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编 畜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316
颗粒名称: 第七编 畜牧业
分类号: F326.3
页数: 10
页码: 173-182
摘要: 本编介绍了龙观乡畜牧业中的饲养和兽医防疫两方面内容。在饲养方面,分别介绍了猪、牛、羊、兔和禽的饲养情况。在兽医防疫方面,主要介绍了主要疫病、预防免疫和兽医的工作。
关键词: 龙观乡 畜牧业 鄞州区

内容

第一章 饲养
  本地原始畜牧业,可在毗邻蜃蛟卢家桥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得到佐证。出土相当数量的牛骨头、鹿骨及其它动物骨骼,表明5000年前已有了畜牧业。长期以来,畜牧业仅为家庭副业。直到民国,一如《《鄞县通志·食货志》称:“居民鲜及于畜牧狩猎,虽或有此业为生者,顾为数至甚少,其所经营之事业亦微不足述”。
  建国后,与农业生产中畜力与土杂肥密切有关的耕牛、生猪,其饲养量不断上升,其他畜禽亦有较大发展,畜牧业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畜牧业内部结构比重,其排列在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建国前后为牛、猪、禽、羊、兔;五十年代为牛、猪、禽、羊;八十年代前期为猪、牛、兔、禽、羊;后期为猪、牛、禽、羊、兔;九十年代后为猪、禽、羊、牛。
  第一节 猪
  一、饲养量
  三十年代,本地每年养猪1000头左右,解放前后为1500头左右。1953年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积肥成为养猪的一个主要目的之一,谚有“养猪不赚钱,回头看看田”之说,故饲养量不断增加。是年,全乡养猪3000头,平均每户0.8头。1955年以后贯彻执行农牧结合方针,1956年又实行生猪派养派购政策,采取公有公养,公有户养和私有私养公助等多种形式,至1957年饲养量上升至4000余头,户均1.05头,是年上市量近1000头,农村食肉基本自给。1958年公社化,户养生猪全部归收集体饲养,政策又未采取进一步的指导性政策和优惠措施,加上粮食形势紧张,影响农民养猪积极性。因此,1961年锐减至近2000头,平均每户0.5头,1963年后提倡公养私养并举,集体牧场也采取定人、定饲料、定产量、定肥料和超产奖励的办法,户养则按劳动工分定养猪任务,现金收购畜肥,并折工分参加年终分配和奖励饲料粮,猪饲养量又迅速上升。1966年达到9000余头,平均每户2.5头。1967年鼓励养猪的政策被作为“资本主义物质刺激”受到批判,取消了奖励,是年又遇大旱灾,粮食歉收,1968年生猪饲养量再次下降,全乡仅6000头,户均1.6头。1970年县委建立畜牧业领导小组,每年制订鼓励养猪政策,饲养量重新上升,至1979年为11000余头,平均每户达3头。1980年后,由于乡村工业的发展,农民致富门路增多,虽有“以工补牧”措施,但养猪的经济效益较低,1981年至1990年每年在4000头上下。90年代后,养猪户逐年减少,逐步向养猪专业户发展,至90年代底,农户基本不养猪了,全部由专业户饲养,政府给予优惠奖励政策,每年出售量在2000头左右。
  二、饲养形式
  家庭饲养 是历年养猪的主要形式,建国前多为富裕农民择屋旁杂地搭猪舍或取屋角设栏栅圈养,也有少数农户将猪养于灶前,一般春养冬宰,故称“年猪”。
  建国后,农民大都为积肥和增加收入养猪,1953年养猪农户达60%以上,至1956年,家有正劳力者,几乎户户养猪。1959年强调发展集体养猪,限制户养,至1962年户养仅500头,占总存栏猪的24%。1963年后又鼓励户养,至1970年户养生猪10000余头,占总饲养量的97%。此后,由于农村部分劳力转移到乡村企业,户养猪有所减少,至1980年仅有74%的农户养猪。90年代后,出现了养猪专业户,家庭猪场开始兴起。
  集体饲养 本乡1957年始有集体养猪场,饲养数占全乡总存栏猪76%,采取评工记分和包工包料的办法管理。1961年粮食减产加上农村集体经济下放,集体牧场全部解体。1972年在“农业学大寨”中再次提倡集体饲养,至1976年几乎队队办牧场。1982年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猪场大多解体。
  三、饲料
  传统猪饲料以谷糠为主,辅以糟渣、残羹剩饭和青菜野草,以谷、麦、玉米和甘薯等催肥,故有“养猪一头,用糠八百”之说。
