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政区沿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观乡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234
颗粒名称: 第一编 政区沿革
分类号: K295.5
页数: 17
页码: 001-017
摘要: 本文介绍龙观乡历史悠久,有5000年的历史,文化年代相当于河姆渡文化第二层。在秦朝时期,鄞县归属于会稽郡。民国时期县内设区,区下设乡或镇,乡镇下辖里村。1958年鄞县建制撤销,所属区域划归宁波市,本地也划归宁波市管辖。1961年鄞县从宁波市划出,恢复建制。2002年鄞县撤县建区,即全称为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沿袭至今,本乡归属鄞州区辖下。
关键词: 鄞州区 龙观乡 政区沿革

内容

第一章 政区设置
  龙观乡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境内就有原始人类居住。1973年冬,本乡边邻蜃蛟乡三联村卢家桥的原始公社遗址发现佐证,本地有人类繁衍时间已有5000年的历史,其文化年代相当于河姆渡文化第二层。
  约在原始社会末期,至迟在夏朝初,“鄞”已成为确定的地名,鄞由“堇”和“邑”(阝)两字合成。顾祖禹《读史方舆论纪要》称:“夏时有堇子国,以赤堇山为名……加邑为鄞”。赤堇山或称堇山,在今奉化境内的白杜。
  据《资治通鉴》载,本地乡境在春秋时属句章县辖下,为越国。战国时,属鄞县辖区,为楚国。
  秦朝时,据宝庆《四明志》记载:“秦置会稽郡,句章为属。”另据《会稽典录》记载:“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编者注),以吴、越地为会稽郡。”句章辖地为今江北区、慈溪东部及鄞西一角。由此可见,本地仍为句章县辖下。
  隋朝时,据《隋书·地理志》记载:“平陈,并余姚、鄞、三县入句章。”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编者注),隋文帝灭陈后,句章属吴州辖,此句章县境辖今宁波、舟山两地十数县之广,本地属句章县辖下。
  唐朝时,据《新唐书·地理志》载:“武德八年,鄞州废,更置县,隶越州。”即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编者注)废句章县改建县,县境略小于隋时的句章。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编者注)分县为慈溪、奉化、翁山(今舟山)、四县,隶属于明州,本地为县辖下。五代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编者注)改县为鄞县,属吴越国明州望海军。
  宋朝时,据《宋史·宁宗纪》记载,自北宋至南宋中叶属明州,南宋后期属庆元府,本地前期为明州府辖下,后期属庆元府鄞县辖区。
  元朝时,据《明大政纪》载:“改庆元府为明州府。”即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编者注),本地为鄞县辖下。
  明清时,据《明史·地理志》记载,“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编者注),改明州府为宁波府。鄞倚郭。”可见本地仍属鄞县辖下,直至清王朝灭亡。
  民国元年(公元1911年,编者注),废府设道,即会稽道。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废道,二月,鄞县县城析出置市。民国二十年一月并市入县,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本地一直属鄞县辖下。
  宁波解放后,本地仍属鄞县辖区。1958年12月29日,鄞县建制撤销,所属区域划归宁波市,本地也划归宁波市管辖。1961年12月15日,鄞县从宁波市划出,恢复建制。2002年4月19日,鄞县撤县建区,即全称为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沿袭至今,本乡归属鄞州区辖下。
  第二章 行政区划
