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故居 宅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07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故居 宅第
分类号: K928.7
页数: 10
页码: 167-1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波境内名人故居中有明代故居2处、清代故居8处、民国时期故居3处,官宅府第中有明代建筑5处、清代建筑12处、民国建筑9处。这些故居和宅第,保留了江南民居的传统特色,其中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又渗透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从这些故居、宅第可以看出整个海曙区历史文化的久远和延续。
关键词: 宁波市 海曙区 建筑

内容

境内名人故居中有明代故居2处、清代故居8处、民国时期故居3处,官宅府第中有明代建筑5处、清代建筑12处、民国建筑9处。这些故居和宅第,保留了江南民居的传统特色,其中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又渗透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从这些故居、宅第可以看出整个海曙区历史文化的久远和延续。
  林氏故居(永寿街)
  林氏故居位于永寿街40~43、45、47号。原为南宋敷文阁待制林保住宅旧址。林氏为甬上望族,也称“北郭林氏”,族内为官者甚多,如南宋户部侍郎林祖洽、明吏部侍郎林栋隆等。永寿街、孝闻街口原立有林家“父子登科坊”。民国时曾任宁波工务局局长的林绍楷和林绍楠皆与蒋介石关系甚密。现存建筑建于明、清两代,由台门、正厅、东西厢房及余屋等组成,占地面积约7700平方米。台门为独立式,西南门有倒座三间,以墙分隔,中间设有门道直通正厅。正厅为七开间,通面宽24米,通进深10.50米,单檐平房,前檐单步廊,柱头施十字拱,梁头雕刻如意云纹。
  保存较完整。1999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张苍水故居(书房)
  张苍水故居位于原苍水街194号(今中山广场内),明代建筑。为明末抗清将领张苍水故居。张苍水(1620—1664),名煌言,字玄箸,官至南明鲁王兵部尚书。康熙三年(1664)被清政府逮捕后至杭州就义。故居为张苍水之父张奎章所建,三合院,坐北朝南,由正厅五间重楼和两侧厢房组成。台门砖雕上题“近圣人居”四字,儒雅庄重。院西书房为木结构五开间平屋,通面宽17米,进深7米。前有廊,屋面单檐硬山造,明间抬梁结构,檐柱置十字斗拱,柱头卷杀。占地面积1770平方米,建筑面积1724平方米,青砖黛瓦,青石墁地,古朴典雅。民国25年(1936),故居前街道被命名为“苍水街”。1998年建中山广场,原拟后移20米迁地保护,后经区文化部门、甬上各界著名人士和业余文保员王介堂、王重光等奔走据理力争,时任市委副书记李从军等同意,得以原地保护修缮。遗憾的是,维修过程中,出自实用考虑,将正屋厢房的后廊檐均扩为房间面积,所幸从檐廊仍能看出原屋格局。1981年12月列书房为宁波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辟为“张苍水纪念馆”,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万斯同故居(白云庄)
  万斯同故居位于前锋村管江岸,原为明末户部主事万泰之父万邦孚墓庄。清康熙九年(1670),黄宗羲应万泰等邀请在此讲学,黄宗羲命之为“甬上证人书院”。万泰第五子万斯选,人称“白云先生”,卒后葬于此,故名“白云庄”。清末圮。民国23年(1934),里人杨贻诚访得书院旧址,筹资重建。白云庄坐西朝东,前后三进,呈“品”字形布局,均为人字坡硬山顶三开间砖木平房,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0平方米。台门书“梨洲先生讲学处”,二门题“白云庄”额。正面立明代石牌坊1座,额题“明都督万公贞藏”。庄西北有万邦孚、万斯选墓,有黄宗羲撰万斯选墓志铭。1982年移北门五台庵于此。1986年复迁一明代台门,并修复墓道。1987年迁北门马王庙至庄南。1991年移带河巷三开间清代建筑一座于庄内,进一步扩充建筑面积。1963年3月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庄内辟有“甬上证人书院陈列馆”。
