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古城街巷、桥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图书
唯一号: 11292002023000006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古城街巷、桥梁
分类号: K928.78
页数: 26
页码: 131-156
摘要: 本章记述了宁波市海曙区的古城街巷、桥梁,其中包括了唐至明代街巷、清代街巷、中华民国时期街巷、消失街巷、古城桥梁等。
关键词: 宁波市 海曙区 街巷 桥梁

内容

境内街道形成早于建城,随着境内设治建城,街巷迅速发展。并逐渐延伸出古城垣之外。由于古城垣东临奉化江,北濒余姚江,街道为其所限,古城街道大多向西、南两个方向延伸。至北宋(960—1127)形成了南偏西15度的道路走向格局。奉化江、余姚江也是海曙区与江东、江北的分界线,历代古城街道基本上在境内延伸、增建。因此宁波的古街巷多数集中在区境之内。民国期间拆城后,街巷开始改变。至20世纪中期开始,新建了一批现代化的街道,一批狭小街巷消失。
  第一节 唐至明代街巷
  唐代 武德四年(621),鄞州设治三江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向境内转移。天册万岁、万岁登封年间(695696)于东南隅建第一座僧伽天封塔,塔建后成为三江口航海标志。长庆元年(821)筑子城,城内只为衙署,百姓仍“居于子城外”,但已有大街(今中山路)、车轿大街(今药行街)等干道。直至乾宁五年(898)筑三江口罗城,境内街巷逐渐形成。长庆三年(823),刺史应彪于东渡门外(不久迁至今灵桥处)跨奉化江架建东津浮桥,沟通与江东的交通。咸通三年(862)至天祐二年(905),城内相继兴建白檀寺(今镇明中心小学址)、国宁寺(后称天宁寺)、慧灯寺(今大梁街址)、乾符寺(今市人民政府址)等寺院和相应的大道。当时东西向的主干道,从东渡门经乾符寺、子城南门(鼓楼)、国宁寺至西门连成一线,即今中山东路江厦桥至中山西路西门口段,而上述建筑群均正面南向这条街道。另一条与东津浮桥连接,时称车轿大街(即今药行街一段)。再是天封塔建塔时(用沙泥堆高)形成的大沙泥街和小沙泥街。南北向的干道有鼓楼、镇明岭至南门甬水门,即今镇明路段;自开明坊至纺丝巷通到三角地,即开明街段。唐时在筑穿城水道时所建碶闸,以后形成碶闸街。此一路网格局沿袭到现在。晚唐时,明州东渡门外三江口到余姚江的渔浦门一带为集市所在,沿江为船舶停靠码头。码头有大道通向集市。
  宋代 北宋(960—1127)古城街道形成了南偏西15度走向的总体格局。
  南宋宝庆《四明志》卷三叙郡坊巷载:51坊。
  东南厢14坊:锦勋坊、握兰坊、连桂坊、重桂坊、兴廉坊、吉祥坊、锦乐坊、迪教坊、积善坊、状元坊、清润坊、余庆坊、进贤坊、康乐坊。
  东北厢9坊:千岁坊、阜财坊、广慧坊、宣化坊、安平坊、开明坊、富荣坊、泰和坊、拱星坊。
  西南厢15坊:纯孝坊、迎凤坊、史君坊、释褐状元坊、行春坊、符桂坊、昼锦坊、顺成坊、惠政坊、美禄坊、问俗坊、众乐坊、灵应坊、振名坊、缓带坊。
  西北厢13坊:宜秋坊、崇孝坊、恤仁坊、广仁坊、修文坊、儒行坊、状元坊、寿宁坊、永济坊、朝士坊、影泉坊、朝桂坊、状元坊。
  南宋开庆《四明续志》增:衍春坊、阅武坊、重桂坊3坊,减少锦勋坊、状元坊、朝桂坊、符桂坊、昼锦坊、状元坊、状元坊、积善坊、释谒状元坊9坊。
  宝庆《四明志》所录之街巷:
  小梁街巷、施家巷、新寺巷、皂角庙巷、廊头巷、能仁寺巷、大梁街巷、魏家巷、应家巷、白衣寺巷、戴家巷、孝文巷、蔡家巷、景福寺街、平桥下街、子城西街、鄞县前坐北大街、拱星坊巷口大街、南巷、五通堂巷、章耆巷、铸冶坊巷、景清巷、汪家巷、沙泥巷、项家巷、高侍郎新巷、姚家巷、大梁街、石板巷、影泉坊巷。
  开庆《四明续志》所录之街巷:
  小梁街、大梁街、府前街、前市廊西街、永济西街、县南街、大梁街巷、东岸街、咸塘街、萧家桥南街、鉴街、河利桥西岸北街、天庆观后街、酒务西南街、能仁寺东巷街、景徳寺后街巷、皂角巷、施家巷、魏家巷、能仁寺巷、应家巷、蔡家巷、孝文巷、白衣寺巷、戴家巷、贯前巷、车轿北巷、饭行五通巷、能仁寺西巷、林家小巷、景福巷、渡母桥东岸北巷、广仁巷、油车巷、章耆巷、天宁寺后巷、棺材巷、小梁巷、孔家巷、牢城营巷、醋坊巷、褚家巷、广福巷、能仁寺前巷、添差佥判厅后巷、虹桥五通巷、姚家巷、穿庵庙巷、蒋琏廨宇屋头小巷、西寿昌巷、楼宗博宅后巷、库前小桥下巷、普照院巷(在江东)、铸冶巷、鉴桥东巷、本巷、新寺后门巷、西巷、缸井巷、张童巷、崇教寺巷、鉴桥北巷、槐阴巷、石版巷、白塔巷、廊头草营巷、教寺巷、景德寺后街巷、郁家巷、教场东巷、白塔巷西巷、杠桥北岸巷、小五通巷、宜秋巷、陆家巷、夏家巷、张秀才巷、秋家巷、阴沟巷。
  元代 庆元路城厢道巷名称无记,延祐《四明志》卷八记社以《千字文》字序立社,称天字社、地字社等,共130社。
  东南隅28个社: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
  西南隅39个社: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续。
  东北隅26个社: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在、竹、帛。
  西北隅37个社:逊、国、有、虞、陶、唐、吊、发、伐、罪、周、发、商、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壹、体、率、宾、归。
  明代 据《敬止录》引永乐、嘉靖《宁波府志》载,有街巷197条,其中境内180条。
  城内街道9条:大街、鉴街、大梁街、小梁街、砌街、沙泥街、冷静街、紫薇街、新街。
  城外街道1条:长春街。
  城内巷164条,城外巷6条。
  东南隅45条:波斯巷、车桥南巷、王衙巷、东石版巷、莲花棚西巷、车桥北巷、莲花棚东巷、马院巷、应穿藤巷、迎春巷、泥桥巷、天封塔后巷、寿昌寺巷、江井巷、槐花树巷、胡同知巷、吉祥寺巷、王家巷、乌楼巷、纺丝巷、新街巷、沙井巷、杨树巷、井头巷、忠信巷、皂荚巷、嘉宾馆前巷、嘉宾馆后巷、福明桥巷、沙泥桥巷、白塔巷、(以下永乐志)郁家巷、双井巷、经藏寺后新巷、洗马桥巷、汪家巷、清堂南北巷、庙巷、高家巷、江心巷、张家巷、邱家桥巷、戚家巷、织纱巷、秋瓜巷。
  东北隅34条:太保巷、牢食营巷、小梁街巷、大梁街巷、廿八营巷、马衙巷、积善桥巷、琅琊桥巷、东殿庙巷、板巷、回渡桥巷、魏家巷、史府新巷、丁家巷、马衕巷、大井巷、乌泥衕巷、皇封桥巷、新河衕巷、后市巷、西河下巷、萧家桥巷、如春棚巷、(以下永乐志)东寿昌寺巷、姚家巷、官柴巷、四港桥巷、聚景棚巷、廊头巷、吴家巷、管家巷、渔浦巷、团桥巷、乾碶头巷。
  西南隅55条:宝奎庙巷、醋务桥巷、石灰埠巷、贯桥西河下巷、东饭行巷、南饭行巷、竹行坊、醋坊巷、章耆巷、握兰桥巷、新桥南河下巷、周家桥巷、蒋家带巷、县学前巷、王心忠巷、桂芳桥巷、皇亲宫巷、南仓巷、周官人巷、王家墩巷、塌水桥巷、马巷、尚书桥巷、郁家巷、第八营巷、铸冶巷、宝云寺巷、永宁巷、柴巷、府基巷、第九营巷、太平巷、和义巷、广福寺巷、大夫巷、九曲巷、后所营巷、青石巷、史府后新巷、广盈仓巷、福聚庵巷、圣功寺巷、五显灵官巷、大巷、锦里桥西巷、(以下永乐志)王太医巷、史府营新巷、宣家桥巷、吴家巷、感圣寺南巷、牢家桥巷、曾家汇巷、河泊所东巷、韩家桥巷、惠政桥东西河下巷。
  西北隅30条:天宁寺西河下巷、西社坛桥巷、应家巷、影泉巷、虹桥巷、顶花巷、鳅蟮巷、北饭行巷、竹林巷、线墙巷、白衣寺巷、石板巷、水浮桥巷、井泉坊巷、鸡儿巷、马草巷、朝桂坊巷、方家桥巷、东上桥巷、西尚桥巷、横河头巷、西河营巷、祝都桥巷、火筒寨巷、(以下永乐志)项家巷、林鲚鱼桥东巷、普门庵巷、洗河桥巷、安远驿后新巷、蔡家巷。
  城外西北隅巷6条:花轿巷、麦场巷、麻相公巷、荷花池巷、法王庵巷、崔家巷。(注:永乐志关于西北隅之巷失传。)第二节 清代街巷
  清光绪《鄞县志》街巷记载,城厢街巷177条。其中街(道)27条、巷135条。自明至清,由于街巷连接贯通,减少20条,其主要街道增加18条。
  街27条:鼓楼大街、开明桥大街、贯桥大街、大梁街、小梁街、新街、冲虚观前街、砌街、日新街、又新街、新市大街、三角地横街、三法卿坊街、沙泥街、冷静街、紫薇街、紫薇街东横街、南社坛桥横街、南社坛桥西北横街、永丰街、鉴街、千岁坊西横街、湖桥西横街、西社坛南街、和利市桥北横街、都宪桥西横街、火筒巷西北横街。
  巷,城内129条、城外6条。
  东南隅32条:波斯巷、车桥南巷、王衙巷、东石版巷、莲花棚西巷、莲花棚东巷、车桥北巷、马院巷、应穿藤巷、迎春巷、泥桥巷、天封塔后巷、寿昌寺巷、缸井巷、槐花树巷、胡同知巷、吉祥寺巷、王家巷、乌楼巷、纺丝巷、沙井巷、杨树巷、井头巷、忠信巷、皂荚巷、嘉宾馆前巷、嘉宾馆后巷、福明桥巷、沙泥桥巷、白塔巷、司巷、境清寺巷。
  东北隅24条:太保巷、牢食营巷、廿八营巷、马衙营巷、积善桥巷、东殿庙巷、廊头巷、琅琊桥巷、回渡桥巷、板巷、丁家巷、魏家巷、大井巷、史家新巷、马衕巷、乌泥巷、皇封桥巷、新河巷、后市巷、西河下巷、萧家桥巷、如春棚巷、大梁街巷、小梁街巷。
