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疾病流行和控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861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疾病流行和控制
分类号: R183
页数: 9
页码: 1732-1740
摘要: 本章记述了解放前,宁波海曙区境内流行性疾病频发,由于医疗资源匮乏,许多人因此丧生。解放后,医药业的发展使得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取得了长足进步,一些过去的难题得到了控制或根除。
关键词: 流行病防治 防疫 海曙区

内容

境内流行性疾病自古有之。解放前,由于缺医少药,死于流行性疾病的人员屡见不鲜。解放后,随着医药业的发展,流行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有了长足进步,昔日难以医治的流行性疾病得到控制或根除。
  第一节 历代疾病流行状况
  自唐以来,境内一直为浙东疾病诊治中心,疾病流行状况多与宁波全市相同。清《明州系年录》和光绪《鄞县志》于疾病流行情况都有记载。唐开成五年(840)夏,大疫。元至大元年(1308),庆元路疫,死者甚众。明永乐十一年(1413),大疫。正统九年(1444),瘟疫大作。万历十六年(1588),大饥,哀鸿遍野,瘟疫继之,道瑾相望。崇祯九年(1636)秋,瘟疫大作。清顺治八年(1651),大饥,是年疫。康熙二十二年(1683)夏,大疫。嘉庆十五年(1810),痘疫。嘉庆二十五年(1820)秋,大疫。道光十三年(1833),大饥,民多疫死。同治十三年(1874)八、九月大疫,死者甚众。顺治十三年至光绪二十一年(1656—1895)发生痘疫7次,大疫12次。嘉庆二十五年(1820),霍乱经航道水路传入宁波,秋大疫。同治十三年(1874),宁波港实施海港检疫。《宁波市志》记载,民国20—23年(1931—1934)期间,报伤寒或类伤寒680例,其中死亡15例;斑疹伤寒46例,赤痢201例,其中死亡7例;天花78例,其中死亡1例;白喉658例,其中死亡12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51例,其中死亡4例;猩红热245例,其中死亡2例;霍乱9829例,其中死亡274例;21年(1932)夏秋间,城区设时疫医院5处,诊治10679例,其中死亡225例。29年(1940)10月22日上午约7时30分,一架日本军用飞机窜犯宁波,在东后街靠开明街一带闹市区上空撒下带鼠疫杆菌的面粉、小麦、传单,造成鼠疫灾难。11月2日,华美医院将开明街住户俞元德的腹股沟淋巴结液和静脉血液接种于小白鼠,培养出鼠疫杆菌,确诊为腺鼠疫。10月30日至11月28日期间,染疫死亡93人,其中9户全家死绝。11月29日晚,鄞县县政府将疫区115户民房、137间店铺焚毁。宁波沦陷时期,一度流行疥疮和登革热两大疫病。35年(1946),城区4000余人染霍乱,约占当时人口的2.7%,病死率高达50%。
  解放后,老市区普遍实施霍乱、伤寒预防接种和交通检疫。市卫生局于1951年2月制定实施《传染病报告暂行办法》。1953年宁波市卫生防疫站成立,逐渐开展传染病管理、疾病监测、预防接种、计划免疫、饮食和饮水卫生及杀灭病媒昆虫等工作,加之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深入,鼠疫、天花、古典型霍乱三大烈性传染病绝迹,其他急性传染病逐步得到控制。20世纪80年代,区报告传染病主要有霍乱、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流脑、猩红热、乙脑、疟疾、流行性感冒。其中1989年报告1例狂犬病。全区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457.04/10万,死亡率6.53/10万。1991年,淋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1997年肺结核纳入疫情管理,1998年又增梅毒。1990—2003年,区报告传染病以霍乱、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淋病、伤寒副伤寒、出血热、百日咳、流脑、猩红热、乙脑等为主。其中发病数较多的是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肺结核、淋病等。2002年报告第一例HIV病例。2002年全区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17.22/10万,死亡率0.36/10万。2004年始实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报告及时性和报告敏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报告病例数增长较多。2004年、2005年春节前后出现伤寒副伤寒流行疫情,2005年春末夏初出现麻疹流行。至2008年,疫情基本平稳,但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仍有286.07/10万,死亡率0.82/10万。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烈性传染病防治
  鼠疫 民国29年(1940),日军投放细菌炸弹,鼠疫在开明街一带流行,30年(1941)后未再发生。解放后,开始加强灭鼠工作,1985年以来在江厦街道所属地段进行鼠疫监测,血清间接凝集试验均属阴性。
  天花 1950年市卫生局组织巡回防疫队,始设接种点,为市内居民免费种痘,继尔全面推广普及,至2008年,未曾发现天花病人。
  霍乱 解放后,古典型霍乱未再发生。1962年副霍乱从宁波港口传入,开始影响传染病防治工作。1988—1993年期间,出现个别散发病例报告。1994年出现暴发疫情,报告发病率62.36/10万。1995—2001年期间,时有疫情报告。2002—2008年期间,卫生机构落实水、粪便、食品等监测和开设肠道门诊,实施疫源检索,采取“病人抽血,疫点封锁、彻底消毒、采便服药”的防治措施,仅在2005年报告1例霍乱病例。同时成立机动防疫队,随时处理疫情和消杀病源。
