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乡风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197
颗粒名称: 第十七章 乡风民俗
分类号: K892
页数: 26
页码: 354-3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洞桥镇乡风民俗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风俗习惯、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
关键词: 洞桥镇 民俗 风俗习惯

内容

第一节 风俗习惯
  节日习俗
  春节 正月初一为“春节”,零时一到,家家户户竞放鞭炮、大爆竹、焰火,到早上渐熄。也有人家早起鸣炮,谓“开门炮”。男女老少皆穿新衣、新鞋、新帽以示除旧迎新。各户设香案祭祖,幼者依次跪拜长辈,俗称“拜岁”,尊长则给拜岁钱,早餐吃猪油汤圆,意团团圆圆。今则改初一早晨,子女携儿孙提礼物到父母处拜年,长辈给孙辈压岁钱(红包)。后去岳父母家拜年,外祖父母给孙辈压岁钱,并中膳会餐。初二起,合家出拜亲邻,先是甥拜舅,侄拜伯叔、姑父依次贺拜,兄弟姐妹多者,或按“老大”、“老二”依次轮派。每年正月初一或初二分别到父母处、岳父母处集中拜年,并设宴席欢聚,以省时、省力、省钱。初六后,各家做年羹饭,菜肴有8大碗、10大碗、12大碗不等,但必有鱼(余)、豆芽、豆腐和年糕,寓年年有余、步步登高之意。
  元宵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上灯节”。民俗称十三上灯、十八落灯,并于祖堂悬祖宗像以祭。其间,乡村各祠庙街巷悬挂彩灯,陈列器玩以娱神,当时有各色挂灯、龙灯、马灯、狮灯、兔灯、船灯等,俗称“灯祭”。正月十三,儿童多穿彩衣游跑马灯,以锣鼓伴之。正月十四夜,各户儿童均用彩纸灯照遍院舍,以驱蛇虫。正月十五,百姓队跳狮子、舞龙,行程常数十里,晚改龙灯。20世纪80年代后,常举行各种形式元宵灯会,多由地方组织。
  端午 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也称“端阳”。是日,家家户户门户插菖蒲和蕲艾,意祛邪。儿童买“孩童跨虎图”白描稿纸着色,称“描端午老虎”,贴于门壁。姑娘以香粉、棉花、彩绸制成六角鸡心、粽子等形状香袋,以五彩线引穿挂于颈项以祛邪,家人将秫米饭丢在屋瓦上让飞鸟衔去,意为保佑儿童无病痛。用线将菖蒲根串成人形状蘸以雄黄烧酒,挂床沿或帐勾上,称“菖蒲孩”。中堂挂钟馗像(打鬼),书符咒“五月五日天中节,一切虫蛇污秽尽消灭”。各家喷雄黄酒烧苍术、白芷以祛邪消毒。各家各户裹粽子互送,有肉粽、豆沙粽等,称“送节”。女婿以鱼、肉、鹅、酒送岳父母,用幢篮盛之,称“端午担”。现为未婚女婿送端午担居多。
  七夕 七月初七为七夕节,洗头又称“乞巧节”、“洗头节”。民间采槿树叶捣碎调成胶状取汁用以洗头。晚上,妇女在庭院陈设瓜果、香烛,以向织女乞巧,凡在月下以线穿过针眼者为巧。此夜把端午所系的健绳剪下抛去,认为被鸟雀叼去,即去造桥,小孩就会聪明。此今已废。
  中元 相传每年七月半是“鬼节”,谚语有“七月老三(鬼)驮(拿)银子”,传说七月鬼门关开放,一直到七月三十鬼门关闭,每年人们有七月半做羹饭和放焰口习惯。在七月里老人不让孩子天黑后出门玩耍,若遇恶鬼会头痛发热生病,那就得办“夜羹饭”。七月十五前后,各家各户都要做羹饭祭拜祖宗,羹饭以花生、毛豆、白菜、豆腐、水果等上桌,示祖先尝新,烧上锡箔纸元宝等冥币。七月三十放焰口,人们排长队点灯笼、火把,放炮仗,往各处烧锡箔、冥币、纸衣、纸被,救济野鬼游魂,亦有请道士做道场,在坟滩演木莲戏(鬼戏)为野鬼安魂。现已绝迹。
  中秋 八月十六为中秋节,也称“团圆节”。旧时,各家祭祖,吃月饼且相互赠送,吃鸭子烧芋艿,外出亲人都回家与亲人团聚,围桌而坐,团团圆圆。近年,政府团体常在节间举行中秋茶话会,单位、学校多举行联欢晚会。
  重阳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又称“重九”。旧时,文人雅士佩茱萸、携美酒结伴登高赋诗,饮茱萸酒。各家裹粽子,吃重阳糕,意步步登高。亲戚间互赠糕点,称挑“重阳担”。新中国成立后此节不太讲究。1987年,浙江省以重阳节为老人节。本地政府和单位于节日间举行各种活动以敬老人。
  小年 十二月廿三小年,各家祭灶神(俗称灶君菩萨)。传说腊月廿三灶神升“天庭”将凡界家人点名入册,故在娘家的女子须回夫家,俗称“接灶”。家家水缸要满,米缸要满,称“缸缸满甏甏满”。米缸上放酱油,意涨息,放鱼、肉、饭、元宝、如意年糕,并用纸龙封缸盖,寓青龙守米缸之意。正月初五开米缸,如碗中见水则新岁多雨,米饭干燥则多晴天。
  除夕 十二月底称除夕,又称“除岁”。此月有三十日,称“三十年夜”,无三十称“廿九夜”,此日换桃符,贴春联请“门神”。各家净室挂祖宗像,晚上吃“除夕酒”,俗称“年夜饭”。此日祭祖,祀毕合家欢宴。饭前祭祖请“亡灵”回家过年。食间,饮酒后吃汁水年糕汤,寓新年油水多,年年高。饭后,长辈分孩子压岁钱,睡时压于枕头下以祈好梦。旧时,用豆腐、饭、糖等放米筛上祭床神,谓请“床公床婆”。此今已绝。除夕夜放“关门炮”,通宵点蜡烛“守夜”。各家各户在门前或街巷放鞭炮、焰火,此起彼伏,历时数时不绝。20世纪80年代后,因电视普及,“守夜”改为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至午夜,于零时形成鸣炮高潮。
  节气习俗
  立春 二十四节气之首。明清时,府、县官员于立春前迎春,祭“芒神”。民国时废。农家早起用牲酒爆竹祭神,称“接春”。用芥菜、艾草做春盘、春饼(青饼),饮春酒,然后下田试耕,称“打春”、“闹春”,意早种将有好收成。现此俗废。
  立夏 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立夏前,长辈给小辈送去蛋和黑枣,并用茶叶胡桃壳煮蛋,到立夏那天,孩子们胸前挂着用彩线织成的蛋套,里面装着茶叶蛋,找小伙伴立蛋,蛋碎为败,蛋硬为胜;吃米鸭蛋,用米粉做成鸭蛋状,里嵌馅子,有咸有甜,外累松花,家家都做,香美可口。吃软菜、脚骨笋、樱桃、红枣,寓眼明耳亮、脚健之意。当天有称人体重风俗,称一称大人小孩胖了几斤,且相互告知自己的分量;小孩还带疰夏绳(用彩线织成的带子)套在小孩的手腕上,不会疰夏。
  立秋 吃西瓜,称“拔秋”。给小孩吃时用萝卜子、蓼曲伴炒米粉和西瓜,使其长得快,长得壮。
  冬至 吃“冬至汤果”(用糯米粉搓成的小圆子),加上番薯,叫“番薯汤果”,取翻身意。各家祭祖祀神俗称“冬至羹饭”。冬至又称“长生日”,认为此夜梦甚准,求梦者有的备香烛睡柴间。有息息夏至日(白天最长),困困冬至夜(黑夜最长)之说。
  普通婚俗