  西南隅46条:宝奎庙巷、醋务桥巷、石灰埠巷、贯桥西河下巷、东饭行巷、南饭行巷、竹行巷、醋坊巷、章耆巷、握兰桥巷、新桥南河下巷、周家桥巷、蒋家带巷、县学前巷、王心忠巷、桂芳桥巷、紫金巷、皇亲宫巷、南仓巷、周官人巷、王家墩巷、塌水桥巷、马巷、小尚书桥巷、郁家巷、第八营巷、铸冶坊巷、宝云寺巷、永宁巷、府基巷、柴巷、第九营巷、太平巷、和义巷、广福寺巷、大夫巷、九曲巷、后所营巷、青石桥巷、史府后新巷、福聚庵巷、广盈仓巷、圣功寺巷、扒沙巷、大巷、锦里桥西巷。
  西北隅27条:天宁寺西河下巷、潭井巷、西社坛桥巷、应家巷、影泉巷、虹桥巷、顶花巷、鳅蟮巷、北饭行巷、竹林巷、乾碶头巷、线墙巷、白衣寺巷、石板巷、水浮桥巷、井泉坊巷、鸡儿巷、马草巷、桂坊巷、芳嘉桥巷、东上桥巷、西上桥巷、黉河头巷、曾衙巷、西河营巷、祝都桥巷、火筒寨巷。
  城外西北隅6条:花轿巷、麦场巷、麻相公巷、荷花池巷、法王庵巷、崔家巷。
  第三节 中华民国时期街巷
  城区道路从清末的177条增加到498条,其中路41条、街95条、巷362条。分列如下:
  第一区路、街、巷共173条。
  路10条:东大路、西大路、东渡路、灵桥路、长春路、南大路、镇明路、大道路、滨江路、南郊路。
  街42条:大沙泥街、新街、小沙泥街、又新街、日新街、小梁街、大梁街、常平街、冷静街、江厦街、药行街、西后街、望江街、东后街、偃月街、开明街、迎凤街、咸塘街、泥桥街、柳汀街、广济街、崔衙街、马衙街、碶闸街、车轿街、县学街、濠河街、君子街、狮子街、英烈街、塔前街、大来街、莲桥街、云石街、毛衙街、月湖街、山街、三支街、仓基街、青石街、桂井街、菱池街。
  巷121条:滨江巷、三湾巷、迎春巷、纱帽巷、应家巷、棋杆巷、十字井巷、东太平巷、北太平巷、西太平巷、开明巷、右营巷、九如巷、马鞍巷、护城巷、菜市巷、沙井巷、怀安巷、竺家巷、孙祠巷、石板巷、薜萝巷、嘉祐巷、元吉巷、元祚巷、桑园巷、人和巷、同仁巷、沙泥巷、大来巷、毛家巷、敬修巷、郭衙巷、塔影巷、莲香巷、五台巷、白果树巷、老实巷、白龙巷、聚奎巷、仓基巷、大梁巷、林祠巷、梧桐巷、萧家巷、握兰巷、丝户巷、纺丝巷、新巷、华夏巷、水仓巷、寿昌巷、紫薇巷、通安巷、游河巷、陈家巷、章耆巷、贯桥巷、芝兰巷、迎凤巷、陶家巷、红墙巷、象鼻巷、白鹤巷、念书巷、镇明巷、郁家巷、带河巷、白水巷、菱池巷、惠政巷、三板桥巷、千祥巷、青石巷、宝奎巷、拗花巷、九曲巷、中营巷、树巷、欢喜巷、三圣巷、柳汀巷、花果园巷、后营巷、社坛巷、书院巷、平安巷、小巷、紫金巷、戒珠巷、金带巷、梅园巷、谢家巷、小书院巷、广济巷、桂芳桥巷、蒋祠巷、天德巷、牌楼巷、汤家巷、法卿巷、延庆巷、天吉巷、九佳巷、南昌巷、十一真巷、凌家巷、向阳巷、华楼巷、十灰巷、灵秀巷、长春巷、杨家桥巷、陈巷、夏家巷、永春巷、柳亭巷、永宁巷、南社坛巷、南永宁巷、船埠巷。
  第二区路、街、巷共83条。
  路5条:北大路、和义路、望京路、永丰路、公园路。
  街24条:江厦街、方井街、江左街、战船街、国医街、厂堂街、县东街、县西街、府桥街、府侧街、呼童街、苍水街、西河街、秀水街、县前街、大桥街、双池街、横河街、尚书街、广仁街、文昌街、西北街、双桥街、孝闻街。
  巷54条:悦来巷、甬东司巷、渔浦巷、盐仓巷、后市巷、江井巷、药局巷、西马巷、国医巷、博文巷、东厂堂巷、西厂堂巷、文昌巷、生泰巷、孙家巷、永丰巷、双池巷、桂芳巷、西河巷、府侧巷、白衣巷、永寿巷、穆家巷、费家巷、渡母巷、蔡家巷、法院巷、黄岳巷、乌含巷、长湖巷、虹桥巷、五福巷、中宪巷、贵家巷、施祥巷、效实巷、盘诘巷、鼎新巷、宝兴巷、屠园巷、帽店巷、饼店巷、淮舫巷、东马巷、彭家巷、县后巷、济阳巷、百岁坊巷、鼓店巷、庄家巷、五块巷、佑圣巷、聚景巷、拱星巷。
  第三区路、巷共35条。
  路2条:西郊路、北郊路。
  巷33条:卖鱼巷、汪家巷、前莫家巷、天灯巷、后漕巷、花池巷、望京巷、柳庄巷、郎官巷、布政巷、亨六巷、西社坛巷、咏归巷、东巷、西巷、源和巷、假山巷、筱墙巷、花朝巷、大卿巷、李家巷、杨陈巷、余爱巷、泽民巷、西巷、后莫家巷、海会巷、文化巷、长安巷、蔬菜巷、薛家巷、陈桥巷、胡家巷。
  第四区路、街、巷共91条(现属江东区,略)。
  第五区路、街、巷共87条(现属江北区,略)。
  延伸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街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宁波城市的改造扩建,至2008年12月,海曙区有路79条、街78条、巷130条、弄坊里跟16条。
  路:79条
  宝善路 (BAOSHAN LU) 东:苍松路,西:环城西路。
  苍松路 (CANGSONG LU) 北:中山西路,西南:环城西路。
  长春路 (CHANGCHUN LU) 东:镇明路、立交路口,北:中山西路 (西门口) 。
  常青路 (CHANGQING LU) 东:咏归路,西:铁路。
  澄浪南路 (CHENGLANG NANLU) 东南:奉化江西岸渡口,西北:鄞奉路。
  澄浪堰路 (CHENGLANGYAN LU) 北:铁路桥,南:澄浪南路。
  翠柏路 (CUIBAI LU) 南:中山西路,北:环城北路 (海曙段:中山西路至钱家边界河) 。
  大河头路 (DAHETOU LU) 北:鄞奉路,南:中银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东渡路 (DONGDU LU) 东南:江厦街,北:中山东路。
  段塘北路 (DUANTANG BEILU) 南:段塘中路,北:洞桥头。
  段塘东路 (DUANTANG DONGLU) 东:鄞奉路,西:环城西路。
  段塘南路 (DUANTANG NANLU) 南:鄞奉路,北:段塘中路。
  段塘西路 (DUANTANG XILU) 东:环城西路,西:丽园南路。
  段塘中路 (DUANTANG ZHONGLU) 东:鄞奉路,西:粮丰街。
  共青路 (GONGQING LU) 西南:长春路,北:柳汀街。
  公园路 (GONGYUAN LU) 南:中山西路,北:至中山公园分东西走向,西:呼童街,东北:苍水街。
  立交路 (LIJIAO LU) 北:长春路、灵桥路口,南:尹江路口与鄞奉路相交。
  联丰路 (LIANFENG LU) 东:环城西路,西:机场公路。
  环城西路 (HUANCHENG XILU) 北:环城北路,南:启运路口,以中山路为界分南、北段。
  解放南路 (JIEFANG NANLU) 南:灵桥路,北:中山东、西路口。
  解放北路 (JIEFANG BEILU) 南:中山东、西路口,北:永丰路、和义路口。
  丽园南路 (LIYUAN NANLU) 北:联丰路,南:启运路。
  丽园北路 (LIYUAN BEILU) 南:联丰路,北:(规划路)。
  高塘路 (GAOTANG LU) 南:西河街,北:永丰西路。
  和义路 (HEYI LU) 东:中百公司,西北:解放北路口与永丰路相接。
  灵桥路 (LINGQIAO LU) 西:镇明路、立交路口,北:灵桥西境、江厦街、药行街口。
  卖鱼路 (MAIYU LU) 南:中山西路,北:体育场路。
  马园路 (MAYUAN LU) 北:望京桥,东南:火车南站广场。
  青林渡路 (QINGLINDU LU) 南:环城北路,北:暂至余姚江南岸。
  万安路 (WANAN LU) 东北:万安桥,西南:白杨街。
  苗圃路 (MIAOPU LU) 东:马园路,西:苍松路。
  南郊路 (NANJIAO LU) 北:立交路 (旧南门口),西南:启文路。
  南站东路 (NANZHAN DONGLU) 东南:龙湾新村,北:火车南站广场。
  南站西路 (NANZHAN XILU) 东南:火车南站广场,西北:向西折北至柳汀街。
  启运路 (QIYUN LU) 东:环城西路,西:机场公路 (跨区:中段部分经鄞州区)。
  胜丰路 (SHENGFENG LU) 南:文化巷,北:西湾路。
  盛海路 (SHENGHAI LU) 南:段塘西路,北:规划路。
  顺德路 (SHUNDE LU) 东:环城西路南段,西:丽园南路 (规划中)。
  体育场路 (TIYUCHANG LU) 东:卖鱼路,西:文化路。
  三孔硬路 (SANKONGQI LU) 东:鄞奉路,西:森工站。
  通达路 (TONGDA LU) 南:启运路,北:气象路北面的东西向规划路 (跨区:中段部分经鄞州区)。
  三市路 (SANSHI LU) 东北:长春路,西南:太平桥。
  启文路 (QIWEN LU) 东南:启文桥,东北:太平桥。
  气象路 (QIXIANG LU) 东:环城西路,西:机场公路。
  望京路 (WANGJING LU) 南:中山西路 (西门口),北:永丰路、永丰北路口。
  望童北路 (WANGTONG BEILU) 南:望春路,北:暂至新星路向西延伸的规划路。
  望童路 (WANGTONG LU) 东北:三眼桥,西:庙洪家(跨区:中段部分经鄞州区)。
  吴家塘路 (WUJIATANG LU) 东北:咏归路,南:柳汀街。
  望春路 (WANGCHUN LU) 东:丽园北路,西:高桥东路 (海曙段:丽园北路至丰漕桥)。
  西郊路 (X1JIAO LU) 东:丽园北路,西:洞桥头与望春桥街相接。
  文化路 (WENHUA LU) 南:中山西路,北:规划路。
  新典路 (XINDIAN LU) 东南:鄞奉路,西北:丽园南路。
  新高路 (XINGAO LU) 东:高塘路,西:新芝路。
  新星路 (XINXING LU) 东:环城西路,西:机场公路。
