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旧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66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旧学
分类号: G527.55
页数: 6
页码: 1313-13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自唐以来,海曙老城区为历朝州治、府治、路治、县治,书院、学塾等供人读书、讲学处所日兴,是宁波教育的中心,至清代,先后办有书院18所。宋代杨文公书院、城南书院,清代甬上证人书院、崇实书院名噪一时,清末废科举、办学堂,书院、学塾等旧式教育渐为新兴学校所替代。
关键词: 教育 海曙地区 旧学

内容

自唐以来,海曙老城区为历朝州治、府治、路治、县治,书院、学塾等供人读书、讲学处所日兴,是宁波教育的中心,至清代,先后办有书院18所。宋代杨文公书院、城南书院,清代甬上证人书院、崇实书院名噪一时,清末废科举、办学堂,书院、学塾等旧式教育渐为新兴学校所替代。
  第一节 官学
  府学
  府学始于唐代。据宋宝庆《四明志》记载:“唐,州、县皆有学。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明始置州,学宜随州而立矣。”当时的州治、州学都在四明山之小溪(今鄞江镇)。长庆元年(821),州学随州治迁于境内三江口。北宋天禧二年(1018),知州李夷庚将州学迁至子城东北一里半之孔庙(今中山广场内),合庙学为一。州学殿后造明伦堂,前浚泮池,规模初具。自此,州、府、路学的地址至清未变。是年,拨城西南灌顶山山地万余亩给州、县学作为养士经费,是为宁波府学有独立经费之始。南宋建炎四年(1130)二月,金兵陷明州,毁州学,只存孔圣殿。郡人林〓因“携眷浮海在外”,幸免于难,回城后不顾自家急需修房,即捐钱数十万,草立黉宇,为明州捐资兴学最早记载。绍兴十九年(1149),郡守徐琛于明伦堂后建稽古堂,收藏高宗所颁御书经史于内,称御书阁,此为明州州学所设最早藏书楼。淳熙三年(1176),判府魏王恺于州学建射圃,这是明州最早的学校运动场。庆元元年(1195)改明州为庆元府,州学遂改为庆元府学。宋代以重儒著称,主张培养适应社会实际的“实学之材”。著名学者杨适、杜醇、王致、王说、楼郁等进行地方官学教学时,“倡为有用之学,治经不守章句”,反对死守经学教材。与宋以前相比,设学数量更多,校舍规模更大,学生数量大增,教育管理制度初步建立,组织形式日臻完善。学田制度确保经费来源,官学更趋发展。元代地方官学以儒学为主体。至元十三年(1276),庆元府改为庆元路,府学改为路学。路学设教授、学正、学录各1人。十九年(1282),路学毁于战火。二十八年(1291),廉访副使陈祥重建尊经阁,又创宾序斋,增达材、育贤两斋,共10斋。大德年间(1297—1307)又建土地祠,至大二年(1309)毁于火,贾思恭开始重建,同知张伯延告成。明代洪武元年(1368),改庆元路为明州府,路学复改府学。十四年(1381),改明州府为宁波府,明州府学改称宁波府学。翌年,颁学规和禁例十二条。宁波府学镌立卧碑,置明伦堂之左,有不遵者,以违制论。府学设教授1人、训导4人。生员额始廪生40人,后士子日盛,复取增广生40人,附学生若干人。清代府学设教授1人、训导1至2人。康熙元年(1662)裁训导,后复设,学额26人。民国元年(1912),府学随府制而废。18年(1929)改旧射圃为市立运动场。次年,除大成殿(为古物陈列所)、教谕署(为场员办公室)及尊经阁外,其余均拆除,变卖旧材以充运动场建设经费。24年(1935),尊经阁迁往天一阁。原府学古址以后一直为市体育场,1997年改建为中山广场。
  县学
  城区县学始于唐代。据宋宝庆《四明志·学校》记载,“唐元和九年(814),学建于县之东”。光绪《鄞县志·学校》称,“唐元和九年建至圣文宣王庙在县东半里”,把“学”称做“庙”,庙、学难以严格区分。民国《鄞县通志·历代行政制度沿革》记载,自唐起,除设县令及其僚佐外,始设“教职”,配文学1员,经学博士1员,其僚佐有助教1员。
