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代科学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71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古代科学技术
分类号: G322.755
页数: 4
页码: 1433-1436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海曙区古代时期在航海造船、水利农耕、纺织医学、桥梁建筑等方面的科技技术发展情况。
关键词: 科学技术 古代 海曙区

内容

区境作为宁波城市中心区域,古代时科学技术已走在前列。唐宋至元代东门口码头遗址发掘出土的宋船等实物,证明古代境内造船航海技术已相当发达;公园路唐宋子城墙遗址的发掘表明,当时地下排水排污构建已相当完备;元代永丰库遗址发现砖砌甬道、庭院、排水阴沟和水井,可见当时藏库较为独特的营造方式。此外,境内丝户巷、纺丝巷等地名,可见古代境内手工纺织技术渐趋成熟。
  农耕科技
  传统社会以农为本,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传播。南宋初年,境域人士楼〓创作的《耕织图诗》,是对江南地区耕织技术的一次提炼和概括,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农业科普画册”,开创了我国农学著作以图为主、图文并茂的新形式。楼〓采用分解、图示农业技术的方式,将一整套的主要生产过程全部绘出,如实形象、直观具体,便于宣传和推广。《耕织图诗》客观描绘了30余种农具图像,如耖、碌碡、耙、秧马、镰刀、水车等,也形象地表现了江南蚕织生产的整个工艺过程。
  纺织科技
  四明自唐以来即贡绫,月湖缓带桥是当时的练帛之处。楼〓所著《耕织图诗》形象表现了蚕织生产从栽桑、浴蚕乃至牵经络纬上机织造及成衣的整个工艺过程,也记载了几项重要技术,如浸纬工艺,将纬丝先用水浸湿,用以增加丝的韧性和柔软性,织时不易断头,可以织得更紧密,使织物外观平挺;浆丝工艺,对轻薄型织物(如绫、罗)采用过糊,增加经丝的强度,以承受织作时产生的张力。《耕织图诗》还绘出了脚踏缫车和高楼束综提花机图像,脚踏缫车通过脚踏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带动丝籰等的回转运动,缫丝者可以腾出双手进行索绪、添绪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工效;高楼束综提花机有双经轴和十片综,上有提花工,下有织工,互相呼应。
  冶铸科技
  南宋定都临安,明州成为拱卫京师的海防要塞,境内大量驻军,刺激了兵器制造业的兴盛。政府在月湖西面的盛功寺东设置了制造兵器的作院,内有大炉作、小炉作、穿联作、磨锃作、摩擦结里作、头魁作、熟皮作、头魁衣子作、弓弩作、箭作、木弩椿作、木枪作、漆作共13坊。从宝祐六年(1258)十月到开庆元年(1259)五月,作院制作的兵器达11.95万件,此外尚制作了大量的木棒、刀鞘、斧头、鼓、锣、铁锅、木桶、船舻等。另外,月湖街一带有专门的铸造冶炼作坊,名为铸冶巷。
  酿酒科技
  江南开发后,明州普遍种植糯稻,除直接食用外,大量用作酿酒的原料,刺激了境内酿酒业的兴盛。境内生产的酒分为清酒和煮酒两种。清酒也称为生酒、小酒,一般在温度较高的季节酿造,不需蒸煮,将酿好后的酒醅压榨,即可销售,价格相对低。煮酒则在腊月酿造,出滤后蒸煮装坛,四至八月开卖,又称大酒。煮酒的全套设备是锅、甑和酒瓶,方法是将瓶装酒置于甑箪上隔水蒸煮,酒滚即熟。煮酒技术的采用,为酒的大规模生产,避免生产和流通环节中酒的酸败损失,提供了技术保障。从色泽和性味上看,生酒清于雪,煮酒赤如血,煮酒不如生酒烈。
  建筑科技