  伏跗室
  伏跗室位于孝闻街91号,为浙东藏书家、目录学家冯孟颛藏书楼。室名取《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中“狡兔全伏于付(跗)侧”句,形容活动范围小,意为“伏处乡里不求显,而致力于学”。冯氏继承其父“求恒斋”遗赠藏书,感不足,乃“屏嗜欲,节衣食,搜访坟典”,汇集明、清以来赵氏种芸仙馆、董氏六一山房、柯氏近圣居、徐氏烟屿楼、赵氏贻谷堂、陈氏文则楼等辗转流散书籍,储书至12万余卷,碑刻拓片400余品。抗日战争中宁波沦陷期间,冯氏不受敌伪拉拢利用,甘愿困守自己挖在天井下的防空洞内,誓与藏书共存亡。1962年冯病逝,遗嘱伏跗室之藏书连同房屋全部捐献给国家,计古籍3367种(计3734部、109746卷、31054册)、碑帖533种。内有珍本400余种,如宋刻本《名臣碑传琓琰之集》、元刻本《春秋属辞》、《乐府诗集》,明刻本《山谷刀笔》、《刘随州诗集》等。地方文献如全谢山眉批《姚复庄诗文稿》、史荣《李长吉诗注》稿本及慈溪张麟手录《李杜韩白四家七古》等。市人民委员会接受献书后决定,藏书地址不变,保留伏跗室原名。1963年起开放,“文化大革命”期间闭歇。1984年10月列为区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1月设立伏跗室文物保管所。1987年12月,经修葺后重新开放。2005年5月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现楼内设有“冯孟颛先生生平事迹陈列室”。
  杨坊故居
  杨坊故居位于云石街29号,建于清代。原为秦氏所居,宅主生平不详。后售与甬籍旅沪商人杨坊。杨坊是中国近代旧上海最早出现的买办之一,也是宁波籍人士任买办第一人,为沪浙闻人。整宅由台门、轿门、仪门、正房和左右厢房组成。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台门朝东,面阔三开间硬山式,山墙饰马头墙,明间为抬梁式,梁架上有雕刻,单步月梁下有雀替,前梁下有牛腿承檐枋。月梁前端呈象鼻状,墀角上饰砖雕,方形、花篮形柱础雕刻精美。轿厅三开间,有牛腿承檐枋。梅雨石门框仪门,门楣上饰砖雕“丹凤朝阳”图案,并建有雕刻斗拱。正房为三开间单檐硬山式高平屋,饰观音兜,明间抬梁式,七脊檩,用材硕大。左右厢房为五间两弄重檐硬山式楼房。山墙为五脊马头墙,前檐廊顶呈卷棚状,单步月梁雕刻考究。全宅保存完整,为富有特色的现存优秀古建筑。2003年8月公布为宁波市第三批文物保护点。
  叶机故居
  叶机故居位于永寿街与孝闻街交叉口,清代建筑。原为康熙二十年(1681)副贡官、长乐知县陈明府居宅,后连宅地一并售与上海知县定海人叶机。院落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300平方米。门厅后作门市部,正厅曾作鼓楼书场(现作他用),其余均为民居。全宅保存基本完好。1999年9月公布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袁仰周故居
  袁仰周故居位于月岛7、14、16号,清代建筑。袁仰周(生卒年不详),官至道台。其“静运仙馆”藏书画数百种。袁氏系宋“淳熙四先生”之一的袁燮后裔。晚清文学家、画家姚燮曾长期寓居于此,与甬上文人结社吟诗,并将濒临湖水的所居之处名为“枕湖草堂”。现存建筑坐北朝南,由一座四合院和一座三合院组成,占地面积287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大门、正门、左右厢房、偏房(包括明张时彻祠堂)等组成。大门朝西,前有砚池,上架一座白石小桥。入正厅前有一修竹掩映的月洞门,上悬“竹庐”匾额。进门为正厅和厢房,均为重檐硬山顶,翅檐斗拱,雕梁画栋,古雅庄重。庭院幽深,高墙森严,为一江南风韵的典型深宅大院,全宅保存完整。1999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陈政钥(鱼门)故居