  新园路 (XINYUAN LU) 北:西塘河,南:望童路。
  新芝路 (XINZHI LU) 南:西河街,北:海曙、江北区的界河桥与育才路相接。
  雄镇路 (XIONGZHEN LU) 北:段塘南路,南:宁波军分区米厂(剩1号)。
  西湾路 (XIWAN LU) 东:新芝路,西:胜丰路。
  徐家漕路 (XUJIACAO LU) 东:望童路,西:规划路。
  尹江支路 (YINJIANGZHI LU) 东:尹江路,西:甬水桥路。
  尹江路 (YINJIANG LU) 东南:鄞奉路,东北:马家塘。
  永丰北路 (YONGFENG BEILU) 南:永丰路,北:环城北路西段(海曙段:永丰路至保丰碶)。
  永丰西路 (YONGFENG XILU) 东:高塘桥,西:新芝宾馆桥。
  咏归路 (YONGGUI LU) 北:大卿桥,南:常青路。
  姚丰南路 (YAOFENG NANLU) 东:机场公路,西:河流(姚丰村南面)。
  甬水桥路 (YONGSHUIQIAO LU) 南:南塘河北侧,北:苍松路。
  永丰路 (YONGFENG LU) 东南:解放北路解放桥南堍与和义路相接,西北:永丰北路口与望京路相连。
  悠云路 (YOUYUN LU) 北:沿余姚江南岸规划道路,南:暂至新星路。
  鄞奉路 (YINFENG LU) 北:立交路,西南:环城西路 (雄镇桥)。
  云霞路 (YUNXIA LU) 北:恒春街,南:启文路。
  镇明路 (ZHENMING LU) 南:长春路、灵桥路口,北:中山西路。
  芝兰堰路 (ZHILANYAN LU) 北:鄞奉路,南:经堰头(村)折西又与鄞奉路相接。
  中山西路 (ZHONGSHAN XILU) 东:解放南、北路口,西:丽园北路。
  中塘路 (ZHONGTANG LU) 东:桥弄,西:望童路。
  周江岸路 (ZHOUJIANGAN LU) 东:环城西路,西:暂至前丰街。
  祖关山路 (ZUGUANSHAN LU) 东南:鄞奉路,西北:南塘河。
  环城南路 (HUANCHENG NANLU)西:环城西路,东:世纪大道。以天童北路为界分东、西段。海曙段:奉化江向西至环城西路。
  中山东路 (ZHONGSHAN DONGLU)西:解放南、北路口,东:世纪大道(海曙段:解放南北路口至奉化江)。
  蓝天路 (LANTIAN LU) 南:宝善路向北折向西至机场公路。
  街:79条
  安泰街 (ANTAI JIE) 东:环城西路,西:丽园南路。
  白杨街 (BAIYANG JIE) 北:中山西路,东:苍松路。
  白云街 (BAIYUN JIE) 北:(规划路),西:丽园北路。
  仓基街 (CANGJI JIE) 东:解放南路,西:镇明路。
  仓桥街 (CANGQIAO JIE) 东北:大沙泥街解放南路交叉口,西南:镇明路。
  安丰街 (ANFENG JIE) 北:联丰路,东:丽园南路。
  苍水街 (CANGSHUI JIE) 东:西马巷,西:秀水街。
  厂堂街 (CHANGTANG JIE) 南:县前街,北:和义路。
  车轿街 (CHEJIAO JIE) 南:药行街,北:中山东路。
  澄波街 (CHENGBO JIE) 东:环城西路北段,西:暂至机场公路。
  大来街 (DALAI JIE) 南:大沙泥街,北:药行街。
  大梁街 (DALIANG JIE) 东:开明街,西:解放南路。
  大桥街 (DAQIAO JIE) 南:苍水街,北:横河街。
  大沙泥街 (DASHANI JIE) 东:灵桥路,西:开明街。
  丰柏街 (FENGBAI JIE) 东:翠柏路,北:翠柏西巷。
  府桥街 (FUQIAO JIE) 东:解放北路,西:孝闻街。
  广济街 (GUANGJI JIE) 东:解放南路,西:镇明路。
  丁家街 (DINGJIA JIE) 北:鄞奉路向南与乡道相接。
  柳翠街 (LIUCUI JIE) 东:翠柏路,西南:丰柏街。
  柳汀街 (LIUTING JIE) 东:解放南路,西:环城西路。
  广仁街 (GUANGREN JIE) 东:大桥街,西:孝闻街。
  桂井街 (GUIJING JIE) 东:共青路,西:长春路,北口通柳汀街。
  国医街 (GUOYI JIE) 南:中山东路,北:和义路。
  横河街 (HENGHE JIE) 东南:永丰路,西北:孝闻街。
  江厦街 (JIANGXIA JIE) 南:灵桥西堍,北:新江桥南堍。
  君子街 (JUNZI JIE) 东:狮子街,西:碶闸街。
  冷静街 (LENGJING JIE) 东:解放南路,西:镇明路。
  菱池街 (LINGCHI JIE) 北:中山西路,南:天一街中段与三板桥街相交。
  开明街 (KAIMING JIE) 南:解放南路三角地,北:和义路。
  咸塘街 (XIANTANG JIE) 东:东渡路,西:日新街。
  柳庄街 (LIUZHUANG JIE) 北:西河街,南:卖鱼河桥。
  马衙街 (MAYA JIE) 东:偃月街,西:长春路。
  山街 (MAOSHAN JIE) 南:云石街,北:镇明巷。
  鼎新街 (DINGXIN JIE) 南:中山西路,北:府桥街。
  国丰街 (GUOFENG JIE) 东:环城西路,西:丽园南路。
  恒春街 (HENGCHUN JIE) 北:苍松路向南折向西至环城西路。
  华楼街 (HUALOU JIE) 西:解放南路,东:开明街。
  呼童街 (HUTONG JIE) 南:中山西路,北:西河街口与秀水街相接。
  粮丰街 (LIANGFENG JIE) 北:新典路,南:暂至环城南路。
  莲桥街 (LIANQIAO JIE) 东:狮子街,西:解放南路。
  毛衙街 (MAOYA JIE) 南:莲桥街,北:大沙泥街。
  梅园街 (MEIYUAN JIE) 东:紫金街,西:三支街。
  青石街 (QINGSHI JIE) 东南:偃月街,西南:三板桥街。
  天一街 (TIANYI JIE) 西:长春路,东:中营巷,北:菱池街。
  南雅街 (NANYA JIE) 西:环城西路,东:苍松路。
  南苑街 (NANYUAN JIE) 东:鄞奉路,西:过环城西路向西。
  青林湾街 (QINGLINWAN JIE) 东:青林渡路,西:规划路。
  沁园街 (QINYUAN JIE) 东:环城西路,西:前丰街。
  硬闸街 (QIZHA JIE) 南:大沙泥街,北:中山东路。
  日新街 (RIXIN JIE) 北:中山东路,南:药行街。
  三支街 (SANZHI JIE) 东北:镇明路,西南:长春路。
  尚书街 (SHANGSHU JIE) 东:呼童街,西:孝闻街。
  狮子街 (SHIZI JIE) 南:灵桥路,北:药行街。
  泰丰街 (TAIFENG JIE) 北:国丰街,南:安泰街。
  塔前街 (TAQIAN JIE) 东:毛衙街,西:开明街。
  望春桥街 (WANGCHUNQIAO JIE) 东:洞桥头,西:三眼桥。
  民丰街 (MINFENG JIE) 南:国丰街,北:蓝天路。
  前丰街 (QIANFENG JIE) 北:中山西路,南:蓝天路。
  三板桥街 (SANBANQIAO JIE) 东北:青石街,西:长春路。
  水晶街 (SHUIJING JIE) 北:中山东路,南:药行街。
  文昌街 (WENCHANG JIE) 南:中山西路,北:西河街。
  县前街 (XIANQ1AN JIE) 东:国医街,西:解放北路。
  县学街 (XIANXUE JIE) 东:开明街,西:镇明路。
  小梁街 (XIAOLIANG JIE) 东:开明街,西:萧家巷。
  小沙泥街 (XIAOSHANI JIE) 东:灵桥路向西转北至大沙泥街。
  西北街 (XIBEI JIE) 南:西河街,北:永丰路。
  孝闻街 (XIAOWEN JIE) 南:中山西路,北:永丰路。
  西河街 (XIHE JIE) 东:呼童街,西:卖鱼路。
  新街 (XIN JIE) 东:开明街,西:解放南路。
  秀水街 (XIUSHUI JIE) 南:西河街口与呼童街相接,北:广仁街
  偃月街 (YANYUE JIE) 南:柳汀街,北:中山西路。
  药行街 (YAOHANG JIE) 东:江厦街、灵桥路口,西:解放南路。
  益民街 (YIMIN JIE) 北:安泰街向南。
  迎春街 (YINGCHUN JIE) 东:长春路,西:苍松路。
  迎凤街 (YINGFENG JIE) 东:解放南路,西:偃月街。
  永寿街 (YONGSHOU JIE) 东:呼童街,西:望京路。
  云石街 (YUNSHI JIE) 东:解放南路,西:镇明路。
  战船街 (ZHANCHUAN JIE) 东:宁波影都,西北:和义路。
  紫金街 (ZIJIN JIE) 东北:镇明路,向西折东南至镇明路。
  巷:130条
  白水巷 (BAISHUI XIANG) 东北:解放南路,西南:镇明路,北:云石街。
  拗花巷 (AOHUA XIANG) 东:偃月街,西:折北至中山西路。
  博文巷 (BOWEN XIANG) 南:国医街,西:厂堂街。
  布政巷 (BUZHENG XIANG) 南:花池巷,北:汪弄。
  蔡家巷 (CAIJIA XIANG) 南:中山西路,北:府桥街。
  仓基巷 (CANGJI XIANG) 南:灵桥路,东:解放南路,西北:仓基街。
  长安巷 (CHANGAN XIANG) 东:永丰北路,南:长安桥与高塘桥相接。
