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历代闻人与天一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841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历代闻人与天一阁
分类号: G259.275.5
页数: 8
页码: 1706-1713
摘要: 本章记述了天一阁是宁波的旅游名胜区,由范钦建造,藏书楼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天一阁,许多文人学士曾登阁阅书并留下著述。
关键词: 海曙区 天一阁 历代人物

内容

天一阁建成不久,范钦就请张时彻和丰坊作记。张时彻曾任南京兵部尚书,当时在宁波很有名气。丰坊是宁波有名的藏书家、书法家。可惜张、丰两记早已失传。随着年代推移,天一阁声名日隆,不但为文士仰慕,也引起政要的关注。最早关注天一阁的是乾隆皇帝。为编《四库全书》,乾隆三十八年(1773),浙江巡抚三宝,从范钦八世孙范懋柱手里提去了638部书籍。此后天一阁更是名扬全国。光绪年间,任宁绍台道道台的薛福成及其后任吴引孙,都曾在家乡无锡、扬州仿照天一阁的格局建造藏书楼。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文化事业,各级党政领导频频到天一阁视察并指导工作。一些文人学士登阁后发掘天一阁文化内涵,使之发扬光大。这些闻人了解了天一阁后,都通过不同途径扩大了天一阁的影响。现在,天一阁管理部门在千晋斋之后辟“历代闻人与天一阁陈列”。
  第一节 登阁文人
  天一阁建成后,代有文人学士登阁。清康熙中乡贤黄宗羲登阁阅书,以后万斯同、全祖望也频频登阁阅书。乾隆《鄞县志》中写道:“宾客欲观者引之登阁,子姓数人接待竟日无失礼。”自清至民国,有一大批知名学者曾登阁阅书,并留下著述。1949年以后,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访问天一阁的各地学者为数更多,他们登阁阅书,搜集文献资料,在自己从事的学术领域有所发展。这些文化闻人,有些还留下文章诗篇,或题写对联匾额,不但扩大了天一阁的知名度,也使天一阁更添文化色彩。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世称南雷先生或梨洲先生,余姚人,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清康熙癸丑年(1673)黄宗羲登阁,撰写《天一阁藏书记》并为藏书编写书目。
  万斯同(1638—1702),字季野,号石园,宁波人,以布衣身份赴京修《明史》。他曾多次登阁阅书,接触了大量明代文献,为修史拓展了眼界。
  李邺嗣(1622—1680),名文胤,字邺嗣,号杲堂,甬上学者,祖居境内,曾多次入阁阅书。
  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祖籍拜西沙港口(桓溪),出生于境内桂井巷。清代学者、文学家。雍正元年(1723)至乾隆三年(1738)他多次登阁阅书,撰写《天一阁藏书记》并编录《天一阁碑目》。
  钱大昕(1728—1804),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清代史学家。乾隆四十八年(1783)、五十二年(1787)两次登阁,编有《天一阁碑目》。
  袁枚(1716-1797),清代文学家,乾隆六十年(1795)春登天一阁阅书,赋有《到西湖住七日即渡江游四明山赴克太守之召》诗,诗中有“英石芸香辟蠹鱼”之句,论及英石、芸草的功用。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扬州仪征人,清代学者。嘉庆元年(1796)、二年(1797)、八年(1803)多次登阁。嘉庆八年、九年间(1803—1804),巡抚浙江,曾命范氏后人为藏书编目,嘉庆十三年(1808)成《天一阁书目》10卷,并为之作序,后称此目为阮目,此外此书内还收入补遗1卷,范氏著作1卷。
