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170
颗粒名称: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分类号: C916
页数: 36
页码: 215-2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洞桥镇社会事业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教育事业、卫生事业、计划事业、文化事业、体育健身等。
关键词: 洞桥镇 社会事业 社会问题

内容

第一节 教育事业
  境内教育事业,据现有记载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已有270多年历史。从传统私塾到现代教学,从“庙学合一”到最美(高)房子是学校,从单一的初小教育到现在的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成人教育,教育普及、教育方式和教育知识面的拓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2003年,洞桥镇被评为“宁波市教育强镇”。
  幼儿教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设县立养正幼稚园,园址鄞江它山庙东。1958年“大跃进”时,全公社各社队均设简陋幼儿园,以解妇女参加劳动时的后顾之忧。1962年停办后,只在农忙季节办幼儿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妇女进厂的人数渐增。宁锋幼儿园开办,属乡中心小学管理,园址前王村,园长崔霞明;洞桥幼儿园设在洞桥乡中心小学内,园长许惠素。两校后又增设了学前班。1985年,县政府规定把发展幼儿教育事业列入乡镇干部年度考核内容之一,村办学前班兴起。
  经过几年的规范,至2012年,洞桥镇共有幼儿园4所,幼托儿童1222人。其中洞桥镇中心幼儿园,园址碧云路和明苑小区B区内,建筑面积5088平方米。有公立幼儿教师14名,均大专学历,其中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13人。为省二级一类公立幼儿园,入园儿童781人。其余3所为经上级教育部门批准的民办幼儿园:新欣幼儿园,园址周公宅村,入园儿童150人;晨晨幼儿园,园址张家垫村,入园儿童144人;佳豪幼儿园,园址蕙江村,入园儿童147人。
  小学教育
  乾隆年间(1736—1795),沙港口全祖煜等人集资置学田60亩创办义学。清宣统三年(1911),鄞县单级第二十九所小学堂于芦泾乡后马宣氏宗祠(今洞桥镇宣裴村)创办。前王村王氏族人,于马湖乡前王民房(今洞桥镇前王村)创办宏文初级小学堂。民国初,改学堂为学校。民国29年(1940)后,根据教育部《国民教育实施纲要》,乡镇设中心学校,各保设国民学校。1949年下半年起,全国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五爱”教育,洞桥地区较大的村落纷纷办起初小班和高小班。百梁小学、张家垫小学等均为完全小学,沙港、洞桥、宣家裴岙、罗家漕等地的五六年级学生均到百梁小学就读。
  1952年,根据教育部《小学教学计划》,开设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体育、图画、音乐8门课程。8月,改境内所有小学为公立学校。1953年,全面学习苏联经验,课堂教育提倡五个环节,将百分制改为五级记分制,3分为及格,3分以下为不及格。1955年秋,增设手工劳动课,并把生产劳动列入课外活动内容。1956年,全面推行普通话。1957年,为实现毛泽东提出的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生产劳动。1958年9月,学校把生产劳动纳入教育计划。学生的劳动任务妨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教育质量明显下降。其后,经历三年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学生流失较多,小学普及率有所下降。
  1961年,行政体制由“管理区”、“耕作队”改为“公社”、“大队”,学校名称也相应改变,乡校均改为“公社中心小学”,村校改为“某某大队小学”。1963年3月,中央颁布《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小学重新以教学为主。《条例》保证了小学每年有9.5个月的教学时间,纠正了1958年以来生产劳动过多的现象,同时开展学雷锋活动和阶级教育。宁锋公社百梁小学,在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年代,开辟学校试验地,1958年下半年成立“米丘林”小组,种水稻、番茄、马铃薯等作物。其“经验”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介绍,县局领导多次组织全县各小学领导到该校参观取经。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小学教育受到严重影响。翌年2月,各年级在“以阶级斗争为主课”的要求下,均以《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为教材,兼学语文、算术。其间学校领导被游街批斗、靠边站,教学秩序随之混乱。1968年7月,县文教局抽调部分教师,自编政治、数学教材,供全县各小学使用。1969年7月,全县公办小学管理权下放,公社成立“贫管会”,各生产大队成立“贫管会领导小组”,管理学校教育、劳动、德育、体育。1972年,为了普及小学教育,提出“学校办到家门口”,各大队都办小学。洞桥、宁锋两公社共有小学22所,其中,洞桥公社有王家桥小学、沙港小学、塘家堰小学、上水碶小学、洞桥小学、石臼庙小学、程家小学、李家小学、孙王小学、上凌小学,宁锋公社有树桥小学、宝丰小学、张家垫小学、鱼山小学、三村小学、李家〓小学、宣家小学、裴岙小学、百梁小学、梁桥小学、罗家漕小学、潘家〓小学。
  1970年,中小学开始实行春季毕业、春季招生制度。1972年,根据周恩来提出的“普及农村小学五年级教育是一项大政”指示,再次进行普及小学教育。1975年,重新恢复小学夏季毕业、秋季招生制度,同时开展“学习大寨经验”教育,使开门办学、勤工俭学成为时尚。(1969年及20世纪70年代中期,洞桥、宁锋公社的部分完全小学办起“戴帽”初中。到1980年8月,“戴帽”初中撤销。)1980年,恢复社中心小学制,并成立学校教研组,重新提倡“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书本知识为主”的办学理念。1983年,改公社为乡,洞桥公社中心小学更名为洞桥乡中心小学,宁锋公社中心小学更名为宁锋乡中心小学。是年8月,根据省教育厅《全日制小学教育计划试行(草案)》,小学均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劳动等课。从四年级始开设自然课,五年级始开设地理课、历史课。1984年,小学学制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
  1985年,国家开始征收教育费附加,以确保基本教育经费,县政府依法颁布实施“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政策,中小学管理权限下放乡镇政府。1986年,两个乡小学“四率”(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普及率)均达教育部规定要求。是年,国家颁布《义务教育法》。1988年,两个乡全面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就近升入初中。
  1992年,县行政区划调整。洞桥乡与宁锋乡合并,成立新洞桥乡。1995年,百梁小学新教育楼落成,更名为百梁天成希望小学。1996年,石臼庙小学并入程家小学。至2004年,鱼山小学、树桥小学、宝丰小学、潘家〓小学并入宁锋小学;罗家漕小学、梁桥小学、宣家小学、裴岙小学并入百梁小学。
  2004年,鄞州区在全国率先实行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
  2012年,全镇共有小学3所,分别为洞桥镇中心小学、洞桥镇宁锋小学和洞桥镇百梁天成希望小学。全镇共有小学生2210人,其中男生1219人、女生991人。在校学生中户籍在镇内的685人,区内64人;区外1461人,占57.7%。镇内共有公立教师81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54人、大专学历21人;小学高级教师职称2人、中级教师职称32人、初级教师职称47人。
