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农业经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124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农业经济
分类号: F327.55
页数: 26
页码: 59-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洞桥镇农业经济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农业体制、农田建设、农业现代化、种植业、“八戒”西瓜、畜牧业、洞桥渔业经济合作社、兴修水利等。
关键词: 洞桥镇 农业经济 农业

内容

第一节 农业体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
  新中国成立前,农村大部分土地归少数地主所有,贫农、中农占有土地极少,本地无田或少田农户只能向地主租田耕种。租田形式有活租、定租、钱租和物租之分,活租即年核定田租比率,按比例缴租;定租则核定租额不变,不论年景好坏和收获多少,租额必须缴足,当粮价低贱时则要以货币缴租,以物抵租等。每年秋熟时节,地主即派账房先生下乡催收田租。灾年,作物歉收,佃户无法缴租,佃农屡以抗租罪被抓捕(即吃租米官司)。
  土地改革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1年1月,洞桥开始土地改革。土改工作队进驻洞桥村,由龙观乡吴武康任总队长,开展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改革运动,主要任务是斗地主、分土地和农具,分房屋和家具,选出村农会主任、村长、妇女主任、民兵连长等村领导班子,划定家庭成分,等级分地主、富农、大佃农、上中农、中农、下中农、贫雇农、雇工、游民等。是年初夏,土改结束。
  农业合作社
  互助组 土改结束后,贫苦农民分得土地和房屋,形成单门独户单干户,生产积极性普遍提高。但单干户力量薄弱,生产效益较差,当时有形象的比喻词: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一摇。1952年,党和政府号召农民走互助合作化道路,洞桥农民积极响应,组织起解决某些农户劳动力和技术困难的变工队,洞桥村由翁行华任队长,并逐步形成互助组。根据《洞桥村村史》记载:翁行华组织村第一个互助组,共8户人家。是年,互助组取得粮食丰收,亩产651斤,而全村均产每亩仅612斤。同年翁行华出席县“劳模”会。
  低级社 1953年,洞桥、宁锋农民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据《洞桥村村史》记录:翁行华互助组在自愿情况下,自发组织合作社。当年夏秋干旱68天,全村亩产578斤,合作社亩产有648斤,合作社被评为县级集体劳动模范。当年冬天,翁行华自发式合作社被上级批准为正式低级社(低级社是每户入社土地,秋收时按土质好坏每亩土地可分红稻谷40—50斤,高级社是取消土地分红的),入社有20户。1954年,王安定与王国万的互助组入户数增加到10—12户,每亩产量比全村高96斤,被评为县级集体先进等荣誉。此年,鄞西连作晚稻在翁行华低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试点,然后全面推广。1955年,翁行华低级社扩大到63户,称为“洞桥一社”;王安定互助组转为低级社,称为“洞桥二社”;王国万互助组转为低级社,称为“洞桥三社”。后出现退社现象,二社退出3户,三社退出4户,王国万退社后由朱锡祚任社长。只一社未退,且年景较好,丰产丰收,均产比全村高129.2斤,被评为县级集体二等模范。
  高级社 1956年,洞桥乡、宁锋乡开展大规模的农业高级合作化运动。洞桥村的吴家庄、拦浦堰和前王畈(均为该村的原自然村),将土改时分给农民的所有土地全部入社,三个低级社、一个互助组和所有个体户(包括地主、富农等)都加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个高级社相当于一个行政村)。洞桥村为一个高级社,下分七个生产队。将各低级社和互助组个体户的一切生产资料、耕牛农具都折价入社。是年,中央颁发《农业纲要四十条》。洞桥村高级社是鄞江区的基点社,全区各乡常到此学习。
  洞桥、宁锋的农业合作化总体情况,参看《部分行政村生产关系变革表》。
  人民公社
  1958年8月,党中央提出“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号召“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全县以区为单位成立人民公社(亦称大公社),鄞江区成立鄞钢(鄞江)人民公社,下辖清源、鄞江、梅园、洞桥、百梁、宁锋、仲夏和蜃蛟等11乡。每乡以军事化编制,乡为营级编制,生产上称管理区或称大队,各村的高级社改称连队,下属的生产队称为排。受浮夸风和命令风及自然灾害等影响,粮食连年减产,洞桥村1959年粮食亩产691斤,1960年亩产534斤,1961年亩产仅有500斤。1962年,中央颁发“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纠错补缺,大公社划分小公社,以原来一个管理区(分)为一个公社,耕作连改名为大队,生产排改为生产队。提出“队为基础,三级(公社、大队、生产队)核算”方针;提出生产自救,公社允许社员垦荒种粮争取每人百斤粮,把水田总面积的7%左右作为自留田,作粮食补充。