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67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教学
分类号: G62
页数: 5
页码: 1334-13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海曙区小学发展概况和学制的简要介绍。宁波市海曙区小学的学制和课程设置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革。在清朝末年,小学分为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后来发展为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民国时期,小学分为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两级,学制逐渐统一,课程设置也进行了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小学学制经历了几次改革,从一贯制到四二制再到五年制,最后恢复为六年制。课程设置也随着改革不断调整,增加了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的分类。教学方法方面,从讲授为主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和参与程度。
关键词: 教育 海曙地区 教学

内容

学制
  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颁《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分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两者并置一校的为两等小学堂。初等小学堂学习年限5年,儿童7岁入学(浙江省允许9岁、10岁入学)。高等小学堂学制4年,12岁以上初等小学堂毕业者入学。三十三年(1907),《女子小学堂章程》规定,初等、高等女子小学堂修业年限各4年。
  民国元年(1912)9月,教育部颁布《小学校令》,学堂改称学校,分高等小学与初等小学两级。初等小学学制4年,儿童6岁入学;高等小学学制3年,儿童11岁入学。11年(1922),小学实行“四二制”分段,小学修业年限为6年,前4年为初级,入学年龄定为6岁;后两年为高级。21年(1932)《小学课程标准总纲》规定,小学仍为6年,分三段,即低年级(一、二年级)、中年级(三、四年级)、高年级(五、六年级)。23年(1934),短期小学招9岁以上儿童入学,修业时间1年,要求达到非文盲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小学学制仍沿袭“四二制”,分春秋两季招生。1952年秋,试行政务院《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从一年级新生开始试行五年一贯制,招7周岁儿童入学。1953年12月暂停试行,恢复“四二制”。次年起停止春季招生。1960年8月,省教育厅下达《浙江省1960—1961学年度五年一贯制教学计划》,重新进行五年一贯制试点工作。根据儿童发育情况和家长要求,入学儿童年龄可为6周岁,也可为6周岁半或7周岁。1962年除重点试点单位外,其他学校中止五年一贯制试行。“文化大革命”开始,缩短学习年限,1971年起一律实行五年制。1983年,小学一年级开始恢复六年制课程。1989年起全部恢复六年制课程。1999年起,小学新生入学年龄提前到6周岁。2008年9月起,与东恩中学对口的镇明中心小学总部、广济中心小学总部、翰香小学、解放南路小学、偃月街小学一年级开始改为“五年制”试点学校。
  课程设置
  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颁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课程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8科。高等小学堂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9科,手工、农业、商业等科根据学校实际开设。修身、读经讲经占突出地位,不能随意更动。
  民国元年(1912),初等小学课程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7科,高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三年级起兼设珠算)、本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10科,另加农业或商业,也可设英语,女子加缝纫。各校所设课程略有差异。5年(1916),教育部公布《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提倡体育、智育、情育、志育并重,并自第三学年起,修身兼授公民须知。8年(1919)改修身科为公民、卫生科,国文改为国语科,手工、图画改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科。初级小学增加社会、自然科。11年(1922),教育部《小学课程纲要》对学制进行改革,实行“四二分段制”,课程相应修改,设国语、算术、公民、卫生、历史、地理(后4科初等小学合为社会科)、自然、体
  育、音乐、手工和图画(后分别改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此后,又于民国17年、21年、25年和34年四次调整课程设置,主要调整对象为政治类课程。