  由于资料缺失,自秦至隋的漫长历史中,县内行政区划情况已不得而知。但据新编《鄞县志》载,本地行政区划起源于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编者注),刘裕于小溪镇(今鄞江镇)筑句章县城。并根据七八十年代本县陆续出土的一批唐代的砖质墓志铭铭文,发现本县唐时行政区划的零星资料,鄮县曾设万龄、句章、龙山等乡。本地归属句章乡。
  有系统记载的行政区划自宋朝始。宋时,县下辖乡,乡下辖里、村。元时,县下辖乡,另别设隅;明时因之。清时,宁波城区及乡村一律设乡,城区的乡下设里,里下辖隅,隅下辖图;乡村的乡政府驻地称里,乡里下设都。民国时期县内设区,区下设乡或镇,乡镇下辖里村。
  第一节 宋元时期区划
  北宋时,鄞县分为18个乡,本地属通远乡(注:据1958年大路村出土的南宋墓志铭铭文载,本地称通源乡。远与源是否属别音,待考)。
  南宋乾道五年(1169),全县为13个乡,管辖13个里20个村。其中:
  通元乡:辖李洪里及环村。(县境西南,今龙观、樟村一带。)
  元延祐七年(1320),全县共11乡55都,其中以数字序号编的都53个,镇都2个。另外,在县城城门外及广德湖湖田上,又设有若干隅。其中:
  通元乡:管三十五都、三十六都、三十七都、三十八都、三十九都。
  第二节 明清时期区划
  明清时的乡镇级政区均沿袭宋元时期,连乡所辖都、隅也与前大致相同,但在都、隅之下又设为图,在图的设置和划分中有少量调整。至清末宣统时,县内区划才有较大变更。
  明代时,鄞县共13个乡,再另设一个广德湖田隅。通元乡李洪里,管三十五都(7图),三十六都(8图),三十七都(6图),三十八都(4图),三十九都(18图)。
  清初,鄞县内政区与明时相同,乾隆时城区扩大。城区范围从宋、元、明时代的老城(今宁波海曙区)扩大到姚江以北、甬江以东(今江东区、江北区)。
  在清宣统三年(1911)的“城乡自治”中,县内区划有较大变更。是年全县划分为1区18乡。区系城区(宁波),乡为农村。本地属鄞江乡管辖,区域面积255.5平方公里,乡公所所在地设在它山堰段公祠。下辖句章乡三十四都的三、四、五图,通元乡三十五都、三十六都、三十七都、三十八都全境。辖地大致区域为今:鄞江、龙观、樟村、大皎、赤水、杖锡等地(即鄞江镇及原樟水区全境)。
  第三节 民国时期区划
  民国时期,因共和体制与前代专制体制不同,县内行政区划变动较大。1927年至1930年期间,宁波城从鄞县析出置市,又导致县内区划更动。三十年代,时而分小乡制,乡镇多达351个,后又改大乡制,并三百多个乡镇为88个。抗战后期鄞县县城宁波沦陷,各乡镇有沦陷、半沦陷、未沦陷各种情况,行政区划亦呈混乱状态。
  1930年,城区称为“市区”,为宁波市辖。鄞县则在乡村设5个区,并以序号为区名,区直接管辖村里。而“村里”可以是“联合村”,联合村由若干个(最多有30多个)自然村组成;也可以一个自然村为一村;大集镇的部分居民区则称里。是年,全县5个区共有村里363个。那时龙观属第二区,区公所设在鄞江桥它山堰段公祠,第二区下属有鄞江区、章远区两个。龙观划在鄞江区,所辖村有鹳岭联合村,环水联合村,金谷村,灌溪村。
  1931年初,宁波市撤销,城区仍归鄞县辖。翌年,县内行政区划又一次大变动。全县不论城乡,统一划分为10个区。也以序号为区名。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5个区在宁波城区及近郊,其余5个区为乡村。区之下又设乡镇,全县共有乡、镇351个,这是本县历史上设乡镇最多的一次。当时龙观属于第七区,区公所设在鄞江桥旧自治公所,下辖43个乡镇,龙观乡分为鹳岭、环溪、龙谷三个乡。
  1935年,鉴于县内乡镇数太多难于管理的情况,行政区划又作了一次调整,时称对乡镇区划“整理”。整理后,全县原351个乡镇归并为88个乡镇。不设区,乡镇直属于县。整理后龙观为龙谷、鹳岭两个乡。
  龙谷乡,乡公所所在地设在孤山头定德小学,下辖后弄、天井岙。
  鹳岭乡,乡公所所在地设在卢王王氏宗祠,下辖鹳岭、环溪、雪家岙、潘溪、黄官岭、李家岙、洞南坑、桓村、大庄及鄞江镇西部三地晴江岸等。
  1941年,日本军队攻占宁波,全县88个乡镇沦陷的为36乡23镇,半沦陷的13乡2镇,未沦陷的10乡4镇,本乡为未沦陷乡。国民政府和汪伪政府的鄞县政府拉锯似地控制县内政权,县内行政区划呈混乱状态。汪伪政府把县内重新划分为6区77乡镇。1944年,又划分为91个乡镇。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下半年行政区划又进行调整。1946年初,全县分为71乡镇,其中镇22个,乡49个,分别属于6个区。那时本地属于四明区龙鹳乡,四明区所辖的还有鄞章镇、锡东乡、桃浦乡、宁湖乡、章蜜乡、大皎乡、杖锡乡等1镇7乡。
