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 自然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243
颗粒名称: 第二编 自然环境
分类号: P942.55
页数: 26
页码: 019-044
摘要: 本文介绍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的自然环境,包括地质地貌矿藏、气候水文、土壤生态和自然灾害等方面。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包括地层、构造和岩石等;地貌类型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等;矿藏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气候特点包括四季分明、温度适宜、降水适中、水文条件良好等;土壤类型包括黄壤、水稻土等;植被类型包括常绿阔叶林、竹林等;野生动物种类繁多。自然灾害方面,该地区易受水灾和旱灾的影响。
关键词: 鄞州区 龙观乡 自然环境

内容

本乡位于四明山麓、鄞西山区,地理座标为东径121°13′~121°18′,北纬29°44′~29°47′之间。境内版图为不规则的正方形状,东西、南北直径均约为10公里,境界周长约为110公里。
  第一章 地质地貌矿藏
  龙观乡处在华南褶皱系的北端,鄞州区西部,其地质、地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深受区域构造控制。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变化和新构造运动中的地壳升降,对塑造今天龙观的地貌和龙观的第四纪地质特征具有更直接的影响。
  第一节 地质
  一、地质简史
  据新编《鄞县志》记载,早在中生代(1.95亿年前),今龙观乡属江南古陆的一部分。侏罗纪(1.95亿年前至1.37亿年前)由于大面积的火山活动使本乡地貌形成了基本骨架。白垩纪(1.37亿年前至1200万年前)浙江古陆的一系列北东向断裂下陷,造成了宁波向斜盆地。上第三纪(1200万年前至200万年前)有零星盆地堆积及火山活动。其后鄞县东西两侧不断隆起,在宁波向斜盆地洼地上,堆积了第四纪地层。
  中更新世,地壳层转入以沉降为主的阶段,从山前到盆地,陆缘物质大量堆积、填掩了因长期隆起而遭受侵蚀、剥蚀所形成的洼地和古侵蚀面。山前常形成积坡扇裙地貌。从中更新统地层红土化及网纹构造推断,该层在形成过程或形成之后曾经历过湿势化气候环境。
  全新世中期,气候温湿,海面迅速升高,浙江沿海发生第四纪以来第三次规模巨大的海侵,海水直扑山前,平原全被海水淹没,沉积了厚达50余米的海相粘性土层。
  全新世晚期,海水开始退却,首先脱离海水的山前一带,成为湖泊沼泽环境,距今7000年左右,河姆渡人开始在这依山傍水的滨海地带营居活动。再其后,平原逐渐成陆,仅在近海地带常受海水影响。本地始有人类繁衍生息。
  二、地层
  鄞县至今尚未发现比上侏罗统更老的地层。外围资料表明上侏罗统以下隐伏着下侏罗统枫坪组浅变质碎屑岩系。大体可分为“中生界”和“新生界”两个地层:
  中生界 由侏罗系和白垩系组成,距今约1.37亿年。
  新生界 由第三系和第四系组成。距今7000年至1200万年。其中:第三系上新统1200万年;第四系中新更统200万年、上更新统180万年、全新统7000年。
  上侏罗统 鄞县西部山地一半都出露上侏罗统地层。岩性以中酸性、酸性火山碎屑岩为主,酸性——中酸性熔岩、火山碎屑沉积岩与沉积岩次之,并夹有少量基性或中基性熔岩。根据《浙江省区域地质志》,该统称为磨山群。可细分为:
  高坞组:分布于洞坑和半山之间。岩性下部为深灰色英安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上部为灰色、浅灰色流纹质晶屑玻屑熔结凝灰岩,总厚度≥2874.4米。
  九里坪组:分布于观顶等一带。岩性为单一的酸性熔岩,有灰色、灰紫色、浅灰绿色流纹(斑)岩,球泡流纹岩,霏细(斑)岩,流纹质集块角砾熔岩,夹流纹质凝灰角砾岩,硅质沉凝灰岩,总厚度≥110米。
  下白垩统 多数分布于鄞县西部山区。该统是以沉积岩为主的火山——沉积岩系。可分为:
  馆头组:分布于雪岙等一带。岩性底部为紫灰色砾岩、砂砾岩、长石砂岩;下部为深灰色玄武岩(局部为安玄岩或安山岩),与朱红色不等粒岩屑砂岩互层;中部为浅灰绿色、浅色紫色流纹质(部分为英安质)角砾玻屑凝灰岩,玻屑弱熔结凝灰岩与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含砾粉砂泥岩互层;上部为浅灰紫色流纹质玻屑强熔结凝灰岩,局部为流纹斑岩,总厚度≥560.3米。
  朝川组:分布于大路等一带。岩性下部主要为紫红色粉砂泥质岩和泥质粉砂岩;上部为浅灰黄色粉细砂岩。其间夹数层砂岩、砂砾岩、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顶部为沉凝灰岩;底部为灰黑色、暗紫色细砾岩。总厚度≥747.5米。
