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衣着消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98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衣着消费
分类号: C913.3
页数: 3
页码: 1900-190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物资贫乏,服装供应短缺,式样单调,人们只能购买布票并自己制作衣服。20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衣着质量和品质的提高,服装款式也变得多样化,同时市场上开始出现大量名牌专卖店。2000-2008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衣着更加时装化、品牌化,不同消费层次各有所属,服装品位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 宁波市 居民生活水平 物资

内容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但人们不会忘记生活清贫困苦,只求御寒、耐穿,满街“蓝蚂蚁”的年代,即便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逢年过节给孩子添置一件新衣服仍算是最大的礼物。
  20世纪50—70年代:衣物贫乏,式样单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物质贫乏,穿衣是按人头供应布票,每人一年配给两三米布,有的即使有票也买不起。许多家庭都找不到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过年穿新衣服成了许多孩子的梦想,有的孩子连过年也穿不上新衣服。
  20世纪70年代,城区除了几家百货商场,卖成衣的地方很少,并且式样单调,男装几乎只有中山装和草绿色军大衣,冬天一件呢制中山装是最体面的男装。还流行假领,看上去穿着整件衣服,实际只有一条假领头。女装款式更少。当时解放北路口有一家妇女用品商店,成为爱美女子经常光顾的去处。一般老百姓都是自己买布做衣服。“蓝蚂蚁”是当时服装的主色调。一些居民家庭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说好听“以艰苦奋斗为荣”,实质是社会物资缺乏,居民经济拮据。
  20世纪80—90年代:开始注重衣着质量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区内居民的着装从基本穿暖开始注重质量和品质,服装色彩、款式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很大的变化。1981年市区居民人均购买服装2.40件、鞋1.40双,衣着支出不到72元。至1990年,市区居民人均购买服装已达7.70件,鞋2.30双,衣着支出达162元。街头出现“喇叭裤”,后又流行“蝙蝠衫”,打破了服装款式的单调。当时称留大鬓角、戴不揭商标的“蛤蟆镜”、穿花格子上衣和喇叭裤、手提双卡收录机的小伙子叫“业余华侨”,有讥刺其为流氓阿飞的意味。到后来才认识头发长短、裤脚大小和人的思想好坏并没有必然联系。
  20世纪90年代,市场上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出现大量名牌专卖店,虽然商品价格较高,但购买的人也不少。衣着支出也日益提高。1999年,市区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达560元,较1981年的72元增长了7.78倍。
  2000—2008年:衣着时装化、品牌化倾向明显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衣着已由过去的“清一色”向多样化、时装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衣着消费流行期缩短,各种新型面料不断问世,各式服装琳琅满目,不同消费层次各有所属,服装品位也越来越高。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居民人均购买服装8.20件,购买鞋2.40双,服装和鞋的单价上涨近百元。与此同时,购买布料自做衣服的数量和支出明显减少,人均只有8.70元。2008年,市区居民人均衣着支出为1793元,比1999年的人均560元增长2.11倍,年均增长幅度为12.3%。此外,购买衣着材料支出更为减少,居民更多地购买“成衣”。居民衣着消费中时装化、品牌化倾向日益明显,中高档服装逐渐成为居民的普通消费品,体现个性的服装设计越来越受到居民青睐。服装的主要作用不再是御寒,而是展现个性魅力。追逐时尚,追求个性成为潮流。内衣外穿,吊带装,露脐装,哈韩服.铅笔裤,五颜六色“花蝴蝶”满街飞,“我的地盘我做主”。春天未到,春装已经上身。夏天未到,夏装早满街头。服装审美也不再和意识形态直接挂钩。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带动了服装产业繁荣,衬托出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有的说从前衣服难买,是因为衣服太少,现在难买衣服,是因为衣服太多。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