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医疗卫生事业历史悠久,尤以传统医药为长。唐时医术就较为发达。元时医药业已形成规模,药行街更是药铺云集。清乾隆年间(1736-1795)先后开设的寿全斋、香山堂、冯存仁堂、赵翰香居,史称宁波中药业"四大家中医名家辈出,传世医著甚富,专科代有传人。“五口通商”“”后,美国、英国传教士至宁波传教施医,开设医院、销售西药。地方士绅、政府相继开办私立、公立医院。解放后,境内医疗卫生事业有较大发展,但没有专门管理机构,一直由市卫生局管辖。1980年,镇明、海曙区政府各设卫生科。1984年两区并建海曙区后,成立区卫生局,设办公室、医政药政科、监督科3个科室。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卫生监督监测及执法检查,建立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2002年经调整,区卫生局内设办公室、医政综合科、疾病预防法控制科(法制科)3个科室,辖管13个隶属卫生单位。至2008年,区卫生局内设办公室、行政综合科、卫生监督科(行政审批科)3个科室,辖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区卫生监督所1家、妇幼保健院1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专科医院3家,共14家隶属卫生单位。2006年4月,区卫生局曾获首批"全国社区卫生示范区"称号。
第一章 医疗技术和医学研究
境内医疗技术历来以中医为主,后随西医及其医疗技术和设备的传入,逐渐形成中西医并举的格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西医、西药渐占主流。
第一节 技术设备
民国时期,境内除1家华美医院启用X光机和直流电心脏检查器之外,其他医院和私人诊所一般仅有听诊器、血压计、注射器、手术刀剪等设备。据资料载,直至宁波解放初期,老市区各家医院配备的X光机总共11台,其中华美医院7台。之后,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医疗器械配置不断增加,但因时处计划经济岁月,受配备的多为市属医院,区级医院寥寥,截至1990年底,全区医疗器械设备仍较为简陋,所购医疗设备价位均在5万元以下。进入20世纪90年代,为提高区级医院医疗水平,政府先后投资30万余元购置B超、X光机等基本医疗设备。各医疗机构也自筹资金购置血球计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电子胃镜、精子动静态质量分析系统、前列腺治疗仪、ZZ—II500型全电脑肛肠治疗仪、Tip—Edge、自锁托槽等各种设备。至2008年,全区医疗机构具有贵重仪器的总值达2000余万元。
第二节 中医
唐以来,境内医药界一直以中医药为主。早在唐代,陈藏器所撰《本草拾遗》见著医界。至宋,妇科祖宗后嗣宋钦迁居境内。清陆(士逵)氏伤科、范(文虎)氏内科、严(海葆)氏外科、董(丙辉与其子水樵)氏儿科等相继创建,中医医科日臻完备。民国时期,受崇尚西医、排斥中医思想影响,曾一度出现废止旧医(指中医),以扫除医药卫生障碍之风波,后经中医界鼎力抗争平息。解放后,广大中医人员或自办诊所,或组办联合诊所,或坐堂门诊,或受聘医院,发扬光大中医传统,形成中医名科。
宋氏妇科河南商丘宋广平创立于唐开元间(713—741)。擅长望诊,善用炒药炭,以自制“济阳丹”治不孕见长。有《产宝全书》代相传承,延绵43代,流传境内已有800余年。明代,宋后嗣宋北川撰《宋氏女科产后篇》、宋林皋撰《宋代女科秘书》。清代,宋金熙定居城区小尚书桥行医,后称“老宋家”。宋祖现撰《妇科秘书》。清末,另一脉宋紫清分居城区谦和当弄行医,称“新宋家”,撰《妇科秘录》。之后,其支脉广布上海、杭州、武汉、嘉兴、舟山、象山等地。现传人宋世焱为著名中医,其所撰《易产汤加味正胎位的初步观察》、《治疗妊娠子宫脱垂》两篇论文,选入《浙江中医临床经验选辑·妇科专辑》。1959年,后裔宋文鼎献赠世代秘传《宋氏女科产后篇》手抄本,内部印行。
陆氏伤科 陆士逵创立于明末清初。专攻伤科,创麻药水,撰写《伤科》、《医经通考》等医学著作。为时人誉称“浙东第一伤科”。至六世孙陆银华精于治疗骨折,尤擅治颅脑损伤、海底伤、胸胁内伤。198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陆银华治伤经验》一书,分内伤、伤筋、腰痛、骨折、脱位、杂症医治,常用伤剂共7章20节108万字。弟子叶海、沈敦道,长子陆海善等承其医术。
严氏外科 清光绪间严海葆肇始,早年得天童寺挂锡医僧(名无考)师传,专疡科,后转中医外科,尤擅治乳腺炎等疾,内服、外敷并用。其女严瑞卿承家传,毕业于苏州中医专门学校。弟子闻茂康、刘中柱分别行医沪、甬,传其业。刘尤擅治乳房、肛门及痈疽瘘窦等疾。弟子邱嗣康和刘中柱儿子刘战胜承其业,邱整理其师医学经验编《乳房疾患》。
董氏儿科 清董丙辉和其子水樵肇始,再传其孙廷瑶(现任上海中医文献馆名誉馆长),名益显,撰有《幼科当言》、《幼科撷要》专著,行医上海。廷瑶之子维和行医宁波,擅治小儿痧、痘、惊、疳诸症。
范氏内科 清末民初范文虎(又名文甫)始创,初擅疡科,继专内科,终以治伤寒名重一时。其医重切脉舌诊,多用古方,但不泥古,好用峻剂。弟子50余人,其中赵炯恒行医50余年,善用《伤寒》、《金匾》医著处方,妙用草药,擅治温病、肝胆病,撰有《晚馨斋临床浅得》等著作。1947年4月成立鄮西范氏医学同学会,会员43人。解放后,搜集出版《范文甫学术经验专辑》、《范氏医案》等专著。
其他专科 清咸丰至同治年间(1851—1874),郑启寿始创郑氏瘄科,撰有《郑氏瘄略》。包氏喉科,肇始于清初,至嘉庆年间,包镇鲁撰有《喉科杓旨》。眼科姚和清,撰有《眼科证治经验》。蛇科徐祖青,传其弟子沈鹏年,撰有《徐祖青治疗蛇伤经验集》。
建区后,区属医院都设有中医科室,上述专科传人先后坐堂诊治,后经多年专科建设,中医儿科、妇科、蛇科尤具特色。针挑、飞针、药物敷贴等疗法对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哮喘有良好疗效,特别是对小儿癫痫、抽动症的治疗,更见独特疗效。
第三节 西医
“五口通商”后,西医东渐。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美国基督教浸礼会传教士玛高温来甬,在城区北门佑圣观开设诊所,并在月湖书院内办班传医。道光二十七年(1847),诊所发展成为大美浸礼会医院,至民国4年(1915)改名为华美医院(今市第二医院)。道光至同治年间(1821—1874),英国圣公会、循道公会于城区办医施药、孝闻街开办仁泽医院,民国23年(1934)2月停办。民国2年(1913)6月,第一所鄞县公立医院在县学街念书巷创办,19年(1930)1月改名为县立中心医院(今市第一医院)。其后,城内陆续有医院诊所开业,收徒授业,以续后人,西医从业者人数增加,成为境内医疗主体。解放后,医学科学发展,设备更新,技术队伍不断壮大。至2008年,境内市级医院已形成门类齐全、设备新颖的医疗体系,由诊治常见病,逐步向高、难、深医疗科技发展。区属医院也先后开设各科西医科室,尤其是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医骨科,由1992年在25平方米手术室施行四肢骨折等基本骨科手术,发展到1996年6月开始施行第一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手术。之后,又相继于1998年施行胸腰椎肿瘤摘除和腰椎间盘经皮切吸术以及胶原酶溶解术,1999年施行颈椎后路和脊髓空洞症等手术和治疗。2001年施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及内固定手术,2002年施行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2003年施行膝关节镜手术,2006年6月始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骨关节病与骨质疏松的社区个体干预应用研究”市级科研项目。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
中医吴涵秋、王宇高、庄云庐、钟一桂等人于民国26年(1937)在城区北门外江边创办国医专门学校,招生60余人,聘请中、西名医师授课。半年后,因日机轰炸停办。解放后,中西医结合医治日兴。1963年,杨国栋首用东莨莳碱抢救中毒性休克,病死率由50%降至14%。1971年始用东苣菅碱、冬眠灵合剂静脉复合麻醉,抢救241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从50%降至12%。1983年提出“1+1杨氏戒毒法”,先后为海内外2000余名患者戒除毒瘾。1992年5月30日通过省鉴定,在攻克戒毒难题中,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先后撰写论文84篇,为苣菅医药学科带头人之一,被国家科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称号,全国总工会为其颁发“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9月,杨国栋等人编撰出版《微循环障碍与蔑着类药的临床应用》等著作。1980年,境内市第一医院设中西医结合病房。吴元章、周宏奎等中医配制的黄苓、甘草、桂枝、丹皮哮喘宁冲剂,防治小儿哮喘有效率达80%(曾于1981年2月在第六届澳大利亚医学大会上介绍)。洪中立、江澄达等人中西结合治疗心悸、心功能不全急症,参考古方化症回升丹,选用红参、附子、川萼、大黄等中药材,研制化症静脉注射液,治疗因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肺心病所致心功能不全158例,有效率分别为91%、81%和82%。1989年,中医洪中立等人编撰《化症液并疏甲丙脯酸治疗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医学著作。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科与市中医院联手,以中西医治疗有关骨疾,初见成效。
