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编 教育 文化 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375
颗粒名称: 第十四编 教育 文化 体育
分类号: G527.55;G127.55;G812.755
页数: 28
页码: 279-306
摘要: 本编介绍了龙观乡教育、文化、体育等内容。在教育方面,提到了旧学、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等;文化方面包括文学艺术、文化事业、文物考古、名胜古迹和新闻广电等;体育方面包括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场地设施等;卫生方面包括医疗设施、妇幼保健、社会卫生和医疗福利等;邮电方面包括机构、邮政和电信等。
关键词: 龙观乡 教育 文化 体育

内容

第一章 教育
  本地教育事业始于北宋庆历间县令王安石振兴县学后,遂一发而绵延成风。自此,境内教育形成三个系统沿承继往。一是各类官学响应科举,使宋至清五朝间有一批状元和进士及举人出现;二是论文研道出现了一批如全祖望等中国学术界代表;三是承担启蒙教育的各类学塾遐迩相望,家族教育相延不绝,形成了知书习礼的文化心理传统和“田家有子皆习书、仕子无人不绩麻”的耕读世风。
  解放后,境内教育在乡间重整旗鼓,初级教育更是平地草创,师生克尽艰辛,使教育日臻完善。由于确立了劳动者及其子女为教育的主体,故自二十世纪50年代起以普及为目的的各类教育发展迅速,终于在1986年实现了九年制全民义务教育,其间虽经“大跃进”和“文革”期间两次挫折,由于本地教育传统犹存,人材未泯,故恢复亦较快。农村改革开放后,各业亟需人才,更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呼吁。至今,境内各类教育形式俱全,基础教育犹见生色,乡有“九年一贯制”中心学校和成人文化学校及中心幼儿园,中心村有小学和幼儿园及各村各类文化培训模式的学校,使教育工作走入县内先进行列,1986年,本乡荣膺“宁波市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称号。
  第一节 旧学
  清废科举前所办的官学、书院和学塾,其形式、内容均与近代教育不可类比,故立“旧学”一节。
  一、官学
  官学有州(路、府)学、县学、社学和专科学之分,本地主要记述社学。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诏令各路劝农立社,每社立学校1所,但社学真正推行在明代。明洪武八年(1375)和弘治十七年(1504)两次诏令建社学,“凡三十五家皆置一学”,“民十五以下,送社学读书;贫乏不愿者勿强”(《鄞县通志·舆地》载)。而学业优秀者允许补为儒学生员,免去差役。社学以《百家姓》、《千字文》为启蒙,继学御制大诰、禁告律令和经史历算,并讲习冠婚丧祭之礼。时本乡为通元乡李洪里三十五都、三十六都,每都设1所。至清初悉废。
  二、书院
  境内书院或称“居”、“斋”、“讲舍”、“堂”等。始创于宋庆历间,首开讲学之风,其后收聚生徒。主要有北宋时的“王鄞江先生隐居”,创办者鄞江先生王致,(时称“四明庆历五先生”,即杨适、杜醇、王致、王说、楼郁曾。)所在地为桓溪庄家。“桃花书院”为王说创办,所在地为武陵之林村,今望春一带。元、明、清时,本地无有书院创办记载。
  三、学塾
  学塾有书院、族塾、里塾、义塾和义学等名类,是实际进行儿童启蒙教育的主要场所。为年龄较大、程度较高的学生而设的学塾也称“书院”,但不同于前述的“书院”。起源于宋,这里记述的主要是清代乡境内的学塾。真吾义塾,创办于道光十三年(1833),由朱孝铨置田300余亩,斋屋40余间在它山庙东建校,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养正小学堂”。三所私塾,光绪三十二年改为“惠江小学堂”地点为鄞江区句章乡。
  第二节 基础教育
  一、学前教育
  二十世纪20~30年代,乡境内开办县立养正幼稚园,地点设在鄞江桥它山庙东。解放后,乡间无幼稚园。1958年大跃进中,为解决妇女参加集体劳动时的后顾之忧,社队纷纷开办简陋幼儿园,时全社各队均有幼儿园。1962年调整教育事业时社队幼儿园停办。此后,凡农忙季节社队大都开办幼儿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妇女进厂渐多,本乡始办中心幼儿园,隶属于乡中心学校。之后,各村校因学前儿童的增多,增设了学前班。1985年,县政府规定把发展幼儿教育事业作为乡镇干部考核内容之一,各村校纷纷办起了幼儿园。至今,全乡有中心幼儿园1所,乡中心附属学校幼儿班、村属幼儿园、私立幼儿园4所。入园儿童150余人,开设有游戏、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启蒙课程。
  二、小学教育
  本乡小学教育起源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的真吾义塾和光绪三十年(1904)的惠江私塾。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绅士王友集在环村王氏旧祠创办的“王氏继兰义务学堂”开学,本乡正式有小学教育模式。
  民国初,改学堂为学校,遂王氏继兰义务学堂改为“王氏继兰小学校”,为初等小学校,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课程。1915年,初等小学改称国民学校,即龙观乡王氏国民学校。翌年,实施教育部公布的《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提倡体育、智育、情育、志育并重,并自第三学年起,修身兼授公民须知。1919年起,改修身科为公民、卫生科,国文为国语科,手工、图画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科。并增加社会、自然科。1929年,县政府派警察取缔办理不合要求的私塾,并成立义务教育委员会,制定计划、法规,在全县推广义务教育,同时对6~12岁儿童实行强迫教育。1936年6月,县政府训令全县小学教员的教学与读文悉用国语标准语或近于标准语的口语,以培养儿童的国语能力。1940年以后,根据教育部《国民教育实施纲要》,乡镇设中心小学校,各保设国民学校,原短期小学归并为中心小学或国民学校,全乡设中心学校1所,国民学校几乎每保都有设立。抗战期间,除中心学校时续时断开展教育外,各保学校几乎全部停办。其间,公立学校一律改为私立,以作掩护。抗战期间,部分共产党员曾以教书为掩护,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本乡后隆小学就是李敏烈士以教书作掩护的学校之一。1945年下半年本乡小学采用浙东行政公署文教处编辑的新民主主义教科书,并进行教育改革。
