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浙东学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806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浙东学派
分类号: B244.995
页数: 3
页码: 1652-16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海曙区浙东史学派与月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关键词: 海曙区 浙东学派 月湖

内容

浙东学派是中国历史上具有特色的学术流派,宋代形成,经元、明过渡,清代达到鼎盛。清代浙东学派是以清初黄宗羲、万斯大、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邵晋涵为代表的浙东史学派。浙东史学派与月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宋代以来,月湖为甬上文人学士雅集之处,许多学者在月湖举行讲座,交流学术观点,或假座书院,或湖畔亭榭,或湖中画舫,形成自由的学术风气,成为学派活动重要场所之一。
  浙东学派先驱
  浙东学派之学术文化渊源,可追溯到北宋,在甬上首推“四明庆历五先生”杨适、杜醇、王致、王说、楼郁。五人以教育为主要职业,是北宋正在兴起的儒学学统在浙东的主要代表。他们在浙东讲学,筚路蓝缕,开浙东学派先声,是浙东学术上的先驱。全祖望评价说:“庆历之际,学统四起,……浙东则有明州杨杜五子”(《宋元学案》);“夷考五先生皆隐草庐,不求闻达,……年望弥高,数十年以后,吾乡遂称邹鲁”(《庆历五先生书院记》)。当时像范仲淹等两浙路地方长官,对五先生“皆抠衣请见,惟恐失之”。
  五先生中,楼郁与月湖渊源尤深。他从奉化迁居城南月湖边,号城南,人称西湖先生。王安石称他“学行笃美,信于士友,穷居湖濒,自乐于屡空之内”。好学不倦,家藏书达万卷,大半为手抄。好著书,有遗稿30卷。
  四明学派
  四明学派是南宋时期以传授陆九渊心学为宗旨,以尊德性为目的的学术派别,主要代表人物有杨简、袁燮、舒璘和沈焕,人称“甬上淳熙四先生”。四人都是明州人,同时入太学,先后中进士,都拜陆九渊为师,是“师同门,志同道”的同门同道。四人过从密切,情谊深笃,后学者将四先生学术概称“四明学派”。其中杨简、袁燮、沈焕三人晚年同时在月湖讲学,进行学术活动。
  杨简主讲于月湖碧沚书院,是四明学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著作最多,学术影响最大。杨简年轻时在太学读书,通过“反观”体验出万物一体的境界,为以后接纳陆九渊的“本心”之说打下了基础。杨简任富阳主簿时,陆九渊途经富阳,与杨简论学。杨简问陆九渊:“如何是本心?”恰有人讼于庭。杨简断其曲直后,陆九渊说,刚才的断案“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敬仲本心”。此后,杨简终生奉陆九渊为师。他认为心是万物之主,“言其本谓之性,言其精神思虑谓之心,言其天下莫不共有谓之道”(《论论语》)。也就是说,性是人之本,是人的本性;心是人的精神,是人思想活动之主宰;道是做人的准则,是天下人共有。他认为圣贤并不是超人,圣贤也是平常人。之所以为圣贤,是因为发扬光大了人的精神。只要发扬光大性的良知,不被利欲所蒙蔽,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他主张人人都要自尊自重,防止利欲侵蚀,遇事反求诸己,求道德人格的自
  我完善,做到“人心自善,人心自明,人心自神”(《慈湖遗书》)。他认为自善自明自神之心,“常见于日用饮食之间,造次颠沛之间”,并非高不可攀,深不可测,而是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因各人所禀不同,后天熏染有别,有的能始终保持善良本心,有的被心灵扭曲,所以要接受教育,经受磨砺.使人的天良不受伤害,并且发扬光大。他做官廉洁爱民,以德行政,在温州知府离任时.老百姓家立像纪念。他边做官边育人,不做官便执教,是身体力行以德育人的教育家。
  袁燮主讲于城南书院,在四明学派中地位较高、影响较大。曾任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在朝时立论公正,因反对史弥远对金议和被罢官,在竹洲城南书院讲学。其子袁甫当过兵部尚书。袁燮的学术思想,除直接师承陆九渊的心学以外,还受浙东之学较大影响,逐渐背离师说,走向折中朱陆的治学道路。他对朱熹心存敬意,基本上接受了程朱派的道德观。在修养方法上,也与朱派接近,主张持今积渐和博学广识。他认为心是人之大本。“人生天地之间,所以超然独贵于群物者,以存是心焉。尔心者,人之大本也,此心存则虽贱尔贵,不存则虽贵而贱。”(《毛诗经筵讲义》)他提出人的贵贱不在于地位高低.而在于心地是否高尚。在封建社会里,这种重人品轻名位的人本思想难能可贵。
  沈焕主讲于竹洲书院(沈端宪讲舍),晚年封赠为华文阁直学士。为人刚劲严漠,重道义、轻爵位,是非分明,清贫一生。他严于责己,不诿过于人,当面能指人之过,背后常扬人之善。教育学生善善恶恶,师道尊严,学生初见时怕他,后则感可亲可敬,乐于受诲。他既尊象山心学,也尊程朱理学。
  四明学派甬上四先生的道德学问,为南宋一时之人望。文天祥曾题词赞誉:“广平(舒璘)之学,春风和平;宝川(沈焕)之学,秋风肃凝;瞻彼慈湖(杨简),云间月澄;瞻彼素斋(袁燮),玉泽冰莹。一时师友.聚于东浙,呜呼,盛哉!"