  1946年9月,浙江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根据省政府决定,指示鄞县的乡镇个数不得超过47个,鄞县随即进行乡镇政区调整,至1947年上半年,县内乡镇数缩编为56个,凡在城区的为镇,共8个;在农村的为乡,计48个乡。那时龙观为独立乡,即龙鹳乡。
  1949年2月,鄞县西部与余姚南部、慈溪部分地区成立一个四明县,鄞县划出杖锡、大皎、樟蜜、龙观四乡全境及罂湖、武陵、锡东、鄞章四乡的一部分。前四乡不属于鄞县,后四乡仍属鄞县,且乡名未改。至此,鄞县乡镇减至52个。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闾邻和保甲
  1929年6月,国民政府颁布乡镇居民闾邻制,县政府遂于8月制定《县组织法》,规定乡村居民以五户编为一邻,每五邻(25户)为一闾。全县共有12336邻,2673闾。1933年,全县共分为33261邻,6713闾。邻闾居民定期开会,讨论乡村内政务。
  1934年8月,《浙江省保甲章程》公布,《章程》称“为严密民众组织,举办保甲”,户设户长;十户(二邻)为甲,甲设甲长;十甲(四闾)为保,保设保长,或增设副甲、保长一人。鄞县遂于是年改闾邻制为保甲制。当时本乡约有20多个保、200多个甲。从此,保甲制一直沿袭至解放前夕。
  保甲制其实质系治安方面的,主要出发点是维护村落的社会治安,防止盗匪窃贼,同时也为了反共,防止“赤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非严格执行“十户为甲,十甲为保”的规定,一般百十来户村庄大致按宗族(姓)分为一至二保。保长为村中头面人物,执行村长权力,故民国后期保长大致可视为村长,管理村内行政事务。保成为治安组织兼有行政的单位。
  第五节 解放后行政区划
  1949年5月25日,鄞县县城宁波解放。1950年根据浙江省民政厅8月2日民字第2207号通知,划鄞县城区为宁波市。从此,鄞县的辖境为除宁波城区之外的乡村地区,1949年下半年,县内行政区划分为5区49乡。那时龙观属于樟水区,樟水区辖龙观、杖锡、桃源、大皎、章蜜、鄞樟六个乡。
  1950年为适应剿匪反霸和土地改革需要,改大区为小区乡制,其间1950年8月,鄞江、樟水分别设区,龙观划归鄞江区,那时分为环溪、金谷、鹳岭三个乡。是年全县设为9区104乡镇。
  环溪乡所辖桓村、大庄、半山、潘溪、观顶、茅湾、相思湾等17个自然村,驻地设在桓村道房里。
  金谷乡所辖金溪、后隆、古山、茶〓、冷饭坑等11个自然村,驻地设在后隆赵家里,后移至后隆下园。
  鹳岭乡所辖大路、山下、李岙、雪岙、铜南坑等12个自然村,驻地设在雪岙高房里,一个月后移至小岭峰,后又移至大路陈正房。
  1956年,为适应农业合作化的需要,县内撤销区公所,县直接管辖乡镇,并把原93乡14镇归并为4镇40乡,下辖58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本地环溪、金谷、鹳岭三乡合并为龙观乡,下辖1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县内迅速成立了11个人民公社,原乡镇随之消失。公社系行政管理与生产管理合一的机构,即政社合一。公社下设管理区(生产大队),管理区下设耕作队(生产小队)。当时人民公社区域甚大,大致是1954年、1955年时期的一个区为一个公社,而原来的乡镇规模即成管理区,全县共89个管理区,一般的村级行政单位则为耕作队。这些均体现当时公社“一大二公”的特点。在人们口语中,称1958年刚成立时的人民公社为“大公社”。公社的名称,均冠以大跃进年代特色的词语。当时的樟水区改名为四明山公社,下辖金谷、桓村、郑家、樟村、蜜岩、大皎、赤水、杖锡8个生产大队(即管理区)。本地划分为金谷、桓村两个管理区,并将原辖下的箭峰村所属的部分自然村划归赤水管理区。
  金谷管理区,所辖金溪、后隆、古山、茶〓、观顶、半山、大庄七个村(即耕作队),驻地设在后隆巨禾里。
  桓村管理区,所辖桓村、潘溪、大路、山下、李岙、雪岙、铜坑、南坑8个村(即耕作队),驻地设在桓村下山角。
