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西门街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162
颗粒名称: 第四章 西门街道
分类号: U412.37
页数: 14
页码: 390-4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海曙区西门街道位于宁波古城西部,直面四明山,是城市的西北门户。经历了乡村、城乡接合部和城区等变迁,现以居民区为主,是新型城市区域。
关键词: 宁波市 海曙区 西门街道

内容

西门街道是以在宁波古城所处方位定名的,确切地说,该街道是地处古城以西略为偏北的区域,直面四明山腹地,是宁波城市的西北门户。该街道现境历经乡村、城乡接合部、城区等变迁,隶属多变,几经撤并,形成现在以居民区为主的新型城市区域。
  第一节 概况
  西门街道位于海曙区西北部,东沿北斗河、北郊路相临余姚江,南起中山西路,西至萧甬铁路与望春街道毗邻,北至蔡江河与江北区接壤。办事处驻西湾路137弄16号。
  西门街道,以西门得名。西门,俗称“西门口”,史称“筱墙”。《晋书》载,东晋刘裕征调卫将军谢琰和辅国将军刘牢之,以拒自称“征东将军”的孙恩所率农民起义军,刘牢之筑以竹筱为筋的土垒于此,与孙恩交战。黄南三《三江亭赋序》也有“刘牢之讨孙恩来句章,营于三江口”记述。是故,后人则以遗垒“筱墙”命之。清乾隆年间,改称“鄞县东安乡白檀里潮音堂筱墙巷”。民国时期,改称“西郊镇公所”,且为所治,直至宁波解放前夕。西门历来为鄞县所属。境内江河交错,交通便利,为城西商贸集散要地。又以位于西北大门,为历代兵家进据宁波之陆上要冲。元至元十二年(1275),元军直扑宁波追逐南宋皇帝,袁氏第五代嗣孙袁镛率宋军狙击于西乡集士港长寿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境内诸多重大战事多首战于此。北宋灭亡,时任临安知府的袁子诚护送赵构南迁定居西门,民居宅群扩大,名家望族剧聚,尤以袁氏为最,素有“西门袁氏”之称。明永乐年间,袁氏第8代嗣孙袁珙报效明燕王朱棣有功,屡获嘉奖,建第造阁昭彰,声望四起,影响一方热土,遗有圣旨亭、柳庄、袁忠臣故居等人文史迹(现已不存)。
  解放后,宁波城区从鄞县析出置市,西郊镇划入海曙区公所管辖。之后,几经撤并,1956年2月建立西郊街道办事处,1960年4月改称“甬江人民公社西郊分社”,1970年7月“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名“西郊分社革命委员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8年7月),复称“西郊街道办事处”,1984年8月定名“西门街道办事处”。其间高塘新芝路一带新建高塘一村、二村、三村、四村等居民住宅小区。1987年4月,西门街道办事处调整为西门和高塘两个街道办事处。1992年10月,两街道合一,复名“西门街道办事处”,有23个居民区。1993年以来,街道西湾路西段、翠柏北路北段的河浜、沼泽和相关稻田等地块,先后建成城区居民区。嗣后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以及地域相连原则,原有和新建社区撤并为文化、汪弄、龙柏、柳庄、新高、新芝、永丰、北郊、芝红、翠南、翠中、钱东、胜丰13个社区。泰安和天一(原泽民地域)2个社区划入望春街道。至2008年底,街道有常住居民24149户、67409人,暂住人口1027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06‰,计划生育率99.26%,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为19260人。常住居民以汉族为主,占99.99%。另有回族、藏族、满族等13个少数民族119人。
  第二节 经济
  街道于1958年成立劳动服务站,组织和管理辖区个体手工业者和无业人员从事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务性行业,组建规模不一的破布头加工场、糊纸袋厂、鞋厂、编织厂、运输队、望京食堂、大饼店、理发店、书场(组织说书或民间剧团演出)、旅馆等13家小商(企),从业人员约200人。至1964年,产值约5万元,利润约0.40万元。1971年,街道成立综合服务社,管理辖区商(企)业,安排无业人员、待业青年参加建有长期合作关系的燎原食品厂、如生罐头厂、慈光开关厂、宁波无线电厂等厂家加工场劳动,解决就业问题。创办摇纱厂、明矾厂、良友服装厂、五金加工厂等企业,从业人员1000多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街道成立企业管理站,创办规模较大企业,至1981年,有企业41家、商业网点11家,工业总产值97.84万元,销售额102.86万元,利润23.05万元。