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艺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74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文艺团体
分类号: G123
页数: 6
页码: 1511-1516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宁波的甬剧团和越剧团等专业戏曲团体的成立和发展历程,以及宁波市文艺进修学校和其他民办艺术培训学校的建立。文章还提到了一些知名的演员和剧目,并介绍了宁波市戏曲和艺术教育市场的现状。
关键词: 文学团体 艺术教育 海曙区

内容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境内出现专业的演唱组织串客班,以后渐有京班、“的笃班”、彩霞甬剧团等在城区演出。1949年,金玉兰回家乡组建了宁波解放后第一个职业性的“合作甬剧团”,1950年成立宁波青年文工团。随后,宁波市甬剧团、宁波地区越剧团、宁波市越剧团(小百花越剧团)、镇明越剧团等相继成立。小百花越剧团曾名闻遐迩,获得中国小百花越剧节和全国青年演员大奖赛大奖。宁波市甬剧团进行传统戏剧的改革探索,其创作演出的《典妻》为地方剧种在新时期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子提供了借鉴之处,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五个一工程”等多个大奖。戏曲艺术的发展,得益于各类艺术培训班、训练班、文艺培训学校以及戏剧界的前辈徐凤仙、金玉兰、毛佩卿、徐秋霞等为培养文艺后备力量作出的贡献,著名学员曹定英、杨柳汀、王锦文等就毕业于这些培训团体而挑起了大梁。镇明越剧团和海曙曲艺队是区内集体和民间文艺团体,长期在小区居民中演出,票价低廉,适合中老年观众的欣赏习惯,受到老越剧戏迷和曲艺爱好者的青睐,后撤销或解散。
  第一节 专业文艺团体
  宁波青年文工团
  1950年2月,由共青团宁波地方工作委员会创建,团部地址柳庄巷,全团51人。同年,在天然舞台公演话剧《思想问题》,7月参加全省文艺工作团大会演,为省政协专场演出。其后学演越剧。9月,去鄞县姜山乡、慈溪云山乡进行土改宣传,演出男女合演越剧《许连根》。1951年7月,在大世界剧场公演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越剧《刘胡兰》。1952年1月赴四明山革命老区梁弄等地慰问演出,5月撤销。
  宁波地区越剧团
  1959年10月,以原新昌县越剧团为基础,抽调专区各县专业越剧团中青年演员组成宁波专区越剧团,团部设药行街,先后演出《杨门女将》、《潘杨讼》、《江姐》、《琼花》、《杨乃武与小白菜》等。1969年5月,与宁波市部分剧团组成宁波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2年,改名宁波地区越剧团,吸收部分男演员,实行男女合演,组建越剧改革《沙家浜》剧组,先后移植上演《奇袭白虎团》、《平原作战》、《杜鹃山》、《沙家浜》等“样板戏”。此后创作、改编或移植几十出现代、传统剧目。原创剧目《齐王斩后》参加1980年浙江省戏曲青年演员会演,2人分别获演员二、三等奖。
  1983年9月改称市越剧一团。1985年1月与宁波市越剧二团合并为市越剧团。
  宁波越剧二团
  前身为五一越剧团,成立于1951年,系民营性质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有成员50余人。1956年转为地方国营。曾演出传统、现代剧目《倪凤扇茶》、《送花楼会》、《陈三五娘》、《玉堂春》、《女驸马》等。1957年,《倪凤扇茶》参加市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主要演员筱佩卿、潘瑞莲、潘少楼、梁天红、徐慧芳分获演员三等奖。1958年10月改称宁波越剧二团,由筱佩卿任团长。1959年为将宁波越剧之花移植到新疆,集体支援边疆建设,改为新疆建设兵团政治部艺术剧院越剧团,曾向边疆人民献演《红楼梦》、《孔雀东南飞》、《三看御妹》以及根据维吾尔族民间传说改编的越剧《王子与公主》等。
  宁波市越剧团(宁波市小百花越剧团)
  1952年4月由佩卿、新艺两个民营剧团合组而成,初名佩卿姐妹越剧团。1956年,剧团改为地方国营,定名为宁波越剧团,仍由毛佩卿任团长。初演《巾帼英雄》、《明天更美丽》、《文姬归汉》、《秦香莲》、《玉堂春》等,经常到工厂、农村、连队、林场巡回演出。1958年10月,改称宁波越剧一团。1963年复称宁波越剧团,先后编演和移植新戏《党的女儿》、《文成公主》、《谢瑶环》、《李双双》、《江姐》等。《文成公主》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大师好评。1965年,市杭剧团并入,实行男女合演,改称市越剧实验剧团。1969年1月与宁波专区越剧团等合并,组建宁波地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2年改称宁波地区越剧团。1970年,市组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4年改称市京剧团,1979年改为市越剧团。次年参加省戏曲青年演员会演,姚建平、洪芬飞分获演员一、二等奖。1983年9月,地区越剧团改称市越剧一团,原市越剧团改称市越剧二团。