  陈政钥故居位于蒋祠巷3号。陈政钥(生卒年不详),字鱼门,清咸丰(1851—1861)前后宁波闻人。据记载,同治三年(1864)陈政钥将纸牌改为骨牌,吸收骰子、宣和牌等中国古代博戏中的成分,整理出一套有规则的打法,形成至今流行不衰的新牌戏——麻将,后从宁波传至海内外。故居前后三进。其中第三进为晚清时期建筑,坐北朝南,主楼为五间二弄重檐硬山式楼房,廊下月梁前端呈象鼻状,雀替有石榴等雕刻。两厢房为二开间重檐硬山式楼房。宅第保存完整。2005年4月列为宁波市第四批文物保护点。
  赵叔孺故居
  赵叔孺故居位于永寿街与孝闻街交叉处西南侧。建筑前后两进,其中前进后卖于冯氏。赵叔孺(1874—1945),清末民初“海派”书画家代表人物,被誉为近代赵孟頫,山水、人物、花卉、骏马无所不精。同时又是卓越的教育家,艺坛著名书画篆刻家陈巨来、叶潞涵、方介堪、张鲁庵、徐邦达等均是赵的学生。
  戴传曾故居(访庐)
  戴传曾故居位于天一巷16号、17号,清末民初时期建筑。由一三合院(建于清代)和西侧小洋楼(建于民国时期)组成,系戴传曾和其曾祖父、史学家戴鸿祺故居。戴传曾(1921—1990),我国核物理学家、反应堆工程和核安全专家。故居大门朝南,木质门框,上有牛腿承檐枋,门楣上“访庐”两字,系光绪年间举人戴季石(戴传曾祖父)所书。三合院中主楼面朝西南,三开间,单檐硬山式,左右厢房为二开间两层楼,平面近正方形,屋顶坡面。2004年8月31日列为市第三批文物保护点。故居原位于紫薇巷,1999年月湖东岸改造时被拆,移建天一巷。
  童槐故居(银台、第)
  童槐故居位于迎凤街133号,清代建筑,俗称“银台第”。童槐(1773—1857),字大生,又字葵君。嘉庆十年(1805)进士,任江西、山东按察使等职。子童华,官至礼部右侍郎,左都御史。宅坐南朝北,现中轴线上建筑有轿厅、正楼、后楼、东西两厢房,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轿厅为三间,山墙为观音兜式。正楼、后楼均为七间重檐楼房。正楼通面宽26米,通进深9.50米。挑尖梁呈象鼻状,木格窗古朴雅致,大门悬“进士第”匾额。两楼间有过弄连接。后楼过弄设有月洞门和花格石窗。1998年月湖改造在原址重建后,辟为“银台第官宅博物馆”,内按清代甬上风俗分别陈列客厅、书塾、小姐书房、绣房、沐浴房、饭厅等,在优雅而充满历史风情的氛围中供人参观游览。现为月湖景区景点之一。1999年9月公布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袁牧之故居
  袁牧之故居位于杨家桥1号,典型的晚清木结构建筑。袁牧之(1909—1978)为我国优秀电影艺术家和人民电影事业奠基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电影管理局局长、中华全国电影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等。故居平面布局呈传统的三合院式,主体建筑坐西朝东,由大门、明轩、正楼组成,占地面积710平方米。正楼为五间二弄重檐硬山顶楼房。以上下厅堂为中轴,厅堂两侧为厅房,楼梯回廊与之紧邻,旁边左右偏方,后进厨房。前檐柱上施十字斗拱,前檐廊有月梁,前端呈象鼻状。明轩为二开间硬山顶平方。北系正门,南为偏门,青石门框的正门门楣左右各雕有“龙凤呈祥”和“财神童子”,斜面左为“富贵牡丹”,右为“玉兰花开”。除门拱雕饰,柱上斗拱、雀替饰精美雕刻,与门拱相映,彰显晚清建筑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建筑保存完整。2003年列为宁波市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点。
  孙传哲故居(蜗寄庐)
  孙传哲故居位于塔前街23、24号,建于民国4年(1915)。孙传哲(1915—1995),字南雁,高级工艺美术师、邮票设计师。故居为其父甬上藏书家孙翔熊所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40平方米。重檐硬山式楼房,面阔五间,设前廊,整个院落为三合院。二楼藏书处悬有“蜗寄庐”匾,故又称“蜗寄庐”藏书楼。院落围墙古藤、天井树木、石垒花坛,犹依稀看到故居昔日风光。整宅保存较好。2001年8月列为海曙区文物保护单位。