  其他传染病防治
  病毒性肝炎 20世纪50年代,发病率10.84/10万,60年代起发病率逐渐增多,至80年代,发病率303.54/10万。90年代,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中1992年曾达476.37/10万。1997年后,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下降至100/10万以下,2005年降至34.61/10万。之后,通过健康教育,加强饮食和饮水卫生、小水产品卫生、检查隔离消毒、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献血员和血制品、医疗单位消毒等工作的监督管理,发病率日趋下降。
  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 解放后,普遍实施相应疫苗预防接种以来,至2008年,这三种传染病基本绝迹。
  狂犬病 20世纪50—80年代,狂犬病一直呈散发状态,90代以来基本绝迹,仅于2006年月湖街道发现1例。
  伤寒和副伤寒 20世纪50—80年代,伤寒和副伤寒疫情比较平稳,总体发病率一直在10/10万以下。90年代后,餐饮业的发展、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市民对海鲜产品消费量的增加,伤寒发病率开始出现较大幅度升高,连续8年发病率都超过10/10万,其中1990年达历史最高121.98/10万。2000年后伤寒发病率则降至10/10万以下,但2004-2005年期间,伤寒发病率再度升至40/10万左右。2006年以来,至2008年,经区医疗机构努力,伤寒疫情得到控制,发病率不再上弹。
  细菌性痢疾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细菌性痢疾为境内发病率最高的急性肠道传染病,80年代发病率一度达453.42/10万。90年代后,发病情况有所减弱,但发病率仍居高不下,1994年再次达316.14/10万。1997年后,随着市民整体卫生意识提高,以及卫生防控机构的努力,痢疾发病率开始降至100/10万以内。2006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率59.72/10万,为历史最低点。至2008年,发病率不但得到有效控制,而且日趋下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0世纪50—80年代,发病率较高,其中60年代暴发流行,发病率高达189.3/10万。90年代后得到控制,一度无病例报告。2003-2008年期间,再见散发病例报告,但发病率极低。
  猩红热 解放后,一直未见爆发流行,但偶见零星散发病例。至20世纪70年代,发病率6.95/10万。90年代以来,发病率比较稳定,但也时有为数不多的报告。
  流行性出血热20世纪50—60年代,流行性出血热少见。70年代起,发病率开始升高,至80年代,达到10.1/10万,为历史之最。90年代以来,发病率虽有波动,但整体趋势开始下降。
  流行性乙型脑炎 20世纪50—80年代多有发生,60年代最高,发病率28.05/10万。90年代以来,得到较好控制,年发病人数基本在1人以下。至2008年,新发病例未见增多。
  麻疹20世纪50—60年代时期,麻疹呈高发势态,发病率一直处于800/10万以上。1974年实行儿童计划免疫后,发病率直线下降,80年代降至55.45/10万。90年代后,麻疹流行趋势基本得到控制,新发病例都在1人以下。进入21世纪后,麻疹疫情再次卷土重来,2000年、2004年、2005年麻疹发病率超过10/10万,尤以2005年为甚,达到29.67/10万。后经有关卫生机构努力,至2008年,发病率得到有效遏制。
  结核病 解放前,民间俗称“捞病”,为民众最为恐惧、患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华美医院有资料统计,民国36年(1947),集体防捞检查70022人,患者7261例,患病率10.37%。自行要求检查的门诊病人4773人,患者1564例,患病率32.76%。解放后,肺结核患者大为减少。而1989年患者人数有所回升,发病率56.60/10万。1990年,发病率53.53/10万。2001年,发病率12.50/10万。后随结核病专报管理系统建立和分级追访制度的落实,发现肺结核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
  主要传染病发病率(1/10万)
  第三节 免疫接种
  解放前,免疫接种情况无资料记述。解放后,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等疾病实施疫苗免疫预防。1974年实行儿童计划免疫。建立计划免疫工作队,定期进行培训。建立儿童免疫档案卡(区建卡率95%以上),街道(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按卡接种。1983年开设接种门诊,常年按月、按旬、按周为辖区适龄儿童接种。1988年始全面开展卡介苗、脊灰糖丸、麻疹、百白破、精白破、乙脑、流脑等疫苗的接种服务。1989年开始接种乙肝疫苗。1999年,全区开展规范化接种门诊创建工作,各接种点逐步开始按日接种。2002年以来,逐步开展麻腮风、甲肝、HIB、AC群流脑、无细胞百白破、水痘、狂犬疫苗、流感、轮状病毒、肺炎等有价疫苗接种服务。2005年起推广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2003—2008年期间,接种门诊先后达到示范接种门诊要求。
  第四节 慢性病管理