  洞桥镇中心小学 乾隆年间(1736—1795),沙港口全祖煜等人集资置学田60亩创办义学。因全氏为当时沙港村望族,村北有桓溪(现为南塘河)流经,且义学为全氏族人集资举办,故名为全氏桓溪义学。学生多时三四十人。宣统二年(1910),改义学为“桓溪国民学堂”,民国初改名为“桓溪初级小学校”。1927年,全氏族人全磬甫(近代著名画家全山石之父)、全文江牵头捐资,村人出资出力,在敦五堂(朝北祠堂)桓溪对岸空地上建造3间1弄砖木结构2层楼房(俗称小洋房),面积约150平方米,有大小教室各一个及教师办公室等。民国32年(1943),学校在浙东三五支队与日伪军战斗中焚毁。是年,迁址村敦五堂(朝北祠堂)。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为初级小学校,学制4年,学生多时60人左右。1958年“公社化”,学校随耕作队改为“沙港小学”。1959年,学校曾迁到宝积庵。后又迁回沙港朝北祠堂,并改名为洞桥中心小学,为完全小学,有教师6人、学生百余人,有复式班,附设民办初中一班(原为百梁农中,因校所被烧毁,迁址梁桥,后迁入),教师2人,教室设在朝北祠堂东侧三间头。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民办初中停办。1969年,由“贫管会”掌管学校,学校改名为沙港小学。1977年8月,学校开办“戴帽”初中班,塘堰小学并入,因校舍不足迁入沙港广孝堂(朝南祠堂),并在祠堂西侧新建4间平房作为初中部教室。次年8月,学校与洞桥公社中学合并,改名为洞桥公社中心学校。1980年8月,中小学分设,改名为洞桥公社中心小学。1981年,在沙港广孝堂(朝南祠堂)拆建造新学校,占地面积3.2亩,北面建造二层教学楼9间,操场南面建造平房9间,有学生200余人、教师13人。1983年,公社改乡,学校改名为洞桥乡中心小学。1985年,王家桥小学一至四年级并入(保留五年级作为中心小学分校)。1992年撤区并乡,上水碶小学并入。1994年8月,学校一至五年级搬入潘沙北路38号(原洞桥中学),原校保留六年级作分部,全校有11个班级,学生500余人。1996年,在教学楼东侧扩建3层楼房4间,全校有14个班级,学生600余人。1998年,改名为洞桥镇中心小学。2002年8月,洞桥村小学并入,全校有班级18个、学生944人。10月,新学校在中心中学东侧破土动工,在新学校建造过程中,有宁波市富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全益军以他爷爷润田的名义捐款100万元,宁波市帅特龙车辆部件有限公司吴志光捐款100万元,并各以一幢教学楼命名。2004年9月,本部、分部迁入新学校,同时,程家小学并入,学校占地面积3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绿化面积9818平方米,有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餐厅等主体设施,有300米环形跑道(与中学共用)、标准草坪足球场(与中学共用)等体育活动场所和设施。学校有班级21个,学生948人,教职工55人。2007年,多媒体进教室,教师办公室配备人手1台电脑。2012年,全校有班级26个,有学生1030人、教职工46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37人,其中,高级职称22人。近3年来,教师在市级以上课题立项7个,师生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奖42人次,学校被评为浙江省农村示范学校、宁波市现代化学校、鄞州区文明单位。1958—1976年,历任校长为王天一、鲍安康、郑世文、严竞芳、王芳华;1977年,由李良宝任校长;1983年8月,周诗洪任校长;1984年,胡永泰任校长;1996年7月,王锡君任校长;1999年8月,赵利兵任校长;2003年8月,汪国荣任校长;2012年8月至今,陈伟平任校长。
  张家垫小学(现宁锋小学) 张家垫小学前身为明强小学,创办于新中国成立前,校址张家祠堂,徐谋通任教师,设一至四年级,有学生30人左右,为树桥、张家垫、后周(前王)和潘家〓〓村民子弟。至1955年,仍沿用张家垫小学名字。1956年,宁锋乡成立,张家垫小学更名为宁锋乡校。(1969年,学校开设“戴帽”初中班,1980年分设。)1992年,宁锋乡校更名为宁锋小学,移址于原宁锋中学内。1990年,潘家〓小学并入宁锋小学。2000年,鱼山小学和树桥小学并入宁锋小学。2010年8月,镇政府投入45万余元,改造1972年建造的平房成教学用房,建筑面积360平方米。2011年8月,又投入近65万元,改造1985年建造的三层宿舍楼成教学用房,建筑面积450平方米。至此,学校占地面积7519平方米,建筑面积2863平方米,绿化面积1660平方米。学区范围扩大到5个行政村。2010年秋季开始,学校不断扩班,到2012年有教学班16个,学生730名,教职员工45名。镇政府决定将原宁锋小学择地重建并已经动工开建(重建占地面积21863平方米,建筑面积13597平方米,预计2014年竣工)。宁锋小学历任校长为王松龄(新中国成立后至1952年),陈开镜(1952—1956年),翁毅夫(1956—1959年),朱曦(1959—1961年),陈世文(1961—1966年),鲍安康(1966—1970年),张先作(1970—1973年),徐安雄(1973—1977年),王锡君(1977—1987年),唐孝理(1987—1995年),李雅飞(1995—1999年),蒋惠良(1999—2009年),鲍冰峰(2009年至今)。
  百梁天成希望小学 早期从私塾办起,校址蕙江村。清末民初,蕙江村办有3处私塾:杨家私塾设在杨家新祠堂东面廊屋楼上,鲍匡正任教;黄家私塾,潘顺发任教;鲍家私塾,鲍竺林任教。民国3年(1914)正月,邵庆琛、朱继瑞、马天德和杨忠贵创办惠兰初级小学;民国6年(1917),学校更名为启源初级小学,后又改为启源小学,校址义棺会。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后来增至六年级,教书先生始终是一人。民国27年(1938),历时24年的启源小学并入甘溪小学(宁波迁入,在马家祠堂),最后一任教书先生是郁祥麟。甘溪小学校长张慈佑(女),因百梁桥有张氏坟庄(张信茂家族),欲迁甘溪小学到蕙江村,后经乡绅邵庆琛筹划,搬到马家祠堂,学校有6位教书先生。民国28年(1939),在鄞县六区运动会中,甘溪小学名列前茅。民国34年(1945),甘溪小学回归宁波,原校改名为百梁小学,校址仍在马家祠堂,校长马地贤。1951年,百梁小学改为百梁中心小学,1952年转为公办学校。1958年,百梁小学兴办民办初中,校址设在百梁西街,教师在百梁小学中挑选。因遇困难时期,1962年,民办初中撤销。1959年,百梁小学成立米丘林科研小组,有5亩试验地,进行作物嫁接实验。后百梁学校被誉为“科学试验作物大王”,被评为“全国生产劳动重点小学”和“宁波市重点学校”。有关内容登载于《人民日报》。20世纪70年代中期,曾有“戴帽”初中班。1993年,百梁小学实验“卫星搭载番茄种子”成功,获省、市一等奖,全国三等奖。宣家、裴岙、梁桥和洞桥的一部分学生分别于1997年前后和2002年并入百梁小学。1998年,新教育楼竣工并投入使用,是年百梁小学更名为百梁天成希望小学(古林镇天成公司于1995年捐资25万元共建百梁小学新教学楼,1998年竣工,故命名)。2012年,有学生400多人,教师14人。百梁小学历任校长为李卓荪(1949—1953年),邵小年(1954—1956年),王友芳、胡家宽、王悌恩(1957—1959年),王芳德(1960—1966年),张如荣(负责,1967—1968年),王锡君(为贫下中农管理学校,1969—1972年),张如荣(1973—1975年),吴其震(1976—1980年),王功德(1981—1985年),蒋惠良(1986—1994年),鲍冰峰(1995—2009年),王平(2010年至今)。
  洞桥(村)小学 20世纪20年代,洞桥村有私塾1所,约20名儿童就读,无女童,教书先生是乡试落第秀才楼小福和朱甲生。私塾办在朱甲生本家(朱十房相邻近河的平屋里)。教学的内容为《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高至《中庸》。1926年,私塾停办,儿童在村文昌阁(现大会堂南侧)求学。30年代,学生增至40余人,其中女生有五六人,教书先生潘渔笙教书时间长达10年左右。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洞桥村私塾改名为洞桥(村)小学。50年代初,学生增至77人,其中女生20余人,教师2—3人,年级段由初小提高到高小,贫困人家子女可免费入学,儿童入学率不断提高。六七十年代,洞桥小学老师增至6人,其中女教师占半数以上,学生增至200余人,其中女生80余人,儿童入学率达90%以上,文昌阁楼上、西厢房楼上楼下均改建为教室,1974年冬增添4间平房做教室。70年代中期,曾有“戴帽”初中班。1980年拆除旧校舍,建6间楼房做教室。1989年开始,儿童入学率达100%。2002年,洞桥小学并入洞桥中心小学和百梁天成希望小学。