  上更新统 分布于山间谷地。
  山门街组:出露于桓村等山间盆地。该组由洪积灰黄、褐灰色碎砾石(局部夹亚粘土透镜体)组成。总厚度≥9米。
  上更新统地层中含抱粉化石。
  三、地震
  本乡的岩浆岩主要以流纹斑岩、火山岩为主,具体分布于铜坑一带。火山构造主要分布于观顶一带。地貌断裂层构造在本乡境内大部分地区,以雪岙为最明显。由于地质构造活动引起的地壳运动,本乡曾有几次遭地震波及。
  第二节 地貌
  本乡地貌群山挺拔,溪谷深邃,总体地形东南北宽广,西部高山林立,属天台山脉、四明山支脉。全乡有山地53.61平方公里,平原16.19平方公里,水面7.2平方公里,大体可划分为“七山二地一分水”。
  鄞西山地,习惯上又称低山丘陵区,包括原樟水全区和爱中等三个乡,属于四明山长方形山体的东北部分。以小皎溪为界,鄞西山地本乡境内可分为南、北两脉:
  南脉 由余姚鹁鸪岩乌龙岩(976米)向东进入鄞县界。
  大坑岗-鱼山 为剡溪与鄞江水系的分水岭。山脉自大坑岗向东,经龙潭墩(877米)——大岩头(906米)至奶部山(915米)此为乡境最高峰,与其紧相毗邻的商量岗,再向东经长湾(752米)——后门山(581米)——明底岗(681米)——鹁鸪岭(450.7米)——笔架山(430米)——骑岭头(301米——小西岭(270.2米)——四角尖(253米),此段山脉北侧为狭长的金陆——雪岙沟谷盆地,北坡水流汇入清源溪。山脉终于奉化江口塔山。自大坑岗起全程为鄞奉两县界山。该山脉在龙潭墩和大石头岗分别派生出两支北东向支脉:
  1—1龙潭墩——野猪湾——黄泥岗:为大皎溪——樟溪与龙王溪、桓溪的分水岭。自龙潭墩北东向经石昌湾岗(691米)——万井山(859米)——金竹裤(761米)——乌岩尖岗(745米)——高白岩(676米)——雪窦岗(800米)——茶〓岗(676米)到野猪湾(622米)后,大势经茅洋山(668米)终于大皎的南山(225米),但山体东折至黄泥岗(310米),其北为樟溪谷地,南为龙王溪谷地。
  1—2大石头岗——庙后山:为龙王溪与桓溪的分水岭。自大石头岗经马鞍岗(787米)——道地坪(768米)——南峰岗(740米)——金竹空(733米)——畚箕斗(652米)——珠山尖(546米)终于雪岙庙后山(207米)。在山脉之东,隔桓溪另起一支小脉,为桓溪与清源溪分水岭。
  在这两支脉之间,以观顶山为中心,在一组环状山脊线,其主要山峰有(铁山岗735米)、海赤树湾(698米)、竹鸡岗(636.1米)、马金岗(585.2米)、观顶山(535米)、樟岙山(408米)等。
  北脉 由大庵山岗进入本县,其中一脉北东向经陈岙岗进入后山岗——狮子山,为庄家溪与桃源溪分水岭。自后山岗经宝竹岩——黄泥柱岭——石老婆岗——空步岭——狮子山(132米)。另一支是陈岙岗——毛家山,为庄家溪与樟溪分水岭。自陈岙岗东南向经南山岗——大湾岗——塔山岗——大雷岗——苦竹龙岗——锡山——和尚岸——上化山(281.4米)到毛家山。其南侧为龙观——樟溪盆地,坡降显著,因而尤显峻峭。
  第三节 矿藏
  龙观已有的矿藏有铁、锌、萤石、紫砂土等几种。1958年大办钢铁与1971年大办“五小”工业时,曾两次进行过开采,但都以开采成本亏损而告终止。
  铁锌矿 产于龙观境内葡萄湾、观顶、张夹岙和铁山岗。矿(化)体长度分别为475米、370米和150米,宽0.1~1米,呈不连续透境体或囊状,产于北西西向断裂中,属火山气液型矿床。已知矿体有葡萄湾6个,观顶15个,张夹岙6个,铁山岗1个。围岩为九里坪组流纹斑岩、次流纹斑岩和酸性、中基性脉岩,伴有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及硅化、碳酸盐化蚀变。主要矿石矿物有磁铁矿,镜铁矿、闪锌矿,其次为穆磁铁矿及方铅矿,并伴有少量黄铜矿与黄铁矿。矿石品位:全铁28.9%~64.5%。锌0.93%~10.6%,二氧化硅6%~24.4%,局部含铅1.29%~12.44%。经光谱分析,局部含铍0.01%~0.06%,钨0.03%~0.1%,铋0.01%~0.15%,镉0.083%~0.09%,银10g/t~50g/t个别>100g/t。该矿在1958年大办钢铁与1971年大办“五小”工业时,经过两次开采,地表矿已采空。由于缺乏全面综合评价及可行性研究,选矿、冶炼技术也未过关,两次开采都以亏损而告终止。鉴于该矿控矿断裂及矿化蚀变带均有一定规模,有用伴生组分又具逆向垂直分带现象,矿区及外围又存在地磁异常与Cu(铜)、pb(铅)、Zn(锌)、Mo(钼)水系沉积物异常,故仍具有寻找深部与外围多金属的前景。
  萤石 俗称砩矿。鄞县目前有萤石矿产地13处,均属火山气液型矿床,大多呈北西-近东西向产于下白垩统边缘地层断裂中。已经开采和具有进一步探采价值的萤石矿产地有龙观大路沿、岐阳周家浦等8处。但龙观属待开发的萤石矿点。
  黄铁矿 龙观已发现的黄铁矿在铜坑,属中温热液型充填于上侏罗统地层断裂。因其规模小,含硫低,无多大价值,但伴生元素pb(铅)、Zn(锌)、Cu(铜)、Mo(钼)、Ag(银)等普遍较高,故可作为多金属硫化矿找矿线索。
