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队伍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11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队伍建设
分类号: TU993
页数: 2
页码: 309-31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海曙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成立背景、录用过程和健全机制,以及开展系列文明创建活动的情况。该局通过公开招考、竞争上岗等环节,建立了“城管执法、公安护法、法院司法”的城管执法运作及保障机制,同时通过开展系列文明创建活动,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文明争先意识。
关键词: 海曙区 市容管理 队伍建设

内容

公开招考
  2002年8月向社会公开招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员,经过笔试、体检、面试、政审等环节,90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人员被正式录用。49名原在编城管监察队员,通过考试、群众评议、组织考核和竞争上岗等方法,也被录用为城管执法队员。2004年10月,再次公开招考城管执法队员,共录用10人。至2006年11月,海曙区共有全民事业执法编制153人,协管员176人。
  健全机制
  2002年试行“能进能出”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定量与定性结合,以定量为主的考评办法。依据考评成绩优劣实施奖惩,达到“责任明晰,标准明确,贡献明白,奖惩分明”,并实行末位淘汰。
  2003年,城管队伍内部建立“三能”(人事管理能进能出,干部任用能上能下,奖金分配能高能低)机制,提高城管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
  2004年实行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一般干部双向选择。43名中层干部通过公开竞聘上岗。
  区城管执法局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方针,以“建设一支素质高、作风硬、业务精、纪律严、廉洁高效的城管执法队伍”为目标,制定《海曙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规范化管理规定》等30余种规章制度,建立“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考核机制。先后开展局机关创文明机关、执法中队创文明中队、团员创青年文明号、执法队员创执法标兵等系列文明创建活动。硬件上“抓投入改环境”,软件上“抓思想、提素质、建制度、促规范”,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至2008年,鼓楼中队、南门中队、月湖中队、望春中队和天一中队被宁波市城管执法局评为宁波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文明中队,信息指挥中心被宁波市总工会评为文明示范窗口单位,天一中队获“宁波市青年文明号”称号;天一中队、南门中队分别被评为浙江省建设系统、浙江省法制办文明示范单位。
  开展活动
  2004年7月,按照建设服务型城管要求和“亲民、爱民、为民”原则,开展“城管进社区”活动。城管队员定期到社区走访巡查,与市民零距离接触,听取意见建议,宣传城管法规,纠正社区内违规现象,协助社区居委会和物业管理单位开展工作。“看到管不了,管的看不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05年4月起,在街道间开展市容环境管理“优胜杯”竞赛活动,队伍建设与提升海曙市容品位结合。竞赛内容涉及市容秩序管理、执法中队建设管理、办案效率评比、办案质量评比、群众投诉督办等。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2007年深化系列“文明创建”。开展民主评议基层站所暨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活动,鼓楼中队被评为市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鼓楼中队、月湖中队和局案件审理中心被评为区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开展文明中队、文明机关、文明单位和青年文明号等创建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文明争先意识,鼓楼、月湖、天一、段塘4个中队被评为市级文明执法中队。2008年,天一、月湖、鼓楼、段塘4个中队创建成为市城管系统文明示范窗口单位,月湖中队创建成为市级群众满意先进基层站所,段塘中队创建成为区级群众满意先进基层站所,江厦、月湖、鼓楼、白云、望春、段塘6个中队创建成为区级文明单位。是年,还成立了市城管义工协会海曙办事处,招募个人会员3550名、单位会员212家,不定期组织开展相应活动。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