  北宋庆历四年(1044)诏州县立学。七年(1047),王安石任鄞县令,重视教育,尊重人才,主张广设学校,严选教官,以培养人才,要求教师能通经知今,明体达用,具备礼、乐、刑、政等方面实用知识和能力,授课应“传以心,授以意”,不能照本宣科,繁琐讲诵。他上任第二年就因庙为学,两次亲自致书邀请慈溪著名学者杜醇来县学任教,开地方官尊师重教之先河。时县学有学生200余名,从此月湖周边文风逐渐昌盛。崇宁二年(1103),县学移建县城西南。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攻陷明州,县学毁于战火。嘉定十三年(1220),重建县学于宝云寺西威果指挥营旧址(今宁波市第一医院),占地面积15亩,至宝庆二年(1226),由知府胡榘等捐资,最后建成。生员选里之未成童父兄贫而不能教者,13岁以上为一等,12岁以下为一等,每年培养20名,并命郡学职2员,各以所业训之。宋代县学经费,除灌顶山学山外,另有学田634亩。元代至大二年(1309)正月,县学毁于火,冬起重建,皇庆年间(1312—1313)完工。元代县学设教谕1员,其僚佐为训导,还有直学、主奉等。县学有学田728亩,鱼塘1所。原灌顶山学山为寺僧侵没。泰定时(1324—1327),县尹阮申之续置学田138亩。明代县学规模增大。洪武三年(1370)县学东、西分设观光、敬业两斋,改养正堂为明伦堂。正统三年(1438)扩建县学,建明伦堂于大成殿西,建教谕、训导廨宇和文昌殿。成化二年(1466)扩大射圃。弘治十二年(1499)移建明伦堂于宝云寺址,建尊经阁。万历十年(1582),经有关人士向督学陈状,终于收回被寺僧长期侵没的灌顶山学山。明代县学教官设教谕1员,训导常为2员。学生廪膳生定额20名,增广生20名,附学生名额不定。县学学规严苛,生员须恪守《卧碑文》8条禁例。清代县学设教谕、训导各1员。康熙四年(1665)曾裁训导,十五年(1676)复设。学生学习主要内容为“四书”“五经”、《性理大全》、《大学衍义》、《资治通鉴纲目》、《历代名臣奏议》、《文章正宗》等。自明中叶直至清末,科举以八股取士,多以学做八股文为重点。考试分岁考和科考两种。岁考每岁举行一次,科考隔岁举行一次,都由学政主试。岁考试卷列入优等者可升等,列入劣等者,则依次递降。科考试卷列优等者,则许以应乡试资格,其他等级亦分别给奖。县学以碑文禁例为标准,评定生员品行优劣。凡优生行谊最著者,入太学,其次量予升级奖赏,最劣者除名。县学经元、明、清三代地址未变。现县学街因当年县学位于此地而得名。民国元年(1912)县学废。
  其他官学
  社学 古代的初等启蒙教育机构始于元代。元制50家为一社,择社长以教耕桑。至明代社学真正推行,府城有社学6所。洪武八年(1375)两次诏令建社学,规定“凡三十五家皆置一学”,“民十五岁以下,送社学读书,贫乏不愿者勿强”。社学校舍多设在废弃庙宇内,以《百家姓》、《千字文》为启蒙教材,继讲习“御制大诰”、“本朝律令”,还讲习冠、婚、丧、祭等礼节。后社学逐渐变成读经攻八股文的场所,其功能转向科举制附庸。至清初,由于义塾增多,社学遂废。
  蒙古字学 元代大德十年(1306),庆元路设蒙古字学于城内仓桥侧,以《通鉴节要》蒙译本为教学内容,教习蒙古文字。生员为蒙古、色目、汉官子弟,学官为教授1人、学正1人。
  医学元代称“三皇医学”。至元二十八年(1291),路治东北隅贯桥之南创建庆元路医学,延祐二年(1315)迁东北隅魏家巷。设教授1人、学正1人、学录1人。
  阴阳学创设始于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立教授、学正、学录各1人。至大二年(1309)教授朱道宁在庆元路设阴阳教授司,未有公宇。至顺二年(1331),在仓桥东侧开设教授司,后几次迁址。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知府魏良贵移建于府治西南侧。
  第二节 书院