  1959年,鄞县建制撤销,并入宁波市,原鄞县所属公社也归入到市。本地管理区因领导成员调动频繁,干部缺编,于1960年9月将金谷、桓村合并为龙观生产管理区,所在地设在桓村下山角。1961年6月,人民公社体制调整,以乡建社。同年底大公社撤销,改为小公社制,大致以传统的乡镇区域为一个公社,以村为生产队,龙观生产管理区改为龙观人民公社,办公地址仍设在桓村下山角,后移至桓村道房里。
  1961年底,鄞县恢复建置。1962年,县内行政区划为8区48公社,那时龙观隶属于鄞江区。鄞江区辖8个公社:鄞江、洞桥、宁锋、蜃蛟、龙观、樟村、大皎、杖锡。
  1963年,撤销古林区,增设樟水区,另又增设5个公社,故是年为8区53个公社,区所辖公社亦有部分调整。本乡划归樟水区,办公地址未变。那时的樟水区下辖7个公社:樟村、龙观、大皎、赤水、云洲、爱中、杖锡。
  1968年11月,因公社办公楼火灾,办公地址移至后隆庙跟农业中学;1969年1月又因火灾移至桓村下山角机电站;1974年12月在桓村叶家山下新建办公楼,随之迁入。
  1970年,撤销大嵩区的球山公社和樟水区的大皎公社,故全县为7区51个公社。樟水区为6个公社。
  1971年,恢复球山公社,同时把原属樟水区的云洲、爱中又划归望春区。全县为52个公社,其中樟水区为4个公社。
  1972年,恢复大皎公社,是年,全县为7区53公社。共有生产大队750个,生产队3353个。其中龙观公社为18个生产大队。
  1983年,实行政社分设,恢复乡镇人民政府,改称龙观乡人民政府。原人民公社的“社”的职能由乡镇经济联合社执行(一年后经联社撤销)。至此,人民公社这一行政区划概念消失,原来生产大队亦变成行政村。是年,鄞县为7区52个乡镇。6月,龙观乡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在桓村上山角黄泥桥竣工落成,乡机关随之迁入办公,至今未变。
  1990年底统计,全县共8个区,14个镇,38个乡。共有行政村659个;居民区22个。其中龙观乡有15个村,29个自然村。
  1992年5月,为扩大小城镇向中心镇发展,全省开展撤区、扩镇、并乡,鄞县原8个区撤销,把原52个乡镇并为23个乡镇。龙观乡因山林面积占全县十分之一,乡域面积较大,且经济发展趋于上升势头,成为全县三个独立乡之一,称为龙观乡,一直沿袭至今。但由于高山移民,本乡在厂跟皈增加了潘溪、铜坑、南坑三个新村,即全乡自然村为32个。
  2002年4月19日,鄞县撤县建区,本乡随之全称更名为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2004年5月,全区进行撤并村工作,本乡由15个村合并为10个。至今,本乡机构名称,地域面积,乡址均未变更。
  第六节 村落溯源
  一个村落有一个村落的历史渊源,一个村落有一个村落的沿革变迁,小小村落的变迁往往折射出一段不寻常的村史。
  本乡村落组织名称自宁波解放,保、甲长制度取消后建立起来的行政组织。1951年9月始各村相继建立了互助组,1954年11月建立初级社,1956年6月建立高级社。1958年10月建立耕作队,1961年6月龙观人民公社建立,各耕作队改为生产大队。至1983年6月,龙观乡人民政府成立,生产大队亦更名为村民委员会,一直沿袭至今。
  金溪村
  地址座标:北纬(29°47′),东经(121°18′)
  概况:驻地中央岸,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2.5公里。辖中央岸、溪东两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395户,1141人,聚居呈条块状。耕地648亩,主种水稻、贝母;山地2245亩,以种植林、竹为主;特产有贝母、茶叶、水果、花卉等。荷晓线县道公路从村边经过。
  沿革:村原属金谷乡,取金谷与溪东头一字,定为村名。解放前属龙谷乡后隆村,解放后改名为金谷乡后隆村,1951年6月析出单独设村,称为金溪村,以后随着上级机构体制的改革,称谓也随之改变,直至1983年6月称龙观乡金溪村,沿用至今。
  后隆村
  地址座标:北纬(29°47′),东经(121°18′)
  概况:驻地后隆,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2公里。辖后隆、庙跟两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852户,2352人,聚居呈条块状。耕地1858亩,主种水稻、贝母、花卉;山地6798亩,以种植林、竹为主;特产有贝母、茶叶、花卉、水果等。五龙潭景区公路穿村而过。