  解放后,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并提倡理论与实践一致的教育方法。1951年2月,王芳德被任命龙观乡中心小学首任校长。1952年根据教育部《小学教学计划》,开设了语文、算术、自然、历史、体育、图画、音乐等8门课程。是年下半年,全县除道淮等4所为私立学校外,全部改为公立学校。1953年,全面学习苏联经验,强调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提倡五个环节,将百分制改为五级记分制,一度甚见生色,但多有生搬硬套的偏向。1955年秋,增设了手工劳动课,并把生产劳动列入课外活动内容。1956年,全面推行普通话。1957年为实现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加强了政治思想工作和生产劳动。1958年9月,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学校把生产劳动订入教育计划。其时,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统一管理中,学校劳动任务日益加重,妨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育质量明显下降。1960年,学校虽然在语文教法上学习辽宁省黑山县北关小学经验,“集中学、集中练,学、练、用分步进行”,仅搬用形式,不能根本上提高质量。其后,又经历了三年经济暂时困难,学生流失严重,小学普及率下降。
  1962年,贯彻国家和群众“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翌年3月,贯彻中共中央《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小学始重新以教学为主。《条例》保证了小学每年有9.5个月的教育时间,纠正了1958年以来生产劳动过多现象。其时,各小学开展“学雷锋”活动和阶级教育。1964年,为了让上几年流失的学生重新获得教育,本乡创办了简易小学(9月改为耕读小学),吸收未入全日制小学的儿童入学,课程以较实用的语文(应用文)、算术(珠算)、农业常识为主。1966年下半年,小学教学秩序开始受“文革”影响,翌年2月,因批判教材,原课本停止使用,各年级在“以阶级斗争为主课”的要求下均以毛主席语录和浅近的著作,如“老三篇”为教材,并兼学语文、算术。其后,校长“靠边站”,教学秩序随之混乱。在批判“两种教育制度”中耕读小学有的停办,有的合并,有的改为民办。1968年暑假,为使全县有相对统一的教材,县文教局抽调一部分小学校教师自编“政治”、“数学”教材,供各学校使用。1969年7月,全县公办小学均下放给生产大队,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本社中心学校和各村村校全部成立“贫管会”,学校教学、劳动、德育、体育由贫管会决定。1972年,根据周恩来提出的“普及农村小学五年级教育是一项大政”的指示,小学教育普及再次推行。
  1978年,恢复社中心小学制,并成立学校教研组,重新提倡“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书本知识为主”。1983年8月,根据省教育厅《全日制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一至六年级均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劳动等课。在四至六年级开设自然课,五年级开设地理课,六年级开设历史课。并逐步开辟科技、书法、珠算、工艺、园艺等课程,开展各项政治思想活动,重建少年先锋队,贯彻《小学生守则》,进行“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
  1986年,全乡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普及率均超过县教育部门规定的普及初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由于业绩突出,被宁波市人民政府授予“尊师重教”先进集体。是年,始对全乡各村校根据地理环境、学生人数、师资力量进行了兼并,至1999年,从原来的乡中心、金溪、后隆、古山、上茶、观顶、潘溪、玄旦、半山、大路、山下、李岙、雪岙13个完小,下茶、大庄、铜坑、南坑、庙跟、天井岙6个初小,合并为1个乡中心学校,金溪、后隆、雪岙、古山设4个完小,潘溪1个初小。经兼并,全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列全县山区、半山区前茅。其后,随着教学设施的改善,先后建造了乡中心九年一贯制学校和观岭、金谷两个完小,基础教育纳入正常轨道,师资力量加强,小学教育全部由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任课,自90年代中期以来,全乡教学“四率”几乎达到100%。1997年龙观乡中心小学新校舍落成,1998年观岭小学教学楼落成,2003年后隆小学奥克斯教学楼落成,使全乡完小设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教育质量出现质的飞跃。
  三、初级教育
  本地初级中学教学始于1969年,时在后隆庙跟创办农业中学,有建筑面积2829平方米、占地6亩,有教职员工18人,设7个班级、289个学生。之前,本乡学生就学大都在宁波或在就近的四明中学、启明女子中学,但入学者寥寥无几。1923年浸会、崇信合并为四明中学;1925年2月,中共宁波支部为掩护革命活动和培训干部创办启明女子中学,后改为培英女校。抗战时,三一中学迁蜜岩,本乡有个别学生就读于此。1941年,县城沦陷后,本县学校大都迁往外县,本地几无学生就学。1942年2月,中共鄞奉县委以“三青团鄞西区队”名义开办黄古林补习中学,培养抗日干部,本地有些许热血青年就学。次年春因日军侵驻而停办。1944年日伪为了施行奴化教育,曾在鄞江、樟村等地办过中等学校,本地无人入学,抗战结束全部停办。解放战争时期,本地学生大都就学于县城所办的学校,但人数屈指可数。
  1952年县人民政府在樟村蜜岩创办第二初级中学,不久迁至樟村,1956年又在鄞江新办初中,这一时期,强调教育为工农服务,主要招收和培养工农子女,提倡学习苏联经验,本地有一批农民子女入学。1961年,在教育调整中,保留了樟村等4所完全中学;鄞江等10所初级中学,本地就读高中的在樟村中学,就读初中的在鄞江初级中学。1966年6月后,学校因“文化大革命”先后停课,搞串联、斗领导,学生相互攻讦,进行“造反有理,停课闹革命”。1968年9月起学校陆续复课,但回校学生稀少,正常教学秩序无法建立,复课流于形式。
  1969年9月,县革命委员会为便于“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将15所县属中学的教师、校具、仪器分到53个公社,以实现“社社有初中”的目标,本地始有初级中学,即庙跟农业中学。这期间,学校中所设课程除浅近常识外,还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活动;还要“批判资产阶级”。1970年起,公社在桓村叶家山下新建初级中学校舍,于1971年7月竣工后,将庙跟农业中学迁至该地,并改名为龙观公社初级中学。1974年初,在教育界反“复辟”,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知识再次被批判,考试形式又被否定,教师再次受到冲击。为此,语文补“大批判”、“小评论”,数理化课程改上工农实用知识。1976年10月后,文革虽结束,但在全国“新长征”中,盲目办学再度成风,其时,社办高中,大队办初中,本地初级中学升为高中,各村村校均设有初中班,学制小学5年,初中和高中均为2年,师资不胜负担,学生文化程度名不符实。