  李镜第故居
  李镜第故居位于莲桥街5号、五台巷29号,由两幢相邻的民国时期建筑组成。主体建筑均为坐北朝南。莲桥街5号由主楼、后楼和厢房组成,主楼、后楼均面阔三间二弄二层楼房,用车木栏杆,山墙饰观音兜。五台巷29号有两进,均面阔三间二弄的二层楼房,第一进用车木栏杆,廊楼板端面有雕刻,明间有格扇玻璃门,檐柱上有雀替,其上透雕石榴等,门、窗都为拱券状。房子规模较大,前面四层楼以前为花园。建筑保存完整,是较有特色的近代建筑。2005年4月列为宁波市第四批文物保护点。
  姚庆三故居
  姚庆三故居位于开明街26号、塔前街28号,为民国初期建筑。姚庆三(1911—1989),经济学家,曾任香港甬港联谊会会长,对香港中银集团发展及祖国金融事业贡献良多。开明街26号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由前厅、大厅、正楼、后屋组成,前厅和大厅都为面阔三间二弄二层楼房,饰车木栏杆,廊楼板端面有卷草纹雕饰。正楼为面阔三间一弄进深五柱的高平屋,五脊马头山墙。后屋为三间一弄硬山式高平屋。塔前街28号为二层楼房,其父姚咏白先生所建,保存完整,是优秀近代建筑。两宅于2004年8月列为宁波市第三批文物保护点。
  卢洪昶故居(卢宅)
  卢洪昶故居位于月湖景区东岸,卢洪昶、卢成章父子住宅,系卢洪昶晚年所建。卢洪昶,字鸿沧,曾使宁绍两地堕民脱离受人歧视的丐户堕民之籍,为舆论所赞。其子卢成章,字志学,留学英国,清宣统三年(1911)回国参加辛亥革命,同年11月自沪抵甬,发动育德初等农工学校学生百余人,臂缠白布,光复宁波。宅坐北朝南,由正楼、后楼及东西厢房组成,占地面积900余平方米。正楼为两层三开间楼房,楼上围以雕花木栏杆,观音兜山墙,与两厢房组成三合院。楼正中悬有卢自署“极乐阁”匾额。后楼与正楼由天井相隔,面阔三间,两层楼房,东西两侧有过街楼,与正楼相通。1998年月湖景区改造,宅经整修后辟为名人故居。1999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翁文灏故居
  翁文灏故居位于大书院巷11号,民国建筑,为甬籍名人翁文灏旧居。翁文灏(1889—1971),字咏霓,号群达,为近代地理学创始人之一,著有《中国矿产表略》、《中国地史浅说》、《中国地质构造对地震区分布之影响》等。旧居坐西朝东,砖木结构。主体建筑七开间二层楼,拱式大门,两侧厢房各三间,组成三合院,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正门朝北,门、柱额枋有西式风格各类卷草、花瓶等图案,或华丽,或典雅,系民国时期受外来文化影响又具传统建筑特色的民居。2005年5月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范宅
  范宅位于迎凤街130号。明代建筑。原为范亿宅第。范亿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第十七世孙,明代后期万历(1573—1620)、天启年间(1621—1627)宁波名医。因其曾孙范廷谋在清雍正三年(1725)任台湾知府,故又名台湾知府第(大夫第)。宅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有照壁、前厅、中厅及后堂三幢,左右均有配房,组成一个平面布局呈“日”字形建筑群,占地面积1840平方米。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用材硕大。大门朝东。前厅五间,通面宽17米,通进深11.50米。前、中厅为单檐硬山顶,后堂采用重檐歇山顶。历经风雨沧桑,至20世纪90年代整宅除部分雕塑与结构尚保存完整外,其余墙垣坍毁,椽桁断残。1997年耗资500万元,进行大规模整修,整修后的范宅保留明代建筑原有风貌。现有建筑面积扩至2100平方米,由台门、仪门、照壁、堂厅、厢楼组合而成,前低后高,左右对称,明暗相间,是名不虚传的深宅大院。据现有资料考证,单座体量可称得上“浙江第一”。现辟“范宅文化商场”,经营书画、古玩、玉器、瓷器、钱币、邮品及各类文化用品,为宁波文化名胜游览地之一。1981年12月列为海曙区文物保护单位。
  秦 宅