  明州建城之前,海曙现境就有建筑。如建于唐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696)的天封塔。天封塔位于今大沙泥街和开明街口,该塔七层六角、玲珑秀拔、巧甲天下。建塔时,用五六米长的棍木,呈八角形,铺至二层,再打夯土。夯土中打入长腰式水缸,宽70厘米,高100厘米左右,缸底朝上,呈梅花桩形排列。夯土层高100厘米多。二层棍木亦有100厘米多高。至100厘米高时打梅花桩,头部呈尖状,尾部用竹篾绑住,梅花桩尖头进入夯土中。以长100厘米、厚20多厘米的条石,平铺成六角形,再砌砖垒叠,建成作为宁波城标志的高塔。唐长庆元年(821),明州于境内建子城,子城南城门即今鼓楼。城门用大松木横排堆石加固基础,墙基外壁包砖头,墙底宽960厘米。城门以梅花松桩为基础,上砌82~120厘米砖墙,底边筑排水沟。城墙门通道宽300厘米、深980厘米,为当时较大之建筑。清胡文学写《重建海曙楼》载:“宁波郡治之西南有楼焉,跨衢甃石,空洞其下,以通行人,即古子城门遗址也。其上置莲漏,报更筹,挚壶有职,兴息惟时,而是楼始为一郡之敬授。”
  桥梁科技
  明州古城四面环水,先民很早就掌握了跨江造桥技术。唐长庆三年(823)建东津浮桥,以16只浮船排成,铺6尺宽木板,以篾索联系,总长55丈、宽1.4丈,横跨奉化江。浮桥建成后,历五代及宋,屡圮屡建。元至正二十年(1360)再造,“每舟以二为偶,肩连栉比,合为一扶,中实以材,凡为舟一十有八,共为扶偶者九,铁绳贯串,钮组岸浒,篾缆相维代楗江底,栏栀之丹鹱,扃迂之坚固,凫翼蝉联与波流上下颉颃”。明正统十四年(1449)郡守陆奇重造,“伐大石垛,桥首各树石柱二,海岸维一伐扶一舟……纽组石柱,钩圜中绾备开合,蝉联虹跨,随潮汐上下。”这大概是可随潮开合的浮桥。清道光五年(1825),巡道李可琼重修浮桥,把长四十五丈的生铁索改熟铁缆绳,石砌浮桥附近河岸以防水激。
  水利科技
  区境河道纵横,为防水患,南宋开庆元年(1259),沿海制置使吴潜亲自测量了中塘、南塘等河段的水位变化及与农田水位之间的高程关系,同时也测量了月湖平桥的水位,将明州城西、城南等的水位统一换算为平桥处水位,从而定出开闭闸门不使农田受淹的合适高程。在现月湖菊花洲平桥河、镇明迎凤街口,设“平”字水则碑亭一座,镌“平”字于石上,以测算各处水情。城外诸闸视“平”字出没启闭。水没“平”字当泄,出“平”字当蓄。据现今科学测定,“平”字首横上缘为黄海海拔高程1.62米,第二横上缘为1.36米,下端1.09米。推测“平”字二横为当时的常水位线,这与现今宁波常水位1.33米基本相符合。可见水则碑水位测量技术已达相当先进水平。它的设立,有效提高了水利工程运行的管理水平,为提高明州防汛抗旱能力、保证农业丰收提供了保障。
  造船科技
  境域地处东南沿海,自古以来就为造船重地。南宋乾道五年(1169),明州水军统制官冯湛打造多桨船一艘,湖船底、战船盖、海船头尾,通长8丈3尺,阔2丈,计800料,用桨42支,江海淮河无往不可,载甲兵200人,来往极轻便,当时已能成功地把湖船船型与海船船型结合起来,制造出江海两用船。1979年在东门口码头遗址出土一艘宋代海船,该船系尖头、尖底、方尾的三桅(或双桅)外海木帆船,无论是船型、结构还是造船工艺,都达到了当时世界造船技术的顶峰。其技术特点为:(1)船型。采用小的长宽比并配以瘦削的型线。小的长宽比可以提高航行时的稳定性和抗侧浪能力,瘦削的型线则有利于破浪前进,使该船具有较强的适航性;(2)龙骨结构。采用龙骨分段结构,克服了整根大木料弯曲加工成型的工艺困难,龙骨分段形成的曲线形状,有助于改善船舶的回转性能。在龙骨接头处都设有舱壁或抱梁肋骨,使其与龙骨、船壳板等形成坚固整体,保证接头处的刚性和强度;(3)水密舱壁加肋骨。古船残存七道舱壁,采用了先进的水密舱壁。每个舱壁的最低点(龙骨中线的上方),将肋骨凿一小孔作为流水孔,既不影响水密,又可清除舱底积水和洗舱。