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102
颗粒名称: 后记
页数: 3
页码: 2443-2445

内容

《宁波市海曙区志》是宁波市海曙区编修的首部志书,属创修,为通志。2004年,海曙区成立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聘请了市内专家学者担任区志主编和副主编,抽调人员组成编委会办公室,正式开展区志编修工作。
  《宁波市海曙区志》的编修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篇目设置。由于首轮修志对城市区没有修志要求,所以城市区志篇目如何设置成为难题。区志主编们在阅读有关方志专著、外出考察有关城区后,各自拟定一套篇目,然后集中讨论,以一篇为蓝本,吸收其他合理内容,形成区志初始篇目,再交由各承编单位研讨,凝聚智慧,充实完善篇目。2005年5月举行区志篇目论证会,前后花了近1年半时间,打磨出一份符合海曙区实际的区志篇目,为区志编修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阶段,征集资料、编写资料长编和初稿阶段。从2005年下半年到2008年底,整整用了3年半的时间进行业务培训和广泛征集资料,编写资料长编,撰写初稿,反复打磨,区志编修工作稳步扎实推进,2007年9月被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确定为浙江省二轮修志创优工程试点单位。第三阶段,总纂和评议。海曙区志总纂走了一条相对特殊的路子。2008年12月,区志总纂工作还未结束,中国地方志协会城市区志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海曙区召开。会上,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指定了7名全国有关方志专家对海曙区志稿进行评议(初审)。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区志编辑室又用了4年时间对志稿重新进行修改和总纂,涉及篇目调整和具体内容修改,形成41编、216章、812节、250万字的志稿。第四阶段,评审阶段。2013年1月18日,省地方志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区志稿进行复审。由于评议(初审)后修改到位,复审相对比较顺利。5月3日,市地方志办公室又请了3位地情专家对区志稿进行评审,从资料、史实等方面作了进一步核实,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9月6日,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区志稿进行终审,明确志稿在修改后可以公开出版,志书编修工作基本完成。
  在区志编纂的过程中,逐步明晰了编纂思路,主要体现在区域性、城市性、功能性和人文性4个方面。区域性,按照行政区域内的事物谋篇布局,把区域性和区属性有序地组合在一起。区志按现境内事物记述,不局限于区属的事物,这样区志编修就放开了手脚,卸下了包袱,修成的区志内容上相对完整,展现了海曙境域的全貌。城市性,一个区是所在城市的一部分,不可能独立于城市之外,要有整体的城市概念,给人一个整体的城市印象。功能性,城区功能定位既是历史形成,又有人为设定,是特定城区的特色和优长,应该成为志书记述的重点。海曙区域功能主要定位在两个方面:一是商贸商务中心区,二是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围绕这两方面功能,才能写出有特色的志稿。人文性,城市的主体是人和人的活动,城区志应该将人类创建和改造城市的实践活动客观地记录下来,包括城市记忆。应根据城市是人聚集的特点,加强人文记述,增加内容深度,既有存史价值,又有可读性。
  《宁波市海曙区志》在经过10年磨炼后,特点鲜明,主要有5点。一是商贸特点突出。区志是一部商贸志。宁波历史上商贸发达,有经商的传统。作为中心城区,海曙是“宁波帮”的发祥地,志稿对这方面内容作了全面、充分的展示。除经济部类中专记商贸外,还单独设编记述“海曙‘宁波帮’”;就是在政治部类中,也对发展商贸作了许多记述,如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和重要政务活动中都有对“商贸兴区”内容的记载。二是文化特点突出。以文化立志,是区志的又一大特点。“海曙区志是一部商贸志,其实更是一部文化志”(魏桥)。志书中除了专设“文化”大类外,还将天一阁升格,形成了一篇近5万字的天一阁志稿。这一编可读性很强,存史价值较高,受到好评。另外还将月湖、日湖单独立编记述。主要以文化为主,兼及其他,使宁波城中两湖历史和现状比较完备地展现给世人。在具体编修过程中,将文化作为区志一条主线贯串全书,盘活了全志。三是历史特点突出。作为一部城区通志,记述时间长达1000多年。而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最为频繁的区域,千余年来,宁波城的发展变化很大,许多事物已消失。如何恢复城市对历史的记忆,成为修志工作中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我们在修志实践中注重这方面史料的搜集和记述。如“宁波古城”编详细记述了从筑子城、罗城到拆城的历朝历代城池变迁,如元朝毁城又建城,明朝为防倭寇加固城池,民国拆城等。虽然古城垣早已不存,但这些记述能唤起人们对宁波古城的记忆。对此如我们这代人不记,以后将更难记述。另外,对已湮废的文物古迹、街巷、桥梁、河道,已失传的老行当,已消失的老字号,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都作了详尽的记述。这样一来,区志的历史特色更加突出,存史的价值也更高。四是城区特点突出。突出城区特点是城区志应有之义,志稿中涉及城区内容非常多,如街道社区、农村城市化、城区建设、城区管理、城际交通、城区交通、商埠会馆、传统集市、街巷商网、名店名品、楼宇经济、社区教育等。对于在辖区内存在,但对区属来说关系不是十分密切的内容,区志也作了详细记述。如海关、商检涉及中央和省的直属单位,这些机构长时期设在海曙,而且宁波自古至今是我国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这一块内容如不记,显不出宁波港口城市的特色。又如在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医疗卫生、金融、交通邮电等编中,除记区属一块外,对区域内的他属资源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更彰显海曙地位的重要性。五是时代特点突出。二轮修志正处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时代特色非常鲜明。首部通志如何既贯通古今,又突出当代,我们做了许多探索。我们认为,区志在内容记述上要做到厚古详今:不厚古,不能凸现宁波古城历史文化的厚重;不详今,不能彰显宁波城市改革开放的新形象。比如记改革,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性改革,还大量记述了改革开放中涌现的新生事物,比如81890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楼宇经济、海曙客货车队、城市管理海曙模式、社区建设、居家养老、居民生活等,从而使区志鲜活了不少。
  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修志工作,区领导多次到区志办公室调研,现场解决诸如编制、人员、办公场地、经费等具体问题,从各方面保障区志编修工作顺利进行。全区各承编单位十年如一日,投入了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把修志作为一项既突击性又经常性的工作抓紧抓好,保证了入志资料的全面、准确和客观。海曙区作为宁波市的中心城区,区志编修引起市区各界人士的关注,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市档案馆、天一阁、宁波日报社等一大批单位给区志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俞福海、龚烈沸、桂心仪、沈松平等专家学者或建言、或撰稿、或评审、或修改,使区志更臻完善。吴建新先生为区志篆刻“书藏古今”和“云霞出海曙”两方印章,亦在此表示感谢。除宁波社会各界外,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省地方志办公室、市地方志办公室一直关心关注海曙区修志,除直接参加区志评审的各级领导和专家外,省地方志办公室颜越虎先生、市地方
  志办公室姚志浩先生和龚蜀东先生也对海曙区志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这里,还要特别提及已故主编胡再恩先生,胡先生从宁波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任上退休后,应区政府之邀,欣然答应担任区志主编。在他的主持和主导下,区志编修卓有成效,以他为主形成的编纂思路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部分城区都有一定影响。就在区志即将成书之际,他积劳成疾,离开了割舍不下的修志岗位,让人扼腕。
  《宁波市海曙区志》虽然是海曙区首部志书,但记载境内的志书古已有之。作为老城区,历代文献汗牛充栋,我们在取舍之间左右为难,这就不可避免地给志书带来缺憾,虽然心知,但力有不及。至于字里行间的错漏更是防不胜防,囿于编者水平所限,诚冀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12月15日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