  解放初,小学沿袭“四二制”,课程设政治、语文、算术、自然(高小)、历史(高小)、地理(高小)、体育、美工、音乐等科。初小语文包括常识,算术从四年级起加珠算,美工包括图画和劳作。初、高小一律取消公民训练和童子军训练科。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小学修业年限改为5年。次年秋,城区小学一年级试行五年一贯制,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美工(含图画、劳作)、音乐等8门课程。其中语文包括阅读、说话、作文、语法、写字,算术包括珠算,自然包括卫生常识。1953年秋,恢复“四二制”,中低年级设语文、算术、体育、唱歌、图画、手工劳动等科,高年级加历史、地理和自然。1955年9月执行教学部新颁《小学教学计划》,四年级体育课从每周1节增加到2节。1958年,各年级增加生产劳动课,一、二年级进行手工劳动,三、四年级进行校内生产劳动和手工劳动,五、六年级参加生产劳动。1959年镇明中心小学学生还参加小高炉炼铁、填河劳动等。1960年根据省教育厅制订的教学计划,学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课)、文化知识教育(包括语文、算术、自然、农业常识、手工劳动、地理、历史、唱歌、图画、体育)、生产劳动。课外活动、自修课都列入教学计划。1964年,各小学开设周会课(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时事政策教育),语文(包括阅读、作文和习字)、数学、历史、地理、自然、生产常识、体育、音乐、图画、手工等课程。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强调以阶级斗争为“主课”,区内小学开设课程较乱,有的学校把语文、政治合并为政语课,以“毛主席语录”、“老三篇”为教材,图画、音乐合并为革命文艺课,体育改称军体课。1971年,学校按照毛泽东“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指示安排教学计划。一至三年级每学年学习文化课时间为40周,四、五年级为38周。增加学工、学农、学军时间,一至三年级为2周,四、五年级为4周。暑假6周,寒假2周。1978年根据省颁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四、五年级增设政治、自然常识,每周各2课时。1981年3月,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恢复地理课。有条件的学校四、五年级设外语课,每周3课时。课外活动7课时。各年级每周总课时25~27节。学生在校活动总量每周控制在31~34课时。1983年7月,区内小学全部改为六年制,一至六年级均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劳动等课。四至六年级开设自然课,五年级开设地理课,六年级开设历史课。1992年秋起,区内小学五至六年级,每周开设3节外语课。2001年,区教委对各小学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作部分调整:每节课授课时间由40分钟调整为35分钟。设置的课程分为三大类: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必修课除开设省规定的课目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周增设3节外语课,一至四年级开设1节生活与劳动课,一至六年级每学年开设2周综合实践活动课。选修课四至六年级每周增设1节信息技术课。活动课增加每周20分钟健康教育内容。2002年遵照教育部新课程标准要求,区教育局开发和设置了地方课程。从秋季起,将“小学法制教育”列入三至六年级课程,把“我爱月湖”列入全区四至六年级课程。此外,各小学五至六年级学生每学期安排半天劳动实践课,内容为陶艺、烹饪、精工木工、手工制作等。
  课堂教学
  组织形式 清末,境内私塾和学堂以个别教学为主要形式,学生年龄、教材、学习年限均无统一规定。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制定小学堂章程后,城区学堂开始制订统一课程、统一时刻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由个别教学向班级教学制过渡。
  民国时期,城区规模较大的小学实行单式教学,一般规模学校单式教学与复式单班教学兼设,规模较小的学校实行复式教学,农村学校多为复式单班教学。
  解放初期,教学形式基本与前类同。1956年,城乡接合部及境内农村小学推行过二部制教学,第一部、第二部每天上课各4节,课外活动1节。1965年起,境内小学实行单式教学。
  教学方法 清末,《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凡教授之法,以讲解为重要,讲解明则领悟易。”学校教学多为老师讲、学生听。民国时期,境内小学引进欧美和日本教学方法。山小学试验“五段教学法”,即预备、提示、比较、总结和运用五个步骤。民国9年(1920),蔡氏私立两等小学校低年级试行自学辅导法和设计教学法,高年级则采用教室讨论、自由阅读、早晚自修、校外教授、旅行考察等五种教学方法。21年(1932)后,实施部颁《小学课程标准总纲》,学校教学注重“做”,要儿童手脑并用,身体力行。县立山小学高年级国语科采用“概览全文,检查生字难词—质问应答—练习读讲—深究(形式研究和实质研究)—整理(表解或其他)—应用(辞句练习、表演和其他)—批评订正”的教学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继承原有教法的同时,强调教学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提倡教学民主,学习老解放区的教学经验。1952年,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和普希金教授法。课堂教学提倡五环节教学,即组织教学、复习旧作、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并实施五级记分法。镇明中心小学被列为苏联教学经验改革试点单位。