1985年1月,两团合并为市越剧团,排演新戏《康王告状》,参加省第二届戏剧节,获剧本、导演三等奖,2人获演员二等奖,1人获青年演员一等奖。洪芬飞获全国中青年戏曲演员广播演唱奖。1987年,排演原创剧目《桃花梦》、《琼浆玉露》参加省第三届戏剧节,均获剧本二等奖;洪芬飞、陈丽炯分获演员一等奖,5人获演员二等奖。同年11月,晋京演出。《桃花梦》由江苏电视台、市文化局联合摄制3集同名电视舞台戏曲片,获1988年全国第三届戏曲电视剧三等奖。1989年晋升为省一级剧团。同年12月,编剧天方、主要演员洪芬飞获市委、市政府联合授予的“1988年度市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1990年4月,应香港总商会等社会团体之邀,赴港访问演出,为市首家出境演出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5月,新排创作剧目《归长安》参加省新剧目调演,获剧本二等奖、优秀演出奖、优秀导演奖、优秀作曲奖、优秀舞美设计奖。1人获演员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1人获青年演员一等奖。1992年7月在原班底基础上重组,改名为市小百花越剧团,演员平均年龄22岁。先后排练《秦香莲》、《孟丽君》、《三看御妹》、《五女拜寿》等剧目。1993年,白银飞获华东地区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1994年在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中又获金奖。1996年获全国青年演员大奖赛一等奖。同年10月第三次赴天津演出。1997年5—6月,先后赴武汉、成都演出。同年,越剧《孟姜女》参加省第七届戏剧节,获优秀新剧目奖、优秀剧作奖、优秀导演奖、优秀音乐创作奖、优秀舞美设计奖,以及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金艺奖、优秀表演奖等10个奖项。1998年11月第三次晋京,在长安大剧院公演新编经典越剧《红楼梦》、《梁祝》等,中国剧协举行“宁波‘小百花’晋京演出座谈会”。1999年获江、浙、沪地区“双优”(优秀作品、优质演出)演出单位第一名。
  越剧《江南女巡按》参加省第八届戏剧节获优秀演出奖,谢进联、洪芬飞、张小君获演员优秀表演奖。2000年5月参与由浙江电视艺术中心制作的30集越剧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拍摄,除宝、黛二角外,其他主要演员均由该团演员饰演。同年9月,在省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中,张小君、赵海英获“浙江省十佳青年演员”称号。12月,大型都市越剧《国色天香》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获优秀演出奖。越剧《孟姜女》获1999年度省“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1月,新编传统越剧《吕布与貂蝉》赴杭州首演,为剧团走向市场的又一部好剧目。9月,宁波演艺集团成立,与市甬剧团、市歌舞团共组市艺术剧院,改名市艺术剧院越剧团。11月,越剧《社区来了“小百花”》获中央文明办、国家文化部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金奖。2003年1月,“小百花”正式登台亮相。同年2月,新编越剧《百花江》参加省第九届戏剧节,获优秀新剧目奖、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作曲奖、优秀唱腔设计奖,杨巍文、张小君获优秀表演奖。3月赴南京演出《红楼梦》、《吕布与貂蝉》等,《红楼梦》被当地媒体赞誉为“经典戏曲节目的创新之作”。10月,赵海英获全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宁波戏剧界获此殊荣第一人。2004年11月,在中国剧协举办的“20041良渚文化杯”全国越剧演唱大赛中,“小小百花”演员金梦超获专业组金奖、“越剧新星奖”,徐晓飞获专业组银奖。是年剧团演出95场,观众32.6万人次,收入88.9万元。2005年6月,张小君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宁波市甬剧团
  1952年在原凤仙甬剧团基础上重组,改称市甬剧团,汇集了金玉兰、徐秋霞、王文斌、沈桂椿、黄君卿、史少岩、夏月仙等名角以及黄再生、余盛春等青年演员。初演民间故事剧《田螺姑娘》,观众携铺盖连夜排队购票。至1966年,剧团共创作、改编、移植现代戏《亮眼哥》、《朝外货》、《红松站》、《山乡风云》、《芦荡火种》、《一千零一夜》等60余出。1969年,剧团及成立于1964年的甬剧青年队解散,演员调宁波地区越剧团。1976年,市甬剧团重建。1977年起演出《三篙恨》、《泪血樱花》、《少奶奶的扇子》、《茶花女》、《魂牵万里月》、《魂断蓝桥》、《雷雨》、《日出》、《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啼笑姻缘》等。主要演员有曹定英、杨柳汀等。1979年10月,曹定英出席全国第四次文代会,1984年5月,出席全国第四次戏剧家代表大会。1990年10月被省文化厅评为省一级剧团。1998年6月,剧团从宝善路临时用房迁入白云新团部。造型古朴的新团部和白云剧院占地面积6299.8平方米,建筑面积4820平方米,其中新团部1620平方米,白云剧院及娱乐楼3200平方米。