  沿革:村以驻地得名。解放前属龙谷乡,辖后隆、庙跟、中央岸、溪东四个自然村。解放后改名为金谷乡后隆村,至1951年6月中央岸、溪东析出,名称未变。生产组织自解放后至1958年10月分别称为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公社化时改名为四明山公社金谷生产大队金星耕作队,1961年7月改称龙观公社金星大队,1983年6月更名为龙观乡后隆村,沿用至今。
  龙谷村
  地址座标:北纬(29°47′),东经(121°14′)
  概况:驻地上古山,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4公里。辖上古山、下古山、天井岙、青草湾、下茶〓、上茶〓6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565户,1629人,聚居呈条块状。耕地951亩,主种水稻、花卉、贝母;山地9526亩,以种植林、竹为主;特产有贝母、茶叶、水果、花卉等。五龙潭风景区就在辖区内。
  沿革:村以解放前属龙谷乡而得名。解放前属龙谷乡,原村名为古山村。解放后改名为金谷乡,村名未变。至1951年6月,青草湾、下茶〓、上茶〓析出单独设茶〓村,新建村驻地青草湾。之后两村分别随上级机构改革,生产组织称为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耕作队、生产大队。1983年6月,更名为龙观乡古山村、茶〓村。2004年5月,全区进行撤并村时两村重新合并,取名为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龙谷村,沿用至今。
  桓村村
  地址座标:北纬(29°46′),东经(121°18′)
  概况:驻地桓村,也是龙观乡政府所在地,辖桓村、叶家山下两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593户,1699人,聚居呈条块状。耕地1173亩,主种水稻、花卉、蔬菜、水果;山地7134亩,以种植林、竹为主;特产有水果、茶叶、花卉、贝母等。乡内四条乡村公路穿村而过。
  沿革:村以驻地得名。解放前为龙鹳乡环村。解放后改名为龙观乡桓村;1950年8月属环溪乡;1956年6月属龙观乡,1958年10月属四明山公社桓村生产大队桓村耕作队,1961年为龙观公社桓村生产大队,1983年更名为龙观乡桓村村民委员会。其中自解放前至1959年3
  月辖大庄村。
  龙溪村
  地址座标:北纬(29°46′),东经(121°13′)
  概况:驻地潘溪新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1公里。辖潘溪新村、铜坑新村、南坑新村、潘溪、玄坛殿、遮坑、铜坑、南坑8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473户,1309人,聚居呈条块状。耕地338亩,主种水稻;山地17779亩,以种植林、竹为主;特产有茶叶、竹笋、花卉等。
  沿革:村以突出“龙文化”为主体,并因潘溪、铜坑、南坑均有溪或坑,故定名。解放前属龙鹳乡潘溪村,以驻地潘溪而得名。解放后改名为龙观乡潘溪村;1950年8月属环溪乡潘溪村;1958年10月属四明山公社桓村生产大队潘溪耕作队;1961年为龙观公社潘溪大队;1983年起为龙观乡潘溪村。2004年5月撤并村时,将潘溪、铜坑、南坑合并更名为龙观乡龙溪村,沿袭至今。
  龙峰村
  地址座标:北纬(29°46′),东经(121°14′)
  概况:驻地大庄,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1.5公里。辖大庄、下半山、上半山、观顶四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485户,759人,聚居呈条块状。耕地345亩,主种水稻;山地8265亩,以种植林、竹为主;特产有茶叶、桔子、贝母等。