  青饲料 1956年起以紫云英作饲料,兴办集体牧场后,始辟饲料基地。1957年全乡种植苦麻菜、饲用南瓜、蕉藕等作青饲料。1959年集体牧场普遍建池养殖小球藻,后因化工大,产量低被淘汰。1966年从温州引入水浮莲种苗放养河漕,连同水葫芦、水生草和绿萍,合称“三水一绿”成为集体牧场主要青饲料。1975年全社种植甘薯、南瓜、萝卜、猪菜等的饲料基地发展至200余亩。1980年以后,粮食增产,精料充裕,种植各类青饲料逐步减少,“三水一绿”利用者甚少。
  精饲料 精饲料以按计划提留谷物和国家按收购商品猪奖售两种形式供给。1955年至1982年,全乡平均每年提留5000公斤。1956年实行生猪派养派购以来,每出售一头国家奖售饲料粮25公斤。
  配(混)合饲料 1980年开始试用以麦皮、清糠、玉米、大麦、稻谷为主,配以菜籽饼、鱼粉等混合配制,饲猪平均日增重0.5公斤,增重率比单一饲料养猪提高48%,饲料由县饲料公司加工供应。
  第二节 牛、羊、兔
  一、牛
  本地耕牛多由天台、黄岩、金华、温州等地贩入,在宁波南门三市和横溪等牛市场交易,故有“温州生、台州养、宁波耕”之说。建国初,因一般农民没有耕牛,由农户联合集资在政府扶持下购买耕牛。秋冬时节,开展以保护耕牛为中心护畜宣传活动,政府发放耕牛贷款,鼓励农户养好牛。1954年各农业社采取“包本责任制”定膘估价,分户饲养。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少数农民对政策不理解,曾发生滥杀和出卖耕牛,又由于农业社对集体耕牛管理不善而死亡较多。1958年耕牛折价归社后,因役用过度,护养不善,死亡又多,至1960年耕牛达10%左右。时政府限制耕牛跨地流动,乡内牛力难以补充。其后,集体耕牛建立定草料、定工分、定责任、定肥料的“四定”护养责任制,并鼓励社员私养,开放耕牛市场,耕牛数量有所回升,至1969年全社耕牛达400余头。1970年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畜力使用减少,耕牛存栏量下降。1982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耕牛由各农户轮养,死亡增多,存栏量再次下降,又因耕牛饲养时间长,使用时间短,导致春买秋卖(宰)增多,至1995年后全乡逐年减少耕牛,至今全乡几乎没有耕牛。
  黄牛 历史上耕牛素以黄牛为主,1949年占总存栏98%,1965年江、浙、沪签订耕牛调剂协定,上海水牛大量流入,因水牛役力强,易管理,农民开始买水牛,黄牛饲养量有所下降,至1978年,占总养牛量的85%,1988年后水、黄牛分别占40%和60%。
  水牛 旧时本地没有水牛。1965年后有少量水牛饲养。至1978年水牛饲养量占总存栏15%左右。以后逐年上升,至1988年存栏数40%。
  奶牛 本乡饲养奶牛于80年代初,当时由精制茶厂兴办牛奶场,养了二十几头奶牛,随后也有少量农户家养奶牛,然由于售奶收入不及乡镇企业,至80年代中期奶牛场解体,遂之农户饲养奶牛亦自行消失。
  二、羊
  本地饲养的主要是山羊,解放前饲养量极少。建国后,本地山区、半山区有所发展,主要以农户家养为主。1956年生猪派养派购政策规定,山区、半山区可以以养羊抵养猪任务,山羊饲养量大增,1960年达到500余头。1961年政府因自然灾害鼓励以户养形式发展食草牲畜,并以现金收购羊粪作肥料,且记虚工分作年终饲料粮分配依据,于是山羊饲养量进一步增加,至1963年达千余头,为建国以来养羊最多年。后为保护山林,禁止山羊上山、上(溪)滩、上畈,存栏量锐减,至1970年仅百余头。1971年后,解除禁令,山羊饲养量逐步回升,至1979年达800余头,以后几年均稳定在500头左右。
  三、兔
  建国前有少数乡绅养兔,以供观赏。1955年起供销社收购兔毛,养兔剪毛成为农民家庭副业之一,自此发展较快,至1959年达1100余只,平均每只兔年产兔毛18.5克。随之社、队收养群众家兔兴办兔场。由于缺乏过梅、过伏和剪毛的经验,家兔死亡率高,产毛量低,至1962年饲养量下降达50%。次年兔毛收购实行奖售,并引进安哥拉全耳毛兔,由于兔种改良,平均每只年产兔毛56克,提高了养兔收入,1966年至1968年全社家兔存养量稳定在1000只左右。1969年兔毛价格下降,存养量也随之锐减,至1972年仅百余只。1973年至1978年兔毛价格回升,并注重选种,存养量也逐步回升,至1979年存养1000只左右,平均每只年产兔毛107克。1982年后出现养兔热,形成一批养兔专业户,遂有“一只兔油盐醋,十只兔衣衫裤,百只兔全家富”新民谚流传。
  1983年兔毛价格下跌,翌年又流行兔瘟,存养量再次减少。1985年兔毛一度转俏,饲养量再度回升,随后毛价又跌,存养量再度减少,至今养兔者甚少。
  第三节 禽
  鸡、鹅、鸭
