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原农村农民家庭的“三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208
颗粒名称: 二、原农村农民家庭的“三缸”
分类号: I269
页数: 2
页码: 435-43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缸”是指米缸、水缸、便缸,这是农民家庭中当家人必须要管好的最基本的“三要素”。米缸是盛米的缸,是农民吃饭的基本保障;水缸是盛水的缸,农村的饮用水主要靠江河水、雨水,后来装上了自来水;便缸是农村对粪缸的俗称,是人粪尿的来源,也是农民主要的肥料来源。
关键词: 洞桥镇 杂著 文学

内容

所谓“三缸”,就是米缸、水缸、便缸,这在农民家庭中当家人必须要管好家的最基本的“三要素”。
  先说米缸(盛米的缸)。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自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以后,农民实行定粮制(详见附文十五:“1967年大旱”)。在一般年份,农民的定粮基本能解决肚子问题,但遇到天灾的歉收年份,定粮就要打折扣,温饱就成大问题了。最突出记忆的是两个阶段的年份:一是“人民公社化”、“大跃进”,农村20世纪50年代后期办大食堂,每人的定粮全部归食堂,食堂定期发给每人定粮标准的饭票,一日三餐到食堂就餐或将饭打回来到家里吃,每人(或全家人)打回来的几两米饭(或粥)几口就下肚,只够半饱,精明的家庭将打回来的饭(或粥)在家里再加工一下,掺入些自家种的菜、土豆或瓜类等副产品,勉强填饱肚子;二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农业连年歉收,定粮连年打折,当时食堂虽然不办了,但是“好媳妇难做无米之炊”,好多人家都用菜根、野菜,掺几两米熬粥喝,以渡过难关。当时饿肚皮的日子,现在还记忆犹新。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农村政策进行调整,农业产量有所提高,且还分了自留田(约按大田面积的7%分人到户),粮食、蔬菜得到补充,定粮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次说水缸(盛水的缸)。农村的饮用水,原来主要靠两大来源,一是江河水,二是雨水。雨水是在房屋角落摆上一口大缸,将下雨天从屋顶上的水在屋檐口用“水流”引入缸中,稍作沉淀,即可作饮用水,特点是干净,缺点是天气热时,不几天就要变质,有异味;江河里的水作饮用水,农村的人都是在天将亮的时候担水,那时河里的水最干净,白天农村人们的洗刷、倒马桶、天热洗澡都在江河里,水经过一晚的流动和沉淀,水质比白天要好得多。在夏天农忙时节,有的人担水时间更早,在凌晨两三点钟就起来,因为天一亮河埠头就有人洗东西(物品),自己也要出工干活。
  以后装上了自来水,既清洁又省力,这是现在的事了。
  再说便缸(农村对粪缸的俗称,意思是指“方便”的地方)。人粪尿原来是农民最主要的肥料来源。当时没有化肥,后来逐渐有少量的供应,按水田上报面积分配(上报面积外尚有扩大面积,此种面积是填河漕、池塘、挑坟滩等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简称;扩大面积不负担国家的公粮——征、购粮,也不计算粮食的单位产量,而是充实到上报面积产量中,因此,各生产队因扩大面积的多少而影响全队的亩产量),因此,农民的自留田、旱地施肥基本上都靠自家的便缸,这也是列入“三缸”的原因之一。
  有的时候生产队如化肥不够,或需要用人粪尿的地方,也要向个人征用,农户则作为向生产队投资,按质估价,年终分配时兑现。生产队人粪尿的另一来源则是城市居民户的粪便。那时每个生产队一个月都有一两艘船(3吨船,50担左右)人粪尿票据(价格较便宜)可以领取,到宁波屙漕头(我们这里是西门口地方)去撑,两个人撑一船,各计1.5个工作日工分(日工分的标准,农忙与农闲时不一样)。有的农民为了多赚几个工分,本来上一天下午动身的,大多在当天凌晨1—2点钟动身,一人撑船,一人在船舱休息,到路半时轮换。早上装完粪便后,在可拉纤绳的地方,一人拉纤,一人把舵,也各人拉一半路,如赶趟顺利,40里路午饭稍后即可到达,1.5个工作日用半天,可多赚一天工时。

知识出处

洞桥镇志

《洞桥镇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贸经济、财政金融、镇村建设、交通邮电等多个方面反映洞桥镇的历史和现状,记述时限,上限尽可能追溯事、物之发端,下限原则上到2012年末。

阅读

相关地名

洞桥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