧不铺张、不搞迷信、赌博、做好计划生育和清洁卫生等内容的文明公约,年终评比,评上者由村干部敲锣打鼓送光荣匾并挂于墙门。
  五好家庭 1981年起,评比旨在建立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的新型家庭关系,表彰富有传统美德、支撑家庭平衡的典型。1985年始,开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致富)“双文明户”活动,鼓励“五好”家庭户勤劳致富。90年代后,又增加了开发型、生活丰富多彩型内容。至今,全乡“五好家庭”户达到85%以上。
  文明村(单位) 1983年起,以“抓思想教育,治旧变新;抓文化科学,治愚变智;抓环境卫生,治脏变净;抓社会秩序,治乱变安;抓生产发展,治穷变富”为内容开展竞赛。1986年,本乡大庄村首次被县命名为文明村,之后曾一度未被命名。直至90年代中期,文明村(单位)评比活动又复兴,乡村企事业单位重视了文明村(单位)建设,至今,宁波三星集团、宁波五龙潭旅游公司、宁波五龙潭蔬菜食品公司、金溪、桓村、后隆等共7个村(单位)被市、区评为文明村(单位)。
  敬老日 1988年,省政府规定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县政府自此以此日为“老年节”,本乡以此日为“敬老日”。届时乡村均举行了各种形式的慰问活动。
  五讲四美 1982年2月,县召开万人电话动员大会,号召全县开展“讲文明、讲礼貌、讲秩序、讲道德、讲卫生”和“语言美、心灵美、环境美、行为美”为内容的文明礼貌月活动。本乡随之行动,相继建立了“共青团卫生街”、“红领巾卫生街”等,组织青年服务队十几个,整治公共秩序。自此,每年3月定为“文明礼貌月”。
  关心下一代 1990年1月,县成立“关心下一代协会”,至年底本乡建立“关协”分会,村级建立“关协”小组,举办老少同乐联欢、向青少年作报告等活动。至今,此项活动纳入政府正常性工作。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