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宗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41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宗教
分类号: D635
页数: 5
页码: 336-3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龙观乡佛教和基督教的流传和寺院情况。本地佛教在宋朝鼎盛时期盛行,各宗派竞创教义,阐扬禅风。至清末,本地有“十寺十八庵”之称。解放后,寺庵由当地政府保护,多数僧尼还俗,房屋多被拆除。
关键词: 龙观乡 宗教 寺庙

内容

第一节 佛教
  一、流传
  本地佛教盛行于宋朝鼎盛时期,境内禅寺林立,高僧辈出。北宋建隆元年(960),从道凝和尚开始在天井岙建“天井院”时起,各宗派竞创教义,阐扬禅风,涌现了道凝、锡峰等一批名僧。其时,鄞籍朝臣多信佛学禅遂起推波助澜之势,真、仁、徽、高孝宗等皇帝为鄞县佛寺或赐寺额、或书御匾、或赠金银;本地僧人也或召京说法、或敕谥封号。仕宦豪绅随之竞修佛寺,研习佛学。
  元代的本地佛教寺院,以从事忏佛事的居多,而从事持戒、参禅、研究教义的逐步减少,故民间烧香念佛比以前更盛。至清末,本地有“十寺十八庵”之称。
  1912年中华佛教总会宁波分会成立。1930年2月,鄞县佛教会成立。至解放前,本地有寺庵10余座,僧尼约60余人。
  解放后,本地寺庵由当地政府按法令予以保护。土地改革时,僧尼均分得土地,其后便亦教亦农,自食其力。并以“农禅并重”方式组织僧尼参加农、副业生产。此后的“大跃进”运动中,寺庵移作他用,僧尼还俗,佛像多被损毁。
  “文革”开始后,正常的宗教活动被强行禁止,各寺庵僧尼全部改装还俗,寺庵产权由房管部门接管,房屋均因建造学校、工厂等被拆除。至今,除天井寺尚在修复外,其它寺庵无一重建,但有部分庙宇被修复。
  二、寺院
  龙观寺庵众多,且负盛名,今择可考证的主要寺院记其沿革。
  天井寺 原为鄞县佛教名寺,位于本乡龙谷村天井岙自然村山岙内,建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僧人道凝见天井岙山色幽静,树木茂盛,民间又有神龙显灵传说,便筑茅为庐,称“天井院”。北宋治平元年(1064),英宗皇帝登基,因该年为龙年(1064年为甲辰年,属龙)便大封与龙有关的寺庙,钦赐天井院以“天寿”额,从此改“天井院”为“天寿院”。
  明洪武初年(1368)恢复天井寺名称。明正统十年(1445),方丈殿朽坏,重建方丈殿。明景泰元年(1450)建山门,重塑佛像及四大天王像。明万历年间(1573~1619)重修全寺。明崇祯年间(1628~1644),寺院毁于火灾,仅剩偏房二、三间。
  清顺治十一年(1654),镜宗和尚主持,重建寺院,较明朝时规模增加了法堂、两廊;寺内又新建了“五井龙神祠”。当时寺院内尚有一块元朝时皇帝加封天井山龙神的圣旨碑。(注:佛教宗教场所称“寺院”,“祠”是中国宗族祭祀场所,两者本不相容,此处的“五井龙神祠”实际上是祀龙的庙。中国古代民间信仰属多神教,故把祀龙与礼佛揉杂在一起了。这种情况,其它寺庵也有,也就不足为奇了。)清同治元年(1862),又遭火灾(可能是太平天国的太平军战火,因为古籍记载“毁于寇”),全寺基本上毁成平地,仅存一幢前庑。光绪九年(1883)再次重修,几乎是新造了。
  民国十年(1921)重修大殿,并新建南廊。从此后,天井寺没有修葺过。解放后,因破除迷信,寺院自行衰败。“文革”中,为修建上下古山学校作材料,被彻底拆除。现今因发展旅游业又开始重建。
  天井寺的佛教教派属临济宗。民国时,住持方丈为锡峰和尚。鼎盛时期有上百僧人。
  章圣寺 原为鄞县佛教名寺,位于本乡龙溪村玄坛殿自然村山岙中,《鄞县通志》载:“……县西南七十里,旧号峒山院,踞峒山东南支众峰环合,状若芙蓉。唐光启二年(886)建,宋大中详符元年(1008)赐名彰圣寺,嘉定二年(1209)参政楼钥请为功德寺,赐报忠福善额,元时复名彰圣寺。”
  章圣寺被称为功德寺与楼钥墓有关,楼钥卒年与石刻相符均为南宋早期。其入道口牌楼“四明山”石牌枋为扩大章圣寺影响而建。《鄞县通志》又载;“彰圣寺,泰定四年(1327)重建殿宇……明永乐元年(1403)重修。后废,僧并杖锡寺。宣德三年(1428)创建方丈殿,正统四年(1439)建入山亭,揭四明山额……万历间县令杨芳廉得寺所侵……”可见,正统时建入山亭卦“四明山”额,已开始兴盛(可惜此亭至今无存)。
  建国后,因破除迷信,寺院自行衰败。1958年,大台风时部分被毁,70年代被改为“知青房”,80年代建造水库时,原址被淹,寺移至水库大坝边,即为水库管理房。
  妙智寺 原为鄞县佛教名寺,位于本乡大路村杏村自然村山岙中,建于宋元祐六年(1091),曾屡遭火灾屡重修。解放后,因破除迷信,寺院自行衰败。最终于二十世纪70年代建造鄞县化工二厂时彻底拆除。至今,在原址边修了一座小庙,其它无遗迹。
  小岭峰寺 原为鄞县佛教名寺,位于山下村小岭峰,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清咸丰六年(1856)朝廷见该寺名声鼎盛,僧人云集,赐名“四明佛殿”。该寺曾为抗日、解放战争时期三五支队联络站,革命烈士僧海陀和尚(1906~1945.9)曾用名海徒、海渡,早期参加革命工作,系四明山游击队地下党交通员。1945年9月不幸被捕后被国民党浙保部队杀害。建国后,因破除迷信,寺院自行衰败。“文革”期间被毁,1993年经民众捐资重修,但规模比原来小得多。
