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公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31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公路
分类号: F540.3
页数: 6
页码: 661-666
摘要: 这篇文字详细讲述了宁波海曙区公路网络的发展历史,从1927年建造宁波至奉化公路开始,到目前杭甬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等重要公路的建成。文章还提到了货运方面的发展,从最早的人力和畜力运输,到20世纪后期的汽车货运和集装箱运输的兴起。随着物流业国际化和集装箱运输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货物通过公路运输在海曙区境内和全国各地之间流动。
关键词: 海曙区 公路网络 发展历史

内容

民国16年(1927)起,浙江省政府和鄞县(今鄞州区)政府以借款、募捐、摊派等形式集资建造宁波至奉化公路,18年(1929)5月19日建成通车。此为境内最早出现的公路。到23年(1934)又相继建成鄞慈、鄞镇等13条公路。抗日战争爆发,30年(1941)宁波沦陷,境内公路运输中断。抗日战争胜利后,各商营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着手抢修公路,大部分路段恢复通车,但路面、桥梁多为砂石路面与木桥,技术等级低,仅勉强维持通车。
  解放初期,因舟山等岛屿尚未解放,交通运输常遭国民党军队骚扰,公路运输一度改在夜间进行。1955年2月,宁波至临海线(省道)宁波段贯通,自区境内南门永宁桥起,经奉化、宁海、临海,全长154.70千米。1977年5月,段塘至梅园(乡道)公路开通,自段塘镇(区境内)起往西南经鄞县(今鄞州区)布政、蜃蛟至梅园三星桥,全长17.60千米,属乡道。1978年,宁波至梁辉线(省道)全线贯通,自西成桥起,经望春桥、鄞县岐阳、余姚市大隐、陆埠、梁辉,长46.55千米。1996年12月6日,浙江省内第一条高速公路即杭甬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连接杭州与宁波(今鄞州大朱家),1998年拓展至北仑港,为双向四车道。2004年10月将双向四车道扩展至双向八车道的三期拓宽沽渚至宁波段工程开工建设,于2007年全线开通。2003年12月随着甬台温高速公路平苍段(平阳到苍南)的开通,甬、台(州)、温(州)高速公路全线通车。甬台温高速(又称“同三高速或010国道浙江境内段”)北起宁波北仑,南至苍南县分水关与福建段相接,贯穿宁波、台州、温州三地,往西与杭甬高速公路相连,其中宁波段于1995年11月动工建设,2001年12月竣工。2005年12月,甬金(华)高速公路通车,全长185千米,从宁波到金华的车程从原来的4小时缩短到2小时。2007年,沪杭甬高速公路杭州至宁波路段全部实行八车道通行,沪杭甬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全线竣工。开通后,实际日均通车流量约8万辆。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达2.95亿人次、1.29亿吨,分别增长5%和9.90%。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完成宁波发往上海、嘉兴、江苏等地50条班线共106辆客车的线路走向调整工作,并不同程度下调客运票价。至年底,宁波市公路面积密度为95千米/百平方千米。
  货运