  秦宅位于桂井巷6号,明代建筑。宅主姓秦,生平不详。整宅由大门、正楼及两边厢房组成,占地面积710平方米。大门北向,梅园石门框,雀替雕花,幽雅古朴。正楼面阔九间,通面宽26.19米,进深三间,通进深8.25米,前后有廊回环。梁架、柱础朴拙简雅。现主楼已向南倾斜,待修葺。1999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张大方岳第
  张大方岳第位于镇明路465弄6号,俗称“大方岳第”,为明代贵州布政使张渊之故居,建于嘉靖年间(1522—1566)。全宅共三进,均为单檐硬山顶,采用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其中后进所建年份较晚。大厅通面宽24米,通进深14.5米,占地面积510平方米,建筑面积408平方米。整幢宅第保存完整。附近原建有大方岳第坊,已毁。1981年12月列为海曙区文物保护单位。
  周宅
  周宅位于大书院巷9号,明代建筑。宅主姓周,生平不详。现存建筑坐西朝东,仅存三间偏房,穿斗式。单步梁、双步梁均采用月梁造。地面青石板错缝铺砌,屋面为小青瓦,硬山顶。建筑古朴素雅,简洁大方,较能体现宁波明代建筑风格与特色。1999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林宅(澹吾庐)
  林宅位于紫金街30号,原为清同治年间(1862—1874)举人林钟嵩、林钟华兄弟住宅。由其祖父林廷鳌于嘉庆中后期开始兴建,历经两代乃成。因其祖父别字“澹吾”,故林宅又名“澹吾庐”。宅坐北朝南,前、中、后三进,东西两侧楼屋联结,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由头门、照壁、二门、照壁、轿厅、前楼、中楼、后楼等组成,左右配以厢房。门楼、拱额、檐头、照壁、影壁、屋脊等处均饰以砖雕木刻,现尚存砖雕170余幅,石雕、木刻50余幅。砖雕大都为浮雕、透雕,内容多为人物故事和四季花卉风景,其中尤显精致的有“八骏图”、“耕织图”、“八仙过海”、“唐伯虎点秋香”、“太师少师图”等。宅西南隅辟有一名“兰亭”的小园,藏有明董其昌书、陈继儒跋的“兰亭序”帖石2方。1981年12月列为宁波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1月区政府投入250万元维修。
  万氏别第
  万氏别第位于尚书街53号,清代建筑,系万言之子承勋于康熙年间(1662—1722)所建。万言为浙东学派圣地白云庄主人万邦孚曾孙、万斯同侄子。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由大门、二门、厢房、正屋等组成四合院。厢房、正屋为重檐硬山顶。大门、正屋明间,分别悬挂“翰林”、“勉力堂”匾。1999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元戎第
  元戎第位于永寿街50号,清代建筑,为清广东水师提督沈烜住宅。沈烜(生卒年不详),字再中,一字午亭,武学出身,嘉庆年间(1796—1820)因巡洋缉匪有功,累官至广东水师提督。第由沈烜购郑家旧居扩建而成,坐北朝南,由台门、倒座、照壁、正厅、后楼和后花园等组成,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正厅五开间,通面宽19.50米,通进深12米,单檐硬山顶。后楼重檐硬山顶。后花园已毁。1999年9月公布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屠氏别业
  屠氏别业位于拗花巷16号,清代建筑,原为屠氏族人屠筱宅第。屠筱(生卒年不详)曾为天一阁书写对联“人间庋阁足千古,天下藏书此一家”名闻甬上。宅坐西朝东,由大门、仪门、正楼、后楼和左右厢房组成,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大门为砖雕门楼,仪门为牌楼式,饰有凤凰、牡丹等雕刻。正厅七开间,通面宽12.63米,通进深13米。堂中铺有凤凰牡丹石雕地坪。后楼三面游廊,轩棚厅,梁架上雕刻凤凰、牡丹和历史人物故事等。1999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佘宅