  前王宏文小学 清宣统三年(1911),前王村王氏族人募捐集资创办宏文初级小学堂,校舍设在前王一座叫“角房”的民宅内(角房俗称北房)。民国期间,为村民王华童及其上辈承办,据高龄老人回忆,入读宏文小学的学生不收学费和书费,由张通苗(张家垫村人)和一位女教师(姓名不详)任教。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宏文小学成为中共地下党革命工作联络点,共产党员王华堂是校舍“角房”主人,其公开身份是马湖乡乡长、宏文小学教师,他以此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还有很多地下党员及领导干部都在宏文小学工作,同王华堂一样进行地下革命工作,有周一松(周飞)、秦家林、毛尹、竺杨等(新中国成立后,周飞曾任浙江省省长,秦家林在外交部工作,毛尹曾任鄞江区区长,竺杨任指导员)。、新中国成立初,宏文小学搬到前王老祠堂,后并入张家垫小学。
  中学教育
  1969年前,境内无公办中学,小学毕业生必须到鄞江、樟村和宁波城区等地去上中学。1969年及70年代中期,部分小学开设初中班,俗称“戴帽中学”,洞桥乡有王家桥小学、沙港小学、洞桥小学、程家小学附设初中班;宁锋乡有树桥小学、张家垫小学、鱼山小学、三联小学(上周)、宣家小学、百梁小学、潘家〓小学设立初中。1978年,各“戴帽中学”摘掉帽子,初中班撤销,洞桥乡和宁锋乡的小学初中班分别并入洞桥乡中心学校和宁锋乡中心学校。1980年,中小学分设。
  1983年,中学试行《浙江省全日制第二类教育计划》,初中开设农业知识课外活动。1984年,初中学校贯彻教育部《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十项规定(试行草案)》,端正办学思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强化教学实验,洞桥中学建立理化实验中心,辅导、帮助鄞江区内的鄞江镇中学、梅园乡中学、宁锋乡中学、蜃蛟乡中学理化教学实验。1984年,洞桥中学获评“浙江省先进实验中心”。是年,初中开展体育“达标”(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活动。1985年下半年开始,初中试行《宁波市办好各级各类中学的基本纲要》,进行规范化学校建设。1988年,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推广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小学和初中的入学率。。1992年撤区并乡,洞桥乡与宁锋乡合并,洞桥乡初级中学改名为洞桥乡中心初级中学,原宁锋乡初级中学改为宁锋初级中学,两所中学于当年引进安徽、河南、新疆、山东等地外省籍教师。1994年,初中通过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验收。1995年,学校引入“素质教育”。1999年,宁锋初级中学并入洞桥中心初级中学。是年,初中升高中考试增加体育科目——长跑、立定跳远、投篮(或托排球,后来又补充游泳),满分为30分。2001年,实施社会实践能力考核记入中考成绩,满分为10分。2004年,实行新课程标准,在原有传统教学科目基础上,开设计算机、校本活动、综合实践等课程。翌年,中考科目增加计算机操作能力考核。教师晋升除学历要求和工作表现考核外,还要结合科研论文、普通话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2010年,鄞州区在龙观乡试行小班化教学,随后洞桥中心初中也试行。2011年,镇初中一年级开始试行高效课堂教学,次年全面实行高效课堂教学。翌年中考,洞桥中学考入普通高中46名,升学率为31.3%;考入非普通高中98名,升学率为66.7%。
  洞桥镇中心初级中学 前身为农业中学,位于沙港村敦五堂(朝北祠堂),1969年择地新建,地址在沙港村乌岩桥东,占地面积6380平方米,当时学校只有两排平房,室内外全是泥地,仅两个班级.65名学生,7名教师。1978年8月,学校与中心小学合并,改名为洞桥公社中心学校,中学生有8个班级(2个高中班),学生404人,教师26人。1980年,中小学分设。1983年,公社改为乡,校名也改为洞桥乡初级中学。1994年,学校再次异地重建,重建校园位于荷梁公路南,文卫路东,南靠王家桥村,东现为镇中心小学,占地面积21500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为2450平方米。1998年,洞桥撤乡建镇,学校更名为洞桥镇中心初级中学,次年8月,宁锋中学并入。是年,县教育局、镇政府出资,范锦辉先生捐款120万元共建中学实验楼,建筑面积2450平方米,与教育楼连廊相接。2005年新建一幢行政楼,面积2505平方米。2012年8月,拆除原教育楼(属危房),由政府出资734万元重建教育楼,面积增加到3607平方米(2013年8月竣工使用)。到2012年,学校建筑面积11282平方米(以上部分及体育室523平方米,食堂1088平方米,宿舍1109平方米)。学生班级18个,在校学生611人,其中区外学生占56%。教师59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54人,高级教师职称7人,中级教师职称27人。学校有普通标准教室22个、电脑室3个,配备学生电脑52台、计算机平台5个、多媒体教室2个。学校图书室藏书30000余册、报刊120余种,人均图书40余册。教师办公室与各教室配有电脑且全部联网。有300米跑道的田径场(与小学共用),场内有1个足球场(与小学共用)、10个小篮球场、4个排球场、1个600平方米的风雨操场,设置单杠和双杠,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历任校长为李道平(1969—1978年、1980—1987年),李良宝(1978—1980年),裘文占(1987—1989年),沈芳庭(1989—1996年),徐国良(1996—1997年),姚行孟(1997—1998年),王海波(1998—2002年),胡庆标(2002—2010年),许鹏浩(2010—2012年),郑宇浩(2012年至今)。
  宁锋乡初级中学 宁锋乡初级中学建于1974年8月,校址张家垫村西,时为宁锋公社中学。有2层教育楼1幢,教室6个、办公室4个,楼北建有教师宿舍10间及食堂和附属用房,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生源来自树桥、张家垫、鱼山、三联、宣家、百梁、潘家〓各小学的附设初中班。1975—l980年,附设高中班2个,学制2年。其间,政府划拨农田(宝丰村)26667平方米作为高中学生学农基地,学生农忙时参加田间劳动,平时学习文化知识,并聘请2位农民为常年管理人员。1978年,中学与张家垫小学合并,更名为宁锋公社中心学校。1980年,中小学分设。1983年,公社改为乡,更名为宁锋乡初级中学。1999年8月,宁锋中学并入洞桥中心初中中学。历任校长为徐安雄(1974年8月至1977年8月),王锡君(1977年8月至1980年8月、1987年8月至1991年8月),吴祈震(1980年8月至1987年8月),郁楚根(1991年8月至1995年12月),蒋惠良(1995年12月至1999年8月)。
  成人教育
  早期的成人教育称作平民教育。民国16年(1927),平民学校改为民众学校。民国18年(1929),鄞县民众教育委员会要求12—50岁的失学男女就读民众学校,凡学满2学期以上,识字、常识、党义、算术、音乐5科试验合格达标的,由教育局发给证书。民国19年(1930),鄞县试行民众识字教育,宣传识字运动,并设立多处识字牌、问字处。民国30年(1941),全县实施国民教育,县政府规定各乡镇学校必须办成人班和妇女班1—2班,收容原失学民众。民国35年(1946),强制扫除文盲,实施民众补习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成人教育采用“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保本”的学习方式,各乡成立扫盲突击队,检查督促。1971年,开设扫盲班,兴办政治文化夜校、业余文化学校等,还举办各种培训班。1976—1977年,洞桥中学附设两个高中班,学制2年,后因多种原因而停设。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教育形势需要,乡初级中学开设过两届分岔定向劳技教育班,主学文化兼学花木和缝纫。1985年8月,创办职业高中机械班,对外称为洞桥职业技术学校,全县招生,学制2年。学校管理上形成“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92年,洞桥职业技术学校从洞桥中学迁址到原洞桥中心小学(沙港朝南祠堂)。2004年9月,从朝南祠堂迁至洞桥教辅室内。2006年9月,洞桥职校迁到洞桥影剧院后面,更名为洞桥镇成人学校。2012年12月,洞桥镇成人学校迁址于宝积路2—2号。
  洞桥乡(镇)成人学校创办之初,教师由洞桥中学教师兼职。1992—1994年,由3位专业教师任教。1995年,有教职工13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7人、大学专科学历4人。2004—2012年,洞桥镇成校有教师3—5人,均大专以上学历、中学中级以上职称。
