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编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665
颗粒名称: 第二十五编 教育
分类号: G527.55
页数: 120
页码: 1311-14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境内教育源远流长。唐长庆元年(821),明州州学随州治从小溪迁于境内。五代吴越时期(907—978),州学渐废,民间私人聚徒讲学和家庭教育之风盛行。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开讲学之风。元代官学以儒学为主体,明盛行科举制度,学校成科举附庸。清代废旧学,开汉学、算学、舆地等学科,首开中西结合课程。光绪三十二年(1906),宁波法政学堂开办,为境内高等专科教育肇始。西方传教士也相继在甬办学。随着欧美现代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输入,境内单一的封建教育模式被打破,多种门类并存的办学形式开始出现。民国时期,境内先后开办40余所小学和一批各具特色的中等学校及幼稚园、聋哑学校等。
关键词: 教育 海曙地区 文盲

内容

境内教育源远流长。唐长庆元年(821),明州州学随州治从小溪迁于境内。五代吴越时期(907—978),州学渐废,民间私人聚徒讲学和家庭教育之风盛行。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开讲学之风。元代官学以儒学为主体,明盛行科举制度,学校成科举附庸。清代废旧学,开汉学、算学、舆地等学科,首开中西结合课程。光绪三十二年(1906),宁波法政学堂开办,为境内高等专科教育肇始。西方传教士也相继在甬办学。随着欧美现代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输入,境内单一的封建教育模式被打破,多种门类并存的办学形式开始出现。民国时期,境内先后开办40余所小学和一批各具特色的中等学校及幼稚园、聋哑学校等。
  解放初,市政府接管境内宁波一中、二中和6所公立小学。1952年和1956年,又两次接管私立学校。至1957年底,基本完成对旧教育的改造,还办起宁波师范学校、宁波师范专科学校和一批初级中学。1958年后,教育事业发展过速,1961年作了调整。1963年贯彻《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教育走上稳步发展轨道。“文化大革命”开始,各类学校一度“停课闹革命”。1976年后,经过恢复、整顿,境内教育进入改革、发展新时期。1985年10月,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普及初等教育要求。1992年3月,在全市率先开展社区教育。1993年首批通过省“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1997年10月通过市“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被市政府命名为教育“两高区”。2000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首批“教育强区”。2003年被列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2008年9月被教育部命名为首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至2008年9月,境内有高等院校2所、中小学校38所、幼儿园42所,在校学生达59471人,教职工4493人。另有社会力量办学机构52家,社区学院73所,老年大学2所。
  第一章 旧学
  自唐以来,海曙老城区为历朝州治、府治、路治、县治,书院、学塾等供人读书、讲学处所日兴,是宁波教育的中心,至清代,先后办有书院18所。宋代杨文公书院、城南书院,清代甬上证人书院、崇实书院名噪一时,清末废科举、办学堂,书院、学塾等旧式教育渐为新兴学校所替代。
  第一节 官学
  府学
  府学始于唐代。据宋宝庆《四明志》记载:“唐,州、县皆有学。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明始置州,学宜随州而立矣。”当时的州治、州学都在四明山之小溪(今鄞江镇)。长庆元年(821),州学随州治迁于境内三江口。北宋天禧二年(1018),知州李夷庚将州学迁至子城东北一里半之孔庙(今中山广场内),合庙学为一。州学殿后造明伦堂,前浚泮池,规模初具。自此,州、府、路学的地址至清未变。是年,拨城西南灌顶山山地万余亩给州、县学作为养士经费,是为宁波府学有独立经费之始。南宋建炎四年(1130)二月,金兵陷明州,毁州学,只存孔圣殿。郡人林〓因“携眷浮海在外”,幸免于难,回城后不顾自家急需修房,即捐钱数十万,草立黉宇,为明州捐资兴学最早记载。绍兴十九年(1149),郡守徐琛于明伦堂后建稽古堂,收藏高宗所颁御书经史于内,称御书阁,此为明州州学所设最早藏书楼。淳熙三年(1176),判府魏王恺于州学建射圃,这是明州最早的学校运动场。庆元元年(1195)改明州为庆元府,州学遂改为庆元府学。宋代以重儒著称,主张培养适应社会实际的“实学之材”。著名学者杨适、杜醇、王致、王说、楼郁等进行地方官学教学时,“倡为有用之学,治经不守章句”,反对死守经学教材。与宋以前相比,设学数量更多,校舍规模更大,学生数量大增,教育管理制度初步建立,组织形式日臻完善。学田制度确保经费来源,官学更趋发展。元代地方官学以儒学为主体。至元十三年(1276),庆元府改为庆元路,府学改为路学。路学设教授、学正、学录各1人。十九年(1282),路学毁于战火。二十八年(1291),廉访副使陈祥重建尊经阁,又创宾序斋,增达材、育贤两斋,共10斋。大德年间(1297—1307)又建土地祠,至大二年(1309)毁于火,贾思恭开始重建,同知张伯延告成。明代洪武元年(1368),改庆元路为明州府,路学复改府学。十四年(1381),改明州府为宁波府,明州府学改称宁波府学。翌年,颁学规和禁例十二条。宁波府学镌立卧碑,置明伦堂之左,有不遵者,以违制论。府学设教授1人、训导4人。生员额始廪生40人,后士子日盛,复取增广生40人,附学生若干人。清代府学设教授1人、训导1至2人。康熙元年(1662)裁训导,后复设,学额26人。民国元年(1912),府学随府制而废。18年(1929)改旧射圃为市立运动场。次年,除大成殿(为古物陈列所)、教谕署(为场员办公室)及尊经阁外,其余均拆除,变卖旧材以充运动场建设经费。24年(1935),尊经阁迁往天一阁。原府学古址以后一直为市体育场,1997年改建为中山广场。
  县学
  城区县学始于唐代。据宋宝庆《四明志·学校》记载,“唐元和九年(814),学建于县之东”。光绪《鄞县志·学校》称,“唐元和九年建至圣文宣王庙在县东半里”,把“学”称做“庙”,庙、学难以严格区分。民国《鄞县通志·历代行政制度沿革》记载,自唐起,除设县令及其僚佐外,始设“教职”,配文学1员,经学博士1员,其僚佐有助教1员。
  北宋庆历四年(1044)诏州县立学。七年(1047),王安石任鄞县令,重视教育,尊重人才,主张广设学校,严选教官,以培养人才,要求教师能通经知今,明体达用,具备礼、乐、刑、政等方面实用知识和能力,授课应“传以心,授以意”,不能照本宣科,繁琐讲诵。他上任第二年就因庙为学,两次亲自致书邀请慈溪著名学者杜醇来县学任教,开地方官尊师重教之先河。时县学有学生200余名,从此月湖周边文风逐渐昌盛。崇宁二年(1103),县学移建县城西南。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兵攻陷明州,县学毁于战火。嘉定十三年(1220),重建县学于宝云寺西威果指挥营旧址(今宁波市第一医院),占地面积15亩,至宝庆二年(1226),由知府胡榘等捐资,最后建成。生员选里之未成童父兄贫而不能教者,13岁以上为一等,12岁以下为一等,每年培养20名,并命郡学职2员,各以所业训之。宋代县学经费,除灌顶山学山外,另有学田634亩。元代至大二年(1309)正月,县学毁于火,冬起重建,皇庆年间(1312—1313)完工。元代县学设教谕1员,其僚佐为训导,还有直学、主奉等。县学有学田728亩,鱼塘1所。原灌顶山学山为寺僧侵没。泰定时(1324—1327),县尹阮申之续置学田138亩。明代县学规模增大。洪武三年(1370)县学东、西分设观光、敬业两斋,改养正堂为明伦堂。正统三年(1438)扩建县学,建明伦堂于大成殿西,建教谕、训导廨宇和文昌殿。成化二年(1466)扩大射圃。弘治十二年(1499)移建明伦堂于宝云寺址,建尊经阁。万历十年(1582),经有关人士向督学陈状,终于收回被寺僧长期侵没的灌顶山学山。明代县学教官设教谕1员,训导常为2员。学生廪膳生定额20名,增广生20名,附学生名额不定。县学学规严苛,生员须恪守《卧碑文》8条禁例。清代县学设教谕、训导各1员。康熙四年(1665)曾裁训导,十五年(1676)复设。学生学习主要内容为“四书”“五经”、《性理大全》、《大学衍义》、《资治通鉴纲目》、《历代名臣奏议》、《文章正宗》等。自明中叶直至清末,科举以八股取士,多以学做八股文为重点。考试分岁考和科考两种。岁考每岁举行一次,科考隔岁举行一次,都由学政主试。岁考试卷列入优等者可升等,列入劣等者,则依次递降。科考试卷列优等者,则许以应乡试资格,其他等级亦分别给奖。县学以碑文禁例为标准,评定生员品行优劣。凡优生行谊最著者,入太学,其次量予升级奖赏,最劣者除名。县学经元、明、清三代地址未变。现县学街因当年县学位于此地而得名。民国元年(1912)县学废。
  其他官学
  社学 古代的初等启蒙教育机构始于元代。元制50家为一社,择社长以教耕桑。至明代社学真正推行,府城有社学6所。洪武八年(1375)两次诏令建社学,规定“凡三十五家皆置一学”,“民十五岁以下,送社学读书,贫乏不愿者勿强”。社学校舍多设在废弃庙宇内,以《百家姓》、《千字文》为启蒙教材,继讲习“御制大诰”、“本朝律令”,还讲习冠、婚、丧、祭等礼节。后社学逐渐变成读经攻八股文的场所,其功能转向科举制附庸。至清初,由于义塾增多,社学遂废。
  蒙古字学 元代大德十年(1306),庆元路设蒙古字学于城内仓桥侧,以《通鉴节要》蒙译本为教学内容,教习蒙古文字。生员为蒙古、色目、汉官子弟,学官为教授1人、学正1人。
  医学元代称“三皇医学”。至元二十八年(1291),路治东北隅贯桥之南创建庆元路医学,延祐二年(1315)迁东北隅魏家巷。设教授1人、学正1人、学录1人。
  阴阳学创设始于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立教授、学正、学录各1人。至大二年(1309)教授朱道宁在庆元路设阴阳教授司,未有公宇。至顺二年(1331),在仓桥东侧开设教授司,后几次迁址。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知府魏良贵移建于府治西南侧。
  第二节 书院
  书院(包括“居”、“斋”、“讲舍”和“堂”),是封建社会私学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与地方官学平行的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和学术机构,是私办或半官办性质的学校。自立讲舍,规模较大,其经费主要来自私人捐赠或政府拨给的院田。讲学内容以儒家经学为主,旁及史书诗文。主持者多为地方名师宿儒,负责院务的称为山长或洞主。书院治学严谨,教规严格,是培养青年学子、传播学术思想和宣传政治文化的场所。
  境内创立书院始于北宋年间,兴盛于南宋,其间,书院主要集中于月湖周边及湖中小岛。(详见第二十九编“月湖日湖”)
  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朝廷曾下诏,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书院山长须经礼部或行省慰司任命或备案,或由官方委派,立为州、县教官之一,具有地方官学性质。境内山书院由赵寿创办于大德二年(1298),地址在城西大卿桥之南(今柳西新村北),祀朱熹。鲁斋书院,都元帅锁南班为祀鲁斋先生许衡,创办于后至元六年(1340),地址城西南隅吴家巷。许从姚枢得程朱理学,善教,所至无论贵贱贤或不肖皆乐教之。鄞江书院,儒者张式艮创建于元末,地址在城南狮子桥东北(今大沙泥街口)。
  明代官办学校兴盛,书院所学与科举脱节,故从洪武建国至成化初年一度沉寂。嘉靖间余姚王阳明创“姚江学派”,宁波书院逐渐恢复。时境内有镜川书院,右侍郎杨茂元为其父杨守陈所预建,准备为父亲退休后讲学之用,地址在县治西北府学之右。但杨守陈未及归里即卒于京,后成为他学生的聚业讲学之所。
  清初,朝廷惧怕传播反清思想,抑制书院发展。顺治九年(1652),曾敕令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雍正十一年(1733),令各省会设书院1所。为便于控制,书院多为地方官员开办。顺治、康熙间,辖区内有3所书院:月湖书院、甬上证人书院和育才书院。(前两书院详见第二十九编“月湖日湖”)育才书院,知府高启桂建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地址在城南醋务桥西(现迎凤街与偃月街交界处),雍正间圮。
  清末,书院成府学和县学补充,多为地方官员开办。道、府、县地方官员争相办学,还出现捐资、集资办学情况。时书院山长由主办官聘请在籍科甲出身、品学兼优者担任。员生在家自学,实行月课制,每逢朔望课期,由主办官员或山长命题,员生领题回家,限七日完成。书院有住舍,允许借寓攻读或设塾课徒,不收租费。书院主办官府不一,招收员生对象有异。员生只读经书。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宣布实行“新政”,员生注重史地、算学、词章等实学。同治、光绪年间,境内除官办月湖书院外,另有4所书院:孝廉堂,知府边葆桢于同治十年(1871)开办,地址在旧府治左侧,同知署旧址(今解放北路91号),招收府属各县举人,月课卷评分为“超”、“特”和“一”三个等级,光绪三十年(1904)停办,后改为宁波政法学堂。辨志书院,知府宗源瀚创建于光绪五年(1879),地址在月湖竹洲(今宁波二中址)。开设舆地、算学等新学科,除山长总掌外,还分设汉学、宋学、史学、舆地、算学、词章六斋,各设斋长担任助教。学生来自府属各县的秀才、童生。光绪二十八年(1902)停办,知府高英改为城南小学堂。崇实书院,宁绍台道薛福成创办于光绪十一年(1885),地址在旧道署西侧“后乐园”(原中山公园西)。讲求经世之学,主张向西方学习经济技术。有大小房20间,其中“薛楼”、“喻楼”用于藏书,以供学子阅览。课程有制艺试帖兼诗赋杂文及经、史、天文、算学、舆地、掌故、时事等,曾印有《浙东课士录》、《崇实书院课艺》。学生以招收贡生、秀才为主,也有举人入学。山书院,光绪十三年(1887)知县朱庆镛以戒香、定香二庵遗址改建而成,地址在山街(今镇明中心小学址)。有院舍30间。课卷限制极严,吸收县内秀才、童生入学。三十年(1904)停办,三十二年(1906)改办县立高等小学堂。该书院与元代“山书院”同名异址。
  清末,外国传教士在境内创办2所书院:三一书院,光绪二年(1876)英国圣公会传教士禄赐和霍约瑟创办,地址在孝闻坊。养正书院,光绪六年(1880)美浸礼会传教士卫克斯·罗勃生创办,地址在盐仓门。
  第三节 学塾
  学塾为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主要场所,大多采取个别传授的教学方式,其类型有私塾、族塾、里塾、义塾、义学、义庄等。
  私塾
  私塾多为一塾一师。家庭富裕者聘请教师在家教读自家子弟或亲戚子弟,称“家塾”。一族一村延师择馆教其子弟,称“族塾”或“村塾”。塾师坐馆教授,在家或借祠堂庙宇招收生徒,称“门馆”、“坐馆”或“教馆”。私塾一般规模较小,无专门塾舍。收取学童,年龄不限,以五六岁至十二三岁为多,少则四五人,多则几十人,程度参差不齐,相似于后来的乡村复式班。教学多以启蒙识字为主,大致包括识字、读书、写字、作对、作文。教材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幼学琼林》等,亦有教《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四书”的。至民国16年(1927),城区登记的私塾有54家。
  义塾(义学)
  义塾多为地方官员或宗族所办,供贫寒子弟入学,族内学子可免费。塾舍一般设在宗祠或家庙,也有特意建造的。经费由宗族、寺庙或私人捐献学田,以田租收入作为塾师工钿和义塾经常开支及奖学之用。义塾不但识字启蒙,兼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之类,在一定程度上补县学之不足。清咸丰、同治间,鄞县潘火桥人、江苏候补道台蔡筠在家乡办敦本义学,在城区办星荫义学、日湖义学(合办),还为育莪义塾(学)助田。清代境内义塾有:育莪义塾(学),雍正七年(1729)创办,地址在永丰街右,原是巡道胡承祖生祠,后由知县杨懿改建成义学,道光间圮。咸丰三年(1853)巡道段光清重建,由蔡筠、梁曙助田。同治元年(1862)兵毁,移塾于西河营文昌殿(今文昌街)。同仁义塾,亦称东隅义学。道光十一年(1831)知县程璋及张景豪、励锺等创办。城区四大义学之一,地址在君子营西(今同仁巷),置田百余亩。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办公立同仁初等小学堂。黄岳义学,即西隅义学,道光十一年(1831),知县程璋及江丙、江衡、江家进等创办。城区四大义学之一,地址在火筒巷(今呼童街)星聚堂内。年经费由盐商款内抽给。民国时改为黄岳初小。柳汀义学,即南隅义学,道光十一年(1831),知县程璋及鄞县人徐桂林、吴章址、陈良琨等创办。城区四大义学之一。地址在月湖众乐亭(今柳汀街)。置田119亩。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办为柳汀二等小学堂。椿荫义学,即北隅义学,道光十一年(1831),由鄞县人林祥烈、林祥杰建造。城区四大义学之一。地址西河营南,置田百亩。屠氏义塾,同治五年(1866)由屠继烈父子创办,地址在竹林巷(今解放北路)。有屋44间、田1000亩,属屠氏乔荫堂义庄。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兢进初小(原解放北路小学前身)。星荫义学,同治九年(1870),鄞县潘火桥人江苏候补道台蔡筠创办,地址在渡母桥北蔡家巷14号(原海曙中心小学址)。置田167亩,房屋8间,供贫寒子弟入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初级国民小学堂(今海曙中心小学前身)。日湖义学,同治九年(1870)由蔡筠、陈愈守等捐建,在采莲桥(今莲桥街一带),置田百余亩。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日湖小学堂。翰香学塾,同治年间(1862—1874)举人陈愈守创办,地址在仓基街陈氏宗祠内。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翰香小学堂(今翰香小学前身),取“文翰振其书香”义而命名。
  民国后,义塾(学)渐为新兴学校替代。
  第二章 幼儿教育
  民国时期先后办起7所幼稚园。宁波沦陷后,幼稚园全部停办。其后幼儿教育发展迟缓,学生流失严重。解放前夕,境内仅有1所幼稚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重视幼儿教育事业,1960年有公办及小学附设幼儿园36所。20世纪80年代起,提倡国家、集体、个人办幼儿园,一批系统、工厂和港胞捐资幼儿园先后开办。90年代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深化,幼儿教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很多家长争着送自己子女进名牌幼儿园、特色幼儿园,幼儿教育事业进入了稳步发展新时期。
  第一节 发展概况
  境内幼儿教育始于民国7年(1918),旅沪富商蔡琴荪,在鼎新街后参议庙(今府桥街55号墙门)创办蔡氏星荫蒙养园(现宁波市第一幼儿园前身),首期招收幼儿10余人,科目有礼仪法、识字、认数、唱歌、手技、谈话、游戏、体操等,置有滑梯、秋千、木马、跷跷板等设施。这是全国最早由国人自己创办的蒙养园之一。首任园长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张雪门。20世纪30—40年代有南陈(鹤琴)北张(雪门)之称。8年,美国浸礼会在盐仓门永丰路侧(今解放桥旁,原宁波市第十六中学址)创办圣模蒙养园,园长葛履绥(美国人)女士,保姆、主任、助教为中国人,学生为本地人。11年(1922),蒙养园改名为幼稚园。是年2月,张雪门等人创办的湖西幼稚师范学校附设湖西幼稚园,招收幼儿20余人。8月,基督教群学社又在棋杆巷创办一所幼稚园,招收幼儿40余人。是年秋,星荫幼稚园因经济拮据,移交给鄞县县议会续办,改名为县立星荫幼稚园。12年(1923)创办县立养正幼稚园。14年(1925)春,士绅赵钵尼等在西门外西小学内开办西幼稚园,园长范笑斋。16年(1927),星荫幼稚园改为市立,并移至旧后乐园云石山房遗址。翌年,改名为云石幼稚园。19年(1930),海曙境内已有翰香幼稚园、省立四中幼稚园、西幼稚园、群学社幼稚园、云石幼稚园(原星荫)、山幼稚园、圣模幼稚园7所。是年5月,成立宁波市幼稚园教育研究会。21年(1932),云石幼稚园与县立尊经阁初级小学合并,迁鼎新街,改称县立云石初级小学幼稚园。30年(1941),宁波沦陷期间,幼稚园全部停办。36年(1947),鄞县县党部及地方士绅筹资拨款,在中山公园西隅办鄞县县立幼稚园,园长李文淇。至38年(1949),境内仅存鄞县县立幼稚园,有3个班级、120名幼儿、8名教职工。
  1949年5月,宁波解放,幼稚园改称幼儿园。8月,县市分设,鄞县县立幼稚园由市军管会文教部接管,次年8月,改名为宁波市第一幼儿园。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区境内陆续创办一批幼儿园或在小学附设幼儿班,并改革学制和课程,招收3~7周岁幼儿
  入园。1952年3月,幼儿园开设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等课程,并使用北京师范大学编写的幼儿教材。1956年公办、民办幼儿园并举,境内有市第一幼儿园、市第二幼儿园、市级机关一幼、市教医幼儿园等公办、民办及小学附设幼儿园23所。1960年幼儿园增至36所,其中教育部门办6所、其他部门办2所、厂矿企业办3所、人民公社办25所。
  “文化大革命”期间,多数幼儿园停办,1972年仅存9所。1978年后恢复发展,有幼儿园23所,招收3岁半至6岁半幼儿入园,并分成小班、中班、大班3个年级,学制3年。1980年起,提倡国家、集体、个人办幼儿教育,1981年试行教育部《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设置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6门课程。市第一幼儿园被列入市示范幼儿园和对外开放单位。1983年后陆续使用部编幼儿园教材。1984年11月市幼儿教育研究会成立,市第二幼儿园史娴虹当选为第一届幼儿教育研究会副会长。1988年、1989年,区文教局直属新芝、高塘幼儿园等相继开办。1985年,甬港联谊会名誉顾问、甬籍港商闻儒根捐赠20万元人民币,拆除大沙泥街109号闻氏祖居,建造闻裕顺幼儿园,1987年1月建成。1989年12月港胞孔爱菊及其胞弟孔庆隆捐资的省第一家专业音乐幼儿园——市宝韵音乐幼儿园建成,1990年7月正式开学。
  与此同时,一批系统、工厂和个私幼儿园先后创办。1991年6月,市外经贸委创办市外经贸幼儿园。1992年,区教育局创办尹江岸幼儿园、翠柏幼儿园。1994—2002年,城南中心幼儿园、繁景幼儿园、中原幼儿园(退休教师协会承办的区教育委员会体制改革试点)、市第一幼儿园柳锦分园、尹江岸幼儿园启文分园、心爱心幼儿园、胜丰幼儿园、锦华幼儿园、段塘镇吴家幼儿园、天一幼儿园、比尔幼儿园等一批民办和私人幼儿园相继创办。2003年,竹福苑幼儿园、南雅音乐幼儿园、闻裕顺南苑幼儿园、启文幼儿园等一批幼儿园先后转为国有民办。至2003年l0月,全区共有55所幼儿园、332个班级、9669名幼儿。其中公立6所(一幼、二幼、闻幼、新芝、高塘、尹江岸幼儿园),国有民办6所(启文、翠柏、南雅、竹福苑、中原、南苑),系统办7所,街道办5所,私人办31所,有省级示范性幼儿园7所(一幼、新芝、市实验幼儿园、市级机关一幼、宝韵、外经贸、商幼),四星级以上幼儿园15所。
  2004年为提高办园质量,使幼儿园达到规范化、标准化要求,调整一批办园条件相对较差的个私幼儿园。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幼儿人数略有减少。至2008年9月,全区有42所幼儿园,44个园区,294个班级,8822名在园幼儿,886名教职工。
  第二节 教育教学
  教育管理
  清代,宁波未设管理幼稚教育的机构。民国时期,幼稚教育管理归属小学部门。民国4年(1915),教育部改订《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对蒙养园设置规定,由管理人或设立人报经县知事认可。11年(1922),确立幼稚园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第一阶段的地位。21年(1932),教育部《幼稚园设置办法》规定:“幼稚园附设于国民学校、中心学校或小学,不单独设置。”据此,民国时期境内幼儿园多设在小学内,由小学校长负责兼管,聘请班主任负责保教工作。富商捐资和教会开办的幼稚园,由创办人或单位负责,聘请有经验的教师任园长,负责园内教育工作。如蔡氏星荫蒙养园,由创办人蔡琴荪聘请星荫小学的教师张雪门任园长。一般幼稚园设董事长、园长、主任教员、保姆主任、助教等职,或设保教和事务两部。
  1949年5月宁波解放,对接收的幼稚园实行“维持原状,逐步改造”的方针。1952年,辖区内幼儿园主要有全民和集体两种性质。全民性质公立幼儿园由教育部门主管,宁波市第一幼儿园、第二幼儿园等独立设置,其他幼儿园附设在公立小学内,经费主要由国家拨给,人员由教育部门统一管理,教育业务由市教育局初教科兼管。集体性质幼儿园如机关、系统、街道、企业、合作社等开办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业务和儿童保健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经费、人事、教育设备、设施由主办单位负责。1956年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幼儿园的经费、人事、房屋设备和日常行政事务由主办单位管理,方针、政策、法令、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方法和儿童保健业务等统一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1980年5月,市政府决定,市区小学、幼儿园划归区政府领导和管理。此后,海曙区和镇明区政府的文教科分别负责领导与管理辖区内幼儿园。1984年两区合并,区文教局成立。幼儿园的经费、人事、房屋设备和日常行政由主办单位管理,保育和有关方针、政策、法令、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方法等,由区文教局教育科领导和管理。1985年,区文教局教研室配备一名幼儿教育教研员,负责全区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和组织开展教研活动。1988年幼儿园实行分等定价,按级收费(共分4个等级)。2002年9月,区内幼儿园一般按幼儿年龄分设小班(3~4岁)、中班(4~5岁)、大班(5~6岁)。小班20~25人,中班25~30人,大班30~35人。各班采取教养员负责制,三星级以上幼儿园一般设教养员2名、保育员1名,3个班级以上的幼儿园设园长1名。1992年7月,区文教局教育科配备幼教干部1名,负责区内幼儿园的管理工作。1994年12月,区幼儿教育研究会成立,主要负责幼儿园的教育科研和论文评奖、交流等。1999年《海曙区星级幼儿园督导评估方案》(分五个星级)出台。2002年市教育局《星级幼儿园评估标准》(分六个星级)出台,各幼儿园根据考核评估,按星级标准收费。
  学制与招生
  民国11年(1922),教育部公布“壬戌学制”,规定“幼稚园招收4岁至6岁以下儿童”。28年(1939)和32年(1943),教育部先后公布《幼稚园规程》和《设置办法》,规定幼稚园招收4~6岁幼儿,以120人为限,并规定视地方情形分别为全日制、半日制、上下午半日二部制。境内幼稚园基本按此规定办理。解放前的公、私立幼稚园招生对象多为富家子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幼儿园学制、招生均按教育部制定规程实施。1949年12月后,将过去半日制幼儿园逐步改为全日制,取消寒暑假制度,招收3~6岁幼儿。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幼儿教育列为国民教育的最初阶段。1952年,教育部《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幼儿园招收3~7岁的幼儿,按年龄划分为小小班、小班、中班和大班。招生时除体格检查外,不得进行其他测试。每园3~4个班,每班20~35人。幼儿园向工农子女开放。1966—1976年期间,学制依旧。为解决不足7周岁的学龄儿童入学要求,境内小学陆续开办一年制小学预备班(学前班),吸收6~7岁儿童入学。部分幼儿园办起一年制预备班。幼儿园一般为三年制,每年秋季招生。对烈士子女、残疾人子女和单亲子女等予以照顾。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设置的幼儿园,除招收本单位工作人员子女外,有条件的向社会开放。从1999年开始,为适应幼儿入学年龄降低,区内幼儿园开始由3周岁半入园调整到3周岁入园。部分幼儿园进行了“托幼一体化”探索,2周岁或2周岁半的幼儿也可入园,单独编为小小班或幼托班。从2000年开始,区内各小学(除爱菊艺校外)停办学前班。
  保育与教学
  解放前,幼稚园以教为主,以养为辅。一般设识字、计算、图画、唱游、手工等课。最早建立的星荫幼稚园开设的课目为:礼仪法、识字、认数、游戏、唱歌、谈话、手技等。教会办的圣模等幼稚园另增“礼拜”科。民国21年(1932),教育部规定幼稚园课程设置、教育目标、课程范围和教育方法。教育目的是增进幼稚儿童身心健康,力谋幼儿应有的快乐和幸福,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协助家庭教养幼儿,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境内幼稚园课程设置包括音乐、故事、儿歌、游戏、社会和自然、工作、静息、餐点等项。主要采用设计教学法,进行单元教学,打破科目界限,从儿童自由活动中发现设计题材。
  解放初,改造旧幼儿园教育,废除单元教学和识字教育,引进苏联幼儿园教育经验,境内幼儿园开始对幼儿进行德、智、体几方面教育,在抓好保育工作的同时抓好教育工作。1952年,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暂行教学规程纲要》(草案),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教养工作。幼儿教养项目有体育、语言、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等科目。1957年,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编写的《幼儿园教育工作指南》(初稿),提出体育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教育工作的内容为体育、游戏、认识环境与发展语言、计算、音乐及美术等7项。境内幼儿园以“指南”为依据,在教学方法上注意掌握直观和兴趣性原则,选择和编写为幼儿所理解和喜爱的故事、童话、儿歌和歌曲,采用实物、沙箱模型、木偶表演等具体形象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1958年后突出智育,幼儿园开设拼音字母课,采用拼音课本,并要求幼儿学写汉字,教汉字时出现词和句。
  “文化大革命”期间,幼儿教学搞成人化、概念化,幼儿每天早晨也读《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每周开设毛泽东思想教育课6节、音乐课2节(唱语录歌)、体育课1节、美工3节。幼儿园的劳动教育要求像中学那样学工、学农。1976年10月以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了改变,每周设语常4节、计算2节、美工2节、体育2节、音乐2节。1979年5月,根据教育部《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征求意见稿)》,幼儿园贯彻“保教并重”原则。1980年开始采用新编幼儿教材。1981年10月,教育部制定《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提出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任务和教育内容,包括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8个方面。课程设置实行语言、常识分科,每周设语言3节、常识2节、体育2节、美术3节、计算2节、音乐6节,还安排午睡、游戏、户外活动等。教学方法注意科学性和直观教学,运用实物、图片、幻灯等形象化教学,培养幼儿观察、思维、想象及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认识客观事物,寓教学于活动之中,克服幼儿园小学化的偏向。园舍环境建设达到“绿化、美化、儿童化、教育化”的要求,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智力方面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关系,重视指导观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培养求知欲。德育方面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生活环节中,逐步形成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美育方面培养幼儿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提高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重视家长工作,采取开家长会、发《家长通讯》、举办“家长接待日”、“家长学校”等形式,争取家长配合对幼儿进行教育。1985年,区内各幼儿园引进南京实验幼儿园综合教学课程(也称“主题教育”),改革以往分科教学模式,让各项活动围绕某几个主题进行。1989年遵照国家教委《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幼儿园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对幼儿实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区内许多幼儿园创设环境,开设做做玩玩、科技小实验活动,让幼儿动手动脑。2001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幼儿园教育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7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形成各具特色的园本课程。如宁波市第一幼儿园“以行为为中心,以设计为过程”的行为课程,宁波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教育游戏化、游戏教育化”的游戏课程,强调幼儿自发生成、自愿参与、主动探索、自主建构,注重课程内容预设和生成的统一。
  第三节 幼儿园选介
  宁波市第一幼儿园 前身为鄞县蔡氏私立星荫蒙养园。1950年8月改为宁波市第一幼儿园。1957年列为市重点幼儿园。1981年定为市首批示范性幼儿园和对外开放单位。1998年起,幼儿园开展张雪门行为课程的实验研究,形成生活化、行为化、本土化的课程特色,课题成果曾获中国“幼教百年”优秀论文、省学前教育“十五”课题一等奖。1999年9月,开办柳锦分园,实行一园两址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起先后接待日、美、澳大利亚等国及港澳地区代表团20余个。美国葛兰特夫妇曾说:“想不到中国宁波有这么好的一所幼儿园。”先后被评为宁波市六星级幼儿园,省、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首批示范性幼儿园,省校本教研示范园,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园)。总园园址在公园路192号,有19个班级、517名幼儿、44名教职工,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名、幼儿园高级教师18名,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达100%。
  宁波市新芝幼儿园 创建于1988年9月,园址在高塘四村,有4个班级、136名幼儿、17名教职工。1998年春,开办高塘花园分园,规模扩大至12个班级,实行一园两址管理。园内有多功能活动室、美工室、图书阅览室、科学室、电视演播厅、保健室、电脑室、多媒体室、儿童戏水池、塑胶活动场地、大型户外体育活动器具。先后被评为省示范性幼儿园、市六星级幼儿园、现代化建设达纲幼儿园、一级绿化单位、家教先进集体、优秀辅导幼儿园等。总园园址高塘新村,有13个班级,420名幼儿,33名教职工。其中幼儿园高级教师16名,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达95%。
  宁波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 前身为宁波地专机关幼儿园,创办于1955年1月,园址在长春路96号,曾改名为培红幼儿园、天一幼儿园,1984年改为现名。幼儿园“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特色求创新、以科研求突破”为目标,形成“健康教育”与“游戏化课程、小班化教育、个性化发展”结合的办园风格。2003年被评为市首批六星级幼儿园。现为省示范性幼儿园,市现代化建设达纲幼儿园,园林式单位。有16个班级、380名幼儿、61名教职工,其中幼儿园高级教师16名、高级保育教师7名。
  宁波市实验幼儿园 原名宁波市教工幼儿园,创办于1952年6月,原址在戒珠巷25号,1960年改名为市教育医务职工幼儿园。2004年3月改为现名。幼儿园以美术教学为课程改革突破口,形成教学特色,有水墨画、水彩画、线描画、版画、蜡版画、锯末画、剪纸、染纸、团纸粘贴、刺绣、陶艺等科目,幼儿作品多次在省市获奖。金艳小朋友的版画——《同唱回归》获宁波市“迎回归”百名少年书画比赛最佳作品奖。奚涵宇小朋友的《汽车房子》获省少儿科学幻画比赛一等奖,并参加在北京举行的2000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画网上同步竞赛现场决赛,获特别奖,赠送给北京奥申委。为省示范性幼儿园,市六星级幼儿园,首批现代化建设达纲幼儿园,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园址在柳汀街618弄32号,有8个班级、250名幼儿、34名教职工,其中专职教师16名、幼儿园高级教师11名。
  宁波市闻裕顺幼儿园 1987年1月,海外侨胞闻儒根捐资创建,原址在大沙泥街109号闻儒根故居,现园址在环城西路南段608弄104号。2000年8月扩大办园规模,分别在京华苑、南塘小区、南苑小区开办三所新的闻裕顺幼儿园。2003年达到18个班级,有600余名幼儿、77名教职工。2003年8月实行幼教体制改革,南塘和南苑幼儿园分别与闻裕顺幼儿园脱钩,成为国有民办幼儿园。京华苑闻裕顺幼儿园独立成为直属海曙区教育局的公立幼儿园。幼儿园开展园本管理研究,建立以节日文化为基点的园本课程,形成家园互动的办园特色。为市现代化达纲幼儿园,市五星级幼儿园,市环保模范幼儿园,市示范性家长学校,市文明卫生先进单位,区实验幼儿园。曾荣获省幼教科研先进集体。总园园址在蓝天路299弄12号,有12个班级、327名幼儿、23名教职工,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名、幼儿园高级教师9名。
  宁波市宝韵音乐幼儿园 1990年2月由港胞孔爱菊、孔庆隆姐弟捐资兴建,园址在柳汀街吴家塘128号,隶属市妇联。托幼一体,能容纳近900名婴幼儿。幼儿园围绕“全面+特色”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除开设普通课程外,根据幼儿兴趣爱好开设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爵士鼓、古筝、扬琴、二胡、琵琶、舞蹈、声乐、美术等11个科目。创办以来历届毕业幼儿中,有10名幼儿分别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上海舞蹈学校等,2名幼儿分别到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澳大利亚音乐学院深造,7名幼儿分别获得省第一、二、三、四届“明珠杯”钢琴比赛一等奖。幼儿体操曾两次获全国幼儿基本体操比赛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市六星级幼儿园、保育保健先进集体、“三八”红旗先进集体、捐赠项目管理先进单位、优秀辅导幼儿园、省首批示范性幼儿园、省巾帼文明示范岗、省基本体操训练基地、AMI体系蒙特梭利浙江省教学研究基地、全国首批家庭教育指导实验研究基地。全园有23个班级、562名幼儿、65名专职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占93%。
  宁波市外经贸幼儿园 创办于1991年,原址三板桥街10号。1997年迁现址筱墙巷22号。幼儿园实行双语教学,从外聘教师到配备专业英语教师,形成英语教学特色。对教育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为目标的人本化园本教学课程进行探索和研究,有多篇论文获省优秀科研成果一、二等奖。幼儿园曾获市“三八”红旗集体、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市文明幼儿园等荣誉,系省示范性幼儿园、市六星级幼儿园。全园14个班级、390名幼儿、56名教师,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名、幼儿园高级教师8名。
  第三章 初等教育
  鸦片战争后,宁波列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外国传教士先后至甬城传教、办学。此后境内新式学堂开始兴起。民国时期,初等教育进一步发展,但一般规模较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实践普及教育。1997年,海曙区被命名为市“两高区”(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2000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教育强区”。
  第一节 发展概况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英国伦敦东方妇女教育促进会会员、基督教女传教士奥尔特绥(MissAldersey)在祝都桥竹丝墙门内(今尚书街东端)创办宁波女塾奥尔特绥女子学校(AlderseyGirpSchool),开甬上女子教育先声,这是浙江第一所洋学堂,中国第一所女子学堂。学堂免费招收女生10名,供给伙食。开设国文、算术、圣经等科。咸丰七年(1857)并入崇德女校。咸丰五年(1855),美国浸礼会传教士卫克斯·罗培生在西大街真神堂侧开设私塾。光绪六年(1880)迁至盐仓门内,定名养正书院。咸丰十年(1860),美国浸礼会传教士罗尔梯创建浸会女校(今解放桥旁永丰路侧原十六中学址),后改为圣模女校,1951年改为永丰路小学。清道光二十四年至民国15年(1844—1926),区内基督教、天主教教会所办小学有斐迪小学(开明街)、仁德小学(双池巷)、毓德小学(法院巷)、四明小学(西大街)、圣模小学(永丰路)、进行小学(药行街)、三一小学(孝闻街)7所。
  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颁布《钦定小学堂章程》,宁波人自办的小学堂开始发展。宁波知府高英在区内创办南城、西城、北城小学堂。宣统二年(1910),盛薪翘在新桥头(今解放南路县学街口)开办轫初小学堂,袁钢惠在城南社坛巷创办袁氏崇文小学堂。清末近10年间,辖区内有新建和改办小学堂18所。
  民国元年(1912),教育部颁发《小学校令》,学堂称学校,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两级,初等小学实行男女同校。时区内有一批新办和改办的小学。22—24年(1933—1935),区内有小学41所,其中县立小学20所,区、镇立小学4所,私立小学17所。
  民国30年(1941)4月,日军占领城区,宁波沦陷。城内7所区镇中心学校和各保国民学校被日伪控制,推行奴化教育。抗战胜利后,接管整顿曾被日伪控制的学校,小学教育一度复苏。但随着内战扩大,小学教育事业又趋萎缩。
  1949年5月25日宁波解放,市军管会对学校采取“维持现状,逐步改造”的方针。海曙城区当时分为灵塔、海曙、镇明、北郊、长春、西郊6个区,有85所小学、10939名学生、399名教师,其中公立小学6所、私立79所。是月,市军管会接管国民党政府办的区内海曙中心(文昌街小学)、北郊中心、灵塔中心、长春中心(偃月街小学)、镇明中心、妇校(现市一幼址)6所公立小学。9月起,国民党军飞机轰炸,许多小学停课或半停课。年底,学校减至65所,学生减至7540人,教师减至297人。小学生白天疏散到郊区,晚上回城区上课。1950年5月舟山解放,各学校日常的教学秩序得到恢复。1951年,随着经济恢复,学校教育得到较快发展。9月21日,市军管会接收区内受外资津贴的四明、圣模、三一3所教会学校,接管后四明停办,圣模改名为永丰路小学(1969年8月撤销)。1952年,市政府接办31所私立和民办小学,改为公立。翌年2月,所有学校更改校名。
  1956年1月20日,市政府把区内12所私立小学和聋哑学校改为公立,并更改校名。
