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医疗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39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医疗设施
分类号: TU246.1
页数: 4
页码: 309-3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鄞州医疗设施逐步改善,从联合诊所到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解放后,中医和西医并行,后逐渐以西医为主。巡回医疗曾盛行,后来逐渐减少。疾病防治方面,主要针对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政府投入大量资金预防接种,控制了霍乱等疫情。
关键词: 龙观乡 卫生 医疗设施

内容

一、设施
  1913年,鄞江桥平民助产所创办。1931年根据民国政府“凡有合格医师2名、药剂师1名可称医院”的规定,鄞江医院成立。抗战时期,医院或关或迁,任零星人员流动行医。1949年9月,鄞江桥医院与凤岙医院合并迁至姜山建立县立人民医院。1952年1月,本乡建立联合诊所,所址设在桓村下山角牌楼里,由闻光尧、应根义、王智乐三位老先生座堂就诊。1955年,县卫生科首次培训农村保健员,乡建立医疗保健所、村建立医疗保健点。至此,县、区、乡、村四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初成。1957年扩建后隆分所。1961年,改龙观公社保健所为龙观公社卫生所。1969年,在桓村新建卫生所所址,门诊面积约200平方米。1984年6月,各公社卫生所统一改称为乡卫生院。1990年,为改善乡卫生院医疗设施,投资80余万元在叶家山下新建了占地面积1820平方米的门诊楼及医院职工宿舍楼,医疗设施得以改观。时有医疗业务用房700多平方米,生活用房300多平方米,而且增添了中型X光机,彩色“B超”、心电图、尿液自动分析仪、分光光度机等高科技器械,设置病房20余张。有医务人员近20人,其中主治医师2人,主管护师1人,医师级3人,医士级11人。年总门诊30965人次。1991年获浙江省文明卫生院称号。
  2004年,为进一步改善卫生院医疗设施,共投资200万元,于5月18日新建门诊大楼落成,设内科、外科、放射科、社区服务中心等科室10个,基本达到了常见病不出乡的目标。
  村级医疗组织创办于1955年,是年全乡有60%农业社配备保健箱,成为农村基层医疗点,但无院舍及其他医疗设施。1958年8月后,扩建成为农业合作社保健站。1970年改保健站为大队合作医疗站,全社村村建立了合作医疗站。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合作医疗站全部改为业务上以乡卫生院为指导,经营上以个体为主的村卫生室。1984年6月后,以村办、个人承包、联合承包和村与个人合办等形式复建保健站。1986年起,整顿改建成为村级卫生室。1990年起,经乡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培训,并通过县卫生局考核发给乡村医生证书。至今,全乡有村级卫生室10个,从业人员10个。
  二、医疗
  旧时,鄞地医疗以中医为主,且自承门户,互不联络,或家设诊所,或药铺坐堂,或集市挂牌,或医药兼行,或行走江湖流浪行医。
  解放后,中医与西医兼行。50年代初,乡建立保健诊所、村建立基层医疗点后,民众开始西医诊疗,直至80年代,一般常见病均在乡卫生所治疗。1982年县区中心卫生院普遍开展上腹部手术、公社卫生所开展下腹部手术后,本乡有开展了女子输卵管结扎手术。1990年后,本乡卫生院开设了内科、外科、产科、妇科等科室,开始应用“B超”、心电图、X光等辅助诊疗设施处理各类病人,并借助辅助科室的检查对有机磷农药中毒及各类休克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巡回医疗起源于1955年,根据中央“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组织医疗组下村巡回医疗,尤其是农村“双夏”季节,乡卫生院与村赤脚医生一起几乎每天下田头巡医。1985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下村下田头巡医逐步减少,仅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下村进行防疫宣传和医疗。