  紫砂土 从大路到雪岙出露的朝川地层中有厚达上百米的紫红——砖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风化后多成红粘土),统称为紫砂土矿。总储量数以亿吨计。紫砂土可作为紫砂陶瓷的主要配料,制成紫砂陶器皿、地面砖、墙面砖。此外,紫砂土也可用于砖瓦坯料,是本地不容忽视的资源。
  第二章 气候水文
  龙观位于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区域的季风气候区,属海洋性季风湿润气候。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热量较充足,雨量丰沛,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全年太阳总辐射量约为110千卡/厘米2,年平均日照时约为2000小时,无霜期约为230天,年平均气温约为16℃,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400毫米,总蒸发量约为1300毫米,相对湿度82%。由于海拔位置高,为丘陵冬冷夏凉区。
  第一节 四季特征
  四季以如下原则划定:气温≥10℃~<22℃为春季,≥22℃为夏季,<22℃~≥10℃为秋季,≤10℃为冬季。
  春季 为冬夏季风转换时期,冷气流时常交替出现,风向多变,温度起伏大,冷暖悬殊。春末夏初,常低温阴雨,雨量显著增加,有时出现大到暴雨,江河渐入汛期。
  夏季 为一年中冷空气势力最弱时期。初夏时节(6月~7月上旬)南北暖冷气流在本地交绥,因而阴雨绵绵,常出现高温高湿天气,俗称“梅雨期”。7月中旬梅雨结束,转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进入高温少雨的盛夏伏旱期。7月下旬起多台风活动,易造成风、洪、涝等自然灾害。
  秋季 初秋仍受台风影响,随着冬季风的增强,南北暖冷气流一度对峙,秋雨涟涟,9月是全年雨量最多的月份。此后,温度逐渐下降,其后由于受极地南下的变性冷高压控制,有一段晴朗少雨而温度适中的时期,俗称“十月小阳春”。
  冬季 盛行西北风,受北方干冷的极地气团影响,天气以晴冷干燥为主,是全年降水最少的季节,低温寒冷。当强冷空气南下时,会形成西北大风和强降温,常伴有雨雪。
  第二节 日照 温度
  一、日照
  太阳辐射量 最大太阳入射角为71.7°,最小为36.5°。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10千卡/厘米2。5~9月,月太阳辐射量较大,为10.2千卡/厘米2~14.4千卡/厘米2,其它月份则较小,在5.7千卡/厘米2~9.4千卡/厘米2之间。
  日照时数 年平均时数为2000小时。年实际日照时数与龙观所在纬度上可照时数比值的百分率为44%,各月日照时数以8月份最多,2月份最少,两者相差145小时。
  二、温度
  气温分布 龙观气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颂有变异,垂直方向变异尤为显著,地面高程每上升100米,气温平均递增0.47℃。
  平均气温在年内的变化趋势,表现为1~7月逐渐上升,其中3月与4月上升最快,平均月升温5.7℃。
  高温与强冷空气 本地日最高气温≥35℃的天数平均每年有10.5天。高温出现在出梅后的6月至8月,平均表现为6月0.7天,7月6.5天,8月3.2天。
  10月至次年4月是本地强冷空气影响时期,强冷空气以日平均气温过程降温≥10℃或日降温≥8℃为标准。本地平均每年受3.7次强冷空气影响,其中3月影响机率最高。
  霜期与结冰期 本地平均初霜日在11月16日,平均终霜日在3月25日,全年每月中以1月霜日最多。平均结冰初日在11月29日,终日在3月16日,年平均结冰日34天。各月中以1月份结冰日最多。
  地温 年平均地面温度18.6℃;5厘米与10厘米深度的平均地温是18.4℃;15厘米和20厘米深度平均地温都为18.5℃。
  第三节 降水 蒸发
  一、降水
  降水量分布 本地年降水量1400毫米,最大年降水量2400毫米,最小降水量800毫米,最大最小比值为3倍。多年平均降水量山区大于丘陵,丘陵大于平原。
  雨期 3~7月为第一雨期,此期降水为春雨连梅雨。其中3~5月为春雨期,以雨日多降水强度弱为特点,其雨量点全年27%。6~7月为梅雨期,平均雨量254.6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18%。常年入梅平均日期为6月11日,出梅平均日期是7月9日。
  8~9月为第二雨期,即秋雨和台风期,其时多狂风暴雨,降水强度大,平均降水量340.3毫米,占全年降水量25%。
  干期 7~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以晴热天气为主,蒸发量和用水量大,因而成为全年第一个干期,又称伏旱期。10月至次年2月是第二个干期,自1953年以来,出梅后连续40天以上少雨的有如下几年:
