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科技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729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科技活动
分类号: G322.5
页数: 12
页码: 1461-1472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宁波海曙区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有效途径,包括进行科普宣传、开展科普活动、组织科普下乡、实施普网工程以及与国内外单位进行科技合作交流。
关键词: 科观工作 科技活动 海曙区

内容

进行科普宣传,开展科普活动,组织科普下乡,实行普网工程,是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有效途径。与国内外有影响的单位进行科技合作交流,开阔视野,更引导全区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向前发展。
  第一节 科普宣传
  20世纪50年代初期,科普宣传采用放映幻灯的方法,宣传有关“风雨雷电”、“怎样消灭水稻二化螟”、“新法接生好处多”等自然科学和医疗卫生知识。1952年后,配合过渡时期总路线、防化学武器、爱国卫生、向科学进军等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采用科普图片、科普讲座、科技表演、文艺宣传等形式,向群众宣传科学知识,如举办“除四害展览会”、“气象展览会”等。1957年召开第一次科普积极分子大会。1958年开展“扫科学盲”活动。1959年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推广水封反射炉、余热利用、节油节电、线性规划、电磁软水器、野生植物综合利用、小球藻等新技术,涌现出一批革新能手和科普积极分子。1964年,城隍庙改造成“科学宫”,内设天象馆、讲演厅、展览室、科技活动室等,举办“破除封建迷信展览会”,揭露封建迷信骗局,参观者达10万多人次。“文化大革命”期间,科普活动基本停止。1973年,在开明街建造长20米的科技画廊,至1987年共展出白蚁防治、地震知识、传染病防治、太阳能利用、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破除迷信、生活中的科学等59期。1976年境内建起科技电影放映队,放映科教影片,举办“科教电影汇映月”,“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会”、科学技术交流会等。1997年3月,区科委、科协制订《海曙区一九九七年科普工作计划》,提出再建立1~2个科普示范小区,开展创建科普弄、科普楼、科普之家活动,建立科普教育宣传培训中心,开展科普宣传周活动。2003年承办“中国浙江省首届科普节”海曙片区系列活动,获省、市优秀组织大奖。2004年9月,区科协成立大众科普研发中心,创办《大众科普》报。
  2006年开设幼儿速心算、公共营养师培训班、大脑记忆能力开发等讲座,参与人数达8000余人次。在《大众科普报》、“大众科普网”开辟社区科学文明、青少年科普园地、劳动者素质、优生优育、妇女保健等科普专栏,全年共出刊大众科普24期,发放24万份科普报。依托大众科普中心与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一起编制《青少年科普知识读本》,制作挂图,丰富学生、居民科普教育内容。
  广场科普活动
  1996年,区科协组织两次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发放科普小册子和科普资料3000份,展出科普黑板报90块,其间进行各类技术咨询与服务,主要内容有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法律、花木栽培、电脑技术、假冒产品鉴别、学校招生咨询等。1997年9月,海曙区科协在原宁波剧院(现逸夫剧院)广场举办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发放科普宣传资料,观众达千余人。同月,举办以“科技进‘三门’、恩惠施万家”为主题的全区科普宣传周,江厦公园举办1997区科普集市一条街宣传服务活动,5万余人直接受益。11月,海曙公园、月湖公园举办“共同可持续发展之路——百万公众学科学”看图答题活动,月湖街道、西门街道居民及辖区内中小学生1000余人参加。1998年8月,江厦公园举行1998海曙区科普集市一条街宣传服务活动。1999年9月,亚细亚广场展出科技进步照片展板,反映海曙科技战线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献礼。11月,中山广场举行“99科普宣传周集市一条街”活动。2001年2月初,在中山广场组织“反对邪教、保障人权”万名公众签名活动。3月初,在月湖月坛公园举行“宁波市社区青少年文化工作指导中心暨‘天天’文化月湖广场启动仪式”,市首辆“科普车”驶入太阳小区等公众场合宣传科普知识。6月,全区科普宣传活动周开幕,南门街道与市戒毒中心结对举办大型禁毒科普宣传活动。科普小品“自作自受”在杭州举办的省科普文艺汇演中获二等奖。在市少年宫举办“海曙区科普宣传周——奔向未来”文艺会演。在鼓楼科技广场举办“中房杯”宁波市首届少年儿童软件应用大赛决赛。区科协牵头组织“科技、卫生、文化、计生”四下乡活动。宁波市科协在中山广场举办的科普集市暨广场文艺演出,海曙参赛科普文艺节目“圆圆的地球圆圆的我”获银奖。科普活动周受益人数超出12.6万人,区科协投入经费8.7万元。2003年9月,《科普法》颁布实施1周年,举办以“科普、文明、小康”为主题的“中国浙江首届科普节”,海曙活动片区举办“海曙科普之光”文艺晚会、首届网络知识大赛、电脑网络演示、咨询服务活动、电脑网络知识图文演示及科普一日游——参观市科技园区等活动,区科协获全省优秀组织奖。