  三、疾病防治
  疾病防治主要有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分列如下:
  传染病
  霍乱、副霍乱 霍乱俗称“时疫”、“虎疫”,清道光元年(1820)由缅甸经水路传入宁波,遂蔓延本地,得病者往往朝入市、夕盖棺,甚有半日夫妇双亡、子女尽丧。民国间,政府指定医院施行霍乱预防接种,并每年开设临时时疫医院,但霍乱仍连年流行。解放后,政府注入大量资金预防接种,未发生霍乱疫情。
  副霍乱也称“2号病”。1962年夏由舟山渔民传入。后经政府采用疫点封锁、交通检疫、预防接种等综合措施,无蔓延和死亡。1983年再度出现疫情,各级医疗机构全力以赴,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及时控制了疫情。至今,未发生此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多发于冬春。此病死亡甚速,缓则一天,速则数时,初觉头背疼痛,继而抽筋。则知觉丧失,不治而亡。此病,解放前时有发生,解放后,偶尔有之。1968年后,对易感人群预防接种是预防此病的主要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多发于夏秋,以7~9月为高峰。1952年起有记载,采用香蕾饮、桑菊饮、白虎汤、银翘散、安宫紫雪汤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1972年起,采用乙脑活疫苗接种,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目前尚有零星散发。
  麻疹 俗称瘄子。旧时民间有一生未得瘖子者,反被引为奇事,甚至有故意让儿童接触患者,希望早得瘄子的愚举。故麻疹的感染率与死亡率在本地尤高。60年代,采用“贯众汤”、“尿泡蛋”、“母血注射”方法进行预防,发病率有所下降。1979年后,开展计划免疫,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90年代后,无麻疹病人发现。
  肺结核 又名“痨病”,旧时为内科最多见的病种。解放后,因链霉素属抗结核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肺结核病人逐年减少。至今更少。
  百日咳 1953年前未发现有病例记载,1954年后发病率逐年上升。1958年,采用小儿平咳蛤蟆散及百部糖浆等中成药治疗,获一定疗效。1972年起,预防接种,1984年后发病率逐年下降。
  性传播性疾病 建国前乡间很少见,城区多见。建国后30多年间无病例发现。1990年后,有逐年上升趋势。
  地方病
  血吸虫病 俗称“鼓胀病”。解放前发病普通、难愈。民间有“神仙难医鼓胀病”之说。此病由田沟钉螺引发,人群一旦被感染,死亡率极高。1965年3月,县血吸虫病防治小组成立后,采用捕捉、土埋、药杀、火烫等法消灭钉螺,并用锑剂、中药毕澄茄集中治疗病人。60年代,掀起群众性灭螺高潮,经复查未见钉螺。文革期间长期血防工作停顿。1970年重建血防领导小组,采用组织医疗队进行专业灭螺,至1973年,本地血防工作达到省“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五项标准”。这之后,本地无发现阳性钉螺。
  疟疾 俗称“冷热病”、“卖柴病”,夏秋多发,患者多在16岁以上,男多于女。1939年暴发流行,几乎家家有患者。1953年,县疟疾防治小组成立,采用口服阿的平疗法,效果不佳。1964年后,采用阿的平加伯喹或喹宁加环录胍加伯喹治疗,疗效显著。1971年采用氯喹加伯喹服用8天疗法后,历年治愈率均达100%。1987年宣布基本消灭疟疾。
  丝虫病 俗称“流火”。晚期脚踝与小腿间出现橡皮肿,俗称“大脚疯”。旧时,橡皮肿患者在本地随时可见。50~70年代,对此病采用口服海群生治疗,患者以半山区为多,微丝蚴感染以成年男性为多,30~50岁易感,50岁以上发病率高。1985年宣布基本消灭丝虫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 俗称“大头颈”。1984年作外环境饮用水碘含量测定后,发现水碘含量缺乏,存在地甲病流行因素。并对本地宣布为地甲病病区,遂采用碘油制剂防治。1989年宣布本地地甲病基本得到控制。
  职业病 本地主要是从事化工、铅、汞、粉尘等作业的职工,但经每年一次职业病检查,未发现重大中毒现象和事件。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