  书院(包括“居”、“斋”、“讲舍”和“堂”),是封建社会私学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与地方官学平行的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和学术机构,是私办或半官办性质的学校。自立讲舍,规模较大,其经费主要来自私人捐赠或政府拨给的院田。讲学内容以儒家经学为主,旁及史书诗文。主持者多为地方名师宿儒,负责院务的称为山长或洞主。书院治学严谨,教规严格,是培养青年学子、传播学术思想和宣传政治文化的场所。
  境内创立书院始于北宋年间,兴盛于南宋,其间,书院主要集中于月湖周边及湖中小岛。(详见第二十九编“月湖日湖”)
  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朝廷曾下诏,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书院山长须经礼部或行省慰司任命或备案,或由官方委派,立为州、县教官之一,具有地方官学性质。境内山书院由赵寿创办于大德二年(1298),地址在城西大卿桥之南(今柳西新村北),祀朱熹。鲁斋书院,都元帅锁南班为祀鲁斋先生许衡,创办于后至元六年(1340),地址城西南隅吴家巷。许从姚枢得程朱理学,善教,所至无论贵贱贤或不肖皆乐教之。鄞江书院,儒者张式艮创建于元末,地址在城南狮子桥东北(今大沙泥街口)。
  明代官办学校兴盛,书院所学与科举脱节,故从洪武建国至成化初年一度沉寂。嘉靖间余姚王阳明创“姚江学派”,宁波书院逐渐恢复。时境内有镜川书院,右侍郎杨茂元为其父杨守陈所预建,准备为父亲退休后讲学之用,地址在县治西北府学之右。但杨守陈未及归里即卒于京,后成为他学生的聚业讲学之所。
  清初,朝廷惧怕传播反清思想,抑制书院发展。顺治九年(1652),曾敕令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雍正十一年(1733),令各省会设书院1所。为便于控制,书院多为地方官员开办。顺治、康熙间,辖区内有3所书院:月湖书院、甬上证人书院和育才书院。(前两书院详见第二十九编“月湖日湖”)育才书院,知府高启桂建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地址在城南醋务桥西(现迎凤街与偃月街交界处),雍正间圮。
  清末,书院成府学和县学补充,多为地方官员开办。道、府、县地方官员争相办学,还出现捐资、集资办学情况。时书院山长由主办官聘请在籍科甲出身、品学兼优者担任。员生在家自学,实行月课制,每逢朔望课期,由主办官员或山长命题,员生领题回家,限七日完成。书院有住舍,允许借寓攻读或设塾课徒,不收租费。书院主办官府不一,招收员生对象有异。员生只读经书。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宣布实行“新政”,员生注重史地、算学、词章等实学。同治、光绪年间,境内除官办月湖书院外,另有4所书院:孝廉堂,知府边葆桢于同治十年(1871)开办,地址在旧府治左侧,同知署旧址(今解放北路91号),招收府属各县举人,月课卷评分为“超”、“特”和“一”三个等级,光绪三十年(1904)停办,后改为宁波政法学堂。辨志书院,知府宗源瀚创建于光绪五年(1879),地址在月湖竹洲(今宁波二中址)。开设舆地、算学等新学科,除山长总掌外,还分设汉学、宋学、史学、舆地、算学、词章六斋,各设斋长担任助教。学生来自府属各县的秀才、童生。光绪二十八年(1902)停办,知府高英改为城南小学堂。崇实书院,宁绍台道薛福成创办于光绪十一年(1885),地址在旧道署西侧“后乐园”(原中山公园西)。讲求经世之学,主张向西方学习经济技术。有大小房20间,其中“薛楼”、“喻楼”用于藏书,以供学子阅览。课程有制艺试帖兼诗赋杂文及经、史、天文、算学、舆地、掌故、时事等,曾印有《浙东课士录》、《崇实书院课艺》。学生以招收贡生、秀才为主,也有举人入学。山书院,光绪十三年(1887)知县朱庆镛以戒香、定香二庵遗址改建而成,地址在山街(今镇明中心小学址)。有院舍30间。课卷限制极严,吸收县内秀才、童生入学。三十年(1904)停办,三十二年(1906)改办县立高等小学堂。该书院与元代“山书院”同名异址。
  清末,外国传教士在境内创办2所书院:三一书院,光绪二年(1876)英国圣公会传教士禄赐和霍约瑟创办,地址在孝闻坊。养正书院,光绪六年(1880)美浸礼会传教士卫克斯·罗勃生创办,地址在盐仓门。