2006年在天一广场开展科普图板展出,参与“争创文明城区启动仪式”,开展“交通与文明同行”、“知识产权保护”、“用电知识”等系列图片宣传,展出图板(片)320块。与市教育局一起合编《青少年科普知识读本》。依托颐高数码广场开展“电脑、数码知识进万家”——文明生活系列活动,在颐高数码广场举行启动仪式。组织各社区200余人作为协办单位,在中山广场开展一年一度的主题为“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周活动。8月份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以“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健康、安全、文明、创新”为主题,在各街道社区开展系列科普知识讲座。在中山广场开展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使用清洁能源”为主题的绘画活动。2007年5月19—25日科技活动周期间,组织开展以“节能零距离,创意在身边”和“科学用电进万家”为代表的多系列、多层次群众性科技活动。9—12月,组织参加市“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科普主题知识竞赛活动,被宁波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优秀组织奖。
  街道科普活动
  1995年9月,灵塔街道成立区内首家街道科普协会。1997年,区内5个街道建立街道科普协会,69个居委会建立科普分会,形成多层次的科普网络。西门街道科协组织健身运动竞赛会,30个居委会、4个辖区单位的34支运动队、1200人参加了比赛。月湖街道科协组织“迎香港回归”科技黑板报及书画展评活动。灵塔街道科协组织辖区内居民家庭烹调比赛,19户家庭参加竞赛。各街道居委会文化站(室)一年中购置各类科技图书14000余册,每个文化站(室)一般订有10种(份)以上报刊。各街道共辟出130个科普宣传窗,定期更换自编或转摘科技信息,举办各类科普讲座155次。科普工作与创建港城文明和文明小区建设结合,组织“学雷锋作贡献”大型为民服务活动,发动26个单位60多名科技、医务人员,为市民开设家电维修、健康咨询等12个服务项目,直接受益人数1600多人。
  1998年8月,区科协及6个街道科普协会在城饭店联合举办’98海曙区家庭科普知识大赛。2000年月湖街道先后建立科普活动场所506平方米,阅览室藏书4000余册。2001年,鼓楼街道6个社区成立科普学校。2002年海曙区画廊被省科技协会评为“浙江省示范科普画廊”。2003年,白云街道科普设施面积达2350.6平方米,科普学院订立科普培训计划,授课对象为社区居民、学生、专干、失业人员、育龄妇女、中老年居民。西门街道科普学校面积2950平方米,活动室面积565平方米,阅览室藏书1万多册。在“非典”疫情期间,开展“依靠科学,战胜‘非典’”、“告别陋习,走进科学”和百场科教电影进社区活动,举办科普进社区文艺晚会,向居民普及防治“非典”的科学知识。
  2007年12月,区科协在区社区学院举行“关爱新市民,共建和谐家园”——向新市民赠送科普报仪式,每月向全区4所民工子弟学校3700名学生免费发放《大众科普报》,并请学生将报纸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传阅,开展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科普宣传。2008年5月19—25日科技活动周期间,开展以“科普讲座进社区”、“科普展览”为主要形式的群众性活动。8月,区科协在月湖街道举行全区企业职工科普知识竞赛。鼓楼街道、月湖街道和西门街道分获一、二、三等奖。鼓楼街道代表海曙区参加全市电视大赛,获三等奖。区科协被市科协评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科普主题知识学习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9月,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开展“科普电影进社区”、“科普夏令营”等具有实效性的活动。
  科普下乡
  1998年10月,区科协、段塘镇科协、区医学会、中医学会联合组织全区各大医院16名内科、外科、骨科、儿科等副主任医师到段塘镇开展“送医、送书下乡”活动,活动当天接受义诊群众270多人次。1999年5月,在西郊乡胜丰村开展“科技、卫生、计生”下乡活动,内容有送科技图书、医疗咨询、为民服务及文艺表演、计生政策咨询、发放计划生育宣传品等,受益人数1500人次。2001年2月,协助计生协会组织“优生优育、出生缺陷干预”科普宣传活动。
  普网教育工程
  2004年4月,在天一广场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暨宁波市“普网教育工程”启动仪式。11月,区科技局、区信息中心和省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宁波分公司联合发起“海曙区信息化建设论坛”活动。2006年8月完成普网教育培训工作,接受培训人数2200多人。2006年,为适应数字宁波建设,普及电脑、网络知识。依托亚细亚数码港,举办数码知识进万家活动,受益人数达3万余人次。依托市劳动局职业培训学校、社区学院、老年大学等社会培训机构,开展普网教育工程,接受普网教育的居民达2200多人。2008年,全年完成“普网”培训人数1540人,超额完成了培训指标。
  第二节 科技合作交流