  1957年7月开始,各街道开办一批民办小学,有江厦街小学、天封塔小学、仓桥小学、县学小学、湖西小学、孝闻小学等。辖区内共有54所小学,分第一、第二、第五、南郊乡、西郊乡5个辅导区。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区内小学迅速增加,至1959年6月,共有71所,441个教学班,23321名学生,584名教职工,分为4个辅导区。1961年,市教育局确定全市18所重点小学,其中区内有永丰路小学(全市住宿制小学教学试点)、偃月街小学(市住宿制小学)、西郊路小学(学生政治思想教育)、苍水街小学(教育性劳动)、天封塔小学(1957年市教改试点)等5所。是年,市教育局对小学布局进行调整,至1962学年度,小学减少到50所,班级数和学生数却略有增加。调整后为462个班,学生23506人。1963年.城镇试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镇明中心小学被定为省试点单位。此后,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成效,教育事业得到发展,至1964年10月,辖区内有小学68所,其中公办60所、民办8所,有学生30183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多数小学“停课闹革命1967年2月学校复课,以《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著作为教材。“红小兵”取代“少年先锋队”组织。1969年,“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1971年3月,市革命委员会调整小学学区,其中镇明、灵塔学区不变,把原海曙学区划分
  为海曙、西郊两个学区。海曙学区管辖学校7所,西郊学区管辖学校13所,镇明学区管辖学校15所,灵塔学区管辖学校16所。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年12月,工宣队撤出学校,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1979年开始,小学教育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学龄儿童人数减少,小学生人数亦逐年减少。
  1980年5月,市区小学、幼儿园下放城区领导和管理,海曙、镇明区政府建立文教科。1980—1981年,两区共有31所学校、309个教学班、14390名学生、632名教职工。1984年两区合并,区政府设立文化教育局,管理区内所属学校和幼儿园。7月,文化教育局在全区设立5所中心学校:海曙中心小学、广济中心小学、镇明中心小学、西郊乡中心小学、段塘学校。1985年9月,全区有小学40所,其中海曙学区11所、广济学区9所、镇明学区8所、西郊乡9所、段塘镇3所,共357个班级、14056名小学生、763名小学教师。1985年9月,高塘小学开办。1986年6月,灵桥路小学并入大沙泥街小学。1987年9月,新芝小学、达敏学校开办。1988年6月,宁波市实验小学与9所市属中学下放为市属区管。1988年12月,尹江岸小学开办。至1988年底,区内有小学43所、班级404个、学生16499人、教职工760名。1988—1989年,扩大办学规模,震丰小学、前丰小学、甬丰小学,相继并入宁波市尹江岸小学、西郊乡中心学校和中原小学,双桥街小学并入庄家巷小学。1990年9月,马园小学开办。1991年9月,翠柏小学开办。1993年7月,解放北路小学、仓桥小学,分别并入海曙中心小学和翰香小学。1994年10月,宁波市爱菊艺术学校创办。同年,棋杆巷小学并入十字井小学。1996年,范桂馥小学、华天小学先后开办。穆家巷小学撤销后并入孝闻街小学,校舍作海曙中心小学分部。1996—1997年,段塘镇丁家小学、吴家小学先后并入段塘学校。1997年7月,咸塘街小学与十字井小学合并,校名定为宁波市十字井小学,校址设在十字井小学,原咸塘街小学作区教研室和局教科室办公用房。1998年8月,南苑小学开办。1998年,全区学校布局调整,先后合并、撤并8所学校。庄家巷小学撤销后并入孝闻街小学,南郊路小学并入尹江岸小学,大沙泥街小学并入解放南路小学,并在大沙泥街设分部,书院巷小学并入偃月街小学,大梁街小学并入广济中心小学,并在大梁街设分部;粮丰小学并入南苑小学,西郊乡中心小学并入范桂馥小学,西郊乡联丰小学并入华天小学。
  2002年9月,区实验学校创办,开设小学和初中,实行九年一贯制教育。当年,望春小学、西成小学先后撤销,并入区实验学校。2003年,广济中心小学在联丰世纪苑创办了实验校区,纳入中心一体化管理。2004年9月,镇明中心小学在南都花城也创办实验校区,由中心实行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经过近几年办学体制改革和学校布局调整,撤并一部分规模小、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截至2008年9月,全区有21所公立小学、436个教学班、18228名学生、1054名在编教职工。
  1969-2008年,由于旧城改造和办学体制改革、学校布局调整,共撤并小学43所。
  第二节 教学
  学制
  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颁《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分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两者并置一校的为两等小学堂。初等小学堂学习年限5年,儿童7岁入学(浙江省允许9岁、10岁入学)。高等小学堂学制4年,12岁以上初等小学堂毕业者入学。三十三年(1907),《女子小学堂章程》规定,初等、高等女子小学堂修业年限各4年。
  民国元年(1912)9月,教育部颁布《小学校令》,学堂改称学校,分高等小学与初等小学两级。初等小学学制4年,儿童6岁入学;高等小学学制3年,儿童11岁入学。11年(1922),小学实行“四二制”分段,小学修业年限为6年,前4年为初级,入学年龄定为6岁;后两年为高级。21年(1932)《小学课程标准总纲》规定,小学仍为6年,分三段,即低年级(一、二年级)、中年级(三、四年级)、高年级(五、六年级)。23年(1934),短期小学招9岁以上儿童入学,修业时间1年,要求达到非文盲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小学学制仍沿袭“四二制”,分春秋两季招生。1952年秋,试行政务院《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从一年级新生开始试行五年一贯制,招7周岁儿童入学。1953年12月暂停试行,恢复“四二制”。次年起停止春季招生。1960年8月,省教育厅下达《浙江省1960—1961学年度五年一贯制教学计划》,重新进行五年一贯制试点工作。根据儿童发育情况和家长要求,入学儿童年龄可为6周岁,也可为6周岁半或7周岁。1962年除重点试点单位外,其他学校中止五年一贯制试行。“文化大革命”开始,缩短学习年限,1971年起一律实行五年制。1983年,小学一年级开始恢复六年制课程。1989年起全部恢复六年制课程。1999年起,小学新生入学年龄提前到6周岁。2008年9月起,与东恩中学对口的镇明中心小学总部、广济中心小学总部、翰香小学、解放南路小学、偃月街小学一年级开始改为“五年制”试点学校。
  课程设置
  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颁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课程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8科。高等小学堂设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9科,手工、农业、商业等科根据学校实际开设。修身、读经讲经占突出地位,不能随意更动。
  民国元年(1912),初等小学课程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7科,高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三年级起兼设珠算)、本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10科,另加农业或商业,也可设英语,女子加缝纫。各校所设课程略有差异。5年(1916),教育部公布《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提倡体育、智育、情育、志育并重,并自第三学年起,修身兼授公民须知。8年(1919)改修身科为公民、卫生科,国文改为国语科,手工、图画改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科。初级小学增加社会、自然科。11年(1922),教育部《小学课程纲要》对学制进行改革,实行“四二分段制”,课程相应修改,设国语、算术、公民、卫生、历史、地理(后4科初等小学合为社会科)、自然、体
  育、音乐、手工和图画(后分别改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此后,又于民国17年、21年、25年和34年四次调整课程设置,主要调整对象为政治类课程。
  解放初,小学沿袭“四二制”,课程设政治、语文、算术、自然(高小)、历史(高小)、地理(高小)、体育、美工、音乐等科。初小语文包括常识,算术从四年级起加珠算,美工包括图画和劳作。初、高小一律取消公民训练和童子军训练科。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小学修业年限改为5年。次年秋,城区小学一年级试行五年一贯制,开设语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体育、美工(含图画、劳作)、音乐等8门课程。其中语文包括阅读、说话、作文、语法、写字,算术包括珠算,自然包括卫生常识。1953年秋,恢复“四二制”,中低年级设语文、算术、体育、唱歌、图画、手工劳动等科,高年级加历史、地理和自然。1955年9月执行教学部新颁《小学教学计划》,四年级体育课从每周1节增加到2节。1958年,各年级增加生产劳动课,一、二年级进行手工劳动,三、四年级进行校内生产劳动和手工劳动,五、六年级参加生产劳动。1959年镇明中心小学学生还参加小高炉炼铁、填河劳动等。1960年根据省教育厅制订的教学计划,学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课)、文化知识教育(包括语文、算术、自然、农业常识、手工劳动、地理、历史、唱歌、图画、体育)、生产劳动。课外活动、自修课都列入教学计划。1964年,各小学开设周会课(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时事政策教育),语文(包括阅读、作文和习字)、数学、历史、地理、自然、生产常识、体育、音乐、图画、手工等课程。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强调以阶级斗争为“主课”,区内小学开设课程较乱,有的学校把语文、政治合并为政语课,以“毛主席语录”、“老三篇”为教材,图画、音乐合并为革命文艺课,体育改称军体课。1971年,学校按照毛泽东“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指示安排教学计划。一至三年级每学年学习文化课时间为40周,四、五年级为38周。增加学工、学农、学军时间,一至三年级为2周,四、五年级为4周。暑假6周,寒假2周。1978年根据省颁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四、五年级增设政治、自然常识,每周各2课时。1981年3月,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恢复地理课。有条件的学校四、五年级设外语课,每周3课时。课外活动7课时。各年级每周总课时25~27节。学生在校活动总量每周控制在31~34课时。1983年7月,区内小学全部改为六年制,一至六年级均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体育、美术、音乐、劳动等课。四至六年级开设自然课,五年级开设地理课,六年级开设历史课。1992年秋起,区内小学五至六年级,每周开设3节外语课。2001年,区教委对各小学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作部分调整:每节课授课时间由40分钟调整为35分钟。设置的课程分为三大类: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必修课除开设省规定的课目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周增设3节外语课,一至四年级开设1节生活与劳动课,一至六年级每学年开设2周综合实践活动课。选修课四至六年级每周增设1节信息技术课。活动课增加每周20分钟健康教育内容。2002年遵照教育部新课程标准要求,区教育局开发和设置了地方课程。从秋季起,将“小学法制教育”列入三至六年级课程,把“我爱月湖”列入全区四至六年级课程。此外,各小学五至六年级学生每学期安排半天劳动实践课,内容为陶艺、烹饪、精工木工、手工制作等。
  课堂教学
  组织形式 清末,境内私塾和学堂以个别教学为主要形式,学生年龄、教材、学习年限均无统一规定。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制定小学堂章程后,城区学堂开始制订统一课程、统一时刻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由个别教学向班级教学制过渡。
  民国时期,城区规模较大的小学实行单式教学,一般规模学校单式教学与复式单班教学兼设,规模较小的学校实行复式教学,农村学校多为复式单班教学。
  解放初期,教学形式基本与前类同。1956年,城乡接合部及境内农村小学推行过二部制教学,第一部、第二部每天上课各4节,课外活动1节。1965年起,境内小学实行单式教学。
  教学方法 清末,《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凡教授之法,以讲解为重要,讲解明则领悟易。”学校教学多为老师讲、学生听。民国时期,境内小学引进欧美和日本教学方法。山小学试验“五段教学法”,即预备、提示、比较、总结和运用五个步骤。民国9年(1920),蔡氏私立两等小学校低年级试行自学辅导法和设计教学法,高年级则采用教室讨论、自由阅读、早晚自修、校外教授、旅行考察等五种教学方法。21年(1932)后,实施部颁《小学课程标准总纲》,学校教学注重“做”,要儿童手脑并用,身体力行。县立山小学高年级国语科采用“概览全文,检查生字难词—质问应答—练习读讲—深究(形式研究和实质研究)—整理(表解或其他)—应用(辞句练习、表演和其他)—批评订正”的教学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继承原有教法的同时,强调教学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提倡教学民主,学习老解放区的教学经验。1952年,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和普希金教授法。课堂教学提倡五环节教学,即组织教学、复习旧作、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并实施五级记分法。镇明中心小学被列为苏联教学经验改革试点单位。1958年,学校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强调教学联系政治时事和工农业生产实际,师生参加体力劳动和社会实践,对纠正当时存在的教学脱离政治、脱离生产和脱离实际问题起了推动作用。但由于活动、竞赛和统考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1961年贯彻《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和《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加强“双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1963年起,贯彻《浙江省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镇明中心小学被市教育局定为贯彻条例试点单位。1964年,各学校学习毛泽东十大教授法,课堂教学要求教得生动、学得活泼,提倡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核),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9月中旬起学校“停课闹革命”,批判“智育第一”、“师道尊严”,原课本停止使用,语文、政治合并为政语课,学习“毛主席语录”、“老三篇”。教学秩序混乱,教学方法改革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整顿教学秩序,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上来。课堂教学倡导“精讲多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散难点”十六字教学方法。高年级还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按学生程度分快慢班,使各班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提高。学校自觉开展教改实验,探索提高教学质量途径。1981年,海曙中心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楼盈菲的课堂教学经验在全省推广。次年,浙江省教育厅调查组在海曙中心小学蹲点,肯定该校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1987年出台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估标准,教学方法强调启发式、直观性。新芝小学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四个改变:变“学会”为“会学”,变“讲堂”为“学堂”,变“小课堂”为“大课堂”,变单调的语言信息为现代教具输入信息。1990年以后,区内小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方法。市实验小学语文课试行异步识字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海曙中心小学各科实施激励教学法,新芝小学语文课试行五步导读法、快速作文教学法,解放南路小学、孙文英小学进行乐学教育实验,区教研室开展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镇明中心小学进行弹性教学实验。一些学校进行情境教学、游戏教学、自主教学、创新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
  教改实验
  境内学校教改实验最早开始于民国21年(1932)。当时,山小学(镇明中心小学前身)被鄞县教育局定为中心训练、科学表演、儿童自治、复式教学等教改试验学校。20世纪70年代开始,区内小学教学改革风气渐浓。1972年春季,海曙中心小学教师楼盈菲所教的一乙班52名学生进行首次三算(即口算、心算、笔算)教学实验,至1978年毕业时,全班学生平均成绩打破全市纪录,28名学生考入省一级重点中学效实中学。1982年起,宁波师范附小开展多项单项性和整体性教改实验,有“数控法”量化评估学生思想品德、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与发展、三算教学、整体综合实验等。其中“数控法”评估学生思想品德实验,1986年在全省实验小学校长会上介绍推广。1984年9月起,镇明中心小学开展低幼衔接、电化教育、自然常识、英语口语及体育课高段男女分班、低段增设唱游课等多项教改实验。其间,宁波师范附小、海曙中心小学等先后开展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后在区内各小学推广。1986年1月,宁波师范附小被命名为宁波市实验小学后,学校开展了整体教育改革等多项实验。1990年,区文教局、市实验小学、新芝幼儿园、达敏学校分别开展“城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德育整体综合实验”、“审美教育”、“幼儿园隐蔽课程”等课题研究,并被列为市规划课题。其中“审美教育”、“幼儿园隐蔽课程”、“德育整体综合实验”课题成果,分别获浙江省和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三等奖。1991年,海曙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兼教科室筹备小组成立,全区有省市级研究课题36项,其中“弱智儿童的三算教学实验”列入省级规划课题,“后进生的成因”及“激励教育研究”等4项列入市规划课题。1991—1996年期间,区教育学会“有效活动的研究”、区文教局“探索以街道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工作新格局”、市实验小学“审美教育的研究”、李兴贵中学“初中生心理健康指导实验”、达敏学校“运用舞蹈训练提高弱智儿童智力”、东方中学“民间私人办学研究”等项课题,分别在全国、学会系统、省获科研成果二、三等奖。1996年由区教科室牵头,市实验小学、海曙中心小学、解放南路小学和段塘学校参加浙江省“九五”重点课题素质教育“百校工程”实施策略的研究,并分别承担“审美教育”、“创新教育”和“关心教育”等子课题研究任务。1997年5月,全省素质教育“百校工程”审美教育现场会在海曙中心小学及市实验小学召开。课题成果在省市获奖。1996年以后,爱菊艺术学校的“艺术教育”、镇明中心小学的“弹性教育”、翠柏小学的“法制教育”、高塘小学的“环境教育”、中原小学的“国防教育”、孝闻街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海曙中心小学的“课堂教学现代化”等项实验课题成果先后在省市获奖,学校在教改实验中形成各自的教育特色。2001年、2002年,宁波市实验小学、区实验学校等先后开展小班化教学研究和探索。2004年,海曙区加入国家“十五”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实验研究”课题组,承担“基于学校、社区、家庭互动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研究,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被课题组评为一等奖。
  课外学科活动
  民国时期,学校运用多种形式开展课外学科活动。课外阅读:塔水桥小学将图书分到班级保管,指导学生开展课外自由阅读活动。学生自三年级起,每人自备读书笔记一本,记载读过图书的书名、篇目、页数、佳句、疑字、难句、全书大意和读后感,每周由级任教师查阅一次,优秀者给予奖励,并利用自修课在班内交流,然后推荐优秀者在周会时间向全校学生演讲。狮子桥初级小学还编辑《指导阅读办法》,采用中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教师指导中年级,优等生参加儿童读书会等形式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演讲竞胜会内容有如何救济灾区儿童、时事知识等。西河沿小学定期组织演讲比赛、开辩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明辨是非,增长知识。翰香小学、星荫小学经常举行演讲竞胜会。民国21年(1932),鄞县《小学国音时事演讲竞胜会办法》规定,小学国音时事演讲竞胜会分中级、高级两组,用国音演讲,材料以时事为限。评判标准分言语、姿态、取材3条。优胜者给予奖状或奖品,奖状由县政府发给,奖品由主持者向各界征集。其他比赛:星荫小学举办作文、书法、健康、读法、球类和棋类比赛。翰香小学有作文、日记、书法、球类、棋类和踢毽子比赛。《鄞县小学作文比赛办法》规定的评判标准为思想占40%,辞藻占30%,结构占30%。县优胜者除发给奖品外,还将成绩刊登在《儿童周报》上。25年(1936)6月,鄞县举行小学六年级算术抽考,75所学校、1319名学生参加,私立星荫小学总成绩全县最优,平均分达86.25分。时事报告会、校刊:西河沿小学朝会时报告时事,高级部学生每日午后阅读报纸半小时,学校编印校刊,学生向校刊投稿。狮子桥初级小学中年级学生每日记课外日记,定期出版校刊,交流学生优秀习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广泛开展课外学科活动,结合政治运动组织故事会、作文比赛、演讲竞赛、手工制作和体育竞赛等。1953年,区内小学开展制订“小五年计划”活动,有农作物和花卉栽培、动物饲养,少数学校组织艺术、科技等兴趣小组。1955年开展种植、养殖课外活动。1956年10月,市区举行第一次航空模型比赛,市第二中心小学(现镇明中心小学)得小学组第一名,学生周康信得个人弹射类第一名,成绩为5.9秒。1959年,学校参加市区各种会考统考,经常白天学习不够,晚上复习备考,还搞“技术革命”,制作超声波发生器。学生既要参加生产劳动,又忙于应付统考,课外学科活动变成劳动或复习辅导活动。1980年12月,宁波市举行首届中小学无线电收音机制作比赛,仓基街小学朱美芬获小学女子组第一名。1982年中小学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组织学科兴趣小组。1983年后,镇明中心小学建立班校两级兴趣小组,有写作、故事、书法、数学、绘画、气象、养殖、田径等,还建造了宁波市第一个儿童乐园、宁波市第一个校游泳池,成立了鼓号队、游泳队等,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率达100%。1984年,该校学生董晶晶的作文《我送老师上北京》和李海的图画作品获省三等奖,陈华获全国国际和平年电子琴比赛二等奖;王俊获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1983年,翰香小学按学生的不同爱好和特长开设了书法、绘画、武术、小足球等兴趣小组。其中书法组培养了许多书画尖子,有47人分别在区、市、省、全国比赛中获奖,《人民日报》还刊登了有关新闻照片。1988年,海曙中心小学科技小组制作的作品“保国寺展新容”获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一等奖。市青少年宫为广济中心小学学生石磊举办了个人油画展,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新闻。1991年起,解放南路小学开展了以“小设计、小创作、小发明、小考察”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活动,有学生100多人次在区、市、省及全国各类科技活动中获奖,学校被命名为宁波市科技示范学校、中国青少年科技普及活动实验基地。1994年后,爱菊艺术学校学生有560人次在市各类文艺比赛中获奖,460人次在省及全国文艺演出和比赛中得奖。其中舞蹈《小巷记忆》获首届全国蒲公英少儿舞蹈创作、表演两个金奖。2007年,爱菊艺校被宁波市体育局、教育局定为宁波市艺术体操训练基地。
  第三节 德育
  学校教育
  清末,小学堂均按学部规定的教育宗旨,对学生进行“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教育,开设修身课、读经课,课堂、礼堂悬挂《圣谕广训》,教育学生尊孔读经、忠君报国,灌输封建礼教、孔孟之道。民国时期,学校实行训育制,德育由训育处主管,级任教师负责实施。民国元年(1912),废除读经课,仍设修身课,内容包括“孝悌、亲爱、信实、义勇、恭敬、勤俭、清洁”等,旨在“涵养儿童之德性,导以实践”,“对于社会、国家之责任,养成爱群爱国之精神”。高等小学修身课注重卫生、立身、处世、待人之道,培养学生思想情操,具有国民品德。学校通过修身课、公民课、党义课、公民训练课,对小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当时私立星荫小学,经浙江省党部审查配备了训育主任、训育员和党义课教师。据校史记载,学校设三民主义一科,目的是使儿童明白自身对各方的地位和世界各方的大势。8年(1919)五四运动前后,一些小学向学生进行反帝反封建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年,境内的甘溪小学、县立第一高等小学(镇明中心小学前身)师生参加全市中学生反帝示威游行,声援北京学生五四爱国运动。11年(1922),废除修身课,增设公民、卫生课。20年(1931)开始,多数小学对学生进行三民主义教育。27年(1938)9月,各校一律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共同校训,或写标语于校门两旁,或自制匾额悬挂公共场所。28年(1939)9月,教育部颁发《训育纲要》,“养成礼义廉耻的观念,对总裁必须竭尽忠诚”列入小学公民训练标准。但不少学校把抗日救亡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内容,并通过集会、阅读进步报刊、讲革命故事等形式向学生传播进步思想。
  解放初,各学校普遍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教育。下半年,小学开设政治课。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和三大运动(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镇明中心小学师生捐献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运动。1953年贯彻毛泽东“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指示,各小学以培养学生“三好”为目标,开展争三好和读好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把一切献给党》、《我要读书》等)活动,举行以学英雄为主题的班队活动。1954年,贯彻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反对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通知》,各学校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和自觉遵守纪律教育。1957年,小学增设一节“周会课”,六年级增设“时事政策课”。是年,毛泽东提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各中小学贯彻“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对学生开展“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教育。镇明中心小学实行开门办学,组织师生参加小高炉炼铁、填河等劳动。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各中小学以雷锋事迹、雷锋日记教育学生,开展“学雷锋、创三好”活动。下半年,贯彻省委宣传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阶级教育的意见(初稿)》,各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忆苦思甜”、“访三老”、“讲三史”活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思想教育主要内容是进行“三忠于”(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的思想、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教育,学习《毛主席语录》,背诵“老三篇”,搞阶级斗争、大批判。1971年,学校开展学军活动。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各中小学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恢复。1977年,中断10年的学习雷锋活动恢复,各中小学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做好事”教育活动。1979年,学校对学生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1981年,小学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各年级每周一课时,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思想品德课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各学科任课教师根据教材中思想教育的要求和学科自身教学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育。是年秋,学校开展以“五讲”(讲道德、讲文明、讲礼貌、讲秩序、讲卫生)、“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为中心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1983年,全区进行国旗、国歌、国徽教育,中小学都建立升降国旗制度。199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颁布,学校严格实行每周一次升降国旗制度。1990年,孝闻街小学率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区教育局先后向全区推广。1991年8月,按照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颁发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初稿)的通知》要求,组织学生开展“读爱国主义书,看爱国主义电影,唱爱国主义歌曲”活动。1993年3月,国家教委正式颁发《小学德育纲要》。1994年8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全区各学校的德育工作围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中心开展,并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1996年结合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75周年,各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是年,宁波市首家“红领巾法制学校”在翠柏小学创办,学校自编《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材》,各年级开设法制教育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该教材在全区和宁波市各小学推广。海曙中心小学、市实验小学和解放南路小学分别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创新教育,并在全省审美教育课题现场交流会上作专题介绍。1997年、1999年,各校以庆祝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2000年,全区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2002年,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全区学生中开展“美德在身边”读书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实践公民道德规范。2003年,全区低段和高段思想品德课分别改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后,全区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德育体系的建设,形成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合力。2008年各校开展创建文明单位和建设“和谐校园”活动。
  学生自治组织 民国时期的学生自治会以三民主义培养学生法治精神,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群育之发展为目的,以校内为限。如翰香小学的学生自治会名为“翰香市政府”,下设公安、卫生、教育、社会四局。又有法院、纠察团、小医院、邮务局、阅览室、储蓄处、合作社、图书流通处等,办理自治中的各项事务,组织开展诸如秩序比赛、整洁比赛、灭蝇比赛等项竞赛活动。
  儿童接受军事化训练的一种组织是童子军。中小学生训育管理以童子军训练为中心,并作为必修课。民国6年(1917),省立四中(今宁波中学)首先建立童子军,称鄞县第一童子军团。27年(1938)5月,城区小学成立童子军团,普及童军训练,推进国防教育,并限期送报,对落实不力的校长予以撤职。29年(1940),中小学童子军团参加省童子军课程训练总考验,举行童子军大会,内容有检阅、营火、露营、战时后方服务、技能表演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消童子军,成立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原名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6月改为现名)。1950年6月,宁波市第一个少年儿童队组织在湖东中心小学(现镇明中心小学)建立。学校少先队组织开展“读好书、学好样、做好事”活动,围绕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和三大运动,捐献飞机、大炮,收集废铜烂铁。1951年,镇明中心小学师生募捐10万余元(旧币)捐献飞机大炮,支援抗美援朝运动。1963年3月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6月2日,区内16所小学联合召开“红小兵代表大会”,以“红小兵”取代少先队组织。
  1978年,各校重建少先队。1981年开始,少先队开展“人人争戴小红花”、“五讲四美三热爱”和“全国万名创造杯”活动。当年,海曙中心小学获宁波市和浙江省少先队“小红花”活动先进集体。1985年,海曙中心小学获全国少先队活动创造杯奖,1987年获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1988年,各小学少先队开展“快乐中队”活动。1989年10月起开展“学赖宁、见行动,人人争做好孩子”系列活动。1991年开始,各校少先队响应全国少工委号召,广泛开展“雏鹰争章”活动。解放南路小学少先队获全国“雏鹰红旗大队”。2005年6月,海曙中心小学大队委员钟亦龙代表浙江省出席全国少先队第五次代表大会,并当选浙江省唯一的一名全国少工委少年委员,在大会期间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行为规范教育民国时期,私立星荫小学采取常规训练、中心训练、仪式训练、朝会或晚会训练、团体比赛、养性训练、好学生选举及家庭访问和施以适当惩罚或奖励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准则教育和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设立学生反省室,揭示自省语,建立学生功过册、训育记载表、清洁比赛评判表等10种训育表册。私立三一小学依照公民训练标准,制订秩序、礼貌、勤劳、服务、整齐5项训育目标,分团体训练、个别训练、特殊训练3种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对学生进行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1955年2月,各小学贯彻执行教育部先后颁发的《小学生守则》(1955年20条,1963年8条,1979年10条,1981年10条)。1988年9月起执行国家教委《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各学校根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分段组织实施。宁波市实验小学制订了《宁波市实验小学学生行为规范实施细则》。1991年8月,国家教委正式颁发《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995年6月,区教委制订了《海曙区中小学行为规范达标情况评估标准》,指导各学校开展人人争做规范生、校校争创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活动。至1996年,经考核评估,全区近40所中小学中,18所学校获区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海曙中心小学、镇明中心小学等学校还被评为市级行为规范示范学校。
  校训、校歌、校风教育 民国时期有的小学制订了校训、校歌。翰香小学以“恒勤”为校训,星荫小学以“致知力行”为校训,鄮西小学以“勤、敬、信、勇”为校训。星荫小学等学校还创作了校歌,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歌词详见第四十一编“丛录”第二章第二节“歌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少学校注重校风、校歌教育。镇明中心小学在1962年创作了校歌,歌词和曲分别由王振珊、叶兵创作。歌词内容是:“在那湖西之滨镇明之岗。那里峻宇长廊百花芬芳。整齐明净的校园,有着悠久的荣光,这里是我们可爱的学校。啊,祖国!哺育我们成长,啊,亲爱的党!教导我们有理想,我们成长茁壮……”2006年是海曙中心小学和镇明中心小学的百年华诞,两所学校分别创作了校歌《海小之歌》和《芬芳校园》。1987年,宁波市实验小学的校风主题词是:“勤奋、文明、求实、创新。”90年代海曙中心小学提出的校风主题词是:“奋发、好学、诚实、健美。”
  班主任工作 1962年3月,省教育厅发出《关于组织教师学习焦慧珠教育孩子优秀事迹》的通知。表扬海曙区咸塘街小学班主任焦慧珠,把一个“不可救药”的“双差生”(品德差、学习成绩差)教育成一个三好少先队员的优秀事迹,并号召全省教师向她学习。20世纪70年代,镇明中心小学《细致观察挖掘后进生闪光点》一文,在省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会议上介绍,后选入教育部编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经验》一书。1992年,区文教局制订《小学优良班集体建设考核评估标准》,各学校根据标准,开展争创优良班集体活动,广济中心小学还制订了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标准。同年,宁波二中、海曙中心、镇明中心等5所学校被评为市优良班集体建设先进集体。在班主任工作中,历年来涌现了全国三八红旗手焦慧珠(咸塘街小学),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翁志行(段塘学校),全国优秀班主任倪慧增(海曙中心小学),省优秀班主任袁幸福(广济中心小学),市优秀班主任陈亦华(镇明中心小学)、曹惠芬(海曙中心小学)、项瑛(西郊乡中心小学)、李爱娣(马园小学),市首批中小学模范班主任茆苑(海曙中心小学)等一大批教师。
  社会教育
  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前后,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和甘溪小学的师生参加全市学生反帝示威游行,声援北京学生五四爱国运动。21年(1932),省立四中附小学生会举行抗日阵亡将士追悼会,所有挽联均系学生自撰自书,有一联曰:“流、流、流,流出热血;杀、杀、杀,杀尽倭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教育主要由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拥军优属,为烈军属做好事,请解放军给学生讲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和革命战斗英雄故事等。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先后开展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讲卫生、大办钢铁等运动。70年代初,高年级学生搞野营拉练,接受社会教育和军事化训练。海曙中心小学300余名师生参加了为期20天的野营拉练。1989年段塘镇成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领导小组,共同管理学生思想教育。同年,区文教局教育科在宁波八中和孝闻街道成立街道、学校、家庭三结合领导小组,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途径。1991年,区文教局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在高塘街道进行社区教育实验,建立由街道,部队干休所,李兴贵中学,高塘、新芝小学和新芝幼儿园负责人共同参加的高塘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进一步探索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新形式。1992年3月在原高塘、孝闻、县学、湖西街道和辖区18所中小学,开展全区社区教育工作试点。12月,市第五次德育工作会议在海曙区现场召开,会后市教委发文向全市推广区社区教育经验。1993年1月,社区教育工作在全区十个街道(后合并为五个)、一乡一镇,48所中小学全面开展。同年7月,区社区教育委员会成立。此后,区社教委发动社会各方,指导街道、居委会、学校社区教育组织,针对辖区青少年的特点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1992年3月,由区文教局、海曙交警中队、团区委三家单位联合发起组建的区少年警察大队在解放南路小学成立。从1992年至1998年6月,全区在25所小学建立少警中队25支,受训少警队员1500余人。他们通过上岗值勤、慰问联欢、交通知识竞赛、夏令营集训、少警大检阅、文明知识宣传、卫生督查等一系列活动,对少年儿童进行交通法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及艰苦奋斗精神教育。1999年,少警队员曾代表宁波市参加全国首届少年军校大比武,获得全国3项金奖,受到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的接见。