  1987年,在全市率先开展全人群死因监测工作,获得居民死亡水平、期望寿命等数据。2002年成为省30个公共卫生监测区之一,南门、月湖、西门3个街道作为监测点街道,开展包括恶性肿瘤、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4种慢性病和出生、死亡的监测工作。2006年扩大到全区8个街道。成立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逐步纳入常规业务管理。在公共卫生监测基础上,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6种疾病列入监测报告对象,同时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2004年以来,在慢性病监测、随访管理的基础上,又陆续开展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医院伤害监测、机动车安全带使用研究和干预等工作,将伤害预防与控制纳入慢性病工作范畴,扩大慢性病防控工作内涵,成效显著,后全市示范推广。
  第五节 爱国卫生
  爱卫会
  1985年3月28日建立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区爱卫会),下设办公室(简称区爱卫办),挂靠区卫生局,配备工作人员3名,具体负责区爱卫工作。1990年成立区创建卫生城区办公室(挂靠区政府办公室),指导爱卫会开展日常工作。1999年4月,区设置城市管理办公室,区爱卫办与区城管办合署办公。2002年5月,区设城市管理局,区爱卫办挂靠区城管局,在区城管局领导下开展日常工作。
  “四害”消杀
  区爱卫会成立以来,高强度、高密度消杀蚊子、苍蝇、蟑螂、老鼠“四害”。1990年,区对“四害”密度进行监测,翌年,荣获市老三区消毒杀虫工作第一名。1990年后,区每年分春、秋两季进行消杀“四害”。2004年,总结鼓楼街道试点经验,率先在全市全面推广市场化运作模式消杀“四害”,以街道为单位,通过招投标方式,将辖区“四害”消杀作业委托选定的消杀公司实施,街道定期考核检查,考核结果与经费支付挂钩,有效保障了消杀效果。
  健康教育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健康教育多以卫生宣传为主,诸如通过广播、墙报、文艺表演、动员大会、口号标语等形式,“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和“消灭四害、增强体质、移风易俗”,增强卫生防病保健意识。80年代中期以后,卫生宣传逐步转向健康教育,编发《海曙卫生报》、中山路闹市地段设置健康教育宣传窗,各街道、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也相继建立宣传设施。1986—2000年期间,区爱卫办和卫生防疫站在每年爱国卫生月(4月)组织辖区单位开展卫生黑板报评比活动。90年代初,辖区各卫生院播放不同题材卫生科教录像,开展健康休闲、健康咨询、健康义诊等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举办有关计划免疫、控制吸烟、预防性传播疾病、饮食营养、休闲运动、健康环境、心理与精神健康等健康知识讲座。2004年成立由区政府领导任组长的区健康教育长效管理领导小组,2005年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区政府考核街道工作的项目之一。至2008年,全区8个街道爱卫办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立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和专兼职健康教育负责人。率先全省推出网络健康教育,建立公益性健康网站“天一健康在线”。
  卫生城区创建
  1990年,宁波市开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区成立创建办公室,挂靠区政府办公室,具体负责卫生城市创建各项工作.当年创建未获成功。1998年,市继续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仍未获成功。2004年市再次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获得成功。
  第六节 红丝带行动抗击“非典”
  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各国始以“红丝带行动”代表艾滋病(AIDS)防治工作。1992年,区内检出首例HIV感染者,2002年又报告1例。之后,至2006年无新发病例。2001年,区政府成立防治性病艾滋病协调会议制度。2006年区疾控中心开设VCT(自愿咨询检测)门诊以来,实施公安、司法部门羁押人员HIV检测。每年艾滋病宣传日(12月1日),区卫生部门均在广场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到场参与,并做好艾滋病感染者有关工作。
  2003年春,广东省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后,国家要求各地防控。为此,区委、区政府下达《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通知》,提出14条具体防控要求,设立举报电话,及时处理群众举报。2003年4月成立区“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辖组织协调、物资保障、技术服务、重点部位预防、秘书信息报道5个工作小组。各街道、社区成立“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与辖区单位建立以块为主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信息。区卫生系统内部建立“非典”应急处理小组和防治技术小组,制定《海曙区非典型肺炎应急防治预案》,组建疫情处置、医疗抢救机动队。“天一健康在线”网站设立“非典型肺炎防治专题”和健康论坛,制作和发放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宣传资料4.6万份,投入专项经费50万元购置呼吸机、床边X光机、心电监护仪等应急医疗器械和消杀药物7.5吨、口罩5000只、体温表500支等应急物资,保障防控“非典”工作,区内无一病例出现。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