  民国18年(1929),鄞奉公路建成通车后,区境内货物运输从肩挑背驮和人力车、畜力车运输,开始转向由机动车运输,但发展缓慢,汽车货运量甚微,货物运输主要依赖人力或畜力。解放后,货物的短途运输广泛使用拖拉机、农用车进行。进入20世纪80年代,机动车逐年增加,长途货运被汽车替代。1990年后,运输结构发生变化,国有大中型企业主体地位下降,而中小型运输企业快速发展。运输工具趋向大型化,集装箱运输逐渐占主导形式,成为大宗货物运输主要依靠。进入21世纪,在物流业国际化、集装箱运输全球化背景下,运输企业追求运输工具大型化成为大趋势。据2005年市统计年鉴,5~20吨以上营运货车总车吨占总运力的84.59%,1~4吨车仅占15.41%。2005年在全省率先成立的“宁波快运联盟”,建立起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快速货运网络体系。随着货运市场体系初步建成,一个以海曙、江东、江北老三区为中心、各县(市)区和中心镇为节点的便捷快速的大市内货运网络基本形成。2008年,全市共有载货汽车10.70万辆,达45.99万吨位。其中营业性货车达5.50万辆、37.62万载重吨位(集装箱车6670辆,占营运货车的13%;危险品货车1771辆,占4%;厢式货车1万余辆,占19%。重型货车1.30万辆,占全部货车的24%),货运量达1.36亿吨,周转量85.67亿吨千米。是年,区境内主要货运企业中,国际集装箱运输企业6家,普通货物运输企业10家,危险货物运输企业1家。
  货运流向 民国19年(1930),鄞奉段汽车货运公司首开汽车货运服务。各商营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经营客运的同时兼营货运。29年(1940)6月,日军进犯镇海,浙江省水陆联运管理处征用大批省营、商营汽车调往宁波、奉化、溪口等地抢运物资,民用商货暂停运输。后公路遭毁,车辆转移,各商营汽车公司先后停业。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力图恢复交通运输,终因财力有限,收效甚微。宁波解放后,1949年7—12月,海曙各商营公司接受支前运输任务。公路货运以战备物资和支农物资为重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长途货运转向以省汽车运输公司宁波分公司货车队承运余姚、慈溪杨梅至上海市场。秋末冬初,象山番薯开挖,黄岩蜜橘成熟,货车队又承运番薯、柑橘等农副产品至各地市场。1971年7—11月和1972年4—10月,居民生活用煤紧缺,境内汽车运输公司又组织车队赴山西运煤。1974年起,镇海港、镇海发电厂、浙江炼油厂及镇海渔业基地等大型工程开工,承运货物主要是工程建筑材料和设备。80年代集体运输企业急剧兴起,个体运输业又竞相发展,业务竞争趋于激烈。90年代后,竞争趋于白热化,原物资、粮食、商业、水产、外贸等车队,在市场竞争中相继歇业改行,凡利润可观、条件许可,各企业营运线路不受地域限制,无论跨市、跨省,一概承运。21世纪初,海曙区域内各国营汽车运输企业均已改制为股份企业。在运输企业承运进出海曙区的大宗物资中,以煤炭、钢铁、水泥、木材、化肥、农副产品等运输占主导地位。货运线路可达全国各地,按不同货种有不定期的大宗物资运输、笨重物资运输、货物专线运输,小件零星物资定期定班零担车运输及集装箱运输。
  货运形式 民国19年(1930),货运业务开展起,整车运输一直为货物承运的主要形式。27年(1938)10月开办零担货运。1957年1月开辟宁波至百官零担货运线,逢每月3、6、9日由甬开往百官,翌日返归。1962年开辟宁波至杭州、嵊县、天台、临海、宁海等零担线路。1981年3月区内各汽车运输公司与铁路宁波北站开展“门对门”集装箱运输。区境内各专业运输企业主要承担宁波港进出货物运输、抢险救灾物资和人民生活必需品的运输任务。1990年后,集装箱运输的货运形式始成绝对主导地位,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运输装备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公路运输全部淘汰农用车,实现升级换代。大中型的运输企业的货运方式主要以第三方专业物流为主,包括公路货运、零担快运、仓储、快递、公铁联运、国际集装箱运输、国际货运代理、航空快运等,并辅以城市配送、网络快运连锁经营。在运输领域中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经营灵活、服务多样、形式各异且能适应市场变化的民营和个私运输经济从业户异军突起,加盟运输行业,使运输队伍逐渐壮大,从业人员相应增加。1999年12月,宁波市货运交易市场正式投入运营,结束了市三区无货运交易市场的历史,也为规范货运市场管理打下扎实基础。市场主要为广大货运企业经营业户提供货物运输业务,截至2008年,先后引进经营户70家,国内(除西藏外)营运专线50条,其中快运专线35条。年货运吞吐量600万吨,日均货运量2.50万吨。
