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栽培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295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1
页数: 5
页码: 137-1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龙观乡水稻育秧的技术和历史发展,包括种子处理、育秧方式和播种等方面的变化。
关键词: 龙观乡 水稻 栽培技术

内容

一、育秧
  本地种稻原为直播,西晋时陆士龙《答车茂安书》记载:县“遏长川以为坡,燔茂草为田,火耕水耨,不烦人力……”。至唐中叶,白居易在杭州时,作有“水苗泥易耨,畲粟灰难锄”的诗句,表明浙东北已有育秧移栽。宋·《开庆四明续志》记载:开庆元年(1259)庆元知府吴潜有“插种如云四月头,代他田畯阅耕畴”诗句,说明此时鄞县已普及采用育秧移栽。建国后,为防止烂秧,培育壮秧,育秧技术改革较多,下择要者分述。
  1、种子处理
  盐水选种 1953年开始,以县农场为中心,层层现场示范,改清水淘种为盐水选种。盐水比重为1.13度(波美尔比重表测定),一般每100公斤加盐24公斤。将留种稻谷放入盐水中,淘出上浮的秕谷和半饱满谷粒,下沉谷粒取出用清水选净作种。经测试,经盐水选种后种子饱满,生活力强,烂秧减轻,成秧率高,秧苗素质好,选出的半饱满谷种仍可作粮食利用。次年本乡推广,国家对农用食盐优惠供应。至1956年,全乡早、晚稻种子有98%经盐水选种,后一直沿袭至今。
  药剂浸种 为消灭种子表面带菌和提高发芽率,1956年推广小苏打浸种。占早稻总用种量的95%。稻热病常发地区则推广2‰西力生药水浸种。1957年因小苏打浸种无明显作用而停用。而稻热病地区仍继续采用西力生或赛力散浸种消毒。1973年开始推广“401”和“402”浸种,对防止恶苗病有明显效果。以后浸种数量逐年增加,常年均在60%~80%之间。1986年引入“线菌清”浸早稻种子,1988年经县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组试验,效果好于“402”,1989年本地推广,是年早、晚稻种子用“线菌清”浸种,占水稻总用种量的16%,90年代基本用此药浸种。
  5406催芽 1972年县农资公司引入5406菌粉,经试验结果证明此法孵芽安全、整齐、发芽率高、播后生活力强、不易烂秧。1977年本地推广,后数量逐年增加,至1981年达80%,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因一家一户种田,种子量少,此法不便应用。建国后曾采用过的还有小箩催芽、地洞催芽、蒸汽催芽、焦泥灰大堆催芽等。
  2、育秧方式
  合式秧田 旧时均为水秧田,畦阔沟浅。1934年为方便秧田治虫,采用秧畈阔约四、五尺的合式秧田。1953年起在全乡推广,至1956年达90%,1957年后阔畦浅沟的水稻秧田绝迹。
  半旱秧田 秧田做法同水秧田,但播种时不灌水,边耥边播,播后塌谷,用砻糠灰、干猪泥粉、岩衣和斩碎的紫云英等,取其一种覆盖。播后二叶期前一般不灌水上秧畈。1956年因间作稻改为连作稻,早稻播种期提早,为防止烂秧,本地大面积推广,占是年早稻秧田面积51%左右。1967年绿肥田早稻全部采用半旱秧田。
  通气秧田 秧田燥耕、燥整,做成毛秧畈后灌水耥平,排水播种,播后管理同半旱秧田。1964年学习苏州“龙桥经验”,进行试验,因秧畈通气性好,防止烂秧效果好于半旱秧田。1965~1976年全乡绿肥田早稻秧田均采用。1977年后,有所减少。
  塑料薄膜育秧 在半旱秧田和通气秧田的基础上,播种后再复盖塑料薄膜保温育秧。1964年开始,县农场等进行育秧试验证明,此法可达到早播不烂秧,提高成秧率,早熟又增产的目的。1965年公社样板队扩大试验,再次证明效果显著。1966年在全社提倡。但因其成本高等因素,未能全面推广。至1980年,塑料薄膜育秧所种早稻面积占绿肥田早稻面积50%。1982年以更薄的塑料薄膜育秧成功,成本降低,推广加速,至1984年全乡塑料薄膜育秧面积占89%。1985年后塑料薄膜育秧占90%以上。
  小苗带土秧 1968年引入此育秧方法,在公社试验田试育。因秧龄短,播量密,育秧、铲秧、运秧省工省本,适用于早、中熟品种,移栽后发苗快,有利于足穗增产,农民乐于接受,次年推广,面积迅速扩大。至1971年全社早、晚稻推广面积达90%以上,后因长秧龄品种推广,小苗带土面积锐减,至1978年后极少采用。
  3、播种