  刘喜海,浙江布政使,道光二十七年(1847)登阁阅书,随手抄录,编成《天一阁见存书目》12卷。刘目未曾刻印。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号庸庵。江苏无锡人,近代著名思想家、外交家,光绪十年(1884)任浙江宁绍台兼管水利海防兵备道,任上命钱学嘉等3人,重编《天一阁见存书目》4卷。后在家乡无锡仿照天一阁格局建造藏书楼。
  缪荃孙(1844—1919),江苏江阴人。中国近代史学家、方志学家,光绪三十四年(1908)至民国初期,先后任江南图书馆、京师图书馆监督(馆长)。宣统元年(1909)、民国3年(1914),缪荃孙两次登阁阅书,著有《天一阁始末记》,编录《天一阁失窃书目》。
  陈登原(1900—1975),原名登元,字伯瀛,余姚周巷(今属慈溪市)人,历史学家。1930年7月,在鄞县女子中学任教时,专程考察天一阁,并写了《天一阁藏书考》一文,这是第一部全面研究天一阁藏书史的专著。
  赵万里(1905—1980),字韭云,别号芸庵、舜庵,浙江海宁人,中国古文献学家、目录学家。民国20年(1931),曾与郑振铎赴甬访书,未能如愿登阁。民国22年(1933)如愿登阁阅书,编有《天一阁书目内编》,撰有《重整范氏天一阁藏书记略》。
  郑振铎(1898-1958),文学家、考古学家,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1951年4月,1956年4月以文化部副部长兼文物事业局局长身份两度视察天一阁,对天一阁性质、任务和保护有明确指示。撰有《关于天一阁藏书的数字统计》等文章。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1962年10月以中国科学院院长身份两次登阁阅书,并留有诗作和对联。
  沙孟海(1900—1992),原名文若,中年后以字行,号石荒、沙村、决明、兰沙等,鄞县(今鄞州区)人。曾多次登临天一阁,1963年题写“建阁阅四百载,藏书数第一家”1980年4月补写清代宁波知府宗源瀚于所题旧句“杰阁三百年老屋荒园足魁海宇,赐书一万卷抱残守阙犹傲公侯”。
  余秋雨(1946—),余姚籍人士,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1990年8月,登临天一阁后撰写《风雨天一阁》一文。
  第二节 登阁政要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乾隆皇帝谕军机大臣传谕寅著登天一阁察看房间制造之法。以后,仿照天一阁房屋书架造作之法在北京、沈阳、承德3地分别建造文渊阁、文源阁、文溯阁、文津阁4阁,在扬州、镇江、杭州建文汇阁、文宗阁、文澜阁3阁,共7处藏书楼收藏《四库全书》。民国38年(1949)3月,时任国民党总裁的蒋介石由沙孟海陪同登天一阁。1949年以后,党和政府对天一阁十分重视。几十年来众多国家领导人都曾到天一阁视察,并多次提出要保护好天一阁及其藏书。1985年,外国政要、时任民主柬埔寨主席的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也曾到天一阁参观。
  全国解放前夕,中国共产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重视对天一阁的保护,解放大军将要渡江南下时,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指名要求保护好宁波天一阁和湖州嘉业堂藏书楼。1949年5月宁波解放,第二十一军六十六师派副排长王观一带领12名战士驻守天一阁,保护建筑和阁中藏书,直到社会秩序安定方才撤去。
  第三节 额联楹联
  天一阁内额联、楹联、题联众多,现按天一阁内自宝书楼至增建园林,按额联、楹联、题联排列,记载如下:
  (一)额联
  匾额
  天一阁
  (无款)
  宝书楼
  守郡前柱史东粤王原相于隆庆五年岁次辛未季冬吉旦立。
  天一阁书藏
  道光二十年,阮元。
  柳东太史同年书来,索云台家兄写天一阁书藏联额。按天一阁所藏皆有明以前之书,今书藏所收皆国朝新刻之本。兄命跋数语,犹灵隐焦山志也。梅叔阮亨。
  千晋斋
  二十有四年十月,慈溪钱罕。
  明州碑林
  慈溪钱罕。(石刻)
  楹联
  长熹青葱多带草
  遥知呵护有卿云
  (无款)
  南望蜜岩为道石质储藏都归杰阁