第五节 医学研究
境内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属医院,区属医疗机构发展缓慢,至2008年,全区仅有7家挂靠医院的医学临床研究所,1997—2003年期间,共申报科研项目73项。2004年申报区级科研项目11项,申报市级科研项目4项,申报省级科研项目1项。其中海曙口腔医院吴清柱负责的《即刻种植与即刻种植修复的临床应用》获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区中医院张全明等申报的《针刺治疗儿童语言障碍的临床研究》获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三等奖。鼓楼医院先后于2006年申报区级科研项目9项,立项5项;2007年申报区级科研项目10项,立项4项;2008年申报区级科研项目6项,立项4项。
第二章 医疗卫生机构
解放后,区属医疗卫生机构陆续设立,规模普遍较小,只作为市属医疗机构的补充。随着城市发展,区属医疗机构亦逐渐扩大,成为各具特色的专科医疗机构。
第一节 区属医疗卫生机构
海曙区卫生防疫站
1984年两区并建,两区原设卫生防疫站随即合并,定名为海曙区卫生防疫站,定址原江厦卫生院内。1986年搬迁至原甬江卫生院内,设有办公室、防疫科、慢性病防治消杀科、食品卫生科、环境卫生科、卫生科、健康教育科、检验科、财务科、门诊部10个科室和卫生稽查队。1993年搬至三市路59弄17号新建办公大楼(投资200万元,用房面积1500平方米)。1997年检验检测项目通过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评审,1998年成为市首批县级一等防疫站。1999年再次迁至南苑街299弄8号新办公大楼(占地13亩,建筑面积4893.2平方米)。2002年预防保健体制改革,拆建为区卫生监督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海曙区卫生监督所
2002年3月18日成立,所址在南苑街299弄8号,设有法制办公室、办证审批科、监督一科、监督二科、监督三科、稽查科等1室5科。其中稽查科下设4个稽查中队。2004年7月,4个稽查中队改名为4个监督分所。2006年1月,原有科室调整为办公室、综合业务科、稽查科、医疗卫生监督科、办证审批科。原有4个监督分所撤并为3个监督分所,行使卫生监督执法职能。
海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于2002年3月18日,由原区防疫站基础上经体制改革组建而成,主要承担疾病预防和控制、应急预警与处置、疫情收集与报告、监测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等体现政府工作职能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工作。设有办公室、财务科、疾病防制科、卫生监测科、慢病防制与健康教育科、检验科和预防医学门诊部6个科(室)部。2003年初获省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鼓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953年成立(时称鼓楼联合诊所),地址在呼童街108号,设有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外科4科。1957年与第三联合诊所合并,在公园路169号开诊,定名为孝闻联合诊所。1959年区妇幼保健所并入,设妇科门诊和产科住院部,负责辖区平产分娩和妇幼保健。1962年6月划归市局直管。1967年,西郊联合诊所并入孝闻。1972年12月改名为孝闻卫生所。1981年11月改名为孝闻卫生院。1988年3月与全民性质的区中心卫生院合并,定名为海曙区中心卫生院,总院设在公园路孝闻卫生院,解放南路的原中心卫生院为分院。1990年,原孝闻卫生院人员编制转为全民所有制。1993年因街道行政区划变动,更名为鼓楼医院。2001年更名为鼓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今。
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981年成立,地址在西巷8号,设有内科、外科、中医科、妇科、儿科、牙科、中西药房、检验科、放射科、防保科、注射室等科室,其人员由孝闻、苍水两家卫生所抽调组成,承担疾病防治服务。1992年6月迁址新芝路95弄6号,改名为高塘卫生院,新增推拿科、五官科、激光科、理疗科、肿瘤科、手术室等科室,另设拥有50张床位的住院部。1993年高塘、西门两街道合并易名为西门街道,高塘卫生院随即更名为西门医院。2001年更名为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4年4月兼并原海曙区老年病医院,改建文化卫生站,设有86张床位的老年医疗康复史心。
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950年成立,为美国FNT宝通基金会(华人陈绍华先生任主席)捐赠400万元人民币所建,冠名金珊莲骨科医院,地址在尹江路58号,是一家骨科康复特色鲜明的社区综合性医疗机构。1993年更名为海曙区南门医院。2001年更名为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7年成功创建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全科、骨科、康复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中医科、中医伤科、妇科、家庭病床科及疾病控制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等科室,核定床位50张,配有CR、C臂X光机、螺旋CT、双能X线骨密度仪、彩超、全自动生化仪等医疗仪器设备。下设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各服务站辐射服务2~3个社区居委会。
白云街道社区区卫生服务中心
1996年成立(时称白云卫生院),地址在白云街111号,设有内科、外科、皮肤科、妇产科、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科、推拿科、理疗科、口腔科、眼科、妇保门诊、儿保门诊、防保科、放射科、B超室、中西药房、化验科等科室。2001年更名为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医疗保健、疾病预防、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康复诊疗与护理、计划生育技术等服务。2002年4月1日江厦卫生院并入。2006年2月委托上海润达医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进行管理,实施产权、经营权分开,为市第一家实施委托管理的公立医疗机构。
江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952年9月成立(时称“劳工保健站”,受市卫生局委托).地址在大沙泥街43号,设有西医内科、外科、眼科、妇产科等科室。1953年改名为市卫生局“第一卫生所”(受市卫生局委托),并将产科分出另置市第三妇幼保健站。1958年第三妇幼保健站返并,租借大沙泥街45号房宅,改名“天封联合诊所”。“文化大革命”期间,先后易名为“天封卫生所”和“天封卫生院”。1993年2月与原江厦卫生院并为“宁波市海曙区肿瘤防治院”,8月更名为“海曙区灵塔医院”(保留“肿瘤防治院”名称),原天封卫生院改名为“灵塔医院一分院”,原江厦卫生院改名为“灵塔医院二分院”。1999年两院分置,一院为“灵塔医院”,二院因院址在建“白云卫生院”,故并入“白云卫生院”。2001年更名为江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月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957年8月成立(时称湖西联合诊所),地址在共青路83号,设有内科、外科、化验科、小儿科、注射室等科室。1958年增设妇科、针灸科、推拿科。20世纪70年代始,医院逐渐接收大中院校毕业生,新设牙科、防疫科。80年代开设儿保科。1998年8月迁址中山西路青石巷9号。2001年更名为月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医疗保健、疾病预防、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康复诊疗与护理、计划生育技术等服务。2008年成功创建浙江省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段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3年11月由南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段塘卫生院并建而成,地址在粮丰街128号,设有内科、外科、妇科、中医、防疫、X光科、化验科和药房等科室,承担医疗保健、疾病预防、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康复诊疗与护理、计划生育技术等服务。