引进抗倒伏的高产良种矮脚南特号,洞桥村从1961年的亩产500斤,到1963年亩产提高到658斤,1964年提高到782斤,1965年提高到854斤(提前两年超过农业纲要四十条的指标),1966年亩产1005斤。“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红卫兵造反夺权,由生产领导班子组织安排生产。1968年9月,公社革委会成立,生产大队领导班子领导成员由革委会批准。20世纪70年代初,公社增设贫下中农管理协会(简称“贫协”),有公社贫协和大队贫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9月,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各生产队的水田面积,按照各户的口粮和劳动力级别分田。生产队的仓库、晒场、耕牛和农具折价,按地亩多少分配到户,价值多找少补,互相平衡。各生产队因土地、劳动力不同,分田略有多少。1984年,洞桥村按每户劳动力(参加乡、村企业务工劳动力,按每10级分3级的田),每级分田4分左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在完成国家粮食征、定购任务的前提下,可自主种植其他作物。也可经商、办企业、打工。当时承包期3年,后延长至15年。2000年,县政府颁发《浙江省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期限30年。同时,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稳定种粮大户,巩固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按照上级有关政策,结合洞桥实际,制定农业补助政策,其中重点支持扶植种粮大户。2008年政策规定:承包种植20亩以上大小麦,均产超出150千克,每亩补贴40元;承包耕田20亩以上,且粮食复种面积20亩以上种粮大户,每亩补贴20元;对种粮大户购置水稻插秧机,在区补基础上镇再补10%。2010年、2011年政策规定:10万元资金补助粮食高产示范方;1万元资金奖励前三名高产竞赛农户,若获市、省第一名的分别再奖5000元、1万元;10万元镇农发基金重点补贴500亩以上种粮大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购置农业机械。2006年,最大种粮户200亩至500亩,2011年、2012年最大种粮户1000亩以上。
  第二节 农田建设
  耕田垦拓
  南朝宋大明四年(460),山阴(今绍兴)地区因土地兼并,大批失地农民迁入鄞西(包括洞桥、宁锋)开拓湖田。大明七年(463),会稽太守刘子尚鼓励农民开拓。自此,大规模开发湖田开始,耕地面积越来越大,居住人口越来越众。但其时尚未形成平原,只是大小不一的畈块,遗留的有洞桥上水碶村的烂田畈、程家村的洋家畈(又称仲夏畈)、洞桥村的前王畈和宁锋的江家畈、黄蚬畈、马家寺后畈、水路畈等。宋政和元年(1111),楼异奏章宋徽宗:明州有广德湖,可垦而为田。徽宗许之,楼异遂知明州,率州民垦辟广德湖田(今鄞西集士港、古林、上王、前虞、仲夏等地)710顷(约71000亩),岁得谷3.6万斛。
  1959年,蕙江村填池造田3.6亩,其中蛤巴池1.3亩、尼姑坟墩和拦浦堰两只池塘1.5亩、洗马池0.8亩,投工750工左右。1965—1968年,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掀起造田热潮。由于历史遗留原因,田野畈坟堆累累,池塘星罗棋布,河漕弯曲名存实废。1968年6月,县领导组织第二批赴大寨参观团,公社党委书记沈如潮和洞桥村支部书记翁行华同行,后带领群众挑坟堆、填水池、河漕,造大寨田,扩大耕地面积。洞桥村挑去的大坟堆有:天王寺后、龙眼里、里后杨、后杨河桥、窑基大墩、湖后塘、马甲堰、童家后门、里陆夹岙、楼家后门、野鸭畈楼家大坟、塘河北岸浅滩、吴家风水塘、江家大坟堆、拦浦堰对河岸、潘君庙前封家、前王畈大上墩、冯家、下边和蜘蛛墩等,所有大小坟堆废池基本挑平成为良田,又填平长700米、宽20米河道。后又掘新惠明江填旧惠明江,填拦浦堰小江等。20世纪60—70年代,王家桥村填平南塘河南、北河漕和沙墩小河,总长3500米,宽10米。沙港村填平河漕长300米,宽10米。上水碶村填平河漕长5000米,宽10米(共五段)。石臼庙村填平里龙江、陈山两处总长350米、宽20米河漕。程家村填平郁家至李家山河漕长500米,宽10米;庄家山下长500米,宽12米;上庵到上漕头长2500米,宽12米;下庵至五峰桥长300米,宽10米,共填平河槽3800米。李家村填平河漕长20米,宽15米;长500米,宽3米;长60米,宽25米三段。孙王村填河长405米,宽20米。上凌村填平上畈地新河长420米,宽11米。树桥村填河长400米,宽8米。张家垫村填平长田畈河漕长1800米,宽10米;后村头小河长200米,宽6米;河畈河两处计2000平方米;庙前台、庙后台两处计5000平方米;张家河1万平方米;后王前浦漕4000平方米等,共造田80亩左右。前王村挑掉近百座坟堆,填河1800米,共造田100多亩。鱼山村填河长1333米,宽10米;移坟堡造田后兴桥月亮湾3亩;高其头5亩;牌楼杆3亩;大池头3亩;梨树车头2亩;应家墩1.5亩;朝东墓前2.5亩,共造田40亩左右。三李村填河长80米,宽30米。蕙江村挑坟堆、填池造田31亩,其中章家碶周围坟堆造田10亩左右;拜坛六亩坟堆0.8亩;下畈大坟堆、畈中坟堆两座,机耕路边坟堆两座,渠道里面坟堆两座,合计造田2.2亩;黄道街一大片坟堆造田4.5亩;江沿挑大小坟堆造田2亩;倒磡埠头2.5亩;江滩、洲渚岸挑坟造田5亩;社田、后山下、后河弄挑坟造田4亩左右;填河长200米,宽10米;及其他等共造田近百亩。百梁村填河长5700米,宽11米。罗家漕村填河长985米,宽20米。潘家〓村填平50米长、20米宽的张家漕,55米长、20米宽的庵后漕,180米长、20米宽的大头河,300米长、20米宽的黄泥桥头,400米长、20米宽的前潘河等。根据资料不完全统计,原洞桥公社造田1203.7亩,原宁锋公社造田1391.5亩。