  家庭教育
  1984年9月,苍水街小学创办区内第一所家长学校,给家长传授怎样指导子女学好语文课、数学课,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开发孩子智力等知识,还邀请市妇儿医院保健医生给家长讲授如何做好儿童保健的知识。1986年,苍水街小学家长学校的经验在全市交流,次年该校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家长学校。1992年,部分街道办起家长学校。1993年成立区家庭教育研究会,指导区内48所中小学全部办起家长学校。学校利用家访、召开座谈会、组织家委会、创办家长报等形式与家长联系,对家长进行家教知识辅导。1997年,区教委教科室编写了小学生家长学校课本——《教子有方》,供全区小学一年级家长学校使用。2001年,区教委成立由专家、教师、医生、老干部等10人组成的全区家长学校讲师团。2002年后,学校建立向家长开放日制度,安排家长来访日、接待日、听课日,发放家校联系卡等。苍水街小学、镇明中心小学等被评为省、市级先进家长学校,邵莉等被评为教子有方优秀家长,戚芷琴、包梅英曾被评为省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
  第四节 特殊教育
  境内有区教育局管辖的智力残疾儿童学校——达敏学校和市教育局管辖的市聋哑学校各1所。学制、招生对象等,根据各校特殊情况制定。
  宁波市聋哑学校 前身为鄞县私立济喑聋哑学校,由杭州籍聋哑人章春坡于民国36年(1947)创办并担任首任校长,原址在孝闻街131号林氏宗祠(今孝闻街48号)内。1949年9月,董事会改由市工商联领导,改名市私立济喑聋哑学校。1956年1月市政府接管,改为现名。学校先后迁址孝闻街北端和横河街35号,2002年8月迁往现址粮丰街165号。校园占地面积30余亩,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1956年前为六年制,后改为十年制。聋哑学生年龄一般偏大(12周岁以上)。“文化大革命”后,参照国内多数聋哑学校学制,改成八年制。1994年起改为九年制。教学大纲同普通小学,采用教育部编写的专门教材,并试行口语教学。1984年起,执行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八年制聋哑学校教学计划》,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常识、美术、教育(低段为律动课)、手工劳作7门课程。高年级增设职业劳动教育课(有缝纫、木工、美工3组),程度与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长春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相近。1995年秋,率先在省内开办职业高中班,开设工艺美术专业。1999年增设服装设计和制作专业,职业高中改称职业中专。2003年开设烹饪与面点专业。至2004年,有职业中专毕业生100余人,其中60名学生进入各类大专院校继续深造。
  学校以“重视个性培养,发展学生特长”为目标,积极探索“夯实基础,发展个性,学会创新”的教学模式,1999年,舞蹈《童趣》获省残疾学生文艺会演创作、表演一等奖,全国残疾学生文艺会演创作、表演三等奖。2004年,校舞蹈队演出的《那一场雨》获省残疾学生文艺会演创作、表演一等奖,全国残疾学生文艺会演创作、表演二等奖;舞蹈《春的律动》获省残疾学生文艺会演二等奖;舞蹈《大地骄子》获省残疾学生文艺会演创作三等奖、表演二等奖;二胡《赛马》获全国残疾学生文艺会演三等奖。2002年在全省聋人单项体育比赛中,校羽毛球队获男女单打第一名,乒乓球队获单打第二、三名,门球队在全省比赛中分别获男、女团体第三名。2003年,在绿星国际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有3名学生获金奖,3名学生获银奖,6名学生获铜奖。在全国首届残疾学生工艺美术作品评比中,有4幅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2004年9月,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在该校成立。10月,足球队代表省参加全国残疾人足球锦标赛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11月,在省首届聋人运动会中,共获得10枚金牌。
  学校集小学、初中与职业中专于一体,并附设盲人教育部,有19个班级(盲班3个)、283名学生(其中盲生31人)、51名教职工,专任教师43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名,中级职称教师24名,市级骨干教师1名,市教坛新秀及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奖者7名,大专以上学历教师35人。教师中有7名获中国福利基金会颁发的“优秀特殊教育工作者”荣誉,2名获省“春蚕奖”,多名获市“红烛奖”、市“十佳师德楷模”、市“十佳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学校曾被评为省先进学校、市文明单位。
  宁波市达敏学校 是宁波市第一所智力残疾儿童学校,创办于1987年7月,校址在英烈街8号,首批招收两个班级,28名学生。1989年9月迁址双桥街3号。1993年11月,香港顾国和基金、孙志新先生捐资100万元在双桥街19号建造达敏学校新校舍。2003年9月迁往现址孝闻街48号。
  学校招生对象为智力残疾儿童(智商在70以下),以中度和重度智障伴有自闭症、多动症、脑瘫等多种问题的学生为主。招收范围以境内智障儿童为主。学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打破年级编班制,根据学生的适应性行为和智商程度分班。打破传统的学科教学制,实施单元教育分层法。打破封闭式课堂教学制,建立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成立按区域划分街道协作教育点。采用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单元教育与分层教学相结合,实施单元主题教学法、生态情景教学法、社区生活体验教学法、功能代替法、个别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1990年以来,多项课题在省市级立项并获奖。其中省级课题4个,获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弱智儿童三算结合教学的实验研究》与《弱智儿童广播操》分别获市二等奖。《弱智儿童教育与实践》一书在中央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评为“浙江省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参与主编省《全日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化实验教材》(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教师撰写的8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和获奖。在省特殊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中,2000—2007年连续5届获得数学、语文、综合课一等奖,有多名教师在省及全国教学课件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首任校长史金娟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市劳动模范。现任校长刘佳芬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省特级教师、市名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学生文艺节目“飞翔的梦”,获省特殊学校文艺演出一等奖、创作一等奖、辅导奖。美术作品“月夜花开”,获全国首届特殊学生工艺美术作品大赛一等奖。“赶海”获“全国首届工艺美术作品大赛三等奖”,“窗外”获全国首届工艺美术作品大赛三等奖、“迷你海塘”获省特殊学生工艺美术作品大赛三等奖。学生在参加浙江省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取得了30枚奖牌。毕业学生有的进了工厂、公司、医院上班。学校连续10年被评为市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被评为省科研工作200强、省巾帼示范岗、全国特奥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先进单位,“‘恒爱’送教”被评为宁波十大优秀品牌之一。
  链接
  特殊教育社区化的调查与研究
  特殊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各类特殊儿童的特点,运用特殊的方法、设备、措施,完成各自不同的缺陷补偿,使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海曙区作为宁波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文化氛围浓厚,人文环境优越,是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现代学校制度研究先进区,独特的社区教育资源和优越的区域地理人文环境为特殊教育社区化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区内唯一一所以智障儿童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教育学校——达敏学校,开展特殊教育社区化的实践。
  一、特殊教育社区化问题的提出
  智障人是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对达敏学校毕业的30名学生调查发现,就业的仅6人,靠父母抚养、无独立生活能力的24人。多数学生毕业后找不到事做,长期待在家里,很少与外界联系,变得更加抑郁、孤独、胆小。调查表明,学生毕业后的生活、就业情况并不令人乐观。这种特殊教育,局限在学校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特殊教育工作者只关注特殊教育需求者部分生活或阶段性需求,这种教育存在很大弊端,无法实现残障学生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教育目标。学校和教育者总是习惯于让学生来适应已经设计好的教育、现有的教师和办学条件,而很少根据特定学生的需求来设计教育教学,配套相关教师和相应教学设施。因此,建立在这种机制中的特殊教育也只能为特殊教育需求者提供相对孤立的教育,缺乏服务的传递性、开放性和教育的公平性。
  特殊教育社区化,就是跨出学校这个小圈子,面向社会大环境,变封闭办学为开放办学,把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社区、社会,以政府搭台、学校唱戏、社区协助的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特殊教育的办学过程,实现学校和社会、智障学生之间和谐发展的新模式。
  二、特殊教育社区化的实践
  (一)创新办学模式
  达敏学校通过整合社区、家庭、学校资源,在政府大力支持、社区大力协助下,形成了社区资源为学校教育服务、学校教育为社区开放的办学模式。
  政府支持。政府满足学校开展特殊教育社区化研究必需的专项经费要求,包括办公经费(含师生在社区教学中的经费)和开展课堂教学在社区的科研经费。智障学生实施全免费读书。重视达敏学校的发展,逐年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特殊教育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的待遇,并为学校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社区协助。在政府协调下,引导社会各界支持、帮助、参与特殊教育,成立由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仁人志士、家长参加的达敏学校教育协作理事会,协调解决学校在运用社区教学资源中碰到的问题。教育协作理事会是教育制度改革的创新,是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教育教学活动互动,社区协助学校教学活动,协助智障学生在社区完成学习、生活任务的协作组织。
  协作理事会领导由理事会成员选举产生,其中理事长1名(由达敏学校校长担任),副理事长2名(由社区人士担任),理事成员多名。理事成员均参与学校必需的教育教学支援、管理,学校在社区教育中有重大活动先提交协作理事会研究、讨论,真正为智障学生在社区生活、学习搭建平台。
  协作理事会成立后,构建了一套理事会的运作程序,开展课堂教学在社区的教育活动。先由教师与家长共同诊断孩子在社区的学习需求,制订出学习方案,经协作理事会同意后,教师带学生进入社区学习;在社区学习时,由教师辅助,协作单位联系学习地点,志愿者帮助,家长配合,共同完成社区的学习活动;社区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向学校反馈学生在社区学习时的成绩和困难,学校将学生在社区学习的情况反馈给协作理事会。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协作理事会随时了解教师带学生在社区学习的情况。
  (二)创新教学模式
  达敏学校提出“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改革,从生活教育(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生存教育(培养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能力)、生命教育(培养分享高质量生活能力)的一系列研究,为特殊教育社区化奠定基础。
  特殊教育是一种开放式、和谐、协作的教育。根据社区的发展、智障学生所处社区的生活环境,对校内的课程设置、内容选取、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调整,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学习和训练。教与学在动态中不断发展,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特殊教育社区化将学生课堂进社区与课堂模拟成社区环境相结合,一方面,将课堂模拟成超市、农贸市场、快餐店、休闲场所、体育活动区、社区医院、娱乐处、交通道路、公交车,让学生在模拟现场完成各种动作;另一方面,将学生直接带到超市、农贸市场、公交车上等场合进行实地训练,对学生适应社会、学校教学研究工作深化、社会和谐稳定都产生了明显的作用。
  学校内部开展课题研究,从课堂教学在社区的教学思想的领会到制度化开展课堂教学在社区的教学活动,从全员参与生态课程的编制到全面开展生态课程的实施,每个月进行教育叙事,每学年召开科研研讨会,研究和探索特殊教育社区化的课题。
  (三)创新评价模式
  特殊教育社区化的评价包括对学校教与学的评价,对政府的评价和对社区人员的评价。根据学校的课堂教学在社区的实践,将评价归纳成动态的教学目标评价、教师社区教学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学生社区生活技能、语数成绩等评价。从不同角度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师生的课堂教学在社区的地位。对政府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对特殊教育与对特殊学生的支持程度上。对社区人员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对特殊教育进行协助的表现过程中。
  三、特殊教育社区化的成效
  (一)促进智障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课堂和社区课堂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增加了学生自主参与社区生活、活动的次数,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性。据学校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观察记录显示,学生语言表达、计算、自我选择、自我决定、动手操作能力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提高。2005年,首届初级职业班毕业生中,轻度智障学生100%实现就业,创造了达敏学校教育的历史。家长们反映,“孩子变了,以前孩子很少外出,一到陌生环境就害怕,现在居然能独自一人去社区活动了”。有些高段学生竟然还会独立买菜,独立去游乐场所。学生的这些变化验证了有效的教育是有成果的教育理论,达到了特殊教育的理想效果。
  (二)获得学校教育和社会建设双赢成果
  具有发展性。特殊教育社区化将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和教育改革与本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密切结合,促进学校和社会同步发展,为政府实施均衡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和谐社会探索了一条值得借鉴的新的办学途径。达敏学校从“学科课程”改革到校本课程的系列建设,即从“功能课程”的开发到“发展课程”的研究,再到“支持性课程”的形成,完善了学校校本课程体系,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和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形成。
  具有创新性。形成了“学校课堂与社区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创建了“知能整合,知行合一”的教育理论,构建了达敏学校教育支持平台。实践证明,整合家庭、学校、社区资源,为特殊教育服务的“达敏学校教育协作理事会”,既完善了本地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研究,又为全国其他同类学校的持续发展探索了有效的办学路子。
  具有突破性。基本上实现了达敏学校自己提出的和谐教育理想,即“教育应该是幸福的,我们追求一种开放的、民主的幸福教育;特殊教育应该是全民的,我们追求一种和谐的、协作的、快乐的全社会的特殊教育;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在合作中完成的,合作使我们更和谐、更有效、更进步”。这在教育学和社会学上是一个突破。
  特殊教育社会化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区、政府多元协调的互动机制。提高了社区对智障学生的支持力度。学校经常带智障学生去社区学习,让单位工作人员逐渐了解这批特殊需要人群。在学习中,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和帮助力度加大了。中央花园物业管理处、社区快餐店、高塘农贸市场、社区公园等进行的10周对学生协助情况记录显示,社区人员对智障学生学习活动的协助从部分支持到完全支持。提高了家庭对学校教育的理解与支持。家庭对学校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特殊教育社区化,提高了学生生存能力,减轻了家长的身心负担,为整个家庭带去了快乐。以前家长总是要求教师教写字、算术等文化知识,自从学校多次带领学生到社区教学、教师多次与家长沟通、学校经常召开家长会以后,家长对现代智障教育理念开始慢慢理解。有的家长主动提出自己孩子某一方面能力不足,要求老师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培养孩子的社区实践能力。有的家长主动要求来校做义工协助老师教育,并利用工作之余带孩子外出,训练孩子在校学习的内容。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强化,学生在社区中的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促进了社会和谐。学校开展课堂教学在社区的教学过程中,营造了有利于智障儿童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智障儿童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在社区里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前提是能否被社会所接受。一个排斥智障儿童的社会环境不可能使智障儿童健康成长、有尊严地生活。特殊教育社区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校主动深入社区,促使社会转变观念,使其成为强有力的支持系统。特殊教育社区化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观念的转变和获得社会的支持,而社会的支持又不断增强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信心,最终形成了社会文明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四、特殊教育社区化的思考和建议
  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努力构建残疾人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逐步构建与国民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沟通,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协调发展的残疾人终身教育体系。
  科学规划布局,健全特殊教育办学体系。高标准建设特殊教育学校,按照教育部制定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满足中重度智障少年儿童教育的需求。积极向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两头延伸。推进轻度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点,建好资源教室,并配备专、兼职特教人员。
  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推进课程改革,加强体艺工作,重视职业技术教育,重视教育与康复相结合,深入开展特殊教育科学研究,打造海曙区特殊教育品牌。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按照特殊教育要求逐步配齐医疗、康复(含心理、言语、自闭症、脑瘫等)特教工程技术等特殊教育专业人员。重视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将特殊教育内容列入菜单,供普通中小学教师选择。进一步改善特殊教育教师待遇,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工资、福利,改善特殊教育教师生活条件,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享受特殊教育岗位津贴;特殊学校班主任津贴为同区域内普通学校班主任的1.6—2倍,以此稳定特教教师队伍,调动广大特教教师的积极性,保证特殊教育教师编制。
  加大投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设立特殊教育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补助特殊教育专用设备配备、资源教育建设、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培训等,做到专项经费每年按比例增加。切实保障特殊教育学校必需的办学经费,多渠道筹措特殊教育经费。
  加强领导,创设特殊教育发展良好环境。强化政府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实行特殊教育督导工作,将特殊教育列入政府教育实绩考核内容。加大特殊教育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尊重特教教师和残疾人教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围。
  (本文来源:海曙区副区长叶正波《海曙区特殊教育社区化研究》)
  第五节 小学选介
  宁波市海曙区海曙中心小学 前身是清同治九年(1870)蔡筠创办的星荫义塾。光绪三十二年(1906)二月改建成初级国民小学堂,校址在蔡家巷14号,校董蔡鸿仪,校长王炜。民国元年(1912),蔡琴荪捐资建造两层楼房一幢,平房5间。学校增设高级段,改称蔡氏私立两等小学校。16年(1927)更名为宁波市私立星荫小学。20年(1931)改称鄞县私立星荫小学。1949年又改为宁波市私立星荫小学。1956年1月改为公立,更名为宁波市府桥街小学。7月,改为宁波市第一中心小学。1959年改为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1984年8月改为现名。1993年,解放北路小学并入。1996年,学校易地重建,又名吴剑鸣外国语学校。
  学校坚持“致知力行”的校训,形成“高质量、严要求、有特长”办学特色。1981年,数学特级教师楼盈菲课堂教学实况《整理数据》在全省推广。1983年,校长谢慕兰作为中国教育考察团成员赴澳大利亚考察。是年,校女子篮球队获全省冠军。1985年获全国少先队活动“创造杯”奖,1987年获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称号。1988年,校科技小组制作的“保国古寺展新容”,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一等奖。1997年,学校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1997—2002年,《教育探索》和《以小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两书分别由学林出版社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小学数学认知建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性研究》等三项科研成果获省一等奖和三等奖,《推进小学课堂教学现代化的实验研究》、《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实验研究》等八项课题成果分别获宁波市教委、市政府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学生习作结集《童年笔记》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2005年,五年级学生钟亦龙出席全国第五次少代会,并当选少工委委员。2003年5月,学校列入中国名校600家。先后被评为省、市文明学校、省实验工作先进学校、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著名教师,有张雪门、王任叔(巴人)、沙文威、严式轮、楼盈菲、姚丽飞、许金娥等。毕业的学生著名的有曾任外贸部常务副部长、党组书记的卢绪章,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张香山,中科院院士、著名土壤学家、农业化学家李庆逵,中科院资深院士、著名地理科学专家任美锷,工程院院士、电子信息系统工程专家童志鹏,中科院上海物理研究所所长王建宇等。
  校址在孝闻街8号,有36个教学班、1801名学生、85名教职工,教师中有中学高级教师9名、小学高级教师58名。有省市区级教坛新秀58名、市区学科带头人5名、市区级名师4名、宁波市名校长1名。
  宁波市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 前身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鄮山书院改建的鄞县县立高等小学堂,校址在云石街52号,首任校长冯丙然。民国2年(1913)改为鄞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16年(1927)改称市立第一小学校。18年(1929)改为市立鄮山小学。20年(1931)改称鄞县县立鄮山小学,附设幼儿园。后又改为湖东中心小学、市镇明中心小学、市第二中心小学。1984年7月改为现名。2004年,在南都花城创办实验校区,校址在云霞路226号,由中心小学实行统一管理。
  1953年,学校被列为市学习苏联教育经验试点单位。1962年列为市重点小学。1963年被定为贯彻《浙江省全日制小学暂行条例》省重点试行单位。1977年该校少先队大队部被评为省先进集体。1982年,教师孙曾佑被评为全国“五讲四美”优秀教师,于1984年上北京参加国庆观礼。1983年,学校建造了全市第一个儿童乐园。1984年提出“品德良好,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兴趣广泛,思维活跃,体质健壮”的培养目标,建立校、班两级兴趣小组,开展“低幼衔接”、“电化教育”、“自然常识”课等教育实验。1985年,学校列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田径、游泳)学校。1987年4月,学校建造了游泳池,先后向市、省及国家游泳队输送运动员20多名。198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体育(游泳)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体育教师张自康被评为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裁判。9岁学生陈华在全国国际和平年电子琴比赛中获二等奖,六年级学生王俊在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一等奖。在区小学生运动会上连续9年获第一名。学校开展教学实验,有多项课题成果在省、市获奖。学校被评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校本教研示范校等。
  学校有46个教学班、2105名学生,在职教职工106名,其中有中学高级教师5名、小学高级教师43名、市级名师1名、省教坛新秀3名、市教坛新秀13名。
  宁波市翰香小学 前身是清同治十二年(1873)鄞县举人陈愈守创办的翰香家塾,“翰香”之名取“文翰振其书香”之义。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翰香初等小学堂,校址在仓基街55号。民国元年(1912)更名为陈氏翰香初等小学校。13年(1924)毁于火,暂并入附近日湖小学。15年(1926),陈圣佐(蓉馆)捐资10.4万元重建校舍,定名鄞县私立陈氏翰香小学。抗战初期,丙庆女校并入,部分校具设备搬至鄞西樟村办学,城内缩小规模。宁波沦陷后,学校停办。抗战胜利后复校,名为翰香代用中心国民学校。1956年改为公办,定名为仓基街小学。1972年,白水巷小学并入。1988年复名翰香小学。1993年,仓桥小学并入。
  民国19年(1930),学校有藏书楼一幢,藏古今书籍5000余卷,内有珍本《四库全书》、《万有文库》,校外人士也登楼阅览。旁设仪器标本储藏室。校训“恒勤”,要求学生“恒勤于学”,要求教师“业精于勤”。注重国文、英文、算术等学科的教学。另加开商业专修班,加强珠算、尺牍教学,学生毕业因书算流利,为商行器重。蔡元培、马寅初等著名学者曾来校演讲。素有“中学效实,小学翰香”之美誉。
  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走“科研兴校”之路,先后承担过“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小语学法指导”等五个省级以上课题。有百余篇论文在全国、省、市、区级获奖或发表。学校曾先后被评为省图书馆建设先进单位,2000年被中央教科所评为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校小足球队参加全国、省及中日少年足球赛,获冠军12次、亚军9次;培养了一大批书法、运动尖子学生。毕业生中有中科院院士陈中伟、教育家陈效中、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林家宁、原《文汇报》文艺部副主编徐开垒、原宁波市副市长朱尔梅、香港著名企业家袁勃、上海市市长韩正、台湾行政主管部门前经济顾问陈效仁等。
  学校有12个教学班、518名学生,专任教师29名,其中有中学高级教师1名,小学高级教师14名,区名教师1名,市、区教坛新秀6名。
  宁波市实验小学前身为鄞县私立西小学,民国11年(1922)由原西郊文昌阁内单班小学改办。16年(1927)改为市私立西小学。20年(1931)改名鄞县私立西小学。1952年由市政府接管,更名为海曙区第三中心小学。1956年改名为市西郊路小学。1978年秋,学校迁入万安桥1号新建教学楼。1981年改名为宁波师范学校附属小学。1986年1月命名为市实验小学。2001年,市政府出资1500万元,港胞范思舜先生捐资200万元,原地重建新校舍。
  1960年,校少先队辅导员曹素珍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并出席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享受全国劳动模范待遇。1984—1988年,学校附设浙江社会艺校宁波分校文艺班,1985年获省“班班有歌声”一等奖,市器乐合奏特等奖。1985—1987年,先后与日本长冈京市和德国亚琛市学校缔结友好关系,进行教育交流。1986年起承担“整体教育改革”、“审美教育研究”、“选择教育”、“数学建模”等全国或省市级立项课题,其中“审美教育研究”获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省首届基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进行小班化教学和建立网上学校实验。学校曾荣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省教育科研和行风建设先进集体、省“优秀家长学校”、省绿色学校、省科研兴校200强和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创办80余年,培养毕业生1万余人,其中有核探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毛用泽,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和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名誉会长乌家培,航空工业部教授、高级工程师、曾任航空喷气发动机研究所所长的陈及恒,东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冯勋伟,浙江大学副校长、党委副书记董儒宾,原子核物理和核武器工程专家、工程院院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胡思得,北京钢铁学院教授陈于恒等著名人士。
  校址在万安路1号,有30个教学班、1102名学生,专职教师75名,其中有中学高级教师4名,小学高级教师32名,市名校长1名,省、市、区级“教坛新秀”及“教改之星”31人。
  宁波市海曙区广济中心小学 原名市广济街小学,创办于1964年。1972年,柳汀街小学、灵塔中心小学及县学小学部分学生并入。1984年改为现名。1976年,学校试办“少体班”,组建“广济小红花艺术团”。1978年,定为宁波地区首批重点小学。1980年定为宁波市第一所对外开放窗口学校,先后接待来自欧、亚、美、澳洲各国及港澳地区的友好代表团,有7名师生出访日本。1990年附设市红领巾艺术学校。1994年10月,市红领巾艺术学校另建校舍,改名为市爱菊艺术学校,与广济中心小学脱离附属关系。
  1998年由美籍华人陈绍华提议,FNT基金会捐赠人民币500万元,市、区两级政府拨款300万元扩建校舍,同时,大梁街小学并入,并设分部。1999年新校舍建成,办学规模扩至31个教学班、1500名学生,附设哲英书画学校。2003年在联丰世纪苑新开办广济中心小学实验校区,纳入中心一体化管理。学校先后被评为省文明单位、省示范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书法教育实验基地、全国班集体建设实验基地等。
  广济校区校址在广济街47号,实验校区校址在丽园北路75弄138号,共有49个教学班、2212名学生、111名教师。教师中有特级教师1名、中学高级教师4名、小学高级教师60名、省市级教坛新秀14名。
  宁波市爱菊艺术学校 创建于1994年10月,原址紫金街38号,前身为市红领巾艺术学校,附属广济中心小学。1999年3月转为国有民办。
  学校坚持以学科教学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艺术特长为宗旨,除开设规定课程外,还开设器乐、舞蹈、美术、书法、声乐等特色课。在艺术教育方面,有450人次学生在市级各类竞赛中获奖,260人次学生在省级竞赛中获奖,120人次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有40多名学生考入了高一级的艺术院校和文艺团体。其中舞蹈“小巷记忆”获首届全国蒲公英少儿舞蹈大赛创作、表演双金奖,李辰、周诗瑶、余昕露等同学参加全国少儿声乐、器乐比赛获特等奖、金奖。有10名学生分别荣获全国手拉手好少年、全国第五届千名好少年、全国好儿童百花奖等。奚宜峰同学曾代表宁波市参加全国少代会,包闻韵同学获全国五星雏鹰奖章,学校被评为全国雏鹰假日大队、全国红旗大队、省文明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校址在后河小区西巷66号,有18个教学班、623名学生、42名教职工。教师中有特级教师1名、中学高级教师2名、小学高级教师20名、区级以上教坛新秀20名。
  宁波市海曙区实验学校 创办于2002年9月,是区九年一贯制实验性、示范性窗口学校。学校分中学、小学两个教学区及体育中心。教学区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体育中心占地57亩。设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和标准足球场各1个,集温水游泳池和运动场为一体的多功能室内体育馆1座,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和羽毛球场各1个。配有学生科技广场、综合教育实践基地和航模码头。学校拥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功能齐全的教学设施。
  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每个班级招收24~30名学生。除开设规定课程外,还开设活动课、综合实践课、心理健康辅导课,开展艺术、体育(足球)、英语、计算机等特色教育。有25位教师被评为省、市、区级各类先进。学生在全国、省、市、区获奖人数达253人次。学校被评为省“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等。
  校址在望春路82弄86号,有33个教学班、1199名学生、64名教职工。教师中有中学高级教师8名,小学高级教师49名,省级教坛新秀3名,市、区级教坛新秀18名。
  宁波市解放南路小学 前身是民办的市灵湖小学,创办于1951年。1952年更名为市延庆巷小学,1964年改为现名。
  70年代末,学校以“红领巾气象台”为代表,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成立“红领巾气象台”,气象观察小组,模型制作以及种植、养殖小组。曾获得全国“我们爱科学”活动优秀活动奖,学生制作的科技作品“太阳灶”参加全国第一届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1991—1995年,以“启明星科学院”为标志,广泛开展小设计、小创作、小发明、小考察等“四小”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科技争章活动。少先队获得“全国雏鹰红旗大队”称号。1996年起,承担《浙江省素质教育“百校工程”实施策略研究》的子课题,进行以《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为标志的科技教育模式的探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法。至1999年,有148人次的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奖。课题研究成果获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优秀成果二等奖,学校被命名为宁波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2001年以来,科技教育进入以课题《小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综合培养研究》为标志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探索时期,获省级以上科技活动集体奖9项,其中《行动起来,阻止废电池带来的危害》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环境与科学实践活动优秀项目二等奖,学生小发明、小制作、金点子等成果获省市级以上奖50多项。其中用废旧牙膏雕刻成56个具有民族特色头像的手工作品获全国一等奖,并参加国际交流。“方便抓鱼手套”获省青少年发明大奖赛二等奖,申请国家专利1项(专利号03229163—9)。学校被定为中国青少年科技普及活动实验基地,获全国“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他人”主题教育活动优秀集体奖。教师中有浙江省“春蚕”奖、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科技英才奖、教育科研青年标兵及市优秀科技辅导员等20多项荣誉称号的获得者。
  校址在解放南路10号,有10个教学班、411名学生、26名教师。教师中有中学高级教师1名、小学高级教师12名、教坛新秀16名。
  第四章 普通中等教育
  自清光绪年间创办辨志精舍、储才学堂、育德初等工业学堂始,百余年来,境内普通中等教育逐渐兴起。其中甬城西门的效实中学、奉化江畔的省立四中(今宁波中学),余姚江畔的甬江女子中学(宁波六中)、月湖竹洲的宁波二中等均久负盛名,其办学规模、教育质量为世人瞩目。至2008年,境内有中学11所、职业技工学校5所,大部分中学多数时间均由市直属管理。
  第一节 发展概况
  境内中等教育始于清代。光绪五年(1879),明州知府宗源瀚在湖西竹洲(今宁波二中址)创办辨志精舍,废除书院制和科举制,开设汉学、史学、算学、舆地等学科,开宁波新学之先声。二十三年(1897),宁波知府程云俶与慈溪旅沪商人严信厚等,仿上海“广方言馆”办学章程,在湖西崇教寺(今偃月街小学址)筹建中西学堂,翌年春开学,定名“储才学堂”(即宁波中学前身),开设中西课程,以培养革新图强人才为宗旨,是为境内开办的宁波第一所官办新式中学堂,后改名宁波府中学堂。宣统三年(1911),宁波府中学堂划归省辖,定名为省立第四中学堂。清末,境内除了自办的中学堂外,还有美基督教会办圣模女校(地址在永丰路)、美浸礼会办养正书院(地址在盐仓门)和三一书院(地址在孝闻坊),这些学校均设有中学班级。
  民国元年(1912),学堂、书院改称学校。英圣公会将三一书院改为三一中学校。北京京师大学堂教授何育杰、同盟会会员陈训正、上海通社创始人钱保杭等创办私立效实中学校。宁属六邑人士办宁属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设有中学部(地址在月湖竹洲)。12年(1923)圣模女校中学部和崇德女校(地址在江北槐树路)中学部合并,在战船街100号建新校舍,定名私立甬江女子中学。14年(1925)2月,中共宁波独立支部为掩护革命活动和培训干部,联络地方士绅张葆灵,创办启明女子中学(地址在醋务桥),由杨眉山主持校务。次年8月,改办培英女校。16年(1927)3月与鄞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合并,改办中山公学,杨眉山任校长。中山公学设高中部于月湖竹洲,初中部设于鼎新街,首创男女同校,6月被查封。同年7月,在月湖竹洲改办宁波市立女子中学,20年(1931)改称鄞县县立女子中学。21年(1932)6月,三一中学与仁德女校合并,改名为鄞县私立三一初级中学。翌年7月,省立第四中学改称省立宁波中学。23年(1934)6月,海曙辖区内有普通中等学校5所。
  抗日战争爆发,日机空袭,城区各中学向农村疏散,迁往鄞南、鄞西、奉化、宁海、新昌等地。宁波沦陷后,在日伪控制下,区内曾办过7所学校。民国30年(1941)9月,日伪政权在湖西竹洲原县立女子中学址设公立浙东中学,次年8月迁广仁街,改称鄞县县立中学。地方人士借仓基街翰香小学址,办私立明州中学,后改为私立器贞中学。在贵神庙后佛教孤儿院旧址设私立求实学社。次年8月,北门仁德女校旧址设浙东公立女子中学,后改称省立宁波女子中学。在战船街原钱业会馆开办私立达材学社,天封寺内设私立崇实学社,湖西马衙街秦家祠堂开办私立集思中学等。抗战胜利后,沦陷区上述学校都被接管或停办。34年(1945)8月,鄞县县立临时联合中学迁回城区,次年1月解散。其普通科改建为鄞县县立中学(宁波二中前身),先借广仁街原三一中学校舍复校,后迁至月湖竹洲。36年(1947),辖区内有宁波中学、效实中学、甬江女中、三一中学、鄞县县中等5所。