  陈巷 (CHEN XIANG) 西北:南郊路,东南:鄞奉路。
  陈家巷 (CHENJIA XIANG) 东:解放南路,西:水仓巷。
  澄浪巷 (CHENGLANG XIANG) 西南:澄浪堰19弄,北:澄浪堰7弄。
  船埠巷 (CHUANBU XIANG) 西北:南郊路,东北:南社坛巷。
  缸桥巷 (GANGQIAO XIANG) 南:中山西路,北:乌含巷。
  桂芳桥巷 (GUIFANGQIAO XIANG) 南:镇明路,西南、西北二口通紫金巷。
  大书院巷 (DASHUYUAN XIANG) 东:偃月街,西:太阳巷。
  桂井巷 (GUIJING XIANG) 东:共青路,西:巷底。
  国泰巷 (GUOTAI XIANG) 东:泰丰街,西:国丰街。
  林祠巷 (LINCI XIANG) 东:解放南路,北:冷静街。
  薜萝巷 (BILUO XIANG) 南:竺家巷,北:君子街。
  文化巷 (WENHUA XIANG) 东:文化桥向西。
  西社坛巷 (XISHETAN XIANG) 东:咏归路,西:巷底。
  竺江岸巷 (ZHUJIANGAN XIANG) 北:宝善路,南:河岸。
  梅园巷 (MEIYUAN XIANG) 东北:紫金巷,西北:三支街。
  迈水桥巷 (MAISHUIQIAO XIANG) 东:环城西路绿化带,西:丽园南路。
  白果巷 (BAIGUO XIANG) 南:灵桥路,北:仓基街,西:镇明路。
  白龙巷 (BAILONG XIANG) 东:狮子街,西:莲桥街。
  白衣巷 (BAIYI XIANG) 南:西河街,北:广仁街。
  包家地巷 (BAOJIADI XIANG) 北:段塘中路,西:段塘南路。
  宝奎巷 (BAOKUI XIANG) 东:镇明路,西:月湖东岸。
  宝兴巷 (BAOXING XIANG) 东:孝闻街,西:文昌街。
  碑牌巷 (BEIPAI XIANG) 东:鄞奉路,西:段塘南路。
  大梁巷 (DALIANG XIANG) 南:丝户巷,北:大梁街。
  带河巷 (DAIHE XIANG) 南:白水巷,北:云石街。
  东厂堂巷 (DONGCHANG1ANG XIANG) 西北:厂堂街,东折北:和义路。
  法院巷 (FAYUAN XIANG) 南:中山西路,北:尚书街。
  费家巷 (FEIJIA XIANG) 东:孝闻街,西:文昌街。
  桂芳巷 (GUIFANG XIANG) 东:大桥街,西:秀水街。
  郭衙巷 (GUOYA XIANG) 东:毛衙街,西:解放南路中段南通莲桥街。
  国安巷 (GUOAN XIANG) 东:(绿化地),西:丽园南路。
  亨六巷 (HENGLIU XIANG) 南:花池巷,西:巷底。
  后漕巷 (HOUCAO XIANG) 西南:柳庄巷,北:西河街。
  后河巷 (HOUHE XIANG) 东:后漕头,西:文化桥,北:文化路。
  后莫家巷 (HOUMOJIA XIANG) 东:卖鱼路,西:筱墙巷,中段南连汪弄。
  后营巷 (HOUYING XIANG) 东:小书院巷,西:三圣巷,南:大书院巷,北:马衙街。
  花池巷 (HUACHI XIANG) 东:卖鱼路,西:东巷。
  华楼巷 (HUALOU XIANG) 西:开明街,东:巷底。
  华夏巷 (HUAXIA XIANG) 东:握兰巷,西:解放南路。
  怀安巷 (HUAIAN XIANG) 东:灵桥路,南:狮子街与竺家巷相接,中段通九如里。
  汇头巷 (HUITOU XIANG) 万安桥南堍。
  惠赐巷 (HUICI XIANG) 西北:南郊路,东南:鄞奉路。
  惠政巷 (HUIZHENG XIANG) 东:拗花巷,南:青石街,北:中山西路。
  假山巷 (JIASHAN XIANG) 东:咏归巷,西:巷底。
  蒋祠巷 (JIANGCI XIANG) 西北:白水巷,东:解放南路。
  金带巷 (JINDAI XIANG) 北:广济街,南:芝兰巷。
  蓝天北巷 (LANTIANBEI XIANG) 南:蓝天路向北。
  开明巷 (KAIMING XIANG) 西:开明街,东:北太平巷。
  郎官巷 (LANGGUAN XIANG) 东:马园路,南:苗圃路,西:咏归路。
  老实巷 (LAOSHI XIANG) 南:小梁街,北:中山东路,中段东伸至巷底。
  冷静巷 (LENGJING XIANG) 南:冷静街.北:白水巷。
  莲香巷 (LIANXIANG XIANG) 南:白龙巷,北:莲桥街。
  柳庄巷 (LIUZHUANG XIANG) 南:卖鱼路,北:后漕巷。
  马衙巷 (MAYA XIANG) 南:马衙街,北:天一巷。
  毛家巷 (MAOJIA XIANG) 东:五台巷,西:毛衙街。
  西巷 (MAOXI XIANG) 南:中山西路,北;后河巷。
  苗圃巷 (MIAOPU XIANG) 南:苗圃路,北:郎官巷,西:咏归路。
  穆家巷 (MUJIA XIANG) 南:永寿街,折东:呼童街。
  灵秀巷 (LINGXIU XIANG) 西北:南郊路,东南:尹江路。
  南社坛巷 (NANSHETAN XIANG) 西北:南郊路,东南:鄞奉路。
  南站西巷 (NANZHANXI XIANG) 东:铁路宁波南站,西:巷底。
  念九巷 (NIANJIU XIANG) 南:中山西路向北至环城西路86弄。
  念书巷 (NIANSHU XIANG) 南:云石街,北:县学街。
  牌楼巷 (PAILOU XIANG) 南:莲桥街,北:毛家巷。
  平安巷 (PINGAN XIANG) 南:紫金巷,北:三支街。
  棋杆巷 (QIGAN XIANG) 西:碶闸街,东:水晶街。
  千祥巷 (QIAN XIANG XIANG) 东:菱池街,西:长春路。
  南永宁巷 (NANYONGNING XIANG) 东北:鄞奉路,西南:澄浪堰。
  前莫家巷 (QIANMOJIA XIANG) 南:汪弄,东:卖鱼路,北:后莫家巷。
  青石巷 (QINGSHI XIANG) 西北:中山西路,东南:青石街。
  三圣巷 (SANSHENG XIANG) 南:大书院巷,西:太阳巷。
  沙井巷 (SHAJING XIANG) 北:药行街,南:君子街。
  尚书巷 (SHANGSHU XIANG) 东:孝闻街,西:文昌街。
  石板巷 (SHIBAN XIANG) 南:君子街,北:药行街。
  寿昌巷 (SHOUCHANG XIANG) 西:解放南路,东:开明街。
  水仓巷 (SHUICANG XIANG) 南:迎凤街,北:中山西路。
  孙祠巷 (SUNCI XIANG) 南:小沙泥街,北:大沙泥街。
  孙家巷 (SUNJIA XIANG) 南:广仁街,北:横河街。
  塔影巷 (TAYING XIANG) 南:塔前街,北折西到巷底。
  太阳巷 (TAIYANG XIANG) 北:马衙街,西:长春路。
  陶家巷 (TAOJIA XIANG) 南:象鼻巷,北:县学街。
  天德巷 (TIANDE XIANG) 东:镇明路,西:月湖东岸。
  天吉巷 (TIANJI XIANG) 北:中山西路,南:迎凤街。
  天一巷 (TIANYI XIANG) 北:中营巷,西:马衙巷。
  屠园巷 (TUYUAN XIANG) 南:苍水街,北:巷底。
  望春巷 (WANGCHUN XIANG) 北:望春街向西南。
  握兰巷 (WOLAN XIANG) 南:县学街,折东通开明街,北:新街。
  乌含巷 (WUHAN XIANG) 东:孝闻街,西:双桥街。
  梧桐巷 (WUTONG XIANG) 南:华夏巷,北:新街。
  五块巷 (WUKUAI XIANG) 南:永寿街,西:望京路。
  五台巷 (WUTAI XIANG) 南:通莲桥街,北:小沙泥街。
  西厂堂巷 (XICHANGTANG XIANG) 东南;厂堂街,西北:解放北路。
  西河巷 (XIHE XIANG) 东:孝闻巷,西:西北街,南:西河街。
  夏家巷 (XIAJIA XIANG) 东北:夏家桥西境,西北:三市路,西南:祖关山路。
  象鼻巷 ( XIANGBI XIANG) 东:解放南路,西:云石街。
  小巷 (XIAO XIANG) 南:柳汀街,北:巷底。
  小书院巷 (XIAOSHUYUAN XIANG) 北:马衙街,西:后营巷。
  筱墙巷 (XIAOQIANG XIANG) 南:花池巷,北:体育场路,东:后莫家巷。
  孝闻巷 (XIAOWEN XIANG) 东:孝闻街,西:西北街,南通西河街。
  肖家巷 (XIAOJIA XIANG) 北:中山东路,南:大梁街。
  效实巷 (XIAOSHI XIANG) 南:中山西路,北:文昌街39弄。
  新巷 (XIN XIANG) 南:新街,北:大梁街。
  延庆巷 (YANQING XIANG) 西:解放南路,东:巷底。
  杨家桥巷 (YANGJIAQIAO XIANG) 西北:南郊路,东南:鄞奉路。
  椅子巷 (YIZI XIANG) 东:河边,西:后河巷。
  迎凤巷 (YINGFENG XIANG) 东南:章耆巷,西:紫薇巷。
  永春巷 (YONGCHUN XIANG) 西北:南郊路,东南:鄞奉路。
  永丰巷 (YONGFENG XIANG) 南:广仁街,北:横河街。
  永宁巷 (YONGNING XIANG) 西北:鄞奉路,东北:濠河街。
  右营巷 (YOUYING XIANG) 西:开明街。
  佑圣巷 (YOUSHENG XIANG) 东:西北街,西:望京路。