海曙区中医医院
1957年成立(前身为苍水联合诊所),院址在开明街415号,设有牙科、伤科、外科、瘰疠科、蛇科、草药内科和小儿科等科室。20世纪60年代改名为苍水卫生所。70年代改名为苍水卫生院。1992年更名为区红十字医院。1994年,医院与香港环球诊疗所联办“宁波海曙中医乳腺病专科医院”。1997年改名为区中医医院,儿科于1998年被区卫生局列为区重点专科。至2008年,设有中医内科、西医内科、儿科、小儿脑瘫专科、针灸推拿科、中医妇科、西医妇科(人流专科)、外科、骨伤科、草药肝科、口腔科、皮肤科、前列腺泌尿科、肛肠科、五官科(矫正舌系带)等临床科室和检验、放射、B超、心电图、冷冻激光等辅助科室。
海曙口腔医院
1957年成立(前身为苍水联合诊所牙科),院址在开明街413号。1986年9月,苍水卫生院牙科搬至解放南路284号,成立海曙口腔病防治院,设有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内科、修复科、儿童牙科、正畸科、放射科、住院部。1986年9月,海曙口腔病防治院在解放南路284号对外门诊。1989年7月更名为海曙口腔医院。1993年11月,海曙口腔医院与香港统一牙科器材公司合办宁波口腔医院,在开明街413号对外门诊。2000年6月8日,海曙口腔医院、马园卫生院、南门卫生院共同投资在柬埔寨金边开设上海牙科医院。2006年,宁波口腔医院改成民办医疗机构。
海曙中医乳腺病专科医院
1994年12月8日成立,院址在大梁街100号,设有乳腺疾病防治、治疗和术后康复等科室。1998年迁址国医街26号新建大楼门诊。2007年改为民办医疗机构。
海曙区马园卫生院
1986年9月成立,院址在咏归路67号,设有内科、外科、牙科、中医科、妇儿及防保科、中西药房、化验室等科室。1992年6月挂牌“海曙区性疾病专科门诊部”,1993年9月挂牌“海曙区性疾病临床研究所”。2000年12月迁入咏归路145弄12号新址,更新和添置相应的检查和医疗设备,新增妇科、女性科、男性科、泌尿外科、针灸推拿科、肛肠科、放射科、B超室、心电图室、HIV实验室等科室和生殖医学门诊。2003年7月定为全国规范化性病门诊试点医院。2005年8月,HIV初筛实验室通过市级考核及鉴定,翌年4月HIV初筛实验室通过省级考核,成为区HIV定点检测单位。
第二节 民办医疗机构
1997年创办第一家民办三环自然疗法研究所专科门诊部以来,至2008年,全区有民办医院10家、门诊部16家、卫生所4家,床位230张、职工约400人,其中注册备案执业医师(助理)285名,执业护士119名。
为实行卫生全行业管理,规范监督执业行为,区政府于2004年2月,出台实施《关于大力发展社会医疗机构优化卫生服务环境若干意见》。
第三节 其他医疗机构
1999年,经区卫生局审核批准的其他医疗机构共43家,2000年新增17家,2001年新增8家,2002年新增18家,2003年新增3家,2004年新增6家。至2008年,其他医疗机构计有93家,分别为学校医务室12家,幼儿园医务室15家,厂矿医务室51家,非营利性门诊部、卫生所、职工医院8家,村卫生室7家。
第四节 驻区医疗卫生机构
宁波市第一医院
民国2年(1913)6月成立(时称鄞县公立医院),院址在县学街念书巷,之后相继改名为市立医院、县立中心医院。解放后市人民政府接管,随即改名为省立宁波医院。1954年10月更名为市第一医院至今。医院承担全市疾病管理和质控工作,设有市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市糖尿病防治中心、市骨科研究所、市人工关节治疗研究中心、市医学影像研究所、市男性生殖健康临床培训中心。另有重症医学质控中心、市病理质控中心、市放射质控中心、市急诊管理质控中心、市护理质控中心、市临床检验中心等挂靠市级质控中心。医院先后获“省文明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省优秀教学医院”等称号。
宁波市第二医院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成立(时称大美浸礼会医院),院址在北门外江边。始建男病室,设病床20张。后又建女病室。民国4年(1915)改名为华美医院,并设立手术室。民国32年(1943)3月为应付日伪政权,又改名为华华医院。民国34年(1945)8月复称华美医院。解放后,市军管会接管,更名为市第二医院。医院占地面积近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余平方米。核定床位900张,共设30个临床科室、12个医技科室。医院曾获“全国卫生系统卫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绿色医院”和“省平安医院”等称号。
宁波市中医院
1977年9月成立(时称市中医门诊所),院址在孝闻巷64号,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设临床一级科室17个,医技科室10个,专病专科32个,核定床位350张。2001年4月成为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004年医院通过三级乙等中医院复评。2005年4月,宁波市政府立项迁建市中医院。2006年6月,市中医院迁建工程动工。医院于1986年获卫生部授予的“卫生文明先进集体”称号,1987年获省卫生厅授予的“省文明中医院”称号。
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宁波市红十字医院)
1980年8月成立(时称宁波地区医院),院址在柳汀街339号。1983年改名为市明州医院。1985年6月1日改名为市妇女儿童医院。医院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33万平方米,核定床位900张,开设床位952张,设有妇科、产科、儿内科、儿外科、乳腺外科、内科、中医科、皮肤性病科、妇保科、儿保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眼科、生殖内分泌科、计划生育科等34个临床科室。
宁波市华慈医院
2001年12月8日成立,院址在永丰路216号(前身为宁波市第二医院住院部),由市慈善总会和市红十字会主办,市医师协会和市第二医院协办,是一家依靠社会力量兴办的纯公益性、非营利性的民办医院。2006年6月经市政府批准改制为由市慈善总会主办,并统一纳入市卫生局管理的市级医疗机构。医院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400平方米,设有14个医技科室,医疗力量主要依靠650多位热心慈善事业的医学界退休专家志愿者。凡持有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市慈善总会发放的慈善医疗卡、低保卡、甲乙类医疗救助卡、特困证、残疾证、外来务工人员身份证、兴业志愿者服务卡7大类人员,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和注射费,药费优惠10%,检查检验费优惠30%左右,人们称为“惠民医院”。
宁波戒毒研究中心
1992年5月成立,地址在西北街42号,使用面积1400平方米,设有戒毒病房24间,病床48张,主要以杨氏戒毒法和戒毒药开展诊疗。
第三章 医疗队伍
解放以后,境内医疗队伍日益壮大,改革开放之后尤甚,且涌现出不少名医和专家。
第一节 队伍结构
海曙、镇明两区期间资料散失,数据难以查核述载。1984年两区合并建海曙区后,始有资料,卫生技术人员1985年为340A.2008年增至703人。
第二节 队伍建设
1976年以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医务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加强医疗队伍建设。以外出进修、举办各类培训班、创办区卫生教育学校等手段,组织在职人员参加不同层次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同时引进有关医务人才,调整队伍专业人员结构,增强队伍综合医疗力量。
第三节 名医选介
区属名医
伍忠东 男,1964年6月生。1985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1996年在职人员硕士研究生结业,现为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主任中医师。主攻退行性颈腰椎病、骨关节病及骨质疏松症。先后在省市专业刊物上发表《分步手法复位治疗肱骨干骨折40例临床观察》、《中药熏蒸配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0例》、《根据颈曲选择不同角度牵引治疗颈椎病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期与治疗方法选择》等论文。