  浙东史学派
  清代浙东学派实际上是史学流派,也称浙东史学派,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之地位。它以黄宗羲为开山,万斯同、邵廷采、全祖望、邵晋涵发扬光大,至章学诚集大成,学术宗旨一脉相承。其中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三位扛鼎人物,与月湖结下不解之缘。
  黄宗羲明末清初的学术活动以甬上为据点,曾在月湖和距月湖4里许的白云庄讲学。他和弟子倡以六经为根底,以历史为脉络,经与史互相融会贯通,通古而达今,经世而致用,其学术思想和学风形成了浙东史学派。他的政治思想集中体现在《明夷待访录》中。书中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的本质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指出应该“以天下为君,君为客”,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书成于清康熙二年(1663),堪称民主思想启蒙之作,比法国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早100年。他的哲学思想坚持唯物论的“气一元论”,批
  黄宗羲像
  万斯同像判程朱理学,修正阳明心学,是富有启蒙色彩的理论体系。他的史学思想就是“经世致用”,批判空谈误国,倡导经纬天地,力图将历史研究与当世之务结合起来。其代表作《明儒学案》是明代学术思想的总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学术思想史著作。“中国有完善的学术史,自梨洲之著学案始。”(梁启超语)
  万斯同万氏府邸原在月湖东广济桥西,后迁白云庄,再迁月湖。他是黄宗羲最有才华的嫡传弟子,把史学视作“治国平天下之业”,批评当时只知埋头考据而脱离现实的考据学者,敢于“冒天下之讥”,把自己毕生精力投入经世致用的历史研究中。他继承黄宗羲的明史研究遗绪,以布衣身份北上参修《明史》,主撰完成500卷《明史稿》,也是后来《明史》主要底稿。万斯同实际上是《明史》总纂修人。时人赞他的史学成就是司马迁、班固以后“一人而已”。
  全祖望出生于月湖桂花井全天叙侍郎故宅。他上承黄宗羲、万斯同,下启邵晋涵、章学诚,“为浙东史学大柱”,清代浙东学派的第三代大师。他辑录了永乐《宁波府志》,与黄宗羲之子黄百家共同续成了黄宗羲《宋元学案》。全氏著作30余种400余卷,《鲒埼亭集》、《续甬上耆旧诗》都是鸿篇巨制;还校注了《水经注》、《困学纪闻》,称为《七校水经注》、《困学纪闻三笺》。全祖望重要著作多写于月湖。其入室弟子、表弟蒋学镛曾独力编成《鄞县志稿》,其家在月湖雪汀蒋翰林旧居。
  王梓材、徐时栋、董沛为晚清甬上浙东史学派殿军。王梓材作《宋元学案补遗》,增补刊行《七校水经注》遗稿。徐时栋世居月湖烟屿,月湖烟屿楼藏书名噪一时;主持宁波方志局,校刊《宋元四明六志》,被誉为“志中上乘之作”。董沛在月湖有藏书楼“六一山房”,撰有《明州系年录》、《甬上宋元诗略》等。
  民国时期,张寿镛编有《四明丛书》,收甬上学者著作178种1177卷,地方性丛书无出其右者。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下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和丛录九大类构成,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宗羲
相关人物
万斯同
相关人物
全祖望
相关人物
章学诚
相关人物
邵晋涵
相关人物
杨适
相关人物
杜醇
相关人物
王致
相关人物
范仲淹
相关人物
王安石
相关人物
杨简
相关人物
袁燮
相关人物
沈焕
相关人物
陆九渊
相关人物
史弥远
相关人物
袁甫
相关人物
朱陆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
沈端宪
相关人物
文天祥
相关人物
邵廷采
相关人物
梁启超
相关人物
司马迁
相关人物
蒋学镛
相关人物
蒋翰林
相关人物
王梓材
相关人物
徐时栋
相关人物
董沛
相关人物
张寿镛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