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育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17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教育事业
分类号: G527.55
页数: 14
页码: 216-2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境内教育事业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已有270多年历史。洞桥镇的幼儿教育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后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妇女进厂的人数增加,于是开设了多所幼儿园。小学教育始于乾隆年间,当时的一些村落纷纷办起了初小班和高小班。1961年,行政体制改变后,学校名称也相应改变,乡校改为“公社中心小学”,村校改为“某某大队小学”。1963年3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颁布后,小学重新以教学为主。1970年,中小学开始实行春季毕业、春季招生制度。1972年,根据周恩来指示,再次进行普及小学教育。
关键词: 洞桥镇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内容

境内教育事业,据现有记载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已有270多年历史。从传统私塾到现代教学,从“庙学合一”到最美(高)房子是学校,从单一的初小教育到现在的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成人教育,教育普及、教育方式和教育知识面的拓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2003年,洞桥镇被评为“宁波市教育强镇”。
  幼儿教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设县立养正幼稚园,园址鄞江它山庙东。1958年“大跃进”时,全公社各社队均设简陋幼儿园,以解妇女参加劳动时的后顾之忧。1962年停办后,只在农忙季节办幼儿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妇女进厂的人数渐增。宁锋幼儿园开办,属乡中心小学管理,园址前王村,园长崔霞明;洞桥幼儿园设在洞桥乡中心小学内,园长许惠素。两校后又增设了学前班。1985年,县政府规定把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列入乡镇干部年度考核内容之一,村办学前班兴起。
  经过几年的规范,至2012年,洞桥镇共有幼儿园4所,幼托儿童1222人。其中洞桥镇中心幼儿园,园址碧云路和明苑小区B区内,建筑面积5088平方米。有公立幼儿教师14名,均大专学历,其中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13人。为省二级一类公立幼儿园,入园儿童781人。其余3所为经上级教育部门批准的民办幼儿园:新欣幼儿园,园址周公宅村,入园儿童150人;晨晨幼儿园,园址张家垫村,入园儿童144人;佳豪幼儿园,园址蕙江村,入园儿童147人。
  小学教育
  乾隆年间(1736—1795),沙港口全祖煜等人集资置学田60亩创办义学。清宣统三年(1911),鄞县单级第二十九所小学堂于芦泾乡后马宣氏宗祠(今洞桥镇宣裴村)创办。前王村王氏族人,于马湖乡前王民房(今洞桥镇前王村)创办宏文初级小学堂。民国初,改学堂为学校。民国29年(1940)后,根据教育部《国民教育实施纲要》,乡镇设中心学校,各保设国民学校。1949年下半年起,全国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五爱”教育,洞桥地区较大的村落纷纷办起初小班和高小班。百梁小学、张家垫小学等均为完全小学,沙港、洞桥、宣家裴岙、罗家漕等地的五六年级学生均到百梁小学就读。
  1952年,根据教育部《小学教学计划》,开设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体育、图画、音乐8门课程。8月,改境内所有小学为公立学校。1953年,全面学习苏联经验,课堂教育提倡五个环节,将百分制改为五级记分制,3分为及格,3分以下为不及格。1955年秋,增设手工劳动课,并把生产劳动列入课外活动内容。1956年,全面推行普通话。1957年,为实现毛泽东提出的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生产劳动。1958年9月,学校把生产劳动纳入教育计划。学生的劳动任务妨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教育质量明显下降。其后,经历三年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学生流失较多,小学普及率有所下降。