杨学民 男,1962年10月生。1985年毕业于兰州医学院,1996年师从欧阳甲教授,深造3年,获骨科硕士学位,现为南门医院骨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腰椎管狭窄扩大,脊柱后路DICK、RF、AF、STERF钉内固定复位,椎管内肿瘤摘除,脊椎结核病灶清除,四肢骨折内外固定和人工全髋全膝置换等骨科专业医治近20年,在省、市专业刊物上发表《梅花型髓内针治疗陈旧性股骨干骨折17例报告》、《膝关节周围骨挫伤的诊治》、《独一味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膝外侧松解在关节镜下清理术中的正确应用》等论文。
叶芹 女,1957年1月生。区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擅长以中医传统针挑、飞针术、药物敷贴等医技,对治疗小儿厌食、腹泻、疳积、消化不良、哮喘等疾病都有良好疗效,在省、市专业刊物上发表《药物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咳嗽哮喘280例临床观察》、《飞针术治疗婴儿夜啼症250例临床观察》、《健脾补肾法对30例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观察》等10余篇论文。
楼意楠 女,1956年11月生。区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对中医妇、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颇有研究,特别是对小儿癫痫、抽动症治疗有独特见解。在全国、省、市级报刊上发表20余篇科普文章,论文《针刺治夜啼1422例小结》获市1999—2000年度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2002年获“2001年度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被评为首批市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
刘福民 男,1954年5月生。浙江中医学院专科毕业,现为区月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治中医师,擅长消化、早熟、生长发育、妇科不孕不育、晚期恶性肿瘤等疑难杂症,为区名医。曾被评为市劳动模范。
施义方 男,1942年7月出生,宁波医学专科学校大专毕业,现为区段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型慢性胃病,特别对萎缩性胃炎、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异性增生等癌前病变状态的逆转颇有研究,为区名医。为市消化病及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驻区名医
杨国栋 男,1938年8月生。1960年2月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疗系。从事莨菪类药研究40年。率先采用东莨菪碱治疗乙脑呼吸衰竭和感染性休克,病死率明显降低。发明以东莨菪碱为主治疗海洛因依赖的“1+1戒毒法”,在“新法国际戒毒研讨会”上受到美国多位权威戒毒专家的充分肯定。主编《微循环障碍与莨菪类药的临床应用》等专著3本,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8篇,2001年获宁波市科技创新特别奖。
钟一棠 男,1915年6月生。钟氏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家训,师出名门,15岁考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1933年始随兄执业,从医5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治内科杂病及危急重症,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肝硬化等病。曾为市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兼任市中医学会理事长、中华中医学会理事、浙江中医学会副会长等职。
张沛虬 男,1916年2月生。1938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从医6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医肾痰、脾胃痰、肝胆痰、痹症等。曾任市中医院副院长。1982年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名老中医,1990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1993年始享受国务院所发政府特殊津贴。
游士奇 男,1955年3月生。现任宁波老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市医学会口腔医学分会顾问。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5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省医学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1993年始享受国务院所发政府特殊津贴。
黄志强 男,1942年3月生。主任医师,国家名中医,市突出贡献科学技术工作者,浙江医科大学和温州医学院兼职教授。从医40余年,擅长肝病、心脑血管、胃肠和内分泌中医诊治,临床经验丰富,多次应邀为国外、境外知名人士诊治。曾任市第一医院院长,市老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市医师协会副会长、市中医学会副理事长。
张乐鸣 男,1956年7月生。1990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2年任市第二医院副院长,1993年任院长、党委副书记,后任书记。2005年调任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市第一医院院长。1997年任主任医师,教授。主要从事医院管理和临床肿瘤研究,发表医学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多次获省、市和省卫生厅颁发的科技进步奖,列为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51名)第一层次人员。先后任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科协副主席、中国抗癌协会理事,省医学会、省抗癌协会、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市医学会、医师协会副会长等职。1999年始享受国务院所发政府特殊津贴。
张民权 男,1934年生。1957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分配至宁波市第二医院外科,从医40余年,历任市第二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浙江医科大学外科学兼职教授。曾发表论文30余篇。分别担任《现代烧伤治疗》、《烧伤》两书的副主编、主编。1993年始享受国务院所发政府特殊津贴。
叶海 男,1940年生。1965年8月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中医医疗系,现任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中医师,擅长中西结合处理各类复杂性骨折、脱位及软损、椎间盘突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骨质疏松、颈椎病、腰腿痛等。1996年始享受国务院所发政府特殊津贴。
王晖 男,1941年2月生。1967年9月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6年制中医专业本科,从事医疗和教育34年,擅长“气学”理论研究,其应用创立“调畅脏腑特异气机”治疗方法在治疗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症、眩晕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症有一定疗效,临床经验丰富。先后撰写《糖尿病辨证论治新识》《肺脾肾特异气机理论及其应用》等论文62篇,编有《气学与糖尿病》、《糖尿病保健新法》等专著,其中《气学与糖尿病》获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始享受国务院所发政府特殊津贴。
洪善贻 男,1941年9月生。1965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6年制中医专业本科,从事中医内科、教学、科研及医院管理工作34年,擅长老年病、消化系统疾病及肿瘤诊疗,尤其擅长老年性眩晕、糖尿病及消化性溃疡、慢性胃肠炎治疗。1998年始享受国务院所发政府特殊津贴。
方益屏 男,1926年7月生。浙江医学院医科毕业,后为省第一期3年制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员,从事儿科临床、科研、教育工作50余年,是市儿科奠基、带头人,先后在国家、省、市医学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4篇被评为卫生部、省、市优秀论文。1993年始享受国务院所发政府特殊津贴。
