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100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
页数: 7
页码: 1915-1921
摘要: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宁波地区的饮食文化和服饰文化。
关键词: 海曙区 民俗 风俗习惯

内容

第一节 饮食
  主食
  甬人主食吃大米,大米多以早米为主,早米胀息好,吃了耐饥。富家多吃晚稻米,晚稻米糯,好吃。现时居民多吃粳米、晚稻米、东北大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菜肴的丰富,主食用量渐趋减少。
  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早餐称“天亮饭”,多用昨夜备好的“冷饭娘”烧泡饭,放些菜叫菜泡饭,放些番薯叫番薯泡饭。后来早餐花头多了,街上有白米粥、肉骨粥、大饼油条、面条年糕。有钱人吃猪油汤团、水晶油包、鲜肉小笼、三丝宴面。中餐称“昼饭”,晚餐叫“夜饭”,中晚都吃燥烤饭。贫家亦有一日吃两餐的,上午9时吃粥,下午4时吃饭,叫“九四饭”。遇天灾人祸,青黄不接,穷人吃细糠、豆腐渣、泔脚水、金刚刺根充饥。现时一些“上班族”,特别是年轻人往往不在家里用早餐,到街头吃。有的甚至家里很少开“伙炝”,在快餐店、饭店用餐。在家用早餐,内容也丰富多了,往往从超市买来水饺、馄饨、馒头,加上牛奶,代替过去的“泡饭”加咸菜。
  菜肴
  菜肴,海曙叫“下饭”(嗄饭)。俗有“下饭呒告,饭要吃饱”之说。有时招待人客,满桌丰盛菜肴,主人也歉说“下饭呒告”(意指没有什么好菜肴),以示客气。贫家常年吃咸齑、芋艿、萝卜、青菜、苋菜梗、臭冬瓜、咸茄糊、倭豆芽、割蛳螺、酱豆腐,甚至猪油炒盐、酱油拌饭。富家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大宴小宴,好酒好菜吃得不想吃。现时,臭冬瓜、苋菜梗重受人们青睐,大鱼大肉反而吃少了。
  饮水
  “靠山吃山水、临河吃河水、城里人吃天水。”天水也叫“天落水”。海曙居民主要喝天水,各家屋檐下设七石缸,檐唇口装铅皮或毛竹水霤,接水入缸。用天水煮饭、烧菜、泡茶,用井水、河水、湖水、池水汏菜、汰碗、汏衣裳。遇暴雨,各家缸缸甏甏、大桶小桶放置露天接“无根水”。说无根水煎药药效好。立春之前的水(包括天水、井水、河水)称“冬水”,浸年糕不易发酸。六月初一之前的水称“伏前水”,用伏前水晒酱,酱好吃。富家大墙门,多有一两口水井,五六只七石缸,并筑有大水柜,供常年饮用。现时居民饮水都用自来水,也用纯净水、矿泉水。
  饮茶
  海曙居民成年男人多有饮茶习惯,通常饮绿茶、红茶,小孩妇女多饮白开水。热天用翘嘴茶瓶、绿釉青果缸、青花茶甑、茶壶盛冷开水。有的撮点茶叶,有的泡“六月雪”做凉茶,据说喝了消火解暑。旧时海曙多茶坊、茶馆,码头工人、建筑工人喜欢上茶坊、茶馆喝早茶。石匠、木匠、泥水匠习惯上“鲁班殿”喝茶,边喝茶,边聊天,以茶会友,以茶为乐。现时一些家庭也喝咖啡和其他饮料。一些茶馆饮茶,也包括吃饭。茶馆成为交谊会友、洽谈业务的场所。
  饮酒
  海曙人多喝黄酒(老酒),好日酒(喜庆宴席)吃“状元红”。白酒有高粱、糟烧、自制土烧。到了杨梅季节,常用烧酒泡杨梅,说是杨梅酒能止泻解暑。遇到粮食困难,老酒脱销,酒瘾大的就无奈喝“番薯烧”、“金刚烧”(用番薯、金刚刺酿烧的低级酒)。现时家庭日常喝酒以啤酒、红酒(葡萄酒)为主;请客多用瓶装酒,也有红酒,客气些用洋酒。过去酒具多用酒盏、大碗,现时多用高脚玻璃杯。
  吸烟