  1958年5月19日至8月23日间,97天。
  1959年7月下旬至8月下旬间,41天。
  1961年6月中旬至9月上旬间,69天。
  1967年6月7日至9月9日间,94天。
  1971年6月2至8月30日间,88天。
  1976年7月中旬至9月初间,48天。
  暴雨 暴雨和特大暴雨多发生于3月至10月的台风影响和雷阵雨天气,暴雨以日雨量≥50毫米为标准。平均每年出现3次,最多年份可达5次。日雨量≥100毫米称大暴雨,平均每年0.4次。
  降雪和积雪 11月至次年4月为降雪期,其中2月降雪日最多。年平均降雪8.2天,1983年降雪26天,为有记录的降雪最多年份。
  二、蒸发
  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1300毫米,1963年为有记录的蒸发量最大年份,达1543毫米;1980年最小,仅1096毫米,蒸发量年际变化不大。一年中5~9月蒸发量较大,其中以7月份为最。其余月份较小。1月最小。山区蒸发量小于平原,地势越高蒸发量越小。
  空气温度 本地空气湿润,相对温度大,年平均温度82%,其中6月最大,达86%,1月与12月最小,均为78%。
  第四节 风 雷暴
  一、风
  风向风速 本地全年受东亚高低气压活动中心的季节变化控制,尤其是西风带环流系统与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系统的相互交替作用的明显影响,南北气流交绥频繁,使本地气流具有典型季风的特征。风向,冬多西北风,夏多东南风,全年最多风向为西北风,东南风次之,西南风与西风最少。风速,年平均风速2.6米/秒,各月平均风力均为2级,4月稍大,3月与7月次之。
  台风(包括强热带风暴) 台风影响以过程雨量≥50毫米或瞬间最大风速≥17米/秒为标准。本地每年5至10月为台风影响期,其中8月和9月为台风影响盛期,平均每年受台风影响1.8次,1962年为有记录的台风影响最多年份,达5次;1967年、1970年、1976年和1980年无台风影响。1956年8月1日,强台风中心在象山港登陆,本地自18时至次日6时出现大风,其中1日夜间风速≥40米/秒(12级),造成严重灾害,为建国以来受台风影响风力最大的一次。
  从长江至温州一线登陆的台风,对本地威胁最大;在东径125°以西的近海转向北上的台风,在本地造成较大的风雨;在闽粤登陆的台风,若登陆后北上或登陆前后形成台风倒槽,则本地会出现暴雨天气。
  大风 本地大风多发生于台风和雷雨天气,偶有发生冷空气影响的天气,以瞬间风速≥17米/秒为大风标准。平均每年发生5.4次。最多为1963年,达17次,最少为1986年,仅1次。8月份大风次数最多,2月、5月、12月出现最少,3~4月间偶有雷雨大风。
  二、雷暴
  本地雷暴初、终日期年际变化颇大,有记录的初日最早是1969年1月19日,最迟是1953年5月7日,终日最早是1978年8月21日,最迟是1965年12月22日,雷暴在年内各月中以7月最多,1月最少。
  附:气象谚语
  本地民间流传有众多的气象谚语,现录具有气象学依据的几条,使用谚语宜综合判断、灵活运用。
  季节 “一九”、“二九”滴水不流,“三九”、“四九”绞开捣臼。/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春天孩儿面,一日变三变。/冬水枯,夏水铺。
  日月 太阳白,狂风刮。/日没胭脂红,明朝雨夹风。/日落倒照,雨落倒掉。/日落西北一点红,半夜起来搭雨蓬。/日打洞,明朝晒得背脊痛。/月亮长毛,有雨难逃。
  风 春发东风连夜雨。/行得春风有夏雨。/早雨晚东风,晒煞河底老虾公。/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一日南风一日暴,开门南风关门暴。
  雨 早雨饭后晴。/雨打中,两头空。/歇歇昼,落日凑。/燕低飞,带蓑衣。
  雷 春雷三日雨。/雷响惊蛰前,七七四十九天不见天。/雷响高山顶,天气要转晴。/十月雷,棉絮里床堆。
  雾 春雾雨,夏雾日,秋雾凉风,冬雾雪。/雨前濛濛无大雨,雨后濛濛无晴天。/雾高日头低,晒煞老雄鸡;雾低日头高,落雨要讨饶。/雾里日头,晒破石头。/早晨有大雾,尽管洗衣裤。
  云 白云堆如山,下雨不过关。/瓦片云,晒煞人。/云向东,起阵风;云向西,披蓑衣;云向南,水成潭;云向北,好晒谷。/天起黄云,必有狂风。/早阴阳,午阴晴,午夜阴天不到明。
  虹(俗称鲎) 东虹日头西虹雨。/早虹雨,夜虹晴。/夏虹断滴流,秋虹海无泥。
  霜 春霜勿露白,露白要赤脚。/浓霜猛日头。/霜下南风雪。
  雪 雨煞雪,落勿歇。/冬雪如宝,春雪如草。/瑞雪兆丰年。
  光 青梗白梗,晒煞河蚌。(青或白光横贯天空,主旱。)/东闪有雨来,南闪火门开,西闪日头高,北闪有雨到。
  物象 龟背湿,雨在即。/蚂蚁垒巢,有雨明朝。/烟不出屋,滴滴笃笃。/蛇过道,大雨到。/乌鸦低飞,雪花纷飞。
  第五节 水文