  1992年,区科委与浙江工业大学开展科技合作,签订了《关于建立国外新产品网络》的协议。针对市级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特别是列入试制计划的16只新产品,与宁波高等专科学校、“五二研究所”开展技术合作。组织浙江工业大学与宁波德威正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乡镇企业总公司与宁波大学开展科技合作项目洽谈。1998年,国家科技部条件财务司条件处领导和中科院大连物化所博士生导师专程到“亚泰”公司洽谈联合开发项目的合作事项。11月下旬,区科委、区工业集团公司、贸易局、农经委、计经委、西郊乡6个部门与宁波大学商谈全面合作事宜。次月,区政府与宁波大学签订“科技合作协议”。1999年,宁波大学科研处与乡镇企业局洽谈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约。8月下旬,区政府与浙江工业大学科技合作洽谈会暨签约仪式举行。宁波德威正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与浙江工业大学机电工程研究所签订科技合作意向书。是年8月,共认同技术合同28份。2000年,完成德威公司与浙江工业大学的科企合作项目协调工作。6月,组织25家企业负责人参加浙大—宁波科技合作。2001年,区科委随市科技考察团到成都、昆明、绵阳考察中科院、中物院、兵科院部分研究所,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与上海交大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宁波德威正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与中物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达成全面合作协议。宁波佳安电子发展有限公司与中物久远智能监控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市场销售技术合作意向。2002年开展浙大百名教授宁波行的科技合作。2003年,清华大学环境系教授专程到宁波,与区属企业海创公司纳米光催化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海创公司与上海交大合作开发纳米材料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上海交大到区并考察民营企业研发能力情况,签订合作备忘录,最终达成合作协议。同年,区16家企业参加在科技园区举办的“圣彼得堡建市300周年科技工业教育展览会”,会上有1家企业与俄罗斯一研究所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区科技局组织有关企业参加在科技园区举办的第六届浙洽会、第三届全国著名高校科技成果博览会。2005年举行区企业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洽谈对接会,6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在浙江大学举办浙江大学与海曙区科技合作对接会,1个项目当场签约,6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与浙江工业大学签订《关于建立国外新产品网络协议》。是年,完成区“十五”科技合作规划编写工作。2006年6月区科协与浙江大学科技与文化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的《海曙公众素质行动计划试点研究》软科学课题,编成《宁波市海曙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试点暨科普规划研究课题成果汇编》一书。是年,开设培训班学习《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网上进行科普知识竞赛。2008年2月,召开全区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专题会议,12家企业25人参加。全年共组织62家次企业参加国家、省、市、区组织的多次重大科技合作活动,签订科技合作项目3项、重大科技合作项目1项。宁波诺可作为宁波唯一的一家企业参加浙江省与清华大学进一步深化省校合作的签约仪式。海申与天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合作成立了宁波首家节能减排工程技术中心。牵头成立“宁波海曙海一科技交流服务有限公司”,参与网上技术市场和产学研创新服务平台运行管理。是年完成43个签约项目,成交金额1523万元。
  第三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
  科普教育基地
  1997年,区少年宫搬迁到原棋杆巷小学,使用面积达450平方米,有10个教室,活动室配有科普教育设备及电子琴、音响等。1999年2月,灵塔街道科协与解放南路小学结成科普教育对子,成立区科协系统第一个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南门街道科协与驻甬部队一起,建立社区青少年国防科技教育基地。区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被市教育委员会、市科协评为2000年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2001年在月湖景区儿童角,由宁波音像资料馆先后投入20多万元购置设备、改造设施,创办宁波儿童科教音像馆,开展“科普角”活动。“科普角”设有科普知识版面展览、科普录像放映、科教图书借阅、英语角、生物角、动手做小小实验室、科普知识专题讲座、演出科普宣传节目。宁波儿童科教音像馆在2003—2005年间先后被评为“宁波市科普工作先进单位”、“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获市科普教育基地一等奖。