  1978年起,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全县中学进行了大调整,取消社办高中、村办初中。高考制度恢复后,完中出现高考率竞赛,学校经常采用假期补课、增加作业量、增加考试等手段,追求升学率的提高。为此,从1983年秋季起,试行《浙江省全日制第二类教育计划》,初中开设农业知识课外活动,以培养当地生产所需要的人材。1984年又贯彻教育部《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十项规定(试行草案)》,学校强调端正办学思想、减少考试、减轻作业。为加强教学实验,本乡中学建立了理化实验中心,并开展了体育“达标”(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通讯赛。1985年下半年开始,试行《宁波市办好各级各类中学的基本纲要》进行规范化建设,经过验收,本乡及樟村等41所中学达标。1990年后,本乡正式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1999年7月,龙观乡初级中学教学楼落成,并与龙观乡中心小学合并,从此,实行了九年一贯制教学,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考入重点中学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加。
  第三节 成人教育
  一、民众教育
  本地民众教育始于1940年11月,时有鄞县教育局令各小学附设民众问字处一所,补救民众学校不足,使民众识字易于普及。本乡桓村、后隆、古山、大路、雪岙等小学均开设民众问字处。1941年实施国民教育,中心国民学校和保国民校均设民众教育部。县府规定乡、镇每半年必须办成人班和妇女班1~2班以收容失学民众。本乡即在农闲季节开设民众学校。1944年为肃清文盲,县督导各小学办理民教部,附设成人班和妇女班。1946年,强制扫除文盲,实施民众补习教育,规定各中心国民学校、国民学校开办民教班1~2班,学额定为50人,至少不得少于20人。本乡各村均设扫盲班。
  二、农民教育
  1926年11月,四明地区推行冬学运动,提出冬学与时事政治、冬季工作和与群众实际需要相联系,发动干部和各界知识分子办学,同时通过农会、妇女会等开办学习班和识字班。抗日战争时期,本地开办了巡回学校,以识字、时事教育、珠算、记帐、算术为内容,有农民近百人参加学习。
  1950年后,乡人民政府欲通过冬学宣传土改政策,一时冬学、民校大兴。1953年后,在农业互助合作社和宣传总路线中,农民的会议和社会事务活动大量增加,冬学数量因此有大幅度削减。1956年乡抽调干部组成扫盲突击队,采用“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保本”的学习形式,全乡有20%左右农民扫除文盲。1958年再次突击扫盲,但由于受假、大、空思想的影响,许多民校、冬学往往一哄而起,名不符实,甚至有名无实。在其后的经济暂时困难中,冬学和民校所存几无。1963年公社配备民师辅导员又一次开展农民教育,翌年各生产大队开办业余民校,但入学人数各校仅在十几人。
  文化大革命初期,农民业余教育全部瘫痪。1971年全社各大队开设扫盲班,其时,曾兴办政治文化夜校,几乎遍及各生产队,把农民教育变成“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附庸。
  1979年9月成立县工农教育委员会,公社办起重点业余学校,公社中心学校增配1名民办公补编制的社教教师。自此,本乡成人教育纳入政府工作议程,社教教师全面负责全社扫盲教育,每年举办1~2期扫盲班,至1983年,根据国务院扫盲标准,全乡非盲率为90%,基本达到无盲乡目标。90年代后创办农技学校、成人文化学校、妇女学校、家长学校、人口学校等,农民教育采用速成的较正规的方式进行,并采用实用技术培训,使全乡成人教育步入正轨。
  第二章 文化
  本乡文化以明后的人文荟萃、民间文艺众多而著称。然建国后大量地下文物发掘表明,文化的渊源可追溯到宋代。宋代形成的教育传统,成为文化交流的特殊载体。而明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使地处沿海发达地区的文坛经历了一次浪漫主义的冲激。文人创作也在此前后形成了主客体并重和谐、既情系天下、又淡泊自赏的地域性审美风格,从而使本地文人采取了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并重的方式,因而作品中,往往经、史、子、集并妍争艳。这种亦学亦文的精神在明亡后的遗民创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进而使清代文坛出现了全祖望、徐时栋等为代表的文艺与学术并重不悖的风气。
  在鸦片战争后的西方文化东渐中,鄞县因开埠而首当其冲。由于紧密的商务联系,本地越来越受到上海“海派文化”的影响,各类人材频繁往返于沪甬之间,形成了沪甬文化精神的共通,出现了一批文化与商业相结合的文化设施和组织。
  解放后,城区析出置市,鄞县文化事业的重心转向农村,由于确立了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文化机构和文化活动首次遍及乡村,建国后三十年间,虽在文化指导思想上常受政治运动影响,但本乡人民的总体文化素质不可置疑地得以较大幅度的提高。80年代后,人民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以乡镇企业为支柱的乡村经济发展,促进了乡村文化设施的建立和完善,本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在龙观这片沃土上益显芬芳。
  第一节 文学艺术
  龙观现今传世的最早文学作品是北宋周铢创作的碑记《天寿院记》和王安石的诗赋《观瀑》及梅尧臣的诗赋《三层瀑》,南宋朱熹创作的诗赋《瀑布》,明代诗人杨承鲲的《上五井》、陆宝的《天井寺》,清代全祖望创作的碑记《桓溪旧宅碑文》、万斯同创作的诗赋《西竹枝词》、李自清的诗赋《天井龙潭》等。这些文学作品为龙观的文化溯源起到了很好的佐证。
  民间文学在龙观盛行较早,东汉以后便有民间传说流传,其中著名的是梁山伯祝英台传说,北宋时梁祝故事传说更加盛行。明中叶时,随着市民文学的兴起,文人开始关注对民间传说、俚语加以整理编刊。清时诗人万斯同的《西竹枝词》的问世,可谓是民间文学的兴盛期,此竹枝词歌咏乡土风情,以表达对故朝的缅情和对家乡的热爱为文学精髓。民国时期,采辑了《古堇谚铎》、《宁波歌谣》等,扩大了民间文学收集范围。解放后,尤其是1958年全县开展大跃进民歌创作运动,本乡许多业余诗歌爱好者创作了大量的民间歌谣,有的被入录《鄞县民歌选》。1963年,采录了大量的革命故事被《四明山革命传说故事》收集。“文革”期间,民间文学被斥为“封、资、修”黑货而遭批判。1982年,县成立民间文学研究小组后,本乡开始油印文艺刊物刊出民间故事歌谣。1989年7月成立县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本乡有五名民间艺术爱好者加入。
