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群体文化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75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群体文化活动
分类号: G247
页数: 3
页码: 1519-1521
摘要: 本节介绍了海曙区广场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包括各种广场表演和活动;社区文化的推进,包括社区活动和社团组织;校园文化的培养和展示,包括青少年艺术系列大赛和文艺汇演;企业文化的建设,包括与企事业单位合办的文艺活动;以及军营文化的宣传和交流,包括驻军慰问演出和军民联欢等。
关键词: 群体文化 文化活动 海曙区

内容

广场文化
  广场文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有市灯光球场、城隍庙商业区、海曙公园、中山公园等地的文艺演出、群众歌咏会和游园活动。1996年,“火红的海曙”、“长征路·中华魂”等广场文艺表演在市体育场相继推出,标志着广场文化进入发展阶段。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先后建起阳光广场、中山广场、亚细亚广场、天一广场、月湖菊花洲和一批街道、社区中小型广场。规模较大的广场活动此起彼伏,形成布局合理、点线结合的广场文化活动点50余个,每年有各类活动100多项。其中,中山广场、天一广场举行的大型广场文化活动每年多达二三十项,营造了“文化大区”氛围,创立了都市文化品牌,彰显了区域文化特色,成为都市文化的窗口和辐射点。1999年7月,海曙区被评为省广场文化先进单位,2004年被评为2002—2003年度宁波广场文化先进集体。2005年,区中老年新春艺术大荟萃、“宁波市公民道德十件新事”揭晓暨漫画展开幕式、市第五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周广场文艺活动先后获省广场文化(文艺)活动金奖。2006年,区文化馆王燕芬、张大健的论文《试论城市广场文化的创新和功能的拓展》获全国广场文化论坛征文一等奖。2007年,在举行全区第十七届大型公益性广场文化展演活动同时,结合建党86周年和香港回归10周年,在中山广场举办了“和谐之歌”大型广场歌咏比赛。
  社区文化
  区文化馆以街道文化站为突破口,构建以政府办文化为主的区、街道、社区三级纵向文化网络,开展富有特色和创新意识的社区文化活动,其中街道有文艺月、文艺周和“月月文化日”,社区有“家门口文化”系列活动和“社区文化博览会”。建有横向文化网络的都市文化联谊会,是省第一个由辖区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等为团体会员的群众文化社团,有会员单位近200家。自1996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社区之光”(初名“文明之光”)文艺汇演,发现和培养基层文艺骨干。1998—2008年,全区先后组织了“书画名家进社区”、“阳光·大地”明星大篷车进社区、“爱科学·反邪教”文艺大篷车、“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纳凉文艺宣传巡回演出、“城乡金鸡鸣、田野百花香”电影大巡映、“欧陆风情”外国艺术家进社区,“和谐家园”大家唱和以宣传“十七大”为主题的社区文化博览会等20余项、180余场文艺进社区活动,在鼓楼步行街、中山广场等举办了“社区之歌”大赛、家庭文艺大赛,展示社区文化风采。2008年,文化馆还举办“百姓文化课堂”系列免费培训活动,内容有声乐、器乐、舞蹈、戏曲、摄影等,深受辖区居民的欢迎。成立于1997年的区社区群众文化学会,是研究社区群众文化的学术性社团,有会员50余名,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群文理论研讨会,先后受国家文化部、中国群文学会表彰。
  校园文化