  根据本地气候,水稻的播种期历来是早稻清明播种,立夏前后移栽;中汛稻和间作晚稻也在清明播种;单季糯稻清明后播种。建国初仍按此俗。1955年以后,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和品种的更换,早、晚稻播种期有较大的变动。一般绿肥田早稻、塑料薄膜育秧在3月下旬,露地育秧在4月初至清明前;大麦茬早稻掌握麦头齐时节播种;油菜茬早稻在4月中旬末;连作晚稻则根据品种不同而有先后;杂交稻汕优6号于6月15日播种。
  建国前,早、晚稻每亩秧田的播种量在125~175公斤,密的高达200公斤。1953年开始,推广“落谷稀”,为求培育壮秧,早、晚稻每亩秧田播种量逐年减少,1954年一般早、晚稻每亩秧田播种100公斤左右。1955年后,随着耕作制度的变革,水稻品种、育秧方式的多样化,依据秧龄长短和育秧期间的气候条件,每亩秧田的播种量各不相同。1981年以后,全乡的耕作制度、水稻品种和育秧方式基本统一,秧田的播种密度也因此大致统一,并逐步降低。
  二、翻耕整地
  本地水稻种植在西晋时仍是“水耕水耨”,西晋末年北人南迁,改变了鄞县地广人稀状况,同时带来了先进农业技术,开始有了翻耕种植。民国时期一般二耕三耙。1953年春,全面推广深耕密耙、适时燥耕起畈。耕的深度由原来7~8公分增加到8~9公分;密度由原来六株稻耕6犁增加到7~8犁。起畈时间由原来谷雨前后,提早了五天左右。1955年推广连作稻时,在晚稻插种前一耕一耙。1956年起因连作稻面积大,季节紧迫,劳力、牛力不足,部分晚稻种前只耙一次。期间为深耕密耙,春耕时曾推广双轮双铧犁,后因操作不便淘汰。1958年邱隘试用手扶拖拉机旋耕,1978年后,本社全面普及。
  大小麦一般翻耕整地,作畦播种,1965年冬县进行稻畈麦试验,因除草问题未能解决而未推广。1984年试验稻畈麦先喷草甘磷除草剂,再进行播种,获得成功,1986年全面推广,1987年除少量旱地外,均用免耕栽培。
  玉米和甘薯,沿用传统的翻耕整地方法。山地用锄深翻,锄碎后作畦播种和扦插。
  三、插种密度
  水稻 建国初间作早稻行株距50~30(公分)左右,每丛插秧10根左右,旬日后,行间嵌插晚稻。单季中、晚稻行株距均在30公分左右见方,每丛插秧3~5根。1953年后,全县推广合理密植,1955年种植密度提高,产量大增。1956年进一步提高播种密度,结果早稻高秆品种倒伏;晚稻贻误播种季节,二季都减产。1957年又放宽播种密度。1958年因受“大跃进”,“瞎指挥”影响,播种密度又大有提高,因未获增产,后又逐年放宽。1963年总结经验教训,全面调整种植密度,1965年后因推广矮秆品种,密度又有提高,连作稻行株距17×14(公分)左右,每丛插秧5~6根;单季中、晚稻20公分左右见方,每丛插3~5根;间作稻33×20(公分)左右,每丛插6~7根。1977年后推广杂交晚稻,因品种分蘖力强,带大分蘖秧移栽,行株距20×17(公分),每丛插一根。此后,密度比较稳定。1984年后,因种粮经济效益较低,务农劳力减少,雇工插秧工资高,播种密度又稍有放宽。
  大小麦 原为散播,至十三世纪大麦改为点播,十五世纪小麦点播亦得推广,一直沿用至建国初期。1959年宁波市良种场改点播为条播、散播获得成功后,推广全社,至1966年普及。1971年大麦面积扩大,播种季节紧,全社散播面积达85%,70年代中后期因推广稻畈麦,均采用散播。播种量每亩为12.5公斤左右。
  玉米 山区间作茶园,亩种2000~2500株。1958年山区采用双株密植,亩种4000~5000株,获得增产,后推广全社。
  甘薯 育苗剪藤扦插密度,历来亩栽2000株左右。
  四、田间管理
  水稻 一般浅水插秧,深水护苗,返青后浅水灌溉,分蘖后期及时排水适度搁田,复水后进行行间歇灌溉。返青至分蘖期耘田2~4次。1955年连作早稻在收获前7~8天断水,改大水割稻为燥田割稻,后因连作晚稻翻耕牛力、劳力不足,1957年早稻又恢复大水割稻。1972年采用开深沟搁田和潮田割稻,增产显著,次年即全社推广,至1978年普及。1983年因开深沟搁田花工多而逐年减少。1986年开始推广大田化学除草剂除草,效果显著,面积逐年扩大,至1988年全乡除少数农户外,均用化学除草,而不再进行耘田。
  大小麦 建国初期采取中耕3~4次和清沟排水、沟泥培土的管理方法。1959年推广散播后不再进行中耕。1973年对散播麦三叶期进行敲麦试验,有控上促下,增加有效分蘖,防冻保暖和预防草荒等效果,后被推广,至1979年普及全社。
  玉米、甘薯 基本沿用传统方法管理。1963年改甘薯翻藤3~5次为提藤2~3次。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