1958年,学校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强调教学联系政治时事和工农业生产实际,师生参加体力劳动和社会实践,对纠正当时存在的教学脱离政治、脱离生产和脱离实际问题起了推动作用。但由于活动、竞赛和统考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1961年贯彻《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和《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加强“双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1963年起,贯彻《浙江省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镇明中心小学被市教育局定为贯彻条例试点单位。1964年,各学校学习毛泽东十大教授法,课堂教学要求教得生动、学得活泼,提倡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核),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9月中旬起学校“停课闹革命”,批判“智育第一”、“师道尊严”,原课本停止使用,语文、政治合并为政语课,学习“毛主席语录”、“老三篇”。教学秩序混乱,教学方法改革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整顿教学秩序,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上来。课堂教学倡导“精讲多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散难点”十六字教学方法。高年级还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按学生程度分快慢班,使各班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提高。学校自觉开展教改实验,探索提高教学质量途径。1981年,海曙中心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楼盈菲的课堂教学经验在全省推广。次年,浙江省教育厅调查组在海曙中心小学蹲点,肯定该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1987年出台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估标准,教学方法强调启发式、直观性。新芝小学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四个改变:变“学会”为“会学”,变“讲堂”为“学堂”,变“小课堂”为“大课堂”,变单调的语言信息为现代教具输入信息。1990年以后,区内小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方法。市实验小学语文课试行异步识字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海曙中心小学各科实施激励教学法,新芝小学语文课试行五步导读法、快速作文教学法,解放南路小学、孙文英小学进行乐学教育实验,区教研室开展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镇明中心小学进行弹性教学实验。一些学校进行情境教学、游戏教学、自主教学、创新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
  教改实验
  境内学校教改实验最早开始于民国21年(1932)。当时,山小学(镇明中心小学前身)被鄞县教育局定为中心训练、科学表演、儿童自治、复式教学等教改试验学校。20世纪70年代开始,区内小学教学改革风气渐浓。1972年春季,海曙中心小学教师楼盈菲所教的一乙班52名学生进行首次三算(即口算、心算、笔算)教学实验,至1978年毕业时,全班学生平均成绩打破全市纪录,28名学生考入省一级重点中学效实中学。1982年起,宁波师范附小开展多项单项性和整体性教改实验,有“数控法”量化评估学生思想品德、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与发展、三算教学、整体综合实验等。其中“数控法”评估学生思想品德实验,1986年在全省实验小学校长会上介绍推广。1984年9月起,镇明中心小学开展低幼衔接、电化教育、自然常识、英语口语及体育课高段男女分班、低段增设唱游课等多项教改实验。其间,宁波师范附小、海曙中心小学等先后开展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后在区内各小学推广。1986年1月,宁波师范附小被命名为宁波市实验小学后,学校开展了整体教育改革等多项实验。1990年,区文教局、市实验小学、新芝幼儿园、达敏学校分别开展“城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德育整体综合实验”、“审美教育”、“幼儿园隐蔽课程”等课题研究,并被列为市规划课题。其中“审美教育”、“幼儿园隐蔽课程”、“德育整体综合实验”课题成果,分别获浙江省和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三等奖。1991年,海曙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兼教科室筹备小组成立,全区有省市级研究课题36项,其中“弱智儿童的三算教学实验”列入省级规划课题,“后进生的成因”及“激励教育研究”等4项列入市规划课题。1991—1996年期间,区教育学会“有效活动的研究”、区文教局“探索以街道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工作新格局”、市实验小学“审美教育的研究”、李兴贵中学“初中生心理健康指导实验”、达敏学校“运用舞蹈训练提高弱智儿童智力”、东方中学“民间私人办学研究”等项课题,分别在全国、学会系统、省获科研成果二、三等奖。