  学校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解放南路小学“启明星科学院”向全校师生提出“学会创造、追求真理”的科普行动倡议,开展“金点子”、“小发明”、“小制作”、“创新一绝”、“科技小记者”等活动。高塘小学成立红领巾环保学校和红领巾农科院校,开展集知识性、趣味性与科学性于一体的环境教育活动。2000—2003年,海曙区学校在市航空、航天、航海、车模比赛中荣获四连冠;在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中获二等奖;在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中获小学组常规竞速、集装箱搬运比赛三等奖,获省机器人比赛一等奖。2006年举办小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在中山广场展示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使用清洁能源为主要内容的绘画展。举办第二届中小学生搭纸桥的电脑奥林匹克竞赛。组织开展“科普角”活动,向市民、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等,参与受益观众5000多人。2007年“六一”节,区科协联合区大众科普中心在海曙区社区学院举行“六一”赠书仪式,向学生赠送图书。同时组织民工子弟学校20名优秀学生参加由市科协组织的海洋科普知识活动。9月15日全国科普日,由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主办,区科协、区教育局承办,在琴桥公园举行了区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启动仪式暨青少年科普教育系列活动。11月,区科协联合区教育局举行“海曙区第四届中小学生科技节”开幕式。全区各中小学校相继开展科普教育系列活动历时一个多月。2008年先后开展“宁波网络产业创业园首届青年创业论坛”、“2008宁波网站CEO交流大会”、“月圆中秋——IT青年单身派对”等活动,搭建企业科协的网上QQ群和论坛,营造了良好的企业科协工作氛围。组织青少年“科普角”活动,举办小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开展“快乐创新,我为自己鼓掌”系列活动,邀请专家、科普报告团到各校进行科普讲座。同时,组织青少年参观科普教育基地,观摩和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并获得省、市奖项。
  青少年科技作品
  1993—2008年,全区有170项青少年科技作品获得全国、省、市和区级奖励,其中全国奖3项、省级奖3项。西郊中心小学的“美国A鸡和加拿大红宝鸡的饲养”,获得“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优秀活动奖。解放南路小学“启明星科学院”的“行动起来,阻止废电池带来的危害”获得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优秀二等奖。
  第四节 科技进步先进区创建
  1995年,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根据中共中央科教兴国,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活动的精神,向区委、区府提出“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的报告。1996年初,建立以区长为组长的区科技工作小组和相应的办事机构,建立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制订近期科技工作计划和到2010年的长期规划。区级科技三项经费达到89.5万元,占财政预算支出的1.07%,科技发展基金达285万元。随后区财政每年安排技改贴息50万元,投入农业发展基金100多万元,科普活动经费4.6万元,至2000年基本达到年人均科普活动经费0.3元。此年列入市级以上各类计划项目23项,包括市级星火计划2项、科研计划1项、软课题计划2项、新产品计划18项。1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部级和省市区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奖(其中1项获国家医药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宁波GQY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宁波福特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宁波市技术进步优秀企业。全区技改项目29项,投入技改经费1.27亿元,占生产性固定资产1.84亿元的69%。农业方面围绕支柱产业,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两项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97%,获省市颁发的丰收奖等12项。4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00万元,帮助企业解决科技贷款160余万元。8月,区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海曙区科学技术“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期规划》的决定。是年,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