  媒妁 旧时,女子成人由父母于门第、资财相当人家择亲,探询双方生辰八字,生肖无“龙虎相斗”“羊落虎口”“鸡犬不和”等相冲,则挽亲友做媒。双方交换庚帖,议定财礼,择吉日“下定”,再择吉日互换大红庚帖。收者将庚帖压于祖堂或灶君内香炉下,三日内家中无破碗碎盏之事,始正式订婚。新中国成立后,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由,有介绍者的仅互通情况,转交照片,约定会面等。现有青年通过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形式征婚。
  订婚 旧时,订婚问清男方鞋帽尺寸和父母兄妹鞋样,预为制作。男方于吉日向女方送聘礼。婚人送婚帖到对方,女方以酒宴相待,宴毕附回帖,送回礼于男方称“发送”。本地另有习俗,订婚后男方要送龙凤喜饼和喜酒,俗称“大饼老酒”,故女有“老酒甏”之称。订婚后男方逢节日送礼,有端午粽、中秋月饼、鱼肉等直至迎娶。新中国成立后,订婚较简单,双方择定日子,请介绍人一起欢宴即成。也有男方向女方送聘礼的,现青年人多属恋爱婚姻,订婚者渐少。
  贺礼 婚前男女双方亲朋好友皆送贺礼,送男方多为银钱,至亲有送喜幛、喜轴,喜幛多用红绿绸缎被面,上缀“双喜”或“天作之合”,上款题主婚人和新郎新娘的名,下款写送礼人名,喜轴多用墨或金字写吉祥对联,幛轴专供布置礼厅。新中国成立后送女方多为日常用品。送男方贺礼20世纪60—70年代2—10元,80—90年代20—60元,进入21世纪后贺礼数额上千元,有的甚至上万元。
  搬嫁妆 婚礼当天,男方到女方搬嫁妆,发放嫁妆时,女方在庭院摆列嫁妆让人观赏。嫁妆搬到后,先陈列于男方堂前,供人观赏品评。20世纪50—60年代嫁妆很少,大件者唯缝纫机及绸缎。20世纪80年代起嫁妆渐丰,常有电视机、录音机等高档家用电器,搬嫁妆多用汽车,直接放入新房。现今,富裕人家的嫁妆常有汽车、住房、数十万现金等。
  相亲 旧俗婚前三日,女方用大红帖请女婿,再请,三请后,才坐蓝呢轿在写有本堂名的灯笼下引导到女方,在堂上拜见岳丈,侍坐一旁,茶送三道后入房中拜见岳母,稍坐后出拜太公等长辈,再会见账房等执事,酒席上岳丈向女婿送酒菜,女婿致谢,礼毕岳丈退席,由妻舅陪席,新婚避而不见。此俗已废。
  迎娶 旧俗婚前三日,新郎与父母双全的男孩同睡,新郎需睡外边,俗称“伴夜”。每晚给孩子吃包子、花生、鸡蛋等,意早生贵子。结婚日凌晨,男家以全猪、全羊、全鱼、果品等在礼厅致祭,称“享先”。送嫂用棉线绞去新娘脸上汗毛,称“开面”。中午女方办“开面酒”即起嫁酒,宴请贺客和男方迎娶人员,新郎不迎亲,花轿由男方出发,堕民手捧名帖引导,轿前有仪仗队,沿途吹奏,陪轿者放爆竹。女家虚掩大门,花轿到女方,传者从门缝塞入红包,方大开中门迎入,花轿须轿门朝外停于堂前。新娘才穿霞帔戴凤冠,盖大红方巾由长兄抱上轿,以免新娘双脚着地带走娘家风水。新娘上轿前由母亲喂口“上轿饭”,意不忘哺育之恩。轿出门时,母亲姐妹上堂哭诉吉词送行,新娘须以哭惜别,座下放铜火熜,内燃炭火、檀香,寓新娘如火旺发。妻舅送花轿至中途,用火熜之火点香带回放置火缸内,寓意共同兴旺。男女双方各有2或4名男子接送,双方相遇致礼后,接方向送方送糕点以表谢意。新中国成立后,嫁娶之俗已变,新娘多步行、乘船、坐车到夫家。1985年后,多以轿车接送新娘。
  拜堂 旧俗花轿到男方时,鸣鞭炮,击锣鼓,敲悬于帏的铜喜鹊,送嫂在新娘脸上补妆,然后携新娘出轿立于拜位,一全福妇女用秤杆微叩新娘头部,再用秤尾自下而上挑去方巾,置床顶上。陪郎请新郎位于拜位。主婚者位于上,赞礼司仪,新郎、新娘上香拜天地、祖宗后对拜。拜堂后,陪郎二人捧花烛引导新郎新娘踏地面麻(布)袋(5只连环相传,意五代见面)送入洞房。入房后,双方并坐床沿饮红糖圆子汤,礼厅中宾客同时入食,以示团团圆圆。饮后,新郎出房,送嫂服侍新娘换妆。然后,新郎、新娘依次向父母和长辈跪拜。礼毕,新郎向长辈敬茶,长辈置红包于茶盘作拜见钿,新娘上前接茶盘。此俗今废,但敬茶收拜见钿仍存。
  喜宴 结婚当晚,主婚人和新郎恭候在门口迎贺宾并鞭炮。宴会设新娘专席,由4名或多名未婚姑娘侑食。每上一道菜,送嫂陪新娘回洞房换一套新衣,回席向宾客施礼说:“众位先生,姑娘在此换汤作揖”。最后一次说“姑娘在此谢汤作揖”,称“侍筵”。席间乐队奏“龙凤呈祥”等乐曲。喜宴毕,新娘到厨房,行亲割礼,称“上厨”。宴后奏送宾曲。新中国成立后,喜宴礼仪大简,结婚酒常延续三四餐,唯正日晚宴最为隆重,菜肴丰盛,但已无上述礼仪。近年来,婚庆有的在饭店包桌,有的则在村建的宴会厅举办。新郎、新娘在宴会厅门口恭迎宾客,宴席上新郎、新娘先向长辈敬酒,再敬亲朋好友。
  闹洞房 喜宴后,寿翁二人及亲朋簇拥新人入洞房。房中花烛桌上置果盘放上红枣、花生、桂圆、荔枝等。新郎、新娘右臂接酒相挽,喝自己杯中酒一口,称饮“交杯酒”。习俗新娘第一天不开口,宾客要千方百计逗新娘说话。午夜零点宾客退出,新郎随出。送嫂整理卧具,侍新郎换装。新郎遍谢襄办婚事人员后回房。新娘关门后共吃床头果入寝。本镇又行于此时设法破门取闹,以罚香烟、糖果。此俗仍存,但内容大变,长辈作礼节性看望退出,多由同辈亲友笑闹,多在新房内喝茶、吃糖、抽烟,请新娘剥糖、点烟、唱歌为多。
  回门 旧时,次日起床新郎开门,寓早生贵子意。男家发轿帖请妻舅,妻舅受茶三杯后退之新房休息。中午宴请妻舅,称“会亲酒”。妻舅坐首席,菜肴丰盛,唯忌用毛蟹(甬话以毛蟹为娘舅嬉称)。宴后,新人坐轿到女家,随轿送“望娘盘”一担,内盛喜宴所设果品及鱼肉等。晚,岳家设宴招待新人,忌用冰糖甲鱼,宴毕,原轿返回。回门之俗今仍存,但较简单。新人回女家用午餐即回。
  便亲婚俗
  换亲 双方父母为节省钱财,各以女儿嫁给对方的儿子,俗称“换亲”。婚礼从简,多为穷家所行。此俗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山区农村尚存,今在部分农村偶有所见。但需经登记结婚。
  招赘 旧时,家中无子,只有女者,招婿为“招赘”。受招男性须改女方之姓。受招者在家中地位低微。新中国成立后,招赘女婿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社会地位提高,并多保持原姓。近年来,独生女增多,男方入女家落户居多。
  进舍 寡妇有田产无公婆,子女幼小者常招赘入门,称“进舍”,又称“坐门招夫”。进舍者多为独身穷汉或兄弟众多无力娶亲者。新中国成立后,此俗仍存,唯不以田产、公婆在否而论,均经合法登记成为夫妻。
  填房 男子亡妻后续娶的称“填房”,多娶年轻寡妇或大龄姑娘。有的翁婿亲密,长女死后次女续配。续娶礼同前,唯在祭祖时多设一席以祭前妻。今续配者与前妻地位同等,亦不称填房。
  再醮 丈夫亡后妻再嫁,称“再醮”,出嫁必在夜晚。寡妇穿红鞋,外套丧鞋,上轿时脱去丧鞋,主婚人多为舅姑。如有子女同往,则称之为“拖油瓶”(拖有病)。今寡妇再嫁受法律保护,亦无此旧习。
  抢亲 旧时,山区青年订婚后,因双方都无力操办婚事,通过媒人商定,当姑娘在河埠溪边洗濯时,男方派三四人抢姑娘到男家,然后在中堂点香烛设净茶拜堂成亲。此俗新中国成立后废。