  1961年,行政体制由“管理区”、“耕作队”改为“公社”、“大队”,学校名称也相应改变,乡校均改为“公社中心小学”,村校改为“某某大队小学”。1963年3月,中央颁布《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小学重新以教学为主。《条例》保证了小学每年有9.5个月的教学时间,纠正了1958年以来生产劳动过多的现象,同时开展学雷锋活动和阶级教育。宁锋公社百梁小学,在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年代,开辟学校试验地,1958年下半年成立“米丘林”小组,种水稻、番茄、马铃薯等作物。其“经验”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介绍,县局领导多次组织全县各小学领导到该校参观取经。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小学教育受到严重影响。翌年2月,各年级在“以阶级斗争为主课”的要求下,均以《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为教材,兼学语文、算术。其间学校领导被游街批斗、靠边站,教学秩序随之混乱。1968年7月,县文教局抽调部分教师,自编政治、数学教材,供全县各小学使用。1969年7月,全县公办小学管理权下放,公社成立“贫管会”,各生产大队成立“贫管会领导小组”,管理学校教育、劳动、德育、体育。1972年,为了普及小学教育,提出“学校办到家门口”,各大队都办小学。洞桥、宁锋两公社共有小学22所,其中,洞桥公社有王家桥小学、沙港小学、塘家堰小学、上水碶小学、洞桥小学、石臼庙小学、程家小学、李家小学、孙王小学、上凌小学,宁锋公社有树桥小学、宝丰小学、张家垫小学、鱼山小学、三村小学、李家〓小学、宣家小学、裴岙小学、百梁小学、梁桥小学、罗家漕小学、潘家〓小学。
  1970年,中小学开始实行春季毕业、春季招生制度。1972年,根据周恩来提出的“普及农村小学五年级教育是一项大政”指示,再次进行普及小学教育。1975年,重新恢复小学夏季毕业、秋季招生制度,同时开展“学习大寨经验”教育,使开门办学、勤工俭学成为时尚。(1969年及20世纪70年代中期,洞桥、宁锋公社的部分完全小学办起“戴帽”初中。到1980年8月,“戴帽”初中撤销。)1980年,恢复社中心小学制,并成立学校教研组,重新提倡“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书本知识为主”的办学理念。1983年,改公社为乡,洞桥公社中心小学更名为洞桥乡中心小学,宁锋公社中心小学更名为宁锋乡中心小学。是年8月,根据省教育厅《全日制小学教育计划试行(草案)》,小学均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劳动等课。从四年级始开设自然课,五年级始开设地理课、历史课。1984年,小学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
  1985年,国家开始征收教育费附加,以确保基本教育经费,县政府依法颁布实施“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政策,中小学管理权限下放乡镇政府。1986年,两个乡小学“四率”(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普及率)均达教育部规定要求。是年,国家颁布《义务教育法》。1988年,两个乡全面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就近升入初中。
  1992年,县行政区划调整。洞桥乡与宁锋乡合并,成立新洞桥乡。1995年,百梁小学新教育楼落成,更名为百梁天成希望小学。1996年,石臼庙小学并入程家小学。至2004年,鱼山小学、树桥小学、宝丰小学、潘家〓小学并入宁锋小学;罗家漕小学、梁桥小学、宣家小学、裴岙小学并入百梁小学。
  2004年,鄞州区在全国率先实行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
