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环卫设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11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环卫设施
分类号: TU993.4
页数: 4
页码: 316-319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宁波市公共卫生设施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包括公厕、痰盂和果壳箱等设施的变迁和改进。
关键词: 海曙区 环卫管理 环卫设施

内容

公共卫生设施
  公共厕所 解放前,公厕大都为露天便斗,建造在人口较集中的居民区,设备极为简陋,粪坑或粪缸上搁板加座档、砖石围墙挡雨瓦,甚至竹椽草瓦,坑位多则四五个,少则一个,且无男女之分。蝇蛆孳生,卫生状况极差。这些公厕除极少数是政府所建外,基本上由粪肥公司或粪包头及私人所建。1950年,老市区有公共厕所109座、露天粪缸393处。次年,对解放前遗留的公建或私建公用厕所拆除改建,海曙城区新建公厕18座,以蹲式为主,蹲位与粪坑分离,男女分间,男厕设小便槽斗,厕内地面、槽面水泥抹面,粪槽为水冲式,蹲位有通槽式或丁字式,有地窗和天窗通风,无自来水冲洗和照明设施。1960年后,公厕使用集中水箱自动冲水,但丁字槽公厕及自来水未通地段仍由人工泼水冲洗。公厕分甲、乙、丙三类,其中乙、丙类公厕每天最多冲洗两次,卫生状况较差。这些公厕没有水封设备,化粪池甲烷经常与臭气相伴从管道泄出。因有甲烷泄出,曾发生过市民在厕中因抽烟点火柴,引燃甲烷之事。至1979年,老市区公共厕所减少到76座,出现上公共厕所排长队现象。70年代末80年代初所建公厕都为通槽式集中水箱自动冲水,洗手盆、管理房及其他附属设施逐渐完善。1981年10月在浮桥(现江厦桥)旁建成市第一座新型公厕。公厕借鉴上海黄浦公园公厕设计,配管理房,蹲位用彩色水磨石悬挡板,内饰瓷砖、马赛克,实现宁波公厕史上五个第一:第一个使用存水弯,化粪池臭气不会上泄;第一个在屋顶开采光通风窗,阳光透入,空气流通;第一个用男女头像表示男女公厕,并配上英文;第一个在坑位侧挡板专门设计挂包钩,方便带包市民或游客;第一个在公厕大厅设置洗手盆、整容镜。1990年在争创全国卫生城市中,新建、改建、装饰公厕,提高公厕建筑标准。新建公厕都在二类或二类以上,三类公厕逐步消灭。1992年底,对一类公厕及部分二类公厕实行收费制度,经市物价局批准,由市环卫处统一核发“收费公厕证”。收费公厕占全部公厕近一半。公厕管理人员没有工资,收入靠收费维持,闹市区公厕管理员收入较高,偏僻地方公厕,如厕人少,管理人员收入相应较低。2002年7月由区城市建设管理局管理处管理的公厕全部免费对外开放,结束环卫公厕收费历史。1995年后,统一采用建设部公厕标志与导向牌,部分公厕中增添残疾人专用坑位。1998年改用国际公厕标志。根据《宁波市城市公共厕所建设标准》,新建公厕以一类为主,并建设无障碍设施;主要地段建设特级公厕。2002年,琴桥公园建成区第一座特级公厕。后在南站东路、江厦公园南区、中山广场北区相继建成特级公厕。特级公厕设置供人休息门厅、坐椅和老弱病残者专用坑位,配备感应式冲便器、红外线洗手感应器、烘干机等高级卫生设施。2003年初动员部分社会公厕对市民开放,区内欧尚超市公厕成为“十佳”社会公厕。2004年11月,第一座生态公厕在南站西路停车场内开放,后新增望童路生态公厕。生态公厕环保、节能,无需排污管道建设等较高投入。粪便经过70多种高效复合菌群的高效生化反应,杀灭病菌和虫卵后形成高效肥料,余液再经处理,成为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排放标准的“中水”。
  2006年在琴桥公厕进行水循环处理技术试点,用水量下降48%,稳定运行期间节水率约74%,开公厕节水先河。其后,对部分公厕进行升级改造,在100多个公厕增设了300个环保型全自动异味处理喷液器。2008年,区内有公厕112座,其中生态公厕2座、特类公厕4座、一类53座、二类49座、三类4座。有残疾人坑位公厕76座、无障碍公厕76座。此外,有农厕43座、便斗29只。