  第二节 基督教
  一、流传
  基督教在十九世纪初传入中国,但发展不大。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通过不平等条约规定的传教权,迅速发展传教活动。鄞县是浙江省基督教传入最早的县。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美国浸礼会传教士入鄞传教布道。次年,美国北长老会传入鄞县。道光二十八年(1848)和咸丰五年(1855),英国圣公会和英国内地会相继传入。至咸丰十年(1860),全省5个基督教总堂中有4个在鄞县。自鸦片战争至解放百余年间,鄞县有基督教大小宗派14个,教徒达25000余人。
  西方基督教各派传入鄞县后,互争传教范围,在多次抵牾后订立口头或书面的所谓“睦谊条约”,划定界限。为培养教牧人员,基督教各派在鄞县开设神道院、圣经学院,专收教徒及其子女入学。
  解放后,基督教各派摆脱了国外控制。1954年,县境内有基督教派别8个,教堂46所,教徒2676人。该年成立县基督教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学习小组,组织各教堂负责人通过学习,开展“三自”爱国运动。1958年,在全县宗教界开展社会主义学习,基督教各派求同存异进行联合礼拜。当时全县有基督教堂(点)40个,教徒2230人。经协商,合并教堂,保留了樟村等9个教堂。由于归并教堂过于集中,不便于教徒的宗教活动,至1963年3月,9个教堂在册基督教徒仅有1054人。
  1966年“文革”开始后,全部教堂停止活动,房产相继被占用,教徒仅于无人处潜祈默祷,不敢张扬传播。
  1978年后,各地基督教陆续自发聚会,发展新教徒。本乡教徒从原来的十几个人发展成上百人,入教人数成倍上升。1982年10月,鄞县召开基督教第一次代表大会,并成立鄞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简称三自会)后,本乡入教人数进一步增加。1984年,鄞江、樟村两个教堂相继开放后,为教徒就近做礼拜和管理教徒,本乡桓溪、龙谷、观岭三坑相继成立了基督教管理小组。1998年,新建了庙跟基督教堂聚会点后,一些老弱病残的教徒不必每星期去鄞江、樟村做礼拜(教会重大活动除外)。至今,全乡有教徒约有400余人。
  二、教派
  基督教自传入至解放前,先后在鄞县存在过14个派别,其中由西方基督教差会直接传入本县的8个,由西方基督教差会传入中国,再由国人从他地传入鄞县的4个,由国人创立并传入鄞县的2个。各派教徒均于建国后先后加入“三自”运动,此后再无派别之分。
  本乡基督教属“基督徒公会”宗派。基督徒公会是个独特的基督教宗派体系,除宁波外,全国各地无此教会。清光绪十九年(1883),英人华以利沙伯偕妹华路依及丁爱大3人至鄞,欲与偕我公会合作传教,为偕我公会拒绝,决定自创教会。在江北“小瀛洲”(今桃渡路)租房设堂传教,华以利沙伯为首任会督。不久教堂迁至江东树行弄,并向鄞东乡村山区传教。次年十月,郭全诚、林小邻和宋爱珠3人来甬,与华以利沙伯等一起传道。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江东张斌桥附近购得住宅及地基建成教堂和学校,并正式定名为“基督徒公会”;名教堂为“基督圣教堂”,此为基督徒公会总堂。该教堂举行开堂典礼时,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因与华以利沙伯同学,特致电光绪皇帝,要求予以保护。光绪即下旨浙江巡抚,巡抚行文宁绍台道尹,派“绿勇”200人保护,鄞城为之轰动。其间,华以利沙伯任用华人张睦九、周再亲在鄞东等地开设圣教堂分堂16座。宣统元年(1909),华以利沙伯去世,其妹华路依继任会督。1922年,华路依去世,郭全诚继任会督,直至1948年离鄞回国。以后该公会由华人负责,至今该教会有教徒2万余人,本乡教徒分布于10个行政村和企事业单位。
  第二章 崇拜
  龙观旧时有“风俗尚鬼好祀”之说。这是一种历史形成的崇拜与迷信相混杂的地域文化现象。其形成既与越族传统的好鬼神尚祭祀的文化背景有关,又与本地民间长期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相联系,也是神权与族权在人们心理上的投影。其中崇拜又完全区别于宗教,它远比宗教广泛、入世和深入人心。它渗透于民间的社会心理之中,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土改后,宗法制的社会基础瓦解,日益普及的科学知识也逐步破除了旧的迷信观念,但心理现象的改造不可能一劳永逸,崇拜心理在十年“文革”的特殊社会条件下又出现了新的形式,因此对崇拜和迷信的心理基础的改造将需要更长的时间。
  第一节 庙祀崇拜
  本地旧时祀庙众多,庙祀在乡民的精神生活和社区重大事务的决策、磋商中占有特殊地位。记录这种已经衰微的民俗现象,有助于对本地民间心态及其文化背景的考察。
  庙祀最早的形成状况已无从稽考,从调查到的晚清庙祀建立的过程可推想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