  旧时海曙居民吸烟者众多,妇女亦有吸烟的。豪绅多吸水烟,备有白铜或景泰蓝烟管,后来吸洋烟“哈德门”、“雪茄烟”等。一般市民多用竹烟管、木烟斗吸旱烟丝。有的为省钱买烟叶自己加工,用两块木板夹住烟叶,刨土烟吸。后来也吸香烟,有的还用烟嘴来吸。20世纪70年代始吸带过滤嘴香烟。现时提倡戒烟,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老年人戒烟者多,市区比农村戒烟者多。
  第二节 服饰
  衣服
  旧时海曙居民服饰,与职业、信仰、贫富相关。清末民国初,权贵豪绅多穿长衫、长袍、马褂,称长袍马褂先生。赶时尚的也穿洋装。夏天着香云纱、丝绸衣衫。女子穿长短袖花色旗衫、旗袍或短衫罗裙。贫家百姓,男子多穿短襟、斜襟粗布衫或洋布短衫、粗布夹袄、棉袄、宽腰大裆洋布
  或粗布青裤,咸货行伙计穿灯笼裤。民国时期兴中山装,以灰、黑、蓝为基色。解放初流行列宁装,颜色以灰、蓝为主,名副其实的“清一色”。“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少年以穿军装,披军大衣为时髦。夏装流行“的确良”,垂直性好,易洗涤,易晾干。现时居民服饰多样化,西装、夹克、休闲衫、牛仔裤比比皆是,时有唐装、旗袍夹杂其间。夏装T恤、短裙,冬装羽绒服、裘(皮)毛衣类。特别是女性流行时装,形式多样,风格各异。职业女性上班多着套装。着装讲究个性品位,休闲风盛行,喜透气性好、质地柔软的天然棉、麻毛类服装。凡国际流行品牌样式,较短时间就会出现在街头巷尾。服装加工方式也发生根本改变。旧时居民衣着多请裁缝师傅上门,量体裁衣,手工缝制。小孩衣服家庭自己缝制。现时衣着多去超市商场按个人爱好选购。
  鞋帽
  旧时富家绅士多戴礼帽、瓜皮帽,穿皮鞋、皮靴、凉鞋,佩挂表,戴墨镜,持手杖。女子一般不戴帽,富家女子多穿缎子红皮底绣花鞋。年长妇人则戴包帽、穿暖鞋。平民冬戴毡帽、布帽、翻斜帽(罗宋帽),夏戴草帽、斗箬凉帽,穿布鞋、胶鞋、草鞋、蒲鞋、木拖。儿童多穿外婆送的老虎头鞋,戴老虎头帽、老虎帽圈、书生帽、相公帽,仿戏文中人物式样,用彩色丝线绣就,金丝银丝镶边,上缀福禄寿字样或八仙人物,或长命富贵八卦银皮图像,以驱邪保佑孩子平安。现时偶有老人冬日戴棉军帽,小孩戴连衣帽,一些行业如公安警察、工商、海关、技监、检疫、城管等执行公务、公事者戴“大盖帽",青壮年很少戴帽。一般居民多着皮鞋、运动鞋、旅游鞋,年轻人追求“耐克”、“特步”等名牌。青年女子以着高跟鞋、半高跟鞋、短靴、半靴、长靴为时尚。
  发式
  辛亥革命剪辫以后,受苏沪风气影响,男子剪西式头、水平头,平民剃“光郎头”。女子时兴“盘髻”,俗称“上海头”、“懒头”。后又将“懒头”盘髻拆散,盘成英文字母“S”形发髻,称“爱司头”,而“S”头又分直“S”,横“S”。前发披之额头,称“刘海”。后出现剪半头、烫发头。女孩仍编辫子,单根辫或两根辫,或扎两角辫,或剪童花头。中老年妇女多梳“绕绕头现时男子多为西式头、平头,年轻人有“爆炸头”,一些搞艺术的也留长发,有身份的老板喜欢“杨梅头年轻女子流行烫发,有直发、小波浪、长波浪。有的年轻人把头发染成黄色、红色、棕色,年纪大的把白发、灰发染成黑色。街上多发廊发屋、美容美发店。旧式剃头理发店在居民小区偶有见到。
  首饰
  头饰 旧时,富家女子多插凤钗、翠钗,搽生发油、广东刨花粘头。一般家庭妇女多用铜压发、银压发,或用红纱绳扎髻,粘头树粘头。现时妇女注重美容化妆,一般不用头饰。
  挂饰耳环亦称耳坠,富家女子饰金环、玉坠、翡翠、珍珠、金项链、珍珠项链。一般家庭妇女多用银环、珠子环。现时女子爱挂伯金项链。
  牙饰 旧时中青年为好看,作兴镶牙,有包金、嵌金、包银、嵌银等。现时有烤瓷牙,色泽类似真牙,比较坚固,但价格较高。