  民间戏剧、曲艺,本乡自古有之。戏剧主要有越剧、甬剧、农村小戏等几种,曲艺主要有宁波走书、唱新闻等几种。其中越剧在本乡广泛盛行,它起源于民国初期,新昌、嵊县“的笃班”开始流入本地。之后本地民众受它感染,开始学唱越剧,办起了农村剧团。抗战时期,剧团自编自演剧目,宣传抗日救国。建国后配合形势宣传演出。1956年后,本乡农村业余剧团盛行,主要以演出传统越剧为主。越剧在“文革”中被斥为“靡靡之音”禁绝,1974年后,始有《《半篮花生》等政治性越剧出台。1978年后,群众业余剧团或以团办工厂,或以团靠挂工厂的方式亦工亦农亦艺,演出传统戏、传统折子戏和现代戏。中途因以经济为中心,一时农村剧团衰退。近几年来开始又盛行,本乡后隆戏剧艺社为农村文艺繁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民间舞蹈,本乡主要有马灯舞、龙舞、腰鼓舞、秧歌等几种。其中马灯舞源于南宋“泥马渡康王”的传说。清咸丰年间盛行,马灯为竹骨布皮,分前后两节,系于舞者腹前腰后,一手执马头,一手执鞭,舞者伴以锣鼓,表演出徐行、疾驰或跳跃等模拟马术,为儿童群舞。本地雪岙马灯为四盏同舞,在锣鼓声中起舞。龙舞遍及全乡各村。龙灯以竹架、布皮、纸鳞制成,表演者头裹毛巾,着对襟号衣、灯笼裤,由龙头导引表演翻腾、盘旋。有摆龙门阵、窜门、跳门、劈四门、落地梅花、嬉水、入海等20余套动作。腰鼓、秧歌,本乡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为庆祝农业丰收之舞蹈,现今表演花样翻新较大,成为本乡民间艺术的精华。
  民间工艺美术,本乡主要有绣花、剪纸、草编、竹编等。其中绣花有金银彩绣、钩针绣和刺绣三种,以金银彩绣为精妙,初用于官服戏装和宗教用品,尤盛于宫廷,清乾隆年间(1736~1795),逐步移向民间,称为“家作绣”,工艺有刺花和盘花两种,盘花以金银线盘成图案,用纱线定位,最有特色。民国时开始衰落,建国后绝迹。剪纸,民国时期民间家庭过年、喜庆时多用剪纸装饰门窗,闺中也常有剪成绣花纸样,相与馈送。至今,民间剪纸艺术的应用逐渐减少,几乎绝迹。
  第二节 文化事业
  一、群众娱乐
  明清时,本乡大型娱乐活动以庙会为主。“八月迎神社鼓哗,神舆突入野人家”(万斯同《〓西竹枝词》),便是明清庙会娱乐的写照。民国初,庙会有固定会期和会社,逢期由社首聚集筹划,用“标红”通告民众,费用以庙田岁入为大宗,间以挨户认捐,俗称“兜会”或“写会”。乡间庙会除神诞为期外,大多在春节和秋收后举行,本乡较大庙会有后隆灵显庙会、桓村遗德庙会和雪岙童君庙会。赛会祭神,开戏娱神,然后游行,队伍以铜铳开道,大令旗引神轿仪仗列队前行,继之以抬阁、舞龙、高跷等边行边演,有锣鼓丝竹伴奏。灵显庙会始于宋开庆元年(1259),为祀宋检校中郎将郑世忠所建,旧历正月九日为神诞期,演戏二日,庙下辖现后隆、金溪、龙谷、龙峰、赤水箭峰等村共2400户前来祭祀。遗德庙会始于唐朝,为纪念唐太和(827~836)中邑宰王元玮所建。辖下有桓溪坑3000多户人家。童君庙会初祀王元玮,清道光间改祀童义,童义于唐朝时在句章造光德桥、寿峰塔寺,故立庙。旧历九月十一日演戏敬神。庙下有雪岙、李岙、山下、大路及鄞江的它山、悬慈、禅岩、金陆等村共3000多户人家前来祭祀。
  二十世纪30年代后,群众娱乐与宣传教育活动相结合,如开展通俗演讲、书报阅览、民众识字和娱乐体育活动等。抗战爆发后,民众的娱乐则以组织救亡协会、剧团、歌队等活动宣传抗日。
  1949年夏,从解放区传来的秧歌舞、打腰鼓及歌曲丰富了本乡群众娱乐活动。全乡各村相继组建了业余剧团。为配合三大运动的宣传,演出了《白毛女》、《血泪仇》、《刘胡兰》等戏剧。1951年4月,发起抗美援朝大宣传,剧团以本乡真人真事编演短剧、说唱等节目进行演唱,并进行秧歌、腰鼓等大巡游。1953年为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乡成立宣传队,村建宣传分队,其后在宣传互助合作社、粮食统购统销、农业纲要四十条等运动中发挥了作用。
  在1958年大跃进中,广播说唱到田头,在“人人写诗、人人作画”的口号鼓动下,全乡民居墙上皆有粗制的宣传漫画和顺口溜。60年代初,开展了以“社史、家史”为题材的回忆对比的宣传活动,并作为“传家宝”送给贫下中农。其间,全乡各村都建立了农村俱乐部。
  1966年“文革”开始后,群众娱乐畏于政治“帽子”而收敛。次年在“三忠于”活动中,山头屋顶、村落墙面、舍外房内无处不见领袖语录和大幅标语,时称“红海洋”,公社、大队,厂矿、学校陆续建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以示对领袖的忠诚,至1969年文化干部参加“斗批改”干校,群众的宣传性文艺活动也一度中落。1970年,“样板戏”兴起,县举办学习班和折子戏调演,本社各大队的文艺宣传队有的勉强排演全剧,有的演出折子戏,南腔北调,排演了《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等八个样板戏,在本地巡回演出,也风靡一时。1975年全县推行天津小靳庄经验,强令各大队办政治夜校,讲“儒法斗争”故事,唱“批林批孔”歌曲。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全乡集会,歌舞以庆。次年以悼念周恩来总理为主要内容,全乡颂歌四起,群众娱乐复兴。1975年8月成立了公社电影队,1979年,龙观公社文化站建立,采用“以团办厂、以厂养团”方式组建剧团。1982年,文化站建立专职站长制,群众业余文化娱乐活动一度盛行。之后,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农民都以家庭式生产为主,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呈下坡趋势。群众的娱乐活动以集中收看电视、录像为主。1984年为庆祝建国35周年,本乡举办了国庆文艺晚会,这是龙观建乡史上第一次配有灯光音响的室内文艺晚会。年底,全乡普遍建立了文化活动室。1985年底,本乡举办舞蹈班,交谊舞、集体舞在农村兴起。1989年9月,为庆祝建国40周年,县举行首届文化艺术节,本乡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文化艺术系列活动,300余人次参加演出,观众15000余人次。80年代后,电视机、录像机、收录机等进入农户,群众纯娱乐活动日呈丰富,迪斯科及各种现代舞、电子游戏和棋类、台球、麻将等成为群众娱乐活动的主要内容。90年代,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全面展开,群众自发参与热情高涨,1997年的庆祝香港回归、1999年的庆祝澳门回归及国庆50周年等大型活动,参加活动队伍人数达1100余人,沿街观众达上万人次。
