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基督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41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基督教
分类号: B979.92
页数: 3
页码: 338-3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基督教在十九世纪初传入中国,但在解放前已有14个派别。鄞县是浙江省基督教传入最早的县,现存教徒约有400余人,主要分布在10个行政村和企事业单位。
关键词: 龙观乡 基督教 流传

内容

一、流传
  基督教在十九世纪初传入中国,但发展不大。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通过不平等条约规定的传教权,迅速发展传教活动。鄞县是浙江省基督教传入最早的县。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美国浸礼会传教士入鄞传教布道。次年,美国北长老会传入鄞县。道光二十八年(1848)和咸丰五年(1855),英国圣公会和英国内地会相继传入。至咸丰十年(1860),全省5个基督教总堂中有4个在鄞县。自鸦片战争至解放百余年间,鄞县有基督教大小宗派14个,教徒达25000余人。
  西方基督教各派传入鄞县后,互争传教范围,在多次抵牾后订立口头或书面的所谓“睦谊条约”,划定界限。为培养教牧人员,基督教各派在鄞县开设神道院、圣经学院,专收教徒及其子女入学。
  解放后,基督教各派摆脱了国外控制。1954年,县境内有基督教派别8个,教堂46所,教徒2676人。该年成立县基督教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学习小组,组织各教堂负责人通过学习,开展“三自”爱国运动。1958年,在全县宗教界开展社会主义学习,基督教各派求同存异进行联合礼拜。当时全县有基督教堂(点)40个,教徒2230人。经协商,合并教堂,保留了樟村等9个教堂。由于归并教堂过于集中,不便于教徒的宗教活动,至1963年3月,9个教堂在册基督教徒仅有1054人。
  1966年“文革”开始后,全部教堂停止活动,房产相继被占用,教徒仅于无人处潜祈默祷,不敢张扬传播。
  1978年后,各地基督教陆续自发聚会,发展新教徒。本乡教徒从原来的十几个人发展成上百人,入教人数成倍上升。1982年10月,鄞县召开基督教第一次代表大会,并成立鄞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简称三自会)后,本乡入教人数进一步增加。1984年,鄞江、樟村两个教堂相继开放后,为教徒就近做礼拜和管理教徒,本乡桓溪、龙谷、观岭三坑相继成立了基督教管理小组。1998年,新建了庙跟基督教堂聚会点后,一些老弱病残的教徒不必每星期去鄞江、樟村做礼拜(教会重大活动除外)。至今,全乡有教徒约有400余人。
  二、教派
  基督教自传入至解放前,先后在鄞县存在过14个派别,其中由西方基督教差会直接传入本县的8个,由西方基督教差会传入中国,再由国人从他地传入鄞县的4个,由国人创立并传入鄞县的2个。各派教徒均于建国后先后加入“三自”运动,此后再无派别之分。
  本乡基督教属“基督徒公会”宗派。基督徒公会是个独特的基督教宗派体系,除宁波外,全国各地无此教会。清光绪十九年(1883),英人华以利沙伯偕妹华路依及丁爱大3人至鄞,欲与偕我公会合作传教,为偕我公会拒绝,决定自创教会。在江北“小瀛洲”(今桃渡路)租房设堂传教,华以利沙伯为首任会督。不久教堂迁至江东树行弄,并向鄞东乡村山区传教。次年十月,郭全诚、林小邻和宋爱珠3人来甬,与华以利沙伯等一起传道。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江东张斌桥附近购得住宅及地基建成教堂和学校,并正式定名为“基督徒公会”;名教堂为“基督圣教堂”,此为基督徒公会总堂。该教堂举行开堂典礼时,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因与华以利沙伯同学,特致电光绪皇帝,要求予以保护。光绪即下旨浙江巡抚,巡抚行文宁绍台道尹,派“绿勇”200人保护,鄞城为之轰动。其间,华以利沙伯任用华人张睦九、周再亲在鄞东等地开设圣教堂分堂16座。宣统元年(1909),华以利沙伯去世,其妹华路依继任会督。1922年,华路依去世,郭全诚继任会督,直至1948年离鄞回国。以后该公会由华人负责,至今该教会有教徒2万余人,本乡教徒分布于10个行政村和企事业单位。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