  1949年5月,宁波解放,宁波市人民政府分批接管原有公、私立中学。首批接管的是两所公立学校:宁波中学和鄞县县立中学(1950年改为市立中学,1954年改名为宁波市第二中学。)。1950年2月接管甬江女子中学,后改名宁波女子中学。1951年接管青年补习学校,改名青年中学,次年并入三一中学,改名为市第三中学。1954年,云石街宁波私立崇实商校改为崇实中学。1956年,市政府接办效实、崇实两所私立中学,并分别改名为宁波第五中学和宁波第二初级中学。原灵塔中心小学、偃月街中心小学和西郊路中心小学分别办戴帽初中,定名为第三、第四、第五初级中学。1957年夏,市中等补习学校改名为解放中学,两个月后改为青年中学,开设高中班,校址在苍水街屠园巷10号。是年,市工商联创办华光中学,地址在碶闸街99号,在泥桥街21号设分校。市第三中学从广仁街(现宁波八中址)迁往江东宁穿路18号。市第四初级中学并入第三初级中学。1958年“大跃进”中,小学戴帽办初中、初中办高中,中学数量大增。宁波女子中学改为市第六中学,实行男女同校。市第二初级中学改为市第八中学,1961年11月迁址广仁街原第三中学址。1959年,市第三初级中学改称镇明初级中学,市第五初级中学改称海曙初级中学。1963年9月,宁波农业职业中学创办,校址在孝闻街203号(原宁波卫生学校),1965年9月迁至西郊路后河巷34号新校舍。1964年8月始,贯彻“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年底,苍水街屠园巷的民办青年中学迁往镇海三官堂(现宁波师院址),实行半工半读。1966年5月,镇明初级中学改为市第九中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中学先后“停课闹革命”,师生参加红卫兵组织,走出校门“大串联”。1967年初,海曙初级中学改名东方红中学。1968年,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学校,中学相继复课。1969年上半年掀起“上山下乡”热潮,仅东方红中学就有700多名学生支边黑龙江,到萝北插队或去生产建设兵团。同年,筹建中的云石半工半读初级职业中学改为市第十一中学,西郊后河巷的宁波农业职业中学改为第十二中学。1969年秋,提出“学校办到家门口,队队办初中,社社办高中”,不少小学、初中分别升级为初中、高中,学校和学生数量急增。学校按班、排、连军队建制编班。学生开展学工、学农、学军,每学期20〜30天。1970年,东方红中学改名为第十五中学。1972年,青年中学改名为第十六中学。由华光、华侨合并的东恩中学改名为第十七中学。
  1980年改革中等教育结构,裁并、压缩普通中学.恢复、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市十七中、十五中、九中、十一中、十六中等中学先后开办职业高中班。1981年,省政府公布首批18所省重点中学,辖区内效实中学名列其中。同年秋,市十二中学改办宁波市师范学校,原十二中学师生并入十五中学,部分教师留师范学校。1982年,港胞王宽诚投资十七中学,新建东恩中学校舍,办华侨子弟普高班。1986年6月港胞李景芬捐款100万元港币,国家拨款100万元,兴建高塘中学,后改名新芝中学,1988年10月又改为李兴贵中学,校址在高塘四村永丰西路201号。1988年6月,根据市政府改革城区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宁波二中、六中、八中、九中、十一中、十五中、十六中、东恩中学、李兴贵中学等9所中学下放为市属区管。至1990年,区内有市属中学2所(宁波中学、效实中学)、市属区管中学9所、区属初中2所。
  1991年,轻工职业中学与宁波六中高中部合并为市第六中学,成为职业高中。宁波六中初中部并入十五中学。1992年,宁波六中与十六中学合并,校名改为甬江职业高中。1993年,东方中学开办,校址在尹江岸甬水桥65号。1994年7月,9所市属区管中学仍划归市管。:1996年,联丰中学、翠柏中学先后开办,校址分别在气象路117号、翠柏路丰柏街21号。2002年7月,宁波中学迁往南高教园区学府路60号。同年,宁波十一中学、宁波二中初中部和东恩中学合并,校名为宁波市东恩中学,校址迁往灵桥路164号原宁波中学址。2006年底,宁波市属八中、十五中、东恩中学、李兴贵中学、东方中学、翠柏中学等6所初级中学及9月新开办的十五中学实验校区等下放给区教育局管辖。2008年7月,宁波八中和李兴贵中学合并,校名沿用宁波市李兴贵中学,继续保留宁波八中校址,实行一校两址。至2008年底,辖区内有市属中学4所、区属中学8所。
  第二节 教育任务和学制
  教育任务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办的储才学堂的办学宗旨是“革新图强,储备人才”。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颁布《中学堂章程》和《学务纲要》,提出各中学堂要以“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宗旨。
  民国元年(1912),境内公立中学贯彻国民政府《中学校令》规定的“完足普通教育,造成健全国民”。是年创办的效实中学办学宗旨为“以私立之经营,施实用之教育,为民治导先路”。5年(1916),省立四中把孙中山先生来校演讲时提出的“教育为救国之本”,要培养学生有“天下为公”的品德和“世界大同”的胸怀作为办学宗旨。20年(1931),国民党中央颁发《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对中等教育提出的任务是,确定青年三民主义之信仰,并切实陶冶其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国民道德;注意青年个性及其身心发育状态,而予适当的指导及训练;对于青年,应予以职业指导,并养成其从事职业所必具之知识。抗日战争时期,中学进行抗日救国教育。27年(1938),贯彻执行国民参政会制定的《各级教育实施方案》中提出的“中学教育应为继续小学施行国民基础教育,以造就社会一般事业之中级中坚分子,及准备进修专门学术为二大目的”,“其教学除一般规定外,应特别注重公民常识之灌输,生产劳动之训练,以及本县乡土教材之讲授,使其爱国而同时爱乡”的教育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中学贯彻中央提出的普通中学的培养目标:“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之成为自觉的积极的成员。”1952年,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中学教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青年一代,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全面的发展,以便为升入高等学校或参加建设工作打好基础。”1954年,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不仅要供应高等学校足够的合格新生,并且还要给国家生产建设供应具有一定政治觉悟、文化教养和健康体质的新生力量。1957年贯彻执行毛泽东提出的“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1963年,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1966—1976年的十年间,由于“文化大革命”,中学教育的任务无法完成。1978年恢复执行1963年中学教育的任务。1981年贯彻执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的“要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83年,执行教育部《关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讨论稿)》指出:各中学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完成普通中学教育的双重任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当前还要着重注意培养大批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1993年,各中学贯彻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指示,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001年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四有人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具有开拓能力、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2004年贯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制
  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学制为5年。
  民国元年(1912)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校令》规定,中学校学制为4年。11年(1922),教育部颁布新学制,中学分初级和高级两部分,修业年限初中、高中各3年。12年(1923)秋,效实中学实行“三三制”(初中、高中各3年),次年秋改为“四二制”(初中4年,高中2年),19年(1930)又恢复“三三制”。13年(1924)秋,省立四中实行学制改革,将初、高中“三三制”改为“二二二制”(初中2年,公共高中2年,分科高中2年)。15年(1926),恢复“三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学学制仍沿用“三三制”。1960年秋,进行学制改革试验,宁波一中和宁波五中均被列为浙江省试点单位。宁波一中进行十二年一贯制试验,宁波五中进行十年一贯制试验。1963年秋,宁波一中停止试验。宁波五中被省定为继续试验单位。“文化大革命”中,多数中学改为“二二制”(初中、高中各2年)。1977年秋,宁波五中初中改为3年。1978年遵循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学学制定为5年(初中3年,高中2年)。1980年,宁波中学、效实中学等重点中学,恢复高中3年制,至1987年,各完全中学均完成改制任务。此后,中学学制定为6年(初中3年,高中3年)。
  2008年秋起,段塘学校、海曙区实验学校、东恩中学及镇明中心小学、广济中心小学、解放南路小学、偃月街小学、翰香小学被区教育局确定为“五四制”改革试点学校。
  第三节 教学
  课程设置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创办的储才学堂,开设经学、史学、文学、舆地、算学和英语等学科。三十一年(1905),宁波府中学堂参照清政府颁布的《奏定中学堂章程》,开设国文、舆地、英文、理化、史地、算学、经学、修身、体操、图画等10门课程。
  民国元年(1912),教育部公布《中学校令实施规则》,废止经学,将手工、音乐列入正课。是年创办的效实中学设修身、国文、英文、数学、历史、地理、博物、物理、化学、图画、体操、法制经济等课程,后又增设德文、法文、日文等第二外国语。民国初期,甬江女子中学首设音乐课,开女学音乐教育之先声。12年(1923),效实中学和省立四中等校根据新学制实行选课制和学分制。初中按全国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开设科目,初三增设伦理、心理、社会常识、簿记、打字、珠算等课程。高中分文科、理科。16年(1927)试行《浙江大学区初级中学科目学分暂行标准》,初中设必修课,实行学分制,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设选修课。26年(1937),实施《浙江省中等以上学校战时教育暂行办法》,宁波中学增设特种科目:国际政治、时事讲话、普通工程学、无线电讯、防空防毒、侦查谍报、救护、游击战术、特种劳作。37年(1948),宁波中学初中开设科目有:公民、体育、童军、国文、英语、算学、自然科学(博物、生理卫生、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高中科目比初中少博物、生理卫生、童军,增加军事训练、生物学、伦理(文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消公民、童军、军事训练课,开设政治课。1951年,初中设政治、语文、数学(算术、代数、平面几何)、自然(植物、动物、达尔文学说基础、生理卫生)、化学、物理、历史(中国史、外国史)、地理(中国地理、外国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高中设政治、语文、数学(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解析几何)、生物、化学、物理、历史(中国史、外国史)、地理(中国地理、外国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制图。1953年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学教学计划》,宁波中学、效实中学高中英语改授俄语。1954年秋,初中停开外语。1957年,初中恢复外语。1958年开展勤工俭学,生产劳动列入教学计划。各中学加强农业生产知识教学和劳动锻炼。1959年执行浙江省颁计划,中学科目分政治思想教育(19%)、文化科学知识教学(55%)、生产劳动和体育(26%)三大类。1963年执行教育部新教学计划。政治课按年级分别设政治常识、经济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时事政策教育。初三设生产知识课,高三设农业科学技术知识选修课。生物课,初一设植物课,初二(上)设动物课,初二(下)设生理卫生课,高中设生物学。地理课,初一设中国地理,高一设世界地理。历史课,初二、初三设中国历史,高三设世界历史。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把毛泽东著作作为必修课,有单独开设的,也有与语文合课开的。1973年初中开设毛泽东思想、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军体、音美课。1982—1987年,完成改制的完全中学参照执行1981年部颁《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7年,重点中学各年级,其他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开设劳动技术课。1990年省重点中学和宁波二中、六中等试点学校新开人口教育课。1992年前(第一轮课改前),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设置的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1992—2002年,初中课程设置为公民、体育与保健、语文、数学、外语、自然科学、社会、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班会活动、体育兴趣活动。初三增加职业指导课。1993年,初一开设劳技课。1994年开设信息技术课。2002年下半年起,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考试设一、二、三和三B四个等级,初中学生一般要求通过二级考试。1997年,各校开设三防课。1998年将原公民、政治课改为思想政治课,并在语文课中增设写字课。2000年,公民课改为社会课。
  2003年实行新一轮课程改革,海曙区成为省级课改示范区。从9月1日起,全面实行新课程教学。2005年,中考更名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从选拔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筛选考试,转变为判断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达标测试,并增加综合素质测评,作为学生升学的必备条件,改变以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衡量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和高中招生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综合素质测评由“综合评语”和“测评等第”两部分组成,分审美与艺术类、运动与健康类、探究与实践类、劳动与技术类等四大类。新一轮课改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国家课程为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体育与保健、语文、数学、外语、科学、音乐、美术、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班会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体育兴趣活动。地方课程为学在宁波、心理健康、三防教育、家庭生活、职业指导。校本课程为学科类:趣味数学、生活中的科学、校园英语口语、各学科整合课程、文学社等。艺术类:书画、摄影、舞蹈、声乐、集体舞、美术、铜管乐、木刻、京剧脸谱、剪纸、电脑板报制作等。体育类:球类(三大球)、田径等。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类:地方人文历史、社区调查、班会课设计等。
  2007年9月起,全区总体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作了调整。
  课堂教学
  清末,学校引进西方“班级教学制”和考试、升降级制度。光绪三十年(1904),宁波府中学堂英文、算学分班上课,国文、经学、修身不分班级,在总讲堂上课。
  民国初期,各中学课堂教学有沿袭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也有引进欧美、日本的“教师讲学生练”和启发、辅导等教法。民国12年(1923),省立四中校长经亨颐认为“教授作用须兼传达法与发展法之二者而言,授予以真理毋宁授予以真理之探究法,授以知能何如授以研究法”。主张师生民主,教学相长,课内外结合。在他的倡导下,四中各科教学生动活泼,教师自己编写教材。语文教师朱自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搞创作,师生课外共同编进步刊物《火曜》、《甬江枪声》、《嗷声》、《飞蛾》、《大风》等多种,并向社会发行。18年(1929),省立四中实施自学辅导,提倡课外研究。效实中学数学教师蔡箴五认为教师要弄懂教材、了解学生,实行因材施教。他在教学中就根据学生的智力情况,分成三个层次,因材施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中学贯彻《共同纲领》提出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课堂教学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根据学科特点,开展讲课、分组讨论、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1952年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推广课堂教学“五环节”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实行5级记分法。1956年,浙江省教育厅、宁波市教育局推广宁波女中化学教师孙佩兰和宁波五中物理教师裘谒稼的课堂教学经验。1958年一度统考频繁,教学工作混乱。20世纪60年代初期,各中学重视改进课堂教学,加强“双基”训练,提倡教学“五认真”(认真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核),贯彻循序渐进、少而精的原则,运用启发式教学。1962年,各中学执行《浙江省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提出出的理论与实际统一、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语文课要求处理好文与道、讲与练的关系,精讲多练;数学课要求讲清概念,锻炼思维,加强练习,把住“关口”(难点);各课教学都注重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文化大革命”期间,批判“三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导致教学无要求,课堂无纪律。1978年,各校根据因材施教、各得其所的原则,提倡精讲多练,启发式教学。1984年,各校提倡教师引路、学生探索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要由加强“双基”进入到智力、能力的培养。1986年,宁波六中采取“四抓”方法,即抓差生,提高合格率;抓尖子,提高优秀率;抓分化,争取大面积丰收;抓课堂,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学有所得,有所提高。1987年以《宁波市中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估(讨论稿)》为标准,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估,东恩中学的合格率高达100%。2004年制订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试行),确定课堂教学改革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确定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为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指出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为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激发;只注重习题训练,忽视能力培养,学科集体备课与教学研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集体的智慧。确立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模式,探索实验“三阶段八步骤”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三个阶段:自主学习、交流讨论、巩固训练。八步骤:教学情境创设、学习目标出示、学生自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学效果检测、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教学小结提升),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探索实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与途径。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分为:教学目标15分,教学内容15分,教学方法30分,师生交往20分,教学效果20分。等级评定分优、良、中、差四档。
  课外活动
  民国12年(1923)8月,经亨颐任省立四中校长后,经常邀请杨贤江、陈望道、郑振铎等学者名家来校为师生演讲。进步学生加入雪花社、社会科学研究会等进步社团,师生们共同创办《校友会》、《明日(四明日报附刊)》、《春风周报》、《月湖之光》等报刊,宣传进步思想,抨击封建势力。20年(1931)9月,省立四中等学校举行国难演讲会。“九一八事变”和“一二·九运动”前后,一些学校开展演讲、演剧等宣传活动。24年(1935)12月,鄞县县立女子中学有的学生秘密参加校外读书会。25年(1936),浙东中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有作业比赛、游艺活动、出版报刊、劳动服务、郊游等。28年(1939),宁波中学组织合唱队、话剧团演出抗日节目,出版《艺峰》刊物宣传抗日。抗战胜利后,宁波中学普遍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主要活动项目有作文比赛、翻译比赛、英语写作比赛、背诵比赛、算术比赛、灯谜式常识测验比赛。三一中学的课外活动项目有文艺研究、英文会话、英文圣经、标本制作、绘画、诗歌、戏剧、时事研究、数学研究等9组。每周三下午第四节课,由教师指导,学生自行选择一组参加,活动成绩记入相关学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内各中学开展多种课外学科活动。宁波中学、三一中学跳秧歌舞、演活报剧、唱革命歌曲等文艺活动搞得十分活跃,宁波中学的歌剧《刘胡兰》在全市公演。1952年,各中学组织学生读《卓娅与舒拉的故事》等书籍,举办文艺讲座。1959年后,中学开展科技兴趣小组活动,宁波一中制成无线电阻等产品。宁波二中有6个课外兴趣小组,举行各种讲座、比赛和文艺晚会。“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建立毛泽东思想学习小组,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活动。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中学第二课堂活动蓬勃发展。十一中学开展读书读报奖章活动,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先进集体,收到著名作家高士其、吴运铎、冰心、叶永烈、刘心武、刘绍棠、魏巍等的来信、照片和赠书。十五中学职高部因材施教,开设舞蹈、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写作、日语、英语等选修课;初中部组织空模、海模、车模、花卉等兴趣小组,成立“希望”文学社。宁波一中有空模、海模、车模、摄影、生物、天文、书法、乐器等兴趣小组。效实中学成立效实艺术团(铜管乐队、轻音乐队、声乐队、舞蹈队)、学科学爱好者协会、北斗河文学社、诗社、效实书画社,每年举行艺术节和科学月活动。宁波二中开设“三模课”(空模、海模、车模)。宁波六中开展小发明创造活动。2000年后,在三级课程带动下,各中学课外活动有各类知识讲座(科普、环保、探月工程等)、艺术培训(文艺队、舞蹈队、声乐、乐器、戏剧、陶艺、木刻等)、学科类辅导(文学社团、阅读指导、各科竞赛辅导、读书征文、社会调查、班会课设计等)科技类活动等。2005年,全区推广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和艺术素养,为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06年,海曙区和市直属学校作为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首批使用新课程的初中生进行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审美与艺术、健康被列入综合素质测评项目。
  课外活动还坚持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原则,组建专(兼)职校外辅导员队伍,发挥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的独特功能。除开展校内活动外,中小学生还走出校门,去社区活动中心、少年宫、青少年科技馆、儿童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进行各种科学、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
  第四节 德育
  学校教育
  课堂教育 清末,各学堂均“以忠孝敷衍之本”,灌输“人伦道德之要旨”,进行忠君教育。宁波府中学堂开设修身、经学等课程,教学《养正遗规》、《周礼》及宣扬封建礼教之古诗歌。
  民国初年,各校贯彻教育部制订的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辅以实利教育、国民教育和美感教育,开设修身、读经讲经、公民、党义等科,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一些学校仍以人伦道德教育学生,提倡尊孔读经,入学先拜孔祭孟。一些教会学校通过圣经课向学生灌输教义。16年(1927),根据《浙江省实施党化教育大纲》,中学实施党化教育,学科教育与国民党党义、政策相联系。20年(1931),国民政府颁发《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中学教育要以三民主义感化“误入歧途之青年”。23年(1934)开展“新生活运动”,学校以“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道德教育内容。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各中学贯彻《浙江省中等以上学校实施战时教育暂行办法》,加强抗日救亡教育内容,每日升旗降旗时报告战区情况、战时消息,课堂讲授国际政治、时事形势,激发学生抗敌报国热情。抗战胜利后,各中学按国民党政府教育宗旨,继续实行三民主义教育,增加所谓“戡乱救国”的教育内容。但各中学进步师生通过读书会和集会游行活动,揭露国民党政府内战罪行,传播爱国主义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根据《共同纲领》规定的文教总任务,对学生进行“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教育,肃清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思想,提倡为人民服务。以后围绕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对学生进行阶级斗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维护集体利益、遵守国家法令和社会秩序。1958年进行“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教育。1959年执行教育部《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以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发展史等为教材,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倡导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1979年,各校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1983年,各校普遍进行国旗、国歌、国徽的教育,建立升国旗制度。1988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德育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进入20世纪90年代,各学校把德育课程(社会与历史课、思想品德课、班队课、社会实践课)建设为德育的主渠道,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增强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德育从侧重思想政治教育转到以人为本的教育,更具多元化、个性化、针对性。1998年,区教科室在段塘学校举行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活动。此后,各中学相继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特殊学生心理个案库,开通心理咨询热线。2001年,李兴贵中学和段塘学校分别列入全国和区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项目试点学校。2004年,段塘学校出版《少年心事——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读本》、《解读少年心事——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教学参考》两书。东恩中学编写了校本德育教材《明理养德》,2006年,东恩中学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德育科研先进学校。
  准则教育 民国时期效实中学印发《学生须知》,人手一册。内有“操行成绩考查暂行标准”,分勤勉、整洁、节俭、服务、公德、秩序、举止、态度、康乐、思想10项,分项记分。以甲、乙、丙、丁等第鉴定,丁等为不及格。浙东中学制订“学生规约”10条,如“不旷课缺课”,“努力身心修养”等。
  1955年5月,学校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守则》18条。1963年、1979年、1981年贯彻执行重新颁布的《中学生守则》。1987年9月实施《宁波市中学生品行规范(试用稿)》。1994年,教育部颁发《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此后几年中,区各中学落实日常行为规范,深化勤学、守纪、文明的养成教育,做到学生每人一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立严格的值周值日制度,创办法制学校、家长学校和团校,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培训,开展创建优良班集体和开展评选文明班级活动。2001年,各校贯彻执行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翠柏中学进行初中学生礼仪教育尝试,从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运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疏导的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2003年,东恩中学进行《初中学生礼仪教育实施与研究》课题研究,把礼仪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常规管理、学科教育、班队活动、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初中学生礼仪教育实施与研究》科研论文获2005年度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优秀课题成果一等奖。
  2004年,教育部发布《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各校根据这两个新的文件,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法纪教育。
  班主任工作 民国时期,学校推行级任导师管训制。宁波中学实行级任导师管训,指导学生个人之思想、言论、行动、生活及健康。工作有批阅日记、个别谈话、检查整洁等;监察并指导团体之行动及纪律秩序,有轮流值周、督导集队、监督膳厅、指导级会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班主任制。班主任负有对本班全体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进行教育、指导和管理的责任,通过各项活动和个别谈话进行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1963年,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推广咸塘街小学教师焦慧珠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循循善诱,正面教育,耐心启发的班主任工作经验。20世纪80年代,宁波二中班主任工作从发挥差生的闪光点入手,进行情感投资,学校制订《控制流生的十项规定》、《转化差生的奖励办法》、《转化差生优秀园丁奖》,对转变好的差生发“品学突出进步奖”。90年代后,各学校建立以政教处(德育处)、团队、年级组、班主任相互衔接的校德育工作体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坚持“近”、“小”、“实”、“亲”四条原则。“近”,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小”,从小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实”,倾注真情实感,讲述真实情形,做诚实守信的人。“亲”,亲切融洽,可亲可信,亲身践行。90年代后期,年轻班主任数量增多,学校采取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的形式帮助新班主任提高素质。2004年,翠柏中学年轻的班主任徐谨转变学生的事迹在中央教育电视台以专题片形式播出。十五中学教师於长春在班主任工作中做到“严之有情,严之有爱,严之有理,严之有度”,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以信赖的朋友,浙江卫视“亚妮访谈”栏目中播出《支教老师於长春》。2006年教育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李兴贵中学年轻班主任冯燕、东方中学班主任王燕越坚持以爱心感化后进生,被评为宁波市教育局局级优秀教师。
  团队活动 民国时期,学校有军训管理和童子军训练。各中学设教官负责高中军训,设童子军教练训练初中童子军。宁波中学军训教官对学生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与教官不和者常挨打受骂。浙东中学、效实中学、甬江女中、宁波中学、三一中学等有三青团组织、出版“团务讲话”,举办入团训练,搜集情报,监视共产党的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校共青团(青年团)、少先队组织成立后,结合青少年特点开展教育活动。20世纪50年代有“小五年计划”,60年代有“我和爷爷比童年”、“学雷锋、创三好”等团队活动。80年代,各校举办少年团校。宁波二中少年团校,向将要离队的少先队员讲授团的基础知识。90年代,中学团委上“90年代青年应该怎么样学雷锋”、“雷锋精神在哪里”为内容的团课。在学生中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利用节庆日、纪念日及入队、入团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组织学生到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地参观、瞻仰和考察,开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2000年,各校团委引导青年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长见识,锻炼能力,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东恩中学团委、宁波八中团委多次获宁波市直属学校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奖。十五中学、东恩中学、八中、翠柏中学、东方中学、李兴贵中学的团队多次被评为宁波市直属学校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各校聘请离退休干部、老教师担任校关心下一代工作辅导员,配合学校团队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革命传统、爱国主义、遵纪守法等教育。2004年,区政府提出“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少先队建设纳入共青团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学校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把对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检查、考核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范畴。2006年,各校团委在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书香伴我行”读书活动,向学生进行读法指导,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劳动教育 解放初,各校开展工读运动,宁波中学、效实中学等校去栎社、莫枝堰等地垦荒劳动。1957年,宁波二中学生每月去农业生产合作社劳动一次。1958年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各校普遍去农村垦荒,建立劳动教育基地,并与工厂挂钩参加车间劳动。9月起中学师生参加大办钢铁劳动。20世纪60年代,一批普通中学改制为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其他中学也增加了劳动教育时间。70年代开始,宁波一中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参加校办农场劳动。劳动作为学期鉴定和评三好生的一个重要内容。1990年,二中、八中、李兴贵中学分别与宁波线厂、宁波制药厂等工厂建立校厂挂钩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到工厂劳动。李兴贵中学聘请6位老工人为劳动教育辅导员。1994年,由十五中学承办的“海曙区中学劳技教育中心”成立。劳技教育中心聘任专职教师,使用省编教材,承担全区初中学生上劳技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任务。2003年新课程实施后,劳技课纳入中学课程计划,为中学生必修基础课。各校逐年完善开设劳技课的硬件建设(如场地、师资、经费、设备),让学生通过实践,独立探索,全面动手、动口、动脑,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社会教育
  参加政治活动 清宣统三年(1911)11月5日,革命党人卢成章组织育德农工学堂学生100多人,臂缠白布,手举“保商安民”旗帜,上街支持革命军,沿途高喊“革命军来了”,迫使宁波各界倒向革命。宁波城兵不血刃,胜利光复。
  民国7年(1918)5月,留日返甬学生叶桂宣在母校效实中学发表演说,揭露段祺瑞政府私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真相。26日,效实中学、省立四中等校的学生代表在后乐园开会,成立“宁波学生团”,致电总统冯国璋,坚决反对中日军事协定,开展拒约反日斗争。次年5月4日,北京爆发反帝爱国运动,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宁波学生积极响应。13年(1924),在省立四中礼堂,校长经亨颐主持召开列宁追悼会并致悼词,宣传列宁的功勋。14年(1925)5月30日,“五卅惨案”发生。6月2日,“学联”召集各校学生代表开会,开展声援上海人民斗争。各中等学校学生开始罢课,上百个宣传队上街宣传,揭露帝国主义罪行。20年(1931)“九一八事变”后,省立四中、效实中学、甬江女中等校学生相继组织抗日救国会在校内外进行演讲、演剧等宣传活动。四中、效实等校成立青年义勇军和女生救护队,进行射击、救护等军事训练。接着许多学校开展慰劳抗日军队的募捐活动。24年(1935)冬,北平爆发“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12月中旬,省立宁波中学等校学生自治会发出声援通电。12月23日,各中等学校学生冲破当局的阻挠,举行罢课和大规模示威游行。宁波中学、效实中学、鄞县商校、鄞县女中、甬江女中、浙东中学等学校3000余名学生,汇集公共体育场开会。沿途高呼“誓死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收复失地”等口号。1949年9月起,老市区各中学学生投入反轰炸、救灾扶伤斗争。在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各校都组织文艺宣传队上街宣传,既教育群众,也提高自己。1952年,300余名老市区中学生深入居民区宣传“三反”“五反”运动①。1959年参加除四害、讲卫生和大办钢铁等活动。1964年,学校注重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组织野营训练 1971年,各中学组织野营训练,行程500华里,途经宁波7个县,参观慈溪县五洞闸公社和木家湾大队,凭吊李敏烈士壮烈牺牲的遗迹,组织“沿着游击队员脚印走”的军事活动,使学生们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创办少年军校 1988年,东海少年军校建立。军校针对初中少先队员的特点进行训练,科目有人民军队宗旨和作风、人民海军发展史、国防海防形势、海军兵器常识等等,还举行打靶、出海参观等活动。从1994年起,海曙区各中学每两年一期组织学生到军校接受培训,进行国防教育和全面素质锻炼。1994年,十五中学学生陈思思参加了由海军政治部电视制作中心、37591部队、市关工委、市教委、团市委等七家单位联合摄制的以东海少年军校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嘿!小海军》的拍摄。
  建立德育教育基地 1992年,市政府公布首批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各中学利用春游、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具体生动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2002年,市教育局确定江北青少年绿色学校和奉化滕头村为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海曙区初中毕业生从2003年开始到两基地参加实践活动,并将社会实践考核成绩计入升学考试总分。