  从职校到成校,所授专业始终是机械专业与电子、电工专业。1987年6月,第一届46名学生毕业,均被企业录用,参加毕业典礼的有乡各大企业主、鄞县教育局局长和分管教育的副县长。至2002年,洞桥职校共有791名学生毕业,毕业生中,罗国定、许雄伟等成为私营企业负责人,全益锋、何邦明成为实业业主。2003年,鄞县创办职教中心,洞桥职校结束办学,在校教师调离或分流到洞桥中学。此后,按区政府要求,进行失土农民培训、农民转岗培训、企业职工及外来务工人员培训、“普网”与“双证制学历”培训等,到2012年底共培训9438人。
  成人学校首任校长董忠雷,2009年陈忠良接任至今。此前曾由马德均、全从翰、戴国元先后担任学校负责人。
  教师
  旧时教师称为先生,凭学识和才华吸引学生,收取柴米、腊肉等作为学费,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自行决定。师生关系的合约性、课堂教学的单向性、教学内容的狭隘性和学龄儿童的差异性是私塾教育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
  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教师分公办和民办两种。1952年,民办小学转公办,中小学教师实行工资制。1953年,公办教职员开始享受公费医疗待遇和劳保政策。1956年,实行新的货币工资标准,并较大幅度地提高教师工资。
  1958年,小学生入学人数达到一个小高峰,学校超负荷接纳学龄儿童,又加上教师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农业劳动,正常的教学工作受到影响。
  1969年,公社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简称贫管会),大队成立“贫管组”,教师也按工分计酬。1969年,为了普及小学教育,提出“把学校办到家门口”,教师回大队任教,实行工分加补贴制度,到1972年恢复工资制度。
  1970—1975年,第二轮民办教师“转正”工作逐年分批实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得到调整。1980年,试行中小学班主任津贴制。1981年,鄞县第三轮优秀民办教师“转正”工作实施。1985年,公办教师进行工资改革,实行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和工龄教龄津贴制度。是年,全乡教师庆祝第一个教师节。
  1995年起,由于本地户籍的大中专师范毕业生较少,部分学科师资紧缺,为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师资力量,洞桥初级中学和宁锋初级中学持续引进外省籍教师。
  2012年底,全镇有在职公办教师157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72人。退休教师43人。
  第二节 卫生事业
  医疗机构
  洞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前身为联合诊所,成立于1956年5月8日,所址在沙港村五间头,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同时在洞桥村楼同章家也有医疗点,面积约20平方米。1958年,根据人委卫生科《关于建立人民公社卫生保健院工作意见》,洞桥联合诊所改名为洞桥卫生所。1966年,洞桥卫生所迁址到沙港村宝积庵,用房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左右。1978年,有医务人员7人。1992年8月,更名为鄞县洞桥卫生院,宁锋卫生院为下属分院。1997年6月,迁址碧云路1—6号(朝南向),占地面积7392平方米,有人员31人,其中卫技人员17名,年接诊26419人次,2002年改名为鄞州区洞桥卫生院,2004年11月,宁锋分院并入,2007年5月,更名为洞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设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实行计卫合一。2012年,新门诊大楼装修完毕(朝东向前为文卫路,该大楼在2005—2011年曾租赁给新江厦连锁超市),至此,洞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房屋使用面积8220平方米(洞桥服务中心6395平方米,宁锋点1316平方米、百梁点414平方米、原医疗点喇叭口69平方米、新街26平方米)。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12个,分别为上水碶、洞桥、石臼庙、李家、孙王、树桥、宁锋(张家垫)、鱼山、三李、百梁、潘家〓11个村和明苑小区。全院有职工86人,其中卫技人员有71人;本科及以上学历33人、大专学历30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34人。是年,门诊量达到245874人次。历任院(所)长(主任)为丁遗根(1956.5—1968.9、1971.7—1986.7),楼正浩(1968.9—1970.8),许定法(1970.8—1971.7),沈功尧(1986.7—1988.4),庄金国(1988.4—1992.8),赵金祥(1992.8—1998.6),王春芳(1998.6—1999.11),徐孝芳(1999.11—2003.8),毛嘉范(2003.8—2006.8),王继儿(2006.8—2007.11),王珊波(2007.11—2011.11),李生建(2011.11—)。
  宁锋卫生院 1956年5月,成立百梁卫生站,地址在百梁桥村姚立卡家,有工作人员3人。1958年5月,成立宁锋卫生保健站,站址在乡政府里,有工作人员3人,以防疫工作为主。1959年,迁址宁锋乡供销社内。1969年,宁锋新院建成,1972年,更名为宁锋公社卫生所,有工作人员12人,百梁卫生站为宁锋下设服务站。1987年,宁锋卫生院迁现址(张家垫村34省道东),房屋使用面积1316平方米。1992年8月,宁锋卫生院划归鄞县洞桥卫生院,为下属分院,2004年11月,宁锋分院并入洞桥卫生院,原院作为一个医疗点。历任(站、所)院长为朱雁芳(1958.5—1985.12),史夫祥(1985.12—1998.11),徐孝芳(1998.11—1999.11),李行华(1999.11—2004.11)。
  科室设置
  洞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2012年底开设的科室有:内科、外科、妇(产)科(1956年设立)、口腔科(1983年6月设立)、中医科(1996年设立)、肛肠科(1998年设立)、皮肤科(2012年设立)、公共卫生防疫科及妇儿保健科等临床科室。行政等科室有办公室、财务科、医教科、社区科和后勤保障等。
  医疗设备
  洞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2012年底的医疗设备有:2000年,洞桥卫生院购入200毫安X光机。2009年,购入计算机成像系统(CR)、500毫安X光机,约87.5万元。2010年,购入西门子彩色B超诊断仪,约75万元。2012年,购入X光透视机,约14万元,其他设备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等多种检验设备。
  疾病防治
  传染病 历年报告传染病有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肺结核、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风疹、水痘、伤寒、梅毒、淋病等。传染病一经报告后,防疫医生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疫点进行消毒,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宣教,通过应急接种、X线拍片等方式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保护,防止疫情扩散。
  血吸虫病 1955年秋,鄞县开展血吸虫病的普查普治,从古林的牛池与邱隘的盐场起始,迅速推向全县。至1971年底,洞桥公社的有螺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钉螺密度为每平方市尺有100只之多,阳性率人数高达10%。1978年,通过抗原皮试、粪便孵化或镜检、直肠黏膜活检与综合性查病等办法,累计查出血吸虫病病人200多人,其中,晚期病人2人,男女所占比例分别为81.69%与18.31%。1962年,沙港大队三间头设临时治疗站,治疗病人100多人。1974年,在王家桥大队被医治的全公社血吸虫病病人约有80名左右。1979年,对排查中发现的病牛等牲畜,也分别给予治疗与处理。此后,镇内未发现钉螺及血吸虫病病人。(附文九“洞桥村的血吸虫病防治”)