  2012年,全镇共有小学3所,分别为洞桥镇中心小学、洞桥镇宁锋小学和洞桥镇百梁天成希望小学。全镇共有小学生2210人,其中男生1219人、女生991人。在校学生中户籍在镇内的685人,区内64人;区外1461人,占57.7%。镇内共有公立教师81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54人、大专学历21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2人、中级教师职称32人、初级教师职称47人。
  洞桥镇中心小学 乾隆年间(1736—1795),沙港口全祖煜等人集资置学田60亩创办义学。因全氏为当时沙港村望族,村北有桓溪(现为南塘河)流经,且义学为全氏族人集资举办,故名为全氏桓溪义学。学生多时三四十人。宣统二年(1910),改义学为“桓溪国民学堂”,民国初改名为“桓溪初级小学校”。1927年,全氏族人全磬甫(近代著名画家全山石之父)、全文江牵头捐资,村人出资出力,在敦五堂(朝北祠堂)桓溪对岸空地上建造3间1弄砖木结构2层楼房(俗称小洋房),面积约150平方米,有大小教室各一个及教师办公室等。民国32年(1943),学校在浙东三五支队与日伪军战斗中焚毁。是年,迁址村敦五堂(朝北祠堂)。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为初级小学校,学制4年,学生多时60人左右。1958年“公社化”,学校随耕作队改为“沙港小学”。1959年,学校曾迁到宝积庵。后又迁回沙港朝北祠堂,并改名为洞桥中心小学,为完全小学,有教师6人、学生百余人,有复式班,附设民办初中一班(原为百梁农中,因校所被烧毁,迁址梁桥,后迁入),教师2人,教室设在朝北祠堂东侧三间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民办初中停办。1969年,由“贫管会”掌管学校,学校改名为沙港小学。1977年8月,学校开办“戴帽”初中班,塘堰小学并入,因校舍不足迁入沙港广孝堂(朝南祠堂),并在祠堂西侧新建4间平房作为初中部教室。次年8月,学校与洞桥公社中学合并,改名为洞桥公社中心学校。1980年8月,中小学分设,改名为洞桥公社中心小学。1981年,在沙港广孝堂(朝南祠堂)拆建造新学校,占地面积3.2亩,北面建造二层教学楼9间,操场南面建造平房9间,有学生200余人、教师13人。1983年,公社改乡,学校改名为洞桥乡中心小学。1985年,王家桥小学一至四年级并入(保留五年级作为中心小学分校)。1992年撤区并乡,上水碶小学并入。1994年8月,学校一至五年级搬入潘沙北路38号(原洞桥中学),原校保留六年级作分部,全校有11个班级,学生500余人。1996年,在教学楼东侧扩建3层楼房4间,全校有14个班级,学生600余人。1998年,改名为洞桥镇中心小学。2002年8月,洞桥村小学并入,全校有班级18个、学生944人。10月,新学校在中心中学东侧破土动工,在新学校建造过程中,有宁波市富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全益军以他爷爷润田的名义捐款100万元,宁波市帅特龙车辆部件有限公司吴志光捐款100万元,并各以一幢教学楼命名。2004年9月,本部、分部迁入新学校,同时,程家小学并入,学校占地面积3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绿化面积9818平方米,有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餐厅等主体设施,有300米环形跑道(与中学共用)、标准草坪足球场(与中学共用)等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学校有班级21个,学生948人,教职工55人。2007年,多媒体进教室,教师办公室配备人手1台电脑。2012年,全校有班级26个,有学生1030人、教职工46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37人,其中,高级职称22人。近3年来,教师在市级以上课题立项7个,师生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奖42人次,学校被评为浙江省农村示范学校、宁波市现代化学校、鄞州区文明单位。1958—1976年,历任校长为王天一、鲍安康、郑世文、严竞芳、王芳华;1977年,由李良宝任校长;1983年8月,周诗洪任校长;1984年,胡永泰任校长;1996年7月,王锡君任校长;1999年8月,赵利兵任校长;2003年8月,汪国荣任校长;2012年8月至今,陈伟平任校长。