1983年,全区推广区政府与街道企业联营,百人左右规模的良友服装厂、西郊五金厂、西郊喷漆厂、玻璃仪器厂、异型铜材厂、金属提炼厂以及较大综合商店相继与区工业公司、商业公司、劳动服务公司联营,人员、资金、固定资产、厂房(场地)、生产经营归区公司管理,街道以1980—1982年三年平均利润为基数,每年按税后平均利润的15%比率分成。望京食堂、书场、理发店、大饼店等规模较小服务性企业仍属街道综合服务公司管理。1987年,西门街道划出高塘片12个居民区新建高塘街道办事处,高塘街道办事处新办企业19家,产值213.04万元,净利润10.10万元。1992年,西门街道和高塘街道合并,设立经济科,创办万达非标准件厂、精细化工厂(生产农药)等厂。至1993年,有企业102家,总产值8000万元,利润380万元。1994年后,街居三产企业兴起,各居民区成立生产生活服务社,自办小商店、早餐店,竹桥、寺后等居民委员会(简称“居委会”)自筹资金,自建三产用房,出租或自办企业,竹桥居委会自筹资金自建600多平方米用房,年获利15万元。寺后居委会自筹资金自建400多平方米用房,年获利6万元。至1995年,街居三产企业205家,产值1亿元,利润550万元。
  1997年,区政府实施街道经济指标考核及财政分成制,即根据街道企业完成税收数额,确定三年不变街道基数,完成基数按6.9%比率返回街道,超过基数部分按80%比率返回。为此,街道着力引进企业,2000—2008年引进企业2547家。
  居委会原有企业逐步转制或改为承包经营,戴集体“帽子”挂靠企业脱钩,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时上缴协定款项金额的承包制(后期转为个私企业)。居委会所需经费由市、区、街道三级分别按比例划拨。开发三产企业,拓宽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渠道,1997—2008年共安置2400余人次,街道税收增长点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增强。
  第三节 街区管理
  街区管理较长时期内以卫生工作为主,由相关领导、部门人员兼管,无专职机构。1992年设置城市管理科,2002年改名“城市建设管理科”(简称“城管科”),配备规划、环卫专管员。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简称“爱卫办”)、城建监察中队(2002年10月更名为“海曙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西门中队”,简称“城管中队”,受街道和区城管双重领导)、绿化和道路养护队,管理市容、环境保护(简称“环保”)、卫生健康教育、绿化等工作。
  市容
  依法行使行政处罚职权,清理占道经营、跨门营业、无证摊贩,整治“乱、脏、差”,监督小饮食店、小理发店、小旅店、小浴室、小歌舞厅“五小”企业规范经营,维护街巷、市场秩序和环境卫生。2001年11月集中整顿改造新高路和高塘菜场周边马路市场,禁阻破墙开门、路道设摊等违章占道经营,规劝个体经营者进入高塘菜场规范经营。2003年拆除西湾路一带400多米的违章搭建棚式店屋,改造西湾路西段南侧临时商用房和卫生设施。2002—2005年改造辖区汪弄、高塘四村、高塘三村、高塘二村、高塘一村、翠南、翠中、钱东、胜丰等老小区,重新敷抹外墙面防水涂料,油漆居民楼宅防盗窗,粉刷墙门楼道,改换楼群顶层为彩色隔热板,更换和疏通破旧落水管、阻塞下水道,拆除500多平方米违章防盗窗和2700多平方米简易房(棚)。开展50天市容大整治,处理各类违法违章案800多件,纠正轻微违章事件9000多件(次),罚款20万余元。2006年专项整治文化社区后河小区“还库于车”。封闭高塘二村部分道路,整治通道流动摊贩及跨门营业。2007年专项整治餐厨垃圾、水果车占道买卖和“乱设摊、乱堆放、乱倒垃圾”三乱市容。2008年重点整治汪弄社区无证设摊、跨门营业、乱堆乱放、违章搭建,清理各类垃圾近30卡车,拆除违章搭建4处。专项整治无证无照经营,查处无证无照经营户100多户。中山西路西门段成功通过省级检查,成为省级街容示范路。街道于2003年、2004年连续获得区城管工作综合优胜奖。城管中队于2002年获区城管工作突出进步奖。
  环境保护