第四章 疾病流行和控制
境内流行性疾病自古有之。解放前,由于缺医少药,死于流行性疾病的人员屡见不鲜。解放后,随着医药业的发展,流行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有了长足进步,昔日难以医治的流行性疾病得到控制或根除。
第一节 历代疾病流行状况
自唐以来,境内一直为浙东疾病诊治中心,疾病流行状况多与宁波全市相同。清《明州系年录》和光绪《鄞县志》于疾病流行情况都有记载。唐开成五年(840)夏,大疫。元至大元年(1308),庆元路疫,死者甚众。明永乐十一年(1413),大疫。正统九年(1444),瘟疫大作。万历十六年(1588),大饥,哀鸿遍野,瘟疫继之,道瑾相望。崇祯九年(1636)秋,瘟疫大作。清顺治八年(1651),大饥,是年疫。康熙二十二年(1683)夏,大疫。嘉庆十五年(1810),痘疫。嘉庆二十五年(1820)秋,大疫。道光十三年(1833),大饥,民多疫死。同治十三年(1874)八、九月大疫,死者甚众。顺治十三年至光绪二十一年(1656—1895)发生痘疫7次,大疫12次。嘉庆二十五年(1820),霍乱经航道水路传入宁波,秋大疫。同治十三年(1874),宁波港实施海港检疫。《宁波市志》记载,民国20—23年(1931—1934)期间,报伤寒或类伤寒680例,其中死亡15例;斑疹伤寒46例,赤痢201例,其中死亡7例;天花78例,其中死亡1例;白喉658例,其中死亡12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51例,其中死亡4例;猩红热245例,其中死亡2例;霍乱9829例,其中死亡274例;21年(1932)夏秋间,城区设时疫医院5处,诊治10679例,其中死亡225例。29年(1940)10月22日上午约7时30分,一架日本军用飞机窜犯宁波,在东后街靠开明街一带闹市区上空撒下带鼠疫杆菌的面粉、小麦、传单,造成鼠疫灾难。11月2日,华美医院将开明街住户俞元德的腹股沟淋巴结液和静脉血液接种于小白鼠,培养出鼠疫杆菌,确诊为腺鼠疫。10月30日至11月28日期间,染疫死亡93人,其中9户全家死绝。11月29日晚,鄞县县政府将疫区115户民房、137间店铺焚毁。宁波沦陷时期,一度流行疥疮和登革热两大疫病。35年(1946),城区4000余人染霍乱,约占当时人口的2.7%,病死率高达50%。
解放后,老市区普遍实施霍乱、伤寒预防接种和交通检疫。市卫生局于1951年2月制定实施《传染病报告暂行办法》。1953年宁波市卫生防疫站成立,逐渐开展传染病管理、疾病监测、预防接种、计划免疫、饮食和饮水卫生及杀灭病媒昆虫等工作,加之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深入,鼠疫、天花、古典型霍乱三大烈性传染病绝迹,其他急性传染病逐步得到控制。20世纪80年代,区报告传染病主要有霍乱、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流脑、猩红热、乙脑、疟疾、流行性感冒。其中1989年报告1例狂犬病。全区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457.04/10万,死亡率6.53/10万。1991年,淋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1997年肺结核纳入疫情管理,1998年又增梅毒。1990—2003年,区报告传染病以霍乱、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淋病、伤寒副伤寒、出血热、百日咳、流脑、猩红热、乙脑等为主。其中发病数较多的是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肺结核、淋病等。2002年报告第一例HIV病例。2002年全区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17.22/10万,死亡率0.36/10万。2004年始实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报告及时性和报告敏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报告病例数增长较多。2004年、2005年春节前后出现伤寒副伤寒流行疫情,2005年春末夏初出现麻疹流行。至2008年,疫情基本平稳,但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仍有286.07/10万,死亡率0.82/10万。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烈性传染病防治
鼠疫 民国29年(1940),日军投放细菌炸弹,鼠疫在开明街一带流行,30年(1941)后未再发生。解放后,开始加强灭鼠工作,1985年以来在江厦街道所属地段进行鼠疫监测,血清间接凝集试验均属阴性。
天花 1950年市卫生局组织巡回防疫队,始设接种点,为市内居民免费种痘,继尔全面推广普及,至2008年,未曾发现天花病人。
霍乱 解放后,古典型霍乱未再发生。1962年副霍乱从宁波港口传入,开始影响传染病防治工作。1988—1993年期间,出现个别散发病例报告。1994年出现暴发疫情,报告发病率62.36/10万。1995—2001年期间,时有疫情报告。2002—2008年期间,卫生机构落实水、粪便、食品等监测和开设肠道门诊,实施疫源检索,采取“病人抽血,疫点封锁、彻底消毒、采便服药”的防治措施,仅在2005年报告1例霍乱病例。同时成立机动防疫队,随时处理疫情和消杀病源。
其他传染病防治
病毒性肝炎 20世纪50年代,发病率10.84/10万,60年代起发病率逐渐增多,至80年代,发病率303.54/10万。90年代,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其中1992年曾达476.37/10万。1997年后,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下降至100/10万以下,2005年降至34.61/10万。之后,通过健康教育,加强饮食和饮水卫生、小水产品卫生、检查隔离消毒、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献血员和血制品、医疗单位消毒等工作的监督管理,发病率日趋下降。
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 解放后,普遍实施相应疫苗预防接种以来,至2008年,这三种传染病基本绝迹。
狂犬病 20世纪50—80年代,狂犬病一直呈散发状态,90代以来基本绝迹,仅于2006年月湖街道发现1例。
伤寒和副伤寒 20世纪50—80年代,伤寒和副伤寒疫情比较平稳,总体发病率一直在10/10万以下。90年代后,餐饮业的发展、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市民对海鲜产品消费量的增加,伤寒发病率开始出现较大幅度升高,连续8年发病率都超过10/10万,其中1990年达历史最高121.98/10万。2000年后伤寒发病率则降至10/10万以下,但2004-2005年期间,伤寒发病率再度升至40/10万左右。2006年以来,至2008年,经区医疗机构努力,伤寒疫情得到控制,发病率不再上弹。
细菌性痢疾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细菌性痢疾为境内发病率最高的急性肠道传染病,80年代发病率一度达453.42/10万。90年代后,发病情况有所减弱,但发病率仍居高不下,1994年再次达316.14/10万。1997年后,随着市民整体卫生意识提高,以及卫生防控机构的努力,痢疾发病率开始降至100/10万以内。2006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率59.72/10万,为历史最低点。至2008年,发病率不但得到有效控制,而且日趋下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0世纪50—80年代,发病率较高,其中60年代暴发流行,发病率高达189.3/10万。90年代后得到控制,一度无病例报告。2003-2008年期间,再见散发病例报告,但发病率极低。
猩红热 解放后,一直未见爆发流行,但偶见零星散发病例。至20世纪70年代,发病率6.95/10万。90年代以来,发病率比较稳定,但也时有为数不多的报告。
流行性出血热20世纪50—60年代,流行性出血热少见。70年代起,发病率开始升高,至80年代,达到10.1/10万,为历史之最。90年代以来,发病率虽有波动,但整体趋势开始下降。
流行性乙型脑炎 20世纪50—80年代多有发生,60年代最高,发病率28.05/10万。90年代以来,得到较好控制,年发病人数基本在1人以下。至2008年,新发病例未见增多。
麻疹20世纪50—60年代时期,麻疹呈高发势态,发病率一直处于800/10万以上。1974年实行儿童计划免疫后,发病率直线下降,80年代降至55.45/10万。90年代后,麻疹流行趋势基本得到控制,新发病例都在1人以下。进入21世纪后,麻疹疫情再次卷土重来,2000年、2004年、2005年麻疹发病率超过10/10万,尤以2005年为甚,达到29.67/10万。后经有关卫生机构努力,至2008年,发病率得到有效遏制。