  1997年,区级科技经费投入占财经支出的1.81%,其中科技三项经费占1.01%。区财政安排技改中心50万元,农业发展基金100多万元,安排科普活动经费7.2万元。组建不同层次农业选用技术综合试验和示范区,占地100亩,农业示范园建设粗具规模。全区工业骨干企业和骨干乡镇企业都设有技术研究部门或新产品开发机构。4家厂办研究所、18家企业与国内30家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技术经济合作关系。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先后聘请来自加拿大、德国、日本,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等地的专家作为开发新产品的技术顾问。自1995年至1997年三年间,全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实际投资达14039.38万元,其中更新投资5698.83万元。1997年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率为61.19%。是年,全区有农民技术人员74人。工业企业职工32620人中,有11951人接受培训,培训率达36.64%;科技干部3018人中,有1313人接受教育,受教育率达43.5%。全区成立科协的居委会69个,居委会一级科协会员1013人。区少年宫搬迁新址,扩大活动场地,增添各类设备,促进少儿科技活动的开展,获市级少儿科技团体奖2项、单项奖14项。各街道居委会文化站(室)有专职科协会员负责,全年购置各类科技图书1.4万余册。
  1998年,为贯彻“科教兴区”战略,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分管科技工作副区长任副组长的区科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科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是年,区又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2000年,科教兴区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一号工程”、促进海曙科技进步的重点任务、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全区拥有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新技术苗子企业3家,形成机电、电子信息、纺织及医疗设备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如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开发的“高性能超小型大功率继电器”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重点火炬计划项目。宁波德威正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数控电火花切割机”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试制计划。全区高新技术产值达到6.02亿元。1999—2000年,全区列入市级以上新产品项目29项,CAD重点推广应用项目5项,成果推广、转化项目4项,组织市级新产品鉴定12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区级科技进步奖15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13.2%和22.7%。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6%,比前三年年均38.2%提高了12.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发展基金达312万元。科技信息形成主渠道,信息网络覆盖全区52个单位。科委主办的海曙科技信息网成为政府为企业和基层服务的有效载体和科技信息交流平台。区科委分别荣获市科技进步宣传二等奖和区政务信息优胜单位称号。全区有区级科技型企业16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科技型企业13家。建立市工程技术中心3家、产学研究机构3家、各类咨询机构24家,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达32家。
  2001年9月,区人大科教文卫民侨工委专题审议全区《科普法》贯彻落实情况。区政府调整充实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并邀请委员参加区后五年工作思路的专题研讨会,开展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申报。2000—2001年,引进各类人才1578名,其中高层次人才30名,被评为市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3名、区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6名。有高新技术企业3家、区级科技型企业20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技术交易额累计达1740.95万元。