  虎龙茶 未婚前男方父母病重,女方向男方送茶称“虎龙茶”,但行至即归,暂不成婚。
  生育习俗
  避鱼 怀孕俗称“避鱼”,其闻腥作呕。娘家闻知后送金团、肉鸡等食物,凡孕妇想吃的食物,公婆设法购买,俗称“依耳朵”或“掩耳朵”。此俗今偶见。
  催生 孕妇临产,娘家人送“催生担”,有黄棉袄、黄夹衣、黄单衣、涎兜及包被、尿片等衣物和鸡蛋、红糖、长面、桂圆、核桃、黄鱼鲞等食物。催生衣物扎成包袱从窗口扔在床上,以包袱朝向卜男女,如朝里朝下为男,朝外朝上为女。此俗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今仍在,但不多见。
  贺生 生育俗称“做生姆”、“做月里”、“做产”。婴儿出生即向亲友四邻分送糖面,表示添丁之喜,娘家送贺生担,俗称“生姆羹”,有鸡、肉、鸡蛋、长面、红糖、河虾、鲫鱼等。亲友送红糖、长面、鸡蛋或婴儿衣服等。现亲友多送童装、玩具等。婴儿须向别家讨吸第一口奶,称“开口奶”,边念:“吃了肉,长得胖;吃了糕,长得高;吃了酒,福禄寿;吃了糖和鱼,往后生活甜蜜又富裕”。现生育多在医院待产,此俗渐淡。
  满月 婴儿出生第一个月称“满月”,娘家送“满月担”,有鸡、肉、鱼等食物和老虎头鞋帽、抱裙、披风等衣物。姨母、姑母、舅妈等以五色线编彩带挂婴儿颈上,并赠饰物祝长命百岁。是日,祭神祖,办盛宴请亲友,称“满月酒”,并向四邻分发金团。婴儿由福寿双全的老太抱着在堂前剃头,称“满月头”。酒宴后,亲友须反说“介难看”,意孩子越长越好看。宾客告辞后,在婴儿鼻间点墨,由保姆(俗称“出窠娘”)撑纸伞抱外婆家或近邻串门,称黑鼻头“官”望外婆,外婆以饰物和银钱为见面礼。此俗尚存,且满月酒近年来越办越旺,但礼仪较旧时简略。
  吃鹅舌头 婴儿第一次开荤,须吃鹅舌头,意跌倒时像鹅一样昂头,以免受伤。也意像鹅一样吃草日长、夜大,小孩长得很快。此俗仍存。
  取名 婴儿取名,以“阿狗”、“阿猫”等贱之,认为贱生长命。小孩上学时请先生按宗祠排行取书名。新中国成立后,孩子取名多寓意理想和时代背景,如“卫东”意捍卫毛泽东思想,“红义”做红色社会主义接班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多喜取单名,现取名看生辰(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缺什么而取名较盛。
  丧葬习俗
  做寿域 俗称“寿坟”,富裕人家老人都择地做寿坟,坟内放“寿砖”、茶壶、油瓶各两只,墓碑字写红字,以示空穴,待进棺后再改黑。今有在公墓地中预订空穴或做寿坟。
  送终 老人临终,家属侍立床前,目送去世。去世后,齐声嚎哭,掀帐、焚香烛、烧纸钱,称“送盘钱”。
  浴尸 气绝后由子嗣穿素服、撑伞挈桶,至井旁烧纸币或投以银钱后汲回井水,用新毛巾擦抹死者,称“买水浴尸”。并梳发整容,修剪指甲。子浴父尸,媳浴婆尸。
  穿寿衣 浴尸后,为死者换衣,有的临终前换,称“穿寿衣”。
  移尸穿寿衣后尸体由长子捧头,幼子扛脚移于中堂木板上仰卧,眷属跪送,不许哭。尸床脚侧点油灯称“脚后灯”。至此可放声嚎哭。
  报丧 移尸后,派人向亲戚报丧,路远者拍电报或打电话报丧,路近者有报丧人挟一把纸伞报丧,伞头朝下,行至门前将伞柄朝下放置门外,以示凶信。报丧人吃点心后,告知入殓日子即走,主人将其用过的茶碗连同瓦片弃于门外。
  守灵 尸体前悬巨幅孝幔,由三张八仙桌并成祭桌,上供糕点,中间供牲醴,下摆香炉、烛台,焚香烛昼夜不灭,孝眷制孝服,称“破孝”。孝子寝卧于尸侧草垫,称“陪尸”也称“陪夜”。
  吊仪 亲友闻报皆来吊唁,至亲好友送红绸面白布里薄被称“重被”,亦称“情被”,或送香烛、纸钱、锡箔、果品、祭轴等。丧家则回赠白布。制孝服称“散白”或“回白”。
  孝服 孝子孝孙穿麻衣、着蒲鞋、束草绳戴“三梁草冠”。孝孙帽沿别一圆形红布以示孝中有吉,侄子戴二梁草冠。嫡亲戴圆顶男帽,远亲戴方形男帽。女的至亲戴状如披风的白孝兜,女儿媳妇最长。一般亲友为白帽头,本家晚辈穿麻衣,平辈穿白布衣,并以白布满鞋面,后嵌一方红布。
  大殓 又称“入殓”、“落棺”。灵堂停尸3—5天,择日时(一般为涨潮时)大殓。尸体入殓前,先于棺底铺石灰包,上盖一面被,两头分放“元宝枕”和脚架,供尸搁头和脚。入殓后,两侧分放死者爱物,然后,依次叠盖孝子、孝孙及亲友所送“重被”。然后大声报随葬物清单,叫“报衣单”,后合棺梢。殓毕,贫者即出柩,富家则择日出丧安葬。此俗在土葬时仍存,现实行火化后时有改变。
  出殡 俗称“出丧”。大户人家于灵柩上盖红毯一幅,上罩蓝布材套,四角扎百花球,顶中立一纸扎头朝天的鹤,称“独鹤朝天”。灵柩抬前,请贵宾题神主,即在牌位的“王”字加点使成“主”字。点主者称“主师”,主师来时,孝子穿孝服,跪迎入灵堂。请上座,赞礼高喊:“主师升堂”,主师持神主牌点主毕,抬柩出门,孝子在门外向棺跪进三杯酒,抬棺人接酒一一泼洒于抬杠,称“醮杠”。随之抬杠上路,孝子起步,放爆竹称“引路炮”。散纸钱(锡箔)称“买路钱”。随后,童子执“引路幡”,有纸扎如仆婢状的童男童女;次为“魂桥”,内坐捧神主的女婿(现为行走);再是“像亭”,上悬遗像,案陈果品香烛;后为挽轴队;其后为灵柩,孝子孝孙孝侄披麻戴孝,扶二尺长“好杖棒”扶棺躬身而行,其后亲友随后。灵柩过桥,孝子俯身要从棺下过,然后跪迎。待柩过桥后,再扶棺而起行。遇村庄须绕道,逢亲友所设路祭,须歇柩受祭,孝子叩谢。
  入穴 孝子率送葬人列队连手顺时针绕墓三圈后开墓门,用芝麻秆点火烘穴,称“暖圹”。将青毛竹对剖后并放置穴底左右作滑轨,棺头先入推入墓穴。封墓门、立墓碑、铺铭志、复土墓顶后,罗拜墓前,倚丧棒于墓侧,脱孝衣,凡草冠、草带及纸仆俾等皆在墓前焚烧。
  烧草 一般亲友送葬路途即归,至亲送到墓地。回程皆须原路至丧家,进门须跨门前所烧草堆(辟邪)。
  吃羹饭 自移尸于中堂后,丧家每日以羹饭待客,凡戴白者均可就餐。出殡中餐多为正餐,菜肴较丰盛,晚餐称“上堂饭”,大多亲朋中餐后离去不打招呼。
  剃孝子头 服丧期间,孝子剃两次头,一次在出丧前,一次在“五七”时,称剃“孝子头”。
  七头 人死后每隔七天行祭奠拜,上夜香,供羹饭,称“做七”,至“七七”(又称断七)止。“五七”之祭最为隆重。
  百日 人死后满一百天供羹饭纪念,称“百日”。
  周年 人死后一周年称“周年”,二年称“二周年”,三年为“三周年”。三年内,每逢死者忌日,均办羹饭祭奠亡灵。
  天外落材 凡死者非病故,而在外因水、火、刀、木、土、石或中毒而亡称“五殇”,尸体不能进屋,在屋外搭棚进行丧殓,称“天外落材”(棺材)。
  交际
  作揖 旧时,士绅见面多作揖打恭致礼,做客则主人迎于门外,三揖而入阶,再揖而就座。席间宾主屡屡作揖,席罢宾主揖让如前,至门外作揖而别。此俗新中国成立后废。
  握手 亲人、熟人相见或告别,双方用右手相握,初见须熟人介绍再握手;遇尊长或妇女,须对方先伸手再握手,如戴手套的脱下再握。手握得越紧时间越长,表示越亲熟。此俗今最为流行。
