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化学医药制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270
颗粒名称: 第七节 化学医药制造
分类号: F407.7
页数: 2
页码: 586-587
摘要: 这篇文字主要讲述了海曙区无机化工原料、有机化学产品、化学农药、椽胶制品和医药行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碳酸钾 电解烧碱 乳胶制品

内容

无机化工原料
  1955年,车轿街应家弄新兴皂烛厂利用宁波榨油厂棉籽壳灰生产碳酸钾,后因原料断绝停产。1958年,宁波塑料厂在南门鄞奉路建年产300吨隔膜法电解烧碱车间,次年停产。
  有机化学产品
  1951年,南郊路泰山化工厂年产酒精216千克。1967年,咏归路宁波酒厂年产300吨酒精装制投产,后年产能力增至4500吨,1987年产商品酒精3199吨。1959年,宁波榨油厂建年产400吨糠醛装置,以棉籽壳为原料生产糠醛,后停产。1972年,宁波塑料厂以酒精为原料年产150吨低压聚乙烯装置投产。1984年,万安路宁波橡胶二厂引进挪威、德国设备,建年产1000吨聚氨酯软泡、260万平方米复合面料生产线。
  化学农药
  1958年,湖西警工路(现改共青路)筹建农药制药厂生产茶乙酸,后迁江北。
  椽胶制品
  工业制品1958年从事橡胶制品的上海回乡职工林祥庚等人合伙在咸塘街开办群力橡胶工业社,后改名为“宁波橡胶厂”,生产固定三角胶带等3种产品。1963年,仓桥橡胶小组生产橡胶密封件。1971年,宁波橡胶厂生产拖拉机轮胎、汽车轮胎,年产能力3000套。1981年生产建筑用震荡胶管3000米。
  日用制品1961年,宁波橡胶厂试产布面胶鞋,次年年产14.60万双。1966年年产解放鞋、松紧鞋等4种123.60万双。1979年年产布面胶鞋能力扩至600万双。1985年生产注塑鞋。1986年年产布面胶鞋能力增至1000万双,成为全国19家重点胶鞋生产企业之一。
  乳胶制品1958-1962年,宁波橡胶厂生产指套、医用手套等乳胶制品。1970年在西北街建立海曙区乳胶厂,产医用手套、卫生手套、输血胶管等。1978年后生产乳胶海绵、摩托车坐垫、乳胶圈等。
  医药
  中成药 南宋宝庆三年(1227),明州知府胡榘在城内创办官营惠民药局,制售中成药,“焙室烹釜,莫不毕备”。宝祐五年(1257),药局迁海晏楼扩建,增设销售铺14处,有府前班春亭都局、城内上马亭铺、南门大庙前铺、瓜亭铺、灵桥门铺等。元大德二年(1298)设药局于清澜桥北。明洪武年间(1368—1398),四明桥西即时亭重设惠民药局。清代废官营药局,兴民间药业。药行街有药行20余家,药店10余家,街由此得名。著名的有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创办的寿全斋,道光十一年(1831)创办的香山堂,康熙元年(1662)创办的冯存仁堂,光绪七年(1881)创办的赵翰香居,均前店后坊,制售中成药丸剂、散剂、胶剂、丹剂、药酒等。20世纪40年代起,中药店铺渐减。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各家医药企业资金共41.90万元,其中冯存仁堂16万元、寿全斋8.60万元,两家占全行业资金的58.60%。同年建立市公私合营国药号制造部,1956年改名“宁波国药制剂厂”。1960年迁址鄞县梅墟,后并入宁波制药厂。1965年在药行街石板巷分设宁波中药制药厂。1972年与宁波化工厂合并,迁建西北街。
  化学药品 原料药:1959年、1960年,宁波制药厂(前身宁波农药制药厂,地址湖西警工路,后迁江北贝家巷,又迁江东东来坊,再迁北郊路。北郊路原属海曙境内,后划归江北区)生产呋喃西林、肾上腺素、对氨基水氧酸钠、口服水解蛋白,不久停产。后产口服葡萄糖、芦丁、柠檬酸铁铵等原料药、四环素碱、呋喃坦啶、消炎通、维生素C等。宁波油厂生产谷维素。制剂:清同治九年(1870),广东一教徒在甬创立西药房屈臣氏药房,开始传入西药。后开设天一信孚堂、积善斋等药房。民国13年(1924),奉化人孙志吕开办四明药局,后改四明药房,制剂有十滴水、复方氯仿酊、胃气散、疳积散等55种。1958年,宁波制药厂、市医药公司附属制药厂产片剂、酊水剂。1964年产片剂、粉剂、酊水剂。1969年,西郊路建的宁波工农制药厂产酊水剂、人丹、清凉油、服药水等。1975年迁址咏归路,后专产针剂。1984年易名为“宁波第二制药厂”,1990年针剂品种达35个,产量6291万支。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