  2012年,全镇有耕田面积20892亩,其中农田20165亩、旱地727亩,另有林地11338亩。
  土地平整
  两次较大规模的土地平整。
  第一次是1958年,当年10月,鄞钢(鄞江)公社洞桥管理区成立;12月,开始在洞桥村野鸭畈进行改土(改良土质)平整的试点,挑高田填低田,并小丘造大丘,由大公社翁绍芳、翁行华负责,县农业局龚德要协助指导。其范围东至沙港村龚家,南至南塘河,西至洞桥赵家弄,北至汽车公路,总面积1200亩。主要任务:在质薄低洼的田上挖新河一条,从南塘河过楼家坟前与庄家漕接通,长800米,河面宽10米,以利排水;将原来歪斜零乱、高低不平、大小不一的田块统一规划成长100米、宽30米,方向南北的田块,每块4.5亩,掘去旧田塍筑起新田塍;每隔上下两丘田筑一条横机耕路,宽2.5米,高0.4米,每丘田横头开筑排灌沟1条,每隔7—8丘田筑一条直机耕路。历时15天,工程完成。1964年,将长100米、宽30米田块改为长66.7米、宽20米,每块2亩。
  第二次是1973年前后,在鄞县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指导下,洞桥、宁锋两个公社开展大规模耕田平整。宁锋公社蕙江大队(今蕙江村)平整土地850亩左右,1962年开始平整的土地,每丘2.7亩,规格为长60米,宽30米;此后逐年平整的有67米长,30米宽,每丘3亩。最后在1975年前后,拦浦堰平整的是55米长,26米宽,以后不断还有土地平整。20世纪70年代中,宁锋公社平整坟堆、高墩1200亩。土地平整后,田间留出机耕路,周边筑好水渠道,呈现出“田成方,路成行”的田畈景象,更方便机械耕作、播种和收割。
  标准农田建设
  洞桥镇最早实施的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是1994年的《鄞西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改造重点为洞桥仲夏畈(原洞桥乡),面积3100亩,项目建设机耕路13060米,新建砌石排水渠道3350米、三面光渠道8800米,项目总投资153.67万元,其中上级拨款123万元、乡镇自筹30.67万元。1997年,新造机耕路6550米。1998年,镇政府投资550余万元,修建标准化机耕路1.1万米、水泥渠道400米。1999—2000年,树桥村西畈被列入鄞县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面积530亩,建设机耕路3520米、混凝土进水渠道2862米、砌石排水沟2300米,总投资96.578万元。
  2000—2001年,对李家、前王、三李、罗家漕4个村1700亩农田进行标准农田建设,建设进水渠8411米、排水沟5635米、机耕路11009米,工程投资233万元。2002—2003年,对沙港、洞桥、石臼庙、程家、树桥、张家垫、李家〓、宣家、潘家〓9个村的5436亩农田进行标准农田建设,建设进水渠20763米、排水沟13068米、机耕路27488米,工程投资677.5万元。2003年,宣家、蕙江、百梁、梁桥4个村2000亩土地被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进水渠19584米、排水沟5637米、机耕路19397米,工程投资497.5万元。2003年因明州工业园区土地预征规划,标准农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暂停,仅裴岙等村进行小规模列项。2004年整理农田543亩,2005年整理农田2796亩。2006年,投入1800万元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农田1.2万亩,修筑水泥渠道45公里,修建机耕路42公里等。2007年完成3400亩农田标准化改造。2009—2010年,实施洞桥、李家、孙王、蕙江4个村3638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进水渠3705米、进排水沟3914米、排水沟9992米、机耕路6584米,工程投资549.66万元。
  2011年,实施树桥、张家垫、前王、鱼山头、宣裴、百梁桥6个村5027亩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进水渠1971米、进排水渠4554米、排水沟7483米、机耕路5857米,工程投资533.4万元。2012年,实施上凌、三李、罗家漕、潘家〓等6个村4435亩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进水渠2156米、进排水渠2992米、排水沟4668米、机耕路6289米,工程投资440.3万元。
  至2012年底,全镇标准化农田达到16200余亩,占水田面积的75.1%。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
  耕作制度变革
  种植制度 新中国成立前,当地是灌溉方便的田种间作稻,灌溉不方便的田种单季稻。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灌溉条件的改善,单季稻逐步改作间作稻,亩产提高100千克左右,间作稻种植面积约占80%。1955年,推广连作稻,比间作稻亩产增收约85千克。1965年洞桥公社年均产440千克,达到《农业纲要》指标。1971年全面种植连作稻,产量大面积增高。1976年,宁锋公社亩产471千克。
