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教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68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教学
分类号: G63
页数: 5
页码: 1358-13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中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经历了多个阶段的调整和改革。从清末开始,宁波的中学课程设置包括经学、史学、文学、舆地、算学、英语等学科。到民国初期,课程逐渐增加了手工、音乐等内容,并引入了启发式教学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课程改革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变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的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调整,包括注重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等。此外,课外活动在中学教育中也起到了重要的补充和拓展作用,包括文艺活动、科技兴趣小组、竞赛辅导等。近年来,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持续进行,通过引入现代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同时,课外活动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教育 海曙地区 中等教育 教学

内容

课程设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办的储才学堂,开设经学、史学、文学、舆地、算学和英语等学科。三十一年(1905),宁波府中学堂参照清政府颁布的《奏定中学堂章程》,开设国文、舆地、英文、理化、史地、算学、经学、修身、体操、图画等10门课程。
  民国元年(1912),教育部公布《中学校令实施规则》,废止经学,将手工、音乐列入正课。是年创办的效实中学设修身、国文、英文、数学、历史、地理、博物、物理、化学、图画、体操、法制经济等课程,后又增设德文、法文、日文等第二外国语。民国初期,甬江女子中学首设音乐课,开女学音乐教育之先声。12年(1923),效实中学和省立四中等校根据新学制实行选课制和学分制。初中按全国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开设科目,初三增设伦理、心理、社会常识、簿记、打字、珠算等课程。高中分文科、理科。16年(1927)试行《浙江大学区初级中学科目学分暂行标准》,初中设必修课,实行学分制,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设选修课。26年(1937),实施《浙江省中等以上学校战时教育暂行办法》,宁波中学增设特种科目:国际政治、时事讲话、普通工程学、无线电讯、防空防毒、侦查谍报、救护、游击战术、特种劳作。37年(1948),宁波中学初中开设科目有:公民、体育、童军、国文、英语、算学、自然科学(博物、生理卫生、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高中科目比初中少博物、生理卫生、童军,增加军事训练、生物学、伦理(文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消公民、童军、军事训练课,开设政治课。1951年,初中设政治、语文、数学(算术、代数、平面几何)、自然(植物、动物、达尔文学说基础、生理卫生)、化学、物理、历史(中国史、外国史)、地理(中国地理、外国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高中设政治、语文、数学(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解析几何)、生物、化学、物理、历史(中国史、外国史)、地理(中国地理、外国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制图。1953年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教学计划》,宁波中学、效实中学高中英语改授俄语。1954年秋,初中停开外语。1957年,初中恢复外语。1958年开展勤工俭学,生产劳动列入教学计划。各中学加强农业生产知识教学和劳动锻炼。1959年执行浙江省颁计划,中学科目分政治思想教育(19%)、文化科学知识教学(55%)、生产劳动和体育(26%)三大类。1963年执行教育部新教学计划。政治课按年级分别设政治常识、经济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时事政策教育。初三设生产知识课,高三设农业科学技术知识选修课。生物课,初一设植物课,初二(上)设动物课,初二(下)设生理卫生课,高中设生物学。地理课,初一设中国地理,高一设世界地理。历史课,初二、初三设中国历史,高三设世界历史。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把毛泽东著作作为必修课,有单独开设的,也有与语文合课开的。1973年初中开设毛泽东思想、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军体、音美课。1982—1987年,完成改制的完全中学参照执行1981年部颁《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7年,重点中学各年级,其他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开设劳动技术课。1990年省重点中学和宁波二中、六中等试点学校新开人口教育课。1992年前(第一轮课改前),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设置的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1992—2002年,初中课程设置为公民、体育与保健、语文、数学、外语、自然科学、社会、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班会活动、体育兴趣活动。初三增加职业指导课。1993年,初一开设劳技课。1994年开设信息技术课。2002年下半年起,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考试设一、二、三和三B四个等级,初中学生一般要求通过二级考试。1997年,各校开设三防课。1998年将原公民、政治课改为思想政治课,并在语文课中增设写字课。2000年,公民课改为社会课。
  2003年实行新一轮课程改革,海曙区成为省级课改示范区。从9月1日起,全面实行新课程教学。2005年,中考更名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从选拔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筛选考试,转变为判断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达标测试,并增加综合素质测评,作为学生升学的必备条件,改变以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衡量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和高中招生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综合素质测评由“综合评语”和“测评等第”两部分组成,分审美与艺术类、运动与健康类、探究与实践类、劳动与技术类等四大类。新一轮课改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国家课程为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体育与保健、语文、数学、外语、科学、音乐、美术、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班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体育兴趣活动。地方课程为学在宁波、心理健康、三防教育、家庭生活、职业指导。校本课程为学科类:趣味数学、生活中的科学、校园英语口语、各学科整合课程、文学社等。艺术类:书画、摄影、舞蹈、声乐、集体舞、美术、铜管乐、木刻、京剧脸谱、剪纸、电脑板报制作等。体育类:球类(三大球)、田径等。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类:地方人文历史、社区调查、班会课设计等。
  2007年9月起,全区总体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作了调整。
  课堂教学
  清末,学校引进西方“班级教学制”和考试、升降级制度。光绪三十年(1904),宁波府中学堂英文、算学分班上课,国文、经学、修身不分班级,在总讲堂上课。