  货运车辆 民国时期,汽车货运量甚微。解放初,境内主要货运工具为大榻车,主要货物为粮食、南北果品、日用品、废旧物资和钢材等。1953年开始使用人力三轮车、手拉车,主要运送水产和酒肉类食品。20世纪70年代形成黄鱼车(三轮车)、手拉车、拖拉机、农用车和汽车共运共存的局面。80年代起,运输市场逐步开放,区内各大企业纷纷购置汽车自货自运,并参加社会性营运。集体运输企业亦相继兴起,汽车货运呈现多家经营、相互竞争的格局,小型、中型货车成为运输的主打车辆。90年代厢式货车、封闭式甩挂货车、化工危险物品专用车及10~40吨大吨位货运汽车为主要运力,运输工具的车辆技术装备,从简单低档类向现代高档类配备。1980年10月,宁波市汽车运输公司率先经营集装箱运输,1991年起,长途货运业由集装箱运输取代其他货运方式成为公路运输业的主流。手拉车、三轮车、拖拉机、农用车等传统的货运方式已在城区销声匿迹。
  客运
  民国18年(1929),鄞奉公路开通宁波至奉化大桥镇、江口和溪口入山亭班车,省公路局设站营业。22年(1933),宁波至慈溪观城开通班车。23—24年(1934—1935),宁波至穿山、观城至百官等12条公路也先后开通客运班车,总运营里程达386.24千米,至此,以海曙为中心辐射至邻县的客运框架初步形成。抗日战争期间,宁波沦陷,日伪“华中铁道股份有限公司”霸占线路。31年(1942)5月至34年(1945)8月经营宁波至奉化等3条公路线,行驶客运专线。抗战胜利后各线省公路局恢复营运。1956年,宁波至嵊县线开通班车。1958年开通宁波至天台、路桥、玉环、椒江等班车。1980年旅游客运兴起,区境内的宁波旅游服务社成立,之后成方兴未艾之势。为方便旅行,各旅游客运企业均提供交通、膳、宿“一条龙”服务。开辟的旅游客运线路,近至市郊、属县,远涉北京、广州等地。1991年起,宁波客运呈现多种业态,以高速、快客、普通班线、旅游客运为主的班车客运,占全市的公路客运量的64%,汽车运输人数占总人数的70%。1996年12月6日,杭甬高速公路贯通,汽车南站首发高速客运班车。2006年,全市行政村除12个因处海岛无法通车等原因外,其余全部通客运班车。2008年,公路旅客运量30130万人次,线路达1175条,营运客车4007辆,客位86603个,日发班次35659趟。
  客运车辆 2006年末,境内营运客车1200辆,客运出租车档次提升,高速快客车车辆和客运出租车均安装了GPS系统。由境内出发的高速快速客运线路84条,客运班线(中巴南站除外)总数达395条,日发班次1270班,日运送旅客量4.80万人次,客车可通往市域各县(市)区、省内各地城市和全国300多个城市。2008年,境内营运客车达3551辆,客运车辆中大型客车占客运总车辆的14.40%,高级客车占17%。
  客运车站 境内客运车站有汽车南站、汽车西站与中巴南站,另有客运中心与区境毗邻。
  宁波汽车南站 位于南站西路6号,南站广场西侧,隶属于宁波公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面向国有、集体、个体开放的公用型汽车客运站。车站始建于民国18年(1929)5月,原址鄞奉路永宁桥口。1960年5月迁入现址,一度称为“宁波汽车总站”。1997年10月被交通部核定为“一级汽车客运站”。1988年5月,客运大楼开工,次年1月竣工,占地面积21077平方米,停车场面积12000平方米,可停放150辆大型客车。车站装有中央空调、电脑售票系统、电视监控、电子检票、班线动态显示屏、大型班车运行时刻、票价显示屏、X射线行李危险物品检测仪、行李微机开票核算系统等高科技现代化设施。2006年起,汽车南站主要承担市内各县、沪杭甬高速的短途快速客运,并为铁路集散和换乘旅客提供服务。2008年,营运班线60条,营运车辆330辆,平均日发600班次,日发运旅客1.40万人次,高峰日发送旅客3.50万人次。
  宁波汽车南站客运班车