  1961年开始,政府提出三熟制——春粮(以大小麦为主)、早稻、晚稻,而且具有指令性指标。后因肥力和劳力不足、水稻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等因素,1985年后,春粮种植逐年减少。此后,洞桥镇基本上是“二熟制”,种植大小麦、高产单季稻(亩产800—1000千克),或蔺草套种高产单季稻,早稻与晚稻连作种植面积减少。
  育秧模式 传统育秧苗,遇冷空气烂秧多,不能保证适时插秧,影响水稻产量。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使用塑料薄膜覆盖秧田(也称作尼龙秧),插秧时间有保障。90年代初,运用抛秧法、谷种直播法代替插种法。2006年左右引进水稻机械插秧,使用机插专用,秧盘育秧。
  良种引进
  新中国成立后至1958年,早稻种植品种早熟类有“连塘早”,中熟类有“早籼503”和二九青,迟熟类有“陆才号”等,这些长秆或半长秆稻种遇大风易倒伏,增产没保证。1959年后,引进早稻“矮脚南特号”,亩产提高50多千克。1962年开始,早稻全面推广“矮脚南特号”。1973年,引进“广陆矮四号”,每亩均产超过400千克。晚稻品种众多,较早的有“淮白”、“田基度”、“霜打青”和“红须梗”,后又有“三夜齐”、“光灿”、“乌金珠”、“荔子红”、“新太湖青”、“红壳糯”、“矮粳”和“双糯四号”等。1960年,引进“农垦58”。早稻“矮脚南特号”和晚稻“农垦58”大面积连作,故有“两个矮子”挑大梁之说。1977年开始,公社建立良种场,各大队均有试验田,故可选择更好良种。1979年,引进杂交稻后又推而广之。
  2008年,洞桥镇种粮大户许跃进引进“甬优12号”单季稻良种,其承包的568亩水田亩产达到836.69千克,摘取全省单季晚稻单产冠军,并获得省农业吉尼斯纪录;2011年,扬麦12号小麦攻关田最高单产511千克,百亩方平均506.8千克,创省小麦单产和百亩方亩产吉尼斯纪录;单季晚稻“甬优12号”以单产943.1千克、百亩方912.7千克再次夺得省粮食高产第一名;连作晚稻“甬优538号”以亩产695.8千克创造连作晚稻单产省吉尼斯纪录;同时,百亩方全年平均亩产达到1419.5千克,折桂全省最高纪录。2012年,“甬优12号”单季晚稻以1014.0千克单产再次折桂全省吉尼斯纪录;示范方以平均亩产963.65千克刷新全国超级稻纪录。
  肥料应用
  新中国成立初,国家没有化肥供应,农村农民土地用肥主要来源是:未种春花作物的稻田上年秋天种植紫云英(排水不畅的地块,俗称烂田畈是不能种植的),来年春耕时作基肥,其他肥料是人粪尿、牛泥(牛粪尿)、猪泥(猪粪尿)。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家虽有化肥供应,但数量有限,生产队办牧场,家庭户户盖猪舍,大量养猪积肥。每年春夏之季,男女社员均有割野草任务,倒进养猪场铺垫或堆入万斤潭(坑)作沤。春夏稻田养绿萍为基肥,夏天稻草还田,秋天草灰焦泥灰作钾肥,冬捻河泥,生产队也有从宁波市区用船装来人粪尿,作为肥料不足的补充(见附文二“原农村农民家庭的‘三缸’”)。1975年,在化肥紧缺的情况下,洞桥公社每亩均产达到1210斤,单产、亩产、总产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提供商品粮51938担。80年代开始,化肥增多,出苦力广积肥的农活渐渐淡出。
  农业机械化
  稻田耕作 新中国成立初,水稻田耕作方式仍较落后。春插前耕田称“起畈”,先用横刀(使用竹或木的长柄,铁打的两边有刀刃的农具)横断草子(紫云英),用牛力木犁耕畈田,人力用锄头碎田(把大块坭头碎小),再用牛力耙田,称勒白头。第二遍耕田叫作耕滩,第二遍耙田叫作耙平田(见附文三“牛耙田”)。1963年,洞桥乡年报记录农具:木犁272张、木耙253张。1966年试行双轮双铧犁,铁制农具,两个铁轮子、两张犁铧,用两只牛拉行耕田,水牛耕得动,黄牛很吃力。由于双轮双铧犁耕作笨重效力低,又由于当地黄牛多水牛少,不适应畜力耕作,试而不行,不再推行使用。1968年,洞桥公社首批引进4部大型拖拉机,分别分配给沙港大队(机手吕海龙、龚信多)、上水碶大队(机手杨其宏、胡阿能)、程家大队(机手蔡桂才、程定国)、李家大队(机手王其方、周福定),这种大型拖拉机,农忙耕田,农闲运输,一机二用。1969年,孙王大队引进洞桥公社第一辆手扶式拖拉机,只用来耙田,拖拉机手是下放青年徐维能。1975年,全社又引进手扶式拖拉机7辆,24型拖拉机2辆,无偿贷款。同年,公社成立农机管理站。1978年,手扶拖拉机的功能多起来,代替人力,可以横草子,也可以弹泥巴代耕作。手扶拖拉机多功能操作法全面推广,一直沿用到现在。洞桥公社1977年机耕(耙)面积8785.42亩,1979年机耕(耙)面积9745亩,1991年9652亩;宁锋公社1977年早稻机耕(耙)面积9986亩,1979年早稻机耕(耙)12335亩,1986年晚稻机耕(耙)面积11437亩,1990年晚稻机耕(耙)面积13182亩。随着机械耕作现代化进程发展,耕牛数量逐年减少:洞桥公社1975年耕牛260头,1976年耕牛235头,1979年耕牛229头,1980年耕牛204头,1984年耕牛11头;宁锋公社的情况也相似,1974年耕牛464头,1986年农业年报中就没有耕牛统计表,1991年农业年报只统计奶牛不统计耕牛。
  根据2011年农机化管理统计年报,洞桥镇拥有农业机械柴油机255台,计2967千瓦,其中:大中型轮式拖拉机(14.7千瓦以上)15台,计615千瓦,机引配套农具——旋耕机22台;小型拖拉机(2.2—14.7千瓦):手扶拖拉机85台,计701千瓦,机引配套农具——旋耕机85台;农用机耕船16艘,计144千瓦等。
