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近代科学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71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近代科学技术
分类号: G322.755
页数: 2
页码: 1436-1437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清末至民国时期宁波在西医传入、工业发展、电信通讯、供水系统以及桥梁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文章涵盖了宁波华美医院的建成、杭甬铁路的兴建、电话通讯公司的成立、自来水公司和供水系统的建设,以及纺织、电力、造纸等工业的发展。
关键词: 科学技术 近代 海曙区

内容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宁波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西方科学技术逐渐进入境内,带动了近代工业与社会事业的发展。道光二十三年(1843)西医传入,光绪九年(1883)建成华美医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办通利源榨油厂,用棉籽加工为成油,棉花籽饼加工为棉仁粉剂。宣统二年(1910)开始兴建杭甬铁路,至民国26年(1937)全线通车。
  民国元年(1912)成立宁波四明电话公司,始装磁石式交换机100门,次年5月通话。24年(1935)改装共电式交换机。3年(1914)12月,永耀电力公司始用2台25千瓦发电机和蒸汽引擎发电。两年后,电灯在城区普及。10年(1921),由城区向慈城供电。10年(1921),如生罐头厂首创罐头油焖笋。21年(1932)创办恒丰布厂,使用全套印花机设备,生产白地色丁花布、印花哔叽和花斜纹布。15年(1926)由裘天宝银楼业主在东后街64号独资成立宁波历史上第一家通泉自来水公司,以地下深井为水源,管道铺及东门口一带商业闹市区。23年(1934)9月,和丰纱厂董事长俞佐宸等集资在通泉自来水公司旧址成立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并开挖深井,建50立方米铁质水箱水塔和6立方米地下过滤池。铺设地下输水管道3.5千米,通往东大街、江厦街、药行街等商业地段,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供水系统。21年(1932),广播技术在境内始用。上海电料行袁士川在宁波试办“黄金广播电台”,功率放大器5瓦,频率1320千周,波长227米。24年(1935)以后,陆续有“四明”“宁音”“泰山”等广播电台出现,最大功率为200瓦。23年(1934)将东津浮桥改建成独孔大环桥,命名“灵桥”。三轴钢筋独立洞环桥,桥长97.6米、宽20米,承载力20吨。施工中技术要求严谨。车行道水泥、石子对拌,不用黄沙。石子则需经水洗,用白纱布包裹检验无脏迹方投入使用。路面石子露出,骤见粗糙异常,但耐久而不损。人行道水泥三合土厚5厘米,水泥黄沙滚成钉牙式眼子,车辆无倾覆之虞,行人无滑跌之患。桥下预埋水电和煤气管道,见当年考虑之周。26年(1937)创建华伦造纸厂,采用机器造纸,改变了宁波只有手工造纸的局面。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