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68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发展概况
分类号: G63
页数: 4
页码: 1354-13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中等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清代。在光绪年间,宁波就有了新学的先声,最早的中学堂之一是由明州知府宗源瀚创建的辨志精舍。随后,宁波知府程云俶与旅居上海的严信厚等人在湖西崇教寺建立了中西学堂,成为了宁波第一所官办新式中学堂。此后,宁波相继涌现出一些官办和私立的中学,如宁波府中学堂、三一中学、宁波女子中学等。然而,二战爆发后,学校面临了各种困难,不少学校被迫关闭或迁往农村。战后,随着宁波的解放,学校逐渐恢复并发展起来,职业高中也得到了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也逐渐进行,继续教育的机会得到了扩大。至今,宁波市在中等教育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市内各级中学不断壮大,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
关键词: 教育 海曙地区 中等教育 发展概况

内容

境内中等教育始于清代。光绪五年(1879),明州知府宗源瀚在湖西竹洲(今宁波二中址)创办辨志精舍,废除书院制和科举制,开设汉学、史学、算学、舆地等学科,开宁波新学之先声。二十三年(1897),宁波知府程云俶与慈溪旅沪商人严信厚等,仿上海“广方言馆”办学章程,在湖西崇教寺(今偃月街小学址)筹建中西学堂,翌年春开学,定名“储才学堂”(即宁波中学前身),开设中西课程,以培养革新图强人才为宗旨,是为境内开办的宁波第一所官办新式中学堂,后改名宁波府中学堂。宣统三年(1911),宁波府中学堂划归省辖,定名为省立第四中学堂。清末,境内除了自办的中学堂外,还有美基督教会办圣模女校(地址在永丰路)、美浸礼会办养正书院(地址在盐仓门)和三一书院(地址在孝闻坊),这些学校均设有中学班级。
  民国元年(1912),学堂、书院改称学校。英圣公会将三一书院改为三一中学校。北京京师大学堂教授何育杰、同盟会会员陈训正、上海通社创始人钱保杭等创办私立效实中学校。宁属六邑人士办宁属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设有中学部(地址在月湖竹洲)。12年(1923)圣模女校中学部和崇德女校(地址在江北槐树路)中学部合并,在战船街100号建新校舍,定名私立甬江女子中学。14年(1925)2月,中共宁波独立支部为掩护革命活动和培训干部,联络地方士绅张葆灵,创办启明女子中学(地址在醋务桥),由杨眉山主持校务。次年8月,改办培英女校。16年(1927)3月与鄞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合并,改办中山公学,杨眉山任校长。中山公学设高中部于月湖竹洲,初中部设于鼎新街,首创男女同校,6月被查封。同年7月,在月湖竹洲改办宁波市立女子中学,20年(1931)改称鄞县县立女子中学。21年(1932)6月,三一中学与仁德女校合并,改名为鄞县私立三一初级中学。翌年7月,省立第四中学改称省立宁波中学。23年(1934)6月,海曙辖区内有普通中等学校5所。
  抗日战争爆发,日机空袭,城区各中学向农村疏散,迁往鄞南、鄞西、奉化、宁海、新昌等地。宁波沦陷后,在日伪控制下,区内曾办过7所学校。民国30年(1941)9月,日伪政权在湖西竹洲原县立女子中学址设公立浙东中学,次年8月迁广仁街,改称鄞县县立中学。地方人士借仓基街翰香小学址,办私立明州中学,后改为私立器贞中学。在贵神庙后佛教孤儿院旧址设私立求实学社。次年8月,北门仁德女校旧址设浙东公立女子中学,后改称省立宁波女子中学。在战船街原钱业会馆开办私立达材学社,天封寺内设私立崇实学社,湖西马衙街秦家祠堂开办私立集思中学等。抗战胜利后,沦陷区上述学校都被接管或停办。34年(1945)8月,鄞县县立临时联合中学迁回城区,次年1月解散。其普通科改建为鄞县县立中学(宁波二中前身),先借广仁街原三一中学校舍复校,后迁至月湖竹洲。36年(1947),辖区内有宁波中学、效实中学、甬江女中、三一中学、鄞县县中等5所。