  开展社区教育1992年后,各校建立暑期学生社区活动报到制度,每年参加形式多样的社区暑期主题活动。2006年,市教育局印发《宁波市中小学生社会考察(实践、参观)推荐目录》,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区各中学利用寒暑假及其他节假日,组织学生到社区、敬老院及各类公共场所,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素质磨炼等活动。
  家庭教育
  民国时期,各中学规定,训育处和导师应经常与家庭联络,进行家庭访问,寄发家属意见征询表,招待来校学生亲属,以收共同督促之效。宁波中学、浙东中学用书面报告和家长联系,统一学校与家庭对学生的教育要求。36年(1947),三一中学学生寒假生活进修表有每天读报纸杂志、帮助家庭工作、适当运动、办理社会教育等10条,请家长监督执行。
  1985年,市教育局推广象山石浦镇家长学校经验,编印《家长学校教材》,要求各校初中阶段开办家长学校,每学期授课8~10节。宁波二中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班主任每学期家访至少1次。1986年,宁波二中家长学校被评为市级先进集体。1991年,十五中成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开一次碰头会,通报学校的主要工作,听取家长委员对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建议和意见等。此后几年,各校相继开办家长学校。1995年1月,东恩中学利用寒假,以“孝敬教育”为主题,使德育走近学生,走近家庭。孝敬活动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宁波日报》、《浙江日报》、《北京青年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先后作了报道,被市教育系统评为1999年度“教书育人十佳新事”。2007年,李兴贵中学家长学校被评为第二批市级示范性学校。
  第五节 学校管理
  管理体制
  晚清时,宁波储才学堂设监堂(后改称监督)1人,主持堂务。除教习(教员)外,尚有学监、庶务、会计等职。
  民国初期,改监督为校长。各中学设校长1人,综理校务,下设监学(或称学监)、舍监、庶务、会计、书记等职,教习改称教员。11年(1922)实施新学制,校长之下设教务主任、科主任、级主任及部主任等。22年(1933),依据《浙江省中等学校行政组织暂行规程》规定,中学设校长1人,综理校务并负责教务。6个班级以上的学校设教务主任、训育主任及事务主任各1人。5个班以下者,只设教导主任1人,协助校长处理教务、训育事宜。下设学级(班)主任及事务员、管理员、会计、书记、校务等。行政组织各校不尽相同。私立中学普遍建董事会,任务为提出任免校长人选报经政府批准聘任或解职,研定办学方向,筹集资金,审核预决算,监督财务等。
  解放初,贯彻集体领导、民主管理原则,实行校务委员会制。校务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主任、副主任由政府任命。1955年,改校委会主任委员制为校长制,区内中学先后建立中共学校党支部,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63年颁布《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规定校长是学校行政负责人,在当地党委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学校工作。下设教导、总务两处,规模小的中学一般设教导主任和事务员,协助校长工作。学校重要事务通过校务会议或全体教职工会议讨论解决。校务会议由校长主持,由党支部书记、教导主任、总务主任、教育工会主席、共青团书记、少先队员总辅导员及教师代表等组成。学校党支部对学校行政工作负保证和监督之责。“文化大革命”期间,最初由“校文革小组”和市、区委派驻各校的工作组替代原学校领导。工作组撤出后,学校呈瘫痪状态。1967年起,工(军)宣队进驻各校。1969年,革命委员会主持学校工作,下设政工、教育革命、后勤等组。1978年后,逐步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体制。1983年后,学校组织机构渐趋完善。1986年进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试点,校长在人事、经济、办学等方面的自主权扩大,初步改变沿袭了40年的学校管理体制。
  学籍管理
  清末,学堂初设,科举未停,只废八股文改试策论,宁波储才学堂及其后的府中学堂仍有不少学生参加县、府、道考试。学生修业期满,由省提学司批准,派员莅堂考试,各项课程教授完足,平均分数及格,照章分等第报部,奖给出身顶戴。时府中学堂毕业奖“贡生”称号,成绩80分以上为最优等,奖以拔贡;70分以上为优等,奖以优贡;60分以上为中等,奖以“岁贡”。
  民国元年(1912),教育部发布《中学校令施行细则》,对入学、转学、升留级、毕业及退学均作出规定。此为境内学校最早执行的学籍管理制度。21年(1932),教育部颁《中学法》。学生成绩考查分日常考查、临时试验、学期考试、毕业考试或毕业会考4种。日常考查分口头问答、演习练习、实验实习、读书报告、作文、测验、调查采集报告、其他工作报告和劳动作业。临时试验由各科教员随时在教学时间内举行,每学期每科至少举行两次以上。学期考试在学期结束时进行。毕业考试在3学年修满后进行,参加毕业会考学生可免除毕业考试。20—24年(1931—1935)间,教育部及浙江省教育厅分别就抽考、毕业会考、招生、奖惩、奖学金、助学金等方面制订有关教育、教学管理文件。自22年(1933)起对毕业生实行会考。初级中学会考科目有公民、国文、算学、自然、史地、外国语。高级中学会考科目有公民、国文、算学、史地、理化、生物、外国语。抗日战争爆发暂停,直至解放后又开始举行此类考试。省立宁波中学制订《学则》10章65条。其中第五、六、八章,分别对成绩及考查,奖励及惩治,入学、转学、休学、复学、退学及毕业作出规定。
  1950年10月,省教育厅颁《浙江省中等学校学生成绩考查暂行规定》。1956年,省教育厅党组为切实掌握学生情况,提出《关于在中等学校建立学生档案制度的意见》,境内各校先在高一新生中建立档案。1961年,省教育厅颁《浙江省普通中学学业成绩考查评定试行办法暨升级、留级毕业标准(修正草案)》。1963年,教育部颁《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强调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教育工作,建立和健全教学秩序。1964年,中学根据“条例(草案)”精神,对学习成绩考查评定试行办法再作修改,提出加强平时考查,控制考试次数,操行只写评语,不评等第。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规章制度被视为是对学生的“管、卡、压”而被批判,造成无章可循的混乱局面。1978年底起,中学试行省教育厅制定的《浙江省中小学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暂行规定》,设置学生学籍卡片,将学生的成绩考核、品德评语、奖励或处分记入学籍卡。1982年起,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小学教育几个问题的通知》,规定除了招生、毕业考试外,不得搞统考统测,学校只举行期中、期末考试。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教学,不得砍课程、搞突击,提前结束课程,不得搞大量复习题。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1989年1月,区内中学执行宁波市教委制定的《宁波市中小学生学籍管理暂行规定》。2004年,初中执行浙江省教育厅制订的《关于试行全日制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和学前儿童入园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六节 中学选介
  宁波中学 前身为储才学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由宁波知府程云俶等创建,校址在湖西崇教寺(今偃月街小学址),聘请杨敏曾为监堂(校长)兼总教习,开设经学、史学、文学、算学、舆地、译学(英语)等课程。首批招生经知府程云俶亲自录取,申送宁波关道吴观察复试。三十年(1904)改名为宁波府中学堂。三十三年(1907),宁绍台道喻兆藩拨南郊旧船厂(宁绍台道船厂)基地40亩,费银6万余元建校舍110余间,次年迁入新校。宣统三年(1911)划归省辖,定名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堂。次年改称省立第四中学校。民国5年(1916)8月22日,孙中山先生应校长励建侯邀请来甬,在四中召开宁波各界人士座谈会,并作演讲。8年(1919)5月7日,学生组织殖群社,出版《甬江枪声》,又与效实学生共同发起组织宁波学生联合会,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12年(1923)7月,经亨颐任校长聘夏丏尊、朱自清、许杰、方杰焘等任教,邀恽代英、陈望道、沈雁冰、戴季陶等人来校讲演。13—15年(1924—1926)试行“二二二”新学制,分中学6年为3段,前2年初中,中2年公共科高中,末2年分科高中。分科高中设师范、普通两科。普通科分文理两组。13年(1924)5月4日,青年学生500余人举行列宁追悼会,开宁波纪念十月革命先河。次年,建中共省立第四中学支部,举行宁波第一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并成立“卫社”、“火曜社”等组织,出版《大风》、《火曜》、《宁波评论》等进步刊物。16年(1927)3月,校友刘祖征任校长,聘丰子恺、夏承焘、王任叔(巴人)等执教。“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学生中一批中共党员、共青团员被逮捕,遭迫害。14—16年(1925—1927),学校三次遭当局封闭。22年(1933)改称省立宁波中学。抗日战争时期,四次内迁,坚持办学,同时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49年6月,市军管会接管宁波中学,征田40亩,建造新校舍。1953年列为华东区重点中学。次年,改称“浙江省宁波第一中学”,倡导“严谨、求实、创新、全面发展”的校风。1955年秋起撤初中部,每年招高中10班。1961年秋恢复初中部。1972年改学制4年,初、高中各2年。1981年复为省重点中学。1987年与联邦德国亚琛市英达中学结为姐妹学校。1988年8月恢复“浙江省宁波中学”校名。1995年9月获省首批一级重点中学称号。校园占地面积106亩,建筑面积14393平方米,有图书行政楼(藏书10万余册)、实验楼、计算机房、电化教室、语音教室、美术馆、音乐馆、游戏池、标准田径场和各类专用球场。
  宁波中学解放前有毕(肄)业生6195人,1949—2004年累计毕(肄)业生32394人,其中高中17465人,初中14929人。校友中有卓兰芳、卓恺泽、裘古怀、陈鸿等28位革命先烈,有童第周、冯定、严恺、任美锷、石钟慈、王阳元、贺贤土、余松烈、庄辉等9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还有沙孟海、王任叔(巴人)、张其昀、俞国华、周尧、王仲殊、张和琪、傅璇琮、竺苗龙等一批学者名流及沙文汉、沈祖伦、倪天增等一批领导干部。
  2002年7月,校址迁往南高教园区学府路60号。
  宁波市效实中学 前身为私立效实中学,民国元年(1912)2月由何育杰、陈训正、钱保杭、李镜弟等创办,地址借西门盘诘坊育德农工小学堂。6年(1917)起,与上海复旦大学、圣约翰大学等校订约,凡效实毕业生可免试保送入学。抗战爆发,迁鄞西高桥。次年,设分校于上海牛庄路。宁波沦陷,学校本部停办。34年(1945)10月复校。课程重数学、物理、化学、外语,教材多用英文原版,增授德、法、日语。毕业生以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为目标。1956年1月改为公办,更名“宁波市第五中学”。1958年和1978年两次列为省重点中学。1980年1月恢复“效实中学”原名。次年,定为省首批重点中学。1991年秋建宁波外国语学校,1995年被定为省一级重点中学。1999年被批准为“浙江省创新教育理科实验班”全省两所试点中学之一。2000年被批准为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27次获得全国中学生数理化竞赛浙江赛区团体优胜奖。学生中有2人获全国宋庆龄奖学金,3人获“浙江省青少年英才奖”,10人分别获全省初中数学竞赛第一名,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第一名、全国NOI青少年计算机竞赛省第一名,1996年起连续三年获全国高中物理竞赛省第一名,1999年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省第一名、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浙江赛区第一名。获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等竞赛浙江赛区团体第一名或团体优胜奖16次。学校课外活动丰富,文学社、艺术团、书画社、学科爱好者协会等学生群团活动活跃。曾获全国中小学文艺会演一等奖。外语组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文明示范岗”。学校曾获浙江大学“竺可桢教书育人奖”,多次被评为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先后接待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师生的来访交流,与美国霍普金斯中学、新加坡华侨中学、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等建立友好关系。
  建校90年,培养近3万名毕业生,其中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副院长、世界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中科院院士纪育沣、翁文波、戴传曾、李庆逵、朱祖祥、鲍文奎、陈中伟、徐祖耀,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思得、毛用泽、陈中伟、周光耀、陈肇元,以及沙文求等13名各个革命时期为国牺牲的烈士。李政道博士曾函赞效实中学“桃李满天下,成果布四海”。
  1999年迁入现址中山西路白杨街178号,占地126亩,建筑面积3.85万平方米。有8765平方米设施一流的宽诚体艺馆,400米塑胶跑道,标准田径场、足球场、网球场及藏书10万余册的图书馆。2008年有58个班级、2000名学生、200名教职员工。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市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各1名,省功勋教师1名,在职省特级教师9名,宁波市名师8名,中学高级教师68名,全国部委级先进15名,省教坛新秀9名,市教坛中坚4名。
  宁波市第二中学 前身为建于民国元年(1912)的“旧宁属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后设初中部),校址在月湖竹洲。16年(1927)北伐军光复宁波,3月,“女师”与培英女校合并为中山公学,高中部设在竹洲。同年6月,中山公学遭封闭。7月,改办宁波市市立女子中学。20年(1931)撤市,改名鄞县县立女子中学。抗战爆发,迁鄞西黄古林,30年(1941)9月,与鄞县商校、鄞县简易师范共建鄞县临时联合中学。34年(1945)10月,“联中”迁回宁波,其普通科改建鄞县县立中学。1949年5月宁波解放,7月,学校由市军管会接管;翌年2月,改名宁波市市立中学。1952年定为省重点中学。1954年改名为宁波市第二中学。2001年,学校制定“十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确立创“省一流、有特色”的省级重点中学办学目标,2006年通过省一级重点中学评估。
  大革命时期,中山公学由中共宁波地委书记杨眉山任校长。竹洲“师竹楼”是中共宁波地下党的活动中心。恽代英、罗亦农、张秋人、宣中华等先后到校指导革命活动。学生中涌现了陈修良、朱贻荫(朱枫烈士)、美籍华人作家於梨华等一批杰出人才。90多年中,学校共向社会输送毕业生3万余名,其中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两院院士路甬祥,原建设部部长叶如棠,黑龙江省副省长戴漠安,发明女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金奖获得者、有杰出贡献科学家徐锦航,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励名强,原国家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司司长罗精奋,卫生部中药评审委员会主任、中科院院士沈自尹,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仲殊等。现为省首批示范性高中,省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曾获省首批文明学校等省、市荣誉共80多项。2008年有28个教学班、1352名学生、教职工119人。其中有特级教师3人、中学高级教师39人、市首批名教师2人,享受正教授待遇的中学高级教师1人。
  宁波市第九中学 前身为灵塔中心小学戴帽初中——市第三初中,创建于1956年。校址在开明街89号。1959年冬,改名镇明初中。1960年定为市重点初中。1966年5月改为宁波市第九中学。1972年,全校有39个班,学生2000名学生,为全市学生数最多学校。同年始招高中4个班,成为完全中学。1984年秋,高中部向职高转变。先与宁波市医药局联办制药职高班,后逐年增办西药、中药、医器、中英文打字、舞蹈、工商经营、财会等职高班。1987年普高脱钩,学校成为初中职高并存的完全中学。1992年停招初中,扩充职高,新开商营、内外贸易、财会与电脑等班。1994年秋,初中生毕业,完成向纯职业高中继而向职业中专的过渡。1997年兼称宁波经贸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提出“崇德、尚能、求知、敬业”八字校训和“道德高尚、技能精良、知识扎实、体魄健壮”的培养目标,强调文化知识教学与专业技能教学相结合,以专业技能教学为主。1998年,市劳动局在学校设立宁波市医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2000年9月起,坚持“能力目标”为导向,走就业升学“立交”的办学策略,与大红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办学,成立宁波市药学专业职教集团,设置两大门类(药学、经贸)17个专业,订立大红鹰药业奖学金条例,开辟塘溪中药种植采集实训基地,加盟四明大药房,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特色。“以能力为导向”的职教模式课题获浙江省首届职业教育成果一等奖。学校药学专业被评为省示范专业。
  2006年9月,校址迁往宁波高教园区南区。
  宁波市第十五中学 原名宁波第五初级中学,创办于1956年,校址在布政巷19号,首次招生两个班。1959年改名为海曙初级中学,1967年初改名为东方红中学,1970年底改名为宁波市第十五中学。1982年8月,原十二中学学生和大部分教师并入。1983年8月,在全市率先与企业联合办学,试办卷烟、玻璃、啤酒3个职业班,招生147名。1985年3月定名为宁波市轻工职业中学,并列为市重点,与十五中学一个班子、两块牌子。同年5月,校长丁悌忠作为全省职业中学代表出席全国教育工作会议。2006年9月,位于蓝天路358号的实验校区建成,实行一校两址、统一管理。
  学校面向全体,使中考优秀率、合格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学生鲍旭东在中央电视台与《语文报》联合举办的语文知识场外赛中获一等奖。叶雨的宣传画在第二届宁波市中小学科技节节徽、宣传画设计中被录用。胡弘、汪阳获省中小学书画比赛一等奖。马赫、陈宇骏分别获2004年市直属学校电脑制作、劳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学校曾获省田径通讯赛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市警民共建先进单位、市文明学校、市首批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等。学校总建筑面积2.86万平方米,有54个班级、2785名学生、175名教职工,其中有中学高级教师23名、中学一级教师63名、宁波市名教师1名、市学科骨干教师3名。
  宁波市东恩中学 前身是宁波民办华光中学,1957年8月由宁波工商联主任俞佐宸以工商联名义创办,校址在泥桥街21号和碶闸街99号。招生对象为未能升学的部分工商界子女,设有初中部和高中部。1958年,市委统战部创办宁波民办华侨中学,校址在江北岸伯达利教堂,招生对象为原宁波地区的华侨子女,首期招收两个班级。1963年,华光中学与华侨中学合并,挂两块牌子,校址在泥桥街21号。1964年,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著名爱国人士王宽诚捐资100万元,在鄞县横街建造一所能容纳18个班级、占地21亩的新校舍,取名“宁波市东恩中学”。1967年初,华光中学和华侨中学改名为宁波市东恩中学。横街新校舍仅作学校学农基地使用。1972年,东恩中学改为公立,改名宁波市第十七中学。1980年秋,在全市第一批试办职业高中,先后开设了工艺美术、服装设计、工商财会、商业管理、五金家电等近20个职高班。1983年,泥桥街重建东恩中学新校舍。1985年6月,宽诚教学楼落成,王宽诚担任名誉校长,为学校题写校名,并对校名作了解释,即为纪念我国已故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并出资设立“王宽诚奖学金”。1985年8月恢复在宁波各县市区招收华侨子弟普高班。1989年,王宽诚之子王明远捐资为东恩中学建造宽诚图书楼。1994—1996年,王宽诚亲属再次捐款,为学校建造语言实验室和计算机房,使东恩中学的教学设施处于同类学校之首。1998年改为纯初中。2002年6月,市十一中学及宁波二中初中部与东恩中学合并,校名保留宁波市东恩中学,校址迁至灵桥路164号原宁波中学址。
  1988年、1989年在省580所学校参加的高中毕业证书会考中,合格率达100%。张力鸣老师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8年初高中分离后,学校抓基础教育质量,进行一系列改革与尝试。科研论文《弘扬传统美德,实施孝敬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新世纪青年教师培养2+3模式的探索与研究》、《青年教师研究会活动方案》分别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和最佳创新奖。校办工厂曾为国家教委定点企业,产品销往美国、巴基斯坦和东南亚各国。
  从1957年建校至2008年,学校培养毕业生1万多人,其中有侨居海外、任美国纽约三江公所主席和大东贸易行董事长等职的企业家陈志飞,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的张富强博士,全国劳动模范、优秀服务员张剑隼等人。
  学校占地面积6.67公顷、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有40个教学班、1872名学生、181名教职工。
  宁波市海曙区段塘学校 前身为公养小学,创办于民国11年(1922)8月,校址段塘康将军庙,有2个教学班、60名学生,首任校长冯杏管。1952年转为公立学校,更名为鄞县塘西乡校,1954年更名段塘小学。1958年秋,迁址到段塘南塘河旁鄞奉路738号。1968年,鄞县古林中学在段塘小学内开设初中班,1976年起,正式开办初中段,改名段塘学校。1978—1980年曾开高中班,后停办。1984年,段塘学校划归海曙区,成立段塘学区,下辖段塘镇粮丰小学、吴家小学和丁家小学三个村校。1996年和1997年,丁家小学和吴家小学相继并入,2002年秋季开始,段塘学区撤销,现为九年一贯制学校。1986年和1994年度,校长李德芳、任均棠分别被评为市劳动模范。1988年和1989年,班主任翁志行先后被评为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教师。2001年开始,学校以课题形式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2004年编纂出版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读本《少年心事》和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参考《解读少年心事》两书。近10多年来,有160多名毕业生考入市重点中学。他们中有10余名已成为全国、省、市及各条战线的劳动模范和各类先进,雅戈尔集团总裁李如成为全国优秀企业家。学校先后获得省读书读报活动先进单位,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区一级文明学校、法制教育先进单位、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体育训练先进学校、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荣誉。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420名学生、35名教职工,有市区级教坛新秀12名。
  宁波市海曙区西郊中心学校 前身为创办于1972年的胜丰小学和胜丰附中,地处城乡接合部西郊胜丰村周家边,有初中部1个班级、53名学生、2名教师。1979年改名为宁波市西郊公社中心学校,有小学、初中各6个班级,500余名学生,20名教师,承担下属10所村校的教育教学辅导任务。1984年,学校更名为西郊乡中心学校,人事、财务、业务划归海曙区文教局管理。1986年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由西郊乡人民政府筹资(包括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在环城西路南段32号新建中心学校教育大楼。1998年,学校小学部撤销,初中部扩大,成为单独的义务段初级中学。2002年因撤乡建街道,学校更名为西郊中心学校。学校有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优秀青年教师、市优秀党员各1名,区级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教师20多名。杨平安老师连续几年向贫困地区学生捐款助学达数万元,成为宁波市慈善明星。学校向效实中学、宁波一中等输送的优秀毕业生中,有考入清华大学的韩林俊、成为浙江大学博士生的黄小燕等。学校先后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先进集体、文明学校、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现有11个教育班、555名学生、19名教职工。
  第五章 职业技术教育 师范教育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且是发展到某个特殊时期的产物。职业教育受益于社会,反过来又有助于社会发展。境内职业教育始于清末,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校的普通高中纷纷改为职业高中,职业技术教育趋于鼎盛。海曙区境原城区仅弹丸之地,然人口密集,家长向来就为子女就业发愁。各类职业技校毕业生有一技之长,毕业后容易寻找工作,因此深得社会欢迎。
  北宋王安石曾任鄞县县令,在任期间他亲自延聘名师到甬上讲学,境内尊师重教之风久盛不衰。加之过去进师范读书不仅免缴学费,还提供膳食,不失为贫家子弟求学首选门路。“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正常教育秩序遭破坏,“读书无用论”盛行,师范教育也一度低落。改革开放以后,教师地位不断提高,因此师范教育重又进入兴盛期。
  第一节 职业技术教育
  发展概况
  清末民初职业教育称实业教育。境内职业教育始于光绪三十年(1904)卢洪昶捐资创办的育德农工小学堂,34年(1908)改名育德初等工业学堂,校址在西门盘诘坊,专收“堕民”(又称贱民)子弟入学。民国3年(1914),邬学绍等创办鄞县县立商业职业学校,地址在北大路(今解放北路91号)。民国6年(1917)后,全国统一改称职业教育。14年(1925)开办宁波私立华美高级护士学校和省宁波医院医事技术学校。抗战胜利后,鄞县县立临时中学迁回城区,其中商科在北大路91号旧址复校,仍称鄞县县立商业职业学校。民国时期,先后开办过的实业(职业)学校,有据可查的有15所,其中商业8所,无线电2所,护士2所,其他3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市军管会接管鄞县县立商业职业学校(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和省立宁波医院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宁波私立无线电工程学校和鄞县私立崇实商业补习学校向市政府登记备案。1949年7月,宁波私立无线电工程学校迁入北大路96号屠氏义庄旧址,1952年停办。1949年9月,鄞县县立商业职业学校更名为宁波市财经学校(1957年改为浙江省宁波冶金工业学校,1960年8月迁往建德)。1951年始,开办药行、县东、浙东、鼓楼、湖西、西郊等会计训练班6个。1954年,私立崇实商业补习学校改办普通中学,6个会计训练班设文化补习学校。1951年2月,省立宁波医院高级护士职业学校与慈溪保黎医院高级护校合并为宁波医院医事技术学校。1952年9月,浙江省宁波卫生学校开办(由宁波私立华美高级护士学校和浙江省宁波医院医事技术学校合并而成),校址在广济街56号。1958年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发展一批农业职业学校,1961年调整时均停办。1963年9月,宁波市农业职业学校开办,校址在孝闻街203号,1965年9月迁往新址后河巷34号,1969年8月改为宁波市第十二中学。1965年,区内有湖东、苍水、西郊、江厦4所初级农业职业中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均停办,并入附近初中,改为普通中学。1980年秋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宁波市十七中学在全市第一批试办职业高中,开设工艺美术、服装设计等专业班。1983年,宁波市十五中学试办烟草、玻璃、啤酒3个职高班。1984年,宁波市第九中学开办医药职高班。1985年,宁波市政府批准宁波市十五中学为宁波市轻工职业中学,并确定为市重点职业中学。1986年,宁波市第十一中学、第十六中学分别与市电业局、市中百批发公司联办职业高中班。1990年,区内有职业中学3所,附设职业高中班学校6所。
  20世纪70年代,技工学校开始发展。:1979年4月,浙江宁波商业技工学校开办(前身为1972年创办的宁波商校烹饪专业)。1987年,新建市轻工技工学校、市体育运动学校。至1990年,境内有技工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6所。
  1991年,市轻工职业中学与市第六中学高中部合并,校名为市第六中学,成为职业高中。1992年市第六中学与市第十六中学合并,校名改为甬江职业高中。1994年,宁波九中成为职业高中,1997年兼称宁波经贸中等职业学校。1992年5月,宁波交通技工学校从鄞江镇迁入段塘。1999年12月,浙江省宁波商业学校由中专升格为高职。2001年9月,浙江省宁波卫生学校改名为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上两校均已迁往鄞州区。至2008年,境内职业中学有甬江职业高中、宁波第二技工学校(宁波兴港职业高级中学)、浙江宁波商业技工学校(浙江商业技师学院)、宁波交通技工学校等。
  学制和课程
  清末各类中等实业学堂预科只设置普通课程,分别为修身、中国文学、算术、地理、历史、格致、外国语、图画、体操等。本科课程分为普通学科、实习学科(即专门学科)两类。具体科目的设置视实业学堂类别而定。如中等商业学堂的普通科目为修身、中国文学、算术、体操4门,实习科目为商业地理、商业历史、商业理财、商业簿记、商事法规、商事要领、商品学、商业实践、外国语等9门课程,有的适当增加其他课程。各类中等实业学堂的实习时数视各实习科目繁简而定。各类初等实业学堂的课程参照同类中等实业学堂所设学科开设,但门数减少,其程度和内容较浅近。普通学科设修身、国文、图画、体操4门,其他则根据不同科类设数学、理化或地理、历史、博物、乐歌等课程。
  民国2年(1913),《实业学校规程》规定,甲种实业学校修业期预科1年、本科3年,乙种实业学校修业期3年。21年(1932)职业学校分初级、高级两种,初级职业学校修业期1~3年,高级职业学校修业期3年。民国时期中等实业学校开设的课程大致与清末相同。20年(1931),商业类的鄞县县立商业职业学校的初级银行科开设公民、体育、军训、国文、英语、商业、商算、银行原理、银行会计、簿记、商史地、银行务实、会记及审记、货币、打字、经济商法、汇兑、金融、统计等19门课程。高级银行科除开设国文、英语、体育等7门普通课程外,另开设党义、科学常识、图画、音乐、商业学、算术、银行概要及簿记、商店、统计大意、销售、广告、金融市场、货币概要及验币等13门课程。医药类的宁波私立华美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开设解剖生理学、护士历史、护士伦理学、溶液论、英文、个人卫生、药物学、细菌学、寄生虫病学、内科学、儿科学、妇科学、产科学、眼科学、五官科学、公共卫生、手术室技术、麻醉学、传染病等19门课程,另加实习。1952年创办的宁波卫生学校,学制3年,开设的课程有政治、语文、化学、地理、历史、体育、音乐、病理、药理、解剖与生理、细菌学、内外科、儿科、妇产科、传染病、皮肤科、性病科、卫生勤务、五官科、护理(营养学)等。1963年创办的宁波市农业职业中学,学制3年,开设的课程有政治、语文、数学、化学、植保、农业财会、水稻栽培、机电、饲养学、兽医学、生理病理解剖、兽畜病防治、针灸等。1980年后创办的职业中学,学制一般2~3年,课程设置分为3类,即文化课、专业课和教育实习。文化课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体育,理工类专业还开设物理、化学,文科类专业开设历史、地理。专业课则因专业而定。如宁波市十五中学的玻璃专业开有机械制图、电子和电子基础、机械基础、玻璃工艺、玻璃机械、玻璃窑炉、玻璃模具、测量与控制等课。宁波市十六中学的公关专业则开设计算技术、会计基础、公共语言艺术、广告美术、经济地理、专业英语、公共关系学、企业管理、公关实务、公共关系心理学、选修课(摄影、舞蹈、书法、电子计算机、中英文打字)等课。实习课是专业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具体体现。宁波市轻工职业中学服装专业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每学期都安排实习。第三学年第二学期的实习内容是独立制作中山装,要求各部位辑线均匀,质量符合标准;学会男女大衣制作;设计一款至几款新颖时装等。
  专业和形式
  清末时期的初等实业学堂和民国时期的甲种、乙种实业学校称专业为科。光绪三十四年(1908),育德农工小学堂改成育德初等工业学堂后,设立金工科、木工科、绘画科,并设有实习工场。
  民国时期的实业学校专业门类少,仅商科、无线电、国医、手工、缝纫等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职业学校曾开设护士、医士、中医、卫生保健、财会等专业。1980年秋,市第十七中学先后开设工艺美术、服装设计、工商财会、商业管理、五金家电等专业。1983年8月,宁波市第十五中学试办卷烟、玻璃、啤酒3个专业。1986年,职业中学(班)开设制药、西医、中医、医疗器械、中英文打字、工商经营、财会、电子、电子仪表、宾馆机电、宾馆服务、宾馆外语、百货营业、五交化、五交化家电、服装设计、卷烟、玻璃、啤酒、造纸、印刷、食品、舞蹈等专业。1995年后,甬江职高新开设的专业有美术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动漫设计。
  办学形式 清末和民国时期,实业学堂(职业学校)有私立的、公立的,有全日制的,也有半工半读的。1965年办学形式多样化,有教育部门办的、有工厂办的,也有厂校挂钩等。1986年,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教育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区内职业学校(班)的联办单位有市医药管理局、市电业局、市中百批发公司、服装公司、市五交化站、金龙饭店、卷烟厂、玻璃厂、啤酒厂等。1990年,宁波市轻工职业中学(十五中)试行“双元制”职教模式,企业与学校结合,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
  思想教育
  职业中学和职业学校政治思想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宁波市轻工职业中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并抓住入学、下厂等环节给学生讲中国近代史和轻工业发展远景,请优秀工人介绍先进事迹,使学生热爱专业,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宁波九中以“崇德、尚能、求知、敬业”为校训,以“道德高尚、技能精良、知识扎实、体魄健壮”为培养目标,对学生实施“三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管理模式,学校被评为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甬江职高倡导“生存教育、创造教育、专能教育、情感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高考上线率连年居市区职业学校之首。
  学校选介
  甬江职业高级中学 前身为私立甬江女子中学,民国12年(1923)由原崇德女校中学部和圣模女校中学部合并而成,地址在和义路106号。16年(1927)中国人自己接管,组织校董会,推荐沈贻芗女士为校长。26年(1937)抗战爆发,学校迁往奉化亭下镇、四明山,后迁往宁海并入鄞县临时联合中学。女中师生以文学、话剧、歌咏等形式宣传抗日。抗战胜利,学校重返宁波。37年(1948)10月13日25周年校庆,蒋介石、行政院长翁文灏给学校题了词。1952年2月,市政府接管甬江女中,命名为宁波女子中学。1958年8月,改名为宁波六中,实行男女同校。1959年7月学校又改名为宁波女中。1968年4月再度更名为宁波六中。1984年8月、1992年8月,宁波八中和宁波十六中学高中部先后并入,成为具有初、高中达24个教学班的市属完全中学。1994年8月宁波轻工职业学校职高部并入,学校改制为市属职业高级中学。1995年6月与市第十六中学合并,改名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
  改制后,学校创导“让升学者升学、让就业者就业”的办学理念,启动以“生存教育、创造教育、专能教育、情感教育”为核心的特色工程,实行“技能导师制”、“技能等级认定制”,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系统中首家导入E&T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浙江工程学院、上海国际交流学院、宁波大学等10余所国内高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与上海伟业、宁波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就招生、教学、实习、就业等问题全方位合作,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8%以上。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和各条战线的劳动者。其中有1937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育学硕士、曾任甬港联谊会副会长的沈贻芗,万里教育集团董事长、宁波诺丁汉大学理事长、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行业劳动模范徐亚芬等。现在学校已成为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立职业学校、市示范性文明学校、省首批综合高中试点学校,省第一个通过ISO9001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职业学校,全国重点职业高中。
  2005年9月,学校搬迁到翠柏路309号,占地面积72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校内教学设施一流,生活辅助设施齐全。有18个专业、66个学历班,在校生达3084人。教职工180余人,其中80%以上教师具有中、高级职称,10多名中、青年教师荣获省、市级教坛新秀、教坛中坚等荣誉称号。
  第二节 师范教育
  发展概况
  境内师范教育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府城士绅张美翊、陈训正在月湖书院址(今月湖饭店)首创宁波府师范学堂,首届招生30名。民国元年(1912),学堂、书院改称学校,宁波师范学堂改名宁波师范学校。同年,三一书院附设师范科。是年2月,宁属六邑人士在月湖竹洲办宁属县立女子师范学校,首届招生17人。10年(1921)4月,张雪门、杨菊庭等人发起募捐,于翌年2月创办两年制宁波湖西幼稚师范学校,地址在湖西马衙街,校长张雪门。这是国人自办的国内最早的幼稚师范之一。首届招生12名,学生毕业后学校停办。31年(1942)8月,城区战船街原私立甬江女子中学校舍办公立浙东师范学校,翌年改称省立宁波师范学校,抗战胜利后停办。34年(1945)10月,鄞县县立联合中学迁回城区,并于次年1月解散。其中师范科单独设校,称鄞县县立师范学校,校址在月湖竹洲,后迁湖西马衙街秦氏支祠,又迁鄞县西乡接待寺,1949年并入浙江省慈溪锦堂师范学校。
  1956年8月,宁波师范学校在孝闻街双池巷创办,首批招生4个班,学制3年,对象为初中毕业生。1957年,绍兴师范两个普师班并入。1958年暑期,调整市区学校布局,迁至江东大河路(现陆军一一三医院院址),翌年迁往镇海骆驼桥。后又迁东钱湖,继后与宁波师院合并。1978年10月,市师范学校创办,校址在西郊路后河巷34号市十二中学内,行政上属十二中学统一领导。1981年秋,十二中学改办市师范学校,首任校长翁心惠,党支部副书记徐翊鸣。原十二中学师生并入十五中学,部分教师留师范学校任教。1990年5月,市师范学校与余姚市师范学校合并,定名为宁波师范学校,迁往翠柏路309号新校址。同年,市幼儿师范学校迁西郊路后河巷34号原市师范学校址。1998年,宁波师范学校停招普师专业,改招五年一贯制小教大专班。2001年7月,宁波师范学校与宁波邵逸夫幼儿师范学校合并,称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分院,总部设在翠柏路309号。2005年6月,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分院迁址宁波大学园区北区。
  教学工作
  学制 清末,清政府规定初等师范学堂5年毕业,简易科修业1年。光绪三十二年(1906),宁波府师范学堂根据上述规定先开办1年制简易班,后增设完全科,学制5年,均招收高等小学堂毕业生。
  民国2年(1913),教育部规定师范学校学制5年(预科1年,本科4年)。宁波师范学校、宁属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学制均为5年。20年(1931),鄞县县立女子中学师范科学制3年,招收初中毕业生。
  1956年8月创办的浙江省宁波师范学校,学制3年,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1978年10月创办的宁波市师范学校,学制2年,首期招收相当高中文化程度的社会青年。1979年开设普师班和民师班,学制2年,分别招收高中毕业生和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的民办教师。1981年起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1993年实行五年一贯制小教大专试点,获国家教委肯定。1998年全面推广五年一贯制小教大专试点经验,停招普师专业。
  课程设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宁波府师范学堂开设国文、教育、地理、历史、英文、数学、博物、唱歌、手工、图画、体操、伦理、文字源流、文学史、心理、学校管理等课程。
  民国元年(1912),宁属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开设有国文、算术、伦理、教育学、生物、理化、地理、英文、法制经济、读经、唱歌、图画、体操、缝纫、烹饪等课程。31年(1942),浙江省立宁波师范学校除开设普师应开的课程外,还有日语、英语、簿记、会记等。