  丝虫病 俗称“流火”,晚期脚踝与小腿间出现象皮肿,俗称“大脚疯”。旧时,象皮肿患者在农村随时可见,但各医疗机构均无此病情记载。1951年,在应征青年抽查时发现阳性病例,采用口服海群生每次1.5毫克治疗。其后20年,仍以抽查、口服海群生治疗为主。之后,以大队为单位,进行全面复查,病人阳性率为零,但仍采用口服海群生7日疗程。1980年,在宁锋几个大队实行丝虫病发病率考核。1985年2月全县经检查后,宣布全县基本消灭丝虫病。之后,又进行血检,未发现阳性。1988年起,以村为单位进行复查,微丝蚴阳性率为零。
  地方性甲状腺肿 俗称“大头颈”。1984年做外环境饮用水碘含量测定后,发现县西部外环境水碘含量贫乏,存在地甲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疾病)流行因素。1985年起,县防疫站对洞桥各村进行全民普查。此后,又对宁锋每村中7—14岁在校儿童进行随机复查,患者较少,不属于地甲病病区,对个别患者采用碘油制剂防治。1988年7月,根据观察结果,全县地甲病已基本控制。1989年底获“省级地甲病控制县”。自此,全镇未发现地甲病病例。
  根据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安排,对历史血吸虫病流行村进行定期查螺,未发现螺情;对门诊发热病人进行疟原虫镜检,未发现疟疾病人。近年来也未发现其他地方病报告。
  预防与接种 对各种疾病通过健康宣教、体检发现、门诊早期诊断、慢性病人随访等方式预防。洞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预防接种门诊每周二、三、四的上午开放,为现居镇内的适龄儿童提供预防接种服务,接种疫苗有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脊灰疫苗、白破疫苗、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水痘疫苗、HIB疫苗、流脑疫苗、7价肺炎疫苗等,家长可自愿自费选择二类疫苗。成人预防接种门诊每周一上午开放,为有需要的成人提供23价肺炎、流感等疫苗的接种服务。至2012年10月底,23价肺炎疫苗接种129人次。2012年,传染病报卡的及时率与完整率均达到100%。
  体检工作 包括常规农医保体检、学校幼儿园卫生体检、妇女健康提升工程体检及部分企业职工常规健康体检。2010年,全镇体检6651人次,2011年3278次,2012年7149人次。
  医务管理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 学习培训:2000—2012年,服务中心累计选派到上级医院进修20人次;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学习培训,至2012年底培训达300余人次;建立医务人员业务知识轮流讲课制度(每月一次);开展护士操作比赛。引用外院医生坐诊:2012年,特聘鄞州人民医院B超专家、医师周如海定期(每周三)到中心坐诊,B超日检查人数由原17人次增加到40人次;引用外院中医师坐诊,业务量增加30.4%;新门诊大楼启用后,相继引进鄞州第二医院、姜山卫生院3位专家到服务中心,提高医疗水平。规范药物使用:2012年,门诊人数的抗生素使用率25.17%、激素使用率1.46%、输液率17.08%。新门诊大厅增设自助挂号预约机、自助化验取单机,各科室安装综合服务终端(具有信息显示、报价、评价功能),各楼道增设休息区和饮水机。同时增设皮肤科、中医科、全科等专家门诊,提高医务水平及医务服务质量,提升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
  社区慢性病管理 2012年6月,洞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鄞州区首家注册“健康服务促进协会”,有健康指导、健康宣传、健康锻炼3个团队,会员由社区责任医生和71名志愿者组成。活动在辖区各个自然村、社区、企业,旨在使村(居)民增强健康意识、增加健康知识、丰富健康生活。至10月,已设立3个检测点,举办75余场次宣传活动。年底,全镇高血压病人发现率12.1%,规范管理率96.3%,控制率80.4%;糖尿病人发现率2.56%,规范管理率93.2%,控制率74.2%;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96%。浙江省专家组对洞桥镇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进行调研,并确定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浙江省糖尿病管理示范区、宁波市高血压管理示范区、成人接种疫苗推广区、鄞州区慢性病管理示范区。洞桥镇建立“健康服务促进协会”是全国创举,《中国社区医生杂志》、《宁波晚报》、《鄞州日报》和宁波电视台、鄞州电视台等媒体都做过报道。
  第三节 计划生育
  旧时,由于封建思想影响和生产力的束缚,人们信奉“早生贵子早得福”、“多子多福”、“养儿防老”,早婚早育普遍存在。
  新中国成立初期,境内育龄妇女生育八九个孩子的现象屡见不鲜,生育10个以上几乎每村都有。1950年,国家提出“有计划经济,也要有计划生育”,但因为当时缺少避孕措施,这种计划自然“流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明确规定男女结婚最低年龄。1953年,国务院卫生部公布《避孕及人工流产的办法》。由于人们传统婚育观念的影响以及避孕工具和避孕效果不理想的因素,收效甚微。
  1962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但由于传统习惯和科技水平限制,农村没有普及计划生育。
  1963年,提倡人口控制,宣传“结婚晚一些、生得稀一些、养得好一些”的晚婚晚育婚育新观念。
  1978年,鄞县革命委员会批转县计划生育办公室《关于计划生育工作几个具体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子女,生育两个则需要间隔3年。
  1980年,开始实施独生子女政策。洞桥按国家、省、县法规,成立机构,宣传、规定政策,全面实施计划生育。
  管理与宣传
  管理 1980年,宁锋公社根据浙江省革委会〔1979〕108号文件,按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要求,做出10个方面的计划生育政策规定。1984年,洞桥乡党委、乡政府组织73人专线班子,发动全体联村、联厂干部分批包干,建立计划生育工作联络网,共有116个联络员,做到人口生育与粮食生产“两种生产”、两种责任一起抓,同时每年年初制订政策、措施,年终检查兑现。1992年,洞桥乡与宁锋乡合并,随着工业的发展,流动人口也逐年增加。乡党委、乡政府调整充实乡、村两级计生工作领导班子,乡级健全计生协会,村级建立计生服务站,拨款近2万元,制订考核责任制挂钩奖金,调动干部积极性。全乡组织50多名干部,分两个小组,由书记、乡长、计生协会会长与分管领导分别到难度较大的两个村上门做工作,共绝育10人,处理非法领养5人,引流3人,上环17人。1994年,洞桥乡、村健全二级计生协会,会员由1195人组成,并巩固网络制度,各村设立联络员。全乡育龄妇女进行体检分类,或放环,或结扎,同时签订生育合同、放环合同、绝育合同。对26个村分类指导,开展创建计划生育合格村活动,是年,有13个村达到合格;流动人口登记上册外,还要有担保书。1997年,建立以党群书记为组长,文卫乡长为副组长的计生新领导班子,建立计生协会理事会,并与各行政村、企业法定代表人签订计划生育责任状,全乡建立村协会25个,会员2147人。1998年,建立75人组成的镇计生协会理事会,召开洞桥镇计划生育协会第三次理事会,选举产生专职计生协会副会长,设立村级协会26个,理事343人,会员2194人。建立镇级一所、村级三所的人口学校,党群书记为校长,分管镇长为副校长,计生常务主任为教务主任。开展“非法收养,无效婚姻”两项专治活动。全镇清理出非法收养家庭30户,无效婚姻39对,办理收养证12本,寄养证7本,抚养证9本;补办结婚登记16对。对424个外出人员和771个外来人口的发证和验证率分别达到100%和98%。建立以镇民政、卫生、公安、计生为成员的专治领导小组。对外来育龄人员进行查环、查孕、查病服务和面授教育。2001年,镇政府与各行政村签订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状。2003年,镇、村全年投入24.42万元作为计生事业经费,包括集体、个人先进的奖励、计生联络员报酬等。出台《关于2003年洞桥镇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分组考核》《洞桥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各村相应出台有关计生的村规民约。开展“房东管房客”计生管理形式,签订“房东管房客”责任书498份。是年,70%的村为区级计生模范村,81%的村为区级村民自治、民主管理村。2005年,调整35名计生联络员,举办培训班22期。出台《关于深化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各村对独生子女和双农独女户对象进行奖励,全镇共计9.7万元,奖励190户和42对。镇政府慈善基金会出资15万元,助学92个计生特困户。