  渔浦巷 (YUPU XIANG) 东:电信大楼往西折,南:和义路。
  郁家巷 (YUJIA XIANG) 东:带河巷,西:镇明路仓桥头。
  元吉巷 (YUANJI XIANG) 南:大沙泥街,北:竺家巷。
  源和巷 (YUANHE XIANG) 南:花池巷,北:汪弄。
  章耆巷 (ZHANGQI XIANG) 东:解放南路,西:镇明路。
  游河巷 (YOUHE XIANG) 南:县学街,北:广济街。
  镇明巷 (ZHENMING XIANG) 西:镇明路,东:念书巷。
  中宪巷 (ZHONGXIAN XIANG) 东:孝闻街,西:望京路。
  中营巷 (ZHONGYING XIANG) 东:偃月街,西:天一街,北:三板桥街。
  竺家巷 (ZHUJIA XIANG) 东:狮子街,西:碶闸街。
  紫金巷 (ZIJIN XIANG) 东北:镇明路,西北:三支街,西南:梅园巷,东:连桂芳桥巷。
  紫薇巷 (ZIWEI XIANG) 西:章耆巷,东:迎凤街。
  弄坊里跟:16条
  鹅场跟 (ECHANG GEN) 东南:鄞奉路,西北:南郊路。
  广德弄 (GUANGDE LONG) 东:鄞奉路,西:段塘北路。
  井头弄 (JINGTOU LONG) 南:段塘中路,北:弄底。
  九如里 (JIURU LI) 东:灵桥路,西:怀安巷。
  碾子弄 (NIANZI LONG) 西:段塘北路,东:弄底。
  郎官巷东弄 (LANGGUAN XIANGDONG LONG) 东:望京巷,南:郎官巷,西:郎官巷西弄。
  郎官巷西弄 (LANGGUAN XIANGXI LONG) 东:郎官巷东弄,西:咏归路,南:郎官巷。
  肉店弄 (ROUDIAN LONG) 西:段塘南路,东:史家弄。
  史家弄 (SHIJIA LONG) 西:段塘南路,东:包家地巷。
  汪弄 (WANG LONG) 东:卖鱼路,西:源和巷。
  王家弄 (WANGJIA LONG) 东南:鄞奉路,西南:段塘中路。
  石灰埠头 (SHIHUI BUTOU) 祖关山路与南郊路交叉口之西南。
  小洋弄 (XIAOYANG LONG) 东:鄞奉路,南:段塘中路。
  仪凤弄 (YIFENG LONG) 南:三孔碶路,北:碑牌巷。
  月岛 (YUEDAO) 月湖中心,四周环水成巷。东侧有月湖桥、问字桥与花果园巷相通。
  三层楼下 (SANCENGLOUXIA) 旧有一幢三层楼 (已毁) ,村以此得名。祖关河以南的块状村。
  第四节 消失街巷
  由于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其中主要是旧城改造,因房屋拆迁马路拓宽,一些马路街巷消失,其中路2条,街17条,巷119条,弄坊里5条。
  路:2条
  滨江路 旧名半边街,外濠河。南起十一真巷,北至灵桥西堍。
  大简路 旧名大衜头。东至大衜头,西至东渡路。
  街:16条
  又新街 旧名常平仓基,护城巷。南起药行街,西至崔衙街。
  月湖街 旧名社坛桥跟、南杜坛西北横街。东起镇明路中段,西至月湖桥下,与花果园巷相接。
  方井街 旧名财神殿简、新简头、方井头。西至东渡路,东至滨江路,南至大衜头,北至江左街。
  东后街 旧名东门口后街、皇封桥下、桥头后街。东起碶闸街,西至萧家巷。因道路拓宽,并入中山东路。积善桥巷、琅琊桥巷、回渡桥、皇封桥巷属之。
  平桥街 旧名平桥头、水则亭。东起镇明路,西至偃月街。
  双池街 旧名双池头。北至永丰路,南至白衣寺。1981年并入广仁街。
  双桥街 旧名工春茂衕、大双桥下、西社坛桥巷。南起中山西路,北至施祥巷。
  西后街 旧名西门后街。西至望京路,东至惠政桥。因道路拓宽,并入中山西路。
  县东街 旧名东牌楼。县署大门之东。1981年为县前街。
  县西街 旧名县西巷。东至县前,西至北大路。1981年为县前街。
  江左街 旧名南昌衕。东起新江桥南堍,西至和义路,南接悦来巷。1981年方井街并入,20世纪90年代改建成为公园。
  泥桥街 旧名药行街后街、霓桥巷、泥桥巷。东起车轿街,西至碶闸街。
  府侧街 旧名府侧。南至府侧,北至苍水街。解放后,西段并入府桥街,中段建人民大会堂,北段并入公园路。
  英烈街 旧名乌楼庙跟、英烈汶济庙跟、乌楼巷。东至碶石街,西至开明街。
  崔衙街 旧名市司后桥、四港桥巷、崔衙前。北至中山东路,南接又新街。
  望江街 旧名天后宫前横街。西至护城河脚下,东至江边。1981年并入江厦街。
  巷:118条
  十字井巷 旧名十字井头、井头巷、日字井、日字井头。东起车轿街,南至纱帽巷,北通棋杆巷。
  马鞍巷 旧名马屎衕、马贺衕、马屎街。东起碶闸街,西至东太平巷。
  王家巷 旧名王家墙门、王家弄。南起西郊路,北至后河。
  北太平巷 旧名戒珠巷衕。北起中山东路,南至右营巷。曾为中山东路55弄。
  生泰巷 旧名汤生泰衕。南起中山东路,北至县前街。曾为中山东路232弄。
  丝户巷 旧名郁家巷、司巷、丝巷衕。东起开明街,西至解放南路。1981年为解放南路206弄。
  大来巷 旧名后大来衕。南起大沙泥街,北至元柞巷、县学巷,折东至大来街。
  灰巷 旧名外濠河。东起滨江路,西至濠河街。
  大卿巷 旧名张家衕。南起西郊路,东至西巷。
  广济巷 旧名永安桥。南起广济街,北至解放南路。
  天灯巷 旧名天灯下。东至河漕,西北至农田。
  五福巷 旧名五福衕、王春茂弄。1929年合并聚兴、糖坊两巷。东起缸桥巷,西至双桥街,中南中山西路。
  长湖巷 旧名长湖桥下。南至乌含巷,北至尚书街。1981年划入文昌街。
  十一真巷 旧名外濠河。西起濠河街,东至滨江路。
  白鹤巷 旧名白鹤庙。东起陶家巷,西至念书巷。
  东马巷 旧名东马衕,中山东路110弄。南起中山东路,北至巷底。
  东太平巷 旧名前太平巷。南起咸塘街,北接西太平巷,东通碶闸街。
  东巷 旧名东衙堂。南起西郊路,西连西巷,北至巷底。
  双池巷 旧名卫安局前。南至广仁街,北至永丰路。1981年并入横河街。
  太和巷 通开明街之小巷。1981年并入开明街。
  长春巷 旧名长春桥下。西北自南郊路,东南至巷底。1987年辟建立交路。
  文昌巷 旧名文昌殿跟。南至费家衙,西至文昌街。
  水仙巷 南起西郊路,北至巷底。
  吉庆巷 西起狮子街,东至灵桥路。
  九曲巷 旧名九曲巷衕。东起镇明路,西至月湖东岸。
  寺后巷 旧名寺后头。南起筱墙巷,北至体育场路。
  芝兰巷 旧名芝兰衕跟、广福寺巷。东起解放南路,西至镇明路。1981年为解放南路185弄。
  九佳巷 旧名外濠河。东至滨江路,西至濠河街。
  同仁巷 旧名同仁堂衕。东起碶闸街,西至嘉佑巷、桑园巷口。
  西太平巷 旧名后太平巷。北起北太平巷,东通东太平巷。
  向阳巷 旧名向阳桥下。东北起向阳桥,西南至萧甬铁路北仑线。
  西马巷 旧名西马衕、马衕、马巷、西马弄。南起中山东路,北至苍水街。1981年为中山东路124弄。
  后市巷 旧名二境庙衕、二境庙街、廊头巷。南起中山东路,北至苍水街。1981年为中山东路76弄。
  江井巷 旧名江心寺跟。东至渔浦巷,西至战船街。1981年并入渔浦巷。
  庄家巷 东起中山西路,西至孝闻街。内有天宁寺塔。1981年为中山西路244弄。
  汤家巷 旧名汤令公庙衕。东起滨江路,西至外濠河。
  欢喜巷 旧名欢喜庵衕。东起镇明路,西至月湖东岸。
  孙和巷 旧名孙和衕、和合园巷、孙家巷。东起滨江路,西至濠河街。
  红墙巷 南起县学街,北至游河巷。1981年并入游河巷。
  戒珠巷 旧名戒珠桥衕、永宁巷、石皆嘴桥巷、石皆桥巷。东北起镇明路,西南至月湖街。
  甬东司巷 旧名甬东司道头。西起江左街,北至姚江边。
  纱帽巷 旧名纱帽地、纱帽第、海神庙后。东起车轿街,西至碶闸街,中分岔南通咸塘街,北与十字井巷相接。
  护城巷 现为街。
  杨陈巷 旧名杨家巷、杨陈衕。南起西郊路,北至巷底。
  李家巷 旧名李家。解放前废。西郊余爱巷附近。
  花朝巷 旧名花桥衕。南至西郊路,西至源和巷。并入源和巷。
  花果园巷 旧名哑子衕、花果园庙跟。月岛东,南起月湖桥,北至柳汀街,中段东通镇明路。
  县后巷 旧名贡院桥。东北起苍水街,南至巷底。1992年扩建为市政府办公大楼。
  县学巷 旧名石柱桥跟、石柱弄、县学前巷。东起大来巷,西至开明街。
  迎春巷 旧名迎春衕。南至药行街,北至泥桥街。并入药行街。
  应家巷 旧名应家衕、穿藤巷。东起车轿街,西至碶闸街,北达三湾弄。
  沙泥巷 旧名小沙泥桥巷。东至小沙泥街,西至毛衙街。1981年并入小沙泥街。
  陈家桥巷 旧名陈家衕、陈家巷。南起西郊路,北至陈家桥。
  纺丝巷 旧名纺丝巷衕。东至开明街,西至解放南路。1981年并入开明街。
  国医巷 旧名国医第。东起国医街,西至厂堂街。
  咏归巷 旧名王大街。南起咏归路,北至西郊路大卿桥南堍。
  常平巷 旧名又新后街。北接崔衙街,南至又新街。
  望京巷 旧名望京桥。西门外,西塘河南岸,西起郎官巷东弄,东至护城河边。
  淮舫巷 旧名后市城脚。西至北大路。
  彭家巷 旧名彭家门内。南起中山东路,北至县前街。曾称中山东路244弄。
  敬修巷 旧名敬修堂衕。南起大沙泥街,北至县学巷。
  帽店巷 旧名太和帽店衕、帽子巷。南起中山东路,北至巷底。
  渡母巷 旧名渡母桥衕、北饭行巷。曾为中山西路22弄。南起中山西路,西至蔡家巷。
  谢家巷 旧名谢御史第。东起镇明路,南至三支街,西临月湖边,北至月湖街。