  本地属鄞西山地鄞江次级水系,溪可溯至四明山。樟溪经樟村、长潭、天打岩至龙观中央岸有龙王溪自西汇入,再经桓村滩,又有桓溪汇入,出乌头门经邵家、钟家潭冲出山口至鄞江。
  本地主要支流有:
  龙王溪:发源于赤水箭路头,经天井岙、上下古山至中央岸下游里许汇入樟溪,全长11公里,溪均阔20米,溪床深2.3米,坡降1/19,集雨面积28平方公里。
  桓溪:一名中溪,发源于龙观潘溪南峰岗,经潘溪、庄圣寺与来自白滚龙潭的另一支于玄坛岭山麓汇合,再经外牌楼水库,至桓村滩入樟溪,全长11.5公里,溪均阔20米,溪床深2.3米,坡降1/23,集雨面积28平方公里。
  清源溪:发源于奶部山北麓,由铜、南两坑在石鼓门附近汇合后经雪岙、山下、张家附近与里村溪相汇合,再经芦王、禅岩、金陆至鄞江镇悬慈村入鄞江,全长20.5公里,溪均阔20米,溪床均深2.3米,坡降1/25,集雨面积41平方公里。
  第三章 土壤 生态
  第一节 土壤
  本地土壤资源类型众多,低山、丘陵以黄壤、红壤为主,平原以黄斑田、青紫泥田及黄化青紫泥田为主,养分含量中等,质地和结构性状都比较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根据1979年~1984年鄞县第二次土壤普查,本地土壤种类为红壤、黄壤、潮土、盐土、水稻土。
  土壤特性如下:
  黄泥土 母质为酸性岩浆岩及砂岩等风化体,红壤化作用较弱。土体呈黄棕或橙棕色,质地为轻石质重壤至重石质轻粘,表土有机质含量为1.46%,全氮0.137%,全磷0.04%,PH值5~6.2。表层深度为15.5cm~38.8cm,该土壤以种植林木为主,深谷坡脚多种毛竹,土层浅薄的则发展薪炭林,缓坡开辟茶园。由于石质重,养分少,林木生长较差,宜施肥以培地力。
  培泥砂土母质为河流新冲积物,质地为轻壤至重壤,剖面发育度弱,呈微酸性反应。耕层呈结构性疏松,土层较厚、通气好,肥料分解快,作物发稞迅速,但肥力易落劲,素有“前期见苗笑,后期见苗讹”之说。该土壤宜种植桑树、贝母、大豆和花生等。
  山地黄泥田土 分布于海拔350米以上丘陵山麓地带,由山地黄壤发育而成,有机质含量丰富,泡水耕地时呈糊烂状态,由于热量不足,仅种植一季中稻(杂晚)加春花。
  青紫泥田土 分布于水网地段,以低洼地为主。是水田主要土壤类型之一。母质为古代湖海相沉积物。质地以轻粘土、中粘土为主,通透性差。土体呈青色,结持粘韧,常伴有青泥层、腐泥层及泥炭层。有机质含量5.71%,全氮0.366%,速磷4.4PPm,速钾120PPm,表层PH值6.4,近中性。
  第二节 植被
  本地地处中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带,地质、地貌、土壤、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给植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境内植物分布特征复杂,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多样,热带成分、温带成分及特有成分兼而有之。主要有壳斗科、蔷薇科、豆科、大戟科、卫矛科、椴树科、山茱萸科、禾本科等,植被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草丛等5个植被型组,13个植被型,38个群系。
  一、亚热带针叶林
  马尾松林 是本地主要森林资源,多数分布于海拔700米以下的山地酸性红壤、黄红壤、山地黄壤地带。马尾松林的群落外貌整齐,但大多数比较稀疏,结构也较简单。
  杉木林 杉木要求土壤深厚、温润、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环境,因此一般多分布于海拔600米以下的山地中、下部的山谷地区。本地的杉木林多系人工或半人工林。萌芽林较少。在萌芽林和人工管理粗放的杉木林中常混生着马尾松、檫树、木荷、拟赤杨、枫香等乔木和细齿叶柃等灌木;草本植物有狗脊、腺毛金星蕨、蕨等。
  柳杉林 柳杉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酸性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条件,本地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山丘有少量分布。林内常混有杉、金钱松、刺楸、绵槠、鸡爪槭、青冈栎、枫香等乔木树种;灌木层有箬竹、青荚叶、华爪木等,草本有蕨等。
  金钱松林 分布于海拔3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要求温凉湿润的气候和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中、酸沙质土壤,能耐低温。天然林数量少,它常与柳杉、杉、枫香、交让木、毛竹等混生;林下植物以小竹为主;层间植物有大血藤等。