  进入新世纪后,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向求知、求乐、求富发展,民间艺术活动复兴,全乡各村以老年协会为活动阵地和组织,成立了舞龙、腰鼓、秧歌、马灯、太极拳(剑、球)、扇子舞、健身柔力球等团队50余支,共有文体骨干600余人。在全乡举行的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型踩街活动、五龙潭山水音乐节、全乡民间艺术大汇展、红灯高照闹元宵、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等大型活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文化设施
  民国前,乡村演戏多用庙台,至民国,全乡十几座庙中多建有戏台。偏僻村落,也有用稻桶做底、门板作面的临时舞台。
  1945年5月,鄞县解放后,本乡开会演戏除利用祠庙戏台外,也有在露天筑土台。70年代初,全乡各村先后建造了大会堂,生产队建造演出小舞台,开会演戏并用。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群众的求知求乐愿望不断增强,文化设施建设纳入了乡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1997年,集镇文化设施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的重头戏,开始上马。改建原中心小学校舍为文化中心活动场地,并新建了1200平方米的多功能舞厅和综合文化活动楼,修建桓村影剧院,建立万册图书馆,使文化娱乐中心占地面积达到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多平方米,内设有文化综合活动楼、万册图书馆、电子游戏厅、多功能舞厅、乒乓室、阅览室、培训室、音像制品出租室、办公室、文化酒家、美容美发室等。1999年10月被浙江省文化厅命名为“东海文化明珠”乡镇。文化站从一个山区无级站一跃成为浙江省特级文化站。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文化设施建设从集镇转向村落,各村在青年民兵之家、妇女之家、农村俱乐部、老年协会等单项性活动室的基础上,纷纷建立了综合文化活动楼,进行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并扩大文化活动阵地,建立了文化广场、文化公园、体育健身路径等。2005年10月,本乡文化宣传阵地作为全区“三点一室两员”(综合宣传点、文化阅览点、体育健身点、活动培训室和宣传教育指导员、文体活动辅导员)样板召开了现场会,并作为村落文化阵地建设样板在全省推广。
  第三节 文物考古
  本乡文物考古工作始于较晚。1983年6月,在县文物管理部门的配合指导下,历时三个月对全乡地面、地下文物进行普查,发现了一批有珍藏价值的流散文物和地面保护文物,并成立了乡文物保护领导小组和业余文物保管员小组。至今,全乡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乡级3处,业余文保员6人。
  一、馆藏文物
  钟型镜 属青铜器类,宋代制品。桥纽,下布炼丹炉,两侧饰宝剑,剑外侧铸“匪鉴斯镜”、“以照尔容”铭文及“李道人造”字样。1983年6月在大路村出土,随之馆藏于鄞县文管会库房,为县级汉代至宋代铜镜类五种藏品之一。
  墓志铭碑 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碑铭,共四块。1983年6月在桓村下山角周阿三家发现,该四块碑铭当年均从桓村杜岙庙清代墓葬中出土后迁移至家。石质青灰,表面细滑,略有大小,长73厘米,宽32厘米,厚8厘米。其中两块为徐柳泉墓志铭,碑额篆刻为“皇清内阁中书柳泉徐君墓志铭”,下刻行书小字“年愚弟章鋆篆”,碑文记述墓主生平事迹,落款刻“同治十二年九月初吉内阁中书舍人徐时栋记门人翰林院庶吉陆黻书丹”。另两块为徐妻葬记,碑篆刻为“内阁中书徐君夫朱氏叶氏葬记”。随之迁至县文管会保存。
  二、定点保护文物
  双节坊 位于桓村下山角,距乡政府驻地东0.5公里。清嘉庆十年(1805)建造。该坊为石结构建筑,四柱三开间。总面宽5.1米,最高至脊顶6.4米。石柱呈正方形,削角,中间两柱高于两侧。明间、次间栏额正面均刻有文字。正中栏额刻“双节坊”,下面横刻一行小字“为故儒王正谊之妻崔氏暨子直恕妻刘氏仝建”。次间栏额均刻有当事者姓名及其官衔。明间、次间栏额上下都有镂雕花草、龙头、双狮戏球、麒麟等,造型别致,雕刻精湛。屋檐正中直竖长方额,边沿雕有龙纹,中刻“圣旨”两字,屋檐翘角,脊兽为龙。双节坊对研究古建筑的雕刻工艺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为宁波市幸存古建筑牌坊之一。
  1986年6月被县文管会公布为乡级文保单位。2002年10月被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节孝碑亭 位于大路沿,距乡政府驻地西南约2公里。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建造。碑亭为石结构建筑,朝北,面向公路,一开间。面宽2.1米,深1.26米,高约4.5米。四柱正方形,正面两柱上镌对联,为“一片冰心盟古井,九重丹诏勒穹碑”,四面有正方栏杆围筑,前后各6根,左右各3根,亭顶歇山顶,四角起翘,脊兽为龙。亭檐下正中直竖长方额,边沿镂雕串龙,中刻“圣旨”两字。其下端栏额刻“道光四年十一月县学呈奉道光四年十二月各宪具请道光五年十二月礼部景题奉旨旌奖”,左右两面栏额均有当事者姓名及其官衔。石碑立于亭中,高2.2米,宽1.01米。碑面刻“钦旌、节孝”等字,碑后刻有碑文,题为“节孝陈田董孺人碑记”,内容记述其生平经历,落款刻“道光二十九年巳酉闰四月世再侄崔瀚拜撰”和“其子陈信孚建立碑亭于祠侧”等字样。该碑亭造型讲究,建筑牢固,实为我县所罕见。
  1986年6月被县文管会公布为乡级文保单位。2002年10月被鄞州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明山坊 位于里牌楼电站边,距乡政府驻地西北约2.5公里。于2000年9月12日县文物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在龙观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四明山坊建造于明万历元年(1573),牌楼原为仿木斗拱楼面,终因年久和地处险要夹角而毁去楼面。现牌楼平板枋为石结构建筑,高、阔均为3.8米,两柱前后各有完整的抱鼓石,高1.8米,阔下沿1米、上沿0.15米。抱鼓石呈钝角三边形,斜边轮廓用一组曲线组成,沿曲线以海漫纹线刻雕饰。柱宽0.36米见方,与抱鼓石厚度相等紧贴榫接,四角有倒棱面,均为0.06米。柱高3.06米,顶端前后外三面各有卯孔,为原楼面柱子固定之用。柱间栏额高0.3米,长3.08米,正面刻有“四明山”三个双构线大字,每字以0.23米见方为基准。上款有小楷三列,前列隐见为“大明万历元年”,距今已有432年历史;落款同为三列,隐见中列有“主持比丘”字样。阴面浮雕双狮戏球,栏额顶部与柱头持平,上施普柏枋(平板枋),两头伸出柱外,为置楼面式斗拱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该枋高0.44米,长4米,下刻仰莲托盆,四周均为单瓣纹饰,雕刻精致优雅、稳重。牌楼筑于山岙夹角之南坡,远离溪边约50米,离溪床高度约5米。一些文物专家认定为难得的明代牌楼建筑之活标本。