  做客 客人忌带中草药,纸钱香烛、白布等物进屋,以避不祥。雨具须放门外,主人不请不私进卧室。告辞时互祝“再会”。主人送至大门口为上礼,至房门口为小礼,客人应致意“免送”或“留步”。
  待客 客人进门,主人起身相迎,敬茶敬烟等,均须用双手以示礼貌。客人在场不打骂孩子,不看钟表,免受“下逐客令”之嫌。
  交谈 谈话时,目光注视对方,频频点头,表示赞同或理会,不随意打岔或插话,静默时另找话题免冷场,忌不听对方所讲之事而抢话题。喜庆习俗
  上梁酒 民间造屋,上梁之日必备酒席款待工匠,以示慰劳,并有亲朋送礼赴宴。此俗今仍存。
  进屋酒 民间迁入新房多办酒庆贺,称“进屋酒”。被请宾朋多为亲朋好友、当地名流。外人迁入村中,不办进屋酒不能在河埠洗涤。新中国成立后此俗已废,但迁入者为联络感情,仍办“进屋酒”以结缘。
  喜宴 民间婚嫁酒宴,男方称“好日酒”,取此日为好日子之意,女家称以此日新娘开面而称“开面酒”。赴宴前,亲友多送贺礼,男方送现钱居多,俗称“人情”。女方出嫁送礼品为主,如绸缎被面、热水瓶之类,切忌送钟意“送终”。20世纪80年代开始菜肴较为丰盛,近年,城里人喜庆多在酒楼,农村一般都在村建的宴厅举办。
  寿酒 旧时,富户从30岁开始做寿,俗称生日酒。生日置酒,赴宴需送寿礼。本地有“做九不做十”的习惯。即六十大寿在五十九那年做。寿诞前一日为“暖寿”,宅内挂灯、结彩、张寿屏、设香案、燃寿烛、旁列寿礼。寿诞日上午由儿孙祭神,下午寿公寿婆于寿堂接受晚辈跪拜,分赠“寿钱”,待亲友祝寿后开寿诞,并向左邻右舍分送寿面、金团、油包,大户人家于晚上请戏班演戏或放映电影。今祝寿仍在,但不拘礼节,多为亲友会餐以庆寿。
  66岁生日 旧时称“六十六,阎罗大王请吃肉”,意66岁是一关口,故按本地习俗,老人到66岁时,女儿烧66块猪肉、一碗糯米饭、一根葱,由窗槛递进,认为吃后能长寿。今此俗尚存。
  第二节 生活习惯
  饮食
  餐次 一日三餐,称早饭为天亮饭,中饭为昼饭,晚饭为夜饭。农民在“春扦”和“双夏”(即夏收夏种)时因劳动强度大,多吃点心。上午称“上点心”,下午称“下点心”。有时请工匠或帮工时均备点心。
  主食 以大米为主食,面粉、玉米、番薯为辅食。
  菜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间菜肴基本保持传统特色,农家平时以自产地作货蔬菜为主,烧菜力求省柴省油,每餐一般二菜一汤。农民家大多腌咸菜,主要有雪里蕻、苋菜、冬瓜、霉干菜等称为长羹下饭。70年代末,人民生活改善,菜肴讲究质量,初以新鲜可吃为主,烹煮时多放油和味精。80年代起,城乡居民喜欢上集市买新鲜蔬菜、肉、禽、蛋、水产品等,每天大多有新鲜鱼肉,并增为四菜或六菜一汤,且讲究营养搭配。菜肴开支在家庭开支中占主要地位。
  烹调 烹调以红烧、生炒、白切、炸、炖、烤、蒸、煮为主,要求色、香、味、形、脆,偏咸,不喜辣。
  点心 以米制品为特色,尤以水磨年糕、糯米制品见长,作田头点心,兼作家庭待客点心。点心制作精细、品种繁多,且香而可口。
  汤团 糯米水泡浸过夜后水磨再抽干,嵌以猪油芝麻馅或黄糖豆沙馅搓成球丸,以沸水汆熟装碗,称汤团。
  汤果 糯米粉团搓成柱形,截成扁柱状以青菜或糖煮汤叫汤果。
  圆子 糯米粉团搓成小球状,以糖、豆沙或酒酿烧成汤,称圆子,尤以酒酿圆子著名。
  年糕 年糕以粳米为原料,泡涨米碾成粉或水磨粉,蒸熟后在石臼中捣烂,再搓成小条状揿(印)扁。20世纪80年代起,年糕多由机器制成,少数农户仍由手工制作。年糕晾干7—10天浸在水中待用,切成片或以菜成汤,或炒成装盆,尤以咸菜年糕汤和肉丝、笋丝炒年糕特具风味。
  金团 水磨糯米粉蒸熟后嵌豆沙或芝麻白糖馅,放入雕花模子中成圆饼形,累以松花,可冷食。龙凤金团是农村喜庆和访友时馈赠佳品,小孩周岁、上学、老人庆寿多以此馈赠亲朋四邻。或青(一种草本植物)、猫脚脚(俗称黄花囡囡)用开水汆一下,切碎掺入到糯米粉,则为青金团。
  雪团 糯米粉嵌入甜馅子,成圆团外滚上糯米蒸熟即可食。
  麻团 又称“雷莎鸡”,糯米制成,趁热在锅上捣糊,成团滚以白糖芝麻粉,质白表乌,香甜柔软。
  米鸭蛋 糯米粉加糖蒸熟,搓成鸭蛋形,滚以松花粉,其色鹅黄,冷热均可食。当地大多嵌馅子(见节气习俗——立夏吃米鸭蛋)
  灰汁团 早米磨粉拌以早稻草烧灰滤成的汁,加糖揉成粉泥做饼蒸熟,色金黄清香,热、冷可食。
  米馒头 米粉浆状以酒酿发酵后,用勺舀之笼布上蒸熟后成扁形馒头状。
  粽子 糯米用食用碱浸泡一夜,用竹壳或荷叶包成三角形或其他形状,用文火煮几小时,蘸白糖柔而可口,或里面嵌咸肉成肉粽。
  蚕豆糯米饭 上市蚕豆剥肉烧糯米饭,配以茶叶蛋蘸精盐,为立夏节佳品。
  面结 用豆制百叶(俗称千层)包荤、素馅成条状,水汆之即可食,味鲜美可口。
  酒 原多喝黄酒,俗称“老酒”,夏天多喝白酒,俗称“烧酒”,以请酒师傅自烧自饮为主,部分农民在冬季自酿米酒(未加色的黄酒)。20世纪70年代末,各类瓶装酒上市,开始在部分家宴上出现,一般有啤酒、葡萄酒、大曲等。至21世纪,家宴中所饮酒逐步趋于高档,有的家宴出现“剑南春”、“汾酒”、“五粮液”、“茅台”等名酒。民间夏季多饮啤酒和普通烧酒,冬天饮黄酒居多。
  烟 旧时,农民多吸旱烟,城镇居民多吸“老刀”、“联珠”、“飞马”等。20世纪60年代起,吸卷烟者居多,但要凭票定量供应,均为低价质差的低档烟。如“大红鹰”、“雄狮”、“双燕”等,宁波产“上游”、“五一”为高档烟、作客用烟。至90年代,吸进口烟风行,先是“良友”,继而“万宝路”、“健牌”、“三五”等。现生活水平提高,烟民一般吸中高档过滤嘴香烟,如“云烟”、“黄鹤楼”、“利群”、软硬“中华”。
  茶 以茶待客已成风尚。民间喝绿茶者居多,俗称“赤泡茶”。亦有喝花茶(茉莉花茶等)、红茶或菊花茶等。近年,樟村产“贝母”茶也有饮之。
  服饰
  服式 旧时,男性商人、知识分子以穿长衫马褂居多,俗称“长衫马褂先生”。工人农民以穿直襟胡桃纽扣衫居多,裤子以中式白腰头大裤裆居多。蔬菜行、咸货行的人喜穿青龙布裤,裤脚肥大,套在裤外面以便作业。冬季有系围裙,一如女裙,但质地甚厚。城市妇女流行旗袍,农村妇女习惯穿中式大襟衫,腰间常围蓝布兜。其时富家衣料绸缎、呢绒和机制棉布,市民穿“洋布”居多,贫民以土布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衣着朴素、宽大。“文化大革命”时,全民尚武,青年男女以穿卡其军装扎腰带戴军帽为时尚,凡穿线条突出、色彩华丽、暴露面较大的衣衫者,必遭非议,甚至被乱刮剪破。时尚服装布料以卡其布为主,偶用灯芯绒、绸缎等高档面料。裙子、旗袍等服装无人问津,男女皆穿直筒裤。服装几乎无性别之分,多系男装女穿。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流行国产灯芯绒,新娘常以大红灯芯绒做婚服。1974年以后,部分上海知青和供销社人员开始穿的确凉化纤服装,色彩以蓝白为主。70年代末,的确凉、涤纶面料的服装风行城乡。中山装再度流行,蓝色的卡其中山装为男青年的时装,女青年的服式、面料、色彩较丰富,夏季开始穿裙子。80年代,衣着有很大变化,毛料、呢料、中长纤维替代卡其面料,西装、夹克衫开始流行。服装色料部分老年人以蓝色、黑色见多,青年人喜欢追随流行的色彩。此后,服装年年更新,除少数老年人请裁缝做衣裤外,大多数都到商店购买。