  第三节 学塾
  学塾为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主要场所,大多采取个别传授的教学方式,其类型有私塾、族塾、里塾、义塾、义学、义庄等。
  私塾
  私塾多为一塾一师。家庭富裕者聘请教师在家教读自家子弟或亲戚子弟,称“家塾”。一族一村延师择馆教其子弟,称“族塾”或“村塾”。塾师坐馆教授,在家或借祠堂庙宇招收生徒,称“门馆”、“坐馆”或“教馆”。私塾一般规模较小,无专门塾舍。收取学童,年龄不限,以五六岁至十二三岁为多,少则四五人,多则几十人,程度参差不齐,相似于后来的乡村复式班。教学多以启蒙识字为主,大致包括识字、读书、写字、作对、作文。教材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幼学琼林》等,亦有教《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四书”的。至民国16年(1927),城区登记的私塾有54家。
  义塾(义学)
  义塾多为地方官员或宗族所办,供贫寒子弟入学,族内学子可免费。塾舍一般设在宗祠或家庙,也有特意建造的。经费由宗族、寺庙或私人捐献学田,以田租收入作为塾师工钿和义塾经常开支及奖学之用。义塾不但识字启蒙,兼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之类,在一定程度上补县学之不足。清咸丰、同治间,鄞县潘火桥人、江苏候补道台蔡筠在家乡办敦本义学,在城区办星荫义学、日湖义学(合办),还为育莪义塾(学)助田。清代境内义塾有:育莪义塾(学),雍正七年(1729)创办,地址在永丰街右,原是巡道胡承祖生祠,后由知县杨懿改建成义学,道光间圮。咸丰三年(1853)巡道段光清重建,由蔡筠、梁曙助田。同治元年(1862)兵毁,移塾于西河营文昌殿(今文昌街)。同仁义塾,亦称东隅义学。道光十一年(1831)知县程璋及张景豪、励锺等创办。城区四大义学之一,地址在君子营西(今同仁巷),置田百余亩。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办公立同仁初等小学堂。黄岳义学,即西隅义学,道光十一年(1831),知县程璋及江丙、江衡、江家进等创办。城区四大义学之一,地址在火筒巷(今呼童街)星聚堂内。年经费由盐商款内抽给。民国时改为黄岳初小。柳汀义学,即南隅义学,道光十一年(1831),知县程璋及鄞县人徐桂林、吴章址、陈良琨等创办。城区四大义学之一。地址在月湖众乐亭(今柳汀街)。置田119亩。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办为柳汀二等小学堂。椿荫义学,即北隅义学,道光十一年(1831),由鄞县人林祥烈、林祥杰建造。城区四大义学之一。地址西河营南,置田百亩。屠氏义塾,同治五年(1866)由屠继烈父子创办,地址在竹林巷(今解放北路)。有屋44间、田1000亩,属屠氏乔荫堂义庄。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兢进初小(原解放北路小学前身)。星荫义学,同治九年(1870),鄞县潘火桥人江苏候补道台蔡筠创办,地址在渡母桥北蔡家巷14号(原海曙中心小学址)。置田167亩,房屋8间,供贫寒子弟入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初级国民小学堂(今海曙中心小学前身)。日湖义学,同治九年(1870)由蔡筠、陈愈守等捐建,在采莲桥(今莲桥街一带),置田百余亩。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日湖小学堂。翰香学塾,同治年间(1862—1874)举人陈愈守创办,地址在仓基街陈氏宗祠内。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翰香小学堂(今翰香小学前身),取“文翰振其书香”义而命名。
  民国后,义塾(学)渐为新兴学校替代。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