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社会服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160
颗粒名称: 第七节 社会服务
分类号: U412.37
页数: 4
页码: 384-38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市海曙区南门街道的社会服务情况。
关键词: 海曙区 南门街道 社会服务

内容

街道成立社会事业科,配有计划生育管理员、民政助理员和社教文体管理员。2002年更名为“社会事务科”,具体实施政府引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区服务。
  拥军优属
  解放后,居民多以自发帮助驻军和烈军属打扫环境卫生、洗补衣服、赠送生活用品等形式进行慰问。1950年后逐步形成制度,每逢元旦、春节、八一建军节节庆日,组织居民为烈军属送匾额,张贴春联(年画)、赠送慰问品或举行联欢会等向驻军和烈军属贺岁喜庆。建街道后,实行党员、志愿者和烈军属结对帮困,军民同台联欢或赠送慰问品等形式慰问烈军属和驻军。1998—2008年期间,发放44户烈军属慰问金15.12万元。落实义务兵和扶优对象的扶优政策,发放优待金和优抚金。
  街道以“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为主题,与宁波市武警支队警通中队、宁波军分区干休所、南京军区联络站、消防大队4家驻军携手形成军民双向服务体系。2002年制订和完善《南门街道双拥优抚工作实施办法》、《优秀士兵奖励暂行办法》、《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奖励47名优秀士兵。开展“科技拥军”和“智力拥军”,实施官兵“普网工程”,联系辖区单位开设英语、摄影、理发、日常保健等培训班,培养军地两用人才。2003年以尹江岸社区和马园社区为重点,分别在尹江支路和常青路建立“双拥一条街”,定期开展便民服务。马园社区每年为干休所老干部开展“爱心献功臣”服务活动。2004年,马园社区军民共建“双拥国防教育活动室”,尹江岸社区军民共建“双拥阅览室”,成为社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志愿者拥军服务队、双拥文艺宣传队、单位拥军队等双拥队伍,多种形式慰问驻军。每年组织双拥文艺晚会,相继举办八月桂花遍地开、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等专题文艺演出。丰富日常双拥活动内容,尹江岸社区举办“认亲节”、科技拥军大比武,马园社区举办“双拥杯”篮球赛等。2006年被评选为“十佳拥政爱民明星”和“十佳拥军优属明星”。尹江岸社区2002年获“省双拥社区”称号,马园社区多次被评为区双拥工作先进集体。街道于2001年、2002年和2005年3次获“市双拥模范街道”称号。2000—2004年连续5年获“省双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社会救助
  2000年前,街道有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子女鳏寡孤独者“三无”人员3人,2008年增至7人,政府统一供养,其中2人散居供养,5人于福利院供养,街道每年两次以送新衣、食品、慰问金等形式探望慰问。2002年实行失业人员社会化动态管理,发放低保户救助金18万余元。至2008年,发放220户低保户低保救助金130万元。实施《宁波市城区帮困助医实施暂行办法》,确认持有低保证、特困证、扶助证的国家供养的“三证”居民,区民政局发给“医疗救助卡”,享受帮困助医待遇。1994年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以来,通过社区困难残疾人与社会爱心人士“一对一”结对(结对率100%),设立帮扶残疾人就业服务窗口,建立残疾人健康档案、残疾人康复站(康复室、康复点)和就业指导等途径,至2008年,670名残疾人中已有510名残疾人走上就业岗位。尹江岸社区2005年被评为省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2001年10月成立街道慈善工作站,之后每年开展“慈善一日捐”,至2008年,共募集慈善金194.75万元,慈善助医883人,其中精神病住院助医21人、常年固定助医691人、临时助医171人,发放助医金50.48万元。慈善助学210人,发放助学金70.36万元。2006年南门街道获市“慈善之星”先进集体称号。
  就业再就业
  街道于2002年成立社会保障与救助服务站(简称“社保站”),负责失业人员登记管理,救助和用工发放、退休人员管理等。2002年登记失业人员7759人(含未就业高校应届毕业生),其中40岁以上下岗女职工和50岁以上下岗男职工(俗称“4050”人员)2068人。为此,设立帮困就业服务专窗,开通热线电话,建立《失业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台账》,每个社区配备1名专职职业介绍员,通过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三送”服务,帮助失业者实现再就业。2003年成立14家非正规就业组织,开发三车管理、护楼员等公益性岗位216个。2004年开展专窗、专场、专线“三专”服务,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郎官社区阳光便民服务中心和尹江岸社区老年乐园举行洽谈会为辖区失业人员提供岗位。2006年设置劳动纠纷调解员,处理、监察和仲裁劳动纠纷。2007年始实行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针对失业人员制订个性化就业帮扶计划,与用工企业所需岗位实行对接,提高再就业成功率。2008年宣传和普查新劳动法实施情况,经走访260家用人单位情况表明,劳动合同签订率95%,参保率95.7%。调解劳动争议21起,涉及金额2.77万元。
  社区教育