出台《洞桥镇关于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需求调查的实施意见》。2006年,在计生符合率、随访、宣传教育培训上加大考核分,实行“一票否决制”,召开各级部门的计生协调会议。特邀宁波市计生委主任张爱琴为100多位在职计生干部作《人口和计划生育面临的新形势》报告。是年底,镇政府表彰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奖励49对双农独女户、265对独生子女户、66对工商户独生子女家庭,奖励金额15.4万元。为外来务工人员代办暂住证、发放资料和“爱心服务卡”2020张。王家桥村、沙港村、张家垫村、百梁桥村组建流动人口协会,会员480余人,其中设立16名女协管员,一月一次大巡查,一年两次大考评。对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服务达95%以上。2007年,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政法镇长任副组长,由计生、综治、公安、工会、妇联、城管等部门参加的计划生育协调领导小组。是年,领导小组召开四次计划生育专题会议。镇政府制订行政村(居委会)和大型企业专(兼)职人员每月例会制度,并签订计生责任书,与奖金挂钩,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的意见》,宣传计划生育,4320人受教育。出台《洞桥镇流动人口目标管理评估办法》,坚持以现居地管理为主原则,形成有效管理和服务网络。发放独生子女(265对)奖励金10余万元。
  宣传 1992年,政府通过广播、电影放映,宣传计生知识3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48件,出黑板报7期,挂固定标语65幅,张贴标语30幅,举办各类培训班,问卷调查350人次。1997年,举办未婚青年、新婚孕妇、育儿班、更年期生殖健康等培训班11期,参加人数达692人次;发放《未婚青年须知》、《洞桥乡计划生育指南》、《洞桥乡个体户工商户、私人企业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须知》等宣传资料3938份;分别在洞桥点、百梁点开展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有奖猜谜100题活动,620人参加;张贴计生标语560幅。1998年,开办未婚青年、新婚期、孕产妇、育儿期、更年期、知情选择、一孩夫妇培训班共69期,参加人数达1526人,发放计生小册子1500余份,6765人参加电话或面授教育。购买10套有关计生的音像制品,镇村征订《人生》、《计生墙报》、《当代家庭报》、《宁波人口》、《当代人口》等报刊和100余册有关宣传资料。2003年,石臼庙、树桥、张家垫、蕙江4个村创建计生图书角,藏书1000余册,有1323人借阅,。其中树桥、蕙江两村为区级宣传示范村。投资7.6万元,完善村人口学校。镇计生办发放印有计生宣传的袖套5000余副,做计生试卷3800余份,发放资料4500份。2005年,制作计生布艺广告宣传230条,不锈钢计生宣传牌23块,大型喷绘2幅,村级生育文化公园1座。2006年,计生培训20余期,571人参加,发放资料1000余份,公开信2000封,对新增1600余名流动人口进行计生政策法规培训。
  计生服务
  1997年,建立计生服务站和健康服务中心融为一体的乡服务阵地,达到市级示范站标准。服务站门诊492人,放环53例,取环49例,“村村清”受检率达到92.2%,按时录入全乡育龄妇女信息卡:
  1998年,建立新家庭计划领导小组和协调小组,为群众“生产、生活、生育”提供服务,扶贫帮困结对16对。镇服务站接待门诊823人,放环110例,取环67例,手术量占全站四项手术的43.27%,6765人接受查环、查孕,受检率达98%。出台优惠政策,树立典型示范户30户。
  2001年,服务站门诊765人,放、取环88例,对230家个体户上门服务。
  2003年,开展“村村清”3354人次,育龄妇女受检率达98%,妇女病普查2316人次,查出子宫肌瘤29例、脱环6例。
  2005年4月,对育龄妇女进行“三查”(查环、查孕、查病),总人数达3480人。在“三查”人员中查出子宫肌瘤57例、卵巢囊肿79例、环下移42例,对用节育措施的育龄妇女跟踪随访并建立档案,随访率99%。
  2006年,为2329名流动人口进行妇女病普查,检查率98.7%,“双月随访”1000份调查表,回收率100%,其中放环不适合的有68人。育龄妇女随访4600人,随访率97.9%,参检率95.3%,落实长效措施81%。“三查一治”中,共检查3459人,发现子宫肌瘤68例、卵巢囊肿20例、环下移13例。
  2007年,“三查一治”中,查环1706人,查出妇女病34人,对违反计生人员(30人)督促其办证(结婚证)或劝返回原籍。育龄妇女参检率93.8%,落实长效措施92.8%。
  第四节 文化事业
  机构设施
  文化站 1984年,洞桥乡文化中心成立,1988年更名为文化站。2002年,成立文体站(属文化站)。文化站从当初的电影放映和外地剧团的戏曲演出,发展到现在,拥有镇越剧团、各村文艺团队和企业文艺团队34个,镇、村、社区图书室22个,还有“草根讲师团”(成员从4人增至近20人)。1996年,洞桥镇文化站被授予“浙江省特级文化站”称号。2005年,镇文体站被区文化广电局评为文化体育先进集体。历任站长(负责人)为朱雅棠(1984—1988)、孙惠明(1988—1998)、王存甫(1998—2002)、董忠雷(2002—2008)、李春梅(2008—2011)、王杰(2011—2012.2)、方敏波(2012.3—2012.11)、钱唯(2012.12—)。
  影剧院 1983年,洞桥影剧院建成,建筑面积3250平方米,有座位1094个。影剧院兼具演戏、电影放映功能。1986年,洞桥影剧院安装16毫米座机(2002年安装35毫米座机),提高声光质量。
  广播电视站 洞桥乡(镇)广播电视站成立于1992年8月,前身为洞桥乡广播站(始建于1969年4月)。1996年1月,直属于鄞县广播电视台,同年8月开始建有线电视。2006年直属于鄞州区广播电视台。2012年,有干部职工8人(在编2人,聘用6人),分别为站长1人、窗口2人(其中1人兼宣传报道)、工程技术人员5人。在职的干部职工中,4人取得大学本科学历,3人取得大专学历。广电站现坐落于荷晓东路1035号,建筑面积408平方米。站内有独立的农村应急广播室,配备1套广播音频工作站、1套字幕机工作站和2套调频发射机,装有调频广播及音柱喇叭共1800余只,于每周二、五播出新闻和专题节目各两档。2008年开始光缆传输。至2012年底,广电站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1600多户,全镇有光接收点总计220多个,有线电视主杆光缆100多公里,有线数字双向信号覆盖率达100%。2008年被评为宁波市乡镇广播电视特级站,2010年被评为鄞州区卫生先进单位,2011年被评为鄞州区文明单位。
  图书馆 洞桥镇图书馆创办于2003年5月,地点在镇影剧院一楼,内设图书文库、民众读书阅报角等。图书馆面积为50余平方米,藏书6500余册,设管理员1人,手工程序操作。2010年,图书馆搬迁,暂设在洞桥镇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一楼。年底图书借阅开始计算机操作。2012年12月,图书馆从一楼搬到三楼,面积为100余平方米。为满足读者需求,从图书馆创办以来,政府每年拨款购入各类图书及报刊(年订阅报刊20余种),至2012年底,图书馆藏书达9138册,并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如A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类哲学、宗教,C类社会科学总论,D类政治、法律等。镇图书馆在区图书馆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并指导组织村、社区图书室相互的调配和报刊订阅等工作。镇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40余小时,2003年6—12月图书借阅915人次,1831册;2005年图书借阅1434人次,2868册;2012年图书借阅3250人次,5220册。图书馆每年开展读书活动2—3次,并组织各村及社区图书室举办各类宣传活动。2006年,洞桥镇文化站在“我爱读书”活动中荣获鄞州区“有特色读书活动”奖。至2012年底,设负责人1人,管理员1人;本科学历1人,高中文化1人。全镇2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都设立图书室,每一个村、社区都有兼职图书管理员,共有藏书58819册,其中有4个村设有电子阅览室,共有82台电脑供读者查阅,年图书借阅20426人次、38420册次。
  镇学校图书室有镇中心初级中学图书室,藏书25000余册;洞桥镇中心小学图书室,藏书3万余册;宁锋小学图书室,藏书14600余册;百梁天成希望小学图书室,藏书11800余册,学校共计有81400余册,学生人均拥有29.4册,学生人均年借阅20—30册。