  鼓店巷 旧名鼓板店衕。曾为中山东路138弄。南起中山东路,北至巷底。
  滨江巷 旧名滨江庙跟。1981年并入东渡路。南至小衕,北至大衙路。
  伴吉巷 旧名盘诘坊、盘诘巷。东起双桥街,西至效实巷。
  陆家巷 东起灵桥路,西至狮子街。
  社坛巷 旧名社坛桥下。南起三支街,北至月湖街。
  余爱巷 旧名念九房。南起西郊路,北至巷底。
  泽民巷 旧名泽民庙。南至西郊路,北至农田。
  法卿巷 旧名土地巷、三法卿坊。药行街和开明街之转角处。
  树巷 旧名树巷衕。南起柳汀巷,北至欢喜巷。
  胡家巷 旧名胡家衕。南起西郊路,北至后河。
  府侧巷 旧名道侧。府侧街之分支。东起公园路,北至苍水街。
  柳汀巷 旧名小巷衕、柳巷。南至柳汀街,北至书院巷。1981年并入大书院巷。
  柳亭巷 旧名柳亭庵。西北起南郊路,东北接灵秀巷,西南连鹅场跟,东南通鄞奉路。
  南昌巷 旧名南昌衕、南昌弄道头。南至江左街,北至姚江南岸,新江桥南堍西首。1981年并入江左街。
  贯桥巷 旧名渡母桥后街、东饭行巷、贯桥西河下巷。东至南大路,西至水仓巷。1982年拓宽中山西路,巷废。
  饼店巷 旧名饼店衙。南至西大路,北不通。1981年并入贵家巷。
  菜市巷 旧名里濠河。东、西、北三面通灵桥路。1981年并入濠河街。
  拱星巷 旧名恪子衕。南至东大路,北至苍水街。并入中山东路。
  贵家巷 旧名贵家衕、乌含桥下、杨家桥。南起中山西路,西至效实巷,北至巷底。1981年饼店巷归入,为中山西路394弄。
  海会巷 旧名海会寺。今为西郊体育场。
  黄岳巷 旧名黄岳池跟、天宁寺西河下巷。西起孝闻街,折北至尚书街。
  积善巷 东起灵桥路,西至狮子街。
  济阳巷 旧名济阳里。西起国医街,东北至苍水街。
  柯家巷 旧名柯家衕。南起西郊路,北至后河。
  凌家巷 旧名凌家衕。东至滨江路,西至外濠河。
  菱池巷 旧名菱池头。东起菱池头,西南至城侧。为菱池街之支巷,1987年并入菱池街。
  桑园巷 旧名桑园衕、桑园地。东起碶闸街、君子街口,西至大来街,南接同仁巷、嘉佑巷口。
  顺和巷 旧名顺和堂衕、天封塔后巷。南起大沙泥街,北至县学巷。
  通安巷 旧名通安桥衕。南至兰桥跟,北至广济街。1981年并入广济街。
  夏家巷 旧名下驾桥衕、夏家桥、下驾桥、甬水桥。东北起夏家桥西堍,西北通三市路,西南至祖关山路。
  徐家巷 东起咏归巷,西至巷底。
  盐仓巷 旧名怡昌衕。南至和义路,北至江边。1981年并入战船街。
  药局巷 旧名药局衕。南起中山东路,东至西马巷,北至苍水街。曾为中山东路128弄。
  悦来巷 旧名北月来街。东北通江左街,西至和义路。
  濠河巷 旧名府厂跟、扒沙巷、里濠河头、地藏殿跟。北起灵桥西堍,南至灵桥路。1981年菜市巷、九佳巷、永宁巷北段并入。
  福记巷 北通中山西路的石板小巷,曾为中山西路107弄。
  嘉佑巷 旧名嘉佑庙衕。南起大沙泥街,北至同仁巷、桑园巷口。
  聚奎巷 旧名诸衙衕、芝麻弄。东起萧家巷,西至解放南路。
  聚景巷 旧名聚景庙弄。南至东大路,北至县东街。
  漆浦巷 旧名漆浦弄。南起西郊路,北至巷底。
  薛家巷 旧名薛家衕。南起西郊路,北至巷底。
  白水巷 东北起解放南路,西南至镇明路,北至云石街。
  带河巷 南起原白水巷,北至云石街。
  蒋祠巷 西北起原白水巷,东至解放南路。
  冷静巷 南起冷静街,北至原白水巷。
  林祠巷 东起解放南路,北至冷静街。
  沙井巷 北起药行街,南至君子街。
  天德巷 东起镇明路,西至月湖东岸。
  梧桐巷 南起华夏巷,北至新街。
  夏家巷 东北起夏家桥西堍,西北至三市路,西南至祖关山路。
  西厂堂巷 东南起厂堂街,西北至解放北路。
  迎凤巷 东南起章耆巷,西至紫薇巷。
  郁家巷 东起原带河巷,西至镇明路仓桥头。
  渔浦巷 东起电信大楼,往西折南至和义路。
  弄坊里:5条
  三湾弄 旧名三湾衕、丁朱衕。南起泥桥街,北至咸塘街。
  昼锦坊 南起中山东路,北至巷底。曾为中山东路100巷。
  和安坊 旧称和安房。南起中山东路,北至巷底。曾为中山东路154弄。
  百岁坊 旧名济阳里。南起中山东路,北至巷底。曾为中山东路282弄。
  太原里 旧名王家墙门。东起中山东路,北至苍水街。曾为中山东路86弄。
  第五节 古城桥梁
  宁波古城之内河道纵横,河上架桥相通,古桥棋布,这也成为宁波古城的一大特色。这些古城中的桥梁虽有不少已经拆除,但仍有相当部分因交通需要依然保存,或改建、重建。有些古桥在罗城之外,但仍处于《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所指的“一般旧城区”之中,因这些桥梁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列入其中。
  观基小桥 位于竹洲西。跨月湖西南,东通竹洲,西通偃月街老水仙庙跟(今共青路中段)。民国19年(1930)鄞县县立女子中学经济委员会募建,为水泥桥,桥额题有“竹洲古津”四字。今尚存。
  万安桥 位于万安路与中山西路交叉口。原为拱形石桥,横跨西塘河,南接万安巷,北抵西郊路 (今中山西路延伸段)。始建年代不详。20世纪80年代改建成水泥平桥。
  虹桥 位于马衙街与偃月街交会处南边。横跨月湖往西流至马眼漕的第三条支流上,原为拱形石桥,南北走向,连接偃月街,始建年代不详,宋绍兴九年(1139)重建。有“虹桥头”之地名俗称。1999年月湖景区改造中,重新挖通疏浚月湖往西至马眼漕河道,复建石结构平桥。
  湖心西桥 位于月湖西南岸(月湖桥西堍)。东通花屿并与月湖桥相连,西接桂井街。为拱形石桥。始建于宋元丰七年(1084),后历代有修葺。20世纪60年代为改善交通,毁拱形桥面,改建成水泥平桥。1999年在月湖景区改造中复建成石拱桥。
  长安桥 位于北斗河北端。跨北斗河西流支河,北通长安巷,南接高塘(今高塘路)。始建年代不详,原为单孔石桥。20世纪80年代改建成水泥平桥。
  月湖桥(湖心东桥) 位于月湖景区内花果园庙南侧,东西向沟通月岛与花屿岛。原花屿之上有湖心寺,花屿东连月岛,西接烟屿,架有两桥,名湖心东桥和湖心西桥,始建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20世纪60年代初,西桥被改建成平桥,1998年建设月湖景区时又按原状复建成石拱桥。现存东桥系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重修,为单孔石拱桥,矢高3.80米,宽4.85米,长15.70米,桥孔净跨6.10米,桥面铺长方形青石条,正中铺设荷花石板,两旁为垂带踏步。桥两侧置素面石栏,各立荷花柱头望柱6个,桥两端设抱鼓石。桥拱采用拱券石纵联砌置法。月湖之上原有“三堤七桥”胜迹,现“三堤”已难觅踪迹,“七桥”也绝大部分被改建、拆毁,仅湖心东桥保持原样,是宁波老城区内唯一幸存古石拱桥。1981年12月列为区文物保护单位。
  甬水桥 位于南郊路244—246号之间(三市附近)。因桥处古城甬水门外,故名。宝庆《四明志》记作夏家桥。横跨南塘河,南接南郊路,北通周家堰,为它山、皎口两水入城之咽喉。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最早结构当属木梁桥或浮桥。现存桥梁系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重修,为单孔石拱桥,长22.30米,宽3.30米,桥孔净跨7米余,矢高4.90米。拱券采用纵联并列砌置法。两端踏阶各30级,旁设素面栏板,各有望柱6个,柱头雕刻荷花和覆莲,南北两边各有作仰首状鳌头(螭龙)一对,威武生动,含辟邪之意。龙首下石刻楹联一副。南联仅见半句:“瑞气来它山□□□□,嘉名著甬水□□□□。”北联尚完整:“介长春通津波心辉映,为赤水丹山胜脉灵钟。”1981年12月被列为区文物保护单位。
  启文桥 位于南苑街18弄15号北(甬水桥南),原名“沈店桥”,始建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因其地有沈店村,故名。清道光二十年(1840)重建并改名“启文桥”,含“启迪文风”之义。桥横跨南塘河,为东西走向的单孔石拱桥,全长25米,宽3.50米,其中桥堍宽4.50米,拱房采用横叠错缝砌置,净跨6.20米,矢高3.50米(一说净跨7米,高5米),桥下设有宽1米、长30米纤道。桥心铺有一块直径1米,刻有旋子牡丹的桥心石,两旁设素面石栏、抱鼓石及方形望柱16个,柱头雕狮子、白象各4个,莲花8个,刻工精美。桥两头各设石阶21级。南北桥墙各有一对伸出0.60米的石刻鳌首龙头,龙首下为桥联,但字迹已难辨认。券面石镌“启文桥”三字。1992年9月列为宁波市第一批文物保护点。
  向阳桥 位于南郊路西侧南塘河北端,为单孔平板石桥。桥坐向东西偏北,长18.30米,宽2.30米。桥墩横联平列错缝砌就,桥栏两侧阴刻楷书“向阳桥”,旁镌“光绪十九年重修”字样。桥保存完整,也是南塘河上现存古桥之一。2003年8月列为宁波市第三批文物保护点。
  问字桥 位于月湖景区花屿岛(今月园)东北角,与月湖桥一起沟通花屿与月岛之间交通。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是年,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彻废花屿之上古寺湖心寺,辟为自己书院,为出入方便建此桥。因桥形同“问”字,故名。桥形小而简朴,为单孔石桥,历岁月沧桑而尤存。1998年建设月湖景区时重修。