  环保作为专项工作起步较晚,始于2002年。是年,为加强环保工作,制订环保工作计划,健全街道、社区、单位环保工作网络,设立环保专、兼职管理人员,建立环保志愿者队伍,置办环保宣传窗、黑板报,开展创建绿色环保社区活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餐饮业实施油烟气稳定达标动态管理机制,达标率100%。推广油水分离装置,翠柏、胜丰等5家饮食店安装油水分离器,废水直排得到控制,污染减少。2006年落实市政府可再生资源回收工程建设,以“政府搭台、社会化参与、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柳庄、新高、钱东3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2007—2008年开展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查出一般工业污染源13家、重点工业污染源1家、生活污染源169家。街道于2007年获“区环境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卫生健康教育
  街道借助爱卫办、健康教育组、除“四害”(老鼠、蚊子、苍蝇、蟑螂)组等组织,通过每年爱国卫生月(4月)、街道(社区)固定卫生宣传窗等途径,实施各项爱国卫生健康教育计划。提高居民群众卫生意识,动员居民群众参与卫生健康活动。1992—1998年期间,辖区马路、公共场地清扫、养护和住宅小区环卫工作,由城管科和居委会负责管理。街道调配管理员2名、保洁员98名、人力垃圾车41辆、2.5吨位机动垃圾车1辆,每年划拨购置清卫工具专款2万元,于2000年成立西门街道保洁中心(简称“保洁公司”),负责辖区8条马路18小时动态保洁,社区街弄一日两扫、12小时保洁。保洁公司实行与工资挂钩保洁责任制,社区卫生主任配合保洁公司按月反馈保洁员工作情况,保洁公司2名巡查员于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检查考核8条马路保洁情况,月底评审奖勤罚怠。每年春、秋两季发放除“四害”药物,组织社区按指定时间灭杀“四害”。2004—2008年实施“政府引导,社区参与,企业介入”除“四害”市场化管理,委托杭州申浙卫生技术有限公司常年负责辖区及居民小区马路、公园、绿地、绿化带、下水管道的“四害”灭杀工作,爱卫会负责监督、检查物业公司或居委会下发居民除“四害”投药灭杀情况。2006年建成柳庄、新高、钱东3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开辟健康教育宣传栏、卫生报刊栏,依托社区医院成立健康教育协会、健康教育讲师团,编发、讲授健康科学知识,增强健康意识。2006—2008年结合省级示范文明城区、全国环保创模城市复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深化爱卫健教工作。街道于2008年获“市二星级卫生街道”称号。
  绿化
  辖区主要街道、公园、公共场地等绿化由市、区园林管理部门统一规划、管理、养护,社区公共绿地、宅屋周边和道路两侧绿化由所在小区物业公司负责。街道绿化工作以督促帮助各物业公司制定绿化规划,落实管理制度,组织居民参与绿化志愿者队伍和保护花草树木为主。2002—2005年期间,重新谋划高塘三村、高塘四村、西河、钱东、钱南、翠中、胜丰等老小区绿化布局,或新建绿篱,或新辟花园,或补种花木,西湾、西河、翠南、龙柏花园、恒春、翠中、胜北、文化、钱南、钱东等12个小区改造后绿化面积达35%以上,其中北郊社区获“浙江省绿色社区”称号。2006—2008年先后完成高塘花园、龙柏花园、白鹭园、望京人文、翠柏二里、望京欧院等小区创建绿化特色小区升级改造工程。
  第四节 综合治理
  解放后,废除保甲制,居民区建立受公安派出所管辖的居委会。1951年7月以派出所辖区为单位设置治安保卫委员会(简称“治保会”),居委会设治安保卫小组(简称“治保小组”),针对当时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新生人民民主政权,破坏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大革命运动,发动群众严格管理监督居民区地主分子,反动党、政、军、团、特、宪人员,坏分子和反动会道门(一贯道等邪教组织)首要骨干分子,责令他们向居委会报到汇报思想、生活等情况,接受治保主任训诫,强制参加公益劳动;改造自新者,由公安机关核准,摘去“帽子”,重新评审核定阶级成分或政治身份。组织居民晚间义务巡逻街巷,开展防火、防特、防盗等自防自治工作。1956年2月,西郊街道办事处(西门街道前身)建立,居委会划归街道管辖(治保主任仍属派出所主管)。1958年后,西郊路和卖鱼路口地段成立联防组织,维护治安秩序。1985年始开展“一五”至“四五”普法教育,以“5·18普法日”、“普法月”和讲座、培训班、黑板报、巨幅标语(牌)等形式宣传普法500多次。