  文体中心 文体中心于2010年开始建造,2012年正式对外开放,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包括室内篮球场地、羽毛球场地、乒乓球场地、台球室、健身室、棋类室、培训室等各个功能活动室,是一座集群众休闲、健身、比赛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
  文娱活动
  旧时,民间文化活动多以宗族为组织依托,庙祀祭神形式多样,具有风俗性和群众性特点。
  “大头和尚” 系民间舞蹈的一种,取材于明末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三言二拍》中《月明和尚度柳翠》故事,表演形式为哑剧,动肢体不动口,表演者合着打击乐器的节奏,运用夸张、诙谐、滑稽的肢体语言,表演一些农村喜闻乐见的故事。镇内程家村早在清代已有“太平会”组织,主演“怕老婆顶碗”、“老潘磨豆腐”等。每逢农历十二月三十到本村祠堂、庙中演出,正月初一至十三到各村演出,新中国成立不久后失传。
  “马灯舞” 由泥马渡康王故事演化而成。清咸丰年间盛行,为儿童群舞,有固定唱词,多用喜迎新春的吉祥语言。六盏马灯,三男三女表演,身系马套作骑马状,手执马鞭锣鼓伴,动作疾驰旋转快,模拟马术,舞姿美。基本舞蹈定式有蛇蜕壳、开四方、梅花炮、剪刀绞等,几乎各村都有,新中国成立前后洞桥村马灯舞盛名于鄞西一带,并且多次在比赛中获奖。后因电视普及,“马灯舞”渐少。2008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马灯舞基地在洞桥中学落户。
  宁波走书 清中叶由农民劳动时一唱一和的田头山歌演化而成,故艺人自称“犁铧文书”,雅称“莲花文书”,开始为坐唱,19世纪初发展为边走边唱,主要以一支大筒胡琴(四弦琴)伴奏演唱,配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民国时期书场设在茶坊、茶室;20世纪60年代,各地有专业书场。洞桥公社沙港俱乐部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安排唱走书节目。全章华和全象芬两个小演员,昵称“小唱书”,唱了近10年走书,唱过《野鸭畈话当年》、《歌颂共产党员叶生康》、《紧急电话》等。曾参加县会演,后成为县宣传小分队队员,唱遍全县各公社。
  舞龙 是当地的传统文化活动。每年年底或正月,村里自发组织舞龙队到各地表演。舞龙以道具的结构形式来分,分为七节、九节、十二节、十八节、二十四节,三李村的龙身长二十四节,兼青龙、绣花龙于一身,龙鳞彩绘刺绣,串珠装饰,既美又活,有摆龙门阵、窜龙门、辟龙门、连跳龙、龙嬉龙、龙入海等动作,展示舞龙者的技艺和力度。因后继无人,舞龙队自行解散。
  演戏 是一种大型的文化娱乐活动。原大庙宇和大宗族的祠堂大多有戏台,若无室内戏台的村庄就露天演戏。出钱请戏班子,钱源有三:一是祠堂的大家田里支出一部分,二是财主拿出一些,三是向众人募捐。20世纪40年代初,农村请戏班子主要是京班(亦称徽班)演戏。40年代后期,也请古老的“的笃班”改为现代的越剧团(也叫绍兴文戏)。旧时演戏每年至少2次或2次以上,大多是为祭神拜佛。以洞桥村为例,第一次每年早稻收割后,或晚秋期间演龙王戏,意味着感谢龙王菩萨保佑风调雨顺;第二次祭潘君庙菩萨寿诞,每年农历十月十四、十五2天;第三次祭天兴庙菩萨寿诞,每年农历十一月十四、十五2天。
  2006年,沙港村举办王应麟读书节,鼓励村民阅读文化科技书籍,学习农业科普知识;洞桥中学把每年的4月份定为读书节,发动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开展演讲、作文、讲故事、写节约粮食广告词等活动。树桥村的文化公园,各村的农民学校、图书室等是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场所。
  文娱团体
  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性文艺通过公社或大队(现行政村)组织。1950年,各村组织抗美援朝和土改运动宣传队,每队10余个男女组成,就地取材,自编自导自演节目。1952年开始,文艺队伍逐步发展到30人左右。如最有名为繁荣剧团(由王家桥、沙港、塘堰、上水碶村联合组成),戏目有《黑驴告状》、《九斤姑娘》、《虑印》、《血手印》及《林冲起解》、《包公探阴山》等,以古装戏见长,剧团到过鄞西山区,平原的潘溪、樟村、栎社、石碶、梁山伯庙,鄞东的邱隘、咸祥、下应等,还到县外演出。剧团中演员最有名的是全汝康,演包公逼真,被雅称为“包公阿汝”;洞桥村的耕暇剧团,现代戏和古装戏皆演,曾演过《七七卢沟桥》、《武松除霸》、《包公斩伦元春》,经常被邀到古林、樟村、邱隘、奉化等地演出。马湖联合剧团(由张家垫、鱼山、李家〓、上周、后马联办)、百梁剧团(也有蕙江村民加入)既能演现代戏《擦亮眼睛》等,也能演古装戏《孔雀东南飞》、《铡美案》、《碧玉簪》。1954年后,由于专业剧团和电影增多,业余剧团逐步淡出。
  1966年后,因政治运动,古装戏停演,各大队办起俱乐部开始排演小戏、说唱,宣传政治。后相继大演革命样板戏,各俱乐部有代表作,如东升大队(王家桥村)的《白毛女》,沙港大队的《沙家浜》、《红灯记》,洞桥大队的《奇袭白虎团》,战胜大队(李家村)的《江姐》,红心大队(孙王村)的《红灯记》,张家垫大队的《红色娘子军》,百梁大队的《霓虹灯下的哨兵》等。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后,各俱乐部文艺活动随之结束。
  1974年,洞桥公社成立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队长是共产党员徐水道,编导吴瑞芳,队员来自社办企业和各大队的文艺骨干,排演不脱产,抽空排练,晚间演出,演员无报酬。表演形式为小戏和曲艺。小戏有《半篮花生》、《把关》、《审椅子》,说唱有《采草药》,快板有《养猪好处多》、《两个阿婶》,演唱有《洞桥养猪经验多》和舞蹈《采药舞》(县获奖节目)。社内大队演,社外邀请演。1977年,公社文宣队解散。
  2002年5月,洞桥镇组建镇文艺队,2008年成立镇越剧团,成员有村民和企业职工,自编自演。综艺类节目有《回家》、《求孙记》、《摆摊》、《新农村新天地》及传统折子戏《闯宫》等,还应邀参加市、区巡演和宁波天一广场的专场演出。后受到镇政府支持和区文广局的指导,投入资金,购置音响设备,排演传统古装越剧《泪洒相思地》、《夜明珠》、《绣球缘》和《红丝错》等,到镇内各村、东吴镇三塘村、姜山镇和益村、古林镇俞家村、石碶街道冯家村、高桥镇高桥村等地演出。建团至今,演出200多场次,在鄞州区举办的剧团等级考核中,镇越剧团年年被定为二级文艺团队,被鄞州区列入“天天演”剧团。2003年,越剧团荣获鄞州区“相约明天,拥抱小康”文艺晚会群众优秀文体活动奖;2004年,被评为“文化进百村”活动先进集体、“灵动鄞州”民间文艺大巡游“最佳创意奖”;2005年,被评为鄞州区文体先进集体;2006年,被评为鄞州区甲级文艺团队;2007年,群口快板《新农村新天地》获区文艺会演三等奖;2008年,被评为鄞州区有特殊贡献的业余文艺队;2011年,《大爱无声的人》获鄞州区“践行慈善,共创文明”文艺会演创作演艺奖。
  2008年,王家桥村成立文艺队,受村领导支持,文艺队招募演员,筹集资金,购置戏台、服饰、道具。2009年,演出《十八双绣花鞋》、《碧玉簪》等越剧,此后,排演甬剧《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等折子戏,到镇内各村及镇外里岙、郑家、崔岙、桓村等地演出。
  2010年,洞桥镇成立“草根讲师团”,以“党员学习会客厅”、“百梁故事会”、“草根讲堂”、“快板新说”等形式,讲课230余场,惠及党员与群众2万人次。宣讲团由政治素质过硬、文化素质较高的20余名优秀人员组成,在洞桥村、石臼庙村、张家垫村、百梁桥村、明苑小区建立草根据点,设立红色课堂,并送课到村及企业。百梁桥村草根据点被宁波市委组织部定为“和村36计”典范。
  2012年末,全镇有文化艺术团体34个。
  电影放映
  1953年下半年,省电影放映队宁波中队部来农村首映《白毛女》、《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20世纪60年代始,鄞县电影队每月一次到各大队露天放映电影,因部分村民听不懂影片中的普通话,需要放映员用方言说明故事情节、人物身份(性格)。影片有战争题材片《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八部“革命样板戏”曾反复放映。1975年,公社成立电影放映队,当初有16毫米放映机2台,巡映于各大队或自然村,送“影”上门。洞桥影剧院建成后,以影剧院集中放映和到各村分散放映相结合的方法服务村民。1993年,宁锋电影队并入洞桥。2012年,已有35毫米放映机2台,放映员增至2人。
  广播电视
