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伊斯兰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062
颗粒名称: 第三章 伊斯兰教
分类号: B967.55
页数: 2
页码: 2019-202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海曙区伊斯兰教的历史概况、清真寺、伊斯兰协会等情况。
关键词: 宁波市 伊斯兰教 历史

内容

境内伊斯兰教传入始于宋,传入不久便建有清真寺,在近千年的时间内穆斯林人数一直较少,故该教活动规模不大。直到21世纪初,境内穆斯林数量大增,其中一部分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商人,另一部分来自国内西北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回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信徒。
  第一节 历史概况
  伊斯兰教传入宁波较早,北宋淳化三年(992)明州设市舶司,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开通,阿拉伯商人由波斯湾经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到明州。后明州建波斯馆,接待阿拉伯各地商人,遂传入伊斯兰教。
  境内宋代始建清真寺。后屡衰屡建,宗教活动也时续时断。信教回民人数一直在百人以内。解放后,境内回族人口有所回升。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境内回族常住人口300余人。2008年,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商人和青海、新疆、甘肃等地来甬做生意的穆斯林总人数超过1000人。境内有清真寺1座,阿匐1人,伊斯兰教职人员中有省政协常委1人,市政协委员1人,区政协委员1人。
  第二节 清真寺伊斯兰协会
  清真寺 寺址后营巷18号。宋咸平年间(998—1003)始建于境内东南隅狮子桥北(今狮子街)。元至元年间(1264-1294)移建于东南隅冲虚观前(今天一广场咸塘街右营巷)。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寺久废之后,择月湖旁空地新建清真寺(今寺址)。乾隆元年(1736),由王斗文阿匐主持教务。乾隆四十一年(1776),阿笥江梦麟历说乡老王魁占、马廷元、张光祖出资改建殿宇、两房,并新筑四周围墙,名“回回堂”,至嘉庆年间渐废。道光十二年(1832),阿匐冯振川租得陈恭洁祠地若干以廓寺基。太平天国后再度荒废。同治八年(1869),山东禹邑人白玉庆至甬,被教众推举为阿匐,遂重修殿宇,竣工后立砖刻碑文以记其事。时有教徒约30人,以客籍为多。当时礼拜堂、两虎经舍、楹联、阿拉伯文经文皆全,长方形布局,有头门、二门,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奠定现存寺院规模。二门通向大殿直廊悬“守真”、“养性”匾额两块。大殿(讲堂)左侧两小间,供教徒大净、小净,大门两侧,右明月楼,左停放“经榇”(教徒葬礼置尸用)处。民国25年(1936)后,信教的回民20余户、40~50人。抗日战争初期,从上海礼拜寺聘来何友仁阿訇掌教,甬城沦陷后,何阿訇离去,直到解放,回回堂无人掌教。1953年聘请脱紫溪阿訇掌教,因水土不服离去,阿訇空缺,礼拜停止,仅开斋节、古尔邦节有活动。后由白宝生主寺事,白于1972年去世,此后阿訇又空缺。“文化大革命”中,清真寺遭受冲击,历代经书、匾对,皇帝诏谕、字赞、碑文记事等尽数被毁,寺院被“湖西五金合作社”和“镇明螺丝仪表厂”占用。宗教活动停止。1979年落实政策并恢复清真寺寺管会组织,湖西五金合作社搬出,改建大门,恢复大门上方阿拉伯经文及“清真寺”字样。1987年再次修葺。1991年3月聘河南省新郑县26岁马富强为阿訇,结束了清真寺20年无人掌教的状况。马阿訇在1995年对大殿进行大修,次年又修复大门望月楼。2000年,市政府落实宗教政策,置换土地422平方米归清真寺使用。至此,清真寺占地面积为1400平方米。2005年10月,市政府作出扩建清真寺决定,已落实建寺土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成后,清真寺总占地面积为3400平方米。至2008年底,周边拆迁完成,寺扩建正在筹划中。清真寺平时礼拜300~400人不等,开斋节等重大节日活动1000人以上。
  市伊斯兰协会 1997年9月成立。历两届,第一届代表会议设会长1人、副会长2人;第二届代表会议于2004年3月召开,设会长1人、副会长3人。会址清真寺。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