  佘宅位于马衙街54号,清代建筑。宅主姓佘,生平不详。宅坐北朝南,共分两进,由前进四合院和后进三合院组成,占地面积770平方米。前院毁损严重,后院保存较完整。大门朝南,为屋檐式,石框雀替上雕琢有梅花鹿、老寿星等,精镂细刻,线条流畅。后院大门为牌楼磨砖砌筑,人物、花草等雕饰刀法传神。正屋五开间,通面宽16.30米,通进深7.80米,为重檐硬山顶。1999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登科第
  登科第位于桂井巷8号。清代建筑,宅主不详。第为大门、倒座、主楼和厢房组成的四合院,占地面积750平方米。大门朝北,独立式梅园石门框,饰有雕刻。倒座坐东朝西,为五间重檐楼房。主楼七间,通面宽15.12米,通进深9米。重檐硬山顶,马头山墙。梁架采用月梁造,前廊柱施十字斗拱,梁头雕云纹。1999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小巷周宅
  小巷周宅位于小巷4号,清代建筑。宅主姓周,生平不详。宅坐北朝南,前厅及门厅曾被改建,正厅、后楼保存较完整,书房为民国时增建。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正厅七开间,通面宽12.50米,通进深9.50米。单檐硬山顶。后楼七间,为重檐硬山顶。前廊柱上施十字拱,抱头梁上雕牡丹,古朴典雅,秀美别致。1999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张宅
  张宅位于共青路85号,清代建筑。原主不详,后由张姓居住。主体建筑坐西朝东,由正楼、后楼及厢房组成。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正楼与后楼之间采用矮墙分隔成独立的院落,布局与结构颇为独特,为清代建筑中所罕见。正楼七间,通面宽25米,通进深12.20米。重檐硬山顶。1999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徐宅
  徐宅位于桂井巷5号,建于清代。宅主徐姓,生平不详。建筑坐北朝南,由台门、仪门、三门、正楼及两侧厢房组成,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八字台门,朝向东南,气势壮观。青砖雕门楼,白帆石门槛,门楼上有竹、兰及娟秀婉娩、优雅若兰的仕女等彩绘,华丽精美。正楼五间通面宽18.70米,通进深9.50米。重檐楼房,挑尖梁呈象鼻形。厢房为单檐平房。后门有一口清漪微澜古井。整宅洋溢江南民居独有风韵。1999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吴宅
  吴宅位于秀水街40号,晚清民宅。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60平方米,建筑面积910平方米,中轴线上自南至北依次为大门、大厅、明堂、后楼。大门为砖雕独立式门楼。大厅、后楼各为硬山顶。东西两侧重檐楼房,作客厅、书房、住宅、厨房、杂屋。前后两进,左右有廊,上置卷篷式轩,梁枋雕刻四时花卉,装饰古朴。宅东有花园小巧精致,水榭假山互映,别具幽趣。整宅保存完好。1981年2月列为海曙区文物保护单位。
  金廷荪宅
  金廷荪宅位于镇明巷21号,原为民国时期工商业者金廷荪住宅。金廷荪(1884—?)结识杜月笙,入黄金荣门下,成为旧上海黑社会重要头目,先后开设三鑫公司、大通公司、黄金大戏院等,并投资于金融、造纸、纺织、五金等企业,民国23年(1934)当选为浙东商业银行首任董事长。宅为民国时期建筑,坐东朝西,占地面积800平方米。以台门、通道为主线,东西两侧尚存中西合璧面阔进深各三间的小楼两幢。建筑间有天井、月洞门可通。清水墙,西式门窗,卷棚、梁架饰有传统戏剧人物雕刻。1999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王文翰宅
  王文翰宅位于中山西路257号。建于民国24年(1935),系曾任浙东商业银行董事长、宁波总商会会长王文翰私邸。宅坐北朝南,分别由二三层西式建筑风格的主楼、偏房组成,共5幢。每幢建筑前有天井,后有花园,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外墙均用较规则的几何图案装饰,内部装饰采用西式石膏顶,精巧雅丽,别具一格。1999年9月公布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2005年11月对部分建筑进行整修。