  鞋、袜 旧时,本地人穿布鞋,也有穿草鞋,雨天穿元宝套鞋,也有穿木屐钉鞋,春、夏、秋季赤脚居多。20世纪60年代后,多穿橡胶鞋、塑料鞋和布鞋,夏天穿海绵拖鞋,也有穿木制拖鞋和草制拖鞋。80年代初,本地居民多穿皮鞋、旅游鞋、牛筋鞋,室内穿绣花拖鞋、布拖鞋。儿童旧时穿绣花虎头鞋、绣花草鞋。新中国成立初至70年代,多穿布鞋、橡胶跑鞋、塑料鞋。今穿体操鞋、旅游鞋且选名牌产品。新中国成立初至60年代,仍穿纱袜为主,70年代开始穿尼龙袜、卡普龙袜。80年代后,穿裙子的女子多配穿长筒袜、连裤袜。
  帽式 旧时,冬天农民多戴罗宋帽,商人、文人戴西瓜帽或礼帽。春、夏、秋季农民戴草帽或竹编凉帽,儿童帽子多仿戏帽,帽前绣“长命富贵”。20世纪50年代,青年男子流行有耳布棉帽、单舌呢帽,女子冬天多以围巾包头。60年代,草绿色军帽为男女青年青睐之帽,并风行配以大口罩。80年代后,帽子式样和质地日趋丰富,男子曾一度流行鸭舌头帽。其后,由于部分男青年流行蓄长发,冬天戴帽者不多,个别女子在穿大衣时配有风帽。夏季,室外劳动者戴草帽居多,其余都戴旅游帽和金丝草帽,女子开始流行“贝雷帽”。
  饰品 新中国成立前,城乡殷富人家多用金银饰物,农村中银项圈、银制长命锁较常见,男女青年以镶金银牙齿为时尚,女子戴银镯、玉手镯、金银戒指、项链、耳环。20世纪50年代,城乡殷富人家尚存遗风,孩童戴银项链仍常见。“文化大革命”期间,首饰作为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奢侈品而被批判,民间的金银首饰大多兑卖。80年代初,市场供应仿金银戒指和项链为青年男女所青睐。80年代末,金银首饰大量上市,男子多戴金戒指,青年女子多戴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宝石、玛瑙等戒指也陆续面世。今以戴钻石戒指、钻石项链为富有的象征。
  发式 旧时,农村年长者多剃光头,中青年剃平头见多,孩子多剃童花头,青年女子梳辫子或“一刀齐”刘海式,老年妇女挽髻,俗称“绕绕头”。20世纪50年代,青年男子多西式分头,女子大多养长发(长辫),城镇女子剪刘海“一刀齐”披发。60—70年代,男子吹包头被谑称为“阿姨夜叔头”,前看如男,后看像女,也剪有游泳式。女子开始烫发,或剪“三刀式”泳发。“文化大革命”期间,男子以西式头和“杨梅”平头为主,女子以短披发或短辫者居多。80年代起,发型日益增多,男女都有烫发,男青年曾一度流行“菊花狮子头”,女子多为披肩“长波浪”,或独束后披式,俗称“马尾巴”,中老年妇女则留短发或梳头挽髻,姑娘也有时尚挽髻的。
  第三节 宗信仰(含民间崇拜)
  佛教
  流传 佛教自唐开始。据考,唐时,有两寺(天王寺、兴教寺)、两庙(上李君庙、新丰庙)。至宋时,有两寺、六庙(名称不详)。清鼎盛时期,境内建有两寺、十三庙(名称不详)、六庵(名称不详)。佛教寺庙,以从事忏佛事的居多,而从事持戒、参禅、研究教义的逐步减少,民间烧香念佛比以前旺盛。民国元年(1912),中华佛教总会宁波分会成立。民国19年(1930)2月,鄞县佛教会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寺庵由政府按法令予以保护。土改时,僧尼都分到田地,其后便亦僧亦农自食其力。“大跃进”运动中,寺庵均作他用,佛像多被毁,僧尼还俗,成家立业。“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正常的宗教活动被强行停止,寺庵房权均由房管部门接管,“天王寺”、“兴教寺”被毁,后于20世纪90年代重建。
  寺院 圣寿寺,位于蕙江村北,距百梁桥北堍200公尺,据鄞县《光绪鄞县志》记载:“唐咸通五年(864)建,宋太平兴国三年(978)赐额,建炎元年(1127)兵毁,绍兴间重建,明崇祯十三年(1640)复建,国(清)朝康熙间建成斋楼。”经多次修建,范围逐渐缩小,面积比原址小一半左右。寺的大路边尚有圣寿寺木栅门,围墙外,东西两侧为水稻田和旱地,约一亩(属寺产),头门建在放生池北面。土地改革时,寺之大殿、廊屋保留,后归国有,20世纪50年代为国家粮食收购站稻谷仓库,1957年折价归大队,为大队会计间和村办公室。1980年,村办工厂从街上迁至寺内。1986年下半年,殿及两相廊屋全部拆除,翻建厂房,放生池于1987年附近居民建房时,为废土瓦砾填平。放生池东边,有一水井,历代村民逢旱天咸潮进江,井水供里人饮用,现虽覆盖,并未填塞。(见第十六章“文献辑录”《宋僧希颜重建圣寿寺记》)圣寿寺近代住持,30年代时为昌寿师,后来荫泉和尚住持。荫泉足残,人称拐脚和尚,此僧知识广博,突出的有两件:一为人治病,信者甚众,二精通古建筑工程,近地的江口塔山庙重建以及其他的庵堂寺庙大修,来聘请荫泉设计和监督工者不少。40年代末,鄞江它山庙大殿重建工程,从设计到施工,由他一手操办,在施工中,合理用料,严把质量关,并巧妙地使用土法起吊巨大石柱,广为董事和群众称赞。新中国成立前夕,修牮百梁桥,但牮后桥屋并未牮直,经荫泉察看,认为23间桥屋必须拆卸当中一间,两面牮拢才能牮直,1952年再次修牮桥时,采用他的方法,确实有效。
  兴教寺,位于洞桥村村西,旧号小溪兴福院,始建于唐太和年(827—835)中(又说咸通二年“861”或咸通八年“867”);北宋治平元年(1064),赐今额兴教寺;北宋熙宁十年(1077),僧仲明扩建;明正统十年(1445),建山门、方丈廊庑,塑四天王;《成化志》记后废;《闻志》记国朝康熙六年(1667)重建,民国初期衰落,1966年县房管所拆除。《宋刘褒兴教寺纪略》:四面山西南隅曰,小溪,乃口之隶镇也,虽非水陆往来要冲,然摄景胜,概四面江山之丽秀,尽在于兹,窃以为松之森森郁茂,则其下有异卉灵根地之真,境胜绝宜,建精蓝梵刹,三代释教,莫如我送之盛。天下伽蓝,惟东南尤炽,是以山川胜地,必多建焉,是境也有院曰:“兴教”。在小溪东北隅。始自唐太和年中置立,即古号兴福。至今朝治平元年,赐今额是院之兴。初为甲乙徒弟,继踵住持,至僧维谷,则又易作传教,命十方僧徒主之。熙宁末,本院仲明者,精心专行所得,施资戮力修院,功成身退。守能者又从而营,辑殿阁参差,松筠卷翠,梁雕宇峻,金碧灿烂,学者市归,僧徒云会。余调官小溪已三考,富有佳山奇水,得此吏隐优游俾。于古老遗言记其本文。