  张家垫小学(现宁锋小学) 张家垫小学前身为明强小学,创办于新中国成立前,校址张家祠堂,徐谋通任教师,设一至四年级,有学生30人左右,为树桥、张家垫、后周(前王)和潘家〓〓村民子弟。至1955年,仍沿用张家垫小学名字。1956年,宁锋乡成立,张家垫小学更名为宁锋乡校。(1969年,学校开设“戴帽”初中班,1980年分设。)1992年,宁锋乡校更名为宁锋小学,移址于原宁锋中学内。1990年,潘家〓小学并入宁锋小学。2000年,鱼山小学和树桥小学并入宁锋小学。2010年8月,镇政府投入45万余元,改造1972年建造的平房成教学用房,建筑面积360平方米。2011年8月,又投入近65万元,改造1985年建造的三层宿舍楼成教学用房,建筑面积450平方米。至此,学校占地面积7519平方米,建筑面积2863平方米,绿化面积1660平方米。学区范围扩大到5个行政村。2010年秋季开始,学校不断扩班,到2012年有教学班16个,学生730名,教职员工45名。镇政府决定将原宁锋小学择地重建并已经动工开建(重建占地面积21863平方米,建筑面积13597平方米,预计2014年竣工)。宁锋小学历任校长为王松龄(新中国成立后至1952年),陈开镜(1952—1956年),翁毅夫(1956—1959年),朱曦(1959—1961年),陈世文(1961—1966年),鲍安康(1966—1970年),张先作(1970—1973年),徐安雄(1973—1977年),王锡君(1977—1987年),唐孝理(1987—1995年),李雅飞(1995—1999年),蒋惠良(1999—2009年),鲍冰峰(2009年至今)。
  百梁天成希望小学 早期从私塾办起,校址蕙江村。清末民初,蕙江村办有3处私塾:杨家私塾设在杨家新祠堂东面廊屋楼上,鲍匡正任教;黄家私塾,潘顺发任教;鲍家私塾,鲍竺林任教。民国3年(1914)正月,邵庆琛、朱继瑞、马天德和杨忠贵创办惠兰初级小学;民国6年(1917),学校更名为启源初级小学,后又改为启源小学,校址义棺会。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后来增至六年级,教书先生始终是一人。民国27年(1938),历时24年的启源小学并入甘溪小学(宁波迁入,在马家祠堂),最后一任教书先生是郁祥麟。甘溪小学校长张慈佑(女),因百梁桥有张氏坟庄(张信茂家族),欲迁甘溪小学到蕙江村,后经乡绅邵庆琛筹划,搬到马家祠堂,学校有6位教书先生。民国28年(1939),在鄞县六区运动会中,甘溪小学名列前茅。民国34年(1945),甘溪小学回归宁波,原校改名为百梁小学,校址仍在马家祠堂,校长马地贤。1951年,百梁小学改为百梁中心小学,1952年转为公办学校。1958年,百梁小学兴办民办初中,校址设在百梁西街,教师在百梁小学中挑选。因遇困难时期,1962年,民办初中撤销。1959年,百梁小学成立米丘林科研小组,有5亩试验地,进行作物嫁接实验。后百梁学校被誉为“科学试验作物大王”,被评为“全国生产劳动重点小学”和“宁波市重点学校”。有关内容登载于《人民日报》。20世纪70年代中期,曾有“戴帽”初中班。1993年,百梁小学实验“卫星搭载番茄种子”成功,获省、市一等奖,全国三等奖。宣家、裴岙、梁桥和洞桥的一部分学生分别于1997年前后和2002年并入百梁小学。1998年,新教育楼竣工并投入使用,是年百梁小学更名为百梁天成希望小学(古林镇天成公司于1995年捐资25万元共建百梁小学新教学楼,1998年竣工,故命名)。2012年,有学生400多人,教师14人。百梁小学历任校长为李卓荪(1949—1953年),邵小年(1954—1956年),王友芳、胡家宽、王悌恩(1957—1959年),王芳德(1960—1966年),张如荣(负责,1967—1968年),王锡君(为贫下中农管理学校,1969—1972年),张如荣(1973—1975年),吴其震(1976—1980年),王功德(1981—1985年),蒋惠良(1986—1994年),鲍冰峰(1995—2009年),王平(2010年至今)。
  洞桥(村)小学 20世纪20年代,洞桥村有私塾1所,约20名儿童就读,无女童,教书先生是乡试落第秀才楼小福和朱甲生。私塾办在朱甲生本家(朱十房相邻近河的平屋里)。教学的内容为《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高至《中庸》。1926年,私塾停办,儿童在村文昌阁(现大会堂南侧)求学。30年代,学生增至40余人,其中女生有五六人,教书先生潘渔笙教书时间长达10年左右。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洞桥村私塾改名为洞桥(村)小学。50年代初,学生增至77人,其中女生20余人,教师2—3人,年级段由初小提高到高小,贫困人家子女可免费入学,儿童入学率不断提高。六七十年代,洞桥小学老师增至6人,其中女教师占半数以上,学生增至200余人,其中女生80余人,儿童入学率达90%以上,文昌阁楼上、西厢房楼上楼下均改建为教室,1974年冬增添4间平房做教室。70年代中期,曾有“戴帽”初中班。1980年拆除旧校舍,建6间楼房做教室。1989年开始,儿童入学率达100%。2002年,洞桥小学并入洞桥中心小学和百梁天成希望小学。