  手饰 旧时富家女子多戴钻戒、金戒、宝石戒、翡翠戒、金手镯、白玉镯、翡翠镯。一般女子戴银戒、铜戒、银手镯。小孩多戴银手环、银项圈、长命锁、海宝贝。现时女子喜戴钻戒、白金戒。一些行贩、“小老板”喜戴黄金桶戒、方戒,以示富有。
  第三节 居住
  宅院
  旧时海曙市民住宅按产权可分为两类,一类居住产权属自己的房屋,另一类则租房居住。拥有自家房屋产权的居民,有的是祖传房产,有的是买屋居住,也有购宅基造屋的。市郊段塘、望春一带稍异。村民有宅基,多自造简易平屋,有的石头泥墙,草荐盖顶。城区还有“瓦爿墙”。平民在废墟上用泥土瓦爿砌墙,建简陋平房作为栖身之所。瓦爿墙成为旧时海曙居民特色之一。宅院结构,多沿袭“上栋下宇”、“三合院”惯例。大家族、富家、官宦士绅多两层三间两弄、五间两弄、七间两弄楼房,并有照墙、穿堂、“马头墙”(防火墙),惯称某某巷某家,某某街某家大(音驮)墙门,如中山路范宅、迎凤街陈家等。
  平民多住排屋、矮平房。有一家一间,小孩大了,一间隔两间。有并排两间,或楼上楼下两间,各自都在滴水前搭个小灶间。
  开店商民,多住沿街店面房子,砖木简易房,有两层、三层,楼上住人,楼下开店,或前店后房,或前店后场(工场)。
  现时城市居民以社区聚居,多住多层(7层以下)、小高层(8层以上)和高层楼房(18层以上),经济富裕者也住别墅。旧时三合院、大墙门等已拆毁殆尽,范宅等少数民宅,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新住宅大多孤门独户,邻里间相隔一墙或对门居住,多时也不知姓甚名谁。墙门邻里间旧日温馨不复再见。
  造屋
  甬人造屋,民间习俗浸透始终。先请阴阳先生测看宅基,所谓“相阴阳宅”,罗盘定向立桩,香烛供品祀地母,朝向多取朝南偏东或朝南偏西,忌朝正南,寺院庙宇方可朝正南。造屋动土,地漕放石,墙基打夯,工匠多喊吉祥号子,俗称“打夯歌”,打夯由六人或四人拉绳,两人或一人把夯,其中一人放歌,众人相和:
  小小木人,哎哟
  噔噔响啦,哎哟
  老地墙,哎哟
  老板出门,哎哟
  赚来铜钿,哎哟
  造大厦啦,哎哟
  哎唷………唷
  上梁
  栋梁为房屋脊梁,甬人十分注重,多择吉日良辰,办“上梁酒”,宴请石匠、木匠、泥水匠、亲朋好友。席间石匠坐“上横头”,男主人亲自为作头师傅、各工匠斟酒。第一杯酒敬石匠。放梁前,木匠作头唱“上梁歌”,称浇梁,主人送“客姆尝”。时辰将到,由东、西两厢工匠(各两个),用绳拉栋梁徐徐升至栋柱顶上。升梁时,东为青龙首,梁要稍高,西为白虎座,要稍低。时辰到,木匠作头师傅喊“放梁!”主人及帮工就纷纷点燃爆竹,宅边硝烟四起,砰嘭作响。工匠进银钉、安银梯,梁上缠红布。栋梁安放好后,就抛上梁馒头,孩子们在地上奔抢,欢呼声此起彼伏。现时居民多买商品房,已无自家造屋上梁,境内此等习俗消失不再。
  聚居
  海曙居民旧时有宗族姓氏聚居的,如某某街(巷)某姓家族,建祠堂,修宗谱,供祖宗牌位。有同业聚居的,如以水上捕鱼为生者,多在内江河岸旁筑简陋棚屋居住。早年因战乱或逃荒进入城内,日久定居,形成“贫民窟”,叫“讨饭墙门”。如北斗河现第二医院一带,多有山东、安徽逃荒者居住。
  典屋
  旧时,没有住房,也无祖传房产,无经济能力造屋、买房者,只好典屋、租房居住。典屋期限较长,五年、十年、二十年,须付一笔巨款方能典得。租房时间短,一年半载,租金少,故租房者要比典房者多。现时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区租住简陋小屋乃至车棚。一些“破烂王”在城乡接合部租住。
  移居
  甬人移居叫“搬屋”,多请亲戚朋友相帮,今天你帮我,以后我帮你。进入21世纪后,迁居者大多花钱委托搬家公司代为搬迁。旧时搬屋,先要祭祀新居“屋业地主”,拜过“门神”,方可住进去。进屋第一次上灶,主人要先炒倭豆,再煮“新灶倭豆糯米饭”馈赠邻居。办“进屋酒”,宴请亲戚朋友和相帮友人。现时城区居民买商品房,但搬新屋办“进屋酒”,宴请亲朋好友风俗依然,称“乔迁”之喜。