  民国初期,各中学课堂教学有沿袭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也有引进欧美、日本的“教师讲学生练”和启发、辅导等教法。民国12年(1923),省立四中校长经亨颐认为“教授作用须兼传达法与发展法之二者而言,授予以真理毋宁授予以真理之探究法,授以知能何如授以研究法”。主张师生民主,教学相长,课内外结合。在他的倡导下,四中各科教学生动活泼,教师自己编写教材。语文教师朱自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搞创作,师生课外共同编进步刊物《火曜》、《甬江枪声》、《嗷声》、《飞蛾》、《大风》等多种,并向社会发行。18年(1929),省立四中实施自学辅导,提倡课外研究。效实中学数学教师蔡箴五认为教师要弄懂教材、了解学生,实行因材施教。他在教学中就根据学生的智力情况,分成三个层次,因材施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中学贯彻《共同纲领》提出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根据学科特点,开展讲课、分组讨论、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1952年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推广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实行5级记分法。1956年,浙江省教育厅、宁波市教育局推广宁波女中化学教师孙佩兰和宁波五中物理教师裘谒稼的课堂教学经验。1958年一度统考频繁,教学工作混乱。20世纪60年代初期,各中学重视改进课堂教学,加强“双基”训练,提倡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核),贯彻循序渐进、少而精的原则,运用启发式教学。1962年,各中学执行《浙江省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提出出的理论与实际统一、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语文课要求处理好文与道、讲与练的关系,精讲多练;数学课要求讲清概念,锻炼思维,加强练习,把住“关口”(难点);各课教学都注重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文化大革命”期间,批判“三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导致教学无要求,课堂无纪律。1978年,各校根据因材施教、各得其所的原则,提倡精讲多练,启发式教学。1984年,各校提倡教师引路、学生探索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由加强“双基”进入到智力、能力的培养。1986年,宁波六中采取“四抓”方法,即抓差生,提高合格率;抓尖子,提高优秀率;抓分化,争取大面积丰收;抓课堂,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学有所得,有所提高。1987年以《宁波市中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估(讨论稿)》为标准,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估,东恩中学的合格率高达100%。2004年制订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试行),确定课堂教学改革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确定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为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指出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为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激发;只注重习题训练,忽视能力培养,学科集体备课与教学研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集体的智慧。确立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模式,探索实验“三阶段八步骤”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三个阶段: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巩固训练。八步骤:教学情境创设、学习目标出示、学生自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学效果检测、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教学小结提升),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探索实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与途径。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分为:教学目标15分,教学内容15分,教学方法30分,师生交往20分,教学效果20分。等级评定分优、良、中、差四档。
  课外活动
  民国12年(1923)8月,经亨颐任省立四中校长后,经常邀请杨贤江、陈望道、郑振铎等学者名家来校为师生演讲。进步学生加入雪花社、社会科学研究会等进步社团,师生们共同创办《校友会》、《明日(四明日报附刊)》、《春风周报》、《月湖之光》等报刊,宣传进步思想,抨击封建势力。20年(1931)9月,省立四中等学校举行国难演讲会。“九一八事变”和“一二·九运动”前后,一些学校开展演讲、演剧等宣传活动。24年(1935)12月,鄞县县立女子中学有的学生秘密参加校外读书会。25年(1936),浙东中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有作业比赛、游艺活动、出版报刊、劳动服务、郊游等。28年(1939),宁波中学组织合唱队、话剧团演出抗日节目,出版《艺峰》刊物宣传抗日。抗战胜利后,宁波中学普遍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主要活动项目有作文比赛、翻译比赛、英语写作比赛、背诵比赛、算术比赛、灯谜式常识测验比赛。三一中学的课外活动项目有文艺研究、英文会话、英文圣经、标本制作、绘画、诗歌、戏剧、时事研究、数学研究等9组。每周三下午第四节课,由教师指导,学生自行选择一组参加,活动成绩记入相关学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内各中学开展多种课外学科活动。宁波中学、三一中学跳秧歌舞、演活报剧、唱革命歌曲等文艺活动搞得十分活跃,宁波中学的歌剧《刘胡兰》在全市公演。1952年,各中学组织学生读《卓娅与舒拉的故事》等书籍,举办文艺讲座。1959年后,中学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宁波一中制成无线电阻等产品。宁波二中有6个课外兴趣小组,举行各种讲座、比赛和文艺晚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建立毛泽东思想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活动。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中学第二课堂活动蓬勃发展。十一中学开展读书读报奖章活动,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先进集体,收到著名作家高士其、吴运铎、冰心、叶永烈、刘心武、刘绍棠、魏巍等的来信、照片和赠书。十五中学职高部因材施教,开设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写作、日语、英语等选修课;初中部组织空模、海模、车模、花卉等兴趣小组,成立“希望”文学社。宁波一中有空模、海模、车模、摄影、生物、天文、书法、乐器等兴趣小组。效实中学成立效实艺术团(铜管乐队、轻音乐队、声乐队、舞蹈队)、学科学爱好者协会、北斗河文学社、诗社、效实书画社,每年举行艺术节和科学月活动。宁波二中开设“三模课”(空模、海模、车模)。宁波六中开展小发明创造活动。2000年后,在三级课程带动下,各中学课外活动有各类知识讲座(科普、环保、探月工程等)、艺术培训(文艺队、舞蹈队、声乐、乐器、戏剧、陶艺、木刻等)、学科类辅导(文学社团、阅读指导、各科竞赛辅导、读书征文、社会调查、班会课设计等)科技类活动等。2005年,全区推广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和艺术素养,为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06年,海曙区和市直属学校作为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首批使用新课程的初中生进行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审美与艺术、健康被列入综合素质测评项目。
  课外活动还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原则,组建专(兼)职校外辅导员队伍,发挥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的独特功能。除开展校内活动外,中小学生还走出校门,去社区活动中心、少年宫、青少年科技馆、儿童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进行各种科学、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高士其
相关人物
吴运铎
相关人物
冰心
相关人物
叶永烈
相关人物
刘心武
相关人物
刘绍棠
相关人物
魏巍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