  2002年10月被鄞州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摩崖石刻 位于古山天井岙,距乡政府驻地北约5公里。刻于清嘉庆七年(1802),石刻刻凿在一块离地不高的岩石上,表面平直。石刻高3.06米,上宽1.3米,下宽2.4米,中间直镌“元吉在上”四字,字径为45×35厘米,其右上侧直镌“嘉庆七年吉上秋”,左下侧直镌“鄞令闽中郭文志书”,字径均约为10×10厘米,字体为行书,书法较好。石刻在此与天井山关龙庙有关,旧时这里是通往天井寺、五龙潭、五龙神堂、古祭祀台等必经之地,但其内涵如何,待考。
  1986年6月被鄞县文管会公布为乡级文物保护点。
  灵威庙 位于潘溪山上,距乡政府驻地西北约15公里。建造于南宋末年(1279),毁于清乾隆年间(1736年前后),修复于光绪初年(1875),清末民初又进行重修,距今约为90余年历史。此庙为祀宋检校中郎将郑世忠所建,内设表演戏台为圆锥形铜镜歇顶,在我县古戏台中所罕见。2002年10月被鄞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为乡级文保点。
  四明修枪总所 位于五龙潭风景区龙观革命史迹陈列室边橙子岩,距乡政府驻地北约12公里。该修枪所为抗日、解放战争时期三五支队修理枪支、制造炸药等武器所用。以岩洞为所,大小两岩洞,大洞约为2.5×2米,小洞约为1.5×1.2米,深约均为1.5米。在洞前用树枝搭建工棚,四周用竹片芦苇作围墙,上盖茅草、松枝作瓦片,以遮挡风雨。修枪所有10余名修理人员,吃住在山上,日夜为三五支队修理枪枝、铸造手榴弹、炸药等。修枪所设备简陋,只有两台旧四寸台虎钳,一台旧手摇台钻,一台手摇砂轮机及几把大小铁榔头、三角锉等。当时由于用木炭、树枝烧炉,炉温不高,无法熔化生铁,铸造不出手榴弹弹壳,只能把没爆炸的手榴弹弹壳拆卸下来重新装配。原遗址内有铁墩、火炉等制造武器弹药之工具和茅屋,由于年久被毁。原使用过的檀树土炮、电台、铁钳等工具保存在浙江省博物馆。现遗址为鄞州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5年6月被鄞州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为乡级文物保护点。
  第四节 名胜古迹
  本乡名胜古迹得益于“五龙潭”的自然山水,水借山景,山依水色,相映成趣。山以其怪、奇著称,如擎天玉柱的塔尖峰,怪模怪像的老人头山,形象逼真的纺花岩,都无不惟妙惟肖。这里记述的以名胜为主,古迹已在《文化·文物考古》中详述。
  一、五龙潭风景区
  五龙潭位于本乡西北部,四明山脉之天井山岙中,距乡政府驻地约8公里,离宁波市区约35公里,面积16.17平方公里。是一处以自然风光为依托,以中华龙文化、浙东山乡风情、民俗民风为文化内涵,以溪流飞瀑、怪石险峰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它以潭碧神灵、谷幽涧清、群峰叠韵而著称。自唐咸通七年(866)明州刺史李伉在天井山建造五龙神堂以来,这里开始香火缭绕。宋乾道二年(1166)建显济庙,俗称关龙庙,祀龙神。宋理宗开庆初年(1259)和元惠宗至正二十六年(1376),龙潭五井曾两度受到敕封,僻居山野的五挂瀑布——荣登“侯”位,这在华夏大地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由于朝廷的介入使龙潭祭祀得到了进一步的神化。
  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鄞州区人民政府和龙观乡人民政府把旅游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投巨资进行联合开发,规划了四个景区,即:龙潭飞瀑观光游览区、观顶湖观光休闲区、天井岙民俗文化博览区和龙顶山地渡假中心。并于次年四月建成龙潭飞瀑观光游览区,五一节对外开放接待游客。
  至今,五龙潭风景区已建成对外开放的景区有龙潭飞瀑、青云梯、鸣凤水晶等,2004年被浙江省旅游局命名为国家AAA级风景区,今年已通过国家AAAA级风景区验收。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是浙江宁波第一家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旅游风景区。
  龙潭飞瀑区
  龙潭飞瀑是五龙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景区,面积6.2平方公里,它以突出“龙文化”为吉祥如意的象征。百丈岩上有我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老先生87岁高龄时留下的墨宝——“龙”字,“龙”字系巨大的草书繁体字,该字刻在悬崖峭壁上,前有大瀑布自岩顶倾泻入溪,气势磅礴。主景有五井十二瀑及五龙神堂、古祭龙坛等。
  五龙潭由五级瀑布冲激而成,这里青山叠翠,溪涧深幽。高耸的夹角间,飞流涌啸,急旋奔流。区内拥有溪、潭、瀑、泉、涧、湖等多种水域风光。其中龙王溪源自人迹稀世的箭峰峡谷深处,依山势形成了九级十二瀑。自古以来,宁波民间将其视作龙窟,到五龙潭请龙求雨习俗已有1200余年历史。
  孚泽潭(第一潭) 俗称青龙潭。民间有“东方青帝盘米缸”之说,故也称“福”潭。宋时敕封龙神为“孚泽显佑侯”;元时敕封为“广佑孚泽侯”。该潭深约3米,直径约3.5米的圆形瀑布潭,瀑布高约20米,潭前大石块上刻有“孚泽潭”三个大字,潭边立一块大理石,上有该潭简历介绍。
  昭泽潭(第二潭) 俗称黑龙潭。民间有“北方黑帝掌管官职”之说,故也称“禄”潭。宋时敕封为“昭泽显利侯”;元时敕封为“广利昭泽侯”。该潭深约2.5米,直径约为3米的圆形潭,瀑布高约5米,从公路圆形桥洞下直泻入潭,看上去也尉为壮观,潭边石刻“昭泽潭”三个大字和简历介绍。
  润泽潭(第三潭) 俗称黄龙潭。民间有“中央皇帝长生不老”之说,故也称“寿”潭。宋时敕封为“广济应惠侯”;元时敕封为“广济润泽侯”。该项潭深约5米,直径约为3.5米见方,瀑布从高达30米的上潭岩石中直泻入潭,瀑布直泻的岩石上刻有“润泽潭”三个大字,潭边立一块大理石,上有该潭简史介绍。
  利泽潭(第四潭) 俗称白龙潭。民间有“西方白帝聚集财源”之说,故也称“财”潭。宋时敕封为“和泽侯”;元时敕封为“广惠利泽侯”。该潭深约6米,直径约为3米见方,一股白炼从高达30米的上游山岙溪涧轰然而泻,潭绿水清,是五潭中最为壮观的一个潭。潭边立一大理石,上有该潭简史介绍。
  显泽潭(第五潭) 俗称赤龙潭。民间有“南方赤帝家和婚幸”之说,故也称“喜”潭。宋时敕封为“应泽侯”,元时敕封为“广施显泽侯”。该潭深约10米,是一个长约5米、宽约3米的山涧深潭,从游步道向下观望高达6米,大有深不可测之感,传说是真龙藏身之地。游步道边立有大理石碑文介绍。