  第四节 居室器用
  家常器用
  富家豪绅使用揭碟春台、搁几大座、八仙桌、太师椅、月桌、纱灯、火踏、围炉。平家一般用小方桌、长凳、矮凳。还有竹椅子,以竹子为材,轻便价廉,但易蛀。取暖用泥火熜、铜火熜,纳凉用芭蕉扇、折叠扇、蒲扇。现时居民家中,一般有沙发、茶几等成套家具,空调、音响、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已经普及,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脑也进入寻常百姓家。
  卧房器用
  富家使用红木梁床、三门大橱、房前桌配方凳、梳妆台、梳头镜箱、竹夫人、藤绷春凳、柜式衣架、面架、铜盆、纱暖衣橱、软硬皮箱、金漆马桶、镴盂、锡瓶、茶壶桶。平民一般用硬板床铺或长凳搁板铺、马桶、两斗桌、樟木箱、条凳、板桌、竹椅。后硬板床改棕棚床。现时很多家庭用“席梦思”。
  厨房器用
  富家多用三眼灶、水缸、蒸笼、锁篮、金漆拗斗、挈桶、暖锅、扛箱、幢篮、提桶、大小官秤、算盘、银筷、金边碗、洋灯;平民多用独眼灶、两眼灶、缸灶、盐缸、菜缸、米缸、粗碗、毛竹筷、砧板、米筛、鸡糠箱、水桶、扁担、油灯。现时一般家庭有整套厨卫设备,煤气灶、微波炉、电磁炉、脱排油烟机、热水器等。
  计时器
  昔时一些人家有自鸣钟,后流行“三五”牌台钟。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兴手表。先是机械表,辛苦一年,省吃俭用,只够买只“上海”牌手表。其后行电子表、石英表,价廉准时,式样新颖,为市民接受。通信工具手机普及后,一般人很少戴手表。有的戴名牌手表,动辄上万元、几万元,以示身份派头。
  第五节 交通运输
  船运
  旧时海曙货物吞吐,人来客往,多靠船运,著名的有海上南北号船。南号自置帆船走温州、福建,称“南商木客”,北号自备轮船,装备武器,行走北洋。江厦街一带江面,橘桅林立,船舶云集,
  贸易甚为兴盛。
  夜航船 海曙境内江河水道多,短途运输船搭客载货,只往返城乡。船分上、下两层,上层乘客,舱板为床,冬赏被褥,夏供扇子、茶水,下层装货物。沿途停靠,方便乡人。去上海夜轮船,傍晚上船睡一觉,第二天天亮到沪,甚为方便。
  脚划船 南郊西郊河道都有脚划船,可乘三五人,上有移动乌篷,舱内可坐可躺。船夫后座双脚划桨,上船报价,到埠付钱。
  渡船 旧时海曙渡口多,一个渡口一条船,渡工一两人,一人摇橹,
  一人系索解缆,撑篙收钱。如北厢永丰路盐仓门摆渡至对江浮石亭,来去方便,有时风大浪急停渡,行人要远绕东门浮桥过江,费时费力。
  拉纤船 境内河道多、桥多,运输船多载笨重货物,橹摇船速慢,采用岸上拉纤加速航行。拉纤人若遇桥下没设专门纤道的桥梁,必须在桥上打纤过桥,即把纤绳甩过桥洞,在另一头接住,然后继续前行。
  黄包车
  旧时境内市民,有钱的出行多坐“黄包车”(见卷首彩页)。黄包车从日本传入,也叫“东洋车”。下有两个胶皮车轮,前有两根拉杠,杠间木档相连,后座可坐两人。拉车人叫“黄包车夫”。上车议价,下车付钱。后逐渐时兴“三轮车”。
  轿子
  轿子古称肩舆,甬俗姑娘出嫁多坐花轿。菩萨出殿巡街行会,则坐神舆。有钱人出门坐小官轿,抬轿人称“轿夫”。
  现时去奉化、上海等地航船早已停运,过河渡船也不复见,黄包车、轿子只能在博物馆里见到。居民出门远途多乘汽车、火车、飞机,城区以自行车、电动车、公交车为主。一些家庭都有私家车(轿车),一般是普桑、福特、皇冠等品牌,较富有的购置雷克萨斯、宝马、奔驰、保时捷、宾利等品牌。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