2002年6月,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海曙分市场试运行,10月正式开通。至年底,共收集技术难题26项,提供研发经费1146万元,科技成果专利552项,人才需求90项,上网科研院所38家,在线专家96人,招商引资项目34项,上网企业50家,中介机构2家。通过网上技术市场,两个项目正式签约,成交额145万元。宁波海曙姚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与中科院沈阳分院联合开发的“南美白对虾温室暂养技术”项目,获得省科技厅20万元立项资助。区被评为“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优秀组织奖”单位。2006年网上技术市场签约项目26个,成交金额1555万元。2007年11月29日,召开区软件信息产业工作会议,40多家单位参加,市信息产业局介绍了国家、省、市关于软件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规定、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要求、“双软认定”(软件企业的认定和软件产品的登记)及软件产业统计的有关规定,并对网上直报系统的使用进行简要培训,对网上技术市场平台及科技信箱进行讲解。2008年4月,海曙区作为科技强区受到全省科技大会表彰。11月,召开全区企业网上技术市场培训会,介绍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海曙分市场及宁波市产学研平台的功能和作用,讲解科技合作的相关政策。38家企业的45名代表参加了培训会。
  第五节 科普示范城区创建
  2002年,海曙区被中国科协正式列入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创建单位,按照“科普工作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依靠科学普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思路,探索城区科普工作的新途径,实现科普组织网络化、科普工作制度化、科普投入多元化、科普参与全民化。2004年3月,召开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动员大会,制定《海曙区迎接全国科普示范城区检查工作的任务分解表》(讨论稿)。4月下旬,全国科普示范城区检查组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子元带领下,对区进行考核验收。按照“组织领导、基础设施、科普组织网络、科普活动及成效”4个方面19项评估内容进行检查,验收合格。2007年,安丰、南都、汪弄、澄浪和尹江岸5个社区顺利通过市级科普示范社区的验收。2008年3月,成立区创新型城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由科技局牵头制定工作方案。
  网络组织与队伍建设
  境内初步构筑起区、街道、社区和楼群(单位)四个层面的科普组织网络。拥有区、街道、社区三级科普辅导员100多人,形成一支由2000多人组成的多层次、多学科(门类)、专兼职和志愿者相结合的科普队伍。2003年组建起100余人的科普宣传信息员队伍。2004年有科普专兼职工作人员85人。科普志愿者队伍专业人才多、文化素质较高、老中青相结合。志愿服务涉及宣传教育、医疗保健、少儿科普、文体艺术、家政服务、电子电脑等10多个方面。2007年“普网教育工程”全区共培训2015人。
  经费投入与基础设施
  2002年,全区人均科普专项经费为0.61元,2003年增加到0.68元.2004年增加到0.83元。有关部门和街道科普投入经费累计超过200万元。天一阁博物馆、区少年宫等建立3个区级科普教育基地。在群众活动比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建有长10米以上的区级科普画廊3个。
  在创建科普示范街道中,建立街道科普教育场所,包括科普活动室、科普图书室、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社区创建科普楼、科普家庭等。南门街道万安社区建有“科普九景”,即科学家雕塑街、标准科普画廊、大型科普宣传画、科普阅览室、科普示范楼群、科普学习角、科普服务街、科普学院、科普沙龙平台。江厦街道新街社区,建立综合科普活动楼,内设科普图书室、科普电子阅览室、健身室、娱乐室。白云街道云丰、安丰社区建立科普片区,有标准科普画廊、科普图书(电子)阅览室、室内科普教育中心、社区科普联席会议制度墙、科普植物林、幼儿科普实验基地等。江厦、月湖、南门、鼓楼、西门、白云6个街道通过省级科普验收,被评为省级示范街道。
  科技培训与科普研讨
  将全区机关干部科技知识学习列入“十五”科普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把科技信息掌握、科技办公用品使用列入公务员培训范围。每年举办1期区管干部科技知识培训班。科协专职干部的年度业务培训率达到100%。各级科协及学(协)会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举办各类科普培训班、讲座、报告会,为科技人员更新知识、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服务。探索科普工作社会化、市场化运作路子,发动企业参与科普教育基层建设。颐高数码广场的企业参与组织开展网络知识进社区、电脑知识活动等。2003年承办省城区街道科普工作研讨会,制作展示区科普工作新成就的VCD碟片。区被省、市评为科协系统先进集体。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