  陆殿桥 位于月湖景区柳汀东侧。北宋僧人蕴臻所建,始建于天禧五年(1021),初名“憧憧东桥”。后因桥处柳汀之东,其上有众乐亭、四明驿之设,又称“湖东桥”、“众乐桥”、“馆驿桥”等,一桥多名。明崇祯三年(1630),大理寺卿陆世科在柳汀东建关帝庙,因庙俗称“湖西陆殿”,故该桥又名“陆殿桥”。现桥为石梁单孔平桥,跨度不大,两侧为石扶栏,已难觅昔日壮观,应是月湖岸线变迁和多次重修所致。
  尚书桥 旧名“澄清桥”,位于月湖景区柳汀西侧。北宋天禧五年(1021)僧人蕴臻所建,初名“憧憧西桥”,转运使陈尧佐题名。因其旁有贺秘监祠,又地处月湖之西,后又称“贺秘监祠西桥”、“湖西桥”。明天顺八年(1464),知府张瓒为大司寇(刑部尚书)陆瑜建石牌坊于桥之西岸,名“尚书坊”,桥遂名“尚书桥”。原该桥与陆殿桥之间建有廊屋,为月湖上颇为壮观的景观性桥梁,后廊屋毁,桥亦屡经重修。现存桥为石梁单孔平桥,桥西两侧有望柱和素面石栏,规模大于陆殿桥。
  回龙桥 位于南郊旧崇法寺前,故又称“崇法桥”。跨南塘河支流崇法寺前河(一名祖关山河),东西走向,东通祖关山,西接干家塘。原为石拱桥,始建年代不详。20世纪80年代改建成水泥平桥。
  望春桥 位于望春桥街左侧(西郊西塘河与中塘河汇流处)。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又据宝庆《四明志》卷十二:(望春桥位于)“县西十里,元符元年建。绍兴中重建。今改庆宝桥。”因西塘河自唐以来乃官船往来郡城必经之路,其地又是鄞县商贸和文化重要集散之地,故桥又被誉为“鄞西要津”。清乾隆庚辰年(1760)重修,光绪丁酉年(1897)续修,2005年4月港胞钟宝昌捐资再修。为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长21.70米,宽4.90米,高5.10米,净跨5.7米,桥面铺长方形青石条,正中平铺青石板,两侧设素面石栏,各立荷花望柱6个。两端踏阶各31级,桥孔采用纵联砌置法,拱券下两侧设有供拉纤者往来行走的踏道。桥北有垂葺的古凉亭,中立“重修望春桥碑记”石碑一方。2004年8月列为市第三批文物保护点。
  东津浮桥(灵桥) 位于奉化江近三江口处,灵桥前身。唐长庆元年(821),明州州治从小溪(今鄞州区鄞江镇)迁至今公园路一带。为沟通与甬江东岸交通,明州刺使应彪于长庆三年在上址建造宁波史上第一座跨江浮桥。浮桥连舟16艘,用篾索连结成排,上铺木板,桥长55丈,宽1丈4尺(宋尺)。后因东渡门外江阔水急,难以定位,两年后移至今灵桥址。始建桥时(另说桥建成时),云层映现彩虹,因起名为“灵现桥”,又称“灵建桥”,后叫“灵桥”。至宋代更名为“东津浮桥”。民间亦称“老江桥”,以区别此后在姚江末端濒三江口处所建的另一浮桥“新江桥”。东津浮桥建后千余年来,因不牢固而“灾变不断”,至民国初期已无法满足城市现代交通之需要,改建浮桥为固定桥成当时之急。民国11年、15年(1922、1926)两次成立老江桥工程局,因经费无措和北伐战争而中止。20年(1931)8月成立“改建宁波老江桥筹备委员会”,在沪甬两地设筹备处,乐振葆、王文翰分别任沪、甬筹备处主任。22年(1933)10月,建桥工程在沪招标,由德国西门子洋行等4家洋行中标承包。桥型“三联钢骨独孔下承式公路桥”,由英籍顾问、工程师詹姆生设计,次年5月1日动工兴建,25年(1936)5月25日竣工。落成的灵桥全长97.60米,桥面宽19.80米,人行道每边4.60米,中行车道11米,载重能力20吨。另据《鄞县通志·工程志》:桥长计320英尺(约合96米),人行道每边15英尺(合4.50米),车马道宽36英尺(合10.80米)。在20世纪30年代,该桥是当时我国最大最新型的独孔大环桥。桥东西额顶分悬“灵桥”两字,为著名书法家谭泽闿所书(“文化大革命”时曾拆除,后重悬)。钢梁近桥面处,各筑有水泥塔式结构物,其壁嵌有钢质铭记,其中有陈宝麟撰文、赵时棡篆额、沙文若(即沙孟海)书《重修灵桥碑记》。1981年12月公布为宁波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江桥 横跨余姚江之上,南连江厦街,北接江北区中马路,是宁波城内连接江北岸的主要交通咽喉。清同治元年(1862)由英国人出资建造,原为18艘木船连排浮桥,收过桥费每人4文。因其时已有老江桥(即东津浮桥),故取名新江桥。同治八年(1869)春举行迎赛“都神会”,英人仍索取过桥费,引起民众抗争,不幸桥断,溺死400余人。光绪三年(1877)夏,甬人陈鱼门捐资赎回此桥主权,取消行人过桥费。民国时期,此桥多次大修,至20世纪60年代末已十分破旧,不堪重负。1970年改建永久性水泥钢筋混凝土桥梁,并起名“反帝桥”。1977年恢复旧称。
  附:已废主要古桥简介
  西双桥 亦称“西上桥”,位于西河街与孝闻街交会处,横跨观音寺前河之上,南北皆通孝闻街。明成化《宁波府简要志》已有记载。重修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闰五月,为里人柴子安、柴升阶捐资重修。民国24年(1935)随观音寺前河填塞,桥废。1959年拆除。
  东双桥 亦称“东上桥”,位于贵神庙前,横跨观音寺前河,南通今呼童街,北通秀水街。始建年代不详。民国24年(1935)因观音寺前河填塞,桥废。
  顶戴(带)桥 位于文昌街与西河街交会处,横跨观音寺前河,连接西河街与文昌巷。明成化《宁波郡志》已有记载。民国24年(1935)因观音寺前河填塞,桥废。1958年拆除。
  志恩桥 位于观音寺西,横跨观音寺前河,东西走向,东通西河街,西通通利门。始建年代不详。清道光六年(1826)里人沈承恩重修。民国24年(1935)因观音寺前河填塞,桥废。1953年拆除。
  莫家桥 亦称“义桥”,横跨观音寺前河,南通莫家巷,北接孝闻街及白衣寺前。始建年代不详。民国7年(1918)重修。24年(1935)随观音寺前河填塞,桥废。1958年拆除。
  广德桥 位于望京门内,跨西水关里河,北接西大路 (今中山西路),南通梅蝇跟(《鄞县通志·舆地志》作“梅井跟”)。始建于北宋。清道光二十年(1840)重修。1958年填河,桥废。
  一二八桥 位于西门口南(今长春路北端),跨西水关里河与西塘河相接之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民国23年(1934)西水关因拆城筑环城马路,遂将水关改建成水泥桥。桥资由时任鄞县县长陈宝麟、邑绅陈兰等募集。系水路进西城的第一桥。1958年填河,桥废。
  迎恩桥 位于广德桥东千祥巷口,跨西水关里河,北接西大路 (今中山西路),通饼店巷,南通千祥巷。宝庆《四明志》已有记载,作“仁安桥”。重修于清道光九年(1829),由众姓出资。1958年西水关里河填塞,桥废。
  新巷桥 位于惠政巷口,民国21年(1932)新建,为水泥平桥,跨西水关里河,南通惠政巷,北接西大路 (今中山西路)通孝闻街。1958年西水关里河填塞,桥废。
  芳嘉桥 始建年代不详。康熙十四年(1675)董氏重修。桥为东西走向,跨天宁寺西河之上,东通尚书街,西与孝闻街交叉接尚书街西段。1958年填河筑路,桥废。
  南双桥 位于芳嘉桥北,横跨天宁寺西河。始建年代不详。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重修。1958年因筑孝闻街,天宁寺西河填塞,桥废。
  五星桥 位于尚书第前,跨祝都桥河,南通法院巷,北通尚书街。明尚书屠滽建,其后裔资助修理。民国20年(1931)12月再修,由永寿、黄岳两里委员会监造。25年(1936)天宁寺西河的东支流屠家横河、祝都桥河填塞,改建成今尚书街,桥废。
  祝都桥 位于呼童街与尚书街交接旁,跨祝都桥河,西流接天宁寺西河,东流合府西河,为呼童街南来北往通道。明成化《宁波府简要志》已有记载。民国25年(1936)填天宁寺西河及支流,桥废。
  验点(条)桥 位于碶闸街北口(今天一广场北面中间出口)。始建于明代。俗传方氏建府于此,以宅后五台寺基为养马之所。每遇点验马匹,令过此桥,不使弊混,故称验点桥。又称“廿条桥”、“滑石桥”,《敬止录》俗称“清水廿条桥”。民国18年(1929)填河筑路,桥废。
  捧花桥 位于三角地南端,宝庆《四明志》称“奉化桥”,横跨日湖与月湖相接的平桥经河,东北西南走向,南达浮木桥,北抵龙舌尖(俗称“三角地”),连接南大路 (今解放南路)。始建年代不详。1959年填河,桥废。
  采莲桥 位于南大路 (今解放南路)与莲桥街交会处东侧,跨日湖与月湖相接的平桥经河,连接莲桥街,东达原塔儿桥路,西抵南大路。始建年代不详。民国22年(1933)填河,桥废。
  普照桥 位于南大路 (今解放南路)与蒋祠巷交接处,横跨日湖与月湖相接的平桥经河,东西走向,东通蒋祠巷,西达南大路。宝庆《四明志》已有记载,1959年填河,桥废。
  周家桥 位于南大路 (今解放南路)与象鼻巷交接处,横跨日湖与月湖相接的平桥经河,东西走向,东通象鼻巷,西达南大路。宝庆《四明志》已有记载。清嘉庆十三年(1808)重修,咸丰三年(1853)又重修。1959年填河,桥废。
  芝兰桥 位于南大路 (今解放南路)与芝兰巷交接处,《鄞县通志·舆地志》又作“握兰桥”,因为附近有握兰坊。横跨日湖与月湖相接的平桥经河,东西走向,东通芝兰巷,西达南大路。始建年代不详。民国22年(1933)填河,桥废。