  前王宏文小学 清宣统三年(1911),前王村王氏族人募捐集资创办宏文初级小学堂,校舍设在前王一座叫“角房”的民宅内(角房俗称北房)。民国期间,为村民王华童及其上辈承办,据高龄老人回忆,入读宏文小学的学生不收学费和书费,由张通苗(张家垫村人)和一位女教师(姓名不详)任教。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宏文小学成为中共地下党革命工作联络点,共产党员王华堂是校舍“角房”主人,其公开身份是马湖乡乡长、宏文小学教师,他以此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还有很多地下党员及领导干部都在宏文小学工作,同王华堂一样进行地下革命工作,有周一松(周飞)、秦家林、毛尹、竺杨等(新中国成立后,周飞曾任浙江省省长,秦家林在外交部工作,毛尹曾任鄞江区区长,竺杨任指导员)。、新中国成立初,宏文小学搬到前王老祠堂,后并入张家垫小学。
  中学教育
  1969年前,境内无公办中学,小学毕业生必须到鄞江、樟村和宁波城区等地去上中学。1969年及70年代中期,部分小学开设初中班,俗称“戴帽中学”,洞桥乡有王家桥小学、沙港小学、洞桥小学、程家小学附设初中班;宁锋乡有树桥小学、张家垫小学、鱼山小学、三联小学(上周)、宣家小学、百梁小学、潘家〓小学设立初中。1978年,各“戴帽中学”摘掉帽子,初中班撤销,洞桥乡和宁锋乡的小学初中班分别并入洞桥乡中心学校和宁锋乡中心学校。1980年,中小学分设。
  1983年,中学试行《浙江省全日制第二类教育计划》,初中开设农业知识课外活动。1984年,初中学校贯彻教育部《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十项规定(试行草案)》,端正办学思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强化教学实验,洞桥中学建立理化实验中心,辅导、帮助鄞江区内的鄞江镇中学、梅园乡中学、宁锋乡中学、蜃蛟乡中学理化教学实验。1984年,洞桥中学获评“浙江省先进实验中心”。是年,初中开展体育“达标”(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活动。1985年下半年开始,初中试行《宁波市办好各级各类中学的基本纲要》,进行规范化学校建设。1988年,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推广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1992年撤区并乡,洞桥乡与宁锋乡合并,洞桥乡初级中学改名为洞桥乡中心初级中学,原宁锋乡初级中学改为宁锋初级中学,两所中学于当年引进安徽、河南、新疆、山东等地外省籍教师。1994年,初中通过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验收。1995年,学校引入“素质教育”。1999年,宁锋初级中学并入洞桥中心初级中学。是年,初中升高中考试增加体育科目——长跑、立定跳远、投篮(或托排球,后来又补充游泳),满分为30分。2001年,实施社会实践能力考核记入中考成绩,满分为10分。2004年,实行新课程标准,在原有传统教学科目基础上,开设计算机、校本活动、综合实践等课程。翌年,中考科目增加计算机操作能力考核。教师晋升除学历要求和工作表现考核外,还要结合科研论文、普通话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2010年,鄞州区在龙观乡试行小班化教学,随后洞桥中心初中也试行。2011年,镇初中一年级开始试行高效课堂教学,次年全面实行高效课堂教学。翌年中考,洞桥中学考入普通高中46名,升学率为31.3%;考入非普通高中98名,升学率为66.7%。
  洞桥镇中心初级中学 前身为农业中学,位于沙港村敦五堂(朝北祠堂),1969年择地新建,地址在沙港村乌岩桥东,占地面积6380平方米,当时学校只有两排平房,室内外全是泥地,仅两个班级.65名学生,7名教师。1978年8月,学校与中心小学合并,改名为洞桥公社中心学校,中学生有8个班级(2个高中班),学生404人,教师26人。1980年,中小学分设。1983年,公社改为乡,校名也改为洞桥乡初级中学。1994年,学校再次异地重建,重建校园位于荷梁公路南,文卫路东,南靠王家桥村,东现为镇中心小学,占地面积21500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为2450平方米。1998年,洞桥撤乡建镇,学校更名为洞桥镇中心初级中学,次年8月,宁锋中学并入。是年,县教育局、镇政府出资,范锦辉先生捐款120万元共建中学实验楼,建筑面积2450平方米,与教育楼连廊相接。2005年新建一幢行政楼,面积2505平方米。2012年8月,拆除原教育楼(属危房),由政府出资734万元重建教育楼,面积增加到3607平方米(2013年8月竣工使用)。