  水稻种植 当地水稻种植一直以来靠手工插秧,1958年开始使用人工插秧机,后因排秧难、效率低,未能推广。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抛秧技术;2006年开始,大面积使用机械式插秧机,第一批购进8台,第二批购进20多台;2010年,除抛秧和直播外,全面使用机械插秧机。2011年,全镇拥有水稻插秧机35台计315千瓦。
  稻田松土除草 本地稻田的松土除草(俗称耘田),历来大多数人采用双膝跪田(少数人也有不跪田而弯腰)双手耘田,早稻、晚稻基本上要各耘3遍。1976年,开始用五氯酚钠治草剂试治秧田杂草,治草效果好。1980年,使用丁草胺,进行水稻大面积治草。1983年至今,水稻全面使用治草剂。
  稻田灌溉 洞桥从土地私有制至1954年3月,水稻灌溉水源是水田近河的靠河,远河的只能在几丘田附近挖池塘蓄水。灌溉农具有水车(分牵车和牛车)、戽斗(也有小部分稻田靠天下雨,俗称靠天田)。1954年4月,在沙港建立国营鄞江抽水机总站(下设洞桥、仲夏等分站),共有职工16人,安装25马力(1马力为0.735千瓦)柴爿机4台、12马力1台,配12英寸离心水泵5台,灌田5642亩。是年4月8日,举行抽水机出水典礼,并拍成电影纪录片。同时,设洞桥大队和沙港大队各一个机埠,渠道全长10余里。1955年,灌区扩展到宁锋、洞桥和鄞江3个乡。1959年,水稻田灌溉基本普及内燃机抽水。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全面使用电动抽水机。2011年,洞桥镇排灌机械动力有电动机290台,功率为9800余千瓦。
  稻谷收割脱粒 1949—1962年,农民均用手工割稻,用稻桶人工甩稻。1963年洞桥公社有脚踏人工打稻机48部、人工甩稻的稻桶576只、稻桶遮粮(用竹篾编成,簟型)583爿、箩2678担、簟2352爿。1963—1973年,用人工割稻,稻桶甩稻结合铁木结构脚踏打稻机脱粒。以后逐步使用电动脱粒机,1974年,洞桥公社电动脱粒田亩数6239亩,宁锋公社早稻电动脱粒12896亩。到1978年基本上运用人工割稻,电动打稻机脱粒。1978年,洞桥乡引进38部割晒机(只割稻不脱粒),宁锋乡引进32部割晒机。1997年,全镇普及链带式联合收割机。2011年,全镇有电动打稻机18台计51千瓦;收获机械动力柴油机122台,其中,联合收割机72台计2123千瓦。彻底解决农民“三弯腰”(种田、耘田、割稻三种的弯腰劳动)。
  第四节 种植业
  粮食作物
  自古以来,本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也兼种其他农作物。1969年洞桥公社农作物产量报告表:水稻播种面积10804亩,亩产1045斤,总产量112805担。其中,早稻面积9512亩,亩产725斤,总产量68987担;中晚稻田面积10804亩,亩产406斤,总产量43818担;小麦种植面积333亩,亩产232斤,总产量774担;大麦种植面积309亩,亩产213斤,总产量658担。1972年,洞桥公社粮食亩产1196斤,比1970年每亩增加133斤,其中春粮占总面积的29%,亩产385斤,居全县首位,与1970年相比,面积增加8倍,亩产增加102斤,总产增加10倍,是新中国成立后粮食产量最高年。1972年向国家投售商品粮520万斤,比1970年增加124万斤,平均每人802斤。
  宁锋乡1991年8月夏收农作物实产统计表,早稻面积11758亩,总产量47114担。
  经济作物
  雷笋 1984年,裴岙村村民单涨水引进雷笋竹种,试验栽培4分地。1990年,同村村民汪如苗,种植8分地雷笋,其在雷竹地里覆盖厚厚一层砻糠,在深冬或初春上市,每千克售价70元左右,总收入15000元。是年,附近村民纷纷仿效栽种。中央电视台七套农业栏目记者刘赛闻讯到访,采访竹农汪如苗并现场拍摄,后在中央电视台七套播放《竹农一天》。1995年,裴岙村大量扩种雷笋竹农种竹致富。至2012年,全镇已有雷竹种植面积1200亩,其中300—400亩竹田覆盖砻糠,每亩收入近3万元,其余大地普通种植每亩收入1200余元。
  葡萄 2000年,洞桥镇领导和农业人员,设计从沙港到洞桥一带(荷晓公路)2公里长的公路两旁种植紫葡萄。农业镇长带领种植户(承包人)到金华参观学习,引进良种及栽培技术,进行小规模试种,露天设施。2002年,荷晓公路两边种植近1000亩紫葡萄,运用避雨大棚、遮阳大棚,形成千亩葡萄走廊。优质紫葡萄每亩1250千克左右,经营好的葡萄每亩净收入2万元左右,经营一般的每亩1万—1.5万元。至2012年,又开辟出从程家村到李家村由南至北的葡萄新走廊。全镇紫葡萄年收入1200万元左右。
  其他经济作物 宁锋乡1986年引进蔺草,种植面积92亩,亩产356千克,总产量66担;紫云英(又名草籽)种植面积667亩,亩产20.5千克,总产量27.4担;商品贝母面积6.5亩,亩产58.5千克,总产量7.54担,棉花2亩、花生22亩、西瓜86亩、脆瓜和香瓜23亩、蔬菜85亩、络麻12.5亩、甘蔗56.3亩、其他作物342亩。1991年,宁锋乡席草种植面积698亩,亩产298千克,总产量4160担。根据2012年度农业统计年报,洞桥镇共有果用面积3887.3亩(不包括西瓜种植面积),亩产2154千克,总产8372吨;其中,葡萄面积1290亩,亩产1891千克,总产2439吨;草莓播种面积355亩,亩产1974千克,总产700吨;甘蔗252亩,亩产3504千克,总产量883吨;药材210亩,亩产1000千克,总产210吨;无花果70多亩,亩产750千克,总产量60吨左右。
  第五节 “八戒”西瓜
  种植情况