  1981年,宁波市师范学校遵照教育部颁发的中等师范学校教学计划,结合本校实际,开设政治、语文(语文基础知识、文选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法)、数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法)、物理、化学、生物学(包括少年儿童生理卫生)、小学常识教学法、小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及体育教学法、音乐及音乐教学法、美术及美术教学法等课程及教学实习。1990年定名为浙江省宁波师范学校后,除开设上述规定的必修课程外,还制订选修课计划。如语文课选修的内容有写字、语言训练、儿童文学、应用文、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等。数理选修的内容有写字、语言训练、计算机、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电化基础、课外科技活动等。教育学科选修的内容有写字、语言训练、儿童社会心理学、教育简史、小学教育管理、电化教育基础、小学德育研究等。音乐、美术、体育课都有自选的内容。
  教育实习 清末,按《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在教育学科目中注重“实事授业”,令师范生“于附属小学堂练习教育幼童之法则”。在师范生给幼童教课时,师范学堂各科教员及附属小学堂堂长与教员“会同督率师范生监视其授业,品评其当否,且时自教授之,以示模范”。
  民国初年,教育实习时间包括在教育科目授课时数内,教育部《师范学校规程》将教育实习安排在第四学年,每周9课时。16年(1927)规定教育实习分别安排在第二学年(注重参观,每周2课时)和第三学年(注重试教,每周5课时)。实习地点或在附属小学校,或经约定的附近小学校。实习方式,或教育参观(观摩),或见习,或试教,或协助和代理级任导师工作,或参加小学教育行政工作。30年(1941)12月,教育部制室的《师范学校(科)学生实习办法》规定,师范生的实习包括参观及见习(占30%)、教学实习(占40%)、行政实习(占30%)。32年(1943),省教育厅训令鄞县政府实施《改进师范生实习要点》:学校须妥拟实习计划和实习历,应按规定组织实习指导委员会;学生对单式、复式、各科目、各种行政应有普遍实习的机会;实习时数不得少于1800分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实习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实习的组织领导分为校实习领导小组、实习点、实习学校三个层次。实习内容以语文、数学为主,兼以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以及班主任、少先队工作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家庭访问等。实习时间一般安排6周。如市师范学校分为动员、见习(约1周)、实习(约4周)、总结四个阶段。1979年后,哪个地方来的学生就到哪个地方的学校去实习。宁波市师范学校教育实习基地主要是海曙、镇海、北仑三个区中条件较好的小学。1989年,市教委颁发的《宁波市中师实习学校暂行规定》,把“办学指导思想端正,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质量较高,并有一定规模的区、乡(镇)中心小学和实验小学”作为实习学校的条件,把“师德良好、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较强”等作为实习指导老师的条件和职责。实习生实习成绩的评定一般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档。
  德育工作
  清末,《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规定,“变化学生气质,激发学生精神,砥砺学生志操,在充教员者最为重要之务;故教师范者务当化导各生,养成其良善高明之性情,使不萌邪妄卑鄙之念”。“国民之智愚贤否,实关国家之强弱盛衰;师范生将来有教育国民之重任,当激发其爱国志气,使知学成以后必当勤学诲人,以尽报效国家之义务”。
  民国元年(1912),《师范学校规程》对师范学生提出“陶冶情性,锻炼意志”、“富于美感,勇于德行”、“爱国家,尊法宪”、“尊品格而重自治,爱人道而尚大公”的要求。20年(1931),国民党政府以党员训练方式指导师范教育。同时提出陶冶“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国民公德。抗战期间,规定师范学校“应特别注重建国信仰”,注重“人格之陶冶、专业之训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结合各项政治活动,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1956年,教育部颁发《师范学校规程》。宁波师范学校根据该规程要求重视课内外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主要内容有专业思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劳动教育、美感教育等。1958年,宁波师范学校根据省教育厅的有关通知,组织师生去工厂、农场和工人、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培养劳动观点、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加强以农为基础的思想教育。1982年,宁波师范学校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方法对师范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强化教育;运用政治课教学、班主任、共青团工作、组织党章学习和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以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1983年,教育部颁发《中等师范学校学生守则(试行草案)》,宁波市师范学校制订“学生守则”、“文明寝室标准”、“实习生守则”等,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1988年后,宁波师范学校开展创建优良班集体活动,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每月一主题”的国情和革命传统教育。1990年后,浙江省宁波师范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德育工作形成“导、转、放”的新模式,围绕“严格、规范、自律”三个重点,着重培养学生的适应意识、规范意识、主体意识、自主意识、创造意识。
  学校管理
  清末,宁波府师范学堂设校监一人,监督统辖各员,主持全校事务。
  民国元年(1912),学堂监督改称校长,宁属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设校长一名,总理校务。12年(1923)实行中学、师范合一制度,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并入省立第四中学,分设中学、师范、附小3个部。
  1955年实行校长制,设教导、总务二处。1957年后,加强党的领导,宁波师范学校建立党支部。1980年,宁波师范学校单独成立领导班子和组织机构,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室下设教导处、总务处、校办工厂。党支部负责学校的政治思想及工会、共青团、民主党派等方面的工作。学校实行校长主持下的校务会议制度。1985年,宁波师范学校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由党、政、工、团负责人和教职工代表若干人参加,其主要职能是审查、批准学校工作计划,审查财务收支等重大事务,对学校领导工作发挥民主监督作用。1986年起,宁波师范学校党政职责分开。校长负责学校行政全面工作。党支部(总支)负责党的自身建设、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统战工作、共青团、工会和审定学校工作计划,考察、审批中层干部的任免,审议奖惩、调资、转干、职称评定等项工作,检查学校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学校还设立教育科研室,负责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建立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教育实习工作、体育卫生、推广普通话、毕业生分配等领导小组。
  学校选介
  浙江省宁波师范学校 前身为市师范学校,创办于1978年10月,校址在西郊路后河巷34号(原宁波市十二中学、现爱菊艺校址),建校时归十二中学统一领导,开设英语、物理两个专业班,招收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社会青年。学制两年,学生80人,教师8人。旨在培养宁波市和镇海县急需的初中英语、物理教师。1979年除专业班外,开设普师班和民师班,分别招收高中毕业生和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的民办教师各2个班,学制2年。1981年起普师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1984年增设幼师班。至1988年,学校有10个普师班、2个幼师班、学生501人。培养毕业生1121人,开设幼儿教师培训班14期,结业学员705名。1990年5月,原余姚师范学校、宁波市师范学校合并,定名为“浙江省宁波师范学校”,校址在翠柏路309号。
  1993年开始实行五年一贯制小教大专试点,1998年停招普师专业,五年一贯制小教大专试点工作得到国家教委的肯定。1997年被授予省首批示范性师范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省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艺术教育先进集体、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中等专业学校。2001年7月,宁波师范学校与宁波邵逸夫艺术幼儿师范合并,改称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分院,设翠柏和育才两个学区。有省市级教坛新秀20多人。2005年有21个班级、820名学生、161名教职员工。教师中有高级讲师20名,讲师55名,省、市级教坛新秀20人。
  2005年6月迁址宁波大学园区北区。
  第六章 高等教育
  境内历来高等院校较少,且发展缓慢,虽有几所专科之类戴帽高校,但时办时停,或拆并或外迁,很不稳定。1983年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创办,后与宁波交通技术学院合并,于2004年更名为宁波工程学院,才有具备一定规模的高等学校。本章仅作简略记述。
  第一节 发展概况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原府办孝廉堂(今解放北路91号大院内)改办宁波法政学堂,招府属举人、贡生、生员、监生及师范、中学毕业生。
  民国元年(1912),学堂、书院改称学校,宁波法政学堂改名公立四明法政专门学校,招收中学毕业生。3年(1914)春停办。
  1956年9月,宁波师范专科学校在西北街创办,1958年改名为宁波师范学院,1959年迁往江东曙光路80号。1958年9月在宁波卫生学校戴帽创办宁波医学专科学校,并于1960年6月改为宁波医学院。1961年又改名宁波医学专科学校,1962年6月因师资设备等条件不足而撤销,所有教师和教学设备均并入宁波卫校。1961年,宁波工学院更名为宁波工业专科学校,校址从江东宁穿路迁至广仁街(现第八中学址),1962年7月停办。1979年1月,宁波卫生学校再次戴帽办浙江医科大学宁波分校,1982年12月撤销。1979年2月,浙江工学院宁波分校创办,校址先借布政巷小学,后迁今纺织工业学校分部址,1982年停办。
  1983年5月,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开办,校址在西郊文化路后河巷。首任校长王兴廉,党委书记沈达。首期招收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两个专业,123名学生,借市少体校开学。1985年9月,校舍建成,学校迁入。1997年,宁波高等专科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专科重点建设学校。2001年与宁波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筹)合并后,分翠柏路、启运路、雅戈尔三个校区。2004年5月19日,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宁波工程学院。
  1998年12月,浙江宁波商业学校由中专升格为高职,总部于1999年9月迁往联丰立交桥南堍。2001年5月更名为浙江省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9月,浙江省宁波卫生学校改名为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7月又改为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是年,从广济街迁往宁波高教园区南区。同年,浙江宁波商业技工学校改名为浙江商业技师学院。2005年6月,翠柏路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分院迁址宁波大学园区北区。至2008年12月,辖区内高等院校有宁波工程学院、浙江省商业技师学院。
  第二节 学校选介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前身为宁波公立甲种商业学校(校址在现解放北路91号,市教育局大院),民国3年(1914)创办。次年,改为“宁属县立甲种商业学校”。16年(1927)改名为“宁波市立商科职业学校”。20年(1931)改为鄞县县立初级商科职业学校。抗战爆发,学校迁至鄞县西乡凤岙镇方广寺。30年(1941)9月,与鄞县县立女子中学、鄞县简易师范共建鄞县县立临时联合中学,仍设商科(高级银行科)。34年(1945)抗战胜利,“联中”迁回宁波后解散。第二年,商科在北大路91号复校,改称“鄞县县立商业职业学校”。1949年9月改名为“宁波市立财经学校”。1953年改名为“宁波会计统计学校”。1954年,学校归重工业部领导,改名为“重工业部宁波工业会计统计学校”。1955年改名为“冶金工业部宁波工业经济学校”。1958年改为“浙江省宁波冶金工业学校”。1960年8月迁往建德。后由宁波市商业局在宁波冶金工业学校的基础上创办宁波市商业学校(校址从段塘原宁波市砖瓦厂、莫枝镇原宁波正大火柴厂迁到孝闻街205号原宁波卫校内)。1964年改称“宁波市商业职业学校”(借用现曙光路85号市委党校部分校舍办学)。1965年迁至共青路4号和41号。1972年更名为“宁波市商业职业学校”(共青路4号)。1975年改为浙江宁波商业学校,归省商业局领导。1979年,省商业厅征地28亩,建造南站西路浙江宁波商业学校校区。1982年12月校迁入南站西路18号。1998年,学校自筹资金在鄞县古林镇建造新校舍。同年12月,由中专升格为高职,并筹建宁波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5月,学院正式成立,并更名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成为理工、财经、文科类并重的省属高校。
  学院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服务社会经济为宗旨”的办学理念,坚持“奋发向上、抢抓机遇、勤俭持校、自主发展”的学院精神,确立“商贸”传统特色。学院以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为突破口,开辟合作办学的新管道:与雅戈尔集团等企业合作,创办了雅戈尔营销管理学院,奥克斯科技管理培训学院,洛兹科技专修学院,太平鸟现代经理人培训学院等。学校与开放系统(Linux)技术学院(香港)联合,共建宁波开放系统(Linux)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贺姆斯格兰学院开展教学合作,与JIA日本国际语学院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宁海模具城投资建立规模齐全的机电产学研基地。办有两个教育部改革试点建设专业、两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和1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是浙江省首批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之一,浙江省首批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训基地。
  总院院址在鄞县古林镇(联丰立交桥南堍),分院在南站西路18号。总院占地面积500余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设有投资理财、工商管理、资讯工程、应用电子、艺术设计、国际交流和成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学院等10个系(院)、34个专业。2005年全日制在校生7500余人,教师517人,其中副教授、高级讲师达24%,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达35%,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60%以上。
  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 前身为浙江省宁波卫生学校,1952年9月由原浙江省宁波医院医事技术学校与宁波市私立华美高级护士学校合并建成,校址在广济街56号。第一任校长由当时宁波市卫生局长郭绍兴兼任。建校初,有医生、护士两个专业,4个班级,在校生146人,教职工25人。1959年秋,在宁波卫生学校的基础上创办宁波医学专科学校,扩大招收5年一贯制医学专科生。1960年6月改为宁波医学院,招收医学本科生。1961年5月,宁波医学院改为宁波医学专科学校。1962年6月撤销宁波医学专科学校,在读生改为中专班。1979年1月开办“浙江省医科大学宁波分校”。1987年9月在卫生学校的基础上开办浙江医科大学医学专业宁波大专班。1999年6月,宁波市第一医院护士学校并入,并保留宁波市卫生干部进修学校的牌子。2001年9月改名为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7月改称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全日制教育设有护理、医学检查、口腔、针灸推拿、五官医学、麻醉医学、助产士、计划生育、药剂、卫生法规、社区医学等11个专业,成人学历教育开设护理、口腔技士、医学检验、社区医学、麻醉医学、助产士、五官医学等7个专业。浙江大学医学院、宁波大学医学院、温州医学院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等专业的函授本、专科教学站、点。市江东区口腔医院为宁波卫生学校附属医院。2002年2月市第二医院、市妇儿医院成为学院的附属医院。2004年7月,学院增设护理系、医学检验系、口腔系、公共卫生系、成人教育学院、基础部等系部。有在校生3551人,其中高职生1908人、3年制中专生和5年一贯制大专生1643人。自1952年建校至2004年7月,共招生19858人、毕业学生18332人。
  2004年9月迁往宁波高教园区南区。
  宁波工程学院 前身为宁波高等专科学校,1983年5月创办。校址在翠柏路,占地面积140亩,校舍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1985年9月与联邦德国亚琛高等技术学校结成友好学校。199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2001年与宁波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筹)合并,有翠柏路、启运路、雅戈尔3个校区。2004年5月19日升格,更名为宁波工程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院坚持“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设有建工、电子、化工、机械、汽车、交通运输、经管、人文、外语、成教、国际交流等11个系(分院)和一所交通技校,开设12个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其中房屋建筑工程、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会计等3个专业被教育部授予示范专业称号,机械制造工艺、市场营销、文秘3个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精细化工专业被列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6700万元,图书馆藏书(含电子图书)84万册。网络技术实验室为浙江省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有刀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网络工程技术实验室、仿真技术中心、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中心4个市重点实验室及三维技术研究所、材料工艺研究所、建筑设计院等13个实力雄厚的科研机构。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奖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社科规划项目6项、主持教育部重点项目2项。公开发表论文被SCI收录14篇,EI收录21篇。化学工艺被列为省级重点扶植学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精细化工被列为市级重点建设学科。还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6所高等院校建立校际协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科学研究等活动。曾荣获浙江省文明校园、浙江省平安校园和宁波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办学20余年,为社会输送的各级各类毕业生1.3万余名。
  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42.75公顷,建筑面积20.4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近8000人。教职工700多人,其中教授47人、副教授140人、博士25人。
  浙江商业技师学院 原名浙江宁波商业技工学校,1979年创建时设1个烹饪专业班,50名学生,50名教职员工,首任校长邬士君,校址在共青路18号。1999年迁往现址环城西路南段138号。2001年改名浙江商业技师学院,隶属于浙江省商业集团公司,为省财政全额拨款单位。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围绕“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强化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为重点”的办学思路,构建涵盖中级工、高级工、技师3个层次的培养模式,设置烹饪旅游、财贸、电子3个系科,9个专业,其中6个为常设专业,即烹饪专业(培养高级烹调师、高级面点师)、旅游酒店专业(培养国家级导游员、高级餐厅技师、酒店管理人才)、国际贸易专业(培养单证员、报关员、营销师等商业服务人才)、财务会计专业(培养企事业单位会计人才)、计算机专业(培养网页设计、动漫制作、影视编辑、网络工程等计算机应用人才)、电子电工专业(培养高级维修电工、电子应用实用人才)。学校根据宁波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并结合自身的历史优势,以中、高级“现代服务业”人才的培养作为立校之本,为外贸企业、四星级和五星级酒店、大型商业流通企业、IT行业以及餐饮企业输送实用技能人才,形成以商贸、旅游类人才培养为主的办学特色。同时,与宁波大学等院校合作办学,进行大专以上学历教学,培养学生成为技能型、知识型、实用型的高素质人才。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其中烹饪实验室为浙江省和宁波市现代化重点专业实验室,导游实务模拟仿真实验室和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室、财务会计操作平台、新增锐捷网络实训室、电脑组装与维修实训室、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缩写,亦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训室、钳工实训室,西餐服务实验室、前厅实验室、茶艺实验室、财务会计实验室、电子实验室、装接和焊接实训室、机床排故实训室均为省内一流水平。
  2000年,学院被评为省重点技校,2003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技校,2004—2005年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为浙江省先进技工学校(技师学院),2006年又被省政府评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校园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954.23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生2500名,其中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向规模达到2300名,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90%。全校共有专兼职教师100名、外聘教师20名,在编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91%,高级职称28人(其中高级技师15人、高级工7人),中级职称36人。
  第七章 社区教育
  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给学校教育带来新的活力,中小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视野开阔,但商品经济负效应也带来“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弊端,给学校教育带来较大冲击,辖区内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的情况时有发生。为解决封闭式传统教育模式与实际脱节、得不到社会的有力支持和家庭积极配合的问题,社区教育应运而生。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991年8月,区委同意区文教局在全区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建议,决定“先进行社区教育工作试点,然后逐步推广”。翌年3月,由区政府统筹,文教局指导,街道牵头,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参与,先在高塘、孝闻、县学、湖西4个街道和辖区18所中小学进行社区教育试点。12月,市教育局发文向全市推广区社区教育试点经验。1993年7月,区社区教育委员会成立。1994年11月,区文教局《探索以社区为依托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新路子实验报告》被省教育委员会评为省普教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1999年3月,区政府“推广《探索以社区为依托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新路子实验报告》课题成果总结”被省教育委员会评为首次基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奖。嗣后,区社区教育经验在天津召开的全国社区教育现场会和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交流。2000年起,社区教育工作重点从以青少年教育为主,转到对社区全体成员的教育上。2003年12月,海曙区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2004年,区社区教育委员会《探索中前进,开拓中创新》等4篇经验总结和16幅社区教育照片在当年《中国社区教育》杂志第3期上发表。2008年2月,海曙区被教育部命名为首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区社区教育经历试点、推广、发展、深化等阶段,社区教育打破了学校封闭式传统教育模式,优化了社会的教育环境,改变了家庭教育的现状,把学校、家庭、社会三股力量有机组合,构建起一个“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综合性教育网络,形成包括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在内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系统教育工程,为实现教育社会一体化和开展终身教育、创建学习型社会奠定了扎实基础。
  第二节 组织网络
  社区教育组织网络由区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街道社区教育协调委员会、居委会社区教育联谊会及中小学校“三结合”委员会组成。
  区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 1993年7月成立“宁波市海曙区社区教育委员会”。2005年改称“海曙区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是区委领导,区政府统筹,区教育局指导,各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代表参加的社区教育指导协调机构。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下设办公室,负责社区教育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内。区社教委负责指导、协调全区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教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工作新格局,形成全区尊师重教的新风尚,动员社会为学校和青少年做好事、办实事,开展学校、社会双向服务活动,优化育人环境,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同时,创办三级社区学院,构建终身教育网络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培训活动。开发、整合、利用辖区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组织辖区居民开展学习、文体、娱乐活动。
  街道社区教育协调委员会 1992年3月至1993年6月,各街道先后建立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2005年起改称街道社区教育协调委员会。其组成人员为街道分管副主任和有关部门及辖区单位代表。街道社区教育协调委员会设办公室,由社区教育专职干部主持日常工作。街道社区教育协调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街道有关部门和辖区有关单位为青少年做好事、办实事,组织本社区青少年开展假期活动;创办街道社区学院,开展多种形式培训;组织各种业余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领导居委会社区教育分会开展社区教育工作。
  居委会社区教育联谊会 原称居委会社区教育分会,2005年改称居委会社区教育联谊会。全区74个社区居委会都建有社区教育组织,负责组织社区内青少年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文体活动和为特殊群体服务活动。各社区的社区学院分院针对本社区居民实际需要举办培训、讲座,组织文艺、体育等休闲性团队,开展文体活动,重大节日组织社区居民进行文艺演出。
  校“三结合”委员会辖区内中小学建立校三结合委员会,由学校、街道、社区居委会、家长、辖区单位代表和校外辅导员组成。其职能是配合学校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利用各自优势为学校、师生办实事、做好事。
  第三节 青少年校外教育
  内容
  社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围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进行社会公德和社会常识(包括生活常识、政治常识、科普常识、法律常识等)教育,着重培养和训练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劳动。1992年起,区社教委每年组织青少年开展暑假主题系列活动。
  形式
  社区对青少年教育的主要形式有组建区、街道两级以老干部、老教师、先进模范人物为主体的社区德育讲师团,配合中小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法律知识、社会公德等教育。建立服务队,为社区居民和孤寡老人服务。建立“三结合”帮教组织,配合中小学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举办节日庆祝活动,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创办区、街道、社区三级社区学院,举办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各类培训班。运用读、看、听、写、讲、演、唱、画、赛、做等多种形式,组织青少年开展寓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主题系列活动。各级社教委还采用知识讲座、参观访问、暑期夏令营、智力竞赛、演讲比赛、“今天我当家”、故事大王擂台赛和家庭运动会等形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
  基地
  各级社区教育组织挖掘和利用宁波历史文化名城丰富的教育资源,建立德育、劳动、活动三大基地。德育基地有闻名全国的藏书楼天一阁,历史古迹鼓楼,文化遗址高丽使馆、白云山庄、月湖竹洲、民族英雄张苍水故居以及部队干休所、驻甬部队及各类先进单位等。各级社区教育组织和学校利用这些德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形势教育、军事训练。劳动基地由各级社区教育委员会协调有关单位共建,1997年有校外劳动基地79个、社会实践基地42个,红领巾文明卫生街38条。活动基地是各级社区教育组织为青少年开辟的校外固定活动场所。全区每个居委会都有社区活动室。2002年起,街道和各社区居委会办起社区学院和分院,为青少年和居民群众举办各类培训班和专题讲座。2004年,社区建立活动中心,扩大活动场地和规模,增添活动内容和设施,72个社区居委会都有独立或借用学校或其他单位的固定活动基地。至2008年底,全区有社区学院73所,其中区级1所、街道8所、社区64所。
  队伍
  专兼结合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由三方面人员组成:以区、街道、居委会中74人组成的社区教育专职干部,为社区教育的主力军,具体负责社区教育活动策划、安排,街道聘请一名退休校长或骨干教师做顾问,协助专职干部开展日常工作。以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先进模范人物和社会热心人士为主体的德育讲师团和志愿者服务队,为青少年学生作报告,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形势教育,配合学校、社区做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后进学生、失足青少年走上正路。以青年教师和暑假大学生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配合街道、社区开展暑期青少年主题系列活动和日常教育工作。
  第四节 成人教育
  成人初等中等教育
  境内成人教育开始于清光绪九年(1883)美国基督教浸礼会创办的妇女短期学校。民国元年(1912)改为密斯巴圣经学校,16年(1927)改为鄞县慕义私立补习学校。民国初,国人平民教育运动兴起,群众团体、热心教育人士在境内创办了一批平民夜校、义务学校、通俗夜校,招收失学民众,进行以识字为主的初等教育,有的兼职业技术训练。16年(1927),宁波市政府开办平民夜校,同年改称民众学校。次年8月,开办宁波市立成年妇女补习学校,原址江北岸,后迁鼎新街,撤市后改为鄞县县立成年妇女补习学校。23年(1934),境内试办县立孝闻街、县立烟屿、县立永宁等一批短期小学,推行成人、儿童合校制。29年(1940),开始肃清文盲运动,第二年实施国民教育,中心国民学校和其他国民学校设置民众教育部,统一办理民众教育。宁波沦陷,民众学校停办。抗战胜利后,民众教育曾复苏,后内战爆发,城内民众学校又停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人教育曾被称为社会教育、工农教育、业余教育,20世纪80年代开始统称成人教育。主要任务是对干部、职工、农民、居民进行扫盲教育、文化补习、学历进修、职业技能培训和政治思想教育。1952年推广“速成识字法”,掀起扫盲热潮。是年9月,海曙区速成识字法实验班开办,对学员进行文化补习。1953年4月,举办工人业余政治学习班,重点对学员进行劳动观点、阶级观点、共产主义思想教育。1956年2月,海曙区政府作出市民扫除文盲工作规划,要求三年内扫除全区市民中的文盲和半文盲。是年全区开办11个识字班,招收2000名居民干部和职工家属,进行扫盲教育。同年3月,苍水、西郊、鼓楼、孝闻4个街道办事处,开办识字班66个,2117人参加扫盲学习。此后,海曙、镇明两区又各办起苍水、西郊和湖东文化补习学校。1964年分别改为海曙公社苍水初级农业职业中学、海曙公社西郊初级农业职业中学和镇明公社湖东初级农业职业中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各类成人学校停办。1978年,宁波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创办,校址在横河街。1980年宁波市甬江业余学校创办。1981年2月,海曙区委、区政府针对职工队伍中存在的“三低一少”(文化水平低、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低和工程技术人员少)情况,兴办职工业余学校,成立由区委宣传部、区文教科、工业办公室等有关负责人组成的区职工业余教育领导小组。区职工业余学校开设小学、初中、高中等班,对在职职工提供文化培训和学历进修。
  1984年两区合并,区文教局专门配备成人教育干部1名。1988年成立区成人教育领导小组,文教局成立成人教育办公室。乡镇、街道成立扫盲班,工业局、乡镇企业局、商业局等成立职工学校,负责扫盲教育。区职工业余学校负责成人学历教育。1985年、1988年,西郊乡、段塘镇先后创办成人学校,由乡长、镇长兼任校长,成教干部任副校长,负责对职工、农民进行文化补习、职业技能培训和乡村企业职工岗位培训。西郊乡成人学校还办起职业班,后转为职业高中。1992年12月,区成人学校创办,校址在濠河街100号。
  从1949年10月至1987年9月,6个街道和1乡1镇出生的200147人中,有文盲、半文盲10907人,达5.45%,至2005年底,非盲率达99.79%,文盲、半文盲仅0.21%。
  2000年后,区成人学校和西郊乡、段塘镇成人学校及2003年后创办的社区学院,开办各种不同门类的职业技术培训班和学历进修班,基本满足了各类人群的继续教育和求业需求。
  2001年起,相继创办区、街道、社区居委会三级社区学院。各级社区学院开设三类课程(主干课程、协同课程、机动课程),针对辖区居民的不同特点,开展公民道德、党建知识、法律常识、卫生保健、美术书法、家庭教育、电脑和通用英语等各类培训及讲座。仅2003年,全区有47001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53786人参加各种休闲娱乐类培训,1130名被征地农民参加转岗培训,参加法律知识类学习的外来民工1621人。2002—2004年,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总人数分别达到13.25万人、13.85万人、17.37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48.71%、50.92%、63.86%。
  成人高等教育
  境内成人高等教育开始于1958年。是年4月,宁波师范专科学校附设中国语言文学专科夜大学,校址在西北街26号(现第二医院门诊部)。1960年2月,市职工业余大学创办,校址在崔衙街52号,这是全省第一所独立建制的成人高校。1978年4月,市教师进修学院建立,校址在菱池街,设有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生物、政治、音乐等专业。首期学员中有大专生594名、中师生340名。1978年10月,宁波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创办,校址在横河街,设有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专业。翌年秋,招高师函授学员2198名。1983年9月,市、地教师进修学院合并,称宁波教师进修学院。翌年4月更名为宁波教育学院。这是一所培养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的成人高等学校。1979年1月,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宁波市、地两所分校成立(后合并,改名为宁波广播电视大学)。电大是集广播、电视、录音、录像教育手段为一体的,实行远距离、开放式教育的成人高等学校。同年,宁波市纺织工业职工大学在望京路10号开办。1985年3月,宁波师范学院夜大学在广仁街宁波八中内开办。至1990年底,区内有成人高校5所,学员11560人,教职工504人,累计毕业学生13712人。
  1980年至20世纪90年代末,根据国家教委、人事部规定,各成人高校开设成人高等教育大专专业证书教学班。招收35岁以上具有高中毕业学历、5年以上专业工龄的干部。结业证书作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参考依据之一。2002年,此类教学班停办。90年代末,现代远程教育兴起,至2008年,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高校在境内都设立远程教学站、点,包括研究生、本科、大专三个层次。至2008年12月,境内成人高等学校有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部、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浙江省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成教学院、宁波工程学院成教学院4所,共有在校学生8995人,其中本科生642人、大专生8353人。
  海曙区社区学院总院简介
  区社区学院总院创办于2003年,地址在环城西路南段32号(西郊中心学校内),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是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社区教育活动指导中心。院内有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形体训练房、电脑房、语音室、报告厅、休闲吧和藏书5万余册的图书馆等,学院融学历进修、职业技能培训、青少年教育和休闲娱乐活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2005年有13938人参加了各种培训,其中大专、专升本函授班378人,星级家政员班271人,还有电脑、美术、健美、心理咨询师、保育员、普通话、书法、器乐和被征地农民转岗等培训。学院被评为全国家庭服务业培训先进单位,宁波市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浙江省示范性成人学校。
  第五节 老年教育
  老年教育属于继续教育范畴,为终身教育体系最后阶段。老年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辖区内市老年大学的创办,标志着正规老年教育的开始。2001年以后,区、街道和居委会相继创办社区学院,把老年教育列入社区教育。各居委会设立老年活动室。
  老年教育内容以休闲健身类为主,有医学保健、老年心理、电脑基础、书法绘画、戏剧知识、健身舞及孙辈教育等。教育形式有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活动,印发学习宣传资料,参加市、区、街道老年大学系统培训,组织休闲性文体团队,开展活动等。2004年参加各类培训的达35220人。2005年,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有42981人,参加各类学习活动的达15.03万人次。
