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审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38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审计
分类号: F239.227
页数: 6
页码: 829-8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海曙区的审计工作始于1986年。最初,由区财政部门负责监督审计工作。然而,随后在区审计局的成立和相应内部审计组织的建立后,区审计工作逐渐建立起完善的体系。在国家审计方面,海曙区开展了财政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监督本级政府财政收支情况。此外,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估领导干部在经济责任方面的履行情况。对政府投资项目进行审计,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同时,区审计局还提供内部审计指导和监督,并在社会审计方面提供相关服务。审计工作也得到了广泛的宣传教育和科研支持。通过公示制度和宣传活动,提升审计的透明度,向公众传达审计的重要性。此外,区审计局还开展了审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科研工作,为审计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创新思路。总的来说,海曙区审计工作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审计体系。
关键词: 海曙区 审计 财政部门

内容

区审计监督一度由区财政部门负责。1986年6月成立在编人员4名的海曙区审计局(简称区审计局)。之后,全区有条件单位相继建立内部审计组织。1989年设内部审计工作指导站。2006年5月,市内部审计协会批准成立海曙分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简称“《审计法》”)要求,指导和监督全区内部审计组织业务工作。1989年3月成立隶属区审计局的海曙审计事务所,1993年6月更名为“宁波公正审计师事务所”,1999年12月改制后与局脱钩,主要面向社会提供审计以及项目咨询等服务。1997年10月,区政府下达海政办〔1997〕56号文件,批准设立财政审计科和企业审计科。2002年5月,区政府下达海政办〔2002〕28号文件,设办公室(经济责任审计科)、财政审计科和行政事业审计科3个科室,在编人员扩至10人。2005年12月成立编制2人的科级全民事业单位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心(简称“投资审计中心”),负责监督和管理全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2006年1月,区审计局再次调整,设办公室(经济责任审计科)、财政审计科、行政事业审计科和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心2科1室1中心。至2008年,未作变动。
  第一节 国家审计
  财政审计
  1987年前后,主要通过部分单位和部分项目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积累经验,探索财政审计工作路子。1987—1994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监督暂行条例》规定,独立行使财政审计监督权,审计监督本级政府财政收支。1995年《审计法》颁布实施,财政收支审计实行“同级审”与“上审下”相结合的审计监督制度,改变以往单一“上审下”制度,增强财政收支审计力度,区财政审计工作进入新发展时期。实施“两个报告制度”,即向本级政府提出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结果报告,受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提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的工作报告,开展本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工作。2000年采取从账户入手,实行把预算执行审计与预算单位执行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新方法。2001年树立“大财政”概念,拓宽“同级审”领域。2002年坚持以预算内外资金统管财政预算为主线,以财政部门具体组织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为主导、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为基础,加强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投资项目和重点专项资金审计监督。2003年以专项资金审计为突破口,开展残保金、义务兵优待金、政府采购资金和挖潜改造资金专项审计,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基础上逐步转向效益性审计。2004年采用“以条为主,条块结合”审计模式,注重专项资金跟踪审计。2005年采用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与部门预算、财政绩效、专项资金相结合方式,逐步形成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一体化格局。2006年突出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重点审计财政本级绩效的同时,延审重大专项资金、重点部门绩效,提出加强预算管理和财政监督的意见建议。2007年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主线,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为重点,突出专项财政资金审计。2008年继续围绕全部政府性资金使用绩效,关注本级财政支出结构和方向,规范预算管理,促进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财务收支审计
  1989年根据海曙区人民代表大会决议,派出审计组,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审计区农艺实验场财务收支情况。经审计,试验场管理混乱、私设小金库、违纪金额22.20万元,处以没收上缴财政。1990年,审计区物资总公司及其经营部财务收支情况,发现违纪金额26.35万元,上缴财政7.63万元,并查实公司经理和有关人员受贿及挪用公款4.58万元,移交司法机关处理。1998年配合区纪检监察部门审计区防疫站,发现该站投资收益不入账、私设小金库,截存金额35.60万元等违纪问题,相关责任人员被处理。此后,专项审计调查逐步取代财务收支审计,截至2008年底,共审计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项目114项,查出违纪违规金额6000万元,上缴财政368万元。
  经济责任审计
  1988年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当年宁波洛阳铜加工总厂厂长离任进行经济责任审计。1988—1992年,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开展各种形式承包经营责任审计,58家骨干企业厂长(经理)进行承包租赁经济责任审计。1993—1995年,落实区委“目标高、审计严、奖励重”方针,为区“3018工程”(指1993年起,经过三五年努力,至少有30家企业各自实现年利润200万元以上,建成面积1平方千米的外商投资区,形成以商业为主的较大网点8座)献计献策,客观公正评价上台阶企业效益性和真实性,为区政府奖励上台阶企业提供准确依据,当好区政府的决策参谋。1996年开始探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新路子,出台《关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意见》文件。2001年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区长任总召集人,组织部长任召集人,纪委(监察局)、组织、人事、财政和审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指导和监督全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2004年实施审前公示制。2005年实行审计结果公示制。