  天王寺,位于洞桥村西,旧号天王院,始建于唐咸通十三:年(872);明洪武十五年(1382),定名“天王”;永乐年间,僧并圣寿寺;宣德八年(1433),重建山门;天顺七年(1463),建两廊及塑四大金刚(天王);天王寺几经兴衰,在宋、明、清初最为旺盛,传有僧近百人,有罗汉堂五百,后逐渐衰败;民国7年(1918),天王寺住持雪峰重建西厢房;民国29年(1940),住持英才募资重建天王殿;1951年春,土地改革时提倡破除迷信,村里干部毁众佛;“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大钟、大鼓被捣碎;1995年,天王寺重建,今香火甚盛。(见第十六章“文献辑录”《故人游天王寺留诗三首》)
  碧溪寺,位于石臼庙村川堂,北宋魏文芦公杞建,清僧照空重修,称碧溪庵,住持释宏达;1998年重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千手观音殿、地藏殿、香房和厨房,初具规模。
  基督教
  流传 基督教在19世纪初传入中国,但发展不大,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传教权,迅速发展传教活动。鄞县是浙江省基督教传入最早的县。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美国浸礼会传教士入鄞传教布道。次年,美国北长老会传入鄞县。道光二十八年(1848)和咸丰五年(1855),英国圣公会和英国内地会相继传入。至咸丰十年(1860),全省5个基督教总党中有4个在鄞县。自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后百余年间,鄞县有基督教大小宗派14个,教徒多达2.5万人。西方基督教各派传入鄞县后,互争传教范围,在多次抵牾后订立口头的所谓“眭谊条约”,划定界限。为培养教牧人员,基督教各派在鄞县开设神道院、圣经学院,专收教徒及其子女入学。新中国成立后,基督教各派摆脱国外传教士的控制。1954年,县境内有基督教派别8个、教堂46所、教徒2676人。是年,成立县基督教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学习小组,组织各教堂负责人通过学习,开展“三自”爱国运动。1958年,在全县宗教界开展社会主义学习,基督教各派求同存异进行联合礼拜。其时,全县有基督教堂(点)40个、教徒2230人,经协商全县保留9个教堂。至1963年3月,9个教堂在册基督教徒仅有1054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县所有教堂停止活动,房产相继被他用,教徒仅于无人处潜祈默祷,不敢张扬传播。1978年后,各地基督教陆续自发聚会,发展新教徒,境内入教人数由几人发展到百余人。1982年10月,鄞县召开基督教第一次代表大会,并成立鄞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简称“三自会”),此后,境内入教人数进一步增加。1984年,鄞江、樟水两个教堂相继开放,为教徒就近做礼拜和管理教徒,境内王家桥、梁桥相继成立基督教管理小组,开展经常性的基督教礼拜活动。
  教派 基督教自传入到新中国成立前,先后在鄞县存在过14个派别。其中,由西方基督教差会直接传入县内的8个;由西方基督教差会传入中国,再由国人从他地传入鄞县有4个;由国人创立并传入鄞县的有2个。各派教徒均于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加入“三自”运动,此后再无派别之分。境内基督教属“基督徒公会”宗派,是独特的基督教宗派体系,除宁波外,全国各地均无此教会。清光绪十九年(1893),英人霍普伍德(C.A.Hopewood)偕妹华路依(LH.Hopewood)及丁爱大(Bentinson)3人至鄞,欲与偕我公会合作传教,为偕我公会拒绝,遂决定自创教会。在江北“小瀛洲”(今桃渡路)租房设堂传教,霍普伍德为首任会督。不久,教堂迁至江东树行弄,并向鄞东乡村山区传道。次年十月,郭全诚、林小玲和宋爱珠3人到甬,与霍普伍德一起传道。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江东张斌桥附近购得住宅及地基建成教堂和学校,并正式定名为“基督徒公会”,为教堂取名“基督圣教堂”,为此基督徒公会总堂。该教堂举行开堂典礼时,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因与霍普伍德同学,特致电光绪皇帝,要求予以保护。光绪即下旨浙江巡抚,巡抚行文宁绍台道尹,派“绿勇”200人保护,鄞城为之轰动。其间,霍普伍德任用华人张睦九、周再亲在鄞东等地开设圣教堂分堂16座。宣统元年(1909),霍普伍德去世,其妹华路依继任会督。民国11年(1922),华路依去世,郭全城继任会督,直至民国37年(1948)离鄞回国。此后,该公会一直由华人负责。今镇内教徒800人分布于各村。
  庙祀崇拜
  旧时,境内祀庙众多,庙祀在乡民精神生活和社区的重大事务的决策、磋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记录这种现今衰落的民俗现象,有助于对本地民间心态及其文化背景的考察。
  庙祀最早的形成无从稽考。境内在逐渐开拓中不断形成新的居民聚落,聚落中一般均有一个或数个氏族,氏族之间或一族中的各大宗房之间商议后共奉一神祗作为保护神。建立祀庙,费用由各族按人口或经济状况公摊,聚落中的居民便成为庙籍人口,俗称“庙下”或“庙脚”。庙脚人口不等,境内有记录的祀庙有天兴庙、上李君庙、潘君庙、李兵马司庙等。“庙脚”人口均在近百户,乃至上百户之多,以供奉香火为义务。因此,被认为受到神祗庇护。庙籍人口故世时由该祀庙发放关牒,作为通向天国的通行证。贫困的氏族大多没有祀庙。在农村不入庙籍的流民,被称为外乡人,倍遭歧视。祀庙的另一作用,为协调庙下各氏族的关系,相当于乡社组织,“凡期会要,约必于社”(民国《鄞县通志》)。故有乡谚“动六堡讲过”,意为开庙门讲理。民俗约定,凡要公众共同承担重大责任的,必召集附近18个庙社联合决议。
  庙社下设堡、柱和各种会。其中,堡以族为单位,大族大堡,小族小堡;柱为族(祠堂)下属的数个“房”联合组成;各种会为庙会的具体活动单位。各堡、柱根据需要与可能自行设立,每庙设正副总干首;柱设柱首或干首,受庙礼总干首的领导,负责贯彻落实决议事项。柱首由联合组成的房内辈分最大者充任,干首由庙脚下、堡下、柱内选举德才兼备有声望者担任。庙事待决,由总干首决定日期,叫庙祝(又称庙堂人)通知各柱首、干首来庙堂议事,一成决议,必须贯彻。凡在神前确定的与氏族共同利益有关的重大事宜,必须共同遵守。氏族建造的祀庙虽允许其他聚落居民供奉,实际上除娱神演戏外,居民不到他族祀庙祈拜,故大多祀庙实为聚落的私庙和公共娱乐场所。祀庙建立后,都规定娱神的报赛(祀日),只在居民迁散或资金缺乏时才停止祀神。
  祀庙建成后,庙脚的氏族需捐助钱财购置庙产,本地的庙产均以购置田地为主,以田租收入向祀庙缴纳规定的数额后,其余部分归经营者所有。聚落越悠久兴旺,其祀庙庙产也越多,祀庙的供奉活动也越兴旺。