  高速班车——上海、杭州、北京、萧山、绍兴、嘉兴、嘉善、诸暨、上虞
  浙江快客——湖州、长兴、柯桥
  宁波快客——余姚、慈溪、象山、溪口、宁海
  普通班车——杭州地区(桐庐、新安江、千岛湖、临安、富阳、临平),嘉兴地区(海盐、平湖、海宁、濮院),湖州地区(安吉、德清、孝丰、南浔),绍兴地区(上虞、诸暨),舟山地区(沈家门、朱家尖、岱山)
  市境班车——柿林、上庄、梁弄、繁荣、小皎、石浦、鹤浦、西周、下湾、奉化、唐田、董家、甘竹林、西坞、宁海、白溪、大蔡、长街、马岙、大里、东岙、强蛟
  宁波汽车西站 全称为“宁波市客运服务中心宁波西站”,位于西郊望春路44号,1958年建成,原址西郊文化路,1987年迁现址。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停车场1400平方米,原隶属宁波市公路运输集团总公司。拥有各类营运客车65辆(其中快客11辆),每天从宁波南站、客运中心站经西站发往南京、黄山、永丰等地,跨省的长途班车14班,跨地区班车12班,营运线路覆盖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江苏等地。其中,发往萧山、宁海、余姚这3条快客线路是宁波汽车西站的主打线路。宁波汽车西站的始发营运客车62辆,每天流水发往横街、爱中、大雷等鄞州区西部方向,日发送旅客量3000余人次。2005年10月,汽车西站成建制划归市外事汽车旅游有限公司经营。
  宁波中巴南站 宁波市汽车客运服务中心中巴南站是专业中巴车客运站,始建于1996年初,原址宁波南大门的火车南站广场东侧,2003年1月年迁至马园路348号。占地面积5300平方米,进站营运中巴车近290辆,分别发往奉化、象山、宁海、余姚、溪口以及部分山区村镇,全部实行车上售票模式。2008年,日发班次近1100班,日均发送旅客万余人次,节假日发送旅客超3万人次,是宁波市区最大的专业中巴车站。
  宁波客运中心 宁波市汽车客运服务中心宁波中心站位于通达路181号,东临市区快速通道南外环路,南临杭甬高速公路段塘入口处,北靠机场公路。2002年11月建成,12月20日起投入试运行。客运中心站整体由候车楼、综合楼、办公楼、停车场、广场和绿化带等组成,占地面积10.67公顷,总投资1.40亿元,设计日客流量为2.80万人次,为交通部确定的“国家45个公路主枢纽”之一的中长途主枢纽客运站。集客运服务、餐饮住宿、购物休闲和商务活动于一体,具备中长途旅客集散功能、旅游集散功能、主枢纽换乘功能、客运车辆集散功能和交通信息服务等功能。已开通包括除上海、北京以外的所有跨省班车以及省内的台州、温州、衢州、丽水、金华地区和绍兴地区的新昌、嵊州班车。其中省际直达为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南京、江阴、宜兴、常熟、合肥、芜湖;省内快客发至台州、温州、绍兴、金华、衢州、丽水方向;省际普客则通达安徽、江西、江苏、福建、广东、湖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天津、辽宁15个省(市);省内普客抵达台州、温州、金华、衢州、丽水等地区以及绍兴地区的新昌、嵊州等县(市)。2008年有营运班线270条,平均日发534班次,日发送9568人次,高峰日发送旅客3.08万人次。班车通达15个省市及地区,最长班线为宁波至四川省犍为县,行程2919千米。
  高速公路
  1992年9月,经区境内的杭甬高速公路动工兴建。1996年1月客运线开通,12月全线通车营运,全长145千米。境内高速公路东接同三线高速并连接北仑,西至绍兴、杭州及省外城市,区境内里程1.50千米。境内杭甬高速公路出入口位于段塘,毗邻天马广场。站点设置在宁波互通区旁,占地面积7100平方米,其中站房面积2600平方米、绿化面积2500平方米,于2006年12月投入使用,实行现场录像监控,计算机收取车辆通行费。车道按标准设置3进6出车道。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宁波汽车南站
相关专题
宁波汽车西站
相关专题
宁波中巴南站
相关专题
宁波客运中心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