  1996年前后,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扩大西瓜种植面积,加大西瓜技术创新力度。瓜农缪孔宝、杨明森率先引种西瓜优良品种早佳(84—24),并推行3膜覆盖的保温避雨设施栽培,有效地解决露地栽培受气候条件制约和上市迟、产量低、品质差、供应期短、效益不佳的问题。大棚西瓜5月即可上市,比露地西瓜提早50多天,而且品质优良,市场畅销,亩产值翻一番。洞桥引种早佳(84—24)西瓜进行大棚设施栽培的成功,引起区农林局和科技局重视,下拨资金,派技术人员进行扶持,帮助洞桥镇进一步开发优质西瓜。1999年,洞桥镇的西瓜设施栽培被列为鄞县科委的科研项目,设施栽培面积150亩;2000年发展到1500亩,并开始二氧化碳施肥试验;2001年发展到3000亩;2002—2004年发展并稳定在5000亩左右。至2012年,“八戒”西瓜种植面积近2万亩,并拓展到广东、海南等地。“八戒”西瓜具有生育期长、成熟早、产量高、皮薄质脆,汁多味佳,无公害优良品质。洞桥镇农业办公室许久夫于2005年主编出版《八戒西瓜》一书,介绍“八戒”西瓜特点与种植、培育、管理、收贮方法。2012年农业年报统计:西瓜播种面积3084亩,亩产2202千克,总产6792吨。按每千克3—4元计算,每亩收入5000多元,西瓜总产值1500余万元。
  品牌培育
  2001年1月,镇政府提出注册商标的设想。在《东南商报》、《鄞州日报》上刊登征集商标启事,收到全省50多位应征者提供的150多只商标名称,其中江北区慈城镇和江东区的两名应征者同时提出以“八戒”命名的建议,《西游记》中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家喻户晓,“八戒”形象风趣活泼,所以一提到“八戒”就会想到吃西瓜。于是就把洞桥西瓜品牌定名为“八戒”。“八戒”西瓜1月育苗,2月移栽定植,5月上市,上市时间比露地瓜提早1个月以上,采摘4—5茬,时间可一直延续到10月,产果期长达5—6个月。亩产量可达2000千克以上,高的可达到近5000千克。“八戒”西瓜栽培设施和技术,在以后的几年里迅速扩展到整个鄞州区,栽培面积及产量、效益水平均居宁波市首位。2002—2004年,“八戒”西瓜先后通过浙江省、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银奖、金奖“宁波市名牌产品”等称号。2004年,“八戒”西瓜被评为浙江省十大优质西瓜品牌;2005年,“八戒”西瓜获“浙江省名牌”称号,被许多大型商场列为专卖,成为宁波市场的“抢手货”。
  技术优势
  “八戒”西瓜的生产基本实现产业化,“八戒”西瓜品牌优势的发挥和产业化发展除得益于当地的自然优势和坚实的经济优势支撑外,更有赖于栽培技术上的创新。“八戒”西瓜的技术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品种更新换代,全面实施设施栽培。洞桥“八戒”西瓜选用的主栽品种是国内品质最佳的早佳(84—24),并针对早佳皮薄,露地栽培易裂果的缺点,利用当地丰富的物产资源,在规模经营的基础上,普及毛竹大棚,全面实施三膜覆盖保温避雨的设施栽培技术,解决裂果这一难题;采用电热温床育苗(绝大多数)、常规冷床育苗。因寒冬温度低,苗床保温性差,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不利于培育壮苗,全面推广电热温床营养钵育苗,从而确保了秧苗素质和早熟栽培;推广二氧化碳施肥技术。针对大棚设施栽培棚内郁闷,空气稀薄,二氧化碳不足,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问题,大力推广棚内二氧化碳施肥,提高产量和效益;一次定植、多茬采收。常规西瓜一般1年只能采收一两茬,而洞桥镇从瓜农的成功实践中总结出一次种植、多茬采收技术,并全面推广,使西瓜1年可采收四五茬,产量大幅度提高,效益倍增;推广嫁接育苗技术,嫁接育苗是解决枯萎病等土地病害危害,稳定西瓜基地面积的有效措施,这一技术取得成功并全面推广。
  节庆活动
  为宣传“八戒”西瓜,提高农业产业效益,也结合群众文化,从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八戒”西瓜节。具体如下:
  第六节 畜牧业
  猪
  新中国成立初,农村农民的养猪以家庭饲养为主,一年一户人家养一头猪或几户人家一年并养一头猪,过年或家中有喜事时宰杀自用。1958年后,党中央提出“以粮为纲”和“备战备荒”的号召,洞桥公社党委研究决定:积极响应党号召,采用多养猪、多积肥、多打粮办法。于是户户养生猪,生产队办牧场。
  1955—1961年,洞桥公社(当时称乡、大队或管理区)养猪731头,平均每年122头。1963—1969年,全社养猪数从每年的1162头增加到2996头。后公社党委制定养猪政策,动员鼓励社员养猪,养猪事业迅速发展。
  1970年,全社只有一个牧场两头集体母猪。至年底,每个生产队均办起养猪场,集体生猪发展到1742头,占总存栏的35.5%。公养带动私养,饲养量实现“一人一猪”目标。1971年,集体生猪增加到2667头,占全社总存栏的44%,社员家庭养猪也继续发展,饲养量实现“一亩一猪”。1972年,集体生猪达到2797头,占总存栏的46%,全社饲养量达到11234头,比1970年增加两倍,平均每人1.54头、每亩1.11头。1973年6月,集体养猪达到3685头,占总存栏的53%,全社生猪存栏跃到6946头,比1970年增加41.6%,平均每人1.06头,是历来养猪最多年。1973年,全社生猪饲养量1131l头,平均每人1.66头、每亩1.12头。1974年,生猪饲养量达到11569头,平均每人1.7头、每亩1.15头、每户7.2头,向国家交售肉猪4585头,平均每户交售2.8头。1975年,全社生猪饲养量11804头,平均每人1.72头、每亩1.17头。1976年,年终存栏6985头,集体占年终总存栏数的55.3%。全年生猪饲养量12224头,平均每人1.69头、每亩1.23头。1970—1976年,洞桥公社连续7年实现和超过“一人一猪、一亩一猪”,连续7年每年每亩均产超千斤。