  1959年,红旗大队友谊耕作队(蕙江)第一次安装两只有线广播喇叭,分布在大堂门和百梁桥北堍桥头,群众聚听新闻、气象和文艺戏曲,以后安装有线喇叭,范围逐渐扩大到每户家庭。同年,洞桥公社洞桥大队徐忠烈、陈海浪、施宝根三户安装广播喇叭。1962年,洞桥大队朱世祥第一个装上矿石收音机。1966年,个别家庭开始购买收音机,以后逐步普及又逐步淘汰。1971年,蕙江大队购置扩音机,地头、村内安装高音喇叭,村民及时听到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生产技术和革命歌曲。1983年,洞桥乡有广播喇叭2277只、收录机203台。1991年,拥有广播喇叭2460只,入户率80%。由于电视普及,2012年,洞桥镇广播喇叭锐减到1800余只,入户率仅19%。
  1970年,洞桥大队前王畈(自然村)3个生产队买进3台电视放映机。1971年,大队集体买进1台24英寸黑白电视机,以后个人家庭购买电视机增多。1976年,友谊大队集体购买2台匈牙利进口24寸黑白电视机。1983年,洞桥乡有694台电视机(包括彩色电视机),洞桥村的徐忠烈是村里第一个拥有彩色电视机的村民;宁锋乡蕙江村有彩色和黑白电视机300余台。1984年,洞桥和宁锋两乡有80%以上家庭拥有电视机。1993年,乡政府投资60余万元,完成16个村安装有线电视工程。1994年,乡政府投入105万元,建设全乡闭路电视工程。1995年,洞桥乡开通有线电视。1997年,洞桥乡与鄞县有线电视台联网,电视频道增加到22个。至2012年,洞桥全镇约有17468台电视机(根据各村、居民会统计数字),每户平均1.86台。
  第五节 体育健身
  学校体育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斐迪学堂首开体操课。民国12年(1923)推行《壬戌学制》,改体操课为体育课,小学每周3节,中学每周2节,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举办运动会。1950年7月,中央教育部颁发《课程暂行标准》初稿,教材纲要中包含整队、步伐、体操、舞蹈、游戏、技巧、球类运动、田径运动八类。1951年8月,中小学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各学校加强学生体格锻炼。1954年,学校开展早晨广播体操锻炼,实施《劳卫制》。1964年,《劳卫制》改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篮球、乒乓球、射击、田径各项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起来。“文化大革命”中,随着停课闹革命,学生的体育锻炼随之停顿。1982年8月,国家体委颁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校每班每周按大纲要求坚持“两课、两操、两活动”(两节体育课,做好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抓好两次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参加1小时体育活动,两个乡中小学达标率为95%。1984年,体育教材改革,学校使用省编体育课本,同时参考部编教学大纲。1993年开始,初中实行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内容为女800米,男1000米跑步,加之跳、掷、球类、游泳共3个项目,合格者以30分记入升学总分。1993年,洞桥和宁锋两所中学联合举行运动会。2005年开始,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使用“新课程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替代《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融入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体育课成为以突出健康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体育教学形式由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相结合,初中一周两课。是年,举行洞桥镇中小学第六届运动会;2006年,举办洞桥镇中学田径运动会;2007年,举行洞桥镇第七届中小学运动会。2008年,洞桥中学开设柔道体育项目,参加人数50多人,当年获得市团体第一名。2010年10月,洞桥镇初中举行学生田径运动会。2012年10月,洞桥镇中心初级中学举行抱球接力、运球投篮、飞镖、两人三足等趣味运动会。2008—2012年,洞桥镇中心小学每年举行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洞桥镇中心初级中学每年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2012年开始,洞桥镇中心初级中学实行每天放晚学前全校师生跑步半小时以上(每天早操、眼保健操照常进行)。
  2002—2006年,学校已向区级以上单位输送10名运动员,运动项目柔道、游泳各2人,帆板、帆船、排球、皮划艇各1人,少体校2人。上述学生运动员获奖情况:2011年,缪琳获浙江省拳击赛第一名;2011年,王燕萍获得宁波市柔道赛第一名,马佳寅、王倩、张福满、潘吉获第二名,王娜获第三名;2012年,马佳寅获得浙江省柔道赛第一名。
  2005年,洞桥镇政府投入39万元建造田径场(中小学共用);2006年投入41.39万元,改建宁锋小学、百梁小学运动设施。2008—2011年,镇政府连续4年拨款增添学校体育设施,合计1492033元。
  群众体育
  旧时,农村群众体育活动一般在农闲期间和喜庆节日时举行。尤其在庙会中,民间艺人以舞龙、跑马灯和踩高跷为主要形式;小孩子常用老鹰捉小鸡、清兵捉强盗、捉迷藏、打虎跳、结(下)屙缸棋、剪刀石头布等游戏作为体育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镇内群众体育活动逐渐活跃起来,尽管设备简陋,但是篮球、乒乓球等深受喜爱,田畈里摔跤、掘(拄)牛头屡见不鲜。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洞桥公社的沙港大队和洞桥大队,宁锋公社的张家垫大队、友谊大队(今蕙江村)、百梁大队等组织农民篮球队,特别是沙港大队,在水泥晒场装上篮球架和电灯,是当时少有的灯光球场。篮球队员从14人发展到40人,常到鄞江、蜜岩、上王、蜃蛟、奉化滕头等地去参加友谊赛。
  1975年7月,洞桥公社从各大队挑选游泳能手在南塘河举行纪念毛主席畅游长江活动,观众逾千人。
  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6年4月,鄞县贯彻实施《体育法》,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洞桥镇2002年成立文体站,2005年设立6个全民健身活动点,有6个社会体育指导员,约有330人参加健身活动,后健身活动扩展到各村和明苑小区。2004—2012年,全镇举行形式多样的体育赛事。
  2005—2007年,建镇级健身公园——洞桥休闲公园,内设健身路径、健身器材;在文化站内设台球室、乒乓球室;2007年6月,在明苑小区南潘沙北路东设灯光球场1个、门球场1个。拨款30万元,用于树桥等村俱乐部和村级公园、体育路径建设。2006年,镇政府建造14个村体育路径和篮球场,给14个村设置健身器材和健身场地,全镇约有48%左右的村民、居民参加多种健身活动。2007年,镇政府投入30万元,完成王家桥等所有行政村健身路径、篮球场和其他设施的建设安装。是年,洞桥镇申报浙江省体育强镇。2008年被浙江省评定为体育强镇。2011年,镇政府投资310万元,建造洞桥镇文体活动中心,用地面积3923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内设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四张台桌)、台球室、健身室、棋牌室、培训室等。2012年4月投入使用。
  至2012年底,洞桥镇拥有27个村、企俱乐部,21个村、社区老年体育协会,38个体育指导员。各村建立健身指导点,约有3000个健身队员。全镇拥有23条健身路径、22个篮球场、21个乒乓球室、28张乒乓球台、4个台球房、5处晨练点,已经成立篮球队、乒乓球队、象棋队、围棋队、腰鼓队、中老年健身队、太极拳队等67支业余体育队伍,各村都有特色体育项目,如:王家桥村的腰鼓、乒乓球;沙港村的篮球、象棋;周公宅村的舞蹈;上水碶、洞桥、程家、上凌、前王、鱼山、三李、宣裴村的腰鼓;孙王、张家垫、蕙江、百梁桥村的腰鼓、舞蹈;罗家漕、潘家〓耷村的乒乓球;石臼庙、李家村的乒乓球、舞蹈;树桥村的腰鼓、篮球等。

知识出处

洞桥镇志

《洞桥镇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贸经济、财政金融、镇村建设、交通邮电等多个方面反映洞桥镇的历史和现状,记述时限,上限尽可能追溯事、物之发端,下限原则上到2012年末。

阅读

相关地名

洞桥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