结核病 解放前,民间俗称“捞病”,为民众最为恐惧、患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华美医院有资料统计,民国36年(1947),集体防捞检查70022人,患者7261例,患病率10.37%。自行要求检查的门诊病人4773人,患者1564例,患病率32.76%。解放后,肺结核患者大为减少。而1989年患者人数有所回升,发病率56.60/10万。1990年,发病率53.53/10万。2001年,发病率12.50/10万。后随结核病专报管理系统建立和分级追访制度的落实,发现肺结核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
主要传染病发病率(1/10万)
第三节 免疫接种
解放前,免疫接种情况无资料记述。解放后,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等疾病实施疫苗免疫预防。1974年实行儿童计划免疫。建立计划免疫工作队,定期进行培训。建立儿童免疫档案卡(区建卡率95%以上),街道(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按卡接种。1983年开设接种门诊,常年按月、按旬、按周为辖区适龄儿童接种。1988年始全面开展卡介苗、脊灰糖丸、麻疹、百白破、精白破、乙脑、流脑等疫苗的接种服务。1989年开始接种乙肝疫苗。1999年,全区开展规范化接种门诊创建工作,各接种点逐步开始按日接种。2002年以来,逐步开展麻腮风、甲肝、HIB、AC群流脑、无细胞百白破、水痘、狂犬疫苗、流感、轮状病毒、肺炎等有价疫苗接种服务。2005年起推广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2003—2008年期间,接种门诊先后达到示范接种门诊要求。
第四节 慢性病管理
1987年,在全市率先开展全人群死因监测工作,获得居民死亡水平、期望寿命等数据。2002年成为省30个公共卫生监测区之一,南门、月湖、西门3个街道作为监测点街道,开展包括恶性肿瘤、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4种慢性病和出生、死亡的监测工作。2006年扩大到全区8个街道。成立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逐步纳入常规业务管理。在公共卫生监测基础上,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6种疾病列入监测报告对象,同时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2004年以来,在慢性病监测、随访管理的基础上,又陆续开展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医院伤害监测、机动车安全带使用研究和干预等工作,将伤害预防与控制纳入慢性病工作范畴,扩大慢性病防控工作内涵,成效显著,后全市示范推广。
第五节 爱国卫生
爱卫会
1985年3月28日建立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区爱卫会),下设办公室(简称区爱卫办),挂靠区卫生局,配备工作人员3名,具体负责区爱卫工作。1990年成立区创建卫生城区办公室(挂靠区政府办公室),指导爱卫会开展日常工作。1999年4月,区设置城市管理办公室,区爱卫办与区城管办合署办公。2002年5月,区设城市管理局,区爱卫办挂靠区城管局,在区城管局领导下开展日常工作。
“四害”消杀
区爱卫会成立以来,高强度、高密度消杀蚊子、苍蝇、蟑螂、老鼠“四害”。1990年,区对“四害”密度进行监测,翌年,荣获市老三区消毒杀虫工作第一名。1990年后,区每年分春、秋两季进行消杀“四害”。2004年,总结鼓楼街道试点经验,率先在全市全面推广市场化运作模式消杀“四害”,以街道为单位,通过招投标方式,将辖区“四害”消杀作业委托选定的消杀公司实施,街道定期考核检查,考核结果与经费支付挂钩,有效保障了消杀效果。
健康教育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健康教育多以卫生宣传为主,诸如通过广播、墙报、文艺表演、动员大会、口号标语等形式,“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和“消灭四害、增强体质、移风易俗”,增强卫生防病保健意识。80年代中期以后,卫生宣传逐步转向健康教育,编发《海曙卫生报》、中山路闹市地段设置健康教育宣传窗,各街道、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也相继建立宣传设施。1986—2000年期间,区爱卫办和卫生防疫站在每年爱国卫生月(4月)组织辖区单位开展卫生黑板报评比活动。90年代初,辖区各卫生院播放不同题材卫生科教录像,开展健康休闲、健康咨询、健康义诊等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举办有关计划免疫、控制吸烟、预防性传播疾病、饮食营养、休闲运动、健康环境、心理与精神健康等健康知识讲座。2004年成立由区政府领导任组长的区健康教育长效管理领导小组,2005年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区政府考核街道工作的项目之一。至2008年,全区8个街道爱卫办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立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和专兼职健康教育负责人。率先全省推出网络健康教育,建立公益性健康网站“天一健康在线”。
卫生城区创建
1990年,宁波市开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区成立创建办公室,挂靠区政府办公室,具体负责卫生城市创建各项工作.当年创建未获成功。1998年,市继续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仍未获成功。2004年市再次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获得成功。
第六节 红丝带行动抗击“非典”
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各国始以“红丝带行动”代表艾滋病(AIDS)防治工作。1992年,区内检出首例HIV感染者,2002年又报告1例。之后,至2006年无新发病例。2001年,区政府成立防治性病艾滋病协调会议制度。2006年区疾控中心开设VCT(自愿咨询检测)门诊以来,实施公安、司法部门羁押人员HIV检测。每年艾滋病宣传日(12月1日),区卫生部门均在广场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区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到场参与,并做好艾滋病感染者有关工作。
2003年春,广东省发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后,国家要求各地防控。为此,区委、区政府下达《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通知》,提出14条具体防控要求,设立举报电话,及时处理群众举报。2003年4月成立区“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辖组织协调、物资保障、技术服务、重点部位预防、秘书信息报道5个工作小组。各街道、社区成立“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与辖区单位建立以块为主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沟通信息。区卫生系统内部建立“非典”应急处理小组和防治技术小组,制定《海曙区非典型肺炎应急防治预案》,组建疫情处置、医疗抢救机动队。“天一健康在线”网站设立“非典型肺炎防治专题”和健康论坛,制作和发放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宣传资料4.6万份,投入专项经费50万元购置呼吸机、床边X光机、心电监护仪等应急医疗器械和消杀药物7.5吨、口罩5000只、体温表500支等应急物资,保障防控“非典”工作,区内无一病例出现。
第五章 卫生监督
卫生监督由医疗药品监督扩大到公共场所等其他领域的卫生状况监督,体现社会进步,亦为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第一节 食品卫生
20世纪80年代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同时,已注重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场所卫生、环境卫生。198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实施,区建立食品卫生档案,每年夏秋季节组织食品卫生大检查,违法者予以行政处罚。199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实施,探索食品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的同时,食品实施量化分级管理。
第二节 劳动卫生
境内劳动卫生,主要监测有关企业的工业毒害情况。1986年监督监测112家厂矿企业。