  民间崇拜意识
  旧时,境内俗重鬼神,佛道的传入只在传统的意识中增加新的敬畏之物,鬼神观念是民间崇拜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无固定的庙祀和偶像崇拜植根于民间的意识中,其广度与深度甚于庙祀崇拜。至今在民间仍有一定的影响。
  至尊崇拜 农村信奉玉皇大帝、如来佛为最高神。两神在民间信仰中已超出佛、道两教,成为广义的至高无上的至尊天神。
  自然崇拜 源于原始宗教中的对天体(太阳、月亮、星辰)和有关气象的自然现象的崇拜。明代前,民间信奉太阳菩萨,以农历二月十三日祭祀。由于明末清初浙东抗清斗争在民间的影响,遂于三月十九日崇祯帝忌日为祭祀太阳神之日。靠太阳与“朱”、“明”的联系,以此寄托对明代所代表的汉文化的认同和对清贵族统治的排斥。
  土地崇拜 除信奉城隍后土、土地菩萨外,民间又普遍信奉门神、文武财神、灶神、路神、桥神等,尤以灶神最受重视。各户设神龛,俗称“灶君菩萨”,被认为是玉皇大帝派保护和监视各家行为之神。腊月廿三日回天庭述职,于是香烛祭祀,烧纸船、纸马,供果品,称“祭灶”,祈求灶君菩萨“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今民间灶具多已改革,但祭灶之俗依然存在。土地神信仰盛于宋,凡城乡、住宅、园林、寺庙、山岳均有土地神,后俗称为“当方土地”。土地庙多建于桥旁、村头,内塑布衫草履如田农的“土地公公”。门神为驱鬼辟邪、保家护院之神,民间初多贴钟馗或秦琼、尉迟恭像。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人们不仅要求门神辟邪免灾,还希望赐以功名利禄。商业已较发达的洞桥,以福禄寿星、和合(和气生财)、财神等为门神的风气。
  灵物崇拜 崇拜某些日常物件上附着的神灵以此获得庇护。民间崇拜灵物有床公床婆、扫帚太公、筷子姑娘、屙坑姑娘等,旧时常有“显灵”之说。对石神的崇拜主要是“石敢当”(至清代又称泰山石敢当),常刻石作住宅、路镇物。
  灵魂崇拜 民间普遍信奉灵魂不灭。据记载,鬼魂传说可追溯到三国时期,《搜神记》卷十六记有:“吴赤乌三年(240),句章民杨度去余姚途中与鬼相遇之事”。佛教传入后,又将地藏王、阎罗王主管阴间的菩萨,与道教的丰都大帝合为鬼魂世界的统治者。农历七月十五日,是鬼节,盛行放焰口和“做羹饭”以祭祀无主野鬼,以免其侵扰人间。由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而来的人神崇拜在唐代后得以发展。洞桥人神多由历史人物衍化,有王元〓、陈胜、李均、张鳞、潘凤山、万洪、唐亿等。
  民间信仰
  民间常于传说中的信仰诸神的生、忌日或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进行祭祀,纪念活动相沿成习,成为富有地方色彩的节日。旧时活动较多,今多不传。
  弥勒佛生日 正月初一日。妇女此日多到各庙进香,或在除夕夜即往庙中守夜,以祈护佑。
  祈雨日 正月十三至十五日为祈雨日。民间庙里多设醮诵经,以祈求风调雨顺。其间卜年成丰歉,稻麦瓜果收成。此日有的人手持七炷香,走七根桥,以免死后到阴间时过奈何桥。
  三官菩萨生日 正月十五日。老年妇女多在此日去十个庙烧香拜神,称“烧十庙香”。有的到桥边也拜,称“拜十桥”。农民在此日晚提灯普照园圃,认为可驱虫害,称“照蝗虫”。
  狗猫生日 民间以六月初六为“狗猫节”,亦称“狗猫洗澡日”。人们在此日多为小孩沐浴,以求将来像狗猫一样可爱,无病无灾。长者于此日做寿衣、晒佛经,望能长寿。
  观音菩萨生日 六月十九日。信佛妇女多在家供奉观音,吃素戒荤,有的结队到普陀山跪拜观音菩萨。近年来此俗甚盛。
  送灶神 腊月廿三日夜。民间各家购置红球、白球、麻枣、油果、寸金糖、脚骨糖等什锦糕点合成的“祭灶果”,祀灶神,点香烛跪拜。祭毕,烧纸钱和灶神像,称送“灶神”上天。此俗今存。
  祈福求神
  算命 算命为业者旧时多为盲人,有两类,一为手弹三弦,口唱俚语,根据求算命者所报年龄,生辰排演“八字”,不时停弦套问,编词迎合,常常预示一些吉凶祸福。一为直接根据求卜者提供的生辰八字排演命运,并探以口风,或渲染其事,或虚与委蛇。旧时,这种算命先生随时可见,并敲击铁板走街串巷。算命今在农村仍有。
  占卜 用钱币或阴阳爻等进行占卜以决大事,此事在境内流行已久。一为据阴阳八卦、六十四卦预测凶吉。由于八卦文化要求较高,近代多由知识人士案头搓玩,未见有营业。近年来,《周易》及有关读物印行较多,占卜又复流行。民间有以摇筷出筒,转钱印看出数的奇偶或画面、字而来定凶吉的,称求“筷箕笼姑娘”或“猜乌白”,实为原始占卜。
  求签诗 旧时,寺院道观神佛像前设竹筒,贮竹签数十支,分别书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字样,并编以序号,求者焚香捧筒跪拜后,摇筒出一签,对签号向僧道取签诗。签诗多用七言,语言含混,可随意解释。药王殿求药签,签筒内常杂置“求神不诚,罚油三斤”等罚签数支以牟利。
  测(拆)字 鄞方言测、拆不分。常谓测的实有两种,一为拆字,求测去凶者任书一字。拆者根据组字的偏旁结构,各结构增减笔画后合成的新字或此字可组成的新词来信口解释,预测未来凶吉。二为测字,测字分人测字和鸟测字。业此者以折叠的纸牌几十张,内画表示种种含义的图像,求测者男左手、女右手撮纸牌一张,告知求测之事。测字者即根据图像,附会解说,迎合求意,亦可连撮三张。鸟测字,由业者事先在其纸牌上的一边嵌上芝麻一粒,驯养小鸟啄食。久之,小鸟可敏锐其事,可啄有芝麻点的牌,后由业者信口解释。
  看相 明代鄞县人袁珙、袁忠彻父子俩的相术负有盛名。袁珙一生所相者上至皇帝、下至庶民百姓,达数万人之多,著有《柳庄相法》。受其影响,旧时,境内求相之习甚盛。业者以人的面相、体相、掌纹、指纹的差异变化解释命运。手相以男左女右为准。新中国成立后被禁止,近年民间又有流行。
  招魂 孩童受惊谓灵魂出窍,需招魂,称“呕魂灵”。其法有两种,其一为插香于扫帚上,给受惊小孩的衣服披上,一人在旁反复叫唤:“扫帚公公呕拉来(叫来)”,一人在旁答应,香尽后认为魂归。其二以碗一只贮满清水,上盖一张薄纸,放在米筛中间,移于灶台,一人立灶前,一人坐灶后,前者以筷挑清水点于纸上并呼喊小儿名字:“××来!”一个答应,反复数次。待水由纸滤入碗内渐满,有水泡贴于纸下,晃动如珠,称“水魂灵”,即可认为灵魂已招来。此法在部分村庄依然存在,前者叫“扫帚太公招魂”,后者称“灶君菩萨招魂”。
  求巫 巫师治病与他处方法相近。此处另有一种巫师,声称可通信息于阴阳之间,模仿鬼魂附体之状,仿死者声音,告以在阴间生活情况,俗称“讲肚仙”。此术已被政府取缔,近年有所抬头。
  夜啼郎 婴儿夜哭称“夜啼”。由父母写若干纸条,上书“天皇皇,地皇皇,小儿夜哭在娘床,过路君子念一遍,一夜睡到大天亮”,贴于路口、桥旁等处。翌夜,哭郎可治。