  宁波星光学院 创办于2003年10月,为区级老年大学,原址在西北街1号,26个班,842名学员,专兼职教师18名(专职2人,聘用16人)。2005年9月,迁至原苍水街小学址。学院以“围绕发展,立足创新”为宗旨,坚持“老有所为,学、为、乐结合”的办学方针和“3+1”(星光学院的教学实践,敬老协会的社会实践,老龄问题研究中心的研讨活动及特约指导顾问制度)运作机制,推进区域老龄事业的发展。开设的主要科目有:民舞、甬剧、越剧、二胡、钢琴、古筝、艺术健身、唱歌、时装模特、拉丁舞等。先后举办了社区老年骨干、居家养老服务、义工、普网工程、机关干部健身、舞蹈等培训班。敬老协会与社区联动,为区内高龄、独居、困难的老人开展购买服务活动。老龄问题研究中心聘请16位学员骨干任特约研究员。现院址在苍水街118号,建筑面积1400多平方米,有21个专业、39个班级、1500余名学员、30余名专兼职教师。
  宁波老年大学 创办于1985年9月,是境内第一所市级老年大学。校址在月湖风景区北端,建筑面积2268平方米,有14个教室、1个多功能厅、2个教学实验室和6个工作人员办公室。招收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0周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无严重疾病的离退休干部和职工。学校坚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和“教、学、为、乐”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开设文学语言、书法绘画摄影、医学保健、计算机应用、文艺体育及家政服务等6个系,英语、普通话、文学与写作、山水画、花鸟画、摄影创作、医学保健、老年心理、电脑基础、美术照片编辑、艺术健身操、越剧表演、花卉、工艺制作、孙辈教育等64个专业。其中计算机、中医、摄影、民族舞蹈、越剧表演为品牌专业(学科)。出版了学员书画作品集《三江墨趣》、摄影作品集《夕照明》、诗词作品集《四明耆韵》及《宁波老年大学教育论文集》,还创办了校刊,建立了网站。2002年被省委老干部局授予“优胜老年大学”称号,2003年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支持老龄事业功德奖”、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被省委老干部局授予“全省规范化老年大学示范学校”称号。学校有正式工作人员14名、多科班主任13名,聘请各类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80余名。2006年开设154个班级,在校学员达6960名。至2005年9月,单科结业学员超过41万人次。2008年3月,迁到新校址广济街56号,建筑面积13225平方米,有班级192个,在校学员832人,正式工作人员30名,聘请各类具有中高级专业教师106名,单科结业学员超过4.1万人次。
  第八章 民办教育
  民办教育原称社会力量办学。境内向有民办教育之风,包括历代的私学、义塾(学)和私立民办学校。民国元年(1912)创办的私立效实中学闻名全国。解放初期,政府接管民办私立学校。2000年起,外来人口不断增加,民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又称民工子弟学校)兴起,暂时解决民工子弟的就读需求。2006年起,民工子弟就学渐向公办学校转移。社会培训机构,多由单位或个人开办,解决部分青少年的特殊培训需求。
  第一节 发展概况
  境内民办教育始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是年二月,金兵攻明州,毁州学,独存先圣殿,郡人林捐金草立黉宇,是为境内捐资兴学最早记载。清代育莪、同仁、黄岳、柳汀、椿荫、屠氏、星荫、日湖、翰香等义塾(学),都由社会人士创办。清末,境内有时敏、箭金、日湖、星荫、翰香等新办和改办的私立小学堂14所。民国24年(1935),记录在案的私立小学17所、私立中学3所(私立效实中学、英圣公会改办的三一中学、私立甬江女子中学)。1949年5月宁波解放时,辖区内有私立小学78所、私立中学3所。
  1951年9月,市军管会接收辖区内受外资津贴的四明、圣模、崇信3所教会小学和私立甬江女子中学、私立青年补习学校。1952年31所私立和民办小学改为公立。1956年1月,12所私立小学、1所聋哑学校和效实、崇实2所私立中学改为公立。1957年7月,江厦街小学等6所街道民办小学和民办华光中学、民办青年中学开办。1958年,民办学校发展迅速,泽民、灵桥路等一批民办小学相继开办。1961年起,市教育局调整小学布局,至1963年,辖区内尚有民办小学8所、民办青年中学1所。1964年底,苍水街屠园巷民办青年中学迁往镇海三官堂。1972年,城区民办小学均改为公办。1992年,区内社会力量办学规模小,最初仅有英语初级培训班、日语业余培训班和两个服装裁剪班。其后,民办教育又迅速发展。至2000年,区内有办学单位105家,其中个私幼儿园57家、培训学校48家。2005年,区教育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对个私幼儿园督查整顿,撤销部分不符合办园条件的幼儿园。至2008年9月,全区有民办幼儿园28家,在园幼儿6088人;培训学校49家,在校学生25021人;民工子弟学校小学3所,学生2117人;初中1所,学生555人。
  第二节 流动人口子女学校
  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又称民工子弟学校。2000年起,随着外来人员的不断增加,区内先后办起4所民工子弟小学和一所初中。是年4月,区第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开办,办学者程林,地址在西郊胜丰村黄家湾,学校设9个班级,283名学生,12名教师,2004年9月更名为海曙区蓝天学校。2000年5月,西门社区民工子弟小学开办,办学者杨丽英,地址在西湾路204号,9个班级,607名学生,15名教师。因校舍等办学条件不符合规定要求,于2003年4月撤销。2001年2月,段塘粮丰民工子弟小学开办,办学者李家成,地址在启文路10号,有16个班级,880名学生,20名教师。2004年9月更名为海曙区白云学校。2001年8月,望春民工子弟小学开办,办学者包美花,地址在望春路554弄28号,有5个班级,267名学生,8名教师,2004年9月更名为海曙区望春学校。2002年11月,白云民工子弟初级中学开办,地址在环城西路南段32号,有5个班级,280名学生,16名教师,2004年9月更名为海曙区白云初级中学,性质为公办民助。
  自2000年起,区教育局把民工子弟学校列入管理范畴,相继出台《海曙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管理暂行规定》、《海曙区外来民工子女入学、转学的暂行办法》、《海曙区民工子弟学校办学督导评估方案》等文件。2003年6月,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全区民工子弟学校进行综合督导,2004年9月,区教育局抽调社教办、督导室、计财科人员对3所民工子弟学校的安全、师资、管理、财务等问题进行专项调研,分别撰写了督导和调研报告,肯定办学成绩,提出整改意见。
  区教育局为提高民工子弟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率,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统筹安排校舍,把粮丰民工子弟学校迁入公立南苑小学,黄家湾民工子弟学校迁入新建的信谊小学,使民工子弟告别简陋的临时教室。更改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名称。为体现教育平等性,防止可能发生的歧视现象,原“粮丰民工子弟学校”更名为“白云学校”,原“黄家湾民工子弟学校”更名为“蓝天学校”,原“望春外来民工子弟学校”更名为“望春学校”,原“白云民工子弟初级中学”更名为“白云初级中学”。特聘教育督导员,规范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行为,提升办学档次,提高办学质量。区政府教育督导室特聘两个有一定管理经验和教学水平的公立学校校长、教导主任为教育督导员。所聘人员经费由区教育局支付。为改善这类学校的教学设备,多次为其无偿调拨课桌椅,免费发放价值超万元的红外线测温仪、紫外线消毒灯、消毒喷雾器等抗“非典”用品。教育工会、少先队等组织多次赠送图书、录音机、打印机、电脑、体育器材及各种学习用品,帮助改善办学条件。与公立学校结对助学,少先队开展手拉手活动,与贫困学生结对,帮助民工子弟克服困难,继续求学。指导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民工子弟学校教师的培训、教研活动列入本区计划,区教研室多次派教研员、骨干教师送教上门。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随着义务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外来民工子弟入学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从2008年初起,逐步停办民工子弟学校。次年初,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由全日制公办小学接纳。并通过“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小学初中均衡绑定等办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均衡绑定配置,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外来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同城化。
  调查报告
  海曙区流动儿童就学情况调研报告(节选)
  2005年,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和教育部等六部委办《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海曙区教育局教育科、教科室、成人教育办公室等部门组成调研组,采用深入学校单位,访问流动人员家庭,召开座谈会,发问卷调查表等形式对境内流动儿童就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发调查表8939份,回收有效调查表8576份。调查数据采集时间为2005年9月,部分数据至2006年底。
  (一)流动儿童就学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济发展步入高速成长期,城市化进程开始提速,沿海城市成为流动人口主要集聚地。2005年底,海曙区在校就读流动儿童9250人,其中在公立学校就读5664人,占流动儿童就读总数的61.23%,占公立学校学生总数的29.95%。在流动儿童学校(民工子弟学校)就读的3586人,占流动儿童就学总数的38.77%。至2006年底,海曙区在校就读流动儿童10933人,占全区在校中小学生的35.6%。伴随流动人口而来的流动儿童就学,成为城市教育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就学人数逐年增多随着进城务工流动人口的增加,流动儿童在区就学人数逐年上升,且幅度较大。
  就学分布学校多 截至2005年9月,海曙区有全日制公办小学23所,班级414个,学生总数17724人。流动儿童在22所公办小学(除达敏学校)就读。其中泽民小学、新星小学、信谊小学、翰香小学4所学校中的流动儿童人数超过在校学生总数的50%,分别达到91.35%、76.41%、70.42%和51.61%。
  生源涉及省份多 海曙区流动儿童的户口原籍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从下面的统计图中可以了解到,宁波大市内来自鄞州、北仑、镇海等区的流动儿童占流动儿童总数的25%,其中以鄞州区最多。宁波大市外流动儿童占流动儿童总数的75%,其中以来自浙江省内、安徽、江西的居多。
  低学历父母多海曙区大多数流动儿童父母学历层次较低,学历为初中的居多,占总数一半以上,不少父母的学历为小学及小学以下,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总数的7%。
  低收入家庭多海曙区流动儿童父母从事的职业主要是个私小本经营、工厂工人、建筑工人、服务行业和公司职员等。其中,个私小本经营占总数的29%,工厂工人占总数的20%,建筑工人占总数的16%。从事的基本上是苦、脏、累的工作,收入相对较低。流动儿童家庭月平均收入,远未达到城市居民水平。
  非独生子女多海曙区流动儿童中非独生子女家庭占总数的48%,接近一半,其中9%的家庭有3个或3个以上子女。
  家长辅导孩子时间少流动儿童家庭不少父母因学历低、文化知识少、家中孩子多、忙于生计等多种原因,对子女的教育辅导时间相应较少。
  (二)解决流动儿童就学问题的思路和实践
  思路 是否收取“借读费”?如果流动儿童只是满足“有书读”的愿望,满足基本型教育需求,政府不应该对他们收取“借读费”,城市与农村学生应“一视同仁”。如果流动儿童希望获得高质量教育,比如到公办重点学校或某些私立高收费学校就读,则应该收取借读费,城乡儿童同样“一视同仁”。
  是否设置必要的“门槛”?短期看,流入地政府应该设置必要门槛。流入地政府设置的门槛中要求流动儿童的父母持有暂住证和打工证。对于不遵从就近入学规定而“择校”的流动儿童,学校设置的学费和借读费政策也是一个必要的门槛。长期看,当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足够大,流入地政府有充足财力吸纳流动儿童入学,取消入学门槛,通过教育促进城乡融合与社会均衡发展将是必然趋势。
  流动儿童教育需求与流入地政府的供给矛盾如何解决?流动儿童由于其流动性范围大,要满足其教育需要,主要应该由国家财政承担。缓解教育供求矛盾的一种选择是增加教育投资和供给,即通过培训教师、扩建校舍等措施来增加教育供给量。需要出台政策法规,加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投入,降低个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成本,改变“以户籍人口”为统计口径的中央政府和省政府的义务教育拨款方式,实施“教育券”制度,以适合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客观现实,解决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需要。同时强化流入地政府对解决流动儿童教育提供支持。
  如何对待流动儿童学校?短期看,流动儿童学校在收费、校园文化等方面应适应流动儿童的特点。这类学校有市场需求,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这些学校发展。同时,政府对存在安全、卫生隐患的学校应限期整改甚至取缔,对课程设置不全、师资水平不高和教学条件较差的学校给予帮助支持。长期目标看,这类学校会因公立学校吸纳能力的增加而消失,让所有流动儿童与流入地儿童享受同样的教育。
  实践 海曙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让流动儿童有书读、读好书,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和流动人口的分布情况,先后出台多个政策性文件,“采取以公办学校吸纳为主、民办学校为辅等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1997—1999年,海曙区绝大部分公办学校均不同程度地接纳部分流动儿童入学,收费按市规定的借读生标准。第二阶段是2000—2002年,区教育局发了《关于接纳海曙外来民工子弟入学的通知》、《海曙区外来民工子女入学、转学暂行办法》,规定“凡属本区暂住户口的外来民工子女,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学习的适龄儿童都可以进入我区外来民工子弟定点小学(班级)借读,接受义务教育(小学6~11周岁)”。第三阶段是2003—2005年,由于流动儿童分布地域较广,定点学校就读办法给一部分流动儿童造成不便,区教育局采取“凭暂住证、房屋租赁协议复印件的办法,让流动儿童向暂住地学校借读。如所在学校无学额,由区教育局确定学校安排入学”。
  海曙区对登记在册的4所民办性质流动儿童学校(3所小学、1所中学),运用宏观调控、合理配置资源等手段,加强管理与规范,开展帮扶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流动儿童享受标准的义务教育。具体做法有: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变更校名,力求平等。为体现教育的平等性,防止可能存在的歧视,将4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名称分别更名为“白云学校”、“蓝天学校”、“望春学校”和“白云初级中学”。营造氛围,关爱师生。公立学校和流动儿童学校建立经常性教师联谊、教研活动“手拉手”、少先队员“手拉手”,促进流动儿童学校师生与公办学校之间的交流。探索科学规范的办学机制。建立教育督导员制度,教育督导室从退休和在职学校领导中聘请2位有相当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经验的同志担任教育督导员,协助流动儿童学校校长管理学校。建立正规的学校制度,流动儿童按照公立学校的要求,从课程设置、教师管理、德育养成、校园文化构建等方面建立起规范制度。建立学籍管理制度,由于流动儿童学校学生流动性强,经常是没有“学籍身份”,海曙区派出专业人员,进行建立规范学籍管理制度的业务指导。
  提供持续发展的保障平台。把两所流动儿童学校分别迁入公立南苑小学和新建的信谊小学,使流动儿童告别简陋的学习环境,学校整体面貌发生变化。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海曙区流动儿童学校配备专职会计、出纳代为记账,所聘人员的工资、奖金由区教育局支付。推进教师业务学习培训一体化工程,区教师培训中心、区教研室把流动儿童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业务提高列入区教师培训的统一计划,派教研员和区骨干教师到流动儿童学校送教上门,上示范课、指导备课及修改教案等,帮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深入开展系列教育春风行动,将公立学校调剂下来的课桌椅、图书、录音机、打印机、电脑、体育器材及各类学习用品,无偿赠送给流动儿童学校。《海曙区帮困助学工作实施办法》规定的帮困对象包括流动儿童学校的学生。
  构建监督机制。增强流动儿童学校举办者的责任意识,教育行政部门与各流动儿童学校签订《社会力量办学的行为目标管理责任书》,规范办学行为。制订《宁波市海曙区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督导评估方案》,就流动儿童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室、师资、设施设备的要求,行政、教学、财务、管理等方面作出规定,并定期组织督查,限时整改。对流动儿童学校的班额、接送车辆、学校财务、教职工福利待遇、学校卫生等作出规定,联合教育、交通、卫生等部门,共同做好监督工作。
  (徐德荣 袁怡 杨忠明 徐晓红)
  第三节 民办培训学校
  1985年1月,区内第一家私立艺术培训学校——宁波青年吉他艺术学苑创办。1992年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扩大,社会各界和个人自愿投资办学的积极性高涨,各类民办技能培训班、外语培训学校、文艺舞蹈学校等应运而生。至2006年底,区内获得办学许可证的民办学校(培训机构)50所,在校学生13020人,教职工500人,招生数57739人,毕(结)业生50393人。
  培训学校选介
  宁波海曙康克培训学校 融外语、计算机和专业翻译为一体的民办培训机构,总部地址在灵桥路419号新景江大厦二楼,1996年11月开办。首期招生420名,教师16名,创办人沈世伟。学员人数以每年20%~25%的比例递增,形成从幼儿到成人的教学培训体系。下设成人外语部、计算机部、少儿部、初高中部。外语部开设基础英语、外贸英语、口译、大学英语四六级、公共英语二三级、新概念英语等课程。计算机部开设注册室内设计师、平面设计建筑效果图等级考试培训、计算机安装与维修等课程。少儿部开设剑桥少儿英语、康克幼少儿英语、新概念英语、阅读与写作、奥数等课程。初、高中部开设初高中英语、语文、数学、地理、化学等课程。多次被评为区办学先进单位。
  宁波海曙菁华双预培训学校 以高中复读为主的民办教育学校。1999年9月开办,校址在双东坊。首期招生65人,教师7名,校长陆晓岗。学校为不同层面的学生提供“双预”(升学预备、就业预备)培训,提高学生“双预”竞争能力。培训高复学生近1000名,高考上线率达95%。美术培训班开设考级美术、高考美术、出版美术等科目。家教培训开设“学困生”家教和托管、艺术指导、科技制作和野外考察等科目。还参与社会就业培训,先后办过电脑培训、家政培训、家教从业人员培训和财会培训。
  宁波市海曙区朗阁培训学校 2004年12月开办,校址在永丰路135号市图书馆5楼。开办时招收814名学生,9名教师,创办人刘常妍。学校凭借朗阁教育集团独创教学模式,通过ISO9001∶2000国际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常年开设适合高中生等基础薄弱学员的雅思基础班、为高三毕业生设计的雅思突破班、适合大学英语四级或相应程度学员的雅思精品班。实行25人小班授课,中外教师联合执教,一对一个性化教学,各级别全日制、业余制课程每周滚动开班。
  宁波市海曙区韦博培训学校 为英语培训专业机构,2005年9月开办,校址在东渡路55号华联写字楼9层。首期招生82名,4名教师,创办人胡景润。学校秉承总部“为中国人提供更好、更快捷学习英语方法”的宗旨,以“实用为导向,由浅入深,涵盖从零起点到商务英语”的课程体系,提倡“三阶段多元学习法”。推出英语角、社交俱乐部、网上课程、英语随时学等学习形式,组织英语沙龙,欣赏原版英语影片。由外籍教师授课。
  第九章 教师队伍
  教师是办好学校、教好学生的主要力量。北宋王安石任鄞县县令创办县学,曾两聘杜醇为师,开尊师重教先河。清末民初创办新学,聘用有文化知识者充任教师,任职资格无明确规定。后渐有师范学堂培养毕业生为正规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师队伍不断壮大,1987年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始评定专业技术人员职务。2002年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资格认定。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生活待遇也随之改善。社会上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教师成为社会上受尊重的职业。
  第一节 发展概况
  唐以后州(府、路)县学均设官掌教。北宋庆历四年(1044)始置教授。元代路、州、县学设教授、学正等教官。明、清府学设教授,县学设教谕。光绪二十四年(1898),宁波府有学堂教员290人,中学堂教员12人,专门、实业学堂教员17人,师范学堂教员9人。
  民国初年,中小学发展较快,教师数量迅速增加。至22年(1933),城区教职工达到1879人(包括江东、江北)。宁波沦陷后,城区8所中等学校,仅有教员95名。抗战胜利后,教育事业一度复苏,后又萎缩。
  1949年5月宁波解放时,区内有小学教师399人、幼儿教师8人。1956年,辖区内有小学教职工525人、幼儿园教师48人。1957年7月,为满足辖区学龄儿童入学需求,各街道开办了一批民办小学,教职员工人数增到691人。1962年,市教育局调整小学布局,小学教师人数减到604人。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取得成效,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区内小学增加,教职工增到779人。1965年区内共有小学、初中和教育系统幼儿园教职工756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据1972年12月统计,辖区小学、幼儿园共有教职员工613人。
  1978年整顿中小学教师队伍,区内有教职工602人,其中小学556人、幼儿园46人。1980年5月,市区小学、幼儿园下放到区,受区领导和管理。1980—1981学年度,海曙、镇明两区共有小学教职员工632人。1984年,两区合并。1985年9月,全区有小学教职员工763人,附属初中教职员工29人。1988年6月市属9所中学下放到区,受区管理。年底,全区有中学(包括两所区属初中)教职员工978人,小学教职员工909人,幼儿园教职员工60人(含街道、企业单位幼儿园)。1989年区文教局对学校布局进行调整,撤并7所规模较小的学校。1994年7月,市属9所中学又划归市教委管理,中学教师减少。至1994年底,全区有中小学教职工1001人(内含教研人员及校办工厂教职工),教育系统直属幼儿园教职员工150人。1994—1998年间,区教委扩大办学规模,实行资源共享,先后撤并部分学校。至1999年底,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职员工1204人,其中小学教职员工1005人、中学教职员工60人、幼儿园教职员工139人。2006年6月,宁波八中等7所初中及市实验幼儿园划归区管,至12月,全区共有教职员工1927人,其中中学779人、小学969人、区直属公立幼儿园179人。至2008年12月,全区有小学教职员工977人、中学教职员工789人、区教育局直属公立幼儿园教职员工178人。
  第二节 教师构成
  学历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学历规定须幼儿师范、中等师范毕业或高中、初中毕业,受过教育专业训练。因初中教育发展较快,师范院校毕业生人数少,市文教局向社会上招收了一批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失业人员,经短期培训后,担任小学教师。1958年,教育事业发展过快,中小学教师不足,出现层层拔高到中小学和幼儿园任教的情况,并吸收一部分学历不合格人员担任教育工作。据1960年老市区统计数,幼儿园教师中,初中毕业生及以上的只占4%。小学教师中,中等师范和高中肄业及以上的占28.1%。1961年起,调整教育事业,师资文化素质有了提高。1964年,幼儿教师中高中肄业及以上的达39.5%;小学教师中,中等师范毕业、高中肄业及以上的占60%。“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系统三次“掺砂子”(派工农兵进学校),退休教师子女顶职任教,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回城安排到学校工作。1974年普及十年制教育,小学不少骨干教师被抽调到初中任教,再次向社会招收学历不合格和未经专业培训的知识青年充实教师队伍,造成教师队伍素质偏差。至1980年,区内小学教师中,中师、高中毕业及以上的教师只占总数的48.9%。1987年,全区830名教职工中,只有1名本科生。787名小学、幼儿园教职工中,大专毕业生仅27人,占3.4%;中师毕业生417人,占52.9%;高中及以下学历342人,占43%。
  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区文教局先后采取整顿教师队伍,减少民办教师,招收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引进优秀教师等一系列措施,教师素质逐年提高,学历合格比例逐年上升。1990年区属中小学、幼儿园1015名教职工中,具有本科学历10人,占0.98%;具有大专学历94人,占9.26%;具有中师、中专、高中毕业学历的686人,占67.58%;具有中师、高中以下学历225人,占22.2%。市属区管9所中学共962人,其中本科毕业生202人,占21.0%;具有大专学历387,占40.2%;大专以下学历373人,占38.8%。至1998年9月,区内1256名中小幼教职工中,具有本科学历37人,占2.9%;具有大专学历398人,占31.7%;有中师、中专毕业生703人,占56.0%;中师以下114人,占9.1%。2000年以后,区教委重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鼓励教师获得更高学历,学历结构发生较大变化。2004年,全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至2005年底,全区1218名中小幼教职工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教师495人,大专学历521人,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3%。中师学历135人,占11.15%,中专以下67人,占5.53%。
   年龄结构
  1966—1977年,大中专院校停止招生,造成教师年龄老化,断层现象突出。部分学校教师的平均年龄高达45~50岁。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中专毕业生先后充实教师队伍,部分老教师退休,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渐趋年轻化、合理化。1991年,全区1009名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9.1岁,其中幼儿园教师的平均年龄是27.2岁,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是40.4岁。2004年,全区1192名中、小、幼教师,平均年龄为35岁。
  专业技术人员结构
  1991年,全区共有区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934人,其中中学高级职称7人,占教师总数的0.75%;中学一级和小学高级职称253人,占27.09%;中学二级和小学一级职称503人,占53.85%;中学三级和小学二级职称171人(含其他系列),占18.31%。市属区管的9所中学被评聘为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共704人,其中获中学高级职称的40人,占5.68%;中学一级、小学高级职务的322人,占45.74%;中学二级、小学一级的职称276人,占39.2%;中学三级、小学二级的职称66人,占9.37%。2004年区属中小学、幼儿园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全区1160名专业技术人员中有中学高级职称37人,占总数的3.19%;中学一级和小学高级职称550人,占总数的47.41%;中学二级和小学一级职称556人,占总数的47.93%,中学三级和小学二级职称17人,占1.47%。2006年,市属七所初中及市实验幼儿园划归区管,各级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也发生变化。全区1883名教职工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1736人,中学高级职称209人,占总数的12.04%;中学一级和小学高级职称865人,占总数的49.83%。至2008年12月,在全区2010名教职工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1900人,其中中学高级职称236人,占总数的12.42%,中学一级和小学高级职称988人,占总数的52%。
  第三节 教师待遇
  社会地位
  古代宁波府学、县学的教授、教谕、训导都是学官。清时县学教谕为正八品,训导从八品。书院的主持人一般为地方有名望的学者。塾师社会地位悬殊较大,有社会地位低下的“穷秀才”,也有贡生、地方官宦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清末,学部规定,地方官应待中小学堂教员以士绅之礼。
  民国时期,教师实行聘用制,待遇菲薄,职业无保障,经常受失业和解雇威胁,社会地位低下,特别是小学教师备受轻视。社会上流传着“七教书、八讨饭”,“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民谣。民国21年(1932),政府规定6月6日为教师节,28年(1939)改每年8月27日(孔子诞辰)为教师节。但地方政府缺乏相应措施,教师节形同虚设。
  解放后,市政府将中小学公立教师纳入干部编制,并列入国家工作人员序列,社会上称教师为“人民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1949年9月,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有17名教师代表参加。1950年7月,市教育工作者工会筹委会成立,教师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54年7月,永丰路小学毛履安老师出席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之后,各级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议,都有教师代表参加,有的被推选为各级委员和常委会委员。各级党委和政府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1957年反右运动,区内多名教师被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初,部分教师下放农村及梅山盐场劳动。1960年,中小学非共产党员校长被免去职务。1962年2月,政府为在运动中受伤害的教师、干部平反,为免去职务的部分学校领导恢复职务。“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被污蔑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臭老九”,部分教师特别是学校领导干部遭批斗迫害。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市教育局落实党的知识分子和干部政策,为“文化大革命”和历次政治运动中的冤假错案及受迫害教师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补发工资和物质损失。从1978年起,教育系统恢复奖励优秀教师的制度。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年,区委、区政府在宁波剧院隆重举行了第一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会上,向满30年教龄的186名中小学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表彰了12名“优秀园丁”。此后每年教师节,区内举行庆祝大会和表彰活动,为教师办实事、做好事,逐步形成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199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5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待遇、权益和社会地位得到法律的保障。区内优秀教师被选拔到各级党政机关中担任领导职务,外系统优秀人才和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到教育系统应聘担任中小学教师。1995年10月1日起,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的教师,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待遇,晋升一档工资。
  经济待遇
  工资 古代府学、县学的教授、教谕、训导等教官,都按阶品领取俸禄。书院的山长采取供膳兼发月费。馆塾教席报酬不一,差距较大。塾师生活待遇较低。
  民国时期,采取薪俸制。中小学教员一般按月计薪。据民国18年(1929)鄞县统计资料记载:当时661名小学教员的月工资在5~15元的有72人,占10.9%;16~25元的410人,占62%;26~30元的137人,占20.7%;30元以上的42人,占6.4%。工资虽有聘约规定,但教师常不能按月领到。“暑期在即,而市政府对各校五、六、七月份教育经费还未发放,各校教员须行返里,资斧告绝,种种苦况不一而足。”(载1930年7月1日《时事公报》)当时,中小学教员借宁波商校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市政府“克日发放教薪,全体到会人员前往请愿,倘不得要领即组织索薪团,按时推派代表……坐讨,誓必达到发薪目的。”20—24年(1931—1935)5年间,小学教员工资待遇呈下降趋势。20年(1931),全县月工资30元以上的253人,占总数的19.5%;到24年(1935)只178人,下降到10.8%;20年(1931),工资15元以下的150人,占11.6%,到24年(1935),工资15元以下的增加到310人,低工资比例上升到18.7%。
  抗战时期,物价飞涨,中小学教员生活困苦。29年(1940),宁波中学全体教员多次写信给省教育厅,要求提高工资待遇:“开学以来,百物步步加昂,尤为出人意表,甚至初中教师每小时薪给只能购火柴一盒(火柴价每盒一元五角),……无不亏负累累,债台高筑。”当时,教师队伍极不稳定。同年,教育部先后颁发教员待遇问题的各种规定,如教师地位保障、最低限度薪水、小学教员子女免费入学、优良小学教员奖励办法等,然“各种法规虽经订定公布,但尚是纸上条文,不能成为事实”,“各地方依然各行其是,并没有发生影响”(1941年7月《浙江教育》)。
  解放后,区内公私立中小学教师大多数维持原薪给标准。1949年下半年起,公办学校教师采取“折实单位”(即以大米1市升、细布1市尺、菜油1市两、盐1市斤、松柴3市斤的市价构成1个货币单位)给薪方法保障教师生活待遇。区内公立中学教师、校长每月工资在82~128个“折实单位”之间,公办小学教师、校长每月工资在38~64个“折实单位”之间。对民办、私立小学,采取民办公助政策。1952年,中小学教师全面评级调资。工资标准由“折实单位”改为“工资分”(即以粮食0.8市斤、细布0.2市尺、植物油0.5市斤、盐0.02市斤、煤2市斤的价格构成1个工资分)计算。区内中学教师、校长每月180~375个“工资分”。小学教师、校长每月135~245个“工资分”不等。调资后,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有较大幅度增长。公立小学校长平均增长30.4%,教师增长35.1%,幼儿园教养员增长14.3%。私立小学的教师和校长分别增长4.3%和7.5%。1956年取消“工资分”,实行货币工资制。4月,按国务院颁发的工资改革决定:“在增加工资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按劳取酬的原则。”中小学教师分为行政级和教师级,根据学历、工龄、职务和工作质量评级,同时,增加物价津贴。工资调整后,中学教师月平均工资上升到60.81元,增长了17.4%。小学教职工月平均工资达44.85元,增长了24.2%。幼儿园教职工月平均工资上升到40.52元,增长了18.82%。聋哑学校教师加发15%的特殊津贴。1960年,国家给部分教职工调整工资,全日制中小学教职工升级面达20%以上。1963年国家遭受三年暂时困难,但经济稍有好转,就为教职工调整工资,幼儿园、小学教职工的升级面达52.1%。1972—1979年,连续四次为教职工增加工资。1979年11月给中小学和幼儿园班主任发津贴。1979年给教师发一次性年终奖。1980年起教师享受年终增收节支奖和每月副食品补贴。1981年,国务院作出“首先在中小学教师中调整工资”的决定,区内公办中小学教师普遍提高一级工资,贡献较大、教龄较长、工资偏低的教师提高两级工资,中小学特级教师每月分别给予30元和20元的津贴。1985年改革工资制度,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和奖励工资四部分,并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教龄津贴。1985—1990年,前后10次为部分教职工调整工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调资次数最多的时期。1986年起,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参加职评并受聘相应职务的教师,其原工资未达到本职称最低等级的,从受聘之日起给其增加工资。1987年10月,国务院还决定,将当时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现行工资标准提高10%。行政人员和其他人员,在现行工资标准的基础上向上浮动1级工资。1994年全面改革现行结构工资制度,实行职务级别工资制。中小学专任教师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工作年限确定,行政人员按行政职务确定。此后,每隔一年增加职务工资档次。1999年7月1日起,普遍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标准。固定的基础工资调整后,工资构成中的岗位津贴、生活津贴部分也相应提高。2003年,国务院颁布《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有1234名教职员工按规定提高了工资标准。2004年又为中小学、幼儿园班主任提高了津贴标准。2004年7月起,区政府给区属事业单位实行地区工作岗位津贴。
  福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职工在提高工资待遇的同时,福利待遇也逐步改善。
  自1952年12月起,教职工享受公费医疗待遇。1953年9月,国家规定女教师产假为56天,难产、双胞胎各加14天,人工流产(怀孕不满7个月)假期30天。规定婚丧假各3天,以后又增加晚婚假12天。1956年,中小学教师享受退职、退休和病假待遇。1982年起,晚婚晚育人员产假增加15天,1985年以后增至3个月。1962年,教职工开始享受探亲假。1964年3月,教工子女享受统筹医疗。1980年开始,教师的独生子女每年发50元生活保障费,报销孩子入托入园保育费。教师还享受社会劳动保险、公积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男教师年龄满60周岁、女教师年龄满55周岁,办理离休或退休手续,按规定发给离退休费。1978年以后,教职工还享受书报费、卫生费、冷饮费、物价补贴和岗位津贴、午餐、房贴、教育事业发展奖、年终一次性奖、特殊津贴、通信补贴等福利待遇。1989年起,规定为满30年教龄的中小学退休教师增发生活补贴,即享受全额工资。1989—1998年,区文教局先后投入专项经费491万元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用于建造新住宅、购买解困房,调剂旧住房,基本解决了无房户、困难户和5年以上教龄教师的住房问题,解除了教师后顾之忧。市、区教育部门和总工会在每年暑假期间组织部分教师参观旅游和疗养。2004年,海曙区政府给区内各级各类劳动模范每月发放荣誉津贴。2007年6月,海曙区政府规定对骨干教师给予奖励。省特级教师每年奖3万元、市名教师每年奖2万元、区名教师每年奖1.2万元、市学科骨干教师每年奖0.8万元、区学科骨干教师每年奖0.6万元。同时具备多项荣誉的按最高荣誉级别奖励。获市、区名校长荣誉称号的参照执行。获得奖励的教师须在教育工作第一线。
  第四节 队伍建设
  继续教育
  教师队伍继续教育工作由来已久。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师范院校进修、假期培训班、在职函授、专题讲座、岗位培训、开展教育研究活动、推广优秀教师教学经验、组织教育论坛和教育沙龙等。
  学历进修 民国4年(1915),北门外创办师范讲习所,规定讲习期限为1~2年。入学资格“须身体健全、品行端正”,曾任小学教员1年以上者,或高等小学堂毕业、年龄在20岁以上,或年龄在20岁以上35岁以下、文理通顺曾从事于学务者。教授科目有修身、教育、国文、算学(以上为必修科),及理科、图画、手工、体操、缝纫、教授实习等。翌年,师范讲习所并入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宁波中学前身),设立师范讲习科。7年(1918),师范讲习科毕业33人。33年(1944),县立临时联合中学师范科举办一年制师训班,入学49人,毕业43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师范院校设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班。1950年9月,区内不到初师毕业水平的教师参加初级师范学校小学教师轮训班,轮训期限1~3年,要求主要学科达到初级师范毕业水平。1955年11月,宁波市文教局创办小学教师业余进修学校,初中肄业文化程度的小学教师参加业余进修。1978年4月,宁波市教师进修学院在菱池街创办,区内中小学学历不合格教师参加学历进修。1985年,区文教局筹建教研室,组织全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及学科教学研究活动,未达中师学历的教师到教师进修学院参加学历进修,非师范类毕业教师分期分批到中师部参加学科进修。