  由于养猪事业发达,粮食产量超千斤,洞桥公社和塘堰大队、上水碶大队连续多年被评为鄞县、宁波地区、浙江省先进集体。塘堰大队王永宝被评为鄞县、宁波地区优秀饲养员,浙江省畜牧业先进个人。其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洞桥公社养猪经验和王永宝的先进事迹。浙江省革命委员会号召全省“学上华,赶洞桥”,浙江省农林局发文要求各地县、市学习洞桥公社发展养猪经验。1972年始,各兄弟公社,兄弟县、市,省内各地区,江苏、安徽和山东等省人员到洞桥参观学习养猪经验。洞桥公社被誉为“畜牧公社”,闻名全国。
  1974年,宁锋公社养猪8919头。1975—1978年分别为9314头、7815头、6964头和7013头。20世纪80年代,由于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步转移到乡镇企业,家庭养猪形不成规模效益,也由于生猪收购价偏低,饲料价上涨,生猪饲养量逐年减少。
  根据乡人代会报告资料统计,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生猪出售数量如下:洞桥乡1983年、1984年共出售5780头,1989年出售2561头,1991年出售3550头,1992年出售6362头。宁锋乡1980年出售4319头,1981年出售3180头,1982—1984年共出售8741头,1985年出售3506头,1987年出售3923头,1991年出售3863头。90年代末,不能单门独户家庭养猪,只能在远离村庄的地方办生猪养殖场。至2012年,全镇共有生猪养殖场18家,每家养殖场都有配套治污设施:猪粪干湿分离棚,污水、尿液沼气发酵池,其中两家为二星级养殖户,一家为一星级养殖户。生猪饲养全程采用自繁自育、全价配方饲料、全封闭管理方式。2012年全镇存栏生猪3500头,出售生猪5000头。
  养殖规模较大的有:百梁养殖场,设在梁桥附近的7号桥,2009年开办,养殖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有母猪40头,全年生猪存栏1000头,每年出售生猪近2000头,产值400万元左右,场主为百梁村村民吴敏豪;石臼庙养殖场办在石臼庙朝东山公墓地下面山脚里,2007年建场,养殖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有母猪60头,全年生猪存栏510头,每年出售生猪1100头,产值200余万元,场主石臼庙村村民黄文军。建在洞欣桥南200米处的树桥养殖场,养殖场面积近2700平方米,全年生猪存栏400头,出售生猪近600头,产值100余万元,场主为树桥村村民陈志良。
  鸡 鹅 鸭
  洞桥镇主要饲养肉鸡、肉鹅、蛋鸭三种家禽。肉鸡饲养主要有散养、放养两种方式,品种为三黄鸡,饲养期为7个月,年出售2.5万羽。肉鹅有8家养殖户,配套种植黑麦草,采用草牧结合的饲养方式,常年存栏肉鹅1万羽,年出售肉鹅2.6万羽。蛋鸭饲养户2家,年存栏蛋鸭5000羽,年产鸭蛋10万千克。
  2012年,畜牧业年产值达1980万元。
  第七节 洞桥渔业经济合作社
  1965年,成立洞桥公社渔业队,主要是淡水捕捞。域内的捕捞水面:西上游至鄞江定山桥;东下游至横涨七乡桥;北至前虞四江口;西北至蜃蛟渔业队;东北到火天漕,水面面积850亩左右。从业户数6户,30余人。生产及计酬方式:有鸬鹚6只(最多时有近20只,到2012年末尚有8只),鸬鹚捕鱼、网捕、夜吊等方式相结合,集体捕捞,出售,工资按劳动力每月发放。
  1972年筹办洞桥渔业化纤厂,厂址设在唐君庙(原老庙)廊屋,两年后企业迁到沙港大队龚家自然村桥东的龚家祠堂内,1978年归公社办。
  1978年筹办服装厂(并建立渔业队党支部),厂址在沙港村宝积庵,1979年末服装厂转社办(党支部也与唐堰大队合并)。
  1979年筹办洞桥渔业五金厂,厂址在宝积庵东。
  1983年渔业队更名为洞桥渔业经济合作社,渔民的计酬方式实行多劳多得,定额上缴经济合作社积累。(上缴积累在2000年时取消)
  1996年,渔业五金厂转换经营机制到个人,保留少量房屋(平房6间)作为经济合作社的办公用房(现固定资产原值为31000元)。
  2001年1月,合作社社员张孝君、庄惠岳,非合作社社员陈道昌分别承包沙港村水田共计100余亩,挖塘养殖淡水鱼,以养殖垂钓相兼,建立休闲垂钓区。
  2012年末,合作社共有社员21户,68人(社员的户籍关系大多数人在本镇的沙港村,其余的在鄞江等地),渔业产值70余万元。
  第八节 兴修水利
  洞桥境内地势低洼,尤其宁锋片,被称为“镬底田”,平均海拔比鄞西平原低40厘米左右,一旦洪水入境,渍涝难排,水利建设尤为重要。
  堰碶
  唐大和六年(832),明州刺史于季友为蓄山水而作仲夏堰。越明年,郧县县令王元〓主持兴建它山堰。仲夏堰位于它山堰下游5里处,由于选址不当,分流不够,设计不精遂导致蓄水不足,咸潮倒溯,沙土堆积,未及周岁,已是疲惫不堪。它山堰建成后,仲夏堰疏而为河。西乡水源便独赖于它山堰引水。江河分流,樟溪因此“涝则七分入江,三分入溪,以泄暴流;旱则七分入溪,三分入江,以供灌溉”。樟溪经它山堰引导,自堰上向北经300米左右后,一流入小溪江至梅园。一流自洞桥而东为前港;一流入惠明江至仲夏江,称后港;又据洞桥村村史记载,上河堰位于惠明桥东(南塘河)20米处,始建于唐初,比它山堰还早,其主要作用是让四明山水经过它山流进光溪,再拦入惠明江,因该堰志无记载,是否与仲夏堰同堰异名,待考。(见附文四“洞桥的上河堰”)
