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红丝带行动抗击“非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867
颗粒名称: 第六节 红丝带行动抗击“非典”
分类号: R183
页数: 1
页码: 17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海曙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以“红丝带行动”代表艾滋病防治工作。1992年区内检出首例HIV感染者,2001年区政府成立防治性病艾滋病协调会议制度。每年艾滋病宣传日,区卫生部门在广场举办主题宣传活动。2003年广东省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后,区委、区政府采取了14条具体防控措施,并成立“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卫生系统内部制定应急预案和建立应急处理小组。最终成功防控了“非典”,保障了公众的健康安全。
关键词: 海曙区 爱国卫生运动 艾滋病防治

内容

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各国始以“红丝带行动”代表艾滋病(AIDS)防治工作。1992年,区内检出首例HIV感染者,2002年又报告1例。之后,至2006年无新发病例。2001年,区政府成立防治性病艾滋病协调会议制度。2006年区疾控中心开设VCT(自愿咨询检测)门诊以来,实施公安、司法部门羁押人员HIV检测。每年艾滋病宣传日(12月1日),区卫生部门均在广场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到场参与,并做好艾滋病感染者有关工作。
  2003年春,广东省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后,国家要求各地防控。为此,区委、区政府下达《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通知》,提出14条具体防控要求,设立举报电话,及时处理群众举报。2003年4月成立区“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辖组织协调、物资保障、技术服务、重点部位预防、秘书信息报道5个工作小组。各街道、社区成立“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与辖区单位建立以块为主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信息。区卫生系统内部建立“非典”应急处理小组和防治技术小组,制定《海曙区非典型肺炎应急防治预案》,组建疫情处置、医疗抢救机动队。“天一健康在线”网站设立“非典型肺炎防治专题”和健康论坛,制作和发放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宣传资料4.6万份,投入专项经费50万元购置呼吸机、床边X光机、心电监护仪等应急医疗器械和消杀药物7.5吨、口罩5000只、体温表500支等应急物资,保障防控“非典”工作,区内无一病例出现。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