  蒋介卿宅
  蒋介卿宅位于月湖东岸原九曲巷16-18号,建于民国17年(1928),系蒋介石异母兄长蒋介卿住宅。蒋介卿,名周康,字瑞生,号萧绪、郡庠生,曾任台州地方法院推事、广州地方审判厅推事、浙江海关监督等职。宅西临月湖,坐北朝南,由大门、正楼、后楼及厢房等组成前后两幢三合院,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大门门楣有短柱、垂花柱、圈拱、菊花图案等西式砖砌装饰。正屋硬山楼房,面阔三间二弄,进深两柱,有前廊及制作精美典雅的铁花栏杆,东西两侧为厢房。后幢房子外观与前幢相似,但高度、用材都低于和少于前幢,做工略为简单。整幢建筑的山墙为民国时期民居中较为常见的水泥抚面有肩观音兜式,墙体系清水墙,东西有边门,是一幢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又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民居。1998年月湖改建时重修。1999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李宅
  李宅位于县前街16号,民国时期建筑。宅主李姓,生平不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宅归国家所有。陈毅、彭德怀、贺龙、郭沫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视察宁波时,曾在此宅下榻。宅由正厅、左右厢房组成三合院,占地面积99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平方米,主体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五间,通面宽18.40米,通进深10米,用料坚固考究,门楼、拱额、檐头、屋脊等均装饰有四时花卉、曼陀罗云纹等精美雕刻,典雅别致。1999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周宅
  周宅位于府桥街25号(原军分区内),建于民国12年(1923)。宅主姓周,传为染料商,余不详。宅为中西合璧三层砖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占地面积880平方米。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依次为门厅、前楼、后楼,其间以天井及墙垣相隔,以青砖砌成外墙,红砖作门、窗、屋角等边廓线,外观精美,色彩明快,是一幢吸收了外来建筑风格兼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民居。1999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朱宅
  朱宅位于三支街48、54、62号,民国时期建筑。宅主姓朱,生平不详。宅由并列3幢主体建筑构成独立院落,均坐北朝南,以青砖外墙包围,平面布局颇为独特,为民国建筑中所罕见。占地面积7650平方米。三道具有古典欧式风格的独立门楼,各通院落,额枋上横镌“玉春仙居”等字样和西式风格的三角形等图案,装饰富丽堂皇。室内大都雕有曼妙的花朵,幽美若画。通向院落的拱券状圆门上缀有砖质匾额,古意盎然。全宅原貌保存较好。1999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中营巷张宅
  中营巷张宅位于中营巷7号,建于民国时期。宅主姓张,生平不详。宅坐西朝东,由大门、仪门、三门、正屋组成,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大门朝北,进门后为四间平房。仪门为牌楼式,庄严显赫。三门为石框式青砖雕门楼。正屋为斗拱飞檐的七间重檐楼房,气势壮观,通面宽24.62米,通进深10.82米。山墙为观音兜式。正屋后为一幽深的小花园,园内花木扶疏,湖石兀立,叠砌的假山上建有古朴小筑,园林景致虚实相间,雅致俊秀。该宅保存完好。1999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赵宅