到2012年,学校建筑面积11282平方米(以上部分及体育室523平方米,食堂1088平方米,宿舍1109平方米)。学生班级18个,在校学生611人,其中区外学生占56%。教师59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54人,高级教师职称7人,中级教师职称27人。学校有普通标准教室22个、电脑室3个,配备学生电脑52台、计算机平台5个、多媒体教室2个。学校图书室藏书30000余册、报刊120余种,人均图书40余册。教师办公室与各教室配有电脑且全部联网。有300米跑道的田径场(与小学共用),场内有1个足球场(与小学共用)、10个小篮球场、4个排球场、1个600平方米的风雨操场,设置单杠和双杠,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历任校长为李道平(1969—1978年、1980—1987年),李良宝(1978—1980年),裘文占(1987—1989年),沈芳庭(1989—1996年),徐国良(1996—1997年),姚行孟(1997—1998年),王海波(1998—2002年),胡庆标(2002—2010年),许鹏浩(2010—2012年),郑宇浩(2012年至今)。
  宁锋乡初级中学 宁锋乡初级中学建于1974年8月,校址张家垫村西,时为宁锋公社中学。有2层教育楼1幢,教室6个、办公室4个,楼北建有教师宿舍10间及食堂和附属用房,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生源来自树桥、张家垫、鱼山、三联、宣家、百梁、潘家〓各小学的附设初中班。1975—l980年,附设高中班2个,学制2年。其间,政府划拨农田(宝丰村)26667平方米作为高中学生学农基地,学生农忙时参加田间劳动,平时学习文化知识,并聘请2位农民为常年管理人员。1978年,中学与张家垫小学合并,更名为宁锋公社中心学校。1980年,中小学分设。1983年,公社改为乡,更名为宁锋乡初级中学。1999年8月,宁锋中学并入洞桥中心初中中学。历任校长为徐安雄(1974年8月至1977年8月),王锡君(1977年8月至1980年8月、1987年8月至1991年8月),吴祈震(1980年8月至1987年8月),郁楚根(1991年8月至1995年12月),蒋惠良(1995年12月至1999年8月)。
  成人教育
  早期的成人教育称作平民教育。民国16年(1927),平民学校改为民众学校。民国18年(1929),鄞县民众教育委员会要求12—50岁的失学男女就读民众学校,凡学满2学期以上,识字、常识、党义、算术、音乐5科试验合格达标的,由教育局发给证书。民国19年(1930),鄞县试行民众识字教育,宣传识字运动,并设立多处识字牌、问字处。民国30年(1941),全县实施国民教育,县政府规定各乡镇学校必须办成人班和妇女班1—2班,收容原失学民众。民国35年(1946),强制扫除文盲,实施民众补习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成人教育采用“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保本”的学习方式,各乡成立扫盲突击队,检查督促。1971年,开设扫盲班,兴办政治文化夜校、业余文化学校等,还举办各种培训班。1976—1977年,洞桥中学附设两个高中班,学制2年,后因多种原因而停设。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教育形势需要,乡初级中学开设过两届分岔定向劳技教育班,主学文化兼学花木和缝纫。1985年8月,创办职业高中机械班,对外称为洞桥职业技术学校,全县招生,学制2年。学校管理上形成“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92年,洞桥职业技术学校从洞桥中学迁址到原洞桥中心小学(沙港朝南祠堂)。2004年9月,从朝南祠堂迁至洞桥教辅室内。2006年9月,洞桥职校迁到洞桥影剧院后面,更名为洞桥镇成人学校。2012年12月,洞桥镇成人学校迁址于宝积路2—2号。
  洞桥乡(镇)成人学校创办之初,教师由洞桥中学教师兼职。1992—1994年,由3位专业教师任教。1995年,有教职工13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7人、大学专科学历4人。2004—2012年,洞桥镇成校有教师3—5人,均大专以上学历、中学中级以上职称。
  从职校到成校,所授专业始终是机械专业与电子、电工专业。1987年6月,第一届46名学生毕业,均被企业录用,参加毕业典礼的有乡各大企业主、鄞县教育局局长和分管教育的副县长。至2002年,洞桥职校共有791名学生毕业,毕业生中,罗国定、许雄伟等成为私营企业负责人,全益锋、何邦明成为实业业主。2003年,鄞县创办职教中心,洞桥职校结束办学,在校教师调离或分流到洞桥中学。此后,按区政府要求,进行失土农民培训、农民转岗培训、企业职工及外来务工人员培训、“普网”与“双证制学历”培训等,到2012年底共培训9438人。