  199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之后,街道成立由主要领导兼任主任的综合治理委员会,下设由主任、专职司法助理员、内勤等人员组成的办公室(简称“综治办”),负责社区、单位治保、司法调解,帮教安置归正人员(时称“两劳”人员,即劳动改造释放者和劳动教养解除者)。1998年4月建立西门街道司法所,根据上级司法机关工作要求,做好街道、社区二级司法调解工作,开展创建文明司法所活动,芝红社区调解委员会于1999年获司法部授予的“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2001年遵循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全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建设平安大区的实施意见》,开展民主法治、依法治区宣传教育活动,落实创建“平安街道”、“平安社区”具体措施,社区建立综治警务室,共13个,由地段民警、治保主任、专职调解员、户口协管员组成。其中柳庄社区警务室成绩显著,公安部部长贾春旺曾亲临考察。加强外来人员法制教育,依托社区“外来人员之家”,组织社区讲师团成员深入居民小区、企业、建筑工地,借助外来人员登记、领证时机,举办法制培训和法律知识讲座,至2008年,10余万人次外来人员接受教育,普及率90%以上。整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资源,建立196名保安员组成的社区专职物业保安队,71名护楼员组成的专职护楼队,53名管理员组成的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三车”管理队,1506名党员、居民参与的义务巡逻队,改变社区治安面貌,减少社区治安事件。2003年成立宁波市第一个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协调跨地区、跨单位纠纷调解工作。区司法局为街道11个社区各配备专职调解员1名,汪弄、胜丰2个社区各配备2名。至2008年,共调解民事纠纷4000余件,年调解成功率均在99%以上。2005年成立归正人员帮教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各社区成立归正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小组,帮教志愿者达153名,具体负责51名归正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其中10名归正人员经介绍就业。特殊困难家庭归正人员,视情况给予适当补助,发放8名归正人员补助金计7200元。做好矫正人员(指在社区服刑人员)社会矫正工作,组织矫正人员集中学习,参与者约1862人次,接受个别谈话矫正人员约1530人次。2007年以来,25名矫正人员接受社会矫正,44名矫正人员依法解除矫正。街道先后于2000年获市委、市政府授予的“‘三五’普法教育先进集体”称号。2003年获“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先进集体”、“市安全示范单位”、“市治安安全单位”等称号。2005年获“全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先进集体”称号。街道司法所分别于2001年、2005年、2006年获省司法厅授予的“文明司法所”、“示范司法所”和司法部授予的“先进司法所”等称号。
  第五节 街巷 民居
  西门街道历经城市建设改造,昔日不少老街旧巷依在,更添不少新路,而原有民居几近拆建一新,所剩无几。尤为惜者,颇具历史影响的西门望族袁氏故居亦于其中见毁。
  老街巷
  西河街 东起呼童街,西至卖鱼路。旧称“西河营巷”。市人民政府于1952—1984年期间填河拓宽、延伸至卖鱼路,更名“西河街”。长约942米。
  卖鱼路 南起中山西路,北至体育场路。旧有“卖鱼桥”,市人民政府于1984年扩建延伸至西河街,并名“卖鱼路”。长约666米。
  西郊路 东起西门口,西至铁路立交桥。民国23年(1934)由民国政府修建命名。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分别于1980年、1993年重修扩建,易名“中山西路”。长约2800米。
  北郊路 南起永丰路,北至姚江大闸。民国16年(1927)由民国政府修建命名。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多次扩建,2005年更名“永丰北路”。长约1498米。
  筱墙巷 南起中山西路,北接寺后巷,东至后莫家巷。筱墙巷旧名“筱墙衕”,旁有土垒生竹筱,俗曰“筱墙”,并以此名巷。长约310米。1993年市旧城改造,拓宽至体育场路,长62.40米。
  寺后巷 南起筱墙巷,北至体育场路。宋淳祐元年(1241),僧慧通在此建《西寿昌寺》,后以寺名“寺后巷”。长约310米。(今废)
  前莫家巷 南起汪弄,东至卖鱼路,北到后莫家巷。以旁有莫家漕而名“莫家巷”,长约360米。1993年改建延伸,延长至472米。