  1949年5月,宁波解放,宁波市人民政府分批接管原有公、私立中学。首批接管的是两所公立学校:宁波中学和鄞县县立中学(1950年改为市立中学,1954年改名为宁波市第二中学。)。1950年2月接管甬江女子中学,后改名宁波女子中学。1951年接管青年补习学校,改名青年中学,次年并入三一中学,改名为市第三中学。1954年,云石街宁波私立崇实商校改为崇实中学。1956年,市政府接办效实、崇实两所私立中学,并分别改名为宁波第五中学和宁波第二初级中学。原灵塔中心小学、偃月街中心小学和西郊路中心小学分别办戴帽初中,定名为第三、第四、第五初级中学。1957年夏,市中等补习学校改名为解放中学,两个月后改为青年中学,开设高中班,校址在苍水街屠园巷10号。是年,市工商联创办华光中学,地址在碶闸街99号,在泥桥街21号设分校。市第三中学从广仁街(现宁波八中址)迁往江东宁穿路18号。市第四初级中学并入第三初级中学。1958年“大跃进”中,小学戴帽办初中、初中办高中,中学数量大增。宁波女子中学改为市第六中学,实行男女同校。市第二初级中学改为市第八中学,1961年11月迁址广仁街原第三中学址。1959年,市第三初级中学改称镇明初级中学,市第五初级中学改称海曙初级中学。1963年9月,宁波农业职业中学创办,校址在孝闻街203号(原宁波卫生学校),1965年9月迁至西郊路后河巷34号新校舍。1964年8月始,贯彻“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年底,苍水街屠园巷的民办青年中学迁往镇海三官堂(现宁波师院址),实行半工半读。1966年5月,镇明初级中学改为市第九中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中学先后“停课闹革命”,师生参加红卫兵组织,走出校门“大串联”。1967年初,海曙初级中学改名东方红中学。1968年,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学校,中学相继复课。1969年上半年掀起“上山下乡”热潮,仅东方红中学就有700多名学生支边黑龙江,到萝北插队或去生产建设兵团。同年,筹建中的云石半工半读初级职业中学改为市第十一中学,西郊后河巷的宁波农业职业中学改为第十二中学。1969年秋,提出“学校办到家门口,队队办初中,社社办高中”,不少小学、初中分别升级为初中、高中,学校和学生数量急增。学校按班、排、连军队建制编班。学生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每学期20〜30天。1970年,东方红中学改名为第十五中学。1972年,青年中学改名为第十六中学。由华光、华侨合并的东恩中学改名为第十七中学。
  1980年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裁并、压缩普通中学.恢复、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市十七中、十五中、九中、十一中、十六中等中学先后开办职业高中班。1981年,省政府公布首批18所省重点中学,辖区内效实中学名列其中。同年秋,市十二中学改办宁波市师范学校,原十二中学师生并入十五中学,部分教师留师范学校。1982年,港胞王宽诚投资十七中学,新建东恩中学校舍,办华侨子弟普高班。1986年6月港胞李景芬捐款100万元港币,国家拨款100万元,兴建高塘中学,后改名新芝中学,1988年10月又改为李兴贵中学,校址在高塘四村永丰西路201号。1988年6月,根据市政府改革城区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宁波二中、六中、八中、九中、十一中、十五中、十六中、东恩中学、李兴贵中学等9所中学下放为市属区管。至1990年,区内有市属中学2所(宁波中学、效实中学)、市属区管中学9所、区属初中2所。
  1991年,轻工职业中学与宁波六中高中部合并为市第六中学,成为职业高中。宁波六中初中部并入十五中学。1992年,宁波六中与十六中学合并,校名改为甬江职业高中。1993年,东方中学开办,校址在尹江岸甬水桥65号。1994年7月,9所市属区管中学仍划归市管。:1996年,联丰中学、翠柏中学先后开办,校址分别在气象路117号、翠柏路丰柏街21号。2002年7月,宁波中学迁往南高教园区学府路60号。同年,宁波十一中学、宁波二中初中部和东恩中学合并,校名为宁波市东恩中学,校址迁往灵桥路164号原宁波中学址。2006年底,宁波市属八中、十五中、东恩中学、李兴贵中学、东方中学、翠柏中学等6所初级中学及9月新开办的十五中学实验校区等下放给区教育局管辖。2008年7月,宁波八中和李兴贵中学合并,校名沿用宁波市李兴贵中学,继续保留宁波八中校址,实行一校两址。至2008年底,辖区内有市属中学4所、区属中学8所。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严信厚
相关人物
程云俶
相关人物
何育杰
相关人物
陈训正
相关人物
张葆灵
相关人物
杨眉山
相关人物
李景芬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女子中学
相关机构
三一中学
相关机构
甬江女子中学
相关机构
效实中学
相关机构
宁波二中
相关机构
甬江职高
相关机构
联丰中学
相关机构
十五中学
相关机构
东恩中学
相关机构
李兴贵中学
相关机构
东方中学
相关机构
翠柏中学
相关机构
西郊中心学校
相关机构
段塘学校
相关机构
海曙区实验学校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