  二、常绿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是本地的基带森林,也是本地的地带性植被。它结构比较复杂,一般林冠高度多在7至17米之间,总复盖度一般在60%~90%。本地构成两个地形群落:
  一是沟谷常绿阔叶林。主要建群树种为樟科的浙江楠、紫楠、红楠、华东楠等,下层是喜阴湿的朱砂根、盾叶莓、茅莓、鳞毛蕨等,层外植物有中华常春藤、紫藤、木通等。
  二是山坡常绿阔叶林。主要建群树种为豆科、山茶科植物。如青冈、木荷、苦槠、赤皮稠、丝栗栲、云山稠等;下层有连蕊茶、乌饭、映山红、狗脊;层外植物有络石等。
  常绿阔叶林的主要群系有:
  丝栗栲、木荷、米槠林 分布面积较广。生长在海拔150~500米之间,一般在山麓、山背均可见到。乔木层优先种植这些树种;伴生树种以石栎、长叶石栎为主;灌木层组成的种类除乔木层常见几种外,主要以连蕊茶、浙江新木姜子、白花野木瓜为主;草本层中主要有狗脊、里白等植物。
  木荷、苦槠林 分布于海拔190~250米的山地。乔木层以木荷、苦槠为主。主要伴生树种为石栎、青冈、檫木等;灌木层组成的种类除乔木层常见树种外,主要有连蕊茶、山矾等;草本层中有莎草、狗脊、淡竹叶、鳞毛蕨等;层外植物以络石、葛藤为主。
  三、落叶阔叶森
  落叶林是温带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落叶阔叶林纯林分布较少,多与常绿阔叶林混生,主要建群树种由壳斗科的落叶树种组成。常见的有壳斗科的栎属、栗属,榆科的鹅耳枥属和金缕梅的枫香属;层间植物攀援能力不强。主要是常春藤属等;伴生树种常有常绿的红楠、青冈栎、山茶、络石等。
  四、竹林
  本地竹类植物种类较多,有10属50余种,其面积占全乡山林面积1/7以上。除毛竹外,其它竹林如龙须竹、淡竹、乌竹林等均属零星分布,故不作记述。
  毛竹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是我国经济价值最大的竹种。广泛分布于本地海拔700米以下的谷地、山区、半山区。多为人工林或半自然林。立木层除毛竹外,几乎无其它树种,但管理粗放折林内,也常混生有阔叶和针叶树种,常见有枫香、檫树、马尾松、杉木、杨梅等,林下灌木层、草本层及层间植物种类单调,数量较少,下木层偶有柃木、毛冬青等木本植物和蕨、狗脊、阔叶苔等草本植物;层间植物主要有常春藤、猕猴桃等。
  五、灌草丛
  本地分山顶灌丛和低丘残次灌丛。低丘灌草丛是森林破坏后退化而成。草丛主要分布于600米以上的山顶,以芒草、白檀、算盘子、木防已、葛藤、山楂等。草丛高可达2米。灌丛类型较多,主要由壳豆科、胡桃科、杜鹃花科、金梅缕科植物构成。白栎、化香、映山红、乌饭、苦竹、白莓、盐肤木、山茶、小果蔷薇、云山稠、木荷、红楠、山矾等是灌丛中常见的主要的重要植物。
  此外,本地还有面积较大的人工栽培植被,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柳杉、日本扁柏、黑松、金钱松、短叶松、池杉、香樟、檫树、泡桐等;也有相当面积的竹林是人工营造的,人工经济林主要有茶叶、油茶、果树、花卉等。
  第三节 野生动物
  本地野生动物在地理分布上属东洋界区系,历史上动物资源丰富。芦家桥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中即有野生动物骨骼,可能自此捕猎即成一种副业;西晋时有“冬季之月,……林鸟祭而蔚罗设,因民所欲,顺时游猎,……弓弩乱发”(《答车茂安书》)的围猎场面记载。元代虎皮和貉皮作为赋征,说明这些珍贵动物当时在本地也有一定蕴藏量。直至民国,“东西两乡傍山居民,于每年农樵之余,成群结队围猎山谷”(《鄞县通志》),50年代,本地曾猎获虎、豹等动物。
  由于森林资源破坏,山区的野生动物栖息场所和活动范围缩小,加之人为的乱捕滥杀,动物资源日益减少,许多在50年代常见的野生动物已濒临绝灭。近几年,由于国家重视了野生动物的保护,本地也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野生动物繁衍势头有所好转。动物有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分,这里主要记载脊椎动物。
  哺乳类 多分布于丘陵低山地区。历代地方志常有华南虎记载,1950年蜃蛟乡闻江岸村射死一只后,再无发现。今境内偶有发现毛冠鹿和金钱豹,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獐为二类保护动物。80年代后由于封山育林,各种动物又见增加,本地常见的有14科19种。
  鸟类 本地常见鸟类有21科32种,栖息、活动于山林及水边。山林鸟类活动范围的垂直分布大多在6~18米之间(约57%),即以树冠生活鸟类为主,此外,下层木生活鸟类分布于3~10.5米之间。灌木层生活鸟类在0.6~6米之间,竹鸡、黑背燕尾等则分布于地面。鸟类栖位以<lcm的树枝上分布频率最大,占41.7%