1987年监督监测169家厂矿企业。1989年监督监测114家厂矿企业。1990年监督监测72家厂矿企业。1991年监督监测57家厂矿企业。1992年监督监测51家厂矿企业。1993年监督监测35家厂矿企业。1994年监督监测35家厂矿企业。1995年监督监测30家厂矿企业。1996年监督监测41家厂矿企业。1997年监督监测38家厂矿企业。1998年监督监测27家厂矿企业。1999年监督监测25家厂矿企业。2000年监督监测28家厂矿企业。2001年监督检查25家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企业。2002年开始建立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企业申报制度(当年申报86家)。2003年对已申报企业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并监督检查86家企业卫生。2004年筛选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企业,确定重点管理企业52家,并进行培训和监督检查。2005—2006年继续督查重点管理企业,防范职业危害事故发生。2007年管辖35家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企业,其中粉尘企业13家、苯系物企业9家、其他存在危害企业13家。组织人员监督检查企业30户次,责成防护工作未到位企业限期整改,及时做好追踪验收工作。2008年管辖28家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企业,其中粉尘企业11家、苯系物企业7家、其他危害企业10家。组织人员监督较差企业53户次,责成防护工作未到位企业限期整改,尔后追踪验收。
第三节 学校卫生
学校卫生监管工作始于1998年,各校相继建立卫生保健室,同时建立由卫生防疫站、校医及保健教师组成的学校三级卫生保健网络,学生定期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创办卫生(画)报和卫生园地,宣传要定时休息、要睡前刷牙、要勤换衣服、要勤剪指甲、要勤理发“五要”和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吸烟、不用公共毛巾和茶杯、不乱扔果皮和纸屑、不随地吐痰“六不”。实施“一日一小扫,一周一大扫”的清洁卫生制度,规定早操和眼保健操,监测学生每年常见病和生长发育情况。2002年3月18日成立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区卫生监督所后,分别负责学校卫生监测工作和学校卫生监督工作。
第四节 公共场所卫生
区卫生防疫站于1984年成立,设立环境卫生科,遵循市、区有关部门工作部署,监督检查旅馆、招待所、浴室、理发店等服务行业卫生标准达标情况和颁发合格证书。1987年,国务院颁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转向法制管理。1989年发放辖区706家企业卫生许可证,4623名从业人员获得健康合格证。按照1996年卫生部制定的卫生标准,监测公共场所气温、气湿、风速、CO2排放量、照度噪声、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的卫生指标。同时对新建综合性公共场所(宾馆)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2002年3月成立区卫生监督所后,负责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和公共场所传统陈旧消毒设施改造。2003年根据省卫生监督所有关指示,联合区体育局有关部门检查境内游泳场所,同时与CDC监测人员协作,按照国家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的规定,加强池水监测。2004年,区内1208家公共场所进行量化分级,按照市卫生局与市体育局制定的游泳场所量化分级管理评分标准,12家游泳场所实施量化分级管理。2005年,各类经营公共场所1414户,从业人员6121人,培训从业人员5815人次,监督检查3455户次,监督覆盖率100%。2006年,各类经营公共场所1235户,从业人员5004人,培训从业人员4457人次,监督检查3246户次,监督覆盖率100%。2007年,各类经营公共场所1068户,从业人员4867人,培训从业人员4258人次,监督检查3441户次,监督覆盖率100%。2008年,各类经营公共场所1221户,从业人员4947人,培训从业人员4947人次,监督检查3209户次,监督覆盖率100%。
第五节 传染病监督
解放初期,境内传染病监督一直为市有关部门统管。建区之后,区卫生部门遵循上级领导部门统一部署,或视区情实施监督。2002年专项检查11家医疗机构未经审核和擅自设置非专业医师门诊或开设专科门诊情况,签发意见书,责成不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整改。监督检查19家非法进行医疗美容业务的医疗机构。2003年监督检查56家医疗单位,大部分医疗机构重视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和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各项规章制度上墙,落实相关责任制,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传染病报告卡填写齐全准确、无漏报瞒报现象。2004年监督检查肠道门诊监测点,白云、西郊、段塘3个街道监测点为5—10月份进行半年监测外,其他全年开设肠道门诊,全区肠道门诊就医者808人次。其中采便培养551人次,采便率68.19%,未发现传染病漏报病例。2005年先后开展诊所、门诊部、牙科门诊等医疗机构春季呼吸道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传染病防治、医疗废弃物处置等专项检查,共检查医疗机构189家次。2006年3月专项监督检查区直属8家医疗机构发热呼吸道门诊情况。5月检查7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肠道门诊情况,重点监督检查呼吸道传染病防治情况。检查10家医院(卫生院),其中设立感染性疾病科7家、无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分诊点)3家。2007年根据《2007年宁波市传染病防治监督重点检查实施方案》检查对象范围,抽查57家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妇幼保健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家,门诊所2家,诊所、医务室、卫生所19家,村卫生室7家,民营医疗机构19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家,生物安全实验室1家。2008年6月30日至7月3日,根据《浙江省肠道门诊规范》等相关文件要求,先后监督检查7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肠道门诊情况。5月29日根据海卫医〔2008〕16号《关于转发加强手足口病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专项监督检查辖区37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疗机构和11所学校。9月根据《宁波市2008年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管理及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完成72家医疗废物检查任务,其中辖区妇幼保健院1家、CDC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0家、其他医疗机构40家。完成30家医疗机构使用中的消毒液浓度监测。完成1家CDC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和1家医疗机构内镜消毒监督检查。
第六章 妇幼保健
妇女儿童容易感染疾病,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是提高人口质量的保障。
第一节 妇女病防治
解放后,妇女病防治始被重视,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均设置相应职能部门,或调配专、兼职人员,负责妇女病防治工作。1954年随机抽查恒丰布厂108名女工,患病率82.40%。1961年查治子宫下垂症。1972—1980年普查普治以已婚生育妇女防癌为重点的妇女病,在查治结合、治防结合,宣传预防知识同时,指导改进卫生设施,妇女病发病率逐年下降。1984年,普查永丰布厂和宁波冷藏公司等单位女工妇女病,并形成一年一普查制。1990年普查妇女5511人,查出相关患病者1494人,治疗1392人。2000年7月,计生指导站和妇幼保健院合署办公,计生和卫生部门共同开展“计生卫生二合一”活动,每年为弱势育龄妇女进行10多项内容的生殖健康体检。至2008年,100342名育龄妇女参加生殖健康体检。
第二节 妇女劳动保护