  成人学校首任校长董忠雷,2009年陈忠良接任至今。此前曾由马德均、全从翰、戴国元先后担任学校负责人。
  教师
  旧时教师称为先生,凭学识和才华吸引学生,收取柴米、腊肉等作为学费,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自行决定。师生关系的合约性、课堂教学的单向性、教学内容的狭隘性和学龄儿童的差异性是私塾教育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
  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教师分公办和民办两种。1952年,民办小学转公办,中小学教师实行工资制。1953年,公办教职员开始享受公费医疗待遇和劳保政策。1956年,实行新的货币工资标准,并较大幅度地提高教师工资。
  1958年,小学生入学人数达到一个小高峰,学校超负荷接纳学龄儿童,又加上教师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农业劳动,正常的教学工作受到影响。
  1969年,公社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简称贫管会),大队成立“贫管组”,教师也按工分计酬。1969年,为了普及小学教育,提出“把学校办到家门口”,教师回大队任教,实行工分加补贴制度,到1972年恢复工资制度。
  1970—1975年,第二轮民办教师“转正”工作逐年分批实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得到调整。1980年,试行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制。1981年,鄞县第三轮优秀民办教师“转正”工作实施。1985年,公办教师进行工资改革,实行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和工龄教龄津贴制度。是年,全乡教师庆祝第一个教师节。
  1995年起,由于本地户籍的大中专师范毕业生较少,部分学科师资紧缺,为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师资力量,洞桥初级中学和宁锋初级中学持续引进外省籍教师。
  2012年底,全镇有在职公办教师157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72人。退休教师43人。

知识出处

洞桥镇志

《洞桥镇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贸经济、财政金融、镇村建设、交通邮电等多个方面反映洞桥镇的历史和现状,记述时限,上限尽可能追溯事、物之发端,下限原则上到2012年末。

阅读

相关人物

崔霞明
相关人物
许惠素
相关人物
吴志光
相关人物
王天一
相关人物
鲍安康
相关人物
郑世文
相关人物
严竞芳
相关人物
王芳华
相关人物
李良宝
相关人物
周诗洪
相关人物
胡永泰
相关人物
王锡君
相关人物
赵利兵
相关人物
汪国荣
相关人物
陈伟平
相关人物
徐谋
相关人物
王松龄
相关人物
陈开镜
相关人物
翁毅夫
相关人物
朱曦
相关人物
陈世文
相关人物
张先作
相关人物
徐安雄
相关人物
唐孝理
相关人物
李雅飞
相关人物
蒋惠良
相关人物
潘顺发
相关人物
邵庆琛
相关人物
朱继瑞
相关人物
马天德
相关人物
杨忠贵
相关人物
张慈佑
相关人物
张信茂
相关人物
马地贤
相关人物
李卓荪
相关人物
邵小年
相关人物
王友芳
相关人物
胡家宽
相关人物
王悌恩
相关人物
王芳德
相关人物
张如荣
相关人物
吴其震
相关人物
王功德
相关人物
鲍冰峰
相关人物
王平
相关人物
朱甲生
相关人物
朱十房
相关人物
潘渔笙
相关人物
王宏文
相关人物
王华童
相关人物
张通苗
相关人物
王华堂
相关人物
周一松
相关人物
周飞
相关人物
竺杨
相关人物
范锦辉
相关人物
李道平
相关人物
裘文占
相关人物
沈芳庭
相关人物
徐国良
相关人物
姚行孟
相关人物
王海波
相关人物
胡庆标
相关人物
许鹏浩
相关人物
郑宇浩
相关人物
吴祈震
相关人物
郁楚根
相关人物
罗国定
相关人物
许雄伟
相关人物
全益锋
相关人物
何邦明
相关人物
董忠雷
相关人物
陈忠良
相关人物
马德均
相关人物
全从翰
相关人物
徐谋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洞桥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