  五龙神堂建于唐咸通七年(866)。那年天大旱,明州刺史李伉亲自去祭龙台请龙求雨,因屡祭屡灵,故建五龙神堂。(详见《诗文·天寿院记》)原建筑已毁,现重建于2001年。
  五龙神堂内供奉石刻五尊,即:龙王、关公、土地爷、野猪神、蚕花娘娘。旁立一石碑,上有简史介绍。
  古祭龙坛 原建筑已毁,现重建于2001年。由高10.8米,直径2.5米,重达70余吨的福建绿孔雀石雕成五根龙形图腾柱组成,耸立在高达400米的山峰上。如此规模的图腾龙柱为国内所罕见。旁立一石碑,上刻碑文。
  祭龙是浙东民众风俗习惯,历史悠久。据现有史料载,为明万历十六年(1588)鄞县知县徐延绶重建。
  龙观革命史迹陈列室 为宣传抗日、解放战争革命志士英雄业绩所建。建筑为歇顶式翘角仿清末民初古建筑,五平开间,内置龙观抗日、解放战争时期重大事件及英勇斗争史及龙观籍17名革命烈士肖像画。于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日前建成并对外开放。傍建于鄞县抗日解放战争纪念碑和四明修枪总所遗址。
  青云梯景区
  青云梯景区于2003年建成,面积4.58平方公里。由青云梯、天门二瀑和观顶湖景区组成。景观以“雄、险、壮”而著称,以“雄关险梯,异石巨瀑”而著名。
  青云梯 取名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之意。青云梯愿为70年代初建造冲击式水力发电站架设钢管时铺设的石阶梯,共1368阶,现石阶梯延伸为2008阶,垂直高差400多米,登梯如直冲云宵,国内尚无如此长的直上石梯,有“天下第一梯”之称。至观顶湖景区,石梯坡度约为60°。现为方便游客登临和休息,在石阶梯中间每约60米修建了一个小平台,共有九个,从下而上分别取名为:中天,意为上仙;羡天,意为高仙;徒天,意为大仙;更天,意为玄仙;醉天,意为天仙;郭天,意为真仙;咸天,意为神仙;治天,意为灵仙;成天,为至仙,意为神仙做到了极顶了。九个小平台出自道教太玄经上“天有九重”之说。
  百丈水门瀑 从游步道左拐就是百丈水门瀑,这里整座石壁是一个天然石屏风,石上树草苍翠,藤蔓绕生,纹理如画。瀑布从高达百丈、宽约百米的岩石上喷灌而泻,抬头仰望“疑是银河落九天”。沿山瀑前行,溪流上像鱼、像龙、像麒麟、又像群龟欲仙的溪石遍地皆是。从状元顶俯瞰青云梯,大有雄险关壮美之举。天门、水门二瀑,落差各达80米,飞瀑直下,气势磅礴,号称“天下第一瀑”、“江南黄果树”。
  鸣凤水晶区
  鸣风水晶区于2004年5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占地290余亩,总投资2500万元。由集散区、龙漫滩水景、龙归海水景、凤鸣山景点等组成。景区取名“鸣凤”,有“龙吟凤鸣”、“龙凤呈祥”之寓意,突出龙崇拜的文化氛围,营造“飞龙、潜龙、游龙、蟠龙、卧龙”之龙文化景观。入口处是用石结构建成的框架门楼,上书“五龙潭”直板字,是本县青年书法家张忠良的手笔。两旁建有厢房十余间,为管理人员和商业之用。进得门楼,一个用花卉绿树装扮成的、形象逼真的“五龙潭”图腾映入眼帘,驻足其间,好像在观赏一幅特大型的山水画。沿鹅卵石铺就的小径前行,由梨、桃、竹、枇杷、杨梅、茶花、广玉兰等构成的十大花果园散落在高山流水之间,真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园”。
  极目远眺,天井山上群峰林立,云雾缭绕,青山绿水间夏天鲜花怒放,秋天满山红叶,冬天冰雪奇观让人产生无限遐想。那山岙间的龙潭飞瀑、高入云端的青云梯仿佛向远方的客人招手。漫步在错落有致的亭台、竹楼、小桥、石景中,倾听着溪流中潺潺流动的“轻音乐”观赏着一股股喷涌而出的泉水在杂乱无章的溪石间跳跃,尝一口甘冽清凉的泉水,令人心旷神怡。
  二、山村小景
  龙观山村小景众多,如老人头山、交坑峡谷、天井寺、摩崖石刻、牌楼群坊等。文物类景点已有记述,这里不作详述。
  老人头山 位于龙观大桥下游,樟溪河畔。因山上岩石形似千姿百态的“老人头”而得名。
  老人头山,高约80米,宽2000余米,山势险峻,怪石嶙峋。北部一大岩石,上戴老人棉帽,帽沿下双眉八字撇开,两眼炯炯有神,鼻、嘴、下巴形象逼真,脸部两侧还有多条皱纹,下颌胡须拖至山脚下。在它的周围还有几个神态各异的人头像,壁立在石壁中。南边诸怪石由于杂木茂盛,只能隐约可见人头形状,或人的手、脚之类的形状。老人头山脚下是条宽约60余米的樟溪河,水质清澈见底,河中游鱼欢畅,这里曾是颇有名气“蜜〓鱼”(又称蜜光鱼)的繁衍地,山色溪流交相辉映,观览群石,层峦叠嶂;面望溪流,烟波浩渺,可谓“魂摇山入溪,目断水涵天”,别具诗情画意,更让人流连忘返。
  交坑峡谷 位于下半山交坑大峡谷内,距乡政府驻地西北约8公里。这是一条养在深闺的原汁原味的大峡谷,它属天台山脉四明山系,与国家级风景区五龙潭毗邻。交坑峡谷区域面积8.1平方公里,全长15公里,两岸落差约300米,谷底宽约1000米,是宁波市级森林公园。
  从蜿蜒的峡谷底穿行,给人有一种风光如画、刺激无限的感觉。水从深山峡谷走来,或奔流直下悬崖,在溪流旋涡中银浪翻滚,形成以白龙潭、青龙潭、螺旋瀑为代表的8个大小飞瀑或潭。或顺着山势蜿蜒曲折潺潺而行,柔情缱绻,如百丈流水、三叠瀑、云雀瀑等为代表者。林在这里是一个广泛而又多姿多彩的概念,有水上石林、水中杨柳等。园内有百类树种共存的近现代森林,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洞经过几百万年火山活动形成了如寿星洞、龙居洞和交坑洞等,它们曾为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四明山三五支队指挥部和阴伏点。
  独特的森林植被和气候,为野生动物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里有国家二三级保护动物云豹、穿山甲等兽类47种;有鹤、雀、画眉等鸟类333种,蛇、石龙子、乌龟、林蛙等两栖动物59种。
  山、水、林、洞以山为依托,形成了大峡谷迷人的自然风光。
  天井寺 建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始祖为道凝和尚。他到天井岙时见这里山色幽静,树木茂盛,民间又有神龙显灵传说,便筑茅为庐,称“天井院”。
  北宋治平元年(1064)英宗登基,因为龙年(1064年为甲辰年,属龙)大封与龙有关的寺庙,钦赐天井院以“天寿”额,从此称为“天寿院”。明洪武初年(1368)恢复天井寺名称。明正统十年(1445),方丈殿朽坏,重建方丈殿。明景泰元年(1450)建山门,重塑佛像及四大天王像。明万历年间(1573~1619)重修全寺。明崇祯年间(1628~1644),寺院毁于火灾,仅剩偏房二、三间。清顺治十一年(1654)镜宗和尚主持,重建寺院,较明朝时规模增加了法堂、两廊;寺内又新建了“五井龙神祠”。当时寺院内尚有一块元朝时皇帝加封天井山龙神的圣旨碑。清同治元年(1862),又遭火灾(可能是太平天国的太平军战火,因为古籍记载“毁于冠”),全寺基本上毁成平地,仅存一幢前庑。光绪九年(1883)再次重修,几乎是新造了。民国十年(1921)重修大殿,并新建南廊。从此后,天井寺没有修葺过。解放后,因破除迷信,寺院自行衰败。“文革”中彻底拆除。现今因发展旅游业又开始重建。
  天井寺兴旺发达时有僧人上百人,详述见《诗文·天寿院记》。
  第五节 新闻广电