  后莫家巷 东起卖鱼桥,西接筱墙巷。以傍莫家漕而名“莫家巷”,长约710米。汪弄社区改造时减至281米。
  花池巷 东起卖鱼路,西至东巷。花池巷旧名“荷花池头”,以巷内荷花池而名“花池巷”。长28.20米。1993年旧城改造,延长至翠柏路,长336米。
  源和巷 南起花池巷,北至汪弄。以巷口有源和当铺而名。长约293米。1993年汪弄社区改造延至莫家巷,延长至654米。
  汪弄 东起卖鱼路,西至源和巷。汪弄旧名“汪衕”,因弄内聚居汪姓而名。长约227米。1993年延长至449米。
  布政巷 南起花池巷,北至汪弄。布政巷旧名“驼背巷”,以巷内布政房而改名。长约160米。
  西巷 南起西郊路,西北接筱墙巷。西巷旧名“西衕”,后改名“西巷”。长约460米。
  亨六巷 南起花池巷,西至巷底。旧名“木行衕”,以巷内望族亨六房而改名,长约157米。1981年减至124米。
  文化巷 东起文化桥,西至巷底。旧名文化桥或寺弄口,民国12年(1923)由民国政府命名。长约137米。
  椅子巷 东起后河边,西至后河巷。巷东原有河横,形似椅子,故名。长约190米。
  西巷 南起西郊路,北至后河巷。西巷原名“张家衕”,因巷内西小学而改名。长约100米。
  后漕巷 西南起柳庄巷,北至西河街。因后漕巷北有小河漕而名,长约465米。2002年城市改建,减至328米。
  柳庄巷 南起卖鱼路,北至后漕巷。柳庄巷旧名“柳庄坊”,俗称“柳庄牌楼”。明景泰四年(1453),宁波知府陆奇为太常寺少卿袁珙立柳庄坊,故名。长约790米。
  长安巷 东起北郊路,南至长安桥。长安巷旧名河同口,以位处长安桥而名。长约240米。后因城市改建,减至115米。
  新街巷
  永丰西路 东起永丰路,西至翠柏路。市人民政府于1985年新建,次年命名。长约900米。
  西湾路 东起新芝路,西至胜丰路。市人民政府于1986年建成命名。长约400米。
  新高路 东起高塘路,西至新芝路。市人民政府于1985年建成,因连接新芝路和高塘路而名。长约380米。
  体育场路 东起卖鱼路,西至文化路。市人民政府于1990年建成命名。长约700米。
  新芝路 南起西河街,北至高塘四村与育才路相接。市人民政府于1981年建成,次年命名。长约950米。
  翠柏路 南起中山西路,北至环城北路。市人民政府于1990年建成命名。长约2200米。
  文化路 南起中山西路,北至钱南小区和永丰西路西延伸段(两路段在建,故长度未知)。
  高塘路 南起西河街,北至永丰西路。市人民政府于1981年建成,以地处西门高塘墩而名。长约610米。
  胜丰路 南起中山西路,北接西湾路。市人民政府于1986年建成,以原路段胜丰村而名。长约300米。
  柳庄街 南起中山西路,北至西河街和新芝路相接。市人民政府于2001年建成,以原路段望族袁氏柳庄而名。长约500米。
  民居
  辖区民居历史上多集聚于新芝、柳庄、汪弄一带,均为一般建筑,唯西门望族袁氏故居最具历史影响。解放以来历经城市建设改造,逐渐拆毁。一般民居亦相继改建为33个住宅小区。
  第六节 社区居委会
  解放后,北郊路的宁波永耀电厂于1950年成立职工家属委员会,协助厂方做好治安保卫工作,组织人员参加护厂巡逻。1952年,北郊路地段在职工家属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北郊居委会。1955年后,西门口一带的望京、潮音、竹桥、寺后、合作等地段先后成立隶属西门派出所管理的居委会,委员多为老年人,无报酬,自筹办公经费,主要做好治安巡逻、清洁卫生、纠纷调解、政策宣传、票证发放等工作。1956年,西郊街道办事处成立,接管居委会。1984年西门街道办事处成立后,西门新芝路一带新建大片住宅小区,随即成立新安、柳庄、新芝(原属西郊乡的新芝亭村、后马村居委会并入)、高塘一村、二居、三居、四居、五居、芝红、丰白、永乐、兴旺、文化、胜丰(原属西郊乡的胜丰村居委会并入)等居委会。1991年成立文化居委会,因文化桥得名。1994年开始,西门西北部地块先后开发住宅小区,成立翠南、翠西、钱南、钱东、龙柏、泽民、西城、泰安、天一居委会,其中泽民、西城、泰安、天一居委会于2003年划入望春街道。2002年根据地域相连原则,居委会合并改称社区居民委员会,住户一般在1500~3000户左右。高塘四村的芝红、丰白、永乐、兴旺4个居委会并为芝红社区居委会。望京、潮音、竹桥、寺后、合作5个居委会并为汪弄社区居委会。新芝亭、联合2个居委会并为新芝社区居委会。新高、三居2个居委会并为新高社区居委会。柳庄、新安2个居委会并为柳庄社区居委会。胜丰、钱南2个居委会并为胜丰社区居委会。北郊和高塘花园、城市、新华、永安居民委员会合并为北郊社区居委会。翠柏一里建成后,分设翠南、翠北居委会,后合并为翠南居委会。1992年成立翠西居委会,因地处翠柏里西部,故命。后翠西改翠中居委会。1998年成立龙柏居委会,因地处龙柏花园,故命。1999年,四居、五居合并成立永丰居委会。1995年10月,钱家边小区一分为二,钱家边东成立钱东居委会,钱家边西成立钱西居委会,2000年1月合并定名“钱东居委会”。至2008年,街道共有13个社区居委会。