由于奉行排演普通话话剧、送传统剧目下乡、磨砺甬剧精品“三条腿”走路的方针,是年演出达368场次,创建团30多年来演出场次的最高纪录。2000年5月下旬,成立市儿童艺术剧团,《桑兰》在全国体育大会期间为体育健儿和各地代表作专场演出,桑兰本人亲临演出现场与观众见面,场面热烈感人。2002年,根据柔石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改编的都市新甬剧《典妻》,参加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沪上掀起甬剧热潮,被誉为“小剧种,大转型,一次性完成了地方剧种由乡镇文化向都市文化转型的质的飞跃”。2003年5月,《典妻》被正式选为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浙江省参评候选剧目之一。《典妻》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梅花奖等多项大奖,成为宁波市舞台艺术的重大突破。《典妻》经历市场考验,并走出国门。至2008年底,已在宁波、上海、杭州、西安、香港、台北,以及欧洲等地演出1500余场,观众14.2万人次。
  第二节 艺术教育团体
  民国18年(1929)10月,民众教育馆在郡庙建立,是境内艺术教育学校的雏形。馆内分讲演、娱乐、民众乐园三部分,教授音乐、美术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艺术教育传统得以延续,越剧培训班、戏曲培训班、甬剧艺术培训班等相继开立。1987年,中国民主促进会宁波市委员会创办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宁波分校,报名学生达数百人,为改革开放后境内最早的艺术培训学校。其后,孙文英艺术学校、爱菊业余艺术学校等公立艺术培训学校相继挂牌,主要面向青少年艺术培训,成为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波镇明少年文艺班
  1950年初开办,地址在县学街钱公祠,后迁至中山公园内。学员30余人,均为十二三岁失学少年。经费由社会集资、国家补助,以演出歌舞、小戏及秧歌、腰鼓、快板等民间文艺节目为主,配合宣传活动,深入工厂、农村、居民区和部队演出。1952年9月,“星火”文艺班并入,改称市少年文艺班。1953年停办,学员转入就近学校学习。
  宁波市越剧培训班
  1957年11月由市越剧团等4个越剧团联合举办。招收40人,其中演员33人,乐队7人,抽调各专业剧团人员任教。1958年8月撤销。
  宁波市戏曲训练班
  1960年初开办,初称市戏曲学校,地址在中营巷5号。设越剧、甬剧、京剧、曲艺、木偶等5个班,学员200人左右,教师40余人。任教老师多为市属剧团主要演员,同时邀请上海市戏曲界人士担任部分课程教师。专业分艺术表演、音乐伴奏,开设唱腔、念白、乐理、形体训练及政治、文化等课程。1960年底,木偶班结业。1962年1月改称宁波市戏曲训练班。1962年,新建的市民间歌舞团并入,增设歌舞班。1963年上半年,越剧班、曲艺班毕业。1964年3月,甬剧班毕业,学员进入市甬剧青年队。1967年5月京剧班毕业后,训练班解散。毕业的青年演员有较扎实的基本功,进入各剧团后相继担任主要演员,如毕业于甬剧班的曹定英、杨柳汀、卓胜祖等后来成为甬剧第三代著名演员。
  宁波甬剧艺术培训班
  1980年9月,市文化局创办,招收男女学员30名,年龄最大17岁,最小12岁,负责人袁孝熊、沈瑞龙。地址延庆寺,学员除学习唱、做、念、打等戏曲基本功外,还学习政治、语文等文化课。艺训班主教老师除老一辈甬剧演员金玉兰、徐秋霞、黄君卿、王文斌及中年演员李发敏、沈永华、余玲玲等外,还聘请上海著名甬剧老演员徐凤仙等授课。基础教材以甬剧传统小戏为主,传授剧目有《庵堂相会》、《杨淑英告状》等,后排演《借妻》等大型甬剧。1982年9月,折子戏《搀桥》参加省戏曲小百花汇演,杨军获优秀小百花奖,其他6人获小百花奖。1984年8月,毕业学员进入市甬剧团,王锦文、陈莎莎、贝文琴等开始在一些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1981年10月至1983年初,代培市越剧学员。次年参加省戏曲小百花汇演,陈淑英获优秀小百花奖,其他2人获小百花奖。
  宁波市文艺进修学校
  地址在解放南路观宗讲寺。前身为宁波地区京剧团。1987年5月京剧团解散后改办为培养文艺人才的专业学校。1989年9月开办中专戏曲班(越剧),招收宁波、舟山、绍兴等地学员22名。1990年续招15名。分表演、音乐2个专业,边教学边排练越剧折子戏20余出,多次为来甬访问的海外宁波籍人士演唱。部分折子戏被宁波电视台摄制后播出。至1991年底,共举办艺术培训班24期,学员1250余人次,组织演出395场,为外事活动演唱近百次。有教职员工42人。1992年初迁至江东区新址,后更名为宁波市文艺学校。
  其他民办艺术培训学校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2004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相继出台,区民办艺术教育蓬勃兴起。八六拍艺术培训学校、博大国艺艺术培训学校等一些民办民营艺术培训学校先后创办壮大。面向成人的艺术培训学校亦活跃起来,艺术教育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至2008年2月,在区注册招生的艺术培训机构11家,年招生人数逾千人。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