  永利桥 位于后营巷与马衙街交会处,横跨月湖流至马眼漕的河流之上。原为拱形石桥,南接后营巷,北抵马衙街。始建年代不详,民国14年(1925)重建。1954年填河废桥。
  秀水桥 位于西河街东端北侧秀水街,亦称“塌水桥”。跨府西河,东西走向,连接桂芳巷。始建年代不详。1958—1959年,府西河填塞,桥废。
  启文桥 位于白衣寺(今白衣巷内)东,跨府西河,东西走向,东通大桥头,西通白衣寺前,连接广仁街。始建年代不详。19581959年湮府西河,桥废。
  水浮桥 亦称“水凫桥”。位于永寿巷(永寿街)与孝闻街交会处,横跨天宁寺西河之上。始建年代不详。桥东西走向,连接永寿街。1958年填河筑路,桥废。
  永寿桥 位于永寿巷与呼童街交接旁,横跨府西河支流金家横河,南北皆通孝闻坊。始建年代不详。民国24年(1935)填塞府西河支流金家横河,桥废。
  永安桥 位于水浮桥西(今永寿街与文昌街交会处),横跨府西河支流金家横河,南通乌黯桥,北通文昌殿跟(文昌街北端)。始建年代不详。民国24年(1935)填塞府西河支流金家横河,桥废。
  府东桥 位于府桥街东侧(旧府署前东首)。因桥处府署前东侧,故又称“府东桥”、“府桥”。始建于北宋,横跨府东河,南通蔡家巷,北达府署衙门。民国16年(1927),桥废,《鄞县通志·舆地志》又作“民国24年废”。
  府西桥 位于今府桥街西侧(旧府署前西首)。因桥处府署前西侧,故又称“府西桥”、“府桥”。始建于北宋,横跨府东河,南通鼓楼,北通府署衙门。民国16年(1927),桥废,《鄞县通志·舆地志》又作“民国22年废”。
  锦照桥 位于一元桥东北处(今镇明路南端),跨南水关里东河,南通鄞奉路,北通镇明路。始建年代不详。历经宋天禧年间(1017—1021)、明隆庆三年(1569)、清咸丰二年(1852)、清光绪十五年(1889)数度重修。1954年南水关里东河填塞,桥废。
  杨家桥 位于乌黯巷口,横跨天宁寺西河支流乌黯桥河(亦称“文昌阁西河”),在河利市桥和芳嘉桥之间。宝庆《四明志》已有记载。民国23年(1934)乌黯桥河西北段填塞,桥废。
  章银桥 位于缸桥巷北,横跨文昌阁西河,南北走向,连接缸桥巷。始建年代不详。清嘉庆年间(1796—1820)重修。民国23年(1934)乌黯桥河西北段填塞,桥废。
  报德桥 位于横河街报德观前,故名“报德桥”。横跨府学前后河,东通高远桥(今确址不详),西通大桥头(今大桥街)。始建年代不详。1958—1959年填府学前后河,桥废。
  隐仙桥 位于广仁街东端,横跨府学前后河,东西走向,通过东北与西南走向的报德桥与横河街相接。始建年代不详。1958—1959年填府学前后河,桥废。
  李衙桥 位于秀水街北端,横跨府学前后河,南北走向,连接广仁街与秀水街。始建年代不详。清嘉庆年间(1796—1820)重修。1958—1959年填府学前后河,桥废。
  仓桥 位于仓桥头,跨南水关里河的支流仓桥河(又称“南水关里直河”),东北通聚福庙桥,北通灵应庙(又名“鲍盖庙”,俗称“大庙”)前。始建年代不详。1954年湮南水关里直河,桥废。
  咏归桥 位于大卿桥南咏归路东一河流(河名不详)北端。东西走向,连接郎官巷、咏归巷。始建年代不详。20世纪80年代填河,桥废。
  会龙桥 位于董孝子庙西北。东西走向。始建年代不详。20世纪80年代填河,桥废。
  迎龙桥 位于董孝子庙西南。东西走向。始建年代不详。20世纪80年代填河,桥废。
  新桥 位于南大路 (今解放南路)与县学街的交会处,横跨日湖与月湖相接的平桥经河,东西走向,连接县学街。始建年代不详。民国22年(1933)填河,桥废。
  衮绣桥 亦称“水仙桥”,位于偃月街原水仙庙南(偃月街小学东南侧)。跨月湖西岸西流到菱池头的支河之口。南通虹桥头,北通醋务桥。始建于北宋,因桥侧有宰相史弥远的衮绣坊而得名。因紧傍水仙庙,故又名“水仙桥”。历代有修葺。1954年填塞月湖西流至菱池的支河,桥废。
  锦里桥 位于竹洲(今宁波第二中学)西,跨月湖西南原庄衙漕之口,南通老水仙庙,北接桂井街。始建年代不详。1954年填塞月湖支河庄衙漕,桥废。
  长春桥 因位于城南旧长春门外,故名。横跨南濠河,北通环城马路 (今长春路、灵桥路)和南大路 (今解放南路),南接南郊路。始建年代不详。20世纪80年代填塞南濠河,桥废。
  南第一桥 位于城南南门外长春桥西,跨越南濠河,北通环城马路 (今长春路、灵桥路),南通鄞奉路。始建于民国23年(1934),由邑绅张传保、陈兰等募建。20世纪80年代填塞南濠河,桥废。
  洪桥 位于镇明路南,横跨南水关里东河,南通鄞奉路,北通镇明路与锦熙桥相接。始建于宋,历代有修葺。1954年填塞南水关里东河,桥废。
  福寿桥 位于三圣巷与柳汀巷交接处,跨马眼漕往南沿三圣巷东侧一河道(河名不详),东西走向,连接三圣巷与柳汀巷。始建年代不详。1955年填河,桥废。
  广济桥 位于广济街与南大路 (今解放南路)交叉口,横跨平桥经河,东西走向,连接广济街头与南大路。明成化《宁波府简要志》已有记载。民国22年(1933)填河,桥废。
  平桥 位于镇明路北端、水则碑东侧,横跨平桥经河,南北走向。《鄞县通志·舆地志》:宝庆《四明志》作“四明桥”。宝庆《四明志》:“四明桥府南九十步,有亭。唐太和三年(829),刺史李文儒建。南宋乾道五年(1169),守张津重修。嘉定十三年(1220)火,亭废。”是为唐代名桥(参见《鄞县通志·舆地志》)。民国22年(1933)填河,桥废。是桥为旧城较著名古桥之一,其地今仍习称“平桥头”。
  小江桥 又名“澄清桥”,小江桥之名是未建成前之旧称。位于原车轿街车桥北巷。始建年代及桥名来历不详。宝庆《四明志》已有此桥记载,并提及“……绍定元年(1228)火,重修”。民国18年(1929)宁波市政府填河筑路,桥废。
  聚福桥 位于仓桥头,跨南水关里河的支流仓桥河(又名南水关里直河),南通聚福庙跟,北通蒋祠巷。桥因聚福庙而得名。1954年湮南水关里直河,桥废。
  迎凤桥 位于今水则亭东迎凤街,跨府东河。桥为东西走向,东通南大路 (今解放南路),西通平桥头。其东堍北侧为水仓巷,巷西有一小河(俗称“水仓河”)连西大路 (今中山西路)。明成化《宁波府简要志》已有记载。桥因迎凤坊得名。民国19—24年(1930—1935)府东河陆续填塞,桥废。
  惠政桥 位于西大路与偃月街口(今中山西路191弄弄口),横跨西水关里河,北通西大路,南通惠政巷。因桥北为天宁寺,故又名“天宁寺桥”。始建于宋崇宁二年(1103),元、明、清三代多次重修。民国14年(1925)改建为水泥平桥。1958年湮西水关里河,桥废。
  醋务桥 位于迎凤街与偃月街交叉口。宝庆《四明志》作酒务桥,因该地附近曾为宋代郡酒务、醋务(制酒、制醋作坊),故名。始建年代不详。桥为东西走向,跨西水关里河,西通偃月街,东通迎凤桥(今迎凤街)。民国14年(1925)冬,宁波市政筹备处将其改建为水泥平桥。1958年河填塞,桥废。
  社坛桥 位于原菱池头与西大路 (今菱池街与中山西路)交接口,横跨西水关里河,南通菱池头,北接西大路,东通双桥街。宝庆《四明志》记载:“府社坛桥,望京门里,淳祐六年秋,制帅集撰、颜公颐仲建。”清乾隆六年(1741),胡天衡、叶显记助资重修。同治十一年(1872)九月,谢景元、赖茂裕、唐春雨等捐资再修。1958年湮西水关里河,桥亦废。镌有“社坛桥”字样的废桥栏一块至今尚在附近。
  七里堰桥 位于原西成桥北堍西侧,为西乡进城的必经之道。始建年代不详。清道光辛卯桂月(1831年9月)重建。2004年3月在西塘河环境整治中,该桥基本被毁,仅剩部分桥栏。镌有“七里堰”字样的废桥栏一块至今尚在附近。
  缸桥 位于原潭井头与西大路 (今青石巷与中山西路)交接口,跨西水关里河,南通潭井头,北接西大路,西通中宪巷。《鄞县通志·舆地志》记作“虹桥”:“通中宪俗呼虹音近降,字亦作‘缸’。”宝庆《四明志》:“……约乾道中。守张津重建。”可见此桥乾道已经存在,后因其地有一黄姓人家食有毒鲠鳗致死,且被误作“谋杀亲夫”案轰动宁波府。鄞县知县李梦飞明察秋毫,审清冤案。是桥因鳗鳗起因,遂被俗称“鳗桥头”。之后,因桥堍两端多卖缸卖髭的店家,又被称为“缸桥头”,渐成今名。清嘉庆十三年(1808)由众姓出资重修。1958年湮西水关里河,桥废。
  河利市桥 位于孝闻街与中山西路交接旁,为单孔石桥,跨天宁寺西河,东西走向。宝庆《四明志》已有记载。民国25年(1936)建筑西大路 (今中山西路),1958年筑孝闻街,天宁寺西河完全填塞,桥废。
  乌黯桥 位于孝闻街乌含巷口。为石结构平桥,跨天宁寺西河,东西走向。宝庆《四明志》已有记载。汉孝子董黯曾居此,因称乌黯巷,桥以巷名。清时为避孝子讳,改“乌黯”为“乌含”。1958年填塞天宁寺西河筑孝闻街,桥废。
  毁圮拆除旧桥民国18年(1929)至1990年,在32条河网上拆除桥梁191座。河填桥废,按水系排列。

知识出处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宁波市海曙区志(上册)》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2008年海曙区行政区划为记述范围,全志由概述、大事记、政区、地理环境、人口、城区建设、街道、经济系统地记述海曙区境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海曙区
相关地名