  社区设有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居委会。2001年,社区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或党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宁波市海曙区关于社区居委会选举工作意见》,社区居委会委员由社区居民直选产生,主任由委员会聘任,并按居民户数与社区工作者(简称“社工”)300∶1比例配备社工,至2008年,共有社工111名。社区重大事宜以及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均须经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审定。社区另有妇女联合会、共青团、工会、计生协会、老年协会、残疾人协会、科普协会、社会保障室(负责办理困难家庭的社会保障工作)、教育学院、文体团队等组织。社区以党组织为核心,带领居民开展各项活动,保障社区居民和谐生活。
  第七节 社会服务
  20世纪80年代前,街道以分管领导和一名专职民政助理员负责社会服务工作,1992年成立社会事务科,具体负责实施各项社会服务。
  拥军优属
  解放初,居民多以自发帮助驻军、烈军属打扫环境卫生、洗补衣服、赠送生活用品等服务为主。1950年以后逐步形成制度,为烈军属送匾额,逢年(春节)过节(八一建节)组织居民张贴春联、赠送慰问品、举行联欢会等形式向驻军、烈军属贺岁庆喜。1994—2005年期间12个建军节,皆以军民同台演出联欢、互赠慰问品等形式慰问驻军(宁波市武警支队指战员和陆军干休所老同志)。1998—2001年募集慰问金2万余元,购买慰问品或现金慰问驻军和烈军属。2000年1月,街道和6家企事业单位集资5000元为宁波武警二中队建立“军人图书室”。成立军(警)民共建办公室,军民共建新芝路、新芝亭小区等文明路和文明小区。落实义务兵和扶优对象扶优政策,发放优待金和优抚金。2004年发放53名义务兵优待金55.18万元,108人次优抚金39.52万元。2005年发放27名义务兵优待金35万元,295人(次)优抚金34.80万元。2006—2008年春节、“八一”建军节,慰问辖区3个干休所、优抚对象,累计发送慰问金8万余元,同时做好辖区1221名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和统计工作。街道于1992年、1995年、1998年、2001年获“市'双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社会保障与救助
  解放初期,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子女鳏寡孤独者的“三无”人员,由政府提供吃、穿、住、医、葬五方面保障(俗称“五保户”),至2000年,尚有五保户12人,按月发放基本生活费。生活不能自理者送洪塘福利院集中供养,不愿入住而散居者,由居民干部负责买米、买菜、打扫卫生、送医、护理等生活服务。区民政局于冬季送棉被大衣,夏季送蚊帐草席,以保障其平安生活。1994年成立残疾人联合会,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残疾人管理工作,帮助谋求生活保障,至2005年,有残疾人615人,其中50人享受政府和福利企业发放的生活保障费,122人享受城市居民低保待遇。临时困难者则以临时补助、年底一次性补助或发放节日慰问品(金)等形式帮助解决。之后,结合“全国助残日”活动,至2008年,累计慰问残疾人困难群众400余人次,发放慰问金10万余元。1997年,街道被列为宁波市失业人员社会化管理试点,12月成立劳动管理站,2000年易名“社会保障与救助服务站”,负责实施有关政策和管理试点工作。1999年6月成立慈善工作站,至2008年,共募集善款150.40万元。2004年6月根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政策,474户低收入家庭1027人享受低保金。2005年实行月收入不到340元(1人)、640元(2人)、900元(3人)者,全额补助,按月发放301户低收入家庭(363人)低保金15万元,全年180万元。发放3156人次社会保险补助金和用工补贴金631.21万元。发放792人次各类补助金64.39万元。其中常年助困助医191人,计15.04万元。临时助困助医198人,计12.49万元。精神病患者住院救治44人,计5.79万元。大病临时救助12人,计2.79万元。做好7000多名失业人员管理工作,开展电脑(与宁波工程学院联办)、厨师、家政、插花、编织等技能培训,介绍1273人次再就业,成功563人。2006年发放社保补贴金457.30万元,576户低收入家庭享受社保补贴。855人获得再就业援助。2007年发放社保补贴金428.80万元,551户低收入家庭得到社会补助。发放再就业援助金额72.20万元,675人获得再就业援助。社保站获得2007年度全区“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至2008年,发放312户低收入家庭社保补助金234万元,557名失业人员再就业援助金235.20万元。2006—2008年介绍再就业2400余人,成功率达70.5%。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216个。