  ,其次为1~2.5cm,占30.8%,水库、溪流、沼泽边也是鸟类的主要栖息与活动处。1988年调查发现境内常见鸟类基本为食虫类鸟类,常见的食肉类鸟类如鹰科的莺等在70年代初基本绝迹。鸟类中白鹳为国家一类保护 动物;松鸦和环颈雉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爬行类 本地常见的爬行类动物7科13种。50年代起的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改变了平原及低山丘陵区的生态环境,故近年所见爬行类动物数量大为减少。
  两栖类 以蛙为主,分布于水稻及其它田地,山溪湿地也常见。虎纹蛙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日本林蛙、花臭蛙、华南湍蛙、大树蛙、沼蛙、中华 大蟾蜍(俗名:蛤蟆、格霸)、泽蛙、金线蛙、虎纹蛙(俗名:石孔)、黑斑蛙(俗名:青蛙)和饰纹蛙(俗名:田鸡)等。
  另据民国《鄞县通志》1933年记载:
  哺乳动物:野猪、野羊、麂、鼬、豺狗、香狸、上树狸、田狗、鼠、山鼠、白米老鼠、豪猪、野兔、剌猬、蝙蝠、穿山甲、獾、猞狸等。
  鸟类:鸬鹚、鹈鹕、苍鹭、白鹭、鸳鸯、野鸭、雁、鹄(天鹅)、鹰、秧鸡、鹬(稻鸡)、斑鸠(鹁鸪)、杜鹃、八个汤果、猫头鹰、啄木鸟、燕、黄鹂、乌鸦、红嘴山鹊、麻雀等。
  昆虫:二化螟、三化瞑、大螟虫、稻螟蛉、稻包虫、桑螟、蚱蜢、瓢虫、白蚁、蚊、蝇、虱、臭虫、蚯蚓、蜻蜓、蜘蛛、胡蜂、螳螂等
  爬虫类:五步蛇、狗屙扑(蝮蛇)、寸白蛇、火赤练、犁鋔头(眼睛蛇)、縞尾蛇、水蛇、水赤练、雉鸡朴、青蛇、乌梢蛇、水龟(乌龟)、鳖、守宫(壁虎)、蛇田舅(四脚蛇)、美丽石龙子等。
  两栖类:蝾螈、蟾赊、青蛙、上树田鸡。
  水产类:鳗、草鱼、鲤、鲫、白鲢、黑鲢、泥鳅、黄鳝、乌鲢、念佛婆婆、蟹、毛蟹、沙蟹、田螺、蛳螺等。
  第四章 自然灾害
  本乡的自然灾害主要为水旱灾害。但旧志等文献记载的自然灾害简略而不系统,对建国前的灾害只记大概脉络。
  从灾害记载中,比较明显的都集中在夏秋二季,以秋季成灾比例最高,与梅期——台风期特点相一致。由于夏秋二季正是农业生产重要季节,因此常造成严重影响。本地灾害大致可划分为两个区域:
  一是易洪易涝区。主要分布在樟溪河谷,桓村、后隆、庄家溪谷地。这些地区处于暴雨中心,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00~1900毫米,且其地溪床坡度大,集流时间短,梅雨后期和台风季节如遇连续大暴雨,则水位暴涨,而平时蓄水常朝盈夕涸,因而有洪常冲毁农田,旱时却无源可取。
  二是旱涝兼有区。主要为龙谷、金溪及观岭坑一带,由于地质处于砂石土,暴雨时易于泄排不畅,横溢成灾;夏秋时降水少而蒸发快,河网蓄水不足,又值工农业用水高峰期,易成干旱。
  以上两区如在1956年12号台风,雨量500多毫米;1962年14号台风,山区雨量465毫米;1979年10号台风,雨量457毫米,几乎都出现了田淹、屋塌,人、牲畜伤亡的大灾难。
  第一节 水灾
  宋·绍兴十八年(1148),大水害稼。
  淳熙十一年(1184),七月风雨山水暴出,大水入市。
  绍熙五年(1194),秋飓风刮海害稼。是年人有食草木者。
  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秋大水。
  至顺元年(1330)闰七月大水。
  明·天顺四年(1460),四、五月间阴雨连绵积潦伤禾成灾。
  成化十三年(1477),大水。
  正德五年(1510),十月大水。
  正德六年(1511),十月飓风大作。
  隆庆三年(1569),大水,县西凤凰溪从流合潘溪入桃源溪。
  万历十六年(1588),春雨不止,麦苗尽萎。
  万历十九年(1591),七月中大风雨不止,沸潮入城。
  万历二十四年(1596),秋大水。
  万历二十六年(1598),九月大水,全省大水,鄞被灾九分。
  万历三十七年(1609),七月大水。
  万历三十九年(1611),六月大水。
  万历四十六年(1618),七月大水。
  天启六年(1626),七月大水。
  天启七年(1627),七月风雨作,山崩石裂。
  崇祯元年(1628),七月大风雨。
  清·顺治十四年(1657),六月大风雨坏堤岸。
  康熙八年(1669),八月大水,一夕平地数尺。
  康熙九年(1670),六月大风水害稼。
  康熙二十年(1681),夏雨二月。
  康熙三十八年(1699),水成灾。
  雍正五年(1727),七月洪水暴发。
  乾隆十二年(1747),七月被水。
  乾隆二十三年(1758),八月被水。
  乾隆二十五年(1760),八月大水,大雨三昼夜,山水暴出。
  道光三十年(1850),八月积水出平地三尺。
  咸丰五年(1855),七月雨久,潮决。
  同治十三年(1874),七月大风雨,山水暴下,害人畜无算。
  光绪十五年(1889),八月中大雨不止,水暴涨伤禾。
  光绪十八年(1892),八月大水。
