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成人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37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成人教育
分类号: G729.2
页数: 2
页码: 287-288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龙观乡民众教育和农民教育的历史发展。民众教育始于1940年,逐渐普及,到1983年基本达到无盲乡目标。农民教育在1920年代开始推行,1950年代和1960年代较为兴盛,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一度瘫痪,后来逐渐恢复并正规化。
关键词: 龙观乡 地方教育 成人教育

内容

一、民众教育
  本地民众教育始于1940年11月,时有鄞县教育局令各小学附设民众问字处一所,补救民众学校不足,使民众识字易于普及。本乡桓村、后隆、古山、大路、雪岙等小学均开设民众问字处。1941年实施国民教育,中心国民学校和保国民校均设民众教育部。县府规定乡、镇每半年必须办成人班和妇女班1~2班以收容失学民众。本乡即在农闲季节开设民众学校。1944年为肃清文盲,县督导各小学办理民教部,附设成人班和妇女班。1946年,强制扫除文盲,实施民众补习教育,规定各中心国民学校、国民学校开办民教班1~2班,学额定为50人,至少不得少于20人。本乡各村均设扫盲班。
  二、农民教育
  1926年11月,四明地区推行冬学运动,提出冬学与时事政治、冬季工作和与群众实际需要相联系,发动干部和各界知识分子办学,同时通过农会、妇女会等开办学习班和识字班。抗日战争时期,本地开办了巡回学校,以识字、时事教育、珠算、记帐、算术为内容,有农民近百人参加学习。
  1950年后,乡人民政府欲通过冬学宣传土改政策,一时冬学、民校大兴。1953年后,在农业互助合作社和宣传总路线中,农民的会议和社会事务活动大量增加,冬学数量因此有大幅度削减。1956年乡抽调干部组成扫盲突击队,采用“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保本”的学习形式,全乡有20%左右农民扫除文盲。1958年再次突击扫盲,但由于受假、大、空思想的影响,许多民校、冬学往往一哄而起,名不符实,甚至有名无实。在其后的经济暂时困难中,冬学和民校所存几无。1963年公社配备民师辅导员又一次开展农民教育,翌年各生产大队开办业余民校,但入学人数各校仅在十几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农民业余教育全部瘫痪。1971年全社各大队开设扫盲班,其时,曾兴办政治文化夜校,几乎遍及各生产队,把农民教育变成“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附庸。
  1979年9月成立县工农教育委员会,公社办起重点业余学校,公社中心学校增配1名民办公补编制的社教教师。自此,本乡成人教育纳入政府工作议程,社教教师全面负责全社扫盲教育,每年举办1~2期扫盲班,至1983年,根据国务院扫盲标准,全乡非盲率为90%,基本达到无盲乡目标。90年代后创办农技学校、成人文化学校、妇女学校、家长学校、人口学校等,农民教育采用速成的较正规的方式进行,并采用实用技术培训,使全乡成人教育步入正轨。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