  20世纪90年代初,区文教局与区文化馆、区青少年宫、区少儿工作协调委员会、区团委、区关工委等部门一起,对活跃校园文化进行了探索。1992—2002年,先后举办“知家乡、颂家乡、爱家乡”江厦纳凉十天乐,“二百杯”少儿综艺大会串,“六一”杯新儿歌、新童谣、新故事征文暨少儿声乐比赛,“六一”手牵手大地绘画展,“海发杯”少儿艺术大汇赛,“奥力孚杯”迎春少儿大地画比赛,’98暑期“十个一”文化活动,“KK啤酒杯”区校园声乐、器乐、舞蹈、曲艺大赛,“小绵羊杯”市大中专院校优秀美术作品展等30余次。2003年成立“东方宝贝”少儿艺术团,并作为海曙文化艺术学校的文艺教育基地,对在大赛中脱颖而出的艺术尖子进行重点跟踪培养。2004年,以终身接受艺术教育为指导思想,率先在全市倡导“校园艺术教育接力棒工程”,按声乐、器乐、舞蹈、曲艺、书画、摄影等不同门类和幼儿、少年、青年等不同年龄段,分别举办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专院校的青少年艺术系列大赛,将发现的青少年艺术人才推荐参加全国、省、市各门类艺术赛事,其中声乐、舞蹈作品先后获宁波市群众声乐大赛通俗唱法二等奖、省首届排舞大赛少儿组一等奖。至2008年,“校园艺术接力棒工程”已先后举办5届共80余场次赛事,成为区校园文化和青少年艺术再教育持续工程的知名品牌。
  企业文化
  1992年,区文化馆牵头成立海曙区社区文化联谊会,有商场、宾馆、饭店、医院、学校等辖区企事业成员单位78家,后发展到106家。1993年先后举办“荣华杯”广告文艺展演、区大中型商场普通话一月赛、区企业家庆“七一”演唱比赛。1994年至2008年,先后与成员单位合办“通达理杯·海曙之夜”大型游园会、“达俊杯”中秋灯会、“中行杯”百家企业卡拉OK大赛、“夏日的问候——高路华之夜”广场文艺晚会、“中房杯·走进十月”系列广场活动、“微笑天使竞风流”宾馆饭店文艺汇演、“海恒房产之夜”冰上芭蕾舞“天鹅湖”大型文艺晚会、’04中国名牌授牌暨“闪光的品牌”质量月文艺晚会、“彩虹杯·动感地带”海曙区夜总会、歌舞厅文艺展演、维科集团成立6周年庆典暨“腾飞的维科”大型文艺晚会、辖区卫生系统“春的使者,爱的奉献”大型广场文艺专场、2007宁波“浪琴海之夜”超级明星大型演唱会、2008“怀念过去的时光”老字号商家叙旧会等企业文化活动30多次。与此同时,企业自身的文化活动也逐年发展,从每年二三次发展到五六次,与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共同形成群众文化的繁荣格局。企业文化理论研讨会每年举办1~2次,研讨范围包括CI形象策划、企业文化内涵与外延、新时期企业文化的作用、怎样创新活动载体和积极寻找群众文化如何与企业文化接轨的新途径等等。2001年,沈瑞龙、王燕芬、黄霞芬的论文《推进文化产业化是文化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获全国“群星奖”群文论文金奖。2007年,区社区文化联谊会获市文化工作创新一等奖。
   军营文化
  区文化馆除对境内驻军进行“拥军优属”、“拥军爱民”慰问演出外,还派声乐、舞蹈、曲艺、摄影、书法等创作干部深入军营,帮助辅导战士进行文艺创作和学习表演等,多次举办声乐常识和摄影、书法等各种讲座,丰富辖区驻军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部队文艺骨干。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区文化馆会同区民政局、区人武部、区拥军办和区社区文化联谊会成员单位,先后承办“长城长”拥军文艺晚会、海曙区政法干警文艺晚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情深谊长”文艺晚会、庆“八一”“长城颂”军民大联欢、“弘扬长征精神,共筑钢铁长城”区2006年国防教育日暨军旅歌曲演唱会等大型文化活动20多场,先后将“真情永远伴着你”、“祝您幸福”等30余台文艺节目送进宁波军分区各部队、市消防支队、市武警二支队、海军高塘干休所和37901部队等。多数活动邀请部队官兵参加和演出,使军营文化更趋生动活跃。境内驻军经常在新年、建军节、国庆节等节日期间,与驻地单位、企业举办军警民联欢活动,演出自己编排的文艺节目,增强国防教育辐射力,增进军地双方的友谊,扩大影响。1998年,全区举办有一定规模的军民联欢文艺晚会6场,4300多人次参加。2002年,在段塘街道举办“军旗飘飘庆‘八一’”大型文艺晚会,军民150多名文艺骨干参加,观众达2500余人。2005年“八一”前后,武警宁波支队与社区共建单位进行文化互动,举办八一男篮友谊赛、中秋晚会等活动。2007年9月,辖区武警宁波支队与区文化馆、望春街道等单位联袂推出“光大银行”杯区2007年第三届“家门口文化”系列活动——“军民一家亲,携手创和谐”文艺晚会。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