  洞桥镇东首的乌金碶(俗称上水碶),是它山堰的配套工程,今仍发挥阻咸蓄淡、防洪御潮的功能。上水碶村因碶名而得村名,2001年乌金碶被县政府列入文物保护单位。乌金碶以下1.5公里处有积渎碶,亦称下水碶,于1928年堙废。
  洞桥拦浦堰水闸,元《至正续志》、《鄞县通志》记载建闸年份待考。清咸丰七年(1857)修,1924年重修。位于洞桥村南面,一个闸孔,闸孔总净宽2.6米,闸门为钢筋混凝土平板,最大过水能力每秒12立方米。1955年改堰为碶。
  1955年,宁锋乡树桥村建元贞碶,二孔,闸孔净宽5米,闸门形式为一孔木板一孔钢筋混凝土平板,最大过水能力为每秒15立方米,受益面积1.34万亩。
  1964年,宁锋乡宝丰作宝丰碶,一个闸孔,闸孔总净宽2.5米,闸门为木板平板型,最大过水能力为每秒10立方米,受益面积300亩。
  其他有:沙港村的鹊巢碶(碶已毁,详见第十四章“太史全祖望”);1967年,唐堰改堰为碶,一个闸孔,闸孔总净宽2.6米,碶闸为钢筋混凝土平板,最大过水能力为每秒10立方米;1995年,在唐堰南的池塘与鄞江边,又设一碶闸,名为唐堰碶,在该堰碶的西边,铺一根内径为0.85米的过鄞江管道到罗家漕金谷碶河流,以改善宁锋片干旱时的农田用水(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上水碶村的荷花池(自然村)蕙泽碶;前王村的大浦碶、徐家渡碶;鱼山村的百亩涵闸;蕙江村的后山下碶、章家碶(见附文五“修缮章家碶捐助名单”);百梁桥村的联盟碶、朱家碶;罗家漕村的金谷碶;潘家〓村的红卫碶等。
  水库
  1951年,宁锋乡裴岙村建造流水岩小型水库,集雨面积1平方公里,正常库容14万立方米,土坎心墙型,大坝高度9.6米,溢洪道底高8.9米,宽度3.5米,放水洞洞径35厘米,灌溉面积40亩。
  1953年,又建小型水库——八宝台,集面积0.3平方公里,正常库容3万立方米,坝型浆砌石重力坝,高度6.5米,溢洪道4.5米,宽度2.5米,放水洞洞径20厘米,灌溉面积30亩。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洞桥、宁锋两个公社社员曾经相继参加卖柴岙水库、周公宅水库、皎口水库的建造和维修工程(见附文六“卖柴岙水库、周公宅水库、皎口水库建造及维修的出工情况”)。
  排涝站建设
  元贞桥排涝站 1982年建立,采用电动抽水式排涝,但遇到水位上涨过快,皮带过水,就无法使用。在1989年时采用苏排Ⅱ型污工泵。配备变压器500千伏安,泵55千瓦5台。每台泵排涝能力秒两个流量,投入资金190万元,由县政府投入。
  徐家渡排涝站 1986年建立,配云龙巨神泵业潜水泵110千瓦6台,配备变压器1000千伏安,每台泵排涝能力秒两个流量。投入资金280万元,由县政府投入。
  宁锋江塘维护
  新中国成立前,从鱼山头经宝丰到树桥该段的剡江和鄞江都有江塘,马湖点(以上几个村等所在地域的旧称)地势较低,江塘逐年加高。20世纪80年代,塘高在1米左右,顶宽约1米。
  从树桥到百梁桥的鄞江江塘,自1991年开始新建,长度3500米,县拨款46万元,主要用于砌石等,泥塘由整个宁锋乡各村按土地面积分摊分段施工,工程完成时间1年左右。
  2005年,经镇提议,区立项的从鱼山头到徐家渡排涝站江塘(称剡江南江塘)全线进行加高,外坡干砌石加固,长度3100米,投入资金86万元(府拨款)。
  2006年,从树桥到百梁桥的鄞江江塘进行一次维修。主要是:加高及重新盖上压顶;树桥500米,百梁桥300米进行外坡浆砌石贴面。投入资金46万元(由区政府拨款)。
  河道挖掘与疏浚
  自它山堰营筑始,四明东侧诸水挟沙而下,南塘河日见淤浅。为此,宋、元、明各代均有浚修。清咸丰六年(1856)河道淤浅更甚,宁绍台巡道段光清于次年重修它山堰后,召民疏浚南塘河等主干流。民国13年(1924),士绅朱炳蕃、张申之等组织鄞西水利会,募款修浚自官池至洞桥上汇头间干河共4228米、洞桥上汇头至照天江间干河及支河共7562米、照天江直至段塘疏浚工程于1928年3月结束,费银16万余圆。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事业。1959年冬,洞桥公社(管理区)开挖新河(又称五锋桥河),长约1.5公里,宽约15米,位于南塘河北岸至程家村郁家自然村,“五锋桥”(3号公路桥)横跨河的东西两岸。20世纪70年代初,宁锋公社先后挖幸福河、中横河和后横河等28条新河,全长22908米。1975年秋冬,洞桥公社发动全社社员,挖掘新仲夏江。该江长5公里,宽10米。同时,填平旧仲夏江,拆除仲夏桥。是年,新挖程家行政村郁家自然村至陈家山头自然村(属于石臼庙行政村)约1公里新河,并连通新仲夏江。1977年冬,洞桥公社疏浚5公里长的南塘河。1978年冬,挖新惠民江(或曰直新河),河水自洞桥村东的南塘河流入石臼庙村的葛家湾、里龙江,汇流仲夏江,同时填平老惠民江。
  2000年和2010年,鄞(县)州区水利局多次抽干洞桥境内的南塘河水,雇用专业人员,用现代化设备吸走河里淤泥,清理河中垃圾,疏浚河道。

知识出处

洞桥镇志

《洞桥镇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从建置区划、自然环境、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贸经济、财政金融、镇村建设、交通邮电等多个方面反映洞桥镇的历史和现状,记述时限,上限尽可能追溯事、物之发端,下限原则上到2012年末。

阅读

相关地名

洞桥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