  痰盂、果壳箱 沿街设置痰盂、果壳箱,旨在使行人养成“吐痰入盂”和“果壳废纸入箱”的习惯,保持街区清洁。1962年10月,由市环卫修配厂自制铁壳方形果壳箱282只,箱旁附脚踏开盖式痰盂,既可投废物又可吐痰,放置主要街道旁。铁箱易锈蚀,随自然损坏,未予补放,至1980年尚剩58只。1982年改换陶瓷果壳箱。1985年5月改用铝合金废物箱,中山东路采用地埋式冲洗痰盂。1990年后改用玻璃钢、不锈钢果壳箱,取消痰盂设置。2005年开始使用复合材料制成的环保型果壳箱,包括单桶和双桶,其中双桶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设置,有助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节约。双桶结构容量明显增大,设有专用烟灰缸,增加防火安全性,表面采用金属烤漆,美观耐用。
  家庭卫生设施
  木质马桶 20世纪50年代初,市区居民家庭一般使用木质马桶,每天早晚两次,各家各户把粪便倒入沿街巷定时来到的粪便收集车内。
  抽水马桶 20世纪80年代始,随着住房条件改善,家庭配有卫生间,安装抽水马桶。
  保洁和清运工具
  人力保洁工具 20世纪30年代,家庭垃圾收集使用扫帚畚斗。每天早晚两次,各家各户把垃圾倒入沿街巷定时来到的垃圾收集车内。1952年开始使用人力手拉垃圾车,分上下午两次收集。1978年全部改用三轮脚踏保洁车。1990年,区内有保洁车154辆。90年代后期,主要马路开始使用不锈钢材质保洁车。2005年全部使用不锈钢材质保洁车,取消木质保洁车。
  机械保洁工具 1978—1982年,使用6辆自制机动三轮小型扫街车,从人力保洁发展到机械保洁。1986年1月,香港环球航运集团主席包玉刚赠送给市区2辆日产HF-72型扫街车。其后机械扫街车不断更新换代,至2003年,已有8辆机械扫街车,机扫覆盖率达30%。
  粪便收集工具 20世纪30年代,粪便收集使用粪桶。50年代,开始使用手推式粪便收集车。1960年6月,市区第一辆吸粪车投入使用,至1978年发展为18辆。1987年共有机动吸粪车、垃圾车64辆。1990年为113辆。随着抽水马桶普及和排污管道覆盖率提高,吸粪车数量逐渐减少,2000年区内还存吸粪车9辆。
  垃圾清运工具 20世纪50年代初,距离垃圾码头较近的用人力手拉垃圾车清运。距离远的用船只,市环卫处有5~10吨木船138艘。1982年2月使用2吨密封垃圾车3辆,开辟垃圾清运机械化新路。清运垃圾车不断更新换代,容量增加,具备压缩功能。2000年与垃圾中转站相配套,用密封式垃圾清运车,或压块式垃圾清运车,把垃圾从垃圾中转站运往垃圾焚烧厂。
  垃圾处理设施
  垃圾中转设施 1980年2月,马园桥西堍建成150立方米垃圾中转池。1988年9月,马园桥西堍建成宁波市第一座室内集装箱垃圾中转站。1991年10月,大沙泥街室内集装箱垃圾中转站建成,后改为后压式。2001年6月,环城西路压缩垃圾中转站竣工。2004年6月,段塘新建压块式垃圾中转站投入运行。中转站安装垂直式垃圾站成套设备,采用垂直压缩技术,压缩比大,装载效率高,垃圾不脱落,在运输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垃圾终端设施 1952年,濠河、马园桥、老龙湾等地先后建成垃圾码头,由农民撑船到码头装运垃圾和粪便,作农田肥料。1962年5月,濠河新建90立方米储粪池,1978年扩大为150立方米储粪池。1985年占地10亩的南郊垃圾场建成。此后,城区在海曙区周边的鄞州、江北、江东、北仑等地相继建起铜盆浦垃圾填埋场、福明粪便预处理厂、枫林垃圾焚烧发电厂,城区垃圾逐渐步入无害化处理。
  其他设施
  1984年6月至1987年12月,汽车队经历下放各区环卫处—收回统一管理—再次下放各区的过程。1987年12月,区环卫汽车队在大闸路成立。1991年5月,区环卫处在环城西路沈家村动工兴建汽车队,占地面积11.74亩,总建筑面积1956.88平方米,造价135.20万元,次年11月竣工,车队从大闸路迁入,投入使用。1994年,环卫修配厂从镇明路搬入,与汽车队合并。此后海曙环卫处陆续添购车、刨、磨、铣、钻、锻、滚床及大型剪板机等机械加工设备,实力大为增强。2003年,沈家村车队场土地被征用,在姚丰工业区兴建新车队(现为海环服务中心下属清运公司),占地35亩,投资3200多万元,设置2幢建筑面积达1800平方米标准厂房,除具备停车、储油功能外,还具有车辆大修和改装能力。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包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