  踏药渣 将中药渣倒于十字路口,任人踩踏,称病可以踏散清除。此俗在农村依然盛行。
  庙社
  宝积庵 又名沙渚潭庵(原来是全氏侍御公家庵),位于沙港村东,南塘河南岸。建造年份不详,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修。20世纪60年代为公社小学,70年代中期为洞桥公社政府驻地,90年代后期拍卖给个私企业。(见第十四章太史全祖望的宝积庵记、附文十二“宝积庵追记”)
  唐君庙 位于沙港村唐家堰自然村,祀神唐亿,字居正,江陵人,宋熙宁年间(1068—1077)中由它山堰浚河引水自北而东,又于蕙江北开河一带,甃之以石,民德而祀之。清道光十九年(1839)里人全纶重建,“文化大革命”时拆除,后重建。
  乌金庙 位于乌金碶旁,分祀善政侯王元〓,属上水碶村。宋时建,旧历十月十日祭祀演戏。群众称上水碶庙,“文化大革命”时拆除。1993年重建。
  天兴庙 位于洞桥村,始建于唐太和(827—835)年间,中鄮令王元〓之行祠(按王元〓祠庙一览表查考,在鄞县范围内共有16处,此外镇海北半里也有它山庙1处,共17处。其中望春、岐阳各1处,横溪、钱岙各1处,章水龙观4处,在鄞江本区的8处)。宋建炎兵火,祠宇岿然独存。嘉熙年间(1237—1240)旱祷有应,状闻于朝,赐额天兴,改行祠新建庙宇。元朝时朱、楼、翁、金四财丁最旺而合心出资筹建天兴庙,邀请里人巧匠黄彦兴设计监工,赵是后期加入,故为客保。天兴庙规模宏大,为鄞西南庙宇之冠,前后四幢,两厢建有关帝殿、三官殿、东太尉殿、西太尉殿,菩萨众多,王应麟有碑记(见第十六章文献辑录中“南宋末期礼部尚书王应麟的天兴庙碑记”)。相传当时在新建庙宇时已有一棵很大的古柏,树冠葱郁,高达20余米。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道光十年(1830)、民国9年(1920)重修。旧历十一月十五为神诞期。新中国成立后,天兴庙一直作为国家粮库,庙宇的头门、二门和二厢在1974—1976年被鄞江粮管所拆除(古柏也在当时砍伐,砍伐时古柏胸围要5人合抱,直径2米有余),大殿1987年拆尽。1995年庙宇又重建,但规模不如以前。
  潘君庙 位于洞桥村西,祀宗监司潘凤山,属洞桥村。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嘉庆元年(1796)、同治四年(1865)、光绪十年(1884)重修。旧历十月十五为神诞期。拆后于1995年重建。
  文昌阁 位于洞桥村东的河北岸,祀文昌帝君。长期来为学校,20世纪80年代拆除,在原基上建两层楼房为洞桥小学。2002年8月,学校撤并,现为洞桥村委办公室。
  斑鸠庙 明朝武举人(洞桥人)因与强盗搏斗有功,村民在村附近造了“斑鸠庙”以作纪念。后毁于1959年。
  石臼庙 位于石臼庙村里龙江自然村,祀晋抱朴子葛洪。宋时建,清光绪丙子(1876)重修。每岁于农历九月九日,演戏敬神。《光绪志》谓昔葛氏炼丹药臼在焉,故名石臼庙。“文化大革命”中拆除建校。20世纪80年代末,群众捐款距庙东500米山前建庙塑神。
  湖山庙 位于横山东麓,石臼庙村的葛家湾自然村西面,祀晋葛洪,属石臼庙村。清同治九年(1870)、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修。每年正月演戏两天敬神。民国时已毁,现山嘴开石宕,庙址全无。
  力施庙 位于李家村,祀秦陈胜,属孙王村。宋时建。清同治十年(1871)重建,光绪十二年(1886)、民国17年(1928)重修。岁于九月十六日奉牲祭神。相传唐贞观间神尝以阴兵捍卫乡土,故称力施。“文化大革命”中拆除,2006年重建。
  童君庙 位于树桥村宝丰庄自然村三江口,祀唐善政侯王元〓韦,属宝丰庄屠,始建于明,俗称童君祖庙,2004年重建。
  童君上庙 位于树桥村树桥头,祀唐善政侯王元〓,属树桥、元贞桥、舒家滩,始建于元,旧历正月十一日祭神演戏,1992年重建。
  张圣君庙 位于张家垫村,祀宋苏守张鳞,自苏州护驾至明州卒,祀于此,子孙因家焉,属张家垫村,宋时建。旧历八月祀神。
  李兵马司庙 位于前王村后周,分祀唐县尉。属前王村。清道光十四年(1834)重建。拆后于2008年重建。
  酒壶潭庵 位于前王村,抗日战争时期被毁。
  虞忠肃公庙 位于鱼山头村,省道公路旁,鄞奉交界处,祀宋时虞允文。
  宋时建。旧历正月廿三演戏敬神。拆后于1993年重建。
  茶亭庵 位于鱼山头村,抗日战争时期被毁。
  近承岩庵 位于鱼山头村,抗日战争时期被毁。
  蒋姑庙 位于鱼山头村,抗日战争时期被毁。
  娄圣君庙 位于三李村后马自然村西,祀宋迂斋先生楼昉,属三李村。明万历十三年(1585)建,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重建,嘉庆年间(1796—1820)重修,同治三年(1864)又修,宣诗千有记,诞期祭神。
  陈圣君庙 位于宣裴村豹山前,祀秦陈胜,属宣裴村,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重建,道光二年(1822)重修,光绪六年(1880)又修,旧历二月二日为神诞期,有戏。已拆。
  白马塘庙 位于宣裴村周闻(周门)自然村西,相传神尝作白马塘以灌溉,故立庙祀之。属宣裴村,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改建今地。庙北距百梁桥1500米,为周闻两姓所聚合,两姓10余家。已拆。
  石观音堂 位于宣裴村,20世纪90年代重建。
  冷堂庙 位于宣裴村野猫岙,抗日战争时期被毁。
  新丰庙 位于百梁桥村梁桥自然村,祀唐太和(827—835)中县尉李均。旧时在罗家漕,明天启中迁百梁桥大池东南。清乾隆(1711—1799)中重修,道光七年(1827)里人扩大之。岁以旧历十月十三、十四两日为神诞期,奉牲致祭并演戏。
  上李君庙 位于百梁桥村,神名均,唐太和(827—835)中为县尉,佐县令王元〓,筑它山堰有功。明洪武年间造。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李增有记。嘉庆十六年(1811)又修。旧历九月十二日为神诞期。拆后迎至百梁桥西街义馆会。
  硕乔庙 位于潘家〓村,祀宋节度使潘迪,属潘家〓村,始建于宋,岁以旧历九月十日祭神。宋南渡时神护驾至鄞,遂卜居于此,殁而祀之。今潘家〓一带皆其子孙,亦作石桥庙,1990年重建。

知识出处

洞桥镇志

《洞桥镇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贸经济、财政金融、镇村建设、交通邮电等多个方面反映洞桥镇的历史和现状,记述时限,上限尽可能追溯事、物之发端,下限原则上到2012年末。

阅读

相关地名

洞桥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