  沿革:村以突出“龙文化”为主体,并因大庄、半山、观顶三村均属山区,且观顶村为龙观乡人群聚居地最高峰,故定名。解放前,大庄原为坟庄,村民聚居不多,为桓村所辖;半山为观顶村所辖,曾一段时期为古山村所辖,均属龙鹳乡。解放后至1959年3月,大庄为桓村村所辖;半山仍为观顶村所辖,至1954年6月半山析出单独成立高级社。1959年3月成立龙观公社渔牧场,将大庄、观顶划为渔牧场,至1962年12月渔牧场解散,该两村分别成立生产大队。1977年7月龙观公社林场成立,将半山、观顶划入林场,至1979年11月林场解散,该两村又分别建立生产大队。1983年6月,政社分析,大庄、半山、观顶分别建立村民委员会。2004年5月,鄞州区进行撤并村时三村合并取名为龙观乡龙峰村,沿袭至今。
  大路村
  地理座标:北纬(29°45′),东经(121°17′)
  概况:驻地大路,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辖大路、杏村、吴岙三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292户,847人,聚居呈条块状。耕地630亩,主种水稻、花卉、水果;山地4481亩,以种植林、竹为主;特产有茶叶、水果、贝母等。雪岙公路穿村而过。
  沿革:村以驻地得名。解放前属龙鹳乡,解放后改名为龙观乡。1950年8月属观岭乡,1956年6月属龙观乡,1958年10月属四明山公社桓村生产大队,1961年6月属龙观人民公社,1983年6月更名为龙观乡大路村,沿袭至今。
  山下村
  地理座标:北纬(29°44′),东经(121°16′)
  概况:驻地山头,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辖山下、张家两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190户,598人,聚居呈条块状。耕地290亩,主种水稻、桂花;山地1968亩,以种植林、竹、花卉为主;特产有茶叶、贝母、柑桔等。
  沿革:村因建在山脚下,故名。解放前属龙鹳乡,解放后改名为龙观乡。1950年8月属观岭乡,1956年6月属龙观乡,1958年10月属四明山公社桓村生产大队,1961年6月属龙观公社,1983年6月更名为龙观乡山下村,沿袭至今。
  李岙村
  地理座标:北纬(29°44′),东经(121°16′)
  概况:驻地李岙,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辖一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228户,655人,聚居呈条块状。耕地384亩,主种水稻、桂花;山地4320亩,以种植林木、桂花、毛竹为主;特产有茶叶、水果等。奉化里村公路穿村而过。
  沿革:村以驻地得名。原名里岙,以村驻山岙命名,1981年改名为李岙,以始祖李姓命名。解放前属龙鹳乡,解放后改名为龙观乡。1950年8月属观岭乡,1956年6月属龙观乡,1958年10月属四明山公社桓村生产大队,1961年6月属龙观公社,1983年6月更名为龙观乡李岙村,沿袭至今。
  雪岙村
  地理座标:北纬(29°44′),东经(121°16′)
  概况:驻地雪岙,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辖雪岙、戴家两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310户,887人,聚居呈条块状。原辖铜坑、南坑两个自然村,该两村于1985年4月析出分别建村。耕地457亩,主种水稻、桂花;山地8013亩,以种植林、竹为主;特产有竹笋、贝母等。
  沿革:村以驻地得名。解放前属龙鹳乡,解放后改名为龙观乡。1950年8月属观岭乡,1956年6月属龙观乡,1958年10月属四明山公社桓村生产大队,1961年6月属龙观公社,1983年6月更名为龙观乡雪岙村,沿袭至今。

知识出处

龙观乡志

《龙观乡志》

出版者:当代中国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政区沿革、自然环境、土地人口、政党政务团体、种植业、林业特产、农电农机水利、畜牧业、工贸、税务财政、交通城乡建设、民政、教育文化体育、卫生邮电、宗教崇拜、民情方言谚谣故事和人物诗文。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鄞州区
相关地名
龙观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