  1920年,七月中大风雨暴作,日夜不止,四明诸山石崩岩裂,洪水数道并下。所有村落庐舍、道路触流立毁。淹溺人畜不可算数,背山诸乡皆及其灾。
  1921年,九月中暴风雨竟夕,洪水披山而下,较上年尤甚。近山各村无不被害,塘圮岸崩,田庐人畜随流而尽,为百年未有奇灾。
  1956年12号台风过境,西部山区雨量516.5毫米,最大风速90米/秒,最低气压902百帕。人畜伤亡无数。
  1959年,8月29日~9月8日4号台风在福建连江登陆,本地雨时出现在9月4日~6日,西部山区雨量269毫米,最大风速60米/秒,最低气压963百帕,农田、房屋、人畜均受灾。
  1962年,14号台风影响,雨时出现在9月3日~6日,西部山区雨量465毫米,金溪、后隆、桓村下山角等大多民房进水4米以上,街道可行舟。
  1963年,12号台风在福建连江登陆,本地雨时出现在9月9日~15日,西部山区雨量416.7毫米,最大风速70米/秒,最低气压918百帕。冲毁农田、公路、桥梁、房屋,为辛酉年以来罕见大灾。
  1966年,15号台风影响本地,雨时出现在9月4日~8日,雨量450~600毫米,最大风速65米/秒,最低气压970百帕,农田堤坝被毁。
  1974年,13号台风于8月19日晚11时在象山石浦登陆,最大风速75米/秒。正值天文大潮。本地雨量301.4毫米,农田房屋被毁。
  1979年,10号台风影响。雨时出现在8月21日~24日,雨量457毫米。农田山塘水库受损。
  1981年,14号台风影响。雨时出现在8月30日~9月3日,雨量472毫米,农田房屋倒塌。
  1983年,10号台风影响,雨时出现在9月24日~27日,西部山区降雨量220毫米。水利工程、房屋均受损。
  1987年,12号台风影响。本地雨时出现在9月8日~12日,雨量352毫米,山洪暴发,本地民房进水4米以上,大片农田受淹。
  1988年7号台风,出现在8月7日,本地降雨187毫米,坍塌民房、农田受淹。
  1992年10号台风,降雨量每小时65毫米以上,金溪、后隆、桓村有200多户民房受淹,三星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进水,产品、厂房受损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万元。死亡1人。
  1994年8月,受17号台风,境内一批企业、房屋、农田受损。
  第二节 旱灾
  宋·淳熙五年(1178),旱,大饥。
  淳熙九年(1182),秋旱,种几绝。
  淳熙十四年(1187),七月旱成灾。
  元·至正六年(1346),旱,时无考。
  至正十三年(1353),大旱。
  明·正统十年(1445),春旱,因久旱而起疫。
  天顺元年(1457),六、七月久旱枯苗。
  正德三年(1508),六月至十二月不雨,民食几绝。
  正德六年(1511),夏亢炎,次年乏食。
  万历十六年(1588),夏秋亢旱成灾,有以子女易一饱者。
  天启三年(1623),夏旱。
  崇祯九年(1636),大旱。
  崇祯十一年(1638),七月旱。
  崇祯十三至十六年,均为大旱成灾。
  清·顺治三年(1646),四月至七月不雨。
  顺治六年(1649),旱。
  顺治十一年至十二年,夏大旱。
  康熙十年(1671),夏无雨。
  康熙二十年(1681),秋旱。泉枯。
  康熙二十六年(1687),夏秋大旱。
  乾隆十二年、十六年(1747、1751),夏旱。
  嘉庆三年(1798),旱。
  嘉庆二十四年(1819),夏大旱。
  道光二十七年(1847),正月至四月不雨。
  咸丰二年、十年(1852、1860),旱。
  同治十年、十一年(1871、1872),夏大旱。
  光绪五年、十二年(1879、1886),夏大旱,水涸不通舟楫,禾枯。
  1934年,自四月不雨,直达中秋后始稍有雨意,且每日亢热非常,河床毕露,稻田龟裂,晚稻枯黄。及秋中雨足,禾穗方结实,而虫害突发。
  1940年,自农历二月二十七日起至八月底长达六个月无雨,民无饮水。
  1951年,5月中旬起不雨,干旱46天。
  1953年,自7月1日至9月2日旱,其间仅有局部雷阵雨106毫米。
  1954年,夏、秋间,干旱36天。
  1955年,夏、秋间,干旱43天。
  1956年,自6月30日至7月29日旱,其间降水仅80.1毫米。
  1957年,自8月13日至9月13日,干旱32天。其间仅降雨60.4毫米。
  1958年,自5月19日至8月23日旱,其间仅降雨226毫米。
  1961年,自6月11日至9月5日旱,其间仅降雨133毫米。
  1967年,6月7日至9月9日旱,其间仅降雨66.2毫米。
  1971年,6月2日至8月30日旱,其间仅降雨58.9毫米。
  1973年,11月28日至1974年1月9日无雨,小河干枯。
  1978年,7月5日至於8月5日,其间降雨仅17毫米。
  1979年,伏旱。
  1981年,冬旱连春。
  1983年,夏旱23天。
  1988年,秋旱连冬。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