  业务培训 光绪三十二年(1906)、三十三年(1907)和民国2年(1913),辖区内教师先后3次参加县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小学教员假期讲习会,是为宁波教师假期培训的最早记载。18—24年(1929—1935),辖区内代用教员和学历不合格教师连续7次参加县小学教员暑期讲习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多次参加由市、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暑期备课班和教学研究活动。1959年,市文教局创办教师培训班,区内组织教师参加培训。1987年,区教研室正式成立,组织教师分期分批到市教师进修学院中师部参加教育理论和教学业务及教材教法培训。1993年,区教育科学研究室(简称教科室)成立,至1995年,举办两期教育科研培训班,有校长(园长)、教科室主任、骨干教师参加。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教育科研选题、科研方法等。培训期间邀请全国著名小学特级教师、无锡师范附小校长丁谷怡上“语文愉快教学”示范课,并介绍无锡师范附小教育实验经验。是年,区教委成立由教委主任任组长的区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区教师培训中心,下设5个师训站、26个师训组,形成师训工作三级管理网络。1995年后,区师训中心、教研室、教科室多次组织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教育科学、教学技能、领导管理、政策法规、新课程学科教学、电化教学、通用基本功(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字和简笔画、普通话、计算机等)培训,其中45周岁以下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二级考试合格率达到100%。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校长和骨干教师参加中央、省、市教育行政院校的业务培训达200余人。镇明中心小学校长参加北京教育行政学院为期1个月的全国第一次小学校长暑期培训,4位名师参加全国级学科带头人培训。
  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和资格认定
  职务评定 1987年,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始评定专业技术人员职务。中学教师职务分为四级:中学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职务分为四级: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小学教师中专业水平特别高的也可评为中学高级教师(后称小学中学高级教师)。区成立职务评审委员会,学校建立评审小组,负责对参评对象按规定条件进行初评和推荐。据1991年9月的统计数据,区属中小学、幼儿园被评聘为各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共954人,市属区管9所中学被评聘为各级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共704人。
  资格认定 1996年,区教委开展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工作,1237名中小学教师通过资格认定,其中中学教师54人、小学教师887人、幼儿教师296人。2001年启动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2002年正式开始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工作,805名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首批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其中初中教师22名、小学教师669名、幼儿园教师114名。1993年前退休的398名教师也首批通过资格认定。2003年第二批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有279名,其中初中教师23名、小学教师100名、幼儿园教师156名。2004年第三批通过教师资格认定的是314名教师,其中初中教师5名、小学教师270名、幼儿园教师39名。在编教师中,有12名未获资格证书。2005年第四批通过教师资格认定的有4名,其中初中教师2名、小学教师2名。2006年第五批通过教师资格认定的有29名,其中初中18名、小学5名、幼儿园6名。在编教师中尚有13名未获资格证书。2007年第六批通过教师资格认定的教师6名,其中初中教师4名、小学教师2名。2008年第七批通过资格认定的教师6名,其中初中教师3名、小学教师3名。
  名师工程
  从20世纪80年代起,全区开展特级教师、教坛新秀和名师、名校长评选。至2006年,区内学校被评为省特级教师的9人(见表),省教坛新秀13人,市教坛新秀一等奖26人。
  000年,区教委制订《海曙区“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印发《关于评选海曙区名教师的通知》,具体规定名师的培养目标、评选条件、实施办法、职责和管理等。2000年3月,蒋惠菊等7位教师评为区首批名师。随后,分别于2001年9月,2004年8月,2007年12月先后评岀第二批8名、第三批6名、第四批13名区级名教师,评出16名市级名教师,12人次市、区级名校长。
  人才引进
  1993-2008年,区教育局陆续从省内外引进23名骨干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评优慈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荣誉和奖励。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在教育系统中评选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自1955年以来,海曙区中小学和幼儿教师中有16人获得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五讲四美”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荣誉,15人获得省级劳模、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称号,20人获浙江省“春蚕”奖,12人获市级劳模,一批教师获市级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各类荣誉。1955年至2008年,区内获全国荣誉教师16名(见下表),省部级荣誉的教师及市级劳动模范共51人次。
  第十章 教育经费
  旧时官学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学田、学山的租息。清末民初官立小学经费主要来自官费,以及田赋附加等。1951年开始,教育经费列入国家预算。1997年、1998年,区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17%左右。此外尚有学杂费收入、教育事业费附加、勤工俭学(校办工厂)收入和社会捐资。特别是以“宁波帮”为代表的“三胞”(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为家乡出资助学,更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教育经费支出主要是支付教职员工薪金、修建校舍场地、购置教学仪器图书和其他设备、办公费用以及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等。
  第一节 经费来源
  旧时府、州、县学的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学田(地)、学山的租息。北宋天禧二年(1018),明州府拨鄞县西南灌顶山万余亩地,租给普净寺,年收山租钱给明州州学和鄞县县学作养士经费。书院经费由官府拨给或来自院田、义田及私人捐银生息。府办、县办的书院,常年经费由调拨府县的官产和学田、学山租金抵充,修建院舍经费由官府拨给或其他社会人士私人捐赠。私人设立的书院,费用由学生承担。学塾经费由办学者承担。家塾由富贵人家聘请教师在家教子弟,其经费由办学塾者承担。义塾多由热心公益人士创办,其经费主要依靠私人捐助、宗族祠产及义田租息。清末,小学堂兴起。官立小学堂经费来自官费。公立小学堂的经费从各项善举经费、赛会演出等社会活动的公款及义塾经费中开支。私立小学堂由创办人出资或筹集。外国教会办的学堂经费则由教会负责。
  民国初期教育经费来源基本与清末相同,后逐年改变。除原有学产租息、公款拨入、学生缴纳的专款外,另有田赋附加、各种杂捐和公产租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府财政困难,教育事业贯彻“民办公助”方针。公立学校人员工资由政府拨给,办公等费用从学费收入中支出。私立学校由校董会筹款和收学杂费开支,政府酌情给予补助。1951年开始,教育经费列入国家预算,经费来源主要有国家(地方)财政拨款、学杂费收入、勤工俭学(校办企业)收入和教育费附加等项。
  国家(地方)财政拨款
  海曙区文化教育局成立于1984年,国家(地方)财政拨款所涉内容均从1984年起。1984年市拨给区教育事业费104.16万元,其中专项经费34万元、二幼基建费6万元、高塘小学开办费2.5万元。1985年度,教育经费预算208.81万元,加上上年结余31.68万元,合计240.49万元,其中经常性经费147.17万元、项目经费61.64万元。教育经常性经费按年初预算5%的比例逐年递增。1989年、1991年,因增加部分校舍的改建工程款,财政投入增加。1993年开始工资改革,人员经费大大增加。后几年迎接省“双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区财政加大对学校设备的经费投入。
  1997年、1998年,区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分别占到财政总支出的16.49%、17.1%。
  2000年起,为依法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区财政当年拨款3490万元,比1999年增长了15.14%。2001年拨款5663万元,比2000年增长了62.26%。两年中,投入教育设施维修、教育设备配置共计3643余万元。年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达到208.2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学杂费收入1984年、1985年、1986年,全区中小学校收学杂费分别为11.56万元、13.42万元、12.94万元。1988年起,宁波市物价局、市教委对中小学收费标准多次调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全区各中小学校收取学杂费分别为73.26万元、109.64万元、146.86万元、151.83万元。2006年下半年起,全区小学、初中免收学杂费。
  教育事业费附加1984年开始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设在乡镇范围内的乡镇、村办企业,按收入的1%~5%征收缴纳,专款专用,全部留归乡镇政府用于本地乡镇教育事业。1985年7月,根据《宁波市城市(本级)教育费附加的征收、使用办法》,凡缴纳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皆按实际缴纳的上述“三税”税额缴纳1%的教育费附加。1989年4月起,计征率由1%调整为2%。教育费附加收入一律上缴市财政,由市财政、市教委统筹安排,以固定比例收入分成,划拨本区使用。1989年,全区共收取城镇教育费附加64万元。1990年收取城镇教育费附加105.4万元,农村10万元。1991年收取城镇教育费附加327.6万元,农村3.9万元。1992年收取城镇教育费附加140.5万元,农村教育费附加12.2万元。1999年、2000年,全区分别征收了城镇教育费附加415万元、623万元。乡镇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教育费附加减收,农村教育经费不足。城镇教育费附加,经市统筹分配后,区实际可用部分增长有限。
  勤工俭学(校办工厂) 1985年,宁波市海曙区校办企业公司成立。1989年,区属校办工厂有17家,总产值85.6万元,总利润9.99万元。1988年市属9所中学划归区管,壮大了全区勤工俭学队伍。同年,区勤工俭学工作被评为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1989年底,区属校办企业发展到36家,年总产值为900.6万元,总利润120.64万元,创汇100万元;商业网点11家,营业额228.48万元,上缴国家税金142.91万元,用于学校教育经费125.94万元。勤工俭学普及率从1985年的42.5%上升到1989年的72%。至1990年,全区9所中学都办起工厂,41所小学有26所办起校办厂,校办产业基地发展到51个,拥有固定资产净值259.8万元,流动资金年末达414.9万元,从事勤工俭学的职工559人(其中教职工含集体职工计132人),全区勤工俭学率达到70%以上。校办企业公司在勤工俭学中将创收和育人结合,抓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劳动和劳技的教育,注重劳动基地建设。至1989年,全区校办厂创建劳动实习基地9个,一次可同时接纳25个班级实习,一年接纳1.65万余名学生参加劳动,占全区学生总数的60.2%。涌现出一批省、市级先进单位。如东恩中学教学仪器厂生产的生物显微镜评为市新优名特产品,为国家创汇100余万元,成为全国普教系统第一家创汇大户。区校办冲件厂从1969年建厂到1989年,20年接纳了18所小学中高年级学生20余万人次参加学工劳动,为全省接纳学生劳动人数最多的校办厂之一,1980年获团中央嘉奖。1994年底,全区校办企业总产值为1800万元,利润130万元;第三产业营业额为450万元,利润6万元;勤工俭学普及率达到100%。
  “三胞”捐资
  以“宁波帮”为代表的“三胞”,向具爱国爱乡精神,上报祖国,下济乡族,为家乡出资助学。区内吴剑鸣外国语学校(海曙中心小学)、哲英书画学校(广济中心小学)、爱菊艺术学校、孙文英小学、中原小学、范桂馥小学、镇明中心小学、宁波市实验小学、翰香小学、闻裕顺幼儿园、东恩中学、李兴贵中学等都得其捐资。“三胞”捐资专款专用,凡捐赠项目按规定签订捐赠意向书,检查落实施工,保证项目规范运行。从1984年至2007年,“三胞”捐助海曙区属学校改建及设备添置的总金额累计达人民币1600余万元。
  人民教育基金会
  1989年3月在区第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由裘仰峰等14位人大代表倡议成立区人民教育基金会。1989年,区捐资兴学金额为17.4万元,1990年为24万元,1991年各项集捐资额为14.1万元,1992年集捐资额68.3万元,其中农村集资收入18.2万元。按照市人民教育基金会《关于城区中小学收取择校生捐赠费的实施办法》规定,从1994年下半年起,择校生捐赠费由区人民教育基金会收取,并按一定比例返回学校。1997年人民教育基金会收入为232.24万元。至2003年末,人民教育基金会总资产628.4万元,历年提取的专用基金累计356.27万元,返回学校累计
  271.63万元。至2008年底,人民教育基金会总资产达1657.08万元,当年收入1173.81万元,捐助生3.16万元,返回学校780.91万元。
  第二节 经费使用
  财政性支出
  1984年区文化教育局成立。当年教育经费的使用渠道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人员经费(包括工资、补助工资、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和副食品价格补贴等)支出69.81万元,公用经费(包括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和其他费用)支出22.76万元。两项共支出92.57万元。因两区刚合并,对中心学校的投入加大,学校危房多,修缮费用增加等,当年公用经费超支5.31万元。1985年文教局支出经常性经费97.93万元;项目经费80.84万元;人员经费127.74万元。1987年,区文教局在保证人员基本工资的前提下,合理分配公用经费,以每生4元作学校公用经费,每生1元用于图书购置,每班80余元用于添置教学仪器,每平方米1元用作房屋维修等。1988年市属9所中学划归区管后,编制不足,借用、聘用人员增加,公用经费及设备购置费也明显增加。
  1991年,文教局控制人员编制,压缩人员经费,中心学校按1∶2.2配编教师,其余均按1∶1.7配编教师,减少在编人员百余名,挤出的经费安排教育设备添置与校舍修建。当年安排房屋修缮费126.2万元、设备购置费25.86万元。1993年实行工资改革,人员经费比上年增加194万元,达到552万余元,增幅54.2%。1994年,教职工工资大幅增加及人员增加(其中新分配大中专毕业生50余名),人员经费支出达到967万余元。公用经费支出达467万元,主要安排海曙中心小学迁建经费250万元,第一幼儿园翻建经费50万元,迎“双基”复查所需设备资金30万元。1996年,人员经费比上年增加224.9万元,全年支出为1280.63万元。原因是从1995年10月开始,每人每月新增工资奖金40~50元。当年开始实行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工资由社保单位支出,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基金费用从无到有,全区实增150余万元。2002年起,全区一线教师职工实行每人每月财政补助考核奖300元,退休教师每年财政补助过节费2400元。2004年开始,退休教师每年财政补助过节奖4000元。
  校舍建设
  海曙区属老城区,破旧校舍较多。1984年,区文教局新建或改建高塘、偃月街等15所学校(幼儿园),总计建筑面积708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76.62万元。1985年7月,区文教局下拨危房修建专项经费42.34万元,用于全区所有一类危房修建。1986年底,全区小学有房屋建筑面积59594平方米,基本消除一类危房2768平方米,但市区学校还有2~4类危房8356平方米。1987年加大排危工作,至年末尚有危房面积4100平方米。1989年学校危房修缮费开支达64万元,较上年增加88.55%。由于历史原因,至1990年全区还有部分破旧校舍尚未改造。1991年安排房屋修缮费126万余元;1992年再次安排256万余元修缮费,对广济、翰香、穆家巷等小学进行修建。投入170万元经费新建尹江岸中学(东方中学)。1994年,安排专项经费250万元迁建海曙中心小学,50万元翻建第一幼儿园。至1995年底,市区还有近3000平方米的危房需要改造。2000—2002年,三年共投入房屋维修资金1143万元,每年暑假集中对学校进行维修,基本消除了校舍危房。
  设备添置
  1984年,全区用于增添教育教学设备经费8.13万元,其中预算内经费支出7.80万元,主要为学校购买课桌椅、实物投影机、录音机、彩电等设备;预算外经费支出0.33万元,购置风琴、扩音器等设备。1987年,文教局拨款为学校增添课桌椅3500余套,基本更新20世纪60年代旧课桌椅。1992年人均公用经费提高到9元后,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设备增添上。当年对学校照明、音响、体、美、仪器、电教、图书设备等有关标准进行全面调查,制订从简单→合格→标准化→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分期配备规划。1993年,区文教局采用教育事业费安排一部分、学校自筹一部分的办法,仪器基本达到Ⅰ类标准;图书人均10册,达到国家第二种方案标准;美术基本达到国家第二种方案标准。1994年区财政拨专款30万元,文教局、学校自筹30万元,投入电教、体育设备、图书配备购置,各校电教设备基本接近Ⅰ类标准,体育运动器材基本满足上课需要,劳技器材配置开始进行。1995年文教局继续投入设备专项经费70余万元,加上各校的预算外资金,添置实验室桌、椅、橱、台,补充电教、自然仪器,各校按要求配备标准的自然实验室,全区顺利通过了省“双基”复查验收。1996年,区文教局对学校设备进行再投入,结合预算外收入和捐款,添置了486电脑96台、586电脑1台,语音实验室176座,其中64座为多媒体语音室;课桌椅教室16个,升降课桌教室28个。省实验室建设验收,抽查单位平均90分以上,进入全省先进行列。1997年为迎接“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的验收工作,全区共投入425万元(包括各校预算外资金),用于仪器设备、图书、语音室、电脑的购置,城区学校的仪器设备基本达到I类标准,图书较上年翻了一番,达到32.52万册,语音设备新增7套,计352座,电脑115台。
  教师住宅
  1984年,海曙学区新建教工住宅2幢16套。1986年,镇明学区建造教工住宅1幢11套。1989年起,区文教局开始重视教师居住条件的改善,当年安排教工住宅经费18万元,并购入住宅4套。1991年,文教局经多方筹集资金,投入78万元新建教工住宅楼一幢,共2263平方米,使42户教师搬进了新房,还调剂出一部分旧房,解决部分无房及拥挤户的住房问题。1992年再次安排30万元,并筹集部分资金,第二幢住宅楼在年内完工,又使18户教师搬进新居。从1989年至1998年,区教育局先后投入专项经费591万元,建造教工住宅楼、购入联丰新村解困房,分给172个教师,基本解决了1992年底前参加教育工作教师中的无房户、困难户及5年以上教龄教师的住房问题。
  第三节 经费管理
  1984年区文教局成立,市教育局将小学教育事业费划归区政府管理。区政府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建立财务工作正常秩序。区文教局设立了计财科,配备了专职干部,负责全系统财务、统计和基建等管理工作。学校实行“一支笔”审批财务开支制度。当年,实行“核定预算,包干使用,结余留用”和试行“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经费切块包干办法,学校按照“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结余留用,自求平衡”的预算管理原则安排教育经费。各学校(幼儿园)坚持“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瞻前顾后、量入而出、计划安排、节约使用”原则,管好用好各项经费。1987年,区文教局制订了《学校财务、财产管理的暂行规定和后勤人员职责》,明确学校财务、财产管理工作的任务、分工、管理形式、管理制度,连续几年对各中心学校财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1988年,宁波市编制委员会、市教委、市财税局联合制订《关于在市区部分学校试行工资总额包干的意见》,对中小学试行工资总额包干,实行“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原则,实行城市教育分级管理。教育事业经费中的经常性经费、“专项补助”、事业发展经费、危房修缮费、专项建设经费和城市维护费中学部分,由市掌握,由区管理,落实到校。小学部分由市切块到区,由区掌握安排。2000年,全区义务段教育全面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学校不得直接向学生收费,学生的学费一律上缴财政指定的缴费点,进入财政专户。所有收费一律纳入学校财务统一核算,并出具财政、税务部门监制的票据,避免私设小金库和出白条现象。9月起,全区17所小学实行学校会计集中代理记账制,基层学校的结算统一在教委结算中心进行,防止乱收费现象和财务违规操作。
  2006年,区教育局出台《海曙区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的实施意见》,对辖区内就读的义务教育段学生免除杂费。2007年又出台《关于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方案的通知》,规定全区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每生从2002年的80元增加到200元,初中每生从2002年的160元增加到310元。同年,配合现学校制度建设课题研究,加强教育装备现代化,制订了《海曙区学校(园)现代教育装备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
  第十一章 教育管理
  教育事业管理包括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审批学校的设置与停办、组织招生、任免学校主要领导干部、培训和调配教师、筹措和分配教育经费、改善教育设施、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等。民国元年(1912),县政府设教育科,13年(1924)成立县教育局,16年(1927)成立市教育局。1949年5月,市军管会设文化教育工作部,同年设市文教局。此后境内中小学一直由市文教局(教育局)管理。1984年,区设文化教育局(后改名为区教育委员会、区教育局),承担境内小学教育管理(部分中学下放期间,也负责中学教育管理)。1987年,教育行政实行局、学区(中心)和校三级管理;成立区教育督导室,开展教育督导。此后先后成立区文教局教学研究室(教研室)、区教育学会、区教育科学研究室(教科室)开展教育教学研究。2001年进行“校长职级制”试点、“民选校长”试点。
  第一节 机构和体制
  管理机构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二月,境内冯丙然等发起成立鄞县教育会。三十三年(1907),鄞县教育会组建鄞县劝学所,由冯丙然任总董,另聘劝学员4人,此为辖区内有教育行政机关之始。民国元年(1912),劝学所撤销,县政府设教育科,各镇设学务委员。5年(1916)恢复劝学所。县政府仍设教育科,教育行政事务主要由劝学所处理,县教育科起监督作用。13年(1924)成立鄞县教育局,每区设教育委员1人。16年(1927)3月成立宁波临时政府,设市教育局。5月,县市分设。7月,成立宁波市教育局,下设总务、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科,并配备督学。后教育局改称第五科。20年(1931)宁波撤市,第五科并入鄞县教育局。此后,县教育局名称曾多次更改,至37年(1948)8月,称鄞县县政府第三科。
  1949年5月,市军管会成立,设文化教育工作部,下设教育科、秘书室、宣传部、文艺科。6月,浙江省第二区专员公署成立,设文教处,同月,市政府成立,设立文教局,下设4科。此后,境内中小学(幼儿园)一直由市文教局、教育局领导和管理。
  1980年,市区小学、幼儿园下放区管理,海曙、镇明两区各建立文教科,负责管理区内的中小学、幼儿园。办公室分别附设在海曙中心小学、镇明中心小学内。1984年,设立文化教育局,负责全区的教育、文化和体育工作。局址在大梁街57号区政府大院内。1985年10月,区文教局教研室成立。1986年6月,市退休教师工作者协会区分会成立。1988年6月,辖区内市属宁波二中等9所中学和市实验小学下放到区文教局管理。1989年,文教局下设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计划财务科、教育科、文体科等5个科室。1989年5月,区教育学会、区教育工会先后成立。1992年2月,区教科室成立。1994年7月,辖区内市属的二中、六中、八中、九中、十一中、李兴贵中学、东方中学、十五中、十六中等9所中学的管理权由市教育局收回。1996年5月区文化教育局更名为区教育委员会。1996年10月,区成人教育领导小组更名为区成人教育委员会。1997年10月,区教育委员会设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计划财务科、教育科、督导室、教育工会、体委办公室、教科室等8个科室。1999年2月4日,市实验小学划归市教委管理。2001年成立信息技术教育中心。2002年5月,区教育委员会更名为区教育局。同时,教育局内挂体育局牌子,设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计划财务科、教育科(兼管成教)、督导室、教育工会(兼局纪委办)、体育局办公室、信息技术中心、教科室等9个科室,下有直属单位4个(教研室、区少年宫、区成人学校、区校企公司)。取消区勤工俭学办公室职能,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交直属事业单位承担。增加托儿、家庭教育管理、健身气功管理和组织、指导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职能。2003年2月,区校企公司下属企业改制,区校企公司更名为“海曙区教育经济发展中心”。2005年8月,区教育局设党政办公室、组织人事科、教育科、计划财务科、督导室、教育工会、社区教育办公室(兼管成教)、体育局办公室、信息技术中心、教科室等10个科室,直属单位3个(教研室、区少年宫、区成人学校)。2006年6月,市属八中、十五中、东恩中学、李兴贵中学、东方中学、翠柏中学、联丰中学初中部(十五中前丰校区)、市实验幼儿园等7所中学和幼儿园划归区管。区教育局机构作相应调整,设办公室、教育科(区人民政府督导室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计划财务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科、体育局办公室等6个职能科室,教科室、信息中心、教育工会(兼纪检办)3个内设科室,区教研室、区少年宫、区成人学校3个直属单位。
  管理体制
  1984年9月,按行政地域、教育力量等基本平衡原则,全区学校划为5片:苍水、孝闻和西门3个街道地域内的10所小学划为一片,中心设在海曙中心小学;江厦、县学、湖西和马园(待建)4个街道地域内的9所小学划为一片,中心设在广济中心小学;天封和仓桥2个街道地域内的9所小学为一片,中心设在镇明中心小学;西郊乡的13所小学(含望春、信谊2所小学)划为一片,中心设在西郊乡中心学校;段塘镇地域内的2所学校(段塘学校、丁家小学)划为一片,中心设在段塘学校。市区学校由文教局管理领导。乡镇各学校由乡镇党委和乡镇人民政府领导,干部任免、教师调动和教学指导由区文教局负责。1987年7月,教育行政管理(包括人、财、物)实行局、学区(中心)、校三级管理。全区划为5个学区,每学区所含学校仍按原各“片”不变。2002年8月调整为海曙、广济、镇明、实验4个学区,学区所属学校由中心学校领导和管理。局和学区明确各自职责。局主要是贯彻教育方针、法令,制定规章、编制计划、审核经费、任用人员,督察、指导、考核所属机构和人员的工作,实施组织、计划、决策、指导、协调等职能。学区主要是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实行对所属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面管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师资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中心学校起好示范、辅导作用。学区在局领导下进行工作(西郊学区和段塘学区根据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自觉服从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权利,实行目标管理,加强全局观念和组织纪律性。1992年初,区内有市属区管中学9所,其中二中、六中、八中、东恩中学是完全中学,九中、十五中、十六中是初中兼职高,十一中、李兴贵中学是纯初中。6月,实施海曙区中等教育结构调整,把十六中改为职业高中,八中改为初级中学,九中逐步调整,改为纯职业高中。1999年,在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的基础上,探索国有学校改制民办运作,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办学,走多元化、多渠道办学之路。1999年、2000年先后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具有特色的、属于选择性教育范畴的爱菊艺术学校和海曙中心小学进行办学体制改革,实行校产国有、校长承办、经费自筹、办学自主的“国有民办”办学模式。学校实行在区教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承办制。在人事方面,实行“双向选择,全员流动”,学校有权自主招聘各类教师。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方面,学校可在符合教育部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自主决定。这标志着义务教育阶段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开始被打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求,促进教育成本远高于一般学校的艺术类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全区幼儿园也逐步实施办园社会化,2003年,将原公立幼儿园的分园改制为国有民办幼儿园。1999年,全区实施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对部分教师实行缓聘、试聘,还对拒聘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双向选择、择优上岗”的人才激励机制。2001年实施区内骨干教师轮岗制,对名校长、教研员和优秀年轻教师进行了轮岗交流,发挥教学辐射作用。为激励校长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2001年进行“校长职级制”试点,一改以往以学校的规模和类别来确定校长职级的传统做法,注重校长的工作实绩,激励更多校长成为教育管理专家。开展“民选校长”试点工作,提拔任命一批校级干部。实行中层干部和校(园)级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提高干部任用的群众参与度、公认度和工作透明度。在教委机关和直属单位实行聘任制,采用“末位淘汰”和“优秀晋级”等方法,优化机关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2004年试行学校、家庭、社区互动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形成教育议事会、学生社区生涯教育等新的管理模式。教育局建立教育服务中心,开通了教育服务热线,实行民情日记交流制等,逐步建立和完善教育行政管理新机制。2006年6月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落实和强化区级政府对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管理职责,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第二节 教育督导
  督导机构
  辖区内教育督导始于民国3年(1914),鄞县县公署教育科设县视学1人。16年(1927),宁波市政府教育局成立,始设督学。18年(1929),县视学改称督学,设督学2人,负责视察指导全县小学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区教育员所办理的事宜,督促地方力谋教育事业的建设,对县属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的办法认为不妥时,有直接纠正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波未设专职督学。1987年,全市试行督学制,区文教局建立教育督导室,并配备3名专职督学。1992年,区文教局教育督导室升格为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分管区长兼任督导室主任。督导室的主要任务是“指导、监督、检查、评估”。工作策略以督政为主,督学为本,依法督导。1992年,专兼职督学发展到17人。1995年发展到20人,另聘学科督学23人。2004年,全区共有专兼职督学43人,其中专职3人、兼职23人(区政府机关和街道9人、教育系统14人)、学科督学17人(含幼儿园)。2008年,全区有专兼职督学51人,其中专职3人、兼职27人(由街道主任、区教育局有关科室长及部分中小学副校长组成)、学科督学21人(含幼儿园)。
  督政
  1993年6月,区教育督导室对乡镇、街道“两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进行自查,并接受省政府组织的“两基”工作评估验收。1995年3月接受省政府对“两基”工作的复查。同年9月,对乡镇、街道“两高”(高标准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进行自查,并接受省市政府对“两高”工作的评估验收。1996年1月,省、市对高标准普及实验县(区)进行验收。同年8月,对全区贯彻执行《教师法》情况进行自查。1998年8月接受市教育强镇评估验收。1999年通过省教育强区评估工作验收。区如期跨入省、市“两基”、“两高”和省教育强区先进行列。
  督学
  督导室采用综合、专项和随机督导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督学工作。1989年6月以中原小学为试点,首次对学校工作进行综合督导评估。次年,制订《海曙区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提纲》,在望春小学进行试评,并制订《实施细则》。1998年制订《海曙区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方案(试行)》及评估细则。从督导室建立至2000年9月,完成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第一轮综合督导任务。2003年进行第二轮综合督导,完成全区个私幼儿园办园水平合格评估和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督导。2004年对幼儿园进行星级督导评估。
  督导室抓住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倾向性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督导。1992年对中小学的“师德问题”进行专项督查。1993年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情况进行督查。1996年开展“实验室建设和图书达标”工作专项督查。1997年至1998年,开展财务工作专项督查,以规范收费标准。2000年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简称“减负”)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3年2月对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6月,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办学情况进行专项督查。7月,对特殊教育进行专项督查。还对“文明学校”、“现代化达纲学校”等进行督查评估。2002年,全区有省示范性学校10所(其中幼儿园7所)、省文明单位2个、省示范性文明学校3所、市文明单位4个、市示范性文明学校7所、区文明单位17个。有6所学校、8所幼儿园成为宁波市首批现代化达纲学校(幼儿园)。2005年底,全区共有达纲学校12所,达纲幼儿园11所。到2008年底,全区有市现代化达纲学校17所、市现代化达纲幼儿园11所。督导室配合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年终对校(园)长进行年度教育工作目标责任状考核。在督学工作的实践中,督导室逐步形成一套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的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第三节 教育教学研究
  教研网络及活动
  1985年10月成立区文教局教研室,有语文、数学、劳动、幼儿、体育教研员共6人。教研室下设海曙、镇明、广济、西郊、段塘5个学区教研大组,各学校分别成立各学科教研组。教研活动以小学为主,组织教师进行学历培训和分科业务培训,指导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1986建立各学区教研大组和学校学科教研组,组织教研计划交流及先进教研组评比,组织师生开展学科竞赛和教师优秀论文评比。1988年10月,9所市属中学下放到区文教局管辖,教研室筹建中学教研组。1991年海曙区劳技中心在宁波市十六中学建立,劳技中心开设缝纫、自行车修理、摄影及电子音乐门铃4个劳技项目,供全区中学生开展劳技活动。1991年后,组织全区中学参加会考,统一阅卷。同时,组织有关学科进行区级比赛,并推荐优胜者参加市级比赛。其中化学获市第一名,李纲、沈恺还在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大庆石化杯“化智杯”化学竞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特等奖,指导老师是金建成。在全区模拟法庭演示比赛中,东恩中学获第一名。1992年,教研室汇编了《中小学学科渗透德育论文集》、《一九九二年中小学优秀教案选》。1994年制订《海曙区小学学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意见》。1995年11月,对全区各校的实验仪器、电教设备的配置、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自然学科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进行区级验收,高标准通过了市级验收。1999年教研室聘请了一批兼职教研员,同时举办学科教学技能中的现代化媒体使用、板书设计、教学评价培训班。制订“四个教学规范”,即《海曙区中小学教学业务管理规范》、《海曙区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工作规范》、《海曙区中小学学习规范》、《海曙区教研组工作规范》。2000—2001年,组织全区小学教师进行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等级评估,开展各学科技能竞赛,举办“海曙区名师、学科带头人课堂教学观摩周”活动。2002年,区教研室各门学科开展“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改革”教学研讨活动,组织省特级教师、市名师和省、市教坛新秀、优秀青年教师参加课堂教学改革,全区近800人次教师参加观摩、研讨。2004年开展“校本教研示范学校”评选活动,评出海曙中心小学、广济中心小学、镇明中心小学、尹江岸小学、区实验学校5所学校为区级“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海曙中心小学被评为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第一幼儿园、闻裕顺幼儿园、宝韵幼儿园3所幼儿园为区“园本教研示范幼儿园”。同年,组织教师参加全国作文教学论文评比活动,获全国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6篇;组织362名语文教师参加“全国语文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9人获一等奖,15人获二等奖,20人获三等奖。2007年4月,海曙区教育局、区教研室、海曙中心小学被评为市课改先进集体,吴小平等10名教师被评为市课改先进个人。2008年,王建设等3名教师被评为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李兴贵中学教师李宇澄在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中获省、市一等奖、全国一等奖。
  教育科研机构
  1989年5月,区教育学会成立。至2005年12月,全区共有团体会员39个、个人会员463人,理事单位7个。区教育学会成立后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学术交流、论文评奖等活动。从1990年至1999年连续4次被评为浙江省级先进学会,李建、包梅英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学会工作先进工作者。1991年4月成立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兼教育科学研究室筹备小组。1992年2月,区教育科学研究室成立,各学校和幼儿园先后建立教科室。区教科室组织全区教师每学期举办多种形式的教育科研培训班,普及科研知识,培训科研骨干,开展每年一次的区、市级课题征集、立项、评审、成果评奖和优秀科研成果推广等活动。2006年12月,区教育局发布《海曙区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对立项课题实行分类经费资助,市级500元、省级800元、国家级1200元,重点课题上浮50%。从1996年至2008年,教科室连续被评为宁波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区教育局曾被评为省、市重视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被中央教科所评为全国科研教改先进集体。东恩中学、市实验小学、达敏学校、市第一幼儿园被评为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陈婉清、徐晓虹、刘佳芬获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1994年12月,区幼儿教育研究会成立,会员50人。从1990年至2005年,全区共承担省级立项规划课题47项、市级规划课题97项、区级立项课题450余项,获省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1项、成果推广奖1项。其中陈亚明《小学数学认知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获一等奖。李圣文、包梅英等《探索以“社区为依托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新路子”实验报告课题成果推广总结》获省教委优秀成果推广奖。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
0.2876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