1996年由区教科室牵头,市实验小学、海曙中心小学、解放南路小学和段塘学校参加浙江省“九五”重点课题素质教育“百校工程”实施策略的研究,并分别承担“审美教育”、“创新教育”和“关心教育”等子课题研究任务。1997年5月,全省素质教育“百校工程”审美教育现场会在海曙中心小学及市实验小学召开。课题成果在省市获奖。1996年以后,爱菊艺术学校的“艺术教育”、镇明中心小学的“弹性教育”、翠柏小学的“法制教育”、高塘小学的“环境教育”、中原小学的“国防教育”、孝闻街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海曙中心小学的“课堂教学现代化”等项实验课题成果先后在省市获奖,学校在教改实验中形成各自的教育特色。2001年、2002年,宁波市实验小学、区实验学校等先后开展小班化教学研究和探索。2004年,海曙区加入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实验研究”课题组,承担“基于学校、社区、家庭互动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被课题组评为一等奖。
  课外学科活动
  民国时期,学校运用多种形式开展课外学科活动。课外阅读:塔水桥小学将图书分到班级保管,指导学生开展课外自由阅读活动。学生自三年级起,每人自备读书笔记一本,记载读过图书的书名、篇目、页数、佳句、疑字、难句、全书大意和读后感,每周由级任教师查阅一次,优秀者给予奖励,并利用自修课在班内交流,然后推荐优秀者在周会时间向全校学生演讲。狮子桥初级小学还编辑《指导阅读办法》,采用中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教师指导中年级,优等生参加儿童读书会等形式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演讲竞胜会内容有如何救济灾区儿童、时事知识等。西河沿小学定期组织演讲比赛、开辩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明辨是非,增长知识。翰香小学、星荫小学经常举行演讲竞胜会。民国21年(1932),鄞县《小学国音时事演讲竞胜会办法》规定,小学国音时事演讲竞胜会分中级、高级两组,用国音演讲,材料以时事为限。评判标准分言语、姿态、取材3条。优胜者给予奖状或奖品,奖状由县政府发给,奖品由主持者向各界征集。其他比赛:星荫小学举办作文、书法、健康、读法、球类和棋类比赛。翰香小学有作文、日记、书法、球类、棋类和踢毽子比赛。《鄞县小学作文比赛办法》规定的评判标准为思想占40%,辞藻占30%,结构占30%。县优胜者除发给奖品外,还将成绩刊登在《儿童周报》上。25年(1936)6月,鄞县举行小学六年级算术抽考,75所学校、1319名学生参加,私立星荫小学总成绩全县最优,平均分达86.25分。时事报告会、校刊:西河沿小学朝会时报告时事,高级部学生每日午后阅读报纸半小时,学校编印校刊,学生向校刊投稿。狮子桥初级小学中年级学生每日记课外日记,定期出版校刊,交流学生优秀习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广泛开展课外学科活动,结合政治运动组织故事会、作文比赛、演讲竞赛、手工制作和体育竞赛等。1953年,区内小学开展制订“小五年计划”活动,有农作物和花卉栽培、动物饲养,少数学校组织艺术、科技等兴趣小组。1955年开展种植、养殖课外活动。1956年10月,市区举行第一次航空模型比赛,市第二中心小学(现镇明中心小学)得小学组第一名,学生周康信得个人弹射类第一名,成绩为5.9秒。1959年,学校参加市区各种会考统考,经常白天学习不够,晚上复习备考,还搞“技术革命”,制作超声波发生器。学生既要参加生产劳动,又忙于应付统考,课外学科活动变成劳动或复习辅导活动。1980年12月,宁波市举行首届中小学无线电收音机制作比赛,仓基街小学朱美芬获小学女子组第一名。1982年中小学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组织学科兴趣小组。1983年后,镇明中心小学建立班校两级兴趣小组,有写作、故事、书法、数学、绘画、气象、养殖、田径等,还建造了宁波市第一个儿童乐园、宁波市第一个校游泳池,成立了鼓号队、游泳队等,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率达100%。1984年,该校学生董晶晶的作文《我送老师上北京》和李海的图画作品获省三等奖,陈华获全国国际和平年电子琴比赛二等奖;王俊获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1983年,翰香小学按学生的不同爱好和特长开设了书法、绘画、武术、小足球等兴趣小组。其中书法组培养了许多书画尖子,有47人分别在区、市、省、全国比赛中获奖,《人民日报》还刊登了有关新闻照片。1988年,海曙中心小学科技小组制作的作品“保国寺展新容”获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一等奖。市青少年宫为广济中心小学学生石磊举办了个人油画展,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新闻。1991年起,解放南路小学开展了以“小设计、小创作、小发明、小考察”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活动,有学生100多人次在区、市、省及全国各类科技活动中获奖,学校被命名为宁波市科技示范学校、中国青少年科技普及活动实验基地。1994年后,爱菊艺术学校学生有560人次在市各类文艺比赛中获奖,460人次在省及全国文艺演出和比赛中得奖。其中舞蹈《小巷记忆》获首届全国蒲公英少儿舞蹈创作、表演两个金奖。2007年,爱菊艺校被宁波市体育局、教育局定为宁波市艺术体操训练基地。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