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东园 南园 西园 千晋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839
颗粒名称: 第六节 东园 南园 西园 千晋斋
分类号: G259.275.5
页数: 2
页码: 1703-1704
摘要: 本节记述了东园、南园、西园和千晋斋是天一阁的园林部分,其中东园和南园分别建于1986年和1998年,西园在1988年划归天一阁文保所使用,千晋斋则以收藏古砖而闻名。
关键词: 海曙区 天一阁 千晋斋

内容

东园 天一阁东南墙外是以前游客进天一阁的必经之路。这一带原来十分荒凉,东边是一块无人管理的田园,南边是三间破屋和一道长达100米的石砌倒墙,西边是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除了倒墙残砖和高低不平的土地之外,还有14座坟冢。1959年5月9日至12月12日,古物陈列所拆除坟冢,填平洼地,种植树木,建造凉亭、假山,耗费19819元。“文化大革命”期间,收集保存碑石数十方嵌于新筑的东首园墙内,此处称“明州碑林”东区。1983年从江北岸宁波市第二技校迁入两幢清末木结构建筑平屋于园中,用作帖石陈列室和附设书画社。此后挖池堆山,增植竹木,至1986年9月27日完成一期工程,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现在东园对外开放,成了天一阁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园 南园于1994年立项,接着外迁居民。1996年动工,1998年12月8日落成,占地面积约3400平方米。因位于天一阁西南,所以命名为南园。南园以水为主,水岸聚而不分,池岸叠石玲珑。池西为临水的主体建筑水北阁。水北阁是清末著名学者徐时栋藏书楼,原在城西亨六巷。1994年9月,因城市拓展,原址无法保存而迁移至此。
  西园 出西大门西行百余步即至西园。清徐兆禺《四明谈助》记载:“范氏西园在司马第之西,背城面河。其河本自马衙漕来,北通菱池,达社坛桥大河。自嘉靖间闻主事塞河后,遂为断港,今如大池,横于西园门前。池上有洲,叠假山,古柏森森,颇有幽趣。园内前建佛堂,后列书屋,绕竹木蔬笋。康熙间范德化正辂为母奉释所建,至今范氏信奉佛教的人都在此习静。”清末以来,西园门前大池渐废。今存平屋三楹,1988年9月14日,宁波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将其划归天一阁文保所使用。不久,在维修房屋的同时,四周筑围墙,围墙内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
  千晋斋 民国16—20年(1927—1931),宁波全面拆城造路,出土了大量汉晋以来的古砖,有识之士纷纷拣选有价值的珍藏研究,其中以马廉收藏最多。马廉(1893—1935),字隅卿,浙江鄞县人。近现代著名的藏书家、小说戏曲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他命其藏砖之所为“千晋斋”。此后藏砖处虽几经搬迁,但一直以千晋斋命名。民国24年(1935),马廉捐所藏古砖数百枚给天一阁。当时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在尊经阁西边筑小屋两楹,以储藏展览。1959年,天一阁管理部门新征购天一阁东墙外平房,古砖也迁入其中,这也就是现在的千晋斋。以后宁波市凡有古砖出土,或藏家捐赠,也都存入千晋斋中。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徐时栋
相关人物
马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