  本地向有户养家禽习惯,散养母鸡以产蛋、养阉公鸡食肉,鹅以小群户养为多,专供肉用,鸭则群养产蛋为主,食用为次。解放后,户养鸡普遍增加。1956年形成集体养鸭业,并引进绍兴麻鸭,与宁大种杂交以改良品种。1957年养禽4万羽,鸡鸭鹅分别占比重65%、25%和10%。1958年农村“大食堂”兴起,户养家禽锐减,几乎没有家养。翌年为改善农民生活,食堂、牧场普遍养禽,同时引进苏州种肉鸭专供出口,收益较高,家禽得以回升,1961年饲养量达3万羽。1962年春又引进北京鸭取代苏州种,饲养肉鸭效益进一步提高,饲养者剧增。以后粮食稳定增产,养禽业亦趋稳定,年饲养量在3万羽上下。1965年后,集体养鸭被视作妨碍粮食生产、家庭养鸡视作“自发资本主义”而批判,施药饵毒禽事件累发。至1968年全社饲养量减至5000羽左右。1970年引入“白洛克”肉鸡,饲养90余天,出售每羽获利0.8元,农户纷纷效仿。此后肉鸡、肉鸭,蛋鸭同步发展,至1974年全社饲养家禽4万余羽。1979年贯彻执行“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方针,家禽迅速发展,达5万羽。1980年起先后引进新波罗、罗斯、AA等良种肉鸡和狄高等良种肉鸭,推广配合饲料、关棚饲养等技术,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商品率。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养禽逐步专业化、商品化,全乡出现了一批养鸡、养鸭专业户。
  第二章 兽医 防疫
  第一节 主要疫病
  牲畜口蹄疫(五号病) 1983年1月病源随肉贩从省外购入的病肉带入境内,传染至本乡牧场,死亡病猪10余只,此后,由于加强检疫,未再发。
  猪瘟 本地时有散发,俗称烂肠瘟。1963年、1967年、1982年本乡牧场均发生过此病,死亡病猪共30余头,1987年后由于加强防范,虽有病猪流入,但未造成流行事故。
  猪丹毒 俗称鬼打印、桕树班,多在六、七月间发生。建国前多有发生,死猪多。1953年和1965年本乡两次发生此病,死猪60余只,此后,有零星散发,多数治愈。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和禽霍乱 本地均有发生,家鸡以混合感染居多。死亡率甚高,鸭仅发禽霍乱。1962年家鸡发生瘟疫占存养数30%,死亡率高达82%。近年发病率有所下降。
  此外,本地曾发生过的传染病还有鸭瘟、兔瘟、牛炭疽、破伤风、猪气喘病、仔猪副伤寒、黄(白)痢、雏鸡白痢、鸡痘、小鹅瘟等,但未造成区域性流行。
  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发生的普通病,如耕牛过冬饮水不足引起瓣胃阻塞(百叶干)和前胃弛缓,春季采食过量紫云英(草子)而造成瘤胃臌气。役季易发的四肢损伤和误食农药化肥中毒,生猪多发生便秘、胃肠炎、肺炎。家禽特别是群养者常因饲料搭配不当,造成的维生素缺乏症和微量元素缺乏症等,常有所见。
  第二节 预防 免疫
  免疫接种从1953年始,基本上由国家编制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担负,疫苗以牛炭疽为主,是年牛炭疽预防注射率达20%。1956年起,集体猪场进行预防注射,至1958年猪瘟预注率达到14%。1962年起以乡兽医人员为主,全面开展猪、牛、禽预防注射,但密度很低,猪的单针预注率不到10%,牛炭疽预注率为30%。“文革”期间,免疫预防很少有人问津,至1976年才引起主管部门重视,是年猪瘟预防注射率提高到70%,猪丹毒预注率40%,家禽预注率达3万羽次。1980年后县防检部门加强对预防注射的指导,1986年起又推广畜禽系统免疫程序,畜禽预注密度逐步提高,到1987年猪瘟预注密度占饲养量的116%,猪丹毒预注密度达到60%。家禽免疫注射数达5万羽次。
  第三节 兽医
  建国初,本地无兽医,由专业阉割手游医乡村,以“针挑”为主,辅以民间土药。1954年县农林局建立畜牧兽医站,并在各区农技站陆续配备畜牧兽医干部。1958年吸收民间兽医,建立区家畜保健站。1959年家畜保健站划归人民公社管理,多数兽医安置到畜牧场负责防疫治病工作。1965年区畜牧兽医站下放为公社兽医站,实行“单独核算、临诊收费”制度。1972年推广村畜病合作防治制度,实行“社队联保,两级记帐,盈亏各半”的管理办法。1974年提倡“一枚针、一根草”治病,组织兽医上山采草药治病。1981年后因集体牧场停办,兽医逐步转务他业。1994年起,乡重新建立畜牧兽医站,划归乡农业办公室管理,一直沿袭至今。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