  一、新闻采集
  本乡新闻采集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初,当时正值“农业学大寨”运动举起,公社配备兼职报道员,采写新人新事在公社广播站自办节目中进行宣传,并向上级新闻单位投稿。“双夏”时编写“双夏”简报,发至公社各领导和各生产大队,以促进双夏进度,表彰好人好事。1979年,县广播站与宁波电台合办公社报道员培训班后,本社建立报道组,各大队和社办企业均配备专兼职报道员,全社新闻报道工作一时火红,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80年代后,公社设专职报道员,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出墙报、黑板报、标语、口号等,报道工作纳入政府议程。全社每年被上级新闻单位录用稿件100余篇,发挥了宣传监督作用。1993年后,乡报道员正式纳入事业编制,新闻报道工作步入正轨,全乡各业的知名度也不断提高。
  二、广电事业
  60年代,本地建立公社广播放大站,由于广播作为意识形态的工具而受到重视,遂架设至各大队的广播线路,并在居民聚集地安装舌簧喇叭。其时,为了“让毛泽东思想传遍田头”,各田畈大兴高音喇叭,至1972年,全社安装高音喇叭30余只。6月,价廉质差的压电喇叭进入网络,由于每只仅需0.6元,大受农民青睐,一时新装以压电喇叭为主,从1975年起的其后9年中,全乡新增压电喇叭约300余只。80年代初,动圈喇叭进入网络,本地开始批量安装。1984年为改善喇叭音质,确定以动圈喇叭为主要发展品种,次年即新增动圈喇叭200余只。1986年起由动圈喇叭取代原有安装的压电喇叭。并推广两分频音箱,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即被农民接受。至1990年底,全乡农户喇叭入户率为83%。1997年,全乡部分村落有线电视、有线广播“双入户”工程开通,广播喇叭安装几乎进入每家每户。
  网络线路开通时占用电话线单线传输,线杆均为毛竹。由于线路广播时不能通电话,故限制播音时间,线路发展也受到限制。70年代初,由于军用电话讯号受到广播干扰,实行有线广播讯号电话线载波技术,以实行“电话、警报、广播三合一”的战备要求,公社邮电所安装滤波器,由公社广播放大站检波后提取音频讯号。1973年,确定广播以专线为主,专线以水泥杆为主,水泥杆以自制为主的发展线路方针,开始发展水泥杆线路。至1994年,全乡广播电视线路全部实行专线杆,运用光缆架设开通有线电视、有线广播“双入户”工程,至2000年,架设有线光缆60余公里,使全乡4500余用户都开通了有线电视、有线广播。至今,电视接收频道由原来的5~6个增至30余个,且传输接送图像清晰、画面逼真、色彩鲜艳。
  第三章 体育
  第一节 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起源于宋朝,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就以“因庙为学”开辟射圃。明洪武三年(1371),定学校射仪。射圃纵长113步,横阔35步,用以练武强身。清光绪三年(1904)按照《钦定学校章程》,学校开设体育课。1912年起,小学低年级开辟唱游、跳绳、接力跑、立定跳远等课目;高年级有哑铃、棍棒、木枪兵操、短跑、跳高、跳远、十二路潭脚等项目。1923年推行《壬戌学制》,废兵操,改学校操课为体育课。1927年国民政府公布《国民体育法》。是年,宁波市政府拨款修建公共体育场,内僻田径区;县党部设体育干事,以敦促学校及民众田径运动的开展,时称“田径运动推行期”。翌年,鄞县县政府发文推行教育部颁布的《中学体育标准》、《体育课程纲要》,因师资缺乏,设备简陋,效果甚微。1932年,鄞县体育委员会成立,同年,颁布《鄞县小学体育设施最低标准》,小学陆续修建体育场地,增添设备,面貌为之改观。1939年,县教育局贯彻教育部关于《按年龄特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的通知,学校中篮球、乒乓球等业余运动小组相继成立,也开展一些赛事,学生课外活动初步形成制度。
  1958年底,本乡学校开始推行国家体委颁布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简称劳卫制)。全乡小学生几乎都参加劳卫制锻练。1959年起,因受三年自然灾害影响,田径、球类、体操、游泳等业余训练相继停止,运动场被开垦种植。1962年后渐得复苏。“文革”中期学校复课后,设军体操,以军事基本操练、投弹射击、野营拉练等取代体育课。1972年起,本乡中小学开设田径、乒乓、篮球、羽毛球、体操等课目。1975年5月,国家体委颁发《国家体育锻练标准条例》,各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达标”活动,同时,推行眼保健操和其他防止近视眼措施。1981年起,县教研室每年对各学校进行“达标”检查验收。1999年起,本乡中小学每年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和体育艺术节,开展赛项有长短跑、铅球、篮球、拔河、抱球接力、跳绳、跳高、跳远、4×100接力、垒球等二十几个比赛项目,参加人数达400余人次。
  第二节 群众体育
  清宣统三年(1911),县人沈贤芳与慈溪人陈训正从日本留学回甬,创办《武风鼓吹》旬刊,宣传强国必先强身道理。1925年,青年会在江北辟网球场,组建网球队。其后,相继建立足球、篮球、乒乓球等运动队。1946年5月,县成立体育协进会,各地开始有自发性群众体育锻练项目。
  建国初,本乡体育发展以球类、田径为主。1956年,以篮球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体育活动形成高潮。70年代初期,本乡村村有篮球场,村村有篮球队,尤以李岙、雪岙为实力最强,在全乡篮球赛中总是获冠军。文革初期,体育活动一度衰落。1986年4月,县篮球协会成立,其后老年体协、农民体协和棋类等相继成立。1997年后,随着本乡文化中心的创建,出现一批篮球、乒乓、棋类、舞龙、腰鼓、秧歌、太极拳(剑、球、扇)等业余运动队伍。至今,全乡共有业余运动、健身团队30余支,500余人。在全乡每两年一次举行的民间艺术健身,三年一次的体育运动会中,几乎全部参加比赛。群众体育健身锻练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普通人群体育锻练标准》达标率分别达到:五星级为3%,四星级7%,三星级25.6%,二星级30.5%,一星级25.5%,无星级为8.4%,超过国家达标标准。为2006年创建浙江省体育强乡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 体育场地设施
  建国前与建国初,本乡无体育场地和设施。70年代起,本乡开始有篮球场建造,虽村村有球场,但都很简陋。90年代后,首先学校兴建了大型田径场,篮球场、羽毛球场、200米以上跑道等体育设施,其后,各村相继建造了体育健身广场、篮球场、体育健身路径、棋类室、乒乓室等群众体育设施。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