  老年福利
  街道有60岁以上老年人12147人,占总人口的15.1%,其中80岁以上1487人。老年人工作一直为街道重要工作之一。1997年,街道成立老年人协会,各社区成立分会,开办老年人活动室,提供阅览、下棋、打牌等活动场所。节假日(特别是老人节)组织老年人参观、游览、看戏,向80岁以上老人赠送红糖、红枣、长寿面等慰问品。创建收款低廉的望京敬老院(汪弄社区内),25位老人入住,床位入住率100%。西门医院建置社区卫生服务站,方便老年人就近就医,为行动不便老年人上门送药、送医,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2005年,宁波市实施70周岁以上经济困难独居老人,由政府出钱购买福利性服务居家养老补助政策,街道出资16万元,90位老人享受。2006年继续深化政府出钱购买老年人服务工作。2007年,10个社区成立居家养老义工服务队,共有队员284人,为困难独居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洗衣、买菜、医疗保健等10项服务。2008年,街道建立居家养老互助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平台,老年工作日趋完善。
  社区教育
  辖区有宁波市十五中学、翠柏中学、李兴贵中学3所初级中学(2008年翠柏中学与海曙区实验学校合并,中学减少到2所)、4所小学、8所幼儿园,入托就读方便,9年制义务教育率99%以上。2000年成立海曙区社区教育学院,各社区市民学校改设分院,进行文明礼仪、法制、健康、科技等知识教育,每年受教育居民约5万人次。由退休教师、退休政法干部等人员组成的街道、社区讲师团,于寒暑假向中小学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开展法律、科技以及我爱宁波、我爱海曙、我爱西门等教育,年参加者约1000人次。1998年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做好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2003年起,以社区学院为阵地,助教中心老师每周两次为特困家庭、单亲家庭子女免费辅导文化课,至2005年,助辅学生约1200名,走访35户困难家庭子女90名,赠送各类书籍4880册,发放慰问金1.71万元。2006—2008年期间,落实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协调会精神,翠柏小学、高塘小学、孙文英小学、李兴贵中学、宁波工程学院等学校免费为街道、社区提供教育资源。
  文化体育
  解放后至1981年,文化体育多为居民自行组织自娱自乐。1982年成立西门街道文化站,设图书馆、活动室、小型演出场,邀请业余或专业文艺团(队)为居民演出。1989年投资50万余元全面改造西门和高塘两个文化站,并改名西门文化中心和高塘文化中心,设图书馆、乒乓室、健身房、棋牌室、多功能活动室等文娱活动室(高塘文化中心另有较为标准门球场)。两个文化中心于1992年随两街道并建而合一。之后,组建腰鼓队、秧歌队、合唱队、戏曲队等11支文艺团队,参加者800多人。1994年5月开始,每年举办为时一周的家庭文化艺术节,至2005年,先后举办11届(2003年因“非典”<SARS>停办),每届参加者均在1000人以上。2001年成立西门街道老年人体育协会(简称“老体协”),500多位老年人分别参加乒乓球、门球、舞蹈、柔力球、太极拳、象棋、健美操等文体团队,每年举办中老年运动会,开展竞赛,选拔运动员,至2008年,街道培育出一支以“两球”(门球、柔力球)为主的老年人体育运动骨干队伍。2003年3月27日,原国家体委主任荣高堂出席在宁波召开的全国老体协工作会议时,率领中央20余位副部级老领导亲临西门街道观摩老年体育文化展示活动。街道先后于2002年获“市老体协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3年获“省老年活动室先进单位”称号。
  计划生育