2006年出台《宁波市海曙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告知承诺办法(试行)》,明确规定被审计对象、审计内容,领导干部与组织部长签订《经济责任告知承诺书》,作出履行经济责任承诺。2007年出台《海曙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具体规定有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同时实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ABC分类管理办法。2008年出台《宁波市海曙区区管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事项交接办法(试行)》、《宁波市海曙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告知承诺实施意见》,规定领导干部有关交接事项、程序等。截至2008年末,共有126位党政领导干部接受经济责任审计,查处违纪、违法案件2起,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案件5起,涉案人员8人,受行政撤职处分2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告知承诺制度,受到省委组织部、省审计厅、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审计厅等省内外领导部门的重视,以及省内外有关市、区(县)审计局同行关注,多次组织人员前来考察调研交流。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
  1986—2006年,由于区政府投资项目规模较小,审计基本以竣工决算项目为主,共开展52项基建审计项目,核减基建工程造价1103.04万元。其中1993年首次开展区政府投资建设的区法院审判庭工程项目预算审计,查出违纪金额3.21万元,查实工程超预算92.63万元,资金不落实103万元。2005年12月成立投资审计中心,监督和管理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十一五”期间,区实施“中提升”战略,以项目建设带动城市功能整体提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扩大,投资审计项目逐渐增多,审计金额持续增长,审计任务日益加重。据统计,2006—2008年,共审计政府投资建设竣工结(决)算项目75个,审计查出超预算、招标不规范、资金不落实以及损失浪费等问题,审计核减金额1957.06万元。
  专项审计调查
  1990年开始专项审计调查工作,开展区金融系统发展状况专项审计调查和区1990年度技术改造项目专项审计调查。之后,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民生事业资金使用绩效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截至2008年,重点审计调查45家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情况、区乡镇企业总公司及其下属10家企业经营情况,8个街道下岗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低保政策资金、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慈善捐助资金、基础教育经费、转移支付资金、社区经费、国有土地出让金、平安大区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等110个项目,查出资金闲置、未做到专款专用及损失(浪费)金额168.70万元。
  第二节 社会审计
  1989年5月建立区审计事务所,1999年改制后与局脱钩,主要面向社会独立承办审计查证、资本验证、案件鉴定、承包经营责任审计、资产评估、基建项目审计等业务。至1999年,接受委托项目6767项,其中承包经营责任审计915项,财务收支审计2569项,年度会计报表鉴定286项,其他2997项,查验金额共计17.80亿元,发现财务管理失控、任意调节经营成果、虚盈实亏、挪用公款、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倒卖紧缺物资非法获利等问题。接受1133户委托进行资本验证,其中全民企业174户,集体企业480户,私人企业390户,联营企业85户,外资企业4户,验证金额计5.34亿元。基建工程预(决)算审计验证452项,验证金额3840万元,核减工程价款510万元,核减率13%,资产评估385项,评估金额8637万元。另受区检察院和区法院委托,鉴定经济案件1起。1999年后,按区政府有关规定,社会审计管理职能划归区财政局。
  第三节 内部审计
  1989年成立区内部审计指导站,指导和监督全区内部审计工作。1991年首次召开工业、商业、乡镇局等6大系统内审人员座谈会,5个单位成立内审机构,配备10名内审人员,明确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和程序。2006年5月,宁波市内审协会批准成立宁波市内审协会海曙分会。至2008年,全区30个单位(部门)设立内部审计组织,配备专(兼)职内部审计人员60余人,举办内部审计培训班17期,580余人次接受各级内审培训,其中65人取得国家内部审计人员岗位资格证书。
  第四节 管理服务
  宣传教育
  1987—2008年,除了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之外,还组织人员5次上街宣传《审计法》,发放文字资料3500余份,受理咨询6500余人次。举办4次审计法规知识竞赛,参与者约3000人次。举办200余名党政“一把手”参加的审计法规专题讲座。开通区审计局网站,实施审计结果公告制,公布审计结果项目5个,点击量达3万人次。每年定期举办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知识讲座,编撰《海曙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相关知识读本》和《经济责任审计案例解读》等法规资料,供各单位“一把手”学习。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宣传报道,组织撰写《大树底下有“阴影”——我区绿化移植树木养护管理现状审计调查报告》等80余篇专题报道、信息先后被《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通讯》、《中国审计报》、《专报信息》、《审计信息》、《调查与思考》、《工作交流》、《市政府办公厅(内刊)》、《宁波日报》、《海曙通讯》等内刊和公开报刊刊发。
  审计信息科研
  收集整理资料,结合实际开展审计信息研究。1992年,《关于海曙区1990年度技术改造项目情况的审计调查报告》获市审计项目三等奖。1999年,在市审计系统组织“审计十五年”优秀征文比赛中,《“经济卫士”的家》和《审计——我执著的追求》分别获一等奖和二等奖。2000年,《海曙区卫生防疫站财务收支审计》获市审计项目二等奖,《海曙区工商分局1999年度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获市优秀审计项目。2003年,《财政预算分配合理性的审计思考》获2003年度市审计论文二等奖、浙江省优秀审计论文三等奖。2004年,《财政效益审计初探》获市优秀审计调研三等奖。2005年,《政府投资审计作为基层审计机关效益审计的突破口》获市优秀审计论文三等奖,《海曙区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专项审计调查》获市优秀审计项目评比鼓励奖。2006年,《海曙区民政局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项目获审计署现场审计实施系统(AO)应用实例奖,内审项目《集团所属单位物资管理情况审计》获市优秀奖、省二等奖,理论课题《强化经济分析与效益审计促进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获全国审计系统三等奖。2007年,《基层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的思考》获市优秀审计论文三等奖。2008年,《关于审计创新创业的思考》获市优秀审计论文二等奖。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中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册内容涵盖海曙区财政税务、经济管理、口岸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政治协商会议、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团体、中华民国地方政权及其党团组织、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军事、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