  西瞻祁市应怅澹生沦落早逊高门
  全谢山太史题,同治庚午仲秋月朔日陈励重录。
  十万卷签题细帙斑斑笑菉竹绛云之未博
  三百年清秘洋光炳炳接东楼碧沚以非遥
  全祖望题,后学王德维书。
  承梅涧柳汀以后清节衣冠世泽永四明司马
  比南雷东磵之奇图书泉石高楼仰百尺元龙
  阮文达公原题联句,同治九年八月长洲彭慰高书。
  天章特奖图书富
  世泽长期子姓贤
  道光壬辰孟秋月,道州何凌汉书。
  人间皮阁足千古
  天下藏书此一家
  阁中旧有此联,桐城姚伯昂阁学按试吾郡时所撰书,以东京八分,古雅出尘。廿年前忆曾一见,兵燹后并属云烟。岁庚午主人重葺,欲复旧观,属为补书,勉作以应,殊惭效颦耳。屠继烈。
  案:“文化大革命”中文字毁损,陈从周重书并题云:“天一阁旧有此联,姚伯昂先生撰书,旋段,复由屠筱员先生重为,又失。兹承属再录之。先哲在前,拙笔徒增愧焉。庚申之秋八月既望,后学陈从周于明州客次。”
  杰阁三百年老屋荒园足魁海宇
  赐书一万卷抱残守阙犹傲公侯
  光绪辛巳冬三品衔补用道宁波府知府宗源瀚撰书。
  案:“文化大革命”中文字毁损,沙孟海重书并题云:“清光绪七年宁波府知府宗源瀚题天一阁楹榜旧句,一九八〇年四月鄞县沙孟海书。”
  高阁凌虚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宸章在上胜商彝周鼎传示儿孙
  光绪十九年岁次癸巳秋八月,二品顶戴分巡宁绍台道吴引孙撰书。
  开径望三益
  高谈玩四时
  (无款,刻于藏书楼前东亭石柱)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其人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无款,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一月留叟张琴书,刻于藏书楼右侧兰亭。)
  题联
  书中岂有黄金屋
  海上长存天一楼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胡乔木。
  温故而知新
  鉴往以知来
  一九六二年四月二十三日,薄一波。
  好事流芳千古
  良书播惠九州
  天一阁藏书楼,郭沫若。
  建阁阅四百载
  藏书数第一家
  一九六三年夏日,沙孟海。
  书卷留天地
  谈笑泯戈矛
  顷至天一阁观群书及前贤字画,又见范东明先生手书诗句,有“戈矛只在谈笑间”之句。诸同志属书联留念,因拈此二句,奉请教正。时公元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八日,赵朴初。
  松影涛声空谷传音众山响
  玉检书藏海东独秀被瀛寰
  一九八一年五月四日登天一阁。阁建于明嘉靖间,盖浙东学术之渊薮,为海内外最早建设之图书馆。桢得追随前辈长者,从容读书期间,有深幸焉。辛酉端阳,安阳后学谢国桢谨识于北京寓庐乐学斋。
  天一遗型源长垂远
  南雷深意藏久尤难
  天一阁藏书楼,一九八一年六月顾廷龙,时年七十有八。
  立德齐今古
  藏书教子孙
  癸亥阳春访天一阁,萧煦撰联篆。
  惟几千百年历史典籍可稽信史浩如烟海
  此三十万卷藏书流传有绪今也归诸人民
  嘉定陆俨少撰书。
  两浙光风三月柳
  千秋功业一楼书
  甲子春日天一阁观书,岭南梁耀明题。
  名山名园名楼半亩清凉忙扫叶
  好景好书好画千秋翰墨永留芳
  天一阁惠存,乙丑寒冬孙正和。
  天一高阁东明藏书传世
  地灵人杰南国才子辈出
  庚午初春,陈雷。
  天风常护三万卷
  一水环绕四百年
  庚午冬月来游天一阁,得见明版,是乃吾国之瑰宝,欣喜之余,口占一联书赠,唯吾华文运为祷。陈云君。
  珍藏万卷图书争辉东隅
  林成千秋翰墨游艺西园
  壬申春日,偶拈一联,为天一阁南国书城惠存。乐斋顾振乐并书。
  逢盛世书楼更增宝籍
  历三朝古阁已作名园
  甲戌年夏,钱法成题。
  (以上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天一阁藏书史志》)
  注:本编中说明遗址、古建筑及街巷等所用的“现”、“现在”、“今”均指本志的下限2008年时。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