解放以来,女工劳动保护与妇女病普查基本上同步进行。1954年,恒丰布厂始办女工卫生室,添置经期冲洗设备,消毒月经纸,专人负责月经登记。实施停经40天以上孕妇保健措施和治疗妊娠反应。1956年贯彻女工保护条例,实行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的4期保护,卫生部门配合做好各期保护技术指导。1981年始,每年两次派员下街道、居委会及企事业单位进行女工劳动保护宣传,提出改进女工劳动保护建议,指导女工保健。同时贯彻女工劳动保护条例,实行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的5期保护。
第三节 儿童保健
20世纪50年代,重点放在宣传和防治危害儿童生命健康的烈性传染病上。60年代,开展计划生育,加强儿童保健。1973年结合健康检查,宣传少生优生、良养良育。1979年国际儿童年始,运用宣传窗、展览会等形式深入街道、工厂、农村宣传儿童保健知识。1981年“六一”儿童节检
查2050名儿童健康情况。1984年,境内乡镇和街道卫生院设置儿保科,开设儿童保健门诊,专、兼职医师11人。开展健康检查,1岁以内儿童3个月一次,1〜3岁儿童半年一次,3〜7岁儿童每年一次,重点查治营养不良性贫血、佝偻病、腹泻、肺炎“四病”,监护体弱儿、低体重儿、早产儿。1990年,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覆盖率98%。1994年9月,开展“中美预防神经管畸形合作项目\2005年,问卷调查境内10家幼儿园1000多名家长有关幼儿嬲齿防治情况,儿童患龈齿率21.30%。2006年,0〜3岁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98.3%,0—7岁儿童保健覆盖率98.3%,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20%。和5.25%°。2008年,0〜3岁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96.48%,0〜7岁儿童保健覆盖率98.66%,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3.14%。和3.92%。但境内青少年视力下降凸现缓慢上升趋势,至2004年,平均近视率已上升到23.11%。为此,卫生部门定期监督和指导学校增强保护视力宣传力度,教育学生注意用眼卫生,纠正读写姿势,认真做好眼保健操,以遏止上升趋势。
第七章 卫生管理
卫生管理主要工作是依法管理医疗卫生机构,查处非法行医和处理医疗事故,防控医患纠纷的发生。
第一节 管理机构
“文化大革命”时期,海曙、镇明两区革命委员会下设文教卫生办公室,负责全区教育、卫生工作。1980年6月两区革命委员会复名区人民政府之后,撤销原设文卫办,分设文教科和卫生科。1984年,两区合并建海曙区,设置业务上受市卫生局指导的区卫生局,负责全区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地址在大梁街57号。之后,历经调整,2006年局内设办公室、医政综合科、疾病预防控制科(法制科),在编人员9名。2008年,原疾病预防控制科(法制科)更名为卫生监督科,并增挂行政审批科牌子,负责卫生行政审批职能,地址在中山西路298号海光大厦五楼。
第二节 医疗事故处理和非法行医查禁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年9月1日实施)出台后,区卫生局成立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指派专人负责处理医疗事故争议。2003年发生医疗事故5起。2004年发生医疗事故1起。2005年发生医疗事故1起。2006年发生医疗事故2起。2007年民营医院发生医疗事故1起。2008年发生公立医院医疗事故1起,民营医院2起,后经医患双方协商或行政调解得到解决。区卫生监督所成立后,开展医疗卫生监督检查工作。2003年取缔6户次非法行医者。2004年取缔非法医疗窝点3个,没收价值1.26万余元的药品及医疗器械。查处“义诊”2次,计4人次。2005年9月成立打击非法行医办公室以来,共查处非法行医案件19件。
第八章 红十字会
红十字会源于世界红十字日,为救助因病导致贫困人群的慈善医疗卫生救助组织。
第一节 机构
海曙区红十字会(简称“区红十字会”)成立于1957年,1966年停止活动,1986年恢复(挂靠区卫生局内)。1991年7月,区政府核定区红十字会专职编制人员3名。2005年7月增编1名,并改为自收自支单位。
区红十字会成立以来,除每年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组织会员上街义诊之外,还举办各类培训。据统计,接受救护知识培训2100人次,救护员接受技能培训490人次。2003年“非典”(SARS)期间,捐款1.05万元。2005年印度洋海啸,捐款21.5万元。2005年春节,配合市红十字会举行“博爱进万家”活动,救助外来务工子弟、社区低保户、因病致贫困难户,捐献衣服、鞋子、袜子、彩电等实物,价值50余万元。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捐款126万元。
第二节 公民献血
区献血办公室于1997年成立,在市献血办公室统一组织领导下,开展公民义务献血工作。2004年实行公民无偿献血,启动西门、南门两个街道社区公民无偿献血,41429人次献血8285800毫升,尔后推广。2005年无偿献血公民4348人次,献血869600毫升。2006年无偿献血公民2365人次,献血851100毫升。2007年无偿献血公民2766人次,献血816800毫升。2008年无偿献血公民3046人次,献血975000毫升。
第九章 药品及管理
境内药品市场一直较为发达,明清时以中药材为主,西医入境后,则中西医药材药品并举。
第一节 中药
境内中药流通始于南宋。南宋宝庆三年(1227),当时设在校场口射垛西面(后迁犒赏库海晏楼旧地),官营惠民药局“焙室烹釜,莫不毕备”,年逢春夏两季,发药百姓,酌收费用。宝祐五年(1257),药局迁址,新增灵桥门、府前班春亭都局、上马亭、南门里大庙前,东门水军等14个销售铺,历经33年,至开庆元年(1259)获利43万余贯。元大德二年(1298),设药局于清澜桥北(11年后毁于大火),另有“南号”、“北号”两家药材批发号。明洪武至建文年间(1368—1402),于四明桥西即时亭重修惠民药局以来,至清初,计有药行(批发)、药店(零售)50余家。清废官营药局以后,民间药业兴起,大小药行、药店60余家,其中以冯映斋创于康熙元年(1662)的冯存仁堂药店和王立鳌、孙将贸K创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的寿全斋药店规模最大。前者生产中成药11大类369种,后者生产中成药10大类386种。五口通商后,川西、洋广、津北、禹亮等药材帮多在境内集散交易,其中德昌、荣昌、宝盛3家规模较大,另有零售药店60余家。民国16年(1927),境内药行街、君子街、泥桥街(今天一广场内,已废)等街地计有药行64家。21年(1932)有药行、药店92家,仅药行街就有31家,其中寿全斋、香山堂、冯存仁、赵翰香居(一说为得生堂)为“四大家”,周介寿、慎德堂、大乙斋、存济堂、积善堂、周培德、顾寿堂、清一斋为“八中家”。35年(1946)抗日战争胜利后,药店仅存42家。解放初期有药店、参燕号72家。1953年,宁波土产公司设中药经营处管理私营药业。1956年私营药店实行公私合营,有药店19家,批发购销业务均由国营宁波医药站经营。1958年创办宁波制药厂,1962年国药号制造部并入宁波制药厂,组建中成药车间,3年后析出于石板巷建办宁波中药制药厂。1987年有药店9家。至2004年,境内从业中药材及中成药批发企业3家。
第二节 西药
境内西药首现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美国基督教传教士马高温在北门开诊所,兼售西药。同治九年(1870),英商设屈臣氏药房,出售宝塔糖、十滴水、外敷药膏等成药。此后药店大增。至民国初,天一信孚堂、积善斋、华英、新华英等西药店相继开业。民国13年(1924),奉化人孙义端投资10万元,开办四明大药房,实行通宵服务,经营品种4000多种。之后,裕生、天华、史悠坤、信一堂等14家西药房开业。20年(1931),市西药同业会成立,会员36户。30年(1941)宁波沦陷,会员25户。36年(1947),李贤佐在中山东路开办恒昌药店。解放初,有西药店35家。1953年有西药店19家,规模较大的有同春、四明、国光、五洲、远东、华达、伟达等9家。1954年下半年,私营国光药厂营业部、同春、大夫氏3家公私合营,西药房合并成12家。1959年,宁波制药厂生产的呋喃西林、肾上腺色素、对氨基水氧酸钠、口服水解蛋白等化学原料药面世。至1987年,经营西药的四明、新华两家知名度最高,另有兼营药店10家。1990年以后,药品行业民营企业及个体都可经营药店,境内药店增多。
第三节 管理
1997年1月,区卫生局设置医政药政科,按《药品管理法规定》,负责管理辖区15家医药经营企业、64家药品零售企业。2000年12月,药政管理职能移交宁波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至2008年,主要负责区内13家药品批发企业、2家药品连锁经营企业、39家药品连锁经营企业零售药店(四明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旗下药店9家、海王星辰健康药房有限公司旗下药店22家、三九医药有限公司旗下药店5家、彩虹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旗下药店3家)、38家个体药店和16家乙类非处方药店的有关药品经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