  《浙江省计划生育条例》于1984年颁布后,翌年,街道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下设配有专管员的计划生育办公室(简称“计生办”),按照计划生育条例,落实控制人口增长具体措施,抓好一夫一妻一子工作。1992年成立街道计划生育协会(简称“计生协会”),因地制宜开展生产、生活、生育“三生”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为育龄妇女排忧解难。1999年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设置挨户传阅的墙门(楼)“婚育新风进万家”资料袋,普及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有关政策和知识技能。成立街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外来育龄妇女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发证验证、统一收费、统一教育、统一服务“五统一”管理。2002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计划生育法》实施,计划生育工作形成区政府、街道、社区专人负责层层抓的网络管理。2006年,街道有育龄妇女16785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2782人,发放育龄妇女《生殖保健合同服务卡》(交费20元,享受一年一次健康体检),建立一年两次的查环、查孕、查病“三查”服务制度,保障育龄妇女健康,落实计划生育措施,计划生育符合率一直在99%以上。街道计生协会于1993年、1996年获“浙江省先进计生协会”称号,2000年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集体”称号。
  第八节 驻街道单位选介
  宁波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坐落于文化路10号,是市国防委员会办事机构,市人民政府人民防空工作主管部门,主管全市人民防空战备工作。内设工程处、指挥通信处、财务综合处、人秘处等处室,下辖宁波市809工程管理处、宁波市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心2个事业单位。
  宁波电业局
  坐落于望京路483号,是一家隶属浙江省电力公司的大型供电企业,担负市五区五县市供电任务,承担220千伏及以下输变电项目的设计、施工安装任务。局设16个职能处室,17个基层单位。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所145座,主变压器总容量1930.81万千伏安,职工2170人。
  宁波市邮政局
  坐落于中山西路496号,是承担全市邮政通信网建设、经营,代表市政府履行邮政行业管理职能的主管部门。业务种类多、范围广,在做好函件、包件、汇总、报刊发行、集邮等传统业务同时,发展特快专递、礼仪专递、邮政储蓄、邮电广告、物流配送等一系列服务。
  宁波市水利局
  坐落于卖鱼路64号,是管理全市水利工作的市政府职能机构。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管理全市水资源,编制审查水利建设项目、海涂围垦计划,指导全市防汛、防旱、水土保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管理全市水文工作。
  舟山警备区宁波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
  坐落于西河街98号,是一家接待安置舟山警备区军队离职干部的休养所。
  新芝宾馆
  坐落于翠柏路396号,是市委、市政府政务接待型宾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1993年对外开放营业。曾接待过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曾庆红、李鹏、朱镕基,以及柬埔寨王国亲王西哈努克、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等外国元首和友人。
  宁波工程学院
  坐落于翠柏路89号,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04年5月被教育部批准易名“宁波工程学院”。全院教职工近700人,全日制学生近8000人。设有二级学院10个,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33个。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