  赵宅位于中营巷8号,民国时期建筑。宅主姓赵,生平不详。宅坐北朝南,由台门、仪门、大厅、后楼、东西厢房组成,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台门三间,牌楼式仪门,大厅、后楼架等处饰有寓意吉祥的松鼠葡萄、龙凤头、荷花莲蓬、蝙蝠以及人物故事等砖木雕刻,精工细作,颇具艺术特色。宅虽有部分搭建,但原貌保存良好。1999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载庐(横河街虞宅)
  载庐位于横河街72号,原系虞洽卿为小妾所造,后售与时任宁波轮船招商局局长周厚斋。1948年周携子女去台湾。楼房为民国时期建筑,呈西式风格,小巧别致。天井内有5只水渠。原门楣匾额镌有“载庐”两字,系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马相伯所书。2003年8月列为宁波市第三批文物保护点。
  桂花厅
  桂花厅位于桂芳巷17、18号,明代建筑,原系甬上望族倪氏介石园内花厅。倪氏自宋移居鄞地,元时家产颇富。明末钱肃乐抗清复明起兵时,倪氏子弟懋喜(字仲晦,官至佥事)、元楷(字端卿,官至评事)从之。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单檐五间,通面宽15.2米,通进深7米。硬山顶,小青瓦屋面。梁架用材硕大,形制古拙。柱基为鼓状,分隔墙采用夹竹泥墙。保存较好。1999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二批文物保护点。
  盛氏花厅
  盛氏花厅位于郁家巷5号,原为清道光初林澹吾后花园。清光绪年间(1875—1908)售与学政盛炳炜后建花厅名“盛氏花厅”,又称“近忻楼”,别称“船坊”,为盛炳炜(1856—1931)的书房。建筑坐北朝南,七开间,通面宽20米,通进深8米,重檐庑殿顶,占地面积约56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小巧精致,颇具特色。1981年12月列为海曙区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林祖洽
相关人物
林栋隆
相关人物
林绍楷
相关人物
林绍楠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张苍水
相关人物
张奎章
相关人物
王介堂
相关人物
王重光
相关人物
李从军
相关人物
黄宗羲
相关人物
杨贻诚
相关人物
冯孟颛
相关人物
王延寿
相关人物
杨坊
相关人物
叶机
相关人物
袁仰周
相关人物
陈政钥
相关人物
赵叔孺
相关人物
赵孟頫
相关人物
陈巨来
相关人物
叶潞涵
相关人物
方介堪
相关人物
张鲁庵
相关人物
徐邦达
相关人物
戴传曾
相关人物
戴鸿祺
相关人物
戴季石
相关人物
童槐
相关人物
袁牧之
相关人物
孙传哲
相关人物
姚庆三
相关人物
卢洪昶
相关人物
卢成章
相关人物
翁文灏
相关人物
范仲淹
相关人物
范廷谋
相关人物
张渊之
相关人物
林钟嵩
相关人物
林钟华
相关人物
林廷鳌
相关人物
董其昌
相关人物
陈继儒
相关人物
沈烜
相关人物
屠筱
相关人物
杜月笙
相关人物
金廷荪
相关人物
王文翰
相关人物
蒋介卿
相关人物
陈毅
相关人物
彭德怀
相关人物
贺龙
相关人物
郭沫若
相关人物
周厚斋
相关人物
马相伯
相关人物
盛炳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伏跗室
相关作品
杨坊故居
相关作品
叶机故居
相关作品
袁仰周故居
相关作品
赵叔孺故居
相关作品
袁牧之故居
相关作品
李镜第故居
相关作品
姚庆三故居
相关作品
翁文灏故居
相关作品
范宅
相关作品
秦宅
相关作品
张大方岳第
相关作品
周宅
相关作品
林宅(澹吾庐)
相关作品
万氏别第
相关作品
元戎第
相关作品
屠氏别业
相关作品
佘宅
相关作品
登科第
相关作品
小巷周宅
相关作品
张宅
相关作品
徐宅
相关作品
吴宅
相关作品
金廷荪宅
相关作品
王文翰宅
相关作品
蒋介卿宅
相关作品
李宅
相关作品
朱宅
相关作品
中营巷张宅
相关作品
赵宅
相关作品
桂花厅
相关作品
盛氏花厅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