较大的舱中在两舱壁之间再填设一档肋骨,既缩小舱室段船体板架的跨距,又不影响舱室长度;(4)舭龙骨。钉在舭部外壳板上的半圆木构件,为船舶在风浪中横摇运动时,具有增加阻尼力矩和防摇减摇作用的舭龙骨,与现代船舶对舭龙骨的要求相符;(5)接法。船壳板列纵向采用削斜接,可增强牢度,胜于平接。横向采用子母口接法,增强水密程度和抗撞击能力。接缝处采用了桐油加麻丝的捻缝工艺,保证了船体各构件间的连接牢固性和接缝处的良好水密性。(6)选材。古船对不同的构件采用不同的材料,如龙骨用松木,艏柱用杉木,船壳板多为杉木,舱壁用杉木或松木,头桅座用樟木等,与近现代沿海木帆船的选材方法基本一致。
  医学科技
  唐开元年间(713—741),陈藏器著《本草拾遗》一书。南宋宝庆三年(1227),知府胡渠创立剂药局。明高武设计并铸造男女童子铜人各一个,丰富了宋代御医所铸铜人穴道。宋北川开创“宋氏妇科”,明末清初陆士逵开创“陆氏伤科”并传至后代。清康熙年间(1662—1722),城区开设冯存仁、寿全斋等中药铺,以其较为成熟的制、灸、煨、炮、炒、焙、煅、飞等工艺制作成丸、散、丹、片各类中成药。
  舆地学
  燕肃著《海潮论》、绘《海潮图》 明州地处东南沿海,海潮的起起落落,引起了北宋明州知州燕肃的兴趣。其于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在研究古人潮汐理论的基础上,写出了《海潮论》,并绘制了《海潮图》。《海潮论》首先对海潮形成的原因作了论述,指出“日者,众阳之母,阴生于阳,故潮附之于日也,月者,太阴之精,水者阴,故潮依之于月也。是故随日而应月,依阴而附阳”;是“盈于朔望”,“虚于上下弦”。他已经认识到日月的吸引是形成海潮的原因,并且指出一月之中朔望潮大,上下弦潮小,这都是科学的论断。其次。他还对潮候进行推算,指出每天海潮涨落的时间,其所举的数据都非常精确。燕肃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刻在石碑上,以便在百姓中广泛传播,尤其是渔民和水上交通作业者。作为明州知州,燕肃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指导,促进了明州当时的渔业生产和浙东水路交通、水利建设,对明州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燕肃研究潮汐时,为了得到正确的潮候,需要用更准确的计时器。于是,在研究潮汐学的同时,同步研究,不断实践改良计时器。终于在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发明了精确的“莲花漏”,并至景祐三年(1036),被仁宗皇帝采用并颁行全国,以致“各州郡用之以候昏晓,世推其精密”,“分刻不差”,各地“皆立石载其法”,在中国古代时间计量发展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
  地图学 地图是储存地理资料的工具,早在宋代,境内的地图制作就已经有较高的水平,按照不同的用途和载体,出现了方志地图、实测地图、碑刻地图和其他类型的地图。方志地图如《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志》所附地图等。实测地图有《嘉定日月湖丈尺图》(已亡佚)。碑刻地图有《舆地图》(原碑已毁,今拓片存日本京都东福寺),涵盖了当时所知道的天下地理范围,地名之间多用线条连接,表示有道路可以通行,还绘有至高丽和日本的两条海上交通路线。南宋袁燮去浙西地震灾区赈灾时,命各保绘出一张当地的地图,要求将田畴、山水、道路、桥梁、寺观等要素皆详细绘出,然后将相邻的地图拼接起来,不但在救灾中发挥作用,还可以在疆界、户口、徒役等方面发挥作用,在当时是一大创举。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