  辖区有1所高级中学(效实中学)、2所初级中学(东恩中学和东方中学)、3所小学、5所幼儿园,入托就读方便,9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99%以上。1996年成立科普协会,次年,各社区成立分会,实施“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法律、环保、科普知识进家门。2000年成立社区教育学院,社区市民学校改设分院,组建以教师、离退休人员为主体的社区教育骨干队伍,进行文明礼仪、法制、健康休闲、安全、科技等知识教育。2001年创建学习型街道,培育柳锦社区“希望书屋”、万安社区“双语”学校、郎官社区“读书沙龙”、迎春社区教育联谊会等学习型民间组织,开展读书节,捐书读书、评选书香家庭、特长培训、少儿创作、知识竞赛等活动50余次。2002年开始,柳锦社区“希望书屋”每年举办“好书伴我行”、“中华魂百日读书活动”、“翰墨飘香读书节”等不同主题读书节活动。2004年举办“夸父母、赞孩子”现代家庭教育谈话会,促进亲情融合和家庭和谐。2005年,郎官社区成立“四点钟学校”和青少年课外乐园,提供社区青少年课外学习场所。万安社区获“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称号,迎春社区、柳锦社区成为海曙区“十佳学习型社区”。2006年,街道通过设立“公德树”、娃娃楼长、荣辱监督员,提升辖区文明指数。澄浪社区建立青少年爱心基金,资助社区贫困孩子就学、就医。郎官社区获“省级科普示范社区”称号。至2008年,参与各类活动、接受教育社区居民群众约15万人次。街道于2001年获“省级科普街道”称号。
  文化体育
  解放后,文化体育活动多为居民自行组织自娱自乐。街道组建后,成立街道文化站和老年体协,设置棋牌室、乒乓室、健身房等娱乐设施,组建秧歌队、女子威风锣鼓队、合唱队、太极拳等30个文艺团队(队员1560余人),开展花篮舞、竹板舞、大秧歌、柔力球等群众文体活动和节庆日大型文艺晚会演出,举办街道运动会和社区多种形式体育竞赛,促进全民健身锻炼活动。2003年,街道利用社区文化资源,举办“说古道今”周末聊天特别节目。获市“时尚体育走进百姓”时装秀社区服装最佳创意奖。周江岸社区“八面威风女子锣鼓队”成为群众文化新亮点。2004年始,社区每年举办“家门口文化”系列活动。澄浪、马园、郎官社区举办单位职工、社区居民参赛的社区运动会。2006年,街道组织健身秧歌队代表宁波市参加省“中都杯”健身秧歌邀请赛,获规范套路一等奖、自选套路二等奖、总成绩名列第三。澄浪、万安社区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奖。2007年,“文化遗产大篷车”开进迎春社区,普及文博知识。柳锦社区“康伯红线”、郎官社区二胡知音社打响名气。街道成功创建省级体育街道。2008年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万安社区被命名为“省级先进文化社区”。
  老年福利
  街道老年人人数日益增长,至2008年,60周岁以上老年人8883人,占总人数的13.80%,其中孤寡老人48人、独居老人862人、空巢老人3050人。1997年成立街道老年人协会,社区成立分会。2002年成立街道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陆续新建或改建或扩建社区老年人活动场所,为老年人提供康复、健身、休闲场所。街道与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区老年大学签订协议,开办烹饪、编织、插花、排舞等学习班。2004年推出居家养老模式(家庭式养老),以尹江岸社区“日托式养老所”为重点,通过社区义工服务队、安装“爱心小红灯”、“五结对”(义工党员、康复医院、邻里间、辖区单位与老人结对)等方式,为特困、孤寡、独居、高龄老人提供就餐、医疗、健康咨询和精神慰藉等个性化、亲情化服务。街道及澄浪、万安、郎官等社区根据老年人自身文娱爱好,先后组织“雅韵诗社”、“夕阳红乐园”、“二胡知音社”和“紫砂壶鉴赏沙龙”等文娱团体,构筑老年人精神家园。南门医院建置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生活不便老年人上门送药、送医,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2006年,郎官、车站、周江岸3个社区被评为省级老龄工作规范化社区。
  计划生育
  街道于1985年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下设配有专管员的计划生育办公室(简称“计生办”),具体落实控制人口增长措施,确保一对夫妻一个孩子。1989年成立计划生育协会,开展生产、生活、生育“三生”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1997年实行育龄妇女微机信息管理,跟踪服务育龄妇女,一年进行两次查环、查孕、查病。先后查环1376人,发放避孕药具2181份,658人妇女受检查,随访2745人,专项妇女病普查率82%以上。1999年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设置墙门(楼)“婚育新风进万家”资料袋,内装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有关政策和知识资料,供居民挨户传阅。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计划生育法》施行,开创计划生育工作由区计划生育局、单位领导、街道计划生育协会、社区居委会层层抓、人人抓的新局面。2003年出台《南门街道企业流动人口管理实施办法》,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发证验证、统一收费、统一教育、统一服务的“五统一”管理,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网络。每年做好“5·29”计生协会活动日宣传工作,开展生育关怀行动,柳锦社区“康伯红线”成为婚恋交友、新婚家庭、育儿咨询的婚育新风服务品牌。2008年街道9595名已婚育龄妇女,婚育知识普及率94